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观后感10篇

2018-01-15 21:2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的观后感10篇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是一部由沈严执导,陈道明 / 佟大为 / 江一燕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观后感(一):抵达青春,你来过,而此处不能停留

  就怪手贱,刚看了前六集我就去百度,然后一不小心看到了人物介绍、故事情节和剧情发展。如果我不知道后面大概会发生什么,可能感慨会更多吧,比起预知,未知会更有期待指数。

  看到15集,李然回到西藏准备和杜晓彬结婚。我忍不住了,想说点什么。其实不觉得李然奔向杜晓彬是个错,毕竟李然的心底还是爱着杜的,从他见她的第一眼,他就在逃避,因为他害怕她的眼神。如小梁所说,西藏那地方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连恋爱都是在天上谈的。呵,不算浪漫的one night in 普兰。让李然果断重返拉萨,其实并不能说他离开周蒙就是个“王八蛋”,只能说他从心所欲,并且勇敢地回去担负责任了,对于一个男人而言,敢于承担责任还比什么差吗?至少这一次他没有逃避,没有躲回江城。或许直到那一刻他才知道自己有勇气正视和杜晓彬之间的感情吧。只是之前的他没有认清自己罢了,不敢面对自己的心。然而谁不是到了最千钧一发时刻认识自己的呢?李然并没有错。

  如宗禹这样的局外人,谁不为周蒙而唾弃李然。但是回到几个当事人之间,李然、周蒙、杜晓彬、王勃,其实谁都没有错谁也不可怜

  有人说,如果你在爱着对方同时爱上了第二个ta,那就选择第二个吧。倘若李然足够爱并且坚定如初只爱蒙蒙一个人,那他是一定不会有心再去爱第二个人的。所以李然的选择没有错,如果非要追究他犯的错,那就是对蒙蒙的伤害,在普兰的那晚他忘记了曾经在周校长面前许下的诺言,忘记了和周蒙之间的约定。末了,他的独白中也说了,“有许多诺言,许下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我们无法实现它…… ”

  片尾看到蒙蒙在学生欢歌笑语,我觉得她是快乐的,虽然没有彻底地摆脱失去父亲和李然的影响,但能看到一个从灰色中走出来的大女孩。“她不是漂亮,是美好。”当她追着车拼命奔跑,“我跟你去云南!”如自己所说,这场爱恋中,已然,她彻底地失去了自己,然后就失去了她的爱情。靠山屯让她坚强自立,因为她告别了青春,回到了自己原本的生活轨迹中,“不想走,我喜欢这里”。她像一掬清水般安稳恬适,这样的闺中女子不适合也不能够出去闯荡天涯过着四海为家的生活。父亲离世、李然离开、哥哥为难,站在成长十字路口,她迷茫悲伤失落孤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选择离开北京,一个叫靠山屯的地方在阴差阳错中让她学会战胜孤独,勇敢地朝前走去。周校长看见女儿在山里教书的样子,一定为她的坚强欣慰吧。

  杜晓彬,我确实恨过她。因为她的出场就很不平凡,几次三番让李然情不自禁地逃避。可能命运给他俩开了个玩笑,李然的命运注定是要和杜晓彬绑在一块儿的。她爱他。然而谁知道世界如此之小,天下之大,可是红尘中的相遇又是那么简单偶然。结局竟是多年前的男人打破了她原本重新开始的生活。

  剧中除了着重描绘李然周蒙杜晓彬、戴妍葛俊的生活,还花了不少镜头来塑造宗禹和妻子的生活。或许宗禹是重要角色,刻画其妻的形象不可避免,诚然,我觉得创作者似乎是在借用已结婚生子的宗禹夫妇告诉大家,青春谢幕,每个人都还是要和另一个人相敬如宾、经历刻骨铭心之后学会平淡的生活,然后走完一生

  之前听说过这部作品,原来是在苏州拍摄的,平江路、苏州大学,熟悉的地方,不熟悉的人物,其实对于那些情节,我们并不陌生,因为这些都是千千万万青年正在遭遇或者将要遭遇的故事。只是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或你,或我。

  我想我不会忘记2012年盛夏7月末看完的影视剧。现在明白了为什么老师上课提到过,大抵是因为和我或者我们差不多吧——印象深刻感触良多。真的是一部好剧,不闹腾,不矫情,不夸张,只是原原本本地把小说式的生活搬上了屏幕。让人喜欢。仿佛有着川端康成式紫色的忧伤和欧亨利式的结局。

