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柏林孤影》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柏林孤影》经典影评集

2018-01-16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柏林孤影》经典影评集

  《柏林孤影》是一部由文森特·佩雷斯执导,艾玛·汤普森 / 丹尼尔·布鲁尔 / 布莱丹·格里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林孤影》影评(一):人性悲哀

  蛮好的片子,能让人反思太多人性的悲哀:1. 两百多张卡片,只有18想没有上交,可见人性的懦弱,毕竟在时局中清醒的必然是少数人,而且每个人都害怕牵连自己 2. 督察还是抓了他老婆,督察的性格选择是本片最有看头的 3. 可悲的集体意识,甚至是平民之间的相互伤害:就算曾是老太太家的常客的孩子,在出卖老人时毫不犹豫;底楼的氓流出卖法官,并在老妇人跳楼后恬不知耻地偷了逝者的手链,男孩和氓流说明了很多人不仅自私,而且是没有底线的不分善恶,甚至不愿意装作不知道,而宁可做出损人不利己的用出卖……

  看完觉得很沉重,不是因为战争而沉重,而是因为人性的懦弱!

  《柏林孤影》影评(二):如果1个人可以影响18个人

  我本来期待警察小哥问Otto你写了多少卡片的时候,Otto 的回答是1000+。

  但是,并没有。

  导演用286张卡片显示了小小的一个人,在大的社会局势和历史背景面前的微小。

  是微小,而不是渺小

  还有18张照片,去无踪影。我们用10这个概数来计算,如果1个人可以影响10个人,这10个人分别可以影响10个人,按照这个倍数递增的话,只需5阶,就有10万人被影响。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概念现实情况必定比这惨淡许多倍。但是,无论如何,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许多事情的走向,也许改变了某个人的命运,也许改变了一个国家

  这就是“人民力量”。

  人民是“善”的,也是“恶”的,导演把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嘴脸,刻画的十分生动。打着正义旗号赶走闯入私宅的抢掠者的小卫兵,转脸和自己的父亲开始扫荡犹太老妪的家;冷酷无情的法官悄悄地把犹太老妪转移到自己家里保护起来;朝夕相处邻居,看见老奶奶跳楼身亡,就伸手偷走了她的手链;诸如此类等等......

  不过这里想多着一点笔墨的,是电影里一直在和Hampel夫妇对手角色的Daniel。

  且不说Daniel是我特别喜欢演员(哈哈哈)

  他在电影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完全不输Otto和Emma两位老戏骨。

  影片最后的一声枪响是整个电影积压在他身上的情感的一个出口。你可以想象用缝衣针去扎一个紧绷着的气球,这样的画面。如果把他看作是一个气球,那么上交到他手里的276张卡片好似是足量的气体,一直不断地往他的心里加压——这就是最直观的改变。

  他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导演让他聪慧(不得不说,办案分析很有道理呢)、骄傲专业性的骄傲)、凶残(杀了错抓的人)、果决(抓了夫妇两人)。这些品质,不得不说,真是第三帝国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正是Hampel夫妇的这286张卡片,让他看到了希特勒政权的独裁性质,也让他看到了绝望所在,最后以自杀告终。

  286张卡片,居然其中的278张都被捡到的人上交了。——这是绝望

  286张卡片,有18张没有被上交。——这是希望

  绝望和希望,这正是我们走在人生道路上不断相遇的两个词。

  中国人讲绝境逢生。有点儿意思,要坚持

  也许在时空的某条历史线上,Dainel是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开始利用职权拯救民众或者犹太人的角色。我相信,在二战期间,这样的人也不只一两个。这也许,也算得上是一种希望吧。

