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爱我家》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爱我家》的影评10篇

2018-01-27 21:1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爱我家》的影评10篇

  《我爱我家》是一部由英达执导,文兴宇 / 宋丹丹 / 杨立新主演的一部喜剧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爱我家》影评(一):我爱我家经典台词

  《健康老人》那集 一家人都在劝老傅戒烟时,老傅(很为难的):“唉呀~~~~~这个问题就要慎重了,你们知道,我17岁就参加了革命,在严酷的对敌斗争中学会了抽烟。那时侯的条件都很恶劣,经常连饭都吃不饱,搞烟就更困难了,真可以说是少年壮志无烟抽啊。” 志新:“那您把烟戒了不就得了”? 老傅:“(得意的笑了)怎么?向困难低头吗?不,我们是用特殊材料制出来的人就能够抽用特殊材料制出来的烟,这么说吧,凡是点燃能够冒烟的,除了导火索以外我都抽过”。 (老傅戒烟时回忆起困难时期的烟草) 老傅:香烟质量是差一点,人称“紧嘬牌”,必须“背着风,就着灯,儿子叫爸不敢应”——可也聊胜于无嘛! (和平走穴尝到甜头,回家以后) 圆圆:妈!今天演出都谁去了?全是大腕儿吧? 和平:也没什么,也就是阿敏阿玉阿英,阿东阿欢阿庆,还有说相声的阿昆阿巩阿文,演小品的阿宏阿山阿丹,唱大鼓最大的腕儿就数我啦!(喝水)怎么这么烫?再给我兑点儿凉的! 圆圆:妈!您现在跟他们……都认识啦? 和平:反正他们让我签名儿我都给他们签了,我这人从来不爱摆架子,特别是跟阿巩一块儿说相声那阿群还集邮,弄了二十多个首日封让我给签,累得我腰酸手疼! (歹徒行凶,志国被吓倒,警察来取证,一一调查) 傅明:案情是严重地,啊,性质是恶劣地!究竟恶劣到什么程度,我没有深入调查,也不好随便定性。 男警:我……这个……我们不是请您给案子定性,那、那是法院事儿。 傅明:哦对对对对,总而言之啊,在光天化日之下,啊,发生这起持刀伤人的案件…… 男警:老、老同志,案件发生的时间是晚上。 傅明:哦……对,是晚上;晚上,就可以为所欲为吗?不管白天晚上,都要遵纪守法。啊,不要以为是晚上,就可以随便杀人哪!啊,同志,我这个话说得对不对呀? 男警:对对,您这话没错;不过……说不说都成。 —— 傅明(退休前要转任妇联主任):我刚进去就见个女工,跟办公室个人嘀嘀咕,嘀嘀咕,我让她有话摆到桌面上说,她说这话不让我听,只能说给妇联同志她们娘家人听……什么娘家婆家,都是一统天下一家人嘛! 后来说是她丈夫打她,胸口抓得青一道紫一道,“要不是您这儿坐着个大老爷们儿不方便,俺就脱下来让您瞧瞧……” 妇联那几个女的说话也是欠妥,“没事儿的大姐,老傅咱副局长也不是外人……”你们猜那女工怎么说?“别说是副局长,就是副总理俺们也不能随便让他瞧!”你说你那个鬼样子嘛!哪个副总理愿意瞧你呀! (圆圆有一次也在背地数落志新) 圆圆:我二叔啊,是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如果还有比躺着更舒服姿势,我估计她也不躺着了! 志新说:“二混子!” 葛优说:“你怎么知道我笔名!” —— (葛优演的骗子春生正赶上吃饺子自己进了厨房,马上又出来了) 春生:大姐,我这样吃心里不塌实。 和平:有什么不塌实的,别客气,你就吃吧。 春生:不是客气,您这儿有醋吗? —— 有一集里,老傅被自行车撞了,刘大妈回来报信“我今儿早上去菜市场买猪肉,我听说那早上的猪肉是新宰的,可我还没到宰猪的地方呢就听见你爸叫唤了” 有一集和平失忆,刘大妈形容和平口吐白沫“志国,你见过那刚上岸的河螃蟹吗?” —— 贾志国冒充心理医生结果来了个具丑无比的老姑娘 她进门就说“我就不明白了,你说,这人要是长的好看了,生活,它怎么就那么难呢!” 贾志国说:“别人的事儿那您就别操心了” —— 《就职演说》一集,贾志国给家人念就职演说词: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今天我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忆往昔、看今朝、想将来”,“满圆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祖国跨上千里马,改革春风扑面来”,“问取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和平:你来吧,我走了 ! —— 《死去活来》那集,和平死过去以后,家人为她写的挽联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为有牺牲多壮志,你用真情换此生”~

