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龙虾》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龙虾》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1-30 20:1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龙虾》观后感精选10篇

  《龙虾》是一部由欧格斯·兰斯莫斯执导,科林·法瑞尔 / 蕾切尔·薇兹 / 约翰·C·赖利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 / 科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龙虾》观后感(一):蓝色软弱忧郁,冷血

  以爱之名,覆爱之下。

  全片相对喜欢首领妹子吧。一张线条明晰坚硬中透着点温柔脸庞,金棕色头发,纯粹幽蓝色的眼睛。她明知他们相爱也没有用“火吻”之类的惩罚惩处他们;她会回到城里看望父母;她只是几次催促他挖好自己的坟墓;她在这样荒谬的制度下或许一直带给他潜在的危险却未采取任何直接伤害他的行动,而选择了把女主弄瞎使他们分开…而她最后被他拖进坟墓,野狗将要来吃掉她的脸。他为了爱杀死了她,却无法对自己下手。

  而他爱的她呢,她失明后的无助绝望,因他得以缓和;她看见他对他的耐心和爱,看见他的毅然和决心,但她看见了他的离开么?强自镇定地坐着,等待,等待,心在漫长的等待中煎熬着化为灰烬…留下盲了的她,独身一人坐在城市,面对不如归去的收束。

  影片结局长长的寂静后有类似于庆祝新夫妇诞生掌声,然后是寂寞得像永远一样的海浪扑打翻腾。很难说男主最后是否变成了动物,无人知道他在变形室看到了什么,他真的是把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算吗?)变成了动物么?在全片中像是唯一一次对爱人缄口不言。男主朋友的描述是如此奇诡,也许背后只是一场杀戮的骗局。但我更愿意相信:也许最终他选择了变成龙虾,望着他喜欢的海,身体里流淌着冷蓝色的血液,一望百年,偶尔或是经常地,想起她。

  《龙虾》观后感(二):单身无罪

  由于明天是虐狗节,于是我躲开了子弹般的狗粮,重温了这部反乌托邦的“屠狗”电影。

  剧情我已不想复述,但这部电影给我们呈现的绝非仅仅“黑色幽默”四个字。世事总是难料,当男主逃离了“配对大酒店”,来到“单身部落”时,他遇到了真爱,他为了真爱必须刺瞎自己的双眼,当他拿着刀对着自己双眼时,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时:爱,到底什么是爱?

  整部电影都好像在说:单身有罪。但它终究阐述了一个世俗道理:世俗的奴役之下,成双成对的恩爱背后,是一颗颗冰冷的心。这世上有太多“房,车,收入”式的相亲,但也有太多罗密欧与朱丽叶,像钱钟书与杨绛那样的,只有极少数。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征婚网站的标语:为了父母长辈放心,xxxxx,让我拥有适合的另一半。你结婚是为了让你父母放心?是为了人前可以炫耀的话题?是为了填补你的收入空缺?还是为了你那无处发泄的性欲?这很可笑

  生活美好的,而情感是生活的调味品,但不要为了世俗的压力而去利用情感,那会让你变成生活的奴隶

  最后,七夕将至,祝天下情人终成眷属,而“单身狗们”,请经营自己的生活,不要强求,快乐自由,便是人生

  《龙虾》观后感(三):我能接受个人性格的畸形,但不能接受规则的畸形

  一直关注这个电影,但一直没有看。

  直到某站资源部分下架,直到C站推荐了这部电影,我开始在心里大呼不妙,才把电影找出来看一看。

  说实话,看这部电影的全程,我都是不舒服的,因为我不知道C站推荐这部电影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份猜测,看这部电影是一种煎熬——一个现实中的单身者对未来权益可能受到侵害的隐隐担忧时刻煎熬着我。

  人在煎熬时,哪管得了什么反乌托邦和黑色幽默。电影前半段的观影过程,是不舒服感积压的过程,途中一直想要在结尾处找到释放出口,但没有……后半段的凌乱让我有一种赶场子的感觉,好像是一个故事编不下去了,匆匆结尾了事,看似是一个开放性结尾,但人物行为和剧情发展全部是依循上半段的规则的发展,嚼之无味