  Hampel夫妇并不孤单

  德占区大大小小的地下组织数不胜数,有很多人为抵抗法西斯主义牺牲。

  谨以这些没有什么意义文字,像那些曾经为了人类平等自由而牺牲的人们致敬。

  也像不断争取加泰罗尼亚地区独立的人们致敬。

  Daniel Brühl居然是加泰罗尼亚人!!!!~德西混血~巧嘞~

  《柏林孤影》影评(三):为什么我把反战看成了爱情

  白发人送黑发人,无疑是令人悲痛的,但这一场悲痛,却没能击倒他们。这种陌生苦难,他们反而学会在其中生涩地拥抱,亲吻,一起面对和反抗。每一张卡片,犹如星星之火,却没能形成燎原之势,放眼当时的整个德国,他们孤勇而浪漫。虽然是纪念和反战,但我却非常羡慕这对夫妇,爱情,轰轰烈烈刻骨铭心吗,我觉得安安静静的荣辱与共动人啊。

  细节太妙了。收到丧讯的时候,丈夫妻子反应中猜到了噩耗,看着悲愤的妻子,他却没有过多的情感流露,强忍着这些情绪,甚至不忘在上班前为妻子冲一杯咖啡,这种反应太符合他这个德国男人了,压抑的大环境,他也难过不知所措,想安慰妻子却害怕不得其法,并且他不能和妻子一样崩溃,他的坚韧更不会让他止步于崩溃,这更为他后来萌生制发反纳粹卡片做了性格铺垫…看到这儿我就非常喜欢这电影了。夫妇二人绝对是演技实力派,虽然事情本身决定了这部电影不可能像其他反纳粹题材一样宏大,但各种细节的刻画还是能让我感受到压抑紧张的大氛围,另外督查实在太可怜,一身逻辑才学喂了狗啊~

  《柏林孤影》影评(四):印象深刻的压抑

  评价一部电影,第一要做的应该是清楚电影载体的概念。

  本片故事是在103分钟的时间框架里展开,而不是那600多页的纸上原著。强行评价电影没有小说细致,总有点欲加之罪的味道

  如果将所有原著都挖出来和它们跨平台的衍生品对比,将会没有一个逃得掉大众槽点。

  谁会啃玉米的时候吐槽没有原版玛雅味?谁会吃披萨的时候抱怨没有丝路感。

  观众欣赏跨平台衍生作品体验的是那种不落窠臼惊喜。而不是墨守成规的复制。

  单说电影本身,用的是淡雅手法,勾勒出留白式的人性延生感。喜欢大红大绿,左手金镯,右手鸡油黄的乾隆派观众可能会觉得导演手轻了,不过瘾。

  但是结合昆格尔夫妇干的事,用淡雅手法显然更适合一些。底成平民用悄悄发传单的方式反抗纳粹。不仅傻,还挺诙谐。如果停下来仔细回味,便能体会出一种温水煮蛙的强大震撼。像一杯回味深长的清茶。

  柏林街头一对笨拙的身影,像刚入行的小偷一样胆怯而倔强地散播小卡片;一个机智的警探,抽丝剥茧地分析作案源头。从戏剧角度来说导演没有讲好这样一个精彩刺激的猫鼠游戏。确实是技法上的失败。但是文森特的避重就轻却勾勒出了纳粹铁幕下那种碾压人性的压抑。