  《我爱我家》影评(二):我爱我家和中国的族群消逝

  93年那会才十几岁出头,很肤浅的笑,今天再看,30岁出头,不肤浅,不敢说深入,喜剧很难拍,无厘头的,自周星驰后太子妃有一个新的尝试,闹腾的,徐峥和邓超演绎的很癫狂,温情的,借鉴老友记的武林外传横亘成十年经典,但喜剧的最高模式,周星驰有,我爱我家也有,但我爱我家以120集的总容量,傲视一切。喜剧最高峰是什么?我觉得打个比喻,就是马云和你谈自己当年干过的傻事错事无脑事,用幽默语言把自己黑的完无体肤,你笑完,觉得他不仅仅是个企业家,而是一个领悟者,是个国民“爸爸”。 我很纳闷,自从周星驰和我爱我家之后,中国的剧作品应该说在一路下滑,星星太少,长夜漫漫,仔细品味我家的台词,都是老胡同,老邻里的鸡毛蒜皮的笑人笑语,在93年还留有那一丝丝的余温,城市化进程让这些东西慢慢的失去土壤,周星驰后来的喜剧过于深刻却失去笑点,除了自身会当凌绝顶的重担,香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元素缺失往往被忽略掉,无论是大陆还是港台,剧作品都在开始消费记忆赚取钞票。 如果再站高点,应该说,邻里和胡同,是族群向单个家庭过渡的产物,从人类建立国家开始,从姓氏群体家族,族群,单个家庭,作为政权对立面的对抗组织越来越分化,抵抗能力越来越涣散和衰弱,从春秋开始的姓氏群体立国,到门阀抗政,唐后散在村落的族群与政权互相利用互相抗争,最后在文革和城市化进程中,族群被彻底砸碎,对于政权而言,从群体到家庭到个体,对抗的力量级已经天差地远,对个人而言,个人私欲对财富的攫取与无需再分配,能更加快速的满足财富的欲望,不知不觉中,走完了85%的进度。 或许,这就是现在我们的喜剧越来越难拍,越拍越肤浅的症结吧,旧的土壤已经失去,新的土壤还在培养,青黄不接,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和我们,站在同一个心理纠结点。 我爱我家那副字是王秉新写的啊,今晚才看到,值钱啊,当初小时候真是瞎了眼了

  《我爱我家》影评(三):爱是一个长久诺言

  从《我爱我家》开播那年,1994年,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那时候我上小学,和贾圆圆差不多大。

  老贾家和我家有着一样的水壶,台灯,床单,录音机。那个年代我们的家几乎都是那个样子,从北京到我所在的北方小城。用电视剧里面的话说,真正是全国一盘棋。

  《我爱我家》里的对白留给我对北京人最初的印象,特贫。很多是相声式的,还带着些许文革的余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5们5们5们!和平她妈简直就是一活宝老太太,不论是主角还是友情客串,每个人都有戏,经典台词不要太多。

  絮絮叨叨的爷爷知识分子的爸爸,忙里忙外妈妈不务正业的二叔,从小玩大的街坊邻居,热心快嘴的街道大妈。

  普普通通的一家人,不紧不慢的一座城市,没有互联网,没有房贷,没有PM2.5。

  磕磕绊绊,琐琐碎碎。嘴上贫着,互相挤兑着,可真遇到事儿了,全家人都拧成一股绳。

  二十年时代变了,人也变了。但是对于家的回忆,只记得那些欢笑

  正像插曲《诺言》里唱的那样:“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平淡故事要用一生讲完。光阴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

  《我爱我家》影评(四):评《我爱我家》

  按:人说“不悔少作”,这大概是不可能的。本科时候(大约06、07年之间)写了这篇小文,因此结下很多同好之谊。后来读了点马列政经、女权主义、共和国史,回过头再看此片,作品和自己的分析,都难免问题多多。今次又厚脸皮贴出来,只是想提醒自己,多年前的愿望还没实现,希望终能有一天,写一本书,关于后革命时代的文化记忆,关于后进曲艺青年成长史,关于那些无法被概念理论框住的经验人生

  ----------------------

  一直都想写写《我爱我家》。

  1994年首播的时候,我家正搬家,兵荒马乱的年月,我不曾坐下来仔细看过那部据说当时很火的情景喜剧。过了几年,开始流行VCD,我有一个同学说他们家买了整套的《我爱我家》,每天吃饭的时候全家人看得笑出泪来。我那同学的父亲是位研究魏晋南北朝的大学问家,居然也喜欢《我家》这样的“胡侃加臭贫”,着实让我纳闷。我还有个同学的爸爸是教马列思想史的,他看罢的评价是,这帮编剧应该统统拉出去枪毙了!我不知道他如此苦大仇深,是因为曾经笑破了肚子,笑颤了肝儿,还是由于气伤了党风,气坏了胃。多年以后,无意中看到了凤凰卫视重播《我家》,那时候,我已经高中了。断断续续地看,断断续续地笑。爸爸一边笑,一边说:“梁左的确应该拉出去枪毙,哈哈。”

  没来得及被群众拉出去,梁左自己走了,在2001年一个暮春的夜里。心脏病,才四十四岁。这离上次我们在向阳屯见到梁家三兄妹和英达,已经好几年了。而那会儿我对《我家》最深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它的两个片头曲。真是好歌啊,现在的流行歌曲,很难再有这么深情的东西了。不是假大空的主旋律,就是矫情的靡靡之音。创作集体低龄化,恨不得还没谈过恋爱就开始唱失恋,还没相爱就已经有了爱情的结晶。所以《我家》的主题曲,在今天看来,珍贵无比。就像歌词中写的那样,“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平淡的故事要用一生讲完。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浮华世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谁能有这样的领悟,谁能有这样的浪漫,便真真,是最幸福的人了。

