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前门前》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前门前》观后感10篇

2022-05-28 02:05: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前门前》观后感10篇

  《前门前》是一部由Olivier Meys / 张亚璇执导,比利时 / 中国主演的一部2008-06-15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前门前》观后感(一):前门的另一面

  听说“前门前”是因为羊羊曾经组织过一次“前门前”的放映活动。但张亚璇的名字和人我都眼熟,却始终想不起来在哪遇上过。一直以为她是个策展人,做着纪录片的推广活动,没想到联合导演的这部“前门前”竟是如此发力的一部片子,倒真是让人刮目相看了。

  这是一部纪录北京前门地区综合改造的纪录片,拍摄从2006年下半年起,一直延续到2008年初。据亚璇介绍,该片拍摄的素材大约在160小时,与目前90分钟的成片相比,片比可是相当的高了。从拍摄上看,拍摄者自始自终藏身于摄像机之后,高度客观的纪录了近两年间前门地区综合改造过程中的点滴片断。而这样高度重视客观拍摄的手法,想必与国外参与拍摄制作有很大的关系。

  影片的首尾很出彩:开头一辆占据大半屏幕的推土机从镜头边隆隆驶过,暗喻着前门地区不可避免被推倒重建的命运。而其中所谓的形形色色的挣扎,终免不了螳臂当车的下场。结尾处的镜头在前门改造的效果图上驻足,仔细的你会发现,上面的人物,多是金发碧眼的国际人士。在这世纪之初华夏大国的千年古都大跨步迈向世界的节奏中,前门的院落被无情的带倒,断壁颓垣连同扬起的阵阵尘土,被摄像机忠实的保存了下来。

  看完后我有两个问题:一是做为一部没有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剪的碎片式的影片,碎片间的先后次序能否打乱重排?二是我很想了解最初剪辑的思路是什么。换句话说,对于这160小时的素材,导演和剪辑在筛选时的标准是什么,什么碎片是可以呈现给观众看的,而什么不可以。

  对于第一个问题,亚璇的回答说是可以。而至于第二个,我想亚璇是误解了我的意思。她只是从素材遴选的技术层面告诉我,所选择的素材必须符合画面完整、情节完整等等要求,而忽视了我的真实意图,从内容上遴选的标准。当然,技术层面遴选的标准是需要的。但是,当不同的人操持着内容和技术两把裁刀时,面对同样的素材会剪出不同的成品。当时的我迫切的想知道,当一段素材内容非常出彩时,但由于拍摄的问题在技术层面有些小小的缺陷时,他们会如何抉择。对于这个问题,各人的想法都或有不同。单就这部片子而言,需要从头到尾看一遍素材,斟酌后才能做出选择。

  不管是第一个问题还是第二个问题,当重新做出选择的时候,那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将是前门的另一面。

  《前门前》观后感(二):钱门

  一辆庞大的挖土机,开进一条窄小的胡同,朝向摄影机驶来

  现在2007年,拆房按2001年文件8020/m²返还,老百姓哪儿有财力再购现地段房,他们怎么不按照1956公私合营的标准给呢?

  他们把这周围附件菜市场 公共厕所都拆了 马路变成了泥巴路,像样的菜市场都没有,大妈疑惑说 难道那些拆迁办家里不烧菜做饭啊!

  二环里是高干,三环四环贪污犯,五环六环穷光蛋(现在年轻人 穷光蛋都不算一个)

  “我夜里从新搬的楼房里醒过来,想不明白,我怎么住这儿来了,我从窗户里跳出去死了得了。每天出门说话的人都没有,小区里百分之98是外地人,人家忙的闯荡事业啊哪有空盒你老头子闲聊。

  拆吧 拆吧 建高楼老外都不再来中国了 来我们这看啥啊 高楼建的还不如人家好

  北京没名的胡同千千万

  父亲带着女儿来看刚刚拆掉的家 “十天前还是好好的,十天之后你说就这模样了。不敢带你奶奶来,她看到不定要气晕过去,你和你妈妈一样站在这儿就只知道流眼泪了,这就是咱们家啊!”

