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舌尖上的新年》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10篇

2018-01-22 21: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10篇

  《舌尖上的新年》是一部由陈磊 / 邓洁 / 李勇执导,李立宏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一):味蕾的记忆

  人生豆瓣第一次写长评,纯粹因为短评字数超了,权当日记记录心情

  打小儿,我就被爹妈各有所长的精湛厨艺惯出了一个刁钻的舌头。厨房中的打下手偷吃的那些片段时光,我至今可以嗅到幸福味道

  三年前,父亲去世。随着他离去的还有我大部分味觉。我知道,有些味道再也没有,有些食物我再也不敢碰。那些太多关于食物,关于他的记忆,悄悄封存。

  今天,舌尖上的新年,在周围观影人的咽口水声,惊叹声,笑声中,我看到了他。关于年夜饭的那些,每一道工序,每一盘菜色,甚至每一种香气

  食物之于我,从来都不仅是色声香味触法,是烹饪时蕴含的疼爱,是品尝时触发的喜悦,是回忆时勾起的思念我喜欢食物带来身体饱满更喜欢食物带来一颗踏踏实实的心。

  舌尖上的新年,谢谢你让我这三年来第一次这么放肆的想起食物的好。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二):《舌尖上的新年》: 美食发动机,味蕾催化剂

  下午去耀莱影城看了今天公映的新片《舌尖上的新年》,感觉是为吃货们专属订制的片子。美食应接不暇,光艳夺目,活色生香,即便刚吃过饭来看,也依然会被引诱得垂涎三尺,饥肠辘辘

  作为著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电影版,这部片子侧重点主要聚焦于各地过年时的各种美食,通过对美食的渲染,制作过程详细解读,以及多个地域坐标的往复切换,片中与美食有关人物故事,也带来了浓浓的年味与家的温馨感。

  从莽莽冰原,到南国海滨,从陕甘小院,到苏州园林,从重庆酉阳,到香港元朗,镜头在中国大地上游走,绘制了丰富翔实的美食地图,开启了奇妙的开胃之旅。有系列电视纪录片珠玉在前,观看此片便有一种在大银幕上看电视的即视感。看背景资料,此片耗时一年多打造,走过中国35个地区,寻访美食60多种,拍摄了10000多分钟的素材,最终在85分钟成片里呈现出了24个地区的43种美食。该片使用4K超高清摄像机拍摄,以高速摄影和显微镜摄影,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并见证了美食的创作过程,充分详尽地刻画了美食从原材料到令人咋舌的制成品的全过程。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之处苛求完美,剧组不可谓不用心

  镜头下展现的奇妙美食,有着如同艺术一样的视觉享受魅力十足,不可方物。美食的境界也在于饱蘸着深厚的感情,难以割舍的乡土之情,过年难得相聚的亲情,美食融合着家的概念,物化着爱的播撒,是带着泥土汗水的魔法奇迹

  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丰俭,片中的美食真是多到数都数不过来,好多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回忆一下,留有印象的有羊肚肉、螺蛳酿、凤梨清蒸秋姑、三色蛋、姜丝乌狼鲞、鲁中糖瓜、蒙古甜食乌日木,广东烧鹅、广西冬瓜茶泡、香港屏山盆菜,等等。

  美食的长成记也伴随着妙趣横生体验,拍摄手法也极具新意。拍摄制作糖瓜那场,拔麦芽糖的慢动作,那力道与配乐,有着奇异的美感。拍摄广东烧鹅那场,契合着急紧张的鼓点配乐,仿佛咏春拳师表演一般的制作过程精彩绝伦

  美食的情怀,都有着对土地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感恩。片中有处我印象挺深的,那个农妇把粥洒在土地上,说:“我给你腊八,你给我庄稼”,仿佛有一种虔诚仪式感。敬天法祖,源远流长,美食,是历史传统的留存,是厚重土地的馈赠,也是人文情怀的传扬。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三):看饿了,