  再后来,我努力学习,和英达成了系友。再再后来,我离开父母,离开了北京。异乡的日子难免孤独,多少个独坐无眠的夜晚,我的一点点精神,不知寄托何方;粤语九音,多了南方的幽咽流泉,少了北国的嘈嘈切切,凝绝不通声渐歇的时候,我最怀念的,是一口京片子的亲切,此时有声胜无声。然后,就在某一个失眠的夜,打开了一个叫做“我爱我家痴网”的网页,看到了120集每一集的名字陌生而又熟悉;看到了宋丹丹十年前光芒四射“大腕儿”的“谱儿”,还有文老爷子那正义奸诈并存的四方脸,看到还很瘦很瘦的梁天儿,已经很胖很胖的英达……

  用了几天的功夫,看完了所有的视频。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以《我爱我家》实况录音为背景音乐的,我的业余生活。

  就这样,充满逻辑的爱上了。

  一、语言的魅力

  首先当然是爱上了那些用典颇丰的“胡侃加臭贫”,京味儿十足。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是喝了十年潮白河的水,吹了十年赤峰的沙,我骨子里,多多少少,是北京人的脾气,北京人的矫情(jiao2qing轻),北京人的内点子幽默细胞。因此每次听《我家》这样的北京制造,就特来劲,特有感觉。“感觉”这玩意儿和北一样,是找不着的,非得撞不可。一下子撞到了梁左的陷阱里,一边笑得肚子疼,一边拍桌子,一边欲罢不能

  戏里头的包袱可谓是此起彼伏,狂轰烂炸。如果仔细听,几乎句句都有典故,处处都能让人忍俊不禁。然而前提是,您得是内个时代过来的人,了解内个时代的事儿。也就是说,1994年的时候,您得至少跟戏里的贾圆圆小朋友,戏外的本文作者我一样,至少上小学四年级了,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沾染上一扣扣儿文革的“流毒”,瞅见一星星儿改革开放的曙光,正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啊。台词里还经常出现“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个儿跑掉”之类的“他老人家语录”;“ 可耐可耐,人见人爱”,“燕舞,燕舞”,“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这样的广告词;“亦真亦幻难取舍”,“让我欢喜让我忧”,“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何不潇洒走一回”这样的老牌游行歌,《渴望》《过把瘾》《爱你没商量》《海马歌舞厅》这样朔爷主打的电视剧;下海、幸运抽奖、香港七日游,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样的市井文化生活。

  ——总之,您得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才能进入我家真正的高潮。其实,我在后来听,发现包袱和用典,远比我摘出来的这几个源远流长。比如有些集的题目,例如《罪与罚》,那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彩云易散》则出自《红楼梦》。还有些台词,不光讲幽默,还讲对仗和文采。决非现在某些当红非著名笑星能比。

  我最佩服的一段是剧中中文系学生贾小凡(赵明明饰)介绍她的论文备选题目,她要写第三者插足问题,老爷子不许,问她还有没有别的可选,她说:有啊,比如说有,吸毒、贩毒;卖淫、嫖娼;贪污腐化,行贿受贿;人工流产大家谈,少女失身面面观;性变态、同性恋,小蜜为何傍大款;留守男士和女士,单身贵族生活圈;精神病院的精神病,少管所里的少年犯——您说我选哪个?老爷子分特死了:“算了算了,你还是来第三者吧”——这么经典的段子,根本上就是相声的贯口活。

  还有一段可以和此段媲美并经常被人们提起的,也出现在此集,当和平开始编造孟朝晖老师(刘威饰)过去的种种劣迹以阻止小凡爱上他的时候,说道:……在改革开放形势一片大好的今天,你按耐不住反革命野心公然从阴暗的角落里跳了出来,扇阴风点鬼火,或造谣于街头,或策划于密室,拉少年下水,诱少女上床,唯恐天下不乱,企图乱中夺权,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 ——真是听得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些出彩儿活儿除了演员话剧出身的身后功力(三大主角文兴宇,宋丹丹,杨立新都是话剧出身!大家注意,宋丹丹不是只会超生游击队和实话实说!),最重要,就是有这个活宝编剧,梁左。

  梁左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母亲是《人到中年》的作者谌容。父亲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我觉得他们姊妹三个的文学艺术细胞和对政治调侃的底气,就应该这样遗传来的。本科毕业后,梁左分到机关坐班,你想,这么贫的人,哪能在机关坐得住?于是开始业余写相声。后来火了,很多本子被姜昆说上了春晚。再后来就跟英达合作搞起了情景喜剧。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写完我家,他又写了《中国餐馆》、《临时家庭》。后来还自编自导起来 ……走的时候,他的《马大姐》还在热播。

  我家前一部40集,后一部80集,有很多剧本也并非出自梁左之手,比如他妹子梁欢,也写了很多,并且封了个“助理文学师”的称号。那文学师,自然就是梁左。我想文学师这概念,应该是我家生造的吧?足见剧组对文学二字的理解,不一般。还有两个编剧,臧西和臧里,我琢磨是哥儿俩,还没八到。八完补上。

  二、自嘲的智慧

  讲自嘲之前我想区别一对概念,那就是“幽默”和“搞笑”。现在我们判断一个喜剧作品的好坏,总是一上来就问:搞笑么?

  搞笑是什么?是搞,是胳肢人,是一个动词,说白了还是雕虫小技。幽默呢?幽默是一种品质,一种境界,是一个被审美对象,是你往那儿一站他们就会心一笑,是不着一字,尽显风流。其实,按照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来推论,中国人是很会幽默的才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山水竹枝,长短歌句,都讲究这个意境,怎么到最近有点儿失传了呢?