  对农民工说:丫不给就告丫去!!!差一分钱玩命!!!

  对农民工说:你们吃的朴实,好哇 得到菩萨保佑,那些天天山珍海味杀生的都该下地狱。

  卖煤说:大爷,您买煤嘛

  大爷说:不买,现在可乱了 谁知道明天还会不会在这儿了呢

  法院是走狗啊 Z F走狗啊 Z F 黑的都不带眨眼

  他们把这儿拆了 再建四合院 卖给港商。。。。。

  ===============================================

  还有很多北方朴树百姓真心话 同时也代表这个国家的全体百姓~

  《前门前》观后感(三):无处安放的家园

  今去参加了瓢虫映像在西安组织的观影活动,我的思绪随着之后的观众讨论也打开了很多。

  首先我特期待导演能够对这些被拆迁群众的生活进行后续拍摄。譬如那没有工作的九口之家在家园最终被拆迁后何去何从,以及那些搬到楼房里的人在事情经过了这么多年后心境有没有什么变化。

  我的大姑曾经住在宣武区,二环里。因"城市建设”之名她也经历了被拆迁,如今搬到了南三环边上。在事情过去五六年后,每当我去她家的时候,总有一个话题亘古不变——“搬回去”。即使在明确得知她当年家那块地的房价已经翻到她这辈子都不可能支付的起的如今,她也始终在琢磨怎么样才能搬回去。每当这一时刻我都能非常深刻的感受到身为平凡老北京的无奈和悲哀。

  而大姑只是万千被拆迁的北京人之一。我想知道现如今,除了她这样搬迁到远不及曾经便利的社区而始终不能放下的人之外,那些搬到了更高档的小区享受正规物业管理的居民对曾经居住环境较差但充满人情味的老胡同的感情是否也依然充满怀恋?还是往事已成为过往云烟他们已经完全适应如今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特别想知道那些参与拆迁的民工面对这样的局面心理有什么样的想法。片中有几个片段是民工谈到正在建筑的鸟巢以及未来的奥运开幕式。当他们在猜测票价是如何如何高昂时,其中一个人说“那和你有什么关系”,另一个回答“那和我确实没关系”。也许他们对于拆迁这件事本身也是这样的看法?一方面他们在拆迁中不断和当地居民接触,多少也了解到他们的苦楚;另一方面,他们也因此赚到了自己一年的工钱(BTW其中一段是被拆迁的居民在和民工攀谈时询问他们是否拿到工资并告诉他们如果拿不到应该如何维权,那一刻我觉得这些居民倍伟大)。那就假设他们的心态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了。但在当前形势下,每个人也许都有可能和被拆迁挂上联系——于是我开始猜测,你说,会不会这些民工中的一些人在随后的日子中也经历了被拆迁或者被征地?如果真的有,那这些曾经的拆迁者在转变为被拆迁者后,他们又会怎样去看曾经这段拆迁的经历?

  片尾时刻,镜头向观众展示了在前门大街两旁粘贴的整修后效果图。不得不说中国建筑队还是很牛逼,效果图基本100%变成现实,成为如今的前门。镜头还特意在效果图中的几个点多停留了几秒,其中包括那些悠闲走在大街上的外国人。是在暗示这里已不再是北京人的北京么?这样的前门不禁让我联想到西安的大雁塔,法门寺还有最近引起争议的兴教寺。这样的商业运作模式在中国已经日趋成熟,官商屡试不爽。而同时,这些地方也已经逐渐脱离了曾经的味道,变成了统一的充满金钱味道的复制出来的商品。我想,对于这样的现象,做为热爱这片土地的我们,需要时刻报以警惕。

  《前门前》观后感(四):前门已经不存在

  (终于有人加了这个条目,豆瓣为啥先前三番五次拒绝我添加呢?)