  上学的时候,喜欢找些老旧的公路片和禁片看,看过很多畸形人格的电影,有一言不合就杀人、一言不合就圈叉的男男女女,有间接性幻想发疯的人……透过银幕能感受到那份影片中人物的神经质,但这些人物性格中的悲剧影响剧情正常发展,也确实能够引发人的思考

  我以为我对电影的无聊和神经质接受度很广,哪怕是《索多玛120天》这种禁片我都能从中看出畸形的美感。可是《龙虾》只让我感到不舒服。

  这种不存在于现实的捏造的制度的畸形,让我很不舒服,尤其是剧中的人物是正常人思维的时候,这种剧情与人物的错位感尤为明显。如果从剧本角度讲的话,这就是先搭建好了背景框架,再把构思好的人物放进去,人物遵循框架行事,抗争和顺服都在框架之内,行同木偶。

  如果一个剧本让人看出:那不是人,是编剧的安排,那就是中下流剧本。

  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人的尊严的丧失,人性骨子里的抗争和智慧的丧失,强硬加上去的背叛愤怒嫉妒……这不是人,是人设。

  看完后,一种浓厚的屈辱感如影随形,一种恐惧也隐隐发芽。这种畸形的制度和后面带着的权力会施压到现实么?

  《龙虾》观后感(四):无力的个人

  主流世界是成双成对才能活下去。旅馆宣传着一个人和两个人的对比,一个人吃饭会噎死,两个人吃饭噎住了有另一半帮忙救,一个人走路会被性侵,两个人散步就不会有人骚扰,两个总比一个好。对美好生活的单一想象成为了社会法则家庭存在不是因为物种延续,孩子的用途是解决家庭矛盾。得不到幸福就该死,人人都要幸福的集体暴力

  反抗者是另一种极端,对一切爱情的厌恶,同样的制度严明,不能有爱情,不能有性交,要给自己挖好坟墓,快死了要自己去墓地,要集体带着耳机听电子乐跳舞。可这样组织的头目却是会回家看和谐相处幸福生活的父母

  这是个性向只能是异或者同,鞋子没有半码的洁癖世界,非黑即白没有中间选项。

  集体意识下的另一个观点是必须有相同点的两个人才能在一起,男主逃过了主流世界,逃出了反抗世界追寻了第三世界的出路却还是被这样的无意识打败,只有自己瞎了才能和瞎了的妹子在一起。

  结局在没在一起一点也不重要。和跳了楼的大妈一样,和变了马(或者说被杀了)的金发么子一样。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里,其实无处可逃。

  《龙虾》观后感(五):当我们在讨论爱情的时候

  今天是传说中的520日,睁眼起来就被刷了屏,

  本想一笑了之,收到了妈妈红包,很温暖

  被爱着和惦记着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啊。

  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到了这部片子,决定重温一下,缓解周末在家加班的绝望感。

  这部片子早在出来之前,就被预告片炒得火热,微博里也是疯转着片花,

  有人说构思奇特寓意深刻,也有人觉得节奏拖沓迷幻至催眠。

  第一次我是半睡半醒快进着看完的,这一次也不例外,不过是重看了那几个镜头而已。

  越是严肃事情,搞笑起来效果就越好,以至于看到很多镜头脑子里自动补出谷阿莫的解读。

  “”你看那个男的啊。“”

  其实影片的内容简单,就是设计一个游戏规则,45天之内脱单就给你自由。

  单身有罪,是整部影片的基调,包括最后男主找到真爱也是,肉体折磨结束,心灵上的挣扎才刚开始。

  男主平庸普通,没有特点,似乎也没有想法,给我的感觉是寓意着普罗大众

  他最初希望接近的那些女人,都看不上他,鼻血女被骗走,金发妹宁愿变成骏马也不想和他将就。

  是不是很惨,更惨的是,他身上还有倒计时装置,时间一到就只能变成他最爱的龙虾,

  长寿众生具备生育能力,流淌着贵族色的血液。

  听起来很浪漫吧,这群浪漫的人,浪漫归浪漫,还是过不上自己的潇洒生活。

  似乎是为了让情节好看平淡无奇男人遇见冷酷无情的女人,

  为了不被淘汰出局,彼此利用,而看起来蠢笨的男主居然骗过了人精冷血女。

  作者希望讽刺的,恐怕不只是婚姻制度,还有相亲制度吧。

  冷血女的出现,似乎是为了映衬男主的善良,其实越是平凡朴实的人,心地越善良,

  就是这样善良的人,最后亲手结果了冷血女,干掉了单身联盟头头,还俘获了真爱的心,

  是不是可以解读为,单纯人在复杂社会制度之中,总会蜕变成这个社会所期望样子

  就像今天和女神聊的,读完了大学,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努力逼迫自己去适应着一切,