  我觉得梁左的语言功夫绝就绝在该幽默的时候幽默,需要搞笑也能拉得下架子搞笑。又有形式上的聪明和巧妙,又有内容上的一针见血。说通俗点儿,他知道你痒痒肉在哪儿,但不去挠,光把手指头放在嘴边儿“哈哈”一吹,做出个要去挠你的驾驶,你就笑了。是因为有共鸣,说到心里去了。不像现在的一些草包编剧,手里攥着个粗糙的大痒痒挠,使劲往人胳肢窝戳,让人笑得不但勉强,甚至还很个硬。

  我以为,幽默的根本是讽刺与自嘲。所以,露骨的歌颂、批判,都是幽默的绊脚石。而讽刺与自嘲中,自嘲又是判断一个创作者水平高下的试金石。因为,只有看透了看开了的人,才有自我调侃的勇气。那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无奈,那是有自知之明渡尽劫波以后的胸怀。人能容得下自己,才是最大的宽容。

  记得苏轼在儿子满月的时候写过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只愿儿子愚且鲁,无灾无病到公卿。其中的辛酸与诙谐,耐人寻味。

  那么看看梁左的自嘲吧。他那样的生活背景,那样的圈子,有的是搞纯文学艺术的人,那些人骨子里是瞧不起相声的——相声说白了就是旧社会天桥上说把式卖艺的啊。我想,中文系大学生梁左当年也是雄心勃勃要写出一部《红楼梦》的。据说临死他还攒着劲儿要写一个严肃的长篇呢。但是,什么样的时代,就赋予人什么样的使命。梁左最终,应该是想通了,又感慨万千的那么一种状态。

  有一集里他借和平的口自嘲:“梁左,这人我知道,不就是个写相声的么,一会儿关电梯里了(《电梯奇遇》),一会儿掉老虎洞里了(《虎口遐想》),一会儿天安门又改农贸市场了(《特大新闻》,姜昆在春晚说的)——这人还没给抓起来呢?”然后又借老傅的口说:“像我们家这样的正经人家,居然和一个写相声的人来往……”

  最后他又借梁天的口说:“啊,他最近不是相声也写不下去了,想写几集电视剧,蒙俩钱儿花……”

  这样的自嘲,以及对圈子里的朋友,王朔,英达的明讽暗刺,随处可见,成为了全剧的一个主要看点。

  写到这里,想起来很早看过的一种说法:人分四种,高级而有趣,高级而无趣,低级而有趣,低级而无趣。我以为,交往起来,一定是有趣的人最妙,甭管他高级低级。最烦的就是高级无趣的人很可爱也很可怜,生活摆两旁,道义摆中间,乏味到家了。最可恨应该是低级无趣而又自己为高级有趣的人——请参考今朝网络世界各路专家、红人、骂将。

  三、用典

  泱泱120集,引用名著名言,流行歌曲,毛主席语录,文革话语和90年代初流行语无数。上至模仿《红楼梦》的人物设置(这家人也姓贾),下到一件普通体恤衫上印着“小本生意”这样特“改革开放”的字样,作者可谓用心良苦。

  用典中最精彩的手笔,要算作者对于革命语言的“移植”。用建国到六七十年代的“阶级斗争”语言来讲述九十年代中期老百姓的生活琐事,竟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幽默和辛辣。其间不难窥见创作者的个人立场:那时一种对于“革命时代”怀恋和自省纠结在一起的情感。

  例如在《灭鼠记》中,主人公老干部傅明在讨论如何消灭家里的鼠患的时候,和孙女进行了这样一个段精彩对话:

  爷爷:……不光打架,还得挑动它们自相残杀,这个具体的办法就叫做这个,以鼠灭鼠法,啊,先逮住它一只大老鼠,最好还是公的,然后在它的屁股里塞进一粒黄豆,啊,再用线把它缝死,然后把它放回窝里去,这个老鼠它无法排泄,它就很难受,啊,而且那粒黄豆呢,还在继续地膨胀,那当然就更难受了,(得意)这个,于是闹得它,逮着谁咬谁,把这一窝老鼠全都咬死,最后它自己,也活活地憋死啦(得意地笑)

  孙女:真惨,我想它当时一定疯了,因为它咬死的都是它们自己家的人----

  爷爷:自己家的鼠

  孙女:反正是它的太太啊,孩子啊,兄弟姐妹什么的,只要它一清醒过来,一定会后悔万分的

  爷爷:圆圆,你这个情绪很不对头啊,消灭老鼠这是对敌斗争嘛

  明里是说灭鼠,其中蕴含多少人事!