  本来想写点儿什么关于这个电影《前门前》,写点儿什么关于前门,但发现理性的方式还是挺难表达那个城市崩溃一刹那的惊讶的,特别是它的一部分已经灰飞湮灭,另一部分却在还苟延残喘,好像车祸中被人从撞成麻花的废铁里抬出浑身是血手脚俱废的这么一位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没戏了,但他还在那儿吐着白沫喘气,足够旁边儿的看官看出心绞痛来。

  所以开始胡写了,反正都是我曾经生活长大的这个城市,它的几个孩子已经被扒光强奸剁手剁脚,另外几个还躲在一边儿肝儿颤,它们的命运其实也不难预料。

  1

  十五岁以前,我在北京月坛地区的一所破破烂烂的中学里上初中。为了省几毛钱公共汽车钱,我和另一个哥们儿每天下课后跋涉过一整片的月坛居民区一直走到动物园附近我家里。那时候我留下了一个印象,仿佛北京这个城市是凝固不动的,每天走同一条路上学回家,穿过的是同一个菜场,在同一个小卖铺买冰棍儿,在同一个游戏厅门口向里面张望打游戏的,在支在马路边的同一张台球桌旁边儿看同一堆赤膊汉子大呼小叫:每天在那个点儿看到的景儿遇见的人没有区别──当然其中有几个是穿着板儿蓝板儿绿白袜红底片儿鞋阴着脸挥着手指头粗虎虎生风的铁链子每天固定出现蹲在树荫儿里等着管你要晚报钱的。

  高中换到后海边儿上正对着恭王府的另一所学校。那时候家里有了点儿钱,给我添了辆旧26女车,虽然每天骑着它上学免不了被其他人一通挤兑,但比起两条腿胯(kuai)着确实轻松多了。那时候的前海后海现在想起来还是好地儿,离皇城不远平地抠出俩大洞灌满了水岸边种上树,几个人下午四五点钟撇着脚骑着车顺着湖边儿绕大圈,或者上体育课的时候溜达出来,租条船划到湖中心躺下想美事儿,除了偶尔被人几板儿带抽在背上劫走过几十大毛以外没什么可操心的了。那个年代的某个时候,可能是窝在银锭桥底下的船上睡午觉,或者坐在湖边的长椅上和某个女生臭聊的时候,我脑子里真的出现过这个念头:现在时间可以停止了,您就停在现在吧,不往前走我也满足了。

  2

  影片一开场,俩老爷子站胡同口唠叨:“北京没名的胡同千千万。”镜头向左摇,一辆变形金刚一样的翻斗大铲车卡着狭窄的胡同口轰鸣着小心翼翼的挪进来,填满整个镜头。黑屏,影片的名字打出:《前门前》。

  这个镜头相当的震撼。因为我坐在黑暗里忽然就想起来那个十几年前的在脑子里划过的念头:那个时间停止了么?明显它没有,要不然我也不会此时坐在九千公里外的一个外国电影院里看前门。个人之于历史就像螳螂之于卡车,在它面前你可以表达,你可以抒发,你可以愤怒,你也可以玩世不恭,但你没法阻挡它前进,把你觉得好的,珍贵的,无价的,难以忘怀的时光捻碎扔在脑后:这辆大铲车,它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代表那个无可阻挡的前进的步伐来摧毁时间的,至于我个人的感受,它无足轻重不值一提,甚至不够格成为感伤的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3

  上初二,有一阵儿每个周日的早上都去五中上陈建功主讲的一个写作课。下了课以后,走出五中大门,深吸一口气,感觉好像这一天剩下的时间真的是属于自己了。骑着自行车一直向南扎,顺着东四大街骑过长安街和崇文门大街,一拐把进前门的胡同里,顺着枝杈丛生的院墙和坑坑洼洼的柏油路不分东南西北的没头没脑的乱撞。晕头转向的一会儿发现眼前怎么出现了天坛,一会儿怎么到了友谊医院,一会儿前门楼子近在眼前,一会儿居然看见了人民大会堂后脸儿,每次居然穿出来的地方都不一样。大概也就是在那些个在前门乱窜的星期日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北京南城才有的那种梳俩小辫儿穿小花袄坐木头门边儿玩尬拉哈的半大姑娘,在某个摔大棉门帘子的小饭铺里从脏的看不清眉眼的服务员手里接过了自己第一盘儿褡裢火烧,在某个大槐树的树荫下头一回参观了红糖水浇大红果儿做冰糖葫芦的过程。