  而更糟糕的是,这不是某个大学的错,不管在哪里读书,都会遇到类似的人,给你上类似的课,

  该来的,总会来,

  就像男主,刚接触规则的时候以为会顺利脱单,结果临近大限被迫选择和魔鬼共枕,逃离规则以为会孤老终生,结果历经磨难遇到良人之后,又想回到规则之中被认可

  其他人评论里说的乌托邦,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荒诞却可能长久理想国。

  当我们在谈论爱情的时候,深陷其中的人都意乱情迷,给未来更多美好的假设,里面看似二人世界,其实砖瓦都为对方而建。

  而得不到的人,鲜有不嫉妒的,讽刺得不到的细节,将人性的恶暴露无遗

  你能在这部剧的所有关系中看见七宗罪,

  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最后归结到色欲,因为单身有罪,不允许手淫。

  你可以看到为了获得所谓真爱所采用的种种手段,欺骗,试探,刺激,强迫,最后是牺牲。

  谁都不知道男主最后有没有戳瞎自己,以便于和女主成功配对,

  女主也不知道等了多久,是收获真爱,还是被乌托邦绑回去变成什么幺蛾子。

  会有人质疑他们真的幸福么,为了在一起而必须残缺,而两个残缺并不会拼合成一份完整的关系。

  所以,导演想说什么呢?

  人人都应该恋爱,但不要强求,完整的自己更重要?

  我草草看了两遍,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欣赏唯美画面,以及娓娓道来却不时快进如ppt的节奏。

  我们所谓日夜期盼的真爱,到底是什么呢?

  电影海报上,作者抱着没有实体的爱人,更像是拥抱着自己,

  所以导演是想告诉我们,就算桎梏重重套路深深,依旧要做自己爱自己么?

  我觉得想说的更像是,

  我们没有确定关系,却可以每天坐在一起吃龙虾,

  多么理想啊。

  《龙虾》观后感(六):即使刻意強求自己的本性,也改變不了電影庸俗化的事實。

  其實這部片在今年年初我就挺期待的,因為這是《非普通教慾》的導演指導的片子,所以對於喜歡這位導演的人來說,這部片本身就有它的亮點,再加上重量級明星加持以及眾星雲集,這部片打從預告發出來以後就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如今半年過去好不容易看到這部片子,但是看了長達兩小時的電影,我卻只有滿滿的失望

  如果要問我對於這部片的看法,我覺得可以跟這位導演首次指導的《非普通教育》做類比。雖然說《非普通教慾》和《單身動物園》所呈現的都是很荒誕的世界,但是如果真要說這兩者的不同,我覺得後者給人的感覺,很像年輕人為賦新詞強說愁,明明沒有文青的氣質卻又要裝得很文青的感覺,反而前者所呈現的壓抑,即使是刻意操作卻讓觀眾覺得非常自然而然

  這種評論實在很諷刺,因為明明是同一個導演的作品,但是《單身動物園》說故事方式卻非常媚俗,媚俗到太刻意去呈現一種意識形態,然而這種意識形態卻是被講到爛的東西。如果要說這部片的意識形態簡明的程度,大概就像國小國中生在討論人為何要學習,乍看之下很深奧但其實是懂得太少但想得太多的可笑,反而《非普通教慾》以及這部片之後的兩個作品,反而將人間的壓抑、無奈和人的動物性很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雖然沒有大卡司和大明星加持,但是導演將一個很簡單的故事說得很有深度,而一部優秀的電影不是在一個故事做疊加,而是把一個複雜的議題做減法。

  所以如果是對首次認識這位導演的觀眾來說,這部片其實挺入門的,但是對一個老影迷來說,這部片像年輕人的故作個性,也像老年人的絮絮叨叨。所以這部片有價值嗎?它當然有它的價值,但是如果把這個問題指向這位導演,都讓人不禁感嘆在商業化和大眾化的過程中,人們會為此而流失掉多少本性?