  葛俊和戴妍是彼此的美好,李然和周蒙是彼此的美好。但岁月不允许你停留,戴妍必须接受葛俊车祸的残忍现实继续工作生活,周蒙必须摆脱李然带给她的甜美记忆好好教书,李然只能把周蒙放在心底小心珍藏着曾经带着女儿边生活边等待杜晓彬。说到这里,青春好像一场梦,大家总会醒来,谨慎地回想梦里的故事,被那美好打动,却不忍心让美梦变得支离破碎。其实怀念的都不过是曾经青春的自己。我不禁想起歌词——

  我们都曾经寂寞而给对方承诺

  我们都因为折磨而厌倦了生活

  只是这样的日子

  同样的方式

  还要多久

  我们改变态度而接纳了对方

  我们委屈了自己成全谁的梦想

  只是这样的日子

  还剩下多少

  已不重要

  时常想起过去的温存

  它让我在夜里不会冷

  你说一个人的美丽认真

  两个人能在一起是缘份

  早知道是这样

  像梦一场

  我才不会把爱都放在同一个地方

  我能原谅

  你的荒唐

  荒唐的是我没有办法遗忘

  早知道是这样

  如梦一场

  我又何必把泪都锁在自己的眼眶

  让你去疯

  让你去狂

  让你在没有我的地方坚强

  让我在没有你的地方疗伤

  上天在塑造每个人之前就定好了他的轨迹,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纵使一路遇到再美好的,他也还是必须回到自己的生活里,无法留恋。青春之所以无处安放,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在找回轨迹之前的悉数美好该从属于人生的哪一段,或许哪一段都不算是,只能像多余的家具一样,放在屋里的走道上,任凭它随意挡路,时不时勾起你的记忆和魂魄,无处安放,只能如此看着它横亘在心头,找不到藏匿它的地方。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观后感(二):致曾经的无处安放的青春

  辽阔的高原。清澈天空。一群有信仰人们。和他们仓皇逝去的青春。

  李然并不如很多剧情介绍中的那样“花花公子”,一个优秀充满理想和生活热情的男人本身就是一个魅力的综合体。这样的男人就像太阳。使得女人心甘情愿被照耀,愿意不顾一切的追随。

  其中,杜晓彬就是最执着的一个。对于剧中出现的两个女主角,我一直认为这部电视剧是有两个女主角的,两人平分秋色不相上下。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理想。我比较偏爱杜晓彬。青春是盲目的,这句话在周蒙和杜晓彬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和意义

  不同的爱情观,不同的价值观。注定其中有一个人必须被生活放弃。和以往电视剧不同的是,这次被放弃的不是一贯坚强的杜晓彬,而是柔弱纤细的周蒙。恐怕这也是最适合当下年轻人思维模式的选择。

  成熟的爱情会自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伴侣。懵懂、天真、甚至自私的周蒙只适合被宠爱,而担当不起生活的重责。虽然导演用了半部剧本来描写李然与周蒙两个人美好纯真的爱情,但是,从刚开始李然看到周蒙开始,就注定两个人以后不会生活在一起。生活不是王子公主美好的幻想,是互相患难、互相扶持、互相奋斗过程。那一双清澈如一泓碧水一样可以溺死李然的眼睛只能决定恋爱,不能决定婚姻

  两个人不和谐的裂痕在看似平淡温馨生活中被掩盖,被粉饰太平。没有共同的爱好,没有共同的语言。只是一个心甘情愿的付出,一个理所当然的接受。当李然飞往西藏后,周蒙才恍然发现自己一直没有想到过送给李然过礼物。被宠坏的乖乖女一直生活在父亲的温室里笑容干净无邪,在失去亲情和爱情之后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同情不错,这样美好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是没有办法被选择的,但是,在爱情面前,她只能败下阵来。

  她输给了另一种笑容。坚强、勇敢、独立、隐忍。我用这么多美好的词汇来形容杜晓彬的笑容,还有她直接、坚定、清澈的眼神。这种清澈与周蒙不谙世事的清澈完全不同世界。杜晓彬的清澈带着不属于尘世的超然和洒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灵魂像雄鹰一样飞在西藏的天际,飞到李然的心里。

  距离是最可怕东西,即使是一件物什,长时间不带在身边,感情也会淡漠,会忘记把它放在何处,而他们之间最经不起时间敲打的爱情则更是脆弱不堪。

  旁观者毕竟看得真切同事形容李然与周蒙的爱情存在于凡世,而在拉萨,天神指引的爱情是不可抗拒的。的确,当周蒙在教室吟着“多情自古伤离别”时,杜晓彬已经出发去追随自己的信仰。杜晓彬不是只为爱情活着的人,但是,她愿意为了爱情去努力、去受伤害。