  由于篇幅有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只强调其中最突破尺度的一句,是老爷子的台词:“我老了,无所谓了……”。这句话是某年某运高潮时期,某首长亲赴广场看望爵士学生时说的,当时在知识界广为流传。九十年代中期,某事件仍然是禁忌话题,但作者巧妙地把这些话语元素镶嵌在台词里,既让懂的人会心一笑,又不会扫无知者的兴致。细心的观众也可以在台词里听到“Yu Luoke”、“Zhang Zhixin”等中国政治中的敏感人物。九十年代国内的大环境,对于关心政治的理想主义者们来说,无疑是残酷的。而《我爱我家》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执拗而“狡猾”地记录了时代。

  四、人情的冷暖

  其实我用这么多篇幅写语言,好像把我家给说窄了。它绝不是纯搞笑。说实话,拢共120集,听来听去,我都快能背了。之所以还是不厌其烦,逗闷子倒在其次,主要是它能缓解我的homesick。对,我平时最想听我家的时候,就是想家的时候。每次一听到剧里宋丹丹说:今儿吃饺子,就特温暖;看到圆圆回家放学做功课,就觉得又回到了小学争当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时代。

  看我家,最想看到的就是宋丹丹和梁天。一个给我妈妈的温暖感,一个给我邻家少年的亲切感。我甚至觉得宋丹丹在剧里的某些劲头,真的特像我妈。到底是哪儿像,又说不上来。非要找一个,应该是那种对生活实在又微微调侃的态度吧。梁天儿,小眼儿,蔫儿坏,又痞又仗义,说话大舌头,集中北京孩子所有的优点和缺点。猴儿瘦时候的他,还真像是从过去城府路内(nei3)个胡同窜出来的小混混儿,偶尔截个小学生,打个群架,却为哥们儿两肋插刀内种。中国当代教育的大趋势,还是在培养乖宝宝,再加上物理上那些胡同的纷纷消逝,我觉得这种梁式帅哥,真的越来越国宝了。可惜。

  我家里的一些北方人生活场景真实而温暖。比如最典型周末一家人包饺子吃饺子,还有围在一起看电视剧。每到这些镜头,我都陶醉的不行。

  我爱我家的成功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为一。从创作群体上来讲,它拥有实力最强的编导和演员(很多在我家中客串过角色的演员都成了日后影视圈里的一线人物),从受众来看,在其他渠道还没有打通的90年代初,电视剧几乎是老百姓日常娱乐的唯一项目,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当然会给银屏相当大的冲击,引发长时期的关注。

  时光在飞转。我们对我家的喜爱可以停留,但却留不住大众审美的形式以及口味的变迁。也许中国文艺界再也不会出现类似于我爱我家这样的作品,但是,至少有两点我们是应该充满希望的:我家本身是一个宝库,通过不断地挖掘,我们对他的认识还会进一步深入,从而得到更多的快乐的源泉;我家创作的文艺理念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后来人。我家之后,必然会有异曲而同功的作品问世。

  谨以此文献给梁左先生以及那个属于我又不属于我的,阳光灿烂的1990年代。

  《我爱我家》影评(五):写给喜剧的一封信

  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信,就想到了马尔克斯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虽然也是以信为主要借助物,但是显然跟情和爱没有太大关系。也许,小说中透露的苍老,孤独和绝望正是跟当下国产情景喜剧相符,让人以为有希望,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明白,等待的只是无限的失望。正如歌中唱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了沉默,什么时候学会了倾诉。如今,也许沉默才真的就是金吧。

  忽然想到情景喜剧也许是因为最近的生活过于无聊了,发现能带给自己一丝欢笑的竟然还是几十年前的影视作品,心中的郁闷又加剧了一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真正能够拍摄喜剧的导演和演员都是极其悲观和抑郁的。曾经的那个笑话大家都知道,一个病人去医院看病,说自己得了抑郁症,医生建议她去城中的马戏团看最著名的小丑表演,结果病人说,我就是那个小丑。记得周星驰曾经接受采访说,为什么不再继续拍喜剧电影了,而是转而拍摄西游记这种魔幻,甚至恐怖的电影。他说,拍喜剧太累了,尤其是心理上,无论如何都要表演出一种快乐天真的样子,实在太难。由此想到我们的本山大爷,宋丹丹老师,当他们决定不再上春晚时,那种心理上的减压是我们普通人无法理解的。

  话回到情景喜剧上,真正给我情景喜剧印象的便是我爱我家,这个小家庭中发生的种种,总让我们在欢笑中思考着什么。无论是傅明老人的官腔,还是志新的游手好闲,还是和平的小心思等等,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小人物的点点,忽然间才发现,其实我们与他们是如此的相像,原来我们也是小人物。当然,类似于编辑部的故事,也是借助一个小小编辑部的视野窥探整个是社会的陋习,在嬉笑怒骂中警醒着世人。

  列举了一下近些年的情景喜剧,情景喜剧从开始的家庭主题,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到社团组织,编辑部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再到闲人马大姐,巴哥外传,随后回归的带着孩子结婚,家有儿女,最后灵光一现的武林外传。我们发现,中国情景喜剧只要围绕着家庭为背景,一般都会有较好的质量,一旦放回到社会关系,就不尽如人意。除了在剧本创作上有其特性外,我们始终要记得的就是中国传统观念里的家庭属性是极其重要的,老有言,成家立业,一个人要是想实现成就家庭是首先需要的。家庭中人物的矛盾以及邻里同事间的矛盾不仅可以丰富剧情,更给人一种简单而直接的代入感。

  直到最近的武林外传,虽然不是以家庭关系为背景,但是小小同福客栈里的人情冷乱早已超越了普通友谊。

  在中国,情景喜剧不同于希望简单的搞笑剧,创作者们需要与时俱进的夹杂入社会话题,并且必须富含教育性。所以我们在看情景喜剧时,总有一种上思想教育课的感觉,虽然这与体制不无关系,但是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巧妙的运用到这一点,有谁能说体制是限制人们创作的?有时候的真的只是自身能力不足的借口罢了。

