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猪排山》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猪排山》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1-15 20: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猪排山》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猪排山》是一部由刘易斯·迈尔斯通执导,格利高里·派克主演的一部战争 / 剧情 / 动作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猪排山》影评(一):几乎就是反战电影

  个人迄今仅见的一部美制韩战片,也是所看过反映韩战电影中最好的一部【相较中韩】,平实而客观。主演是大名鼎鼎的格里高力.派克,这部电影算不得大制作,远距的枪来弹往,有限的炮火交织,屈指可数的几个主次要人物

  电影描述了一场荒谬而又残酷的攻防拉锯战,一座毫无军事价值的山,一场缺乏军事意义的战斗,只在于看谁更敢于付出有意义代价,死伤枕籍就是为了双方的板门店谈判筹码,这就是政治。电影基本没有刻意丑化一方美化一方,倒是塑造了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中方英语播音员,他谈吐优雅、言辞恳切、谙熟西方文化,发布最后通牒时更是真情流露的呼唤着美军指战员们、、、、他是片中一大亮点。

  如果不是最后的那段道白,这就是一部反战电影,其实,真的不必说出来

  《猪排山》影评(二):历史上的猪排山

  猪排山不是上甘岭,而是石岘洞北山

  秋雨冷风朋友的“志愿军最凶狠的敌人:美国炮兵前进观察员”一帖写的很好,但有一个小错误。那就是帖中提到的猪排山战斗并不是上甘岭战役,而是石岘洞北山反击战。

  石岘洞是38线北边的一个小村庄,北山不是什么名山大川,只是一个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山头。我军和美军曾在这个小山头上你来我往,互相攻击。每次规模虽都不大,却也打的难解难分荡气回肠。战后,美军曾以53年这个山头的战斗故事拍了一部电影,由格里高里。派克主演,名字就叫《猪排山》。

  当时驻扎在此地的是美7师,和他对阵的是志愿军23军。

  53年3月6日夜,23军67师201团5连进攻北山,10分钟攻上山头。歼7师一个排又一个班,共53人。俘虏美军2人,南韩军1人。之后撤出。

  3月23日夜,还是5连第二次反击北山。经一个多小时激烈战斗,歼7师3个排又2个班,共100余人。俘虏美军2人,南韩军5人。之后撤出战斗。

  4月16日夜,5连第三次反击北山。在4连配合下,9分钟攻上山头,歼美军一个加强连。并在随后两天打敌反扑。在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后,18日撤出战斗。

  7月6日夜,23军再次反击。动用200团4个连,199团6个连,201团3个连,共13个步兵连。其中200团6连反击北山,其余部队打敌反扑。经战斗,攻取了北山,随后打退了敌人多次反扑,并最终决定坚守阵地。北山遂被我军牢牢控制

  从电影里来看,曾经提到的时间是4月17日,那指的应该是5连的第三次反击北山作战。

  《猪排山》影评(三):敌人才更知道“真相

  首先,这部电影是在美国军方大力资助下拍摄的。所以能拍到这个水准已经非常不错了。抱怨片尾那段突然插入的主旋律的人,得多考虑冷战的时代背景

  片子描写的是板门店谈判进行过程中,中美双方在战线上一个并无太大意义的小高地的争夺战。在诸如中方广播员抹满发油的头发还是美方标准的战术动作与装备,制片方都下足了功夫。但本片真正的看点,是从美国军方看这场已经不太被主要参战双方提及的战争。