  那时候也并没有意识到,我一直懵懂着把它当迷宫的前门,一直把它当成星期日下午一个人自由放荡目的地的前门,它也有一去不复返的时候。

  4

  一屋子已经搬空,男主人最后走出来手里依然拿着把锁,返身把门牢牢锁上,钥匙揣兜里,嘴里叨叨着:“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一老头推着车站胡同当间儿:“我夜里从新搬的楼房里醒过来,想不明白,我怎么住这儿来了,我从窗户里跳出去死了得了。”

  一家人老小点着蜡烛在被拆了一半的厨房里做面条,女儿围着能看见半边月亮的桌子写作业,早上背着双肩书包跨过瓦砾和坍塌的房顶去上学。

  一中年男带着女儿回到自己过去的家,面对一大片废墟,哭了,牙缝里挤出一句话:“人民太无力了。”

  我想更准确的是,人太无力了,面对一个无可挽回的消失的历史,昨天它还在,今天却已经没有,心如刀绞,无计可施。

  5

  我挺喜欢这个片子的一个地方就是它不渲染,不感情泛滥,没有像我这样的看到一段历史被摧毁的时候过分的个人感伤。它是一个以前活生生充满故事的前门地区消失变为废墟的编年史,没有个人判断,而是细节,细节和细节。

  也许因为导演是老外的关系,他能把自己摘到外边儿,让我们专心的看那些镜头里的人。这不仅仅是一个标准的拆迁过程,公告,发钱,搬家,取缔菜场商店,掐水,断电,铲车出动,抡大锤的民工等等这些“路演”。它也是一个向时间的告别,向我们熟悉的感受告别,房子倒了,树砍趴下了,院墙被铲平了,最后是我们的记忆被漂白,它没法接着传给下一播等着接受它的人。他们最终找到的很可能是几张照片,两三句话,一张示意图。他们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样儿的,它的实体早就化为灰烬,灵魂则干涸成了字典上的几个名词。

  6

  一磨剪子磨刀老头推车走过(我特惊讶,十五岁以后好像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走街串巷的行当),一个老太太把他拦下,递给他一把生锈的菜刀。

  “好好给我磨啊。”

  “大姐,您放心,三十年了,我干这行……”

  “您没搬走啊。”

  “往哪儿搬啊,不知道上哪儿去。”

  “哗”“哗”磨刀的声音。

  “大姐,您好心,有水么,给口水喝……”

  老太太颤颤巍巍返身进屋。俄顷,端出一玻璃杯茶,手抖着轻轻放在磨刀板上。

  “……好茶”

  镜头左摇,磨刀师傅背后,一大片瓦砾断壁残垣逐渐显露,宛如被飓风卷过没有一座完整的房子。

  我眼泪唰的就掉下来了。

  此文献给2008年5月1日开张的伪前门和被炸飞了的北京城。

  《前门前》观后感(五):再见,北京

  北京死了,被人杀死了,被人明目张胆的杀死了。

  北京就这么死在大街上,没人搭理。

  只是偶尔有几个人来到尸体前哭,以表示惋惜。

  北京曾是我的朋友,但现在却死了

  而且,我眼睁睁的看着它被杀,却什么也没做。

  就这么看着杀人犯,把北京的黑色瞳孔眼睛挖去,换成蓝色瞳孔的眼睛,北京没有挣扎,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

  就这样北京让人搀扶着又活了几年,但好景不常。

  犯人又来了,这回拿了个白色的皮肤准备给北京换上。

  北京没有反抗,因为它看不见了。

  这下子,北京变成了蓝眼睛,白皮肤的怪人。

  北京现在再也无法用身体去感受了。

  可喜的北京还活着,苟延残喘的活着,怎么说也还又一口气。

  可是犯人并没有罢休,过来几年。犯人们拿着一个老外的大脑,准备给北京来个大改造。

  北京顺从了,因为它即看不见,也无法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这回犯人们满意了。但北京却死了

  犯人们在北京的尸体旁立了个牌子,上面写着“新北京”

  然后,欢歌笑语的离开了,去庆祝他们的胜利。

  (完)