  不枉我8点起床赶这场电影

  1.坐在电影院里面看高清特写听油滋水煮刀切的声音实在一种享受

  2.画面特别棒,导演愣是把制作过程拍出了江湖过招的感觉,尤其是松皮扣和广式烧鹅那段

  3.好像这种地方特色菜总喜欢先腌后炸再蒸煮,加各种配菜,还有各种混着米蒸的糊糊

  4.台南那个蟹糕是我最想吃的,螃蟹蒸好打开露出红色的糕的时候,听到后面的妹子一片惊叹

  5.观影前要吃饱,坐我右边的汉子全程叹气,我觉得他肯定很饿

  6.看完之后觉得我带进去的麦满分简直难以下咽,虽然我吃了两个

  7.强推,真的,剪辑和节奏跟舌尖一个套路,但是主题明确没有舌尖二那么拖泥带水,观影体验很棒

  8.现在特别饿,想吃我爷爷做的粉蒸肉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四):舌尖上的风物

  突然想起舌尖好像要上映了,发现常去的那家影院排片这在今天有两场,一场在上午十点二十,一场在中午十二点。所以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因为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早的电影,当然,排除首映。后来更没想到的是,全场,就只有三个人。于是在这一天空腹怀着求虐心理坐在了前排,享受了包场的乐趣

  这次舌尖的大电影,再次激起了对于中华传统美食博大精深的深深折服感。

  刚开始的细节部分,即重庆山里的熏制腊肉,简直不能更熟悉。由着老夫妻二人抓猪的牢骚开始,亲切的川蜀地带方言,腊肉简直是南方春节年际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肉质之香,都如片里所说,是时光岁月积累。外加后来的老夫妻家的大团圆,都如实折射出春节时期景象,熟悉的温暖,以及欣喜笑容,都触动着吾心。顺便一提,重庆酉阳山中全景因为冬日晨景,实在美极。

  印象深刻的是样样美食于头脑中的幻灯片式的播放,名字确是记不全,但感觉隔着屏幕都能嗅到其味。更为精妙的是,融入了春节时期地带性的祭祀先祖、南方咏春等。而其中最为细腻的是,穿插了各种感动短事,无论是广东大伯为了工作中止了自己的团年饭,还是盆菜师傅为了大家有一个美好的团圆饭和请的帮手们抓紧时间准备,还是当地最后一代职业龟印雕刻师的坚持,还是小孩等着尖角的欢喜,种种的事迹与情绪都太让人感动

  片中还穿插着切换的全景时刻,广西那部分的景色也实在是美极了,要论到古时候文人骚客所述的桃源隐居之地,私以为最恰当的实属黔南一带,喀斯特地貌于山水中间实在是美极。

  看到最后,片尾部分的拍摄花絮,其实蛮惊喜的,因为作为当时只看舌尖上的中国并没有百度了解过导演组们的信息,感觉都是充满活力年轻人(没错在我心底全都是),感谢

  食物是联系自然朴素纯真方式。说的实在是太对,再次表示对于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敬仰之情,感谢创造和传承这些美好菜肴的人。

  结尾说到,也许以后的春节只能成为日历上的一个标志,也许这样的饮食习俗和团圆之情在岁月的变迁中也会随之渐行渐远此时此刻,能够融入此情此景的我们,万加珍惜

  在这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看到这充满浓浓年味的大电影,也是一种幸运。舌尖真的是很棒的系列啊。

  最后,慢镜头实在太棒,背景音乐真的是好听极了,再次感谢。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五):当你在吃水饺的时候别人在吃什么

  苏州七件子、平乐松皮扣、自贡粑粑肉、湘西腊肉、平乐酿菜、香港发菜蚝豉、江门大糍、台湾红蟳米糕、内蒙古布里亚特千层糕、榆林枣兔兔和糕角儿、环县羊肉腊八粥、莱芜大糖瓜……85分钟的记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中展示了24个地点43种美食。为了拍摄这部作品剧组工作人员脚步更是遍布全国35个地点,寻访到60多种美食。然而,看过电影鄙人只想对天呼喊一句话:妈蛋!!我!一个!都!没!吃!过!!!想我堂堂燕赵儿女,一辈子就折在“你们可怜北方人”上啦。

  新年是属于全中国的,年夜饭南方却以绝对优势压倒北方。90年代CCTV每逢过年总要轮播“过大年吃饺子”,当时只会吃饺子的北方人百分百认同,他们说得对!回头想想,“我们可怜的北方人”,过年真的只会吃饺子而已啊。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知天下。现在感谢有“万恶”的纪录片,让我们更加直接的认识到,自己生活在怎样的井底下,每天吃的是怎样的渣渣。