  虽然没有像原著那样打造一个纳粹柏林浮世绘。但是浅尝即止地用犹太大妈、法官邻居邮递员夫妇、傻白希特勒少年、可怜可恨的地痞等角色,茶馆式地为主角夫妇做性格加持。

  整个影片简直就是一幅罗伯特·雷曼的《大雪荒山图》。大量脑补式的气氛表达让观众对那个时代的德国社会细思极恐。

  领导在车间里做动员演讲,为了帝国早日结束战争,大家在后方要加大产量,为战争做贡献。当观众以为他们要生产啥威猛武器的时候,却发现背景画面里是一口一口的崭新棺材。

  邮递员老公满怀荣誉地向警探展示儿子照片,照片里出现的是一个青年士兵的笑脸,手上捏着一具波兰小女孩的尸体。

  轻描淡写,震撼非凡。

  艾玛和格里森的表演拿捏的恰到好处,多年老夫妻麻木生活,随着危险的加深逐渐升温。每一步的情感变化都表演得淋漓尽致

  对警官的一句“请不要牵连”。

  夫妻间法庭上的相视一笑。

  一切尽在不言中。

  布鲁赫的警官,演出一种无视政治踏实本分的士大夫精神,当他向权势妥协后那种自卑,反向烘托出昆格尔夫妇倔强的人格魅力。也同时合理铺垫最后那句“我看过全部卡片”的敬佩。和“除了18张”的职业挫败感。

  美术下灰暗的柏林,内敛演绎的人性,加上往事化的配乐营造出强烈的压抑感。

  用淡雅手法讲诉小人物不畏强权的故事,反而比可歌可泣浓墨重彩的方式更有力量。

  《柏林孤影》影评(五):反派的人性救赎

  这部电影看完之后,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

  不是奥托和安娜夫妇。

  而是那位负责调查“淘气鬼案”的纳粹警察——埃舍里希。

  从他决定放走那位被冤枉的嫌疑人,女邮递员的前夫开始,

  我就感到,这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并未泯灭。

  再到后来,

  在党卫军上校办公室里的那场戏,

  让我的这种感受更加深刻。

  我相信,

  埃舍里希在面对着比自己无论从地位还是权力而言都高出很多的上司时,

  能够说出:尽管您是我的上级,但您并非一位刑事调查方面专家

  这种话,一定是经过了一番激烈思想斗争的。

  在那一刻,人性战胜了恐惧

  或许这也和他的警察身份有关

  在面对很多问题时,警察是需要是非、辨对错的。

  是谁干的,就是谁,不能冤枉谁,也不能放过谁。

  这一点埃舍里希非常清楚,

  而上校的思维简单很多,

  法律在他眼里几乎是不存在的。

  (电影里那位为犹太老太太提供庇护的老法官的遭遇,

  实际上象征了“法律”在当时的纳粹德国是多么的孱弱无力。)

  埃舍里希在整部电影中一直是很矛盾,很纠结的。

  面对权力和威胁,

  他并不总是能够奋起对抗,

  恰恰相反,他屡次选择了屈服。

  他枪杀了女邮递员的前夫,

  他像上校以及其他几名纳粹军官一样,把空酒杯砸向了被捕以后的奥托,

  他没有放过奥托的太太安娜,把她也当作“共犯”抓捕入狱。

  我相信在做这几件事之前,他的内心是犹豫、痛苦的,

  导演用几个特写镜头,

  刻画了他当时的神情

  内心的挣扎灵魂的煎熬。

  当他问被押往刑场之前的奥托:我还有什么可以为你做的吗?

  得到的回答是:给我一支钢笔,还有卡片。

  这一刻,我猜他的心情豁然开朗的。

  眼前这个不起眼的老年男人,

  竟然能够如此将生死置之度外

  (在我看来,奥托的这句台词丝毫不亚于V那句著名的“思想是不怕子弹的”)

  埃舍里希——这个纳粹体制内的小人物,

  决定完成奥托的遗愿,用尽全力向纳粹法西斯这个庞大机器里扔进最后一把沙子。

  以他的方式。

  当办公室里的枪声响起,

  同时那厚厚一摞被拾获者主动上交的两百多张卡片飘向楼下的街道时,

  埃舍里希,

  完成了作为一位反派人物对于自己人性的救赎。

  《柏林孤影》影评(六):柏林孤影

  1940年6月的柏林,纳粹正在庆祝自己对法国的胜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癫狂。但是安娜和奥图却开心不起来。这一户劳动阶级家庭的孩子,应征入伍,却在前线死去。从此,安娜和奥图就不再信任自己的“元首”。对他所发动的战争产生了怀疑并且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计划要刺杀希特勒,并且阻止战争机器的脚步。不过,他们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就被党卫军盯上了。安娜和奥图暴露在危险之中,他们的邻居的生命岌岌可危起来。影片改编自汉斯·法拉达创作于1946年的小说,这是他的最后一本小说,在4周之内就写作完成。故事讲述的是安娜和奥图在1940-1943年期间对于纳粹的反抗。