  《龙虾》观后感(七):鸡蛋里挑骨头,简述电影《Lobster》里的不合理设定

  我将这部电影归为2015年最具思考性的电影之一。好电影可以有多种:一种是感受型的,也就是能让观众入戏,感同身受影片所表达之情;而另一种是思考型的,能促使我们在观影之余更多的思考社会和生活。事实上,Lobster这类貌似荒诞实际充满隐喻的表现手法本就容易引发众多的解读和思考,《小王子》(书)、《等待戈多》还有李安的《少年派》都是著名代表

  虽然对于我大天朝的单身汪们来说,本片里“单身有罪,还会变狗”之类的设定吸睛力巨大。但这电影没那么肤浅,无论是单身有罪的伴侣制或另一极端势力绝对独身主义,都不过是表面而已……影片里众多的有关爱情、婚姻、家庭、社会结构、人类社会属性的荒诞隐喻其实都是在深度思考社会束缚与人性自由之间的纠结和博弈。

  反乌托邦题材最近非常流行,《饥饿游戏》、《分歧者》之类的青少年片皆属此类,已经被拍烂了。其实我是非常喜欢这类题材的电影(《V字仇杀队》就是本人心中10大经典之一),但也被近期流行的不恋爱不成活的Teen SciFi弄得欲哭无泪。这部电影可谓近期反乌托邦题材的良心之作,设定十分有趣,充满奇思妙想,且非常值得深思,对于婚姻和爱情更是有着独特的解构。关于这部电影的各种奇思妙想和哲学思辨,已经有很多大神详细解释了,我也不再赘述。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这里简单说下我认为的影片不合理之处:

  1. 非黑即白的形式化世界设定。整部电影的背景是以旅馆为代表的伴侣至上主义和以叛军为代表的绝对独身主义相对立,所有的情节和故事都是由此展开。但这种非黑即白的设定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过分的强调单身制和伴侣制这种形式化的对立,而背离了真实的人性和社会逻辑性。进一步解释,以旅馆为代表的婚姻至上势力不能肤浅的理解为对单身人群的束缚,而是对追求自由的人性本能的束缚,代表的是对自由人性的禁锢。这个势力根源上来说是泯灭人性多元化的独裁代表,所以其对立面从逻辑上来说理应是追求自由和人性解放的组织,但是电影对此的设定却是流于形式化对立(伴侣制的对立)的另一极端组织——绝对独身主义者。当我看到Lea Seydoux率领的Loners出现时,虽然很荒诞有趣,但是却有一种强烈的违和感,因为这种存在显然不符合人性逻辑。所以单纯以社会和人性逻辑的角度来看,这种流于形式的双极端世界设定实在很突兀,有些过于刻意。

  2. 伴侣制设定的社会逻辑不明。作为独裁势力的伴侣制为什么会形成?也许这个设定本身就是荒诞的,一般来说我们不用去多思考前因后果,一如我们通常不会思考束缚我们的传统价值观的来龙去脉。但是,好电影就是要让人思考的,思考电影可以促使我们通过电影思考人生(从这一点来说,龙虾已经是一部好电影了)。这部电影的基础设定——伴侣至上的极端势力,本身如空中阁楼一般没有任何社会逻辑,不得不说是电影的一大缺陷。伴侣制本身只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单身或非单身对社会都没有什么显著的伤害,独裁势力却要求人们无伴侣即死(变动物和死也没区别了),其后的逻辑实在很让人费解。电影给出了一些荒诞的理由,用情景短剧的形式通过服务员们表演了出来,虽然同样很荒诞有趣,但这本身却也毫无说服力。如果伴侣制是为了延续人类的繁衍,那么更应该被排斥的是同性恋群体,这也是通常的独裁社会对同性恋非常排斥的根源因素。于是我们只能理解为影片是在用荒诞解释荒诞,这种类似为艺术而艺术的表现手法我这个逻辑强迫症患者还是不太能接受。。。