  尽管说《舌尖上的新年》展示的是新年特有之物,春节主食的原则是隆重而非日常化,但在物质日益丰硕的今天,时间地点早已不是界限。只要够馋,总得解馋。《舌尖上的新年》首要的用途不是煽情,不是如何制作不易,而是告诉北方观众,当你在吃水饺的时候别人在吃什么,当你不想吃水饺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什么。那是在香料里滚过的新鲜猪肉挂在屋顶用炭火橘子皮日积月累的熏出来的香,那是田螺肉和新鲜猪肉混在一起塞回田螺或柚皮或蒜苗或其他各式盛品中的奇,那是红蟳放置于蛋酥红萝卜丁芋头丁长糯米上蒸出来的鲜,那是七件子制作的郑重与繁复,那是大家用心过年的单纯心思

  吃饺子就不是好好过年啦?说不好……不过,入选《舌尖上的新年》的美食均符合好吃不易做、具有文化传承、兼顾地域性三个特点人们不得不快速高效生活的今天,“不易做”三个字早就成为被淘汰的代名词。如何逆时代而行呢,影片告诉观众,这些好看又好吃,如果想一吃再吃,那就停下来花点儿心思好好过年。不然即使够馋,也没的解馋了。再说,这些被高速摄影和显微镜摄影拍摄出的美食,是不是真的好漂亮。这些用心制作食材的普通百姓,个个都像匠人,藏身于市井间的侠士。

  《舌尖上的新年》透过美食看人与食物、与自然、与人,看中国的急速变化,看中国农业社会结束前的最后面貌。年夜饭的繁华是日常生活物资之匮乏所造就的,也是中国农业社会发展的产物。新年美食是中国各式各样奇绝原料争相斗艳的大舞台,以南方稻作区、北方麦作区为底,以西北牧业文明与东南渔业文明为光。这个舞台结合了一代又一代老百姓手艺的精华,也编凑出一段段关于新年的感情桥段。这个璀璨的舞台,如果只剩下吃饺子,就太小看我们中国人啦(——反正我们河北人已经被小看)。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六):去电影院看一部纪录片吧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算是圆了去年没赶上《喜马拉雅天梯》上映的小遗憾

  作为舌尖系列的电影篇,其叙事风格和拍摄手法没有太大变化,但比以前更讲究。同样是通过几组不同的故事,展现不同地域、家庭的新年盛宴,时间维度上从年前、除夕夜、初七一直到元宵节,空间维度上涉及四川、重庆、台湾、香港、北国等等,内容维度上则根据食物的功能种类分为了主菜、祭祀、消闲等不同主题,多角度叙事而没有紊乱,呈现出一道流动的、亮丽的春节美食宴,和背后中国人的春节情怀。

  我和同伴在看的时候,一直在透过镜头猜测背后使用了哪些摄影技术,微观、延时、无人机航拍……最大程度地将食物从食材变为食物的过程展现出来,每次镜头在展现肉质的疏松、汤汁流窜、热气沸腾等画面时,影院里总能发出一致的惊叹声。影片也没有停留在展现单个食物的美味上,而是将食物的制作过程、提升到一种美学艺术角度。在拍其中一道菜时,一边是师父做菜的手法,一边是武馆里咏春拳切磋,两种手法刚好某种程度上相似,明明暗暗来回切换,展现了食物是立人之根本

  春节本是最适合煽情的时候,但影片拍得挺克制的。在拍渔民春节宴会时临时被叫出去打渔的场景,只是给了一个渔民从热闹的室内走出来的景象,如果放在第二季,估计还会补拍渔民家人的守望或者眼泪之类的。显然是吸取了第二季过度煽情遭人诟病的教训,让纪录片的主观情绪更淡了一点,算是符合电视体制内纪录片一贯来的真实性程度。

  当然,一如既往的制作手法,既是优点,也是不足,“画面+解说+配乐”的传统电视纪录片放在影院来看,稍微有一点点出戏,李立宏老师的配音第一句一出来,我与同伴都有些许不适应。这或许也与我是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纪录片有关。

  电影本就源于纪录片,但后来,虚构的故事显然带给人们更好的观影体验,真实纪录片让位于虚构影片,这是国内外院线的基本情况。但国外相对好一些,一些优质纪录片还是能在影院上线,分一杯羹的。在中国的情况就惨许多,每年上映的纪录片寥寥可数,基本都没有票房一说,“回不来本—招不来投资—制作更艰难—质量不保—上映更难”这样的恶性循环商业电影市场繁荣的情境下略显凄凉