  音声相和。自古至今的话还是没有错的。高山流水才能遇知音。能够鸾凤和鸣丝竹共振的佳偶还是最幸福不过的吧。如果令狐冲能明白过来这个道理,他自会明白自己对盈盈的爱情并不是“她待我如此好,我自然不负于她”的感恩之情,而是以后生活在一起,不但可以切磋武学,还可以琴箫共和那“笑傲江湖”之曲,茶余饭后,不至于无话可说相对默然,那份默契在,那份志趣相投,生活自然过得下去。而在这里,谁与谁生活在一起能够意气相投,能够相对忘言,这已经不用再思考了。周蒙关心的只是李然有没有想她,而对李然兴奋的说起西藏的种种意兴阑珊。这样的爱人怎么能够激发起自己的生活热情?李然是爱着周蒙的,他愿意把自己变成一只风筝,把线交给蒙蒙掌握,他怕在那个离天最近的地方把自己弄丢了,所以拜托周蒙一定要牢牢抓住那根线。但是,他忘记了一点。那个单纯懵懂的小女孩连自己的生活都是父亲一手安排好的,她怎么可能有能力去安排别人的人生。

  在量子世界里,只有变数没有常数。这句话在第一集的时候就决定了剧情的发展。杜晓彬作为两个人之间的变数,毁灭系数太过于巨大。周蒙小女人般浪漫不切实际的爱情幻想在杜晓彬执着的冲击下轰然崩溃。那一束束无名小花让李然惶然选择逃避。他怕自己坚守不住自己对周蒙的承诺于是电话给她让她来西藏,但是周蒙却告诉李然自己适应不了高原气候。这样的理由在我看来是一种自私的推脱。

  正是这样的无知的退让让杜晓彬有了突破的机会。李然第一次见到杜晓彬的时候,就在她犀利直率的目光中仓皇逃避,而在拉萨,李然逃无可逃。一切像神灵早已洞悉的一样,当周蒙还沉浸在父亲给与的幸福的小宇宙中的时候,拉萨犹如神迹划过的爱情也在悄然酝酿之中。步步紧逼,步步退让,步步沦陷。而李然的选择固然有对以往承诺的背叛,但是却是对所有人最好的交代。

  婚姻是自由最大的牺牲,而李然所做的牺牲却是比剧中所有人都要繁多的。我丝毫不同意那些送给周蒙的同情和怜惜以及掷给李然背叛、负心的恶名。青春可以懵懂,但是,当我们走过青春,面对生活的时候,不能容许一丁点的无知与迷茫。

  相知多年,我们要携手走过。只怕那个如风一样自由翱翔的男子,周蒙一辈子也读不懂。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观后感(三):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电视剧版《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看完了,小说版《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也读完了。

  原以为用这种方法会对故事有更深入了解,却不想适得其反,小说和电视剧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同。由于我是边读边看的,致使我经常混淆了彼此,倒有点“无处安放”的味道了。

  小说讲述了美丽纯情的女大学生周蒙与青年摄影记者李然倾心相爱。然而,这一对痴心的恋人却并没有能够步入婚姻的殿堂。十年后,各自成家的昔日情侣重逢。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爆发的矛盾,老情歌般的氛围中,两人内心的爱情之潮波涛汹涌。他们似乎是平淡地分别了,只是再一次深深地懂得:他们依然爱着对方,刻骨铭心……

  而电视剧把他们的重逢定格在了四年后,周蒙并没有结婚。电视剧里李然更加收敛一些,周蒙只是一味的等,戴妍并不风流,周蒙的妈妈压根就没有出现,转而把小说里她妈妈的好全部转移到她的爸爸身上,小说里还有一些必要的人物在电视剧中也没有出现,唯一中规中矩的是小宗老师,无论小说还是电视剧,都是一个在个性张扬时代平凡的超好男人。

  如果说让我仅仅从内容上比较小说和电视剧的好坏,我想电视剧会更加好一些。虽然他们的结局都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但小说对人物的刻画过于尖锐,人物的内心矛盾总是浮动于每一次的事件中,让人感到不实。电视剧中人物则显得单纯而平缓,虽然对人物的修饰有时过于简单,但符合大众的需要让我们无可非议

  孰优孰劣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能给你带来些什么。

  小说的魅力在于文字带给你的无限想象。

  李然和周蒙,诗一样的爱情。

  “她从一个大下坡姗姗走来,有风吹过她浅蓝色的裙摆。她也看到他,宁静如水,那瞬间的动与静,在李然心中留下清晰的底片,多年以后一次又一次从记忆中洗出。”