  面对现在枯竭的情景喜剧市场,不时在各大门户网站上拍出的自制剧成为大家的止渴药。从屌丝男士到极品女士,再到万万没想到等优秀作品,我们把自己对于欢乐的渴望都寄托到了网站上。谁料广电局的一纸命令,我们的救命药似乎又减少的不少。

  中国的情景喜剧到底去了哪里?曾经一家围坐吃完饭看短剧的情景是否真的只能变为独自戴着耳机看iPad了呢?这种担心不亚于思考如果南极冰融化了,我们还能不能活的问题一样。

  曾经遇到某位情景剧的导演,他说,不是不想拍,不是没有好剧本,唯一缺的是市场,电视台不愿意花钱买,广告商不感兴趣,优秀的演员更是看不上情景剧这种类似于小品的影视作品。最重要的是,现代人并不缺少快乐。

  想想也是,那时,我们寻找快乐方法如此单一,除了电视,也许就是报刊亭买的笑话大王了,那时的人们是单纯的,虽然现在去看的话,是傻傻的。那时人们寻找快乐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笑一笑。现代人们的笑还需要夹杂着讥讽或者谄媚。

  想来想去,也许,之所以没有了好的情景喜剧,只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为什么去笑

  《我爱我家》影评(六):第九十四回

  姑娘走的时候留下一句:我不,我不让他得到安慰,我就把我爹带走,我要让他后悔一辈子。

  我无法想象到情景喜剧可以用“我要让他后悔一辈子”结尾。

  我不知道这件封建社会发生的事,谁应该受到惩罚。胡学范年轻时在乡下由于包办婚姻被迫和亲表姐结婚,生下弱智儿子阿大,随后老胡留洋自由恋爱和胡伯母结婚,四十年后表姐去世,阿大找上门认亲。这时情景喜剧的笑点大多表现在弱智儿子的肢体表现以及贾家替老胡圆谎、说服胡伯母的言辞上。喜剧对于观众的冲击力最大程度体现在“矛盾”,这集便是“拥有智慧与开放思想的老胡”与“象征封建社会的弱智儿子”、“老胡犯下的重大过错”与“胡伯母原话:我们可是个正经人家”以及“老胡与老傅日积月累的矛盾”与“老傅替老胡背锅圆谎调解”。截止到目前,这些矛盾的爆发都是“好笑”的。

  我在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揣摩着结尾会如何收场,无非是胡伯母同意收留老胡的私生子或者私生子又有了新的归宿,但没想到梁左先生给了我当头一棒。当矛盾体现在情感上,真是阻塞又迷茫。阿大也离过婚(育有一女,随后前妻改嫁),他女儿找上门想把自己亲爹带走。和平劝说让姑娘把阿大留在老胡身边,说:“你爷爷年轻时对不住你奶奶,他心里够难受的了,你把你亲爹给他留下,多少对他心里是个安慰呀。”姑娘站起来就走,说:“我不,我不让他得到安慰,我就把我爹带走,我要让他后悔一辈子。”

  我不得不承认啊,梁左,你真是太狠了。

  《我爱我家》影评(七):常看常新说的就是你

  《我爱我家》简直是中国邪典喜剧担当。姜是老的辣,剧是旧的好,连人都是过去的时候美。你看宋丹丹那一身复古style,我们还追什么日系风(好嘛其实是我在追)

  二十年前的剧拿过来看发现,技术一直在改变,但人还是那个人,山还是那座山。重温起来惊喜连连。童话最难写,越简单其实越复杂。

  据说张国荣还哭爹喊娘的要过去客串(哥哥粉别打我),恩,反正魅力很足辣~

  废话太多=。= 每集笔记实时更:

  第一集 发挥余热(上)

  从阴谋论的角度来说,这集影射了大跃进。

  小时候看都没怎么笑,现在看觉得笑点实在太多了。

  这集主要交代了贾家的生活条件,还有人物关系。

  退休老干部真是一刻都不得闲,跟我姥爷真是有点像!还有那个打扮,哈哈哈。太祖这个定位非常精准。

  圆圆一天一块钱的零花钱也不少了,我上小学的时候一天才五毛呢。不过那也是帝都。

  第二集 发挥余热(下)

  好嘛,物质完了就是精神了呗。你看导演编剧多鸡贼,简直wen ge再现诶~ 这人物性格更鲜明了。

  志新的毛病最多,态度也最不屑一顾。

  小凡和圆圆把,听了也不说啥,默默得“反思”去了。

  小保姆由于立场原因,出身也好,也就没啥事儿了

  反倒是志国两口子,哎哟撕起来简直是一出好戏。

  《我爱我家》影评(八):中国首部情景喜剧

  《我爱我家》是一部集教育性与娱乐性、严肃性与通俗性、艺术性与群众性于一身的新型电视文艺作品,是国外情景喜剧结合我国国情与受到我国观众普遍欢迎的小品、室内剧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对于电视剧创作有研究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在老北京的一片普通生活区内,住着平凡的老贾一家。一家之主傅明老人是参加过革命的老干部,退休之后依然官腔不减,但在商品社会抬头的今天,他的言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和可笑起来。某机关任职的长子贾志国和在曲艺团工作的妻子和平共同抚养着可爱的女儿圆圆,加上不务正业的二儿子志新和时常搞出状况的小保姆,令这个人热闹的大家庭内上演着一段有一段爆笑可爱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平常可见,是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古老大地上的国人真实的倒影…… 本片为中国首部情景喜剧。