  而舌尖系列作为国内电视纪录片行业比较顶尖的队伍所制作,质量保证和题材讨喜,受到广泛关注,围绕着“舌尖”品牌进行其他产品开发,即人人都在谈的“IP”开发,算是能为纪录片打开小小的突破口。这部《舌尖上的新年》就算是一个尝试。

  看到豆瓣上有人直接打一星说纪录片还拍电影是圈钱,大概是联想到各种综艺节目衍生大电影心生厌恶,已然忘记纪录片本就是院线名正言顺主角。当一件事物因为某些因素退出人们视线,再次回归时却被人淡忘其本质,这是件很无力的事情。之所以推动纪录片上院线,并非只为圈钱,而是只有将纪录片推入商业市场,有了资本和关注度,纪录片生态才会好起来,反过来刺激创作者的热情,推动行业发展。

  还是希望热爱纪录片的人,或者是想体验下纪录片魅力的人儿,可以去影院予以支持,顺便刺激一下自己的味蕾。到春节回家时,才能怀着更加思念、感恩的心情去迎接舌尖上的乡味儿。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七):美食诱惑,味蕾凸显文化

  2012年中央电视台《魅力纪录》栏目播出了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该片一举成名,为大家静静乐道。时隔四年,陈晓卿以及陈磊、邓洁、李勇、李立宏等原班人马,再次将目光投向中国的饮食上,让观众再次回到味蕾的世界,享受中华南北地区别样的饮食文化。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不再是以纪录片的方式单一的表现饮食的制作过程,而是融入了新年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它就像是一道道菜一样,在人们淡忘味觉带来的快感,淡忘家的味道的时候,默默地,悄无声息地等待游子,等待一家人的团圆。

  曹明德在《文化的差异性与共通性》一文中指出,“各个民族、种族,不论其生活在哪一个地理空间中,他们之间都有某些共同的、可以互通的文化内容,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基线和色调。”虽说各个地方的存在着文化差异,但是从饮食文化这一背后的文化与家的概念是统一的。《舌尖上的新年》亦是如此。影片以地域的转移为线索,力图展现全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美食,从而使观众领略到中国饮食的文化精髓与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每一道菜背后的寓意——中国饮食的历史背景和审美追求。

  换句话而言,在讲究“色香味形器”的中国各地饮食,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并不是一味地向观众介绍各类菜,而是向观众展示出每一个地域,每一道菜的历史与文化。比如平常普通的田螺,到了新年做法就变得复杂了许多。从清洗到挑出肉馅,在拿肉馅与猪肉馅混合,拌入薄荷等食材后,再放入空的田螺壳中进行翻煮、蒸、炒。当然,这种做好却在平乐有一个专属的名词,叫做“酿”,而“酿”虽说传统意义上有“十八酿”,实际上在平乐妇女的手中,成为了无所不“酿”。当然,这种“酿”是人生生活的一种象征,也寓意着幸福与富足的愿望。

  《舌尖上的新年》以新年与地域的美食为切入点,通过大江南北的美食文化来展示新年的新风貌与新文化,但不可否认,在跨地域的转移中,影片还是能从整体结构上有条不絮地诠释每一地域的美食,让观众耳目一新。从温岭石塘到微风娴静的苏州园林;从重庆酉阳到黄土高原上的古老城墙,到香港最后的村庄元朗……这一路,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以“宏大叙事、海纳百川”的方式,揭示出了每一个地方的生活本质与个人化小故事的同时,也将中国文化中统一的新年内涵凸显了出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35个地点,构成的饮食文化经纬线,将近60多种的新年美味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巡礼,无论是香港元朗的烧鹅,湘南农家的风干腊肉,还是重庆的老腊肉,以及红蟳米糕、红龟粿、咸腊八粥等,都给人一种怀念之感,一种感恩之情,一种味蕾的关于“家”的思想。

  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以“食的智慧”、“味的美学”、“吃的礼俗”、“和的价值”,让观众看到了“烹”、“煎”、“炒”、“炖”等东方饮食文化,同时还让观众看到了更多隐含着的普世中国人的形象和品质。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八):看的我流口水

  作为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无疑继承了昔日《舌尖上的中国》的衣钵,而这一次电影更为突显的无疑在一个“年”上,跨越全国数十个地区的美食盛宴,在过年这个特有氛围的承托下,由显的更为诱人,从香港盆菜、广西酿菜、平乐松皮扣这些带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美食中,电影凭借精致的镜头语境一再刺激着观众的味蕾,令人所见过年并非饺子的专属,目不暇接带着年文化特色的美食,呈现出中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电影中食物已经不再是饱腹的代名词,它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美学,《舌尖上的新年》将每一个在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人们都变成为了绘制这饮食美学的匠人,与此中这种对美食的呈现更以不仅是一种满足人们视觉的冲击,而更是一种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可以说这种在美食中对文化的提炼,在“舌尖”团队手中已然游刃有余,使过年这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佳节,在美食之名下得以了对中国文化的深攫。