  可他们也只能享受这诗一样短暂的爱情。

  “这个漫长的夏季

  我一天天轻盈而消瘦

  一只坠满心事的小篮子

  挂在我的窗前

  窗外有你

  和更远的群山”

  这是电视剧中不曾有的镜头。

  “那个秋天,她一天到晚缠着李然给她拍树,

  李然说:树有什麽好拍的,要拍就拍你。

  结果,李然拍了树和她。

  她不知道,这就是她和他唯一的秋天。”

  电视剧里那些小说无法表达的感觉。

  当杜晓彬生下他们的女儿后,李然走出医院,向旁边的一位中年人借了一支烟,夕阳下,他靠在一棵树上,面目狰狞,流着眼泪从心头挤出了一句话,我再也不是李然小爸爸了。

  那种平静下内心世界无处挣扎的疼痛顿时也涌上我的心头。

  李然从长途汽车走下。抬头。一齐耳短发的女孩骑着车爬向山坡。平静的看着她。轻轻的喊了声蒙蒙。她从车上摔了下来。黄色枫叶的树下,一对相爱的恋人彼此拥抱。

  我读出了他们是在对爱拥抱,对自己拥抱,却再也不能对爱人拥抱。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青春,该如何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搁置。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的答案。

  小说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在我们传统的婚恋价值观中,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之类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都会令你感觉到一种不自觉的投入和产出的计算,这是有违爱的真谛的。李然和周蒙并不是在世俗的物质、名利层面算计付出和所得,相反,他们是那样脱俗和清高;但在心灵的包容度和爱的牺牲和承诺方面,他们同样不能做到忘我和无私,同样在患得患失。李然的心中何尝不存着性感、对自己一往情深的杜小彬会比周蒙更适合做妻子的下意识的隐秘心理?看似不通世务的周蒙又何尝没有意识到自己难以抵挡李然不羁的性情和脚步?这才是青春的“无处安放”所在。

  电视剧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李然和周蒙精神层面上的心灵碰撞。李然深爱着蒙蒙,却不得不为自己所欠下的风流债负责。周蒙看到李然的画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风》,淡淡一笑。当画册掉入河流中,也预示着他们的爱情付诸东流,她知道了,在她的青春中,爱情是来自另一个世界,像风一样,无处安放。

  周蒙的信寄向了遥远的西藏:

  真的有来世吗

  那么

  我愿作

  一只懂得飞翔

  不懂爱情的小鸟

  一朵瞬间开放

  无声消融的雪花

  甚至

  窗前的一角蓝天

  掀乱书页的风

  落进你手心里的

  一滴小雨

  那斑驳的字迹,刻在了纸上,却疼在了心里。

  老师,你在拍什么啊?

  老师在拍最美好的东西。

  什么东西是最美好的呀?

  树,还有村里的小河,

  树上的每一只小鸟,

  都是最美好的东西。

  老师,你是不是最美好的东西呀?

  你觉得呢?

  是,

  我们都是最美好的东西。

  周蒙和孩子们天真的笑脸。

  这世界有许多美丽的风景

  这世界有许多美丽的所在

  我曾答应蒙蒙

  要带她一一走遍

  我答应杜晓彬

  一定会照顾好我们的小女儿

  我要带着我的小女儿

  走遍这些美丽的地方

  拍下那里的春夏秋冬

  清晨和黄昏

  一路上

  我会给她讲有一个男孩

  在成长为一个男人的途中

  走过的路 遇过的人

  经历过的故事

  和那些消失在风里的笑声和诺言

  一路上

  我们边走边等待着

  等待我会逐渐老去

  越来越像爸爸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观后感(四):这里面的男人都很差劲好吗

  看得我窝火。

  尤其是道明叔演的周校长,他自以为把病情瞒着女儿就是为她好了。他有没有想过周蒙在完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接受她的爸爸去世的消息是什么样的打击?我不明白这种男人为什么可以做出这么自私的选择还自以为自己扛下了一切保护了女儿?周蒙会这么痛苦有一半的原因都是她爸爸造成的。

  他一开始明明知道李然不适合自己的女儿,却在生病之后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幻想着自己能把女儿托付给李然。

  其二,他如果真的幻想李然能照顾自己的女儿,就应该把病情告诉李然,不然一句承诺一瓶酒能有什么用?