  《我爱我家》这部电视剧让我入迷的原因之一是塑造了和谐幽默却又真实的家庭氛围。家是我们最好的避风港,家庭氛围如何也将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爱我家》影评(九):浅谈中国两部情景喜剧

  中国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情景喜剧(情节+影响力)乃是1994年的《我爱我家》和2005年的《武林外传》。

  前者胜在地方色彩鲜明和反映内容涵盖面广。这个作品有北京地区市民浓厚的生活气息,且每个人物个性饱满,三代人的时代特征突出。比如作为退休老干部的爷爷参加过抗战,经常搬出旧社会的革命论调,且死要面子;大儿子是机关中的小职员,大小算个知识分子,但却碌碌无为,文采也不行;大儿媳是评剧演员,这个身份极为尴尬,她自诩为艺术工作者,其实大部分时间闲在家中,经常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二儿子是北京常见的游手好闲的无业青年,没什么本事,却总自以为怀才不遇;小女儿是中文系大学生,浪漫朝气,也有些文人的毛病;小孙女上小学四年级,正是对事物说她懂懂得不多,说她不懂又懂一点的麻烦年龄,再加上家中请的“家庭服务员”,妙趣横生的事情便一件接着一件了。

  后来的情景喜剧之所以比不上《我爱我家》,一个原因是没有突破,一味的模仿《我》剧一家人的形式,更要命的是学了却没学到最精髓的部分。《我》剧人物繁多,题材涉及面才能广,《东北一家人》中有两老,没有《我》剧中的知识分子阶层,《闲人马大姐》人物更加单调,编不出什么故事也属正常。《我》剧能写爷爷老傅和死对头老胡在区里针锋相对,大儿子带着文人的天真想改行、下海、赚大钱,儿媳以为自己是一线艺人,二儿子试图暗箱操作中一回奖,甚至是小孙女也有 “早恋”,迷歌星之类的小插曲,一些每个家庭都经常出现的琐事以及由于每一类人的不同个性而普遍发生的事情和摩擦,用戏剧化的夸张与巧合演绎出来,吸引到庞大的观众群,当是意料之中。

  而对情景喜剧的编剧来说,笑料需要的是想象力,但文采与知识面也同样重要,否则只能成为毫无依托的瞎掰,喜剧语言也会变成干涸之泉。《我爱我家》具备这两个条件,继它之后横空出世的《武林外传》同样如此。

  《武林外传》胜在“与时俱进”,《我爱我家》已经是九四年的旧调调了,这么多年过去,还搬用它的老模式,当然注定失败,更何况重要的编剧梁左也已仙逝。《武》剧完全跳脱了这个壳子,开辟了新的光明大道,无厘头式幽默的加入,对时下最流行事物的调侃,现代时尚用语的敏锐把握与运用,都让该剧有自己的时代特征。

  接着文采这个话题,没有文采与知识面的喜剧只能沦为低俗的“恶搞”,当然这个“低俗”指的是“低于普通老百姓的欣赏力”,喜剧要的是大众化,不要“高雅”,也不要“低俗”。想得多一点的人看出讽刺,想得少一点的人笑笑就过,这才是喜剧。所以需要想象力与文采并重,这是《我爱我家》与《武林外传》的成功向我们证明的。它们或机智或警醒的语言和文字都给我们以深刻印象。比如《我》剧中有一集是讲述他们家的小保姆在街上被星探相中,去参演一个电视剧的故事,该集的标题为“彩云易散”,小时候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只能按字面去理解,上初中读了《红楼梦》才知道,这是曹雪芹给丫鬟晴雯写的一段判词中的话:“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彩云易散”四字正好概括了小保姆渴望出人头地,不甘“身为下贱”,又最终破灭的情状。《武》剧的例子也很多,一段吕秀才“说”死姬无命的经典对白就让我叹为观止,这段话不仅包含了哲学中关于宇宙本源问题的探讨以及宇宙本体询问,更包含了精神分析学“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无怪乎姬无命会被这样生生地“说”死了,果然是“知识就是力量”呀,而佟掌柜计划飞上火星的一段酣畅淋漓的陈述同样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所谓的大气,就是如此了。

  而《武林外传》更高明的地方是作者熟读武侠书籍,将时代放在了一个迷你江湖中,不仅使观众聆听这些现代社会深奥论断时,因时代背景感而产生心理落差,从而发出笑声,更是嘲笑了如今荧屏上充斥着的古装武侠片(当然具体内容方面它的讽刺面非常广,不只是武侠片而已,比如经典台词“我上头有人!”),收视率得到如此佳绩,自然是实至名归。

  .S.

  中国情景喜剧演员的演技都没话说,毕竟话剧演员的底子厚,工夫过硬!