  《前门前》观后感(六):一個小小的末日

  一個小小的末日

  ───看完張亞璇《前門前》

  海嘯來臨前

  我們就已經失去家園

  我的貓在胡同裡吃魚

  我的孩子在胡同裡跳房子

  余二爺在收拾行李

  他把健康打包在皮帶裡

  他把青春打包在退休證裡

  他把和余奶奶的愛情打包在棉被裡

  不要了 誰還使這舊皮帶

  不要了

  不要了 不過就是張退休證

  不要了

  不要了 厚棉被不適合新的小區

  大家都熱著呢 迎接新的日子呢

  不要了

  我的鍋子炒著昨天的青菜

  我的菜刀剁著去年的豬肉

  建設者衝進我的家 綁起我的父兄

  抵著他的頭

  不許動!

  他們舉起槌子 強姦我的房子

  我的炕不再給我溫暖

  我的門擋不住小偷

  我的屋頂承接星空

  我的貓在廢墟裡吃魚

  我的孩子在廢墟裡跳房子

  我的愛人看著被砍殺的老軀體

  那是我的家

  被強迫閉幕的小島嶼

  天上放起煙花

  客人被熱烈歡迎

  他們是富人是外國人是懷念過往的新主人

  他們唱歌 他們放煙花 他們做運動 

  只為了紀念一個已經消失的

  小小的末日

  《前门前》观后感(七):我家的前门前

  在我住“72家房客”的时候,大约是11岁左右,某日放学回家,看到一群头戴安全帽的人正在疯狂地砍着屋外空地上的香樟树,樟树截断之前放肆地散发香味,应和着砍树人的压倒性暴力气焰,是另一幅人与自然的“枪炮玫瑰”默片留在我小小的心中。那十来棵树至少有50年树龄,三层楼高,虽然树下环境险象环生但也不妨碍正常人走路。那时我心里只想着挖过蜈蚣的乐园就要没了,小小惆怅,于是捡了一段橘黄色新鲜的樟木碎块拿回家,顽强的樟木香持续了很久很久,一直到对面盖完了新公房,一直到“72家房客”陆陆续续迁走。当对面公房盖完补种上了一排小香樟树苗时,妈妈骂了句:“神经病,以前长得这么好的树就不应该砍掉,应该移掉。”

  移还是砍?保护还是拆迁?常常忙着互相偷换着概念,偷换着偷换着,老看客们太老一个个走了,新看客们太小一个个忘记了。12月6日邂逅了《前门前》,第一个镜头是推土车轰隆隆地压近,我只觉头皮发麻。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有共鸣的对白时不时激发我的笑神经,深刻赞同“令你笑的人也会令你哭。”这句我本很不想赞同的话。

  最近连续做了:读完《百年孤独》、看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适逢上海最冷的季节,搞得一腔乡愁情结没处倾倒,逮着《前门前》这机会正好让我舒缓舒缓我纠结的上海乡愁。

  关于“拆”的主题,搜罗自己的记忆能有一叠碎片,可以对榫上片子里:暴力敲砖的无知工人、重坊废墟家园的父女、何去何从的手艺人、斜阳下的荒凉……所以,当得知上海将大造地铁时,立刻端上相机做点什么作为私人收藏。北京人心中的前门就像上海人心中的南市区(现干脆连“南市”这名号也没了),只有坐公车时候听听诸如“老西门到了请下车,开门请当心”、“next stop is老北门”之类由机械生成没有生命迹象的符号过过耳瘾。在没有城墙的城门里,囤积着一个世纪的灰尘,贴上了不合时宜的标签,注定要被连根挪走,倾倒,填埋。

  会有柱着拐杖骂骂咧咧的保守派,同样也会有敲锣打鼓急着搬家的自由派。面对时代的洪流,我即蝼蚁般的众生之一,在面对推土机的逐步逼近时只能使用有限的“话语权”和卑微的“思考权”,但并不改变什么。

  就像11岁会捡香樟木块的我,在21岁捡起了这个城市的碎片。

  附上“上海版前门前”相册地址:(私人旧作)

  以及诗人朋友的上海默片:(友人旧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