  《柏林孤影》影评(七):战争的名字叫“野兽”

  这是我第一篇正式向的影评,看了下豆瓣上本片只有6.4的分数,我会打7.5分吧。因为和战争有关的大多都很沉重,所以和二战有关的影片看的实在很少。

  电影总体给我的感觉:前大半段平淡且零碎却不凌乱;后三分之一略感压抑。战争就像一只喜怒无常的巨型野兽,生而与野兽相伴的人类,不知哪一天因为触怒了它敏感神经就会被咬的体无完肤

  男主奥图和妻子一起过着平凡的生活,每天的生活平淡且规律。除了在为战争做着准备工厂做工头和唯一的儿子被征召去了战场之外,和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

  故事的开始从一封来自战地的信开始,安娜打开信之后颤抖着身体对奥图说:我们的儿子,阵亡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娜虽然内心痛恨战争、痛恨纳粹、痛恨希特勒,可她却在慢慢接受儿子因为战争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这个事实。包括她后来去散播小卡片的时候,看到了儿子的战友从战场回来,心里并没有不平,眼里只是充满了自己儿子未归的惋惜。

  和妻子不同,我个人认为奥图的心里变化过程是从内心潜意识的不想接受、逼迫自己接受、到无法接受,转折点在上级说完“元首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命令”,奥图说出“还有比捐献自己儿子捐的更多的吗?”what more can a man donate than his child?说完之后,全场鸦雀无声。这也是全片最感动到我的地方。作位一位父亲,奥图将儿子送往战场,也将儿子送往了天堂,因为战争的大环境他无法拒绝,但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无法接受的。

  再往后就是探员根据多年的经验,抽丝剥茧想抓出这个散播小卡片的“淘气鬼”,可因为这个专治、独裁的元首的恐吓,原先根本不用死的邮递员前夫也自杀了。是啊,探员怎么会想到连元首都称之为“淘气鬼”的家伙,居然要以命来偿还自己的恶作剧。最后奥图因为一次失误被抓,探员向元首请示完,几位首领一起用酒杯砸向这个把自己儿子生命献给了国家的男人,探员的世界观瞬间瓦解。我们都是为你想要的战争而为之流血流汗的人,我们忠贞不二,而你——我们敬爱的元首啊,却只把我们作为你发动战争的螺丝而已。

  大部分人只能看到战争的胜利与失败。你败了,你就永远没有说话的资格。而很少有人在意在战争中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失去原本平平淡淡的一切的人们。“人民永远是战争的受害者”。二战在希特勒残暴的专政中走向失败,也是必然的。

  最后因为奥图和安娜伏法,死刑也不可避免。

  奥图死了,安娜死了,探员也自杀了。留给柏林人们的是267张来自一位父亲对战争的愤怒和无可奈何。

  《柏林孤影》影评(八):柏林孤影

  1940年6月的柏林,纳粹正在庆祝自己对法国的胜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癫狂。但是安娜和奥图却开心不起来。这一户劳动阶级家庭的孩子,应征入伍,却在前线死去。从此,安娜和奥图就不再信任自己的“元首”。对他所发动的战争产生了怀疑并且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计划要刺杀希特勒,并且阻止战争机器的脚步。不过,他们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就被党卫军盯上了。安娜和奥图暴露在危险之中,他们的邻居的生命也岌岌可危起来。影片改编自汉斯·法拉达创作于1946年的小说,这是他的最后一本小说,在4周之内就写作完成。故事讲述的是安娜和奥图在1940-1943年期间对于纳粹的反抗。在当时的柏林,这样反对纳粹的人,的的确确是“孤独”的