  《舌尖上的新年》对美食的诠释,不仅是寻找着新年餐桌上的味道,电影所聚焦的更是那一个个能烹饪出这年味的人们,当一幕幕归家团聚,爆竹迎春的画面随之美食的呈现而来,这些饮食背后包涵情感的故事,成为了这部记录电影中最为真挚的情感奠基,它告解出一份对家难掩的乡愁。也将中国人对过年特有的情怀淋漓尽致的呈现而出,这是电影在舌尖诱惑之下所寄予“年”真正的味道。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九):《舌尖上的新年》的年菜和年味

  转自: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834

  《舌尖上的新年》走访了中国35个地方,导演陈磊还想拍摄一些春节才能一见的习俗,最终没能实现。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标签过年《舌尖上的新年》年味票房

  广东顺德连杜村,每到元宵,会举办规模盛大的“生菜会”,两万人聚在村里的广场,摆满围桌,一起用餐。2015年元旦,上海外滩发生严重踩踏事故,出于安全考虑,那年的“生菜会”取消了。

  最终保留下来的年味有43种。当这些油光发亮、精美繁复或平时罕见的美食被放大许多倍,呈现在大银幕上时,的确产生了比在电视荧屏上更震撼的感官效果。

  2016年1月7日上映的纪录片电影《舌尖上的新年》,耗时14个月,走访了中国东南西北35个地方、拍摄60多种年味,工程量相当于一整季的“舌尖2”。

  85分钟的片子里,陈晓卿想呈现的是“观众不了解,有陌生感”,以及“从以前流传下来,有传承”的美食。

  然而票房并不像片中的大部分美食那样浓墨重彩——这部纪录片电影的排片率很低,不足1%,上映十天,票房仅为174万元。

  好在投资了1200万的“新年”,处境并不像“174万”这个数字昭示的那么惨。上院线之前,出品方便通过与淘宝合作,在淘宝举行的“阿里年货节”中,让淘宝作了相应的年味备货;又与爱奇艺网站进行视频合作,获取网络视频点击分成;并将海外版权卖给央视国际。仅这三项,就使纪录片收回了三分之二的制作费用。

  只是与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整体广告盈利达到2.5亿的成绩相比,“新年”的市场表现太不成功了。

  唤醒榛子仁让它活过来

  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拍完后,“舌尖”的主创团队就集体“待业”了——那一年,全国掀起“审计风暴”,央视在风口浪尖上,许多项目因此搁浅,“舌尖3”是其中之一。

  除了导演陈晓卿,“舌尖”的主创团队大多是央视的“雇佣军”:导演陈磊、邓洁原属上海电视台,李勇则来自重庆电视台。他们进不了央视编制,也回不了原单位。“舌尖3”搁浅,他们一度只能等待。

  “空当期”里,陈晓卿找了一些“有的是钱”的老朋友,张罗起纪录片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这原本是计划中“舌尖3”系列产品的一部分,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一个“电影梦”。2014年10月,《舌尖上的新年》开拍,陈磊、邓洁、李勇担任联合导演。

  摄制组初剪出来的片长是110多分钟。按照出品方和发行方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再剪掉30分钟。“本来院线纪录片市场就不是很成熟,太长的话,院线会减少排片。”发行方告诉导演组。

  剪掉的30分钟里,有一段关于榛子的故事。在东北铁岭,邓洁随一家人上山收榛子。那时,绿色的小榛子还是植物形态,被包裹在一个花朵里——那枚花朵也是俏皮的绿色。“此前,我们谁都没有见过它们的样子。”邓洁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之后是晾晒。秋收季节,村里的空地、屋顶、房前屋后全部晒着榛子,几天后,绿色慢慢褪去,小花变成褐色的花骨朵。然后,村民们像脱粒一样,用农用的褡裢捶打它,“榛子就会从那个花苞里自己跳出来”。