  其三,他对女儿保护过多,最后连生病了都瞒着她。自己悄悄去动手术。拜托周蒙是你最亲的亲人好吗?硬生生把这个照顾父亲陪伴父亲的机会给剥夺了,太残忍了。

  其实周蒙失去了李然,不过是结束了一段初恋。可是就在那个同时,偏偏在那个时间,她突然失去了爸爸。这样让她突然承受了双重打击,两个男人同时欺骗她抛弃她。才让她久久地不能从那样的情绪里出来。

  至于李然,他就是个享受被女人勾引和牵着鼻子走的男人。他喜欢女人主动,喜欢强势自我的女人爱他爱到失去自我为他放弃一切。罗、刘、杜,都是这样的。周蒙根本吼不住他。

  还有周蒙他哥,娶的是什么女人?自己的妹妹不好好照顾,懦弱无能,被老婆牵着鼻子走。

  葛俊算深情,但是愣头青一个。

  周蒙有一点错了,大错特错,那天李然打电话给她,说他想马上让她来西藏,她应该去。那一刻李然在求助她,她却没有意识到。当然也许结局不会改变。但是从这一点看她确实是被宠坏的小女生,有点自私和无知。

  杜晓彬做事做人没有道德和原则,最终进监狱是迟早的事,实在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说她为了爱情么,她也不是,她对爱情的要求低得可怜,只要男人留在她身边什么都能忍,说她为了李然么,她又去让嫖过自己并还想继续嫖的男人帮忙,实在既无善良也无脑子,也就为达目的誓不罢休和关键时刻豁得出去这两点还算闪光。为了得到李然撒谎骗他也就李然觉得这是爱他的表现如此受用了。一开始铺垫那么多我还以为杜晓彬出去卖是有什么深层的原因或者非比寻常的,结果证明我想多了,还真就只是一个失足少女。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观后感(五):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琐碎

  这是青春中的爱情,也就是我们的的一个阶段,我们必须的阶段。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明明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可是就是不甘心,一定要亲眼看一看,不到黄河心不死。”刘漪对李然说的。

  我一直在想象着 他和她的解决倒是是怎噩梦演变出来的,当初的两个信誓旦旦的男女在爱情中沉溺着,对未来的期望的是那么的美好,都会相信爱情是能打败的两人的两年的间隔。

  就在这时,他在西藏看到了杜晓彬,想让他看到的他都不希望是事实,是一个人的执着还是他的在面对着她的时候的不坚定。

  对李然是个风筝,虽然说线握在周蒙的手里但是 风筝还是在天空中飞着,是不会轻易的落下来的。所以所周蒙只能做的就是握着长线在地上静静的守护着风筝等待着风停的时候落下来。但是,赵晓彬却是个燕子 可以随时在风筝的身旁。

  有时候思念一个人是说不出来的,就像是一种思绪永远的堵在心里,是无法吐出来的,因为那是没有形状的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也许思念就是应该放在心里,一旦说出来了就不是思念了,它是一种行为或许在外人看来一个会莫名其妙。在行为者的心中就是表达的一种方式而已。

  周蒙像水一样的女人,有水一样的柔弱也有水一样的坚持.

  前半截看到是梦想,后半截看到的是现实,与其说的把梦想照进现实买不如说的把现实照进梦想,成长的代价就是把完美的梦想一点一点的侵蚀掉剩下的就是现实和成熟。

  有再大的事情,生活依旧的的继续,生活总是默默地在告诉着我们的在这里生活的规则。

  周蒙需要的是一个依靠,看似坚强的一个人,

  喜欢的中就是喜欢的,这是么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的,这是最深处的感觉,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有道德和欲望。回不去了,我想着就是这样的台词,真的是回不去了。即使是深爱着也是回不去了,那份感情都已经在心里只是沉淀的没有了当初的茁壮。就像是五谷一样最初的是感觉五谷的清香,经历过的是陈酿,当再一次打开当初的封存的东西的时候,已经不是五谷了而是陈年的酒了。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观后感(六):每个姑娘原本都如周蒙般美好,每个男孩心中都住着一个周蒙

  2008年3月25日,初识

  那时的年华多么美好,每天骑自行车去另一个学校吃饭,饭后坐在湖边,夕阳洒在我们的身上,那时你说我很美好,很安静,有点神似《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的周蒙,然后你跟我说剧情,你说周蒙经历了成长路上的种种,最后去了一个希望小学教书,大结局的时候李然看到一个单薄的小女孩骑车的背景,蒙蒙回头,那种心酸与痛苦中又有一种宁静的美好。当时我玩笑说,要是以后我们分手了,我也要一个人躲起来,跑去云南泸沽湖或者香格里拉做导游,然后多年以后你带着老婆孩子来旅游,我们四目相对,热泪盈眶,然后我给你一个同周蒙一般的微笑,转身,走回人群中,消失在同样的夕阳里。