  《柏林孤影》就是一部温良躬谦的讲述抵抗故事的影片

  《柏林孤影》对小说的改编到位,导演有技巧地呈现出了战时柏林的压迫气氛,纳粹到处搜捕抗议者的恐怖感也都传达出来了,艾玛·汤普森与布莱丹·格里森都尽心尽力地去诠释角色

  《柏林孤影》合所有二战题材影片的标准模式:晦暗的底色,夹杂着刺目的纳粹标志,华丽卡司,再加上金牌配乐,辅以哀婉悲怆的调调。影片拍得循规蹈矩但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柏林孤影》影评(九):一点沙子不会让机器停转,但持之以恒,就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

  这是一本反希特勒电影.电影的主旨在56分钟:

  齿轮中有一点沙子不会让机器停转,但如果有人不停的往里扔沙子,发动机就开始受影响,变得断断续续流水线就会停下来.

  但我们遭受不公平不合理时,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因为自己改变不了什么,因为自己的渺小轻微而什么都不做.如果大家都忍着藏着,不公平不合理就会一直一直延续下去,那么大家一方面变成了纵容者,一方面又是受害者.任何改变都是积少成多,水滴石穿,量变产生质变.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二战时,德国一工人阶级家庭因为战争失去了儿子,夫妻们用自己的行动来反抗纳粹希特勒.虽然这种行动微不足道,只是分发反抗内容的卡片,他们一共发了285张卡片,大部分都被人交到纳粹政府手上,267张卡片上交,只有18张卡片没上交.纳粹警察通过举报抓了夫妻俩,夫妻俩被杀,而纳粹警察受到反抗卡片的影响,良心不安而自杀.267张卡片散落一地,影响更多的行人.

  《柏林孤影》影评(十):有佳句,无佳章

  《Alone in Berlin》确实没拍好,剧本问题最大。

  原著是大部头,承担线索功能的主要角色就达五六人之多,再辅之以十数位次主要角色,编织成一张足以表现战时柏林各阶层精神状态、思想认识的恢弘网络。在短短一百分钟的电影里再现原著风貌是不可能的,因此,剧本必须围绕影片主创欲表达的核心意图来对原著情节加以取舍:是谱写一曲歌咏平民英雄的史诗,还是创作一部有历史质感的惊悚罪案影片?是关注个体,还是塑造群像?

  一方面,影片保留了原著中Quangel家所在公寓楼的所有住户,这传递给我它想尽可能展现当时柏林市民对纳粹态度的多样性的信号,然而另一方面,影片却没有涉及书中占有相当篇幅的地下抵抗组织的相关内容,因拒不入党而备受迫害的Eva也仅仅只是个邮递员而已。一方面,影片把原著中Enno和Emil的情节线删减殆尽,把Escherich的破案过程加以压缩、简化,从而使Quangel夫妇成为统领全片的绝对核心,看似是要专注于他们螳臂当车般的悲剧性壮举,可是另一方面,影片对Otto、Anna的个性、心理却着墨甚少——他们确是孤僻、内敛的人,但原著中并不缺少可用于多层次丰富他俩人物形象的绝佳素材(如一开始他们经受丧子之痛的不同表现,夫妻二人从隔阂走向融洽的经过,以及终章两人被捕后的情状种种),可惜电影几乎将其全部舍弃。这些在意图上彼此矛盾的取舍,导致看完影片后,我对导演想实现的效果一头雾水。