  本片最经典的一幕无非是板门店谈判会场,美方高级将领在趾高气昂的中方代表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后,利用间歇说的那一席关于中国根本不在乎人命,他们让他们的士兵在这个毫无价值的小山头上捐躯,无非是想知道我们是不是也愿意这么“草菅人命”——听上去很高大上,但仔细想,却是对失败责任最高明的推脱。当时的朝鲜战况已经进入相持和消耗,这个在第四次战役后期(联合国军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美国军方就已经意识到了,因此才会有麦克阿瑟公开要求用原子弹轰炸中国东北和前苏联远东。因为美国人发现如果不使用战略轰炸或原子弹,光靠战术空军无法切断有苏联空中支援的中方的补给线。同时在北方的多山地形中,美方的地面重武器与战术空军优势也无法有效发挥,机械化部队也没有穿插的空间条件。但麦克阿瑟得到的回答是杜鲁门给他的解职命令——冷战的重点在欧洲,美国没有条件在远东这个次要战场面对中国这个次要敌人投入过多资源进行一场全面战争。所以接任的李奇微曾经建议韩国主动放弃汉城,引诱中国军队进入三八线以南的平原,让美方可以发挥火炮与机械化装甲部队的优势——之后第五次战役中方在后期的狼狈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战术,但放弃汉城对李承晚来说在政治上却是不可承受。最终李奇微在明白打不赢的情况下挂冠而去,心领神会的新总统以及老上级艾森豪威尔让庸才马克克拉克来接手最后的谈判进程,做那个有史以来第一个在没获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美国指挥官。

  结合以上的背景,才能真正读出本片中那两个美方高级将领之间谈话的弦外之音和他们的无奈:不是我们打不赢,都是政客们扯后腿。当他们在吐槽中国人不体恤士兵性命的时候,其实是在影射华盛顿政客软弱无能,透露出的恰恰是美方在这场战争无法获胜的原因——缺乏政治决心。而这不但是中方胜过他们的地方,且中方也知道这是美方的软肋所在。须知做出支援朝鲜的决定时,耄是对当时高层的其他持反对意见的人说,大不了重新上井冈山的。

  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是,有志者事竟成。但怎么使用决心,决心和意志在什么情况下能起到杠杆作用来扭转实力上的差距,而非无谓的精神原子弹,却很少有人提及。在我看,这部电影,这场战争,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例子:通过仔细的考量与算计,在表面上巨大的实力差距下寻找胜机,最终上下一心靠着唯一占优的决心与毅力,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壮举。

  最后,用一个美国人的一句话来收尾:Courage is the ladder on which all the other virtues mount.

  y Clare Boothe Luce(时代周刊老板亨利卢斯的遗孀)

  翻译成中文就是,勇气是所有美德的阶梯。

  《猪排山》影评(四):无意义的战争,《猪排山》与《高地战》之比较

  军事题材的影片是我感兴趣的类型之一,与二战、越南战争比起来但鲜有看到美国描写朝鲜战争比较出名的影片,《猪排山》是难得一见的影片,由帅哥格利高里派克主演。2011年的韩片《高地战》可能就是模仿它的,在中朝美韩板门店谈判过程中,各方为了谈判的筹码,有意识地争夺一个无价值的高地,韩片表现更为极端,本来战士们可以平安回家了,就为了这些决策者的需要,最后都死了,同时也拍出了《共同警备区》那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味道。是部同反思民族间战争合理性的电影。但《猪排山》不是,它更多还是正面宣传美军的光辉形象,从一个反战黑人的角度来突出其它战士的爱国英勇情结。从300多人到战斗到只剩下25人。说明战争的惨烈。就看编导的角度,同样的故事可以拍出不同效果

  《猪排山》影评(五):(美国人拍的+中国人拍的)/2,未必就不是史实。

  换个角度看朝鲜战争,风味不一样。看过一部美国人写的朝鲜战争小说,通篇都是他们如何如何的不想打?你信吗?

  反正两个大国在不干自己屌毛的土地上死了N多人干了一仗,结果呢,至今谁都不服谁,想象当初战争的理由?谁先动的手,还是悬案。

  连这场战争的名称都不一样。中国大陆称之为“朝鲜战争”,对其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参与部分称为“抗美援朝战争”。朝鲜称其为“朝鲜祖国解放战争”。韩国称其为“韩国战争”或“六二五事变”。美国称其为韩战(KoreanWar)或韩国冲突(KoreanConflict)。此外,由于此次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之间发生而不被重视,在美国亦将其称为“被遗忘的战争”(TheForgottenWar)。香港、台湾等地经常称之为“韩战”。日本称之为“朝鲜战争”或“朝鲜动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