  2012年2月13日,我们分手了

  我回想起当时你说起的那部电视剧,很想看看周蒙跟李然的故事,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整部电视剧。

  曾经的我最不喜欢看这样不完美的结局,也许是因为心里替代的关系,看完电视剧我没有很伤心,看到了周蒙的成长,杜晓彬的执着与心机,李然的挣扎与痛苦。

  周蒙,一个单纯,美好有些任性,有些娇气的小女孩,如同男人心中的初恋,对李然的爱也许更多的是依赖,一直管李然叫小爸爸,从小被宠爱所以不够独立,享受李然带给自己的爱的感觉,但当李然要求她去西藏时又退缩,李然跟她分享西藏美景时,周蒙却毫不关心,也许她的世界就是围绕着李然一个人的。当最重要的两个男人都离她而去时,周蒙的世界轰然倒塌,房子被收回,实习被辞退,周蒙只身一人去北京却不能跟哥哥住在一起,大大的世界,小小的自己,独自一人走在北京街头却又偏偏遇见李然与杜晓彬,最后一路辗转去过一个偏远的小乡村,开始了真正独立的生活。渐渐的有了存在的价值,一切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东西都是周蒙的所在,小女孩有了自己的世界,小小一片天撑起了一个梦想,周蒙的未来,周蒙的快乐。整部戏唯独偏爱周蒙,也许周蒙就是代表了每一个受过伤的女孩子所经历的一段心路历程,每一个坚定的笑容背后所经历的一切苦与乐,回望我们青春,回望曾经任性的自己,那些伤与痛随着时间慢慢愈合,结合泪水终长成了每个不同的我们。

  正如一句话,幸福的大多相似,不幸却各不相同。

  我相信每个经历过失恋的姑娘,曾经都有如同周蒙一样清澈的双曚,一样灿烂的笑容,傻傻的等待一个人的心情。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随风而逝了,如周蒙所说:我们回不去了!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观后感(七):恋曲一九九〇

  喜欢电视剧的改编,又不喜欢改编的结局。

  喜欢的是,周德明这个角色的重塑,陈道明老师把这个家长演活了,成了本剧的点睛之笔。在这个以爱情为主线的故事里,导演给周蒙加了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亲情。于是有了严父训斥女儿,女儿内心蠢蠢的叛逆,有了女儿对父亲的撒娇,不着痕迹(不得不说,胶片有一种魅力,一种极强的渲染力),有了父女相依在钢琴前,一唱一和(自此我对钢琴版的《骊歌》有了一种迷恋),有了那一封那我红着眼读完的最后的信。这样的一个家庭,让蒙蒙这个角色更加丰满,让这个故事更加立体。有时感觉,陈道明和江一燕真的就是亲生父女,那种亲近,真的不像是演出来的,那种默契,真是难以言表。之前薛凯琪“不要脸”的梗还余音未消,一众水军攻击小江老师娱乐圈里不干净,小三之说甚嚣尘上,大有不搞臭小江老师不休之势。但我相信陈道明的眼光,小江老师出的书《我是爬行者小江》还是陈老师做的序。如果江一燕真的如此不堪,陈老师肯定早就弃之如敝履,不堪与之为伍。所以我选择屏蔽所有负面,将她永远定格在周蒙身上(她其他的作品再也没有这种魔力,很可惜)。对于周蒙,我还能期望更多么?当她穿上那件白裙子,她就已经再也无可替代了。

  每次回想,首先浮在我脑海里的是江大(苏大)校园里,李然和周蒙骑自行车的场景。郎才女貌,连王勃都这么觉得,也是这个场景让杜晓彬嫉妒到发狂。在这个青春剧泛滥成灾的年代,那些导演的镜头里永远在计划着怎么将演员塞进镜头,提高他们的出镜率,再也没有了沈严导演这种对镜头的把握近乎完美的感觉。一幕幕校园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份青春的纯洁与美好,胜过主演镜头前枯燥的千言万语。甚至有时候,你会感觉,台词只会破坏这种美感,太煞风景。所以,一部影视作品,还是不要太商业才好。主演只想着提高自己的上镜率,提高自己知名度,从来没从作品角度出发。所以,我们看到了许多明星出演了许多影视剧,但从来说不上一部,记住的永远是那么一张脸,多少也是一种悲哀。