  榛子的外壳非常坚硬,直接吃,每个人“都得配一把老虎钳”。村民有办法:把榛子泡水,先在沙里炒,炒完放凉,再放到冷水泡——这个时间要掌握得非常好——每棵榛子浸泡时间不能超过四分半钟。泡完后迅速捞起,平铺晾干。当水分慢慢蒸发后,邓洁们看到了有趣的一幕:“榛子像有生命一样地,在地上跳动。”

  这是简单的科学道理:榛子的壳是木质结构的,泡水后会膨胀,在干燥空气下蒸发、脱水后,内部压力会产生变化,榛子壳中的气体会向外冲破硬壳,榛子随之噼里啪啦地跳动。而当地村民对这件事的描述是:“我们在唤醒榛子仁,让它活过来。”这成了邓洁最为心痛的段落。

  而对制作团队来说,票房遇冷也许跟年味逐年淡漠有很大关系,一年多的寻找和拍摄过程中,他们就遇到过不少濒危的年味。央视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回家过年的人数比例达到36.21%。

  好吃的八宝饭必须加大量猪油

  李勇来自山东鲁西南地区,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过年,会有很多新年特供的零食:比如“焦叶”,一种油炸的面片;“糖丝”,面粉外面裹上糖,油炸、抽丝,做成长五厘米左右、铅笔粗细的形状;还有“果子”,一种油炸的面食,过年送礼,很多人家都会带上一些“果子”,讨个好彩头。现在,这些只属于新年的零食基本消失不见了。

  摄制组遇到过不少濒危的年味,比如山东莱芜的糖瓜。这是莱芜、威海等地过年流行的零食,消费季节只有腊月到春节前后短短一个月。秋收结束后,糖瓜作坊就开工。做糖瓜的人,要从早到晚不停熬制麦芽糖,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等十多斤麦芽糖熬好,要趁它们韧劲十足时拔糖,这是个重体力活,需要四五个人合力——电影镜头里,这个过程不亚于一场集体和麦芽糖的搏斗。形成糖片后,再经过合缝,形成三米左右的长糖管,随后糖管被移到温度较低的室外,以最快的速度用细绳一个个截断,用嘴吹成瓜形。

  陈楼村的糖瓜远近闻名,村里有十几家作坊,作坊主全是六十多岁的老人。摄制组拍摄的主人公陈佃起,制作糖瓜的手艺传承了五代,到他儿子这一代,再也不学做糖瓜,倒是开起了饭馆。

  对年轻一辈来说,制作糖瓜很难唤起他们的积极性,辛苦忙活两个月,最多也就挣三千多元,再加上糖瓜中空的造型,很容易压碎,不便于运输,也很难批量生产。村里的作坊能保留下来,纯凭老百姓们过年的一点习惯。年轻人习惯没了,糖瓜也就难逃消失的命运。

  年味红龟粿,也面临同样命运。红龟粿实际上是厦门一带流行的祭祀用品,临近初七八,是红龟粿卖得最好的时候。它将糯米粉用红曲米等染料浸红,加入白糖和水搅拌、揉搓成米粉团,包上花生仁和黑芝麻制成的馅料后,再用特制的龟印压出寿龟的图纹,放进笼屉蒸熟制成,象征吉祥、长寿。福建人在祭祀之后将其食用,口感香甜而极有弹性。

  摄制组一度找不到合适的访问对象。四处打听,终于找到“厦门最后一个龟印制作人”潘海仁,然而他只做龟印,不做红龟粿。几番辗转,剧组最终才在厦门郊区找到了一位老太太,她还能做些好吃的红龟粿。

  在邓洁看来,红龟粿这样的年味没落,同祭祀仪式的没落有关。而另一些年味的消失,则是因为不符合现代人的健康观念,比如,“焦叶”“果子”,油多、糖多;上海人爱吃的八宝饭也是如此。“好吃的八宝饭,就要加入大量猪油,少了一定不好吃。现在我们也会在餐桌上摆一碗八宝饭,它是年味的必需品,现在它少油少糖、非常健康,但并不真正美味。”邓洁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邓洁家过年的餐桌上,曾经必备的一道菜,还有蛋饺。以前每到大年二十九、三十,家家户户都要把煤炉升起来,自己制作。但如今,现成的蛋饺在超市随处可见,且一年四季都有,不再专属于春节。

  “生活富裕了,以前很多美味只集中到春节,如今美味被稀释到365天中,我们对于年的期待,也没有那么浓烈了。”邓洁说,“还有,春节相聚的时间越来越短,相处越来越着急,也就很难再尝到那种特别花心思、花时间,手工制作的年味。”