  另:据说《武林外传》在台湾收视不佳,观众抱怨看不懂,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部剧所需的文化氛围与底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a4709601000odc.html

  《我爱我家》影评(十):《我爱我家》台词精选

  2 傅老:教训啊!教训!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的聪明起来,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 傅老:别别别,我就是贪大求洋,好大喜功,经验是深刻的,教训是沉痛的,归结起来,我的错误主要就在于—— 傅老:贾小凡!你听着!(翻看小本)你平时语多放肆,行为不轨,政治上毫无信仰,学习上不思进取,作风上自由散漫,生活上追求享乐——我已忍无可忍,实在不好意思再对你心慈手软啦!你要先回去好好反省,明天正式跟你谈。 4 志新:个人问题还没解决吧?大龄女青年是比就业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哟!多少不安定不团结的因素都打你们这儿来的…… 燕红:你还别说这么损,自个儿不也打着光棍吗? 志新:那是我眼高!多少姑娘追我!漂亮的,有钱的,洋妞,排队!拿号!按单双日,分初复赛!像你“老玉米”这样儿的,要到门儿上我都得掂量掂量! 女友:(钦佩地)看来你是这儿的常客? 志新:那也得分怎么说啦!这地方原先是一公共厕所,那会儿我倒是常来。打装修以后这还是头一回——如今这儿还挺像那么回事,就是味儿还有点儿不正。 女友:(渐怒)贾志新!你不是一再向我保证你是个感情专一的人吗? 燕红:是呀,那没错!我们志新就是有这个特点:别看交的女朋友多,跟谁都是逢场作戏,甭管两人关系走到多深,从来不把感情轻易投进去。我估摸着,他打生下来到现在一点儿感情都没糟践,把最好的爱都留给你啦! 志新:你说!你是不是准备把我娶媳妇这是彻底搅黄了,以便取而代之? 燕红:哼,别自我感觉太好!告诉你,哪怕世界上就剩下你一个男人—— 志新:(拦)别吧话说太绝!就剩我一人,你还不和我齐心协力,面对大自然,跟野兽搏斗? 燕红:如果剩下别人当然是这样,剩下你嘛,我只能先跟你搏斗完了再跟野兽搏斗! 25 傅老:我看你们学校给未婚女青年安排这种题目也是欠妥,啊小凡呀,是不是让他给你们换一个题目啊? 小凡:啊也行,反正其它题目还有……(找出小本)啊,吸毒贩毒、卖淫嫖娼、贪污腐化、行贿受贿、人工流产大家谈、少女失身面面观、性变态同性恋、小秘为何傍大款、留守男士和女士、单身贵族生活圈、精神病院的精神病、少管所里的少年犯,你看我选哪个合适呢? 和平:这几年我找你找不到,原来你又混进了知识分子队伍,在改革开放形势一片大好的今天,你按耐不住反革命野心,公然从阴暗的角落里跳了出来,扇阴风点鬼火,或造谣于街头,或策划于密室,拉少年下水,诱少女上床,唯恐天下不乱,企图乱中夺权,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姓孟的站起来!低头认罪! 28 傅老:我参加革命比你早,关键的时候要冲在你的前面呐,啊我是革命一块砖,东南西北任党搬;我是革命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革命工作无贵贱,脏活累活我来干…… 志国:爸,您这不是前功尽弃了么您? 傅老:弃就弃吧,为了保留革命的火种,有时候也必要得放弃一部分胜利果实…… 31 志国:这话也分怎么说,好容易夫妻一场,总是风平浪静也没什么意思,有点儿小波小澜的坏事儿变好事儿,我觉着咱们的感情还经受住考验了呢,那列宁怎么说的?让革命的航船迎着风浪前进;高尔基怎么说的?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61 傅老:你就是没有社会主义的爱心,也总该有一点人道主义的良心嘛! 73 傅老:我倒要看看这个糖衣炮弹里面,装了多少糖! 74 傅老:是啊,我哪点儿对不起他呀? 和平:真是,生了你养了你,把你拉扯大,扶着你学走路,教你会说话,供着你上大学,支持你干四化! 傅老:人老了图个什么呐?不就是图个心里痛快嘛,今后你们都得顺着我让着我! 众人:唉唉。 傅老:谁也不许得罪我,我说东,你们不许说西! 众人:唉成。 傅老:我说打狗你们不许偷鸡! 众人:不偷鸡不偷,谁也不许偷鸡啊…… 傅老:这就对了,我说长,你们就说不短! 众人:不短…… 傅老:我要说方,你们就说不圆! 众人:不圆不圆不圆…… 傅老:我说公鸡能下蛋,你们就说…… 众人:亲眼见!亲眼见着的…… 傅老:对对对……我说砂锅能捣蒜你们就说…… 众人:打不烂打不烂…… 77 和平:嫁给你们汉族,我告诉你,我这步棋我走错大发了我。按说姆们跟你们,那是有亡国灭种直恨,不共戴天之仇。 朝阳:我说嫂子,您怎越说越远啦?这不民族大团结吗。 115 老和:跟谁?跟那有人养没人管缺家规少调教千人恨万人骂缺了德的陈世美黑了心的贾志国! 116 老和:(失望)……您是谁他是谁呀,您是老革命,旧社会您吃过糠、抗日战争您扛过枪、解放战争您负过伤、抗美援朝您渡过江,您是经过考验哪! 傅老:那当然了,不过志国是我儿子,我身上那么多的优秀品质,多少也得继承一点么! 老和:他没经过考验哪,也就忆苦思甜吃过糠啊、民兵训练他扛过枪、文攻武卫他负过伤、游戏比赛----他渡过江啊,您能扛得住,他可不见得扛得住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