  许多年后,我还是不理解,李然的那个选择。这种不理解,可能更多的是来自对周蒙的着迷,潜意识里感觉,如果我是李然,我是绝不可能放弃周蒙的。所以,我想我永远也无法理解那一个转折。尽管我的曾经里有过类似的故事,有过类似的感受,但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周蒙。很多人喜欢分析,和周蒙相比,杜晓彬显得更适合做妻子,她懂得一个妻子所应懂得的一切,所以,李然选择里杜。而周蒙,是依人的小鸟,装饰青春的小鸟,太脱俗,太公主了,不适合结婚。可是,我宁愿相信,选择杜是李然对命运的一种无力的屈从(那种冥冥之中的东西,在他见到杜晓彬的第一眼就在他心里扎下了根)。我可以想象,当李然告诉杜晓彬“我们结婚吧” 的那一刻,在他心里,不是痛苦,而是有一种,那块石头终于落地,的感觉。

  说实话,我不喜欢电视剧改编的那个结尾。在故事的结尾,一段青春总要有一个归宿,而我宁愿看到书中的结局——多年以后,两人不期而遇,没有尴尬,没有惊喜。有的,是内心挣扎后一种对青春过往的释然。心里的那一把锁总要打开,而不是电视剧里流落山区的一种对命运的逃避。心里还常常YY着,在灯火灿烂的钢铁森林里,两个曾经相依相偎的青春就这么渐行渐远,当罗大佑那沙哑的声音响起,“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流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他们的青春也最终告一段落。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观后感(八):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以后我再也不看电视剧了、因为你会不自觉的去回忆,去怀念那逝去的青春、青春注定很多事很多人很多遗憾、就像《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凌晨看完这个片子,我呆坐了半个小时、其实、我一直以为我长大了、但、我的眼睛还是模糊了。当我看完这部电视剧的最后一幕:一个经历过爱情、波折、困惑的男人把女儿放在肩头给他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我这样想着:我们的青春那么惊惶,那么疼痛,那么甜美,却也那么匆忙。

  电视剧的名字就透射出深深的迷离和压抑,喜欢佟大为、然而同剧情和画面相比,“无处安放”竟已是轻描淡写的归置,青春自有它的流淌方式,只是我们彼此便寻不着,更把玩不住……当青春成为秋天的最后一片黄叶,当一切看起来趋于淡泊时,其实一切终究意难平。

  人生,在矛盾之中不停的穿越,我们的心,沉沉浮浮在平静之下,暗涌之上。

  喜欢里面的台词、“一个人在爱情中,会先失去自己,再失去爱情”“如果转身只需花费一分钟,思念会不会蔓延到今生今世”。如果在爱情之中,还能有所克制,其实,他还没有真正的爱上。可是,这是一场多么罪恶的轮回,在最深切的爱里,如果我们失去自己,必也将失去爱情。如果有一天我找回了自己,那么,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

  更喜欢周蒙蒙、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如此的坚强、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勇气依然可以笑对人生、或许这就是成长。周蒙蒙最美的背影是在靠山屯奋力的蹬着自行车,回头张惶摔倒的那一霎那。他和李然说:“回不去了,我喜欢这儿”,终于她的青春画上了残忍而完美的句号。是的,李然和周蒙的爱情就此完结。其实所有的爱情,都是以完结告终的、两个人从相拥到别离,即便继续爱惜、依恋、依赖,他们的单纯的爱情,毕竟完结了,比如周蒙和李然;深爱彼此,却在骤然间生死别离,她必然会怀念着他一生,然而属于她的爱情,除了记忆,全都灰飞烟灭,比如戴妍和葛俊。

  那个不谙世事的,只愿成为开在爱人掌心的,纯白的花朵,终于蜕变成身后金黄的树。那些过往,也在瞬间成为了成长的代价、“你让我多么的心疼,心疼到只能隐忍的哭泣;你让我多么无助,然后漠然的长大。” 残酷吗?我想不,爱情因为并不持久而美好,这才是爱情的真谛、、、、、

  其实我始终不明白李然到底爱的是谁,罗慧,周蒙或者是杜晓彬,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我想,他只是爱上一段回忆,和当年内心青涩的情感。他在梦里讫语,蒙蒙,我需要你。他用坚定的眼神和杜晓彬说我应该等你。可是,他不知道爱谁了。

  我本不想让这电视剧和我有太多的共鸣、就像所有人期待的那样、如果结局不是那样、或许我们就不用那么纠结、也不用同情周蒙蒙的弱小、无助、没有表情的表情、、、

  最后还有李然给周蒙蒙的一封信、我不知道算不

  算一首诗:假如还有来世

  我想接着做

  一张你没有靠够的胸膛

  一扇为你开放的窗

  一朵骤然颓逝

  但芳香停歇的百合花

  或者

  只做一缕阳光

  静静溜过你的指尖

  把那光晕

  聚散

  刻在无名的青春上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观后感(九):只有安放,不是释放

  时间很紧,急匆匆的看完这部剧。一部用嘴说可能很滥情,用镜头表达却有一种强迫人回忆的冲动,特别喜欢这种色调,暖暖的又带点灰色,特别喜欢周蒙,对这种女生从没有抵抗力,到现在也是。佟大为还是一如既往的展现表扬的张力,不去细想,和玉观音上的帅哥是有一拼的,除了更专情一点。