  陈磊还想拍摄一些春节才能一见的习俗,这个想法最终没有实现。他们了解到,广东顺德有一个连杜村,每到元宵,村里会举办规模盛大的“生菜会”,取“生财”的彩头,两万人聚在村里的广场上,摆满围桌,一起用餐。摄制组勘好了地形,也计划好航拍,结果2015年元旦,上海外滩发生严重踩踏事故,出于安全考虑,连杜村只得取消“生菜会”。

  在山西,过年流行举办“旺火”仪式,也就是把煤堆堆成高高的宝塔形状,在元宵时点燃,当地人围着它转圈,祈福。出于安全、环保的考虑,“旺火”仪式也被叫停了。

  城市人餐桌上的腊肉出自工业流水线的批量生产,猪也不是年猪。如今只有在乡村,才有最原生态的腊肉。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最干净的一家豆腐坊

  仅剩的年味,几乎都是在农村找到的。在城市里寻找年味,时常使摄制组犯难。

  导演邓洁和摄制组原本计划拍摄广东地区很有名的一道年菜盆菜。邓洁很担心,流水线生产的盆菜很多,春节前的广东,就连超市里都在售卖包装好的盆菜,观众再看盆菜的制作,还会有新鲜感吗?美食顾问沈宏非启发了她:“你们或许可以到香港找找看。”沈宏非记得电影《窃听风云3》里有一场戏:拥有丁权的男人们在宗族聚会时,在祠堂门前吃饭,必备的一道菜,就是盆菜。

  在一位香港美食家的介绍下,邓洁在香港元朗一个叫做屏山的村子里,找到了传统的盆菜。屏山远离市区,坐地铁也要近两小时才能到,它就在许鞍华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里天水围的对面。天水围早没了围村,都被改造成了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但屏山还有一片片村民自建的低矮房屋。村里还保有丁权——年满18岁的男子,可以拥有修建丁屋、无需向政府缴付地价的权利。村里人际关系传统,食物也透着传统的味道。

  邓氏父子就在屏山经营一家盆菜馆。儿子留学归来后,继承父亲的手艺做盆菜。每道菜都精心烹制,即使是搭配盆菜的鸭饭,鸭饭由鸭油和鸡油炒制而成,里面还有新鲜的橘皮、晒干的陈皮、干贝、香菇丁,味道极为鲜美。最讲究的是吃饭的地点,邓氏父子的盆菜馆距离邓家宗祠只有100米左右,每天开张前,他们都会去宗祠祭拜。不仅是过年,邓氏的族人结婚,也会在邓家宗祠里办酒席,席间必备的一道菜,就是邓氏父子做的盆菜。邓家盆菜,也出现在《舌尖上的新年》的镜头里。

  走向农村是无奈选择,也不失为理想之举。“城市的东西都非常确定,都是标准化的,我们知道它做出来会是什么味道。但在农村,有些东西,可能这一锅没熬成,就彻底坏了,有许多不确定性,要依靠经验、手感,它与这个地方的水有关,与这个地方的农作物有关系,甚至与做它的人的心情也有关。这种不确定,或者更有魅力一点。”邓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在安徽黟县,摄制组见到了一处“目之所及最干净的豆腐坊”。豆腐坊容易藏污纳垢,那里的一位徽州女人和她不太会讲话的儿子,却把一个每天都有许多人排队的豆腐坊经营得一尘不染。

  在重庆酉阳县苍岭镇火烧溪村,摄制组拍到了他们想要的开篇镜头:不通公路的山谷里,老夫妻石邦惠、赵明慧家里,三面绿树青山环绕,外出打工的儿女们抱着孙子、孙女归来,四世同堂,热闹非凡,桌上摆的,是最为传统的腌制腊肉。

  这是导演李勇费尽千辛万苦找到的一幕。他熟悉城市人餐桌上的腊肉——工业流水线批量生产,猪也不是年猪。只有在远离现代文明的乡村,才能找到最原生态的腊肉。

  石邦惠家里的猪,就是年猪。年猪吃的,都是老两口自己种的南瓜、玉米、青菜,不吃化肥饲料,不吃打过农药的食物,因而生长缓慢,满一年才能宰杀。妻子赵明慧则会用家传的方法,腌制足量的腊肉。