  剧本的另一个问题是,主要角色行为的铺垫没有作好,这或许也是由于对原著情节加以取舍时有矛盾、犹豫之处,花费了太多创作精力与银幕时间在那些回顾时发现其实本就无力承担剧情意义的角色上。比如邮递员Eva、Persicke一家,他们在影片中的稀薄作用使他们没有作为有名有姓的角色存在的必要,也就更不用提什么在工厂里与Otto不对付的“党代表”了。Enno的出场时间简直以秒计,完全可以把他和Emil合并,以Quangel家邻居的身份偶尔出现,给Escherich的侦破工作增加些许曲折即可(不过,书中的Enno和Emil非常经典,如果哪位剧作家在改编剧本时,把他们作为明线,把Quangel夫妇作为暗线,那么我一定给他点赞)。Rosenthal太太的存在如果只是为了塑造法官Fromm,以及为Escherich提供一只鸟,而法官Fromm的主要作用也只是在最后探访时让Anna得以闭眼想象Otto的陪伴,那么在这两位身上花去这么多时间,实在是过于奢侈了。(看电影时有个明显的感受:影片后半段的节奏好于前半段。这是因为在后半段,剧情收束到几位主要角色身上,一来不再有杂乱无章之感,二来也不用费心去“照顾”次要角色游离与剧情主线的生活,而且谢天谢地,Anna终于离开了那莫名其妙的“工作”。)

  影片把这些次要角色们蜻蜓点水般的捋了一遍,远未达到展现时代众生相之目的,却牺牲了梳理主要角色行为逻辑的时间,在我看来是得不偿失的。Escherich已经算是本片中非常立体的角色了,但即便是他,杀人与自杀这两场重头戏之前的引导与铺垫都是很不到位的,这甚至使他的行为转折显得有些突兀。原著中,Escherich是个脑子活络但对政治不感冒的警察,自豪于他的专业能力与职业操守,所以杀死Enno才会令他遭受那么大的打击:这是他第一次违反法律。此后,他由自信变得自疑,进而变得“软弱”,也正是因此,Otto在狱中钢铁般的坚强才会给他那么强的震撼,以致举枪自尽。

  电影没有强调Escherich一直以来对自己能坚持“奉公守法”的骄傲,也没有采用足以表现Otto坚强不屈的有关情节,那么它如何解释Escherich在杀人后和自杀前的心理轨迹呢?影片的应对方式是,把Escherich“人道化”和“政治化”——它给Escherich加了两段情节:在Rosenthal太太自杀后,他放走了她家笼中的小鸟,是为“人道化”;在Otto被处决后,他颤抖着手拔下地图上的小旗,无比痛惜地摸着Otto那些明信片喃喃自语“I read all your cards”,“惺惺相惜”的同志情谊扑面而来,是为“政治化”。作为一名狗血爱好者,其实我在感情上非常喜欢这两段情节(不怕丢脸地承认,Escherich说“I(重音!) read all your cards”时,我都感动得哭了),然而在理智上,我还是认为用它们来解读Escherich的所作所为不怎么站得住脚。

  我一直觉得,绝大多数观众是有与影片主创的意图相呼应的心理倾向的,他们会下意识地去迎合影片主创想要实现的影响效果,仿佛害怕会辜负后者的信任似的。本片的问题是,主创的意图过于模糊,不是那种与生活真实、情感真实相对应的“健康”的暧昧,而是一种让人不太舒服的主观的不确定感和某种难以言说的不一致性。观众就好像孩童面对喜怒无常的父母:我知道他们爱我,但我不知道我怎样做才会令他们满意——我知道编导们是用了心的,但我不知道他们在这一刻、在这一刻、在这一刻想唤起我怎样的思想感情,我感到自己无法契合编导的期待,因而有些无所适从。

  本片虽非佳篇,然仍有佳句。观影过后,心里的感受不会是愤怒或无聊,而是遗憾:本可以拍得更好的,可惜了……

  (通篇都是批评,却打了四颗星,一来是因为实在讨厌《La La Land》,所以最近看的电影,只要在我心里好过它,便是四星起评,二来也是因为看的时候毕竟洒了几滴眼泪,星给得太少,对不起自己付出的感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