  我是奔着题目去看片子的,安放?我从没来没想过有一天我自己的青春也是需要安放的,也是需要地方来搁的,尽管这种追寻从不以我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大学时候,总想要释放一些东西,这几年走的马不停蹄,真心有点累了,也许到了该安放一些情绪,一些时光,一些回忆的时候了。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观后感(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有时候,会忍不住去想,曾经我们爱得刻骨铭心,后来伤得刻骨铭心的那些分手的恋人,到临终的时候,他们还会想再见对方一面吗?还会在生命的终点,怀念起那个曾在青春期或者成长期陪伴过自己的人吗?还会在为数不多的生命里,给对方一个拥抱吗?还是从他们分手开始,就天涯海角从此陌路了?

  我还没有找到答案,因为青春无处安放的我们这一代人还没有彻底丧失青春,仿佛来日方长,所以根本没有那么犀利的预见性,一口咬定我们这一代人会用怎样的方式和我们曾经的恋人共处,精神世界里的共处,以及可能发生的现实世界里的重逢。

  也许上一代的故事会给我们提供范本,或者,影视作品就是种从生活经验里的提炼。

  所以,在《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最后,李然和周蒙重逢的时候,李然说,我可以再抱你一下吗?然后周蒙僵硬的身体就被李然裹住了。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恋人都能有幸重逢,然后给对方一个温柔的拥抱。可是,有时候又忍不住会想,也许重逢比陌路更残忍吧。不然Eason怎么会唱那首《不如不见》?

  但因为故事的想象空间太大,因此,操心的观众总是忍不住想要为故事里的角色去安排一个“如果”的命运。

  比如,在看这部电视剧时,我会想,如果杜晓彬稍微收敛和替别人想一点;如果李然稍微不那么2一点;如果周蒙稍微不那么事事小女生一点;如果李然在走的时候给周蒙那么一点解释;如果周蒙的爸爸一直在她身边没有死去;如果宗禹在给李然打电话的时候,都是李然接的,而不是被杜晓彬一手遮天;如果在李然抱住周蒙的时候,电话没有想起……他们是不是就能有幸一直在一起而不分开?

  可是,没有如果。

  李然依然是浪子与傻逼并存;杜晓彬也依然是彪悍与自私浑然一体。周蒙呢,周校长说了,不指望你那么勇敢,因为你毕竟是女孩子,但是希望你能享受孤独,战胜孤独。也不知道最后她有没有做到。

  但他们没有相爱相守的运气。

  我有时候有点弄不懂,人是带着怎样变换自如的面具,在不同的角色中自由穿行过渡自然,把每一个谎言说得甜美的。

  比如李然莫名其妙地要跟杜晓彬结婚,在杜晓彬告诉他她根本没有怀他的孩子后。他坚定地说,即使没有怀我的孩子,我也要娶你,就好像买了几百只玫瑰打算送给周蒙的人压根儿不是他。然后在故事的最后,又深情款款地跟杜晓彬说,我们是一家人,我们都会等你的。

  弄不懂是弄不懂,可是想要巧妙地度过一生,大概都要有一点纯天然过渡的本领。人生这出戏太难演。清醒与模糊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爱与不爱之间也不是那么清晰凛然。所以,我们总是试图在天平的两端,各自摇摆出一个最大公约数的美好形象。

  要说这部剧里谁最惨,自然是周蒙;谁最无害,自然也是周蒙。可是如此柔弱的人,老天也没有多给一份同情,给她安排一个好的归宿。最后,最流离失所的就是她了。甚至李然连一份想念都不能留给她,而是安心地投入到他的家庭生活中去了。

  时间,永远是世间最好的一帖良药;也是最无情的一把武器。

  无论是它对于相爱的两个人是否能在一起的运气的操控,还是离别后思念能延续多长的操控。它总会有着出人意表的表现,惊心动魄得永远不会让你失望。而在这惊心动魄里,它其实想要的不过是你对它深深的敬畏,以及对命运最无言的绝望。

  所以,青春,安不安放都是挥霍;思念,够不够长终将句读。

  也许,时过境迁后,升华眼泪后,思念是最漫长的享受吧。

  可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去想,如果知道明天我就要死了,那么今天我想要被谁拥抱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