  下乡觅食,时有意外之喜。导演陈磊记得,摄制组前往广西平乐沙子镇,原本准备拍摄广西地区过年流行的年味酿菜。在镇上一家小饭店吃饭时,一道味道特别的松皮扣肉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找店家一问,原来这是镇上一个老农民李老汉做的,因为他做的松皮扣肉远近闻名,小饭店常请他来帮忙,招徕食客。

  摄制组很快找到了李老汉家。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其它地方都显得杂乱,唯独厨房收拾得一尘不染,炊具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李老汉不善言辞,操着浓重的乡音,但讲起制作松皮扣肉繁复的过程,他立刻滔滔不绝。“从他脸上和言语中,能感到一种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和自豪。”陈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千万富翁的纪录片拍摄者,原先是亿万富翁

  “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只是奇迹没有发生。”对于《舌尖上的新年》并不理想的票房,陈晓卿这样对南方周末记者总结:“我没有想到电影和电视行业之间,壁垒那么厚,离得那么远。”这些壁垒,源自对电影行业的陌生。“如果更熟悉些,也许从宣传到发行,都会制定完全不一样的策略。”陈晓卿说。

  “电影给纪录片挖了一个很大的坑,不停会有拍电视纪录片的人往下跳。”曾有一位朋友这样告诉陈晓卿。经此一役,陈晓卿觉得自己还会继续往下跳:“毕竟,在全世界的纪录片行业里,有一半纪录片是依托影院生存,而不是电视生存。”

  全世界最赚钱的纪录片,是迈克尔·摩尔拍摄的《华氏911》,全球票房超过1亿美元。在中国,纪录片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是由雅克·贝汉执导的《海洋》保持的——在长达两个月的超长排片期后,它获得了2689万元人民币的中国票房。然而它的总投资是3.5亿元人民币。

  陈晓卿亲口问过雅克·贝汉,为什么我身边拍纪录片的人都这么穷?贝汉想了半天,告诉他,有一对常年在非洲拍摄动物纪录片的夫妻,就是千万富翁。陈晓卿睁大了眼,问他这对夫妻是怎么做到的。贝汉哈哈大笑,说,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原本是亿万富翁。“通过纪录片挣钱,我看不出来,纪录片赔钱,我可以举很多很多例子。”贝汉说。

  前段时间,陈晓卿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文章,其中一句话是他十分崇敬的BBC的资深制作人尼克·弗雷泽说的:“其实从纪录片产生到今天,我们纪录片的资金筹措问题,从来都没有解决过。”

  “BBC是一个老牌的纪录片制作方。他们有这样的DNA,不计成本地拍摄关心地球的片子,他也回不了本。但金钱并不能阻挡他们继续前进。他们有做这种事情的责任和道义。”陈晓卿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陈晓卿每年都要去荷兰参加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IFDA),全世界的纪录片工作者会在那里找到组织。在那里,纪录片的样态很丰富,有BBC式的,也有大量小成本的独立纪录片,比如马尔科姆·克拉克拍摄的奥斯卡获奖纪录片《六号公寓的女士》。这部纪录片成本只有十多万美元,最后赚了一百多万,克拉克把它们全部捐给了一家慈善组织。

  每逢纪录片节,会有几十万观众专程从欧、美各地赶往阿姆斯特丹,看这些很慢、很长,又很有情怀的纪录片。

  欧美市场对纪录片电影的热情,让陈晓卿颇为憧憬。“等我们国家什么时候真的能够发展得慢一点,人再富裕一点,再不那么着急一点,我想看纪录片的需求会更多。”他说。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十):浓情蜜意迎接春天

  不觉得这是一部像综艺节目大电影一样的现象级影片到影院圈钱,一看看排片量,二是用对待纪录片的眼光看也完全不失水准。依旧美食与人文结合,比起先前两季电视纪录片一是4K高清大屏幕更让人口水直流,二是感觉人物故事性也没那么强了,这点很好啊,免去很多离题的无关食物的争议。

  从东北到西南,过年风俗大相径庭,但这些承载着劳动人民对时光流转感知的世代坚守的传统正在渐行渐远,很多镜头已是我们这代人的回忆,也许对下代人更是未知。引用影片最后的一段话:“春节,或许终有一天会淡化为日历上一个寻常的符号,定格为记忆里的一种颜色。然而,黄河九曲回转,生活永远向前,只要不变的时节如期而至 ,新年就依然会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浓墨重彩地绽放。至少,是以美食的名义。”

  即便它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形式,但还是以美食的名义,回家吧。

  最后送上几张截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