  虽然这部电影有着各种逻辑上的缺陷和矛盾(也许荒诞和逻辑本身就是对立的吧),但其充满了对社会和人性的各种隐喻,用荒诞的手法展现出来并引发我们对此的解读和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部电影已经非常成功了。

  《龙虾》观后感(八):单身有罪

  在电影《龙虾》里,单身有罪。如果在45天内不能找到和你有相似之处的伴侣,那么,你将会变成一种动物。

  而我们的男主人公因为被妻子抛弃了(干得漂亮!),所以不得不在宾馆里呆上45天,寻找新的伴侣。

  宾馆经理问:如果45天内没有找到伴侣,你愿意变成一种什么动物?

  男主人公说:龙虾。

  宾馆经理颇有兴趣地问道:为什么是龙虾。

  男主人公说:龙虾可以活100年之久,浑身流淌着贵族的蓝血,而且一直保持性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也喜欢海。

  龙虾体内居然流着蓝色的血!

  万万没想到啊。(万万,你怎么总是想不到!)

  这是不是一条超冷的知识!

  但,你的关注点是不错了,人家说要变成龙虾喂。所以,这就是影片的得名吗?

  宾馆经理很满意地说:很好,龙虾很特别,其他人都想变成狗。

  呃。。。。又对单身狗开启了嘲讽模式对不对?

  没错,这部片子整个就是对单身狗赤果果的歧视。

  男主人公的哥哥就是变成了狗。真的单身狗。

  单身狗是没有自由的,他们进来宾馆之后要上交所有的东西,甚至还要脱得只剩内裤。当然女的可以保留内衣哈。

  在这里,你只能选择喜欢男或女,双性恋是不允许的,穿鞋子半码是不允许的,自慰也是不允许的,甚至还有人要测试勃起能力。(呃。。。实在是大写的一个污字)

  而且这里每天都在上映虐单身狗的情节,比如,两个人吃饭比一个人吃饭好。一个人吃饭噎死了没有人救。

  什么情况,难道很多人因为一个人吃饭噎死了吗?

  两个人走路比一个人走路好。因为一个人走路会碰到色魔。

  什么?色魔耶!哈哈姐怎么从来没有遇到过,也让我劫……劫……个色,好吗?

  总之,这里的一切都在提醒你,快点拯救这群单身狗,找个人一起过日子吧。

  但是……

  你以为找个人过日子就这么简单吗?

  你得和另一个人有相似之处。

  相似!

  比如,她经常流鼻血,所以你也要经常流鼻血。

  比如,她经常抠鼻屎,你也要经常抠鼻屎。

  比如,她残酷她冷血她无情,所以你也要残酷冷血无情。

  天哪,婚姻就是这样吗?

  那还不如不要结婚咧。

  但是,不结婚要变成狗啊。

  所以,男主人公为了不变成动物,假装冷血地和一个冷血的女人交往起来。

  然而,社会是禁止婚姻中存在谎言。

  看,社会已经进化到如此高级的阶段。

  婚姻中都没有谎言耶!

  这个假装冷血的男人在看到冷血的女人杀死了他哥哥变成的单身狗之后,没有办法再冷血了。

  他冷血地杀死了这个冷血的女人!

  为了不变成动物,他逃离了!

  他跑到丛林中当起了孤游者。

  孤游者的首领说了,当孤游者不能谈恋爱不能结婚,只能一个人!

  注孤的节奏,有木有?

  万万没想到,我们的男主人公居然又在这里找到了真爱。

  可是,丛林法则不允许啊。

  怎么办?

  影片最终给了我们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没有人知道男主人公最终的选择。

  可是,这部片子以黑色幽默的方式给人极大的震撼。

  你不禁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婚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走进婚姻?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了!

  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心嘛。

  发自微信公众号:雷神一号(leishenyihao)

  《龙虾》观后感(九):龙虾 The Lobster

  一开始觉得每一个镜头都好慢的很难看下去,不过之后发现这样子给人一种郑重其事的仪式感,然后就会觉得嗯还有点意思了。

  很早就马是因为新奇的世界观实在是吸引人,单身的人被强制送到交友旅馆里45天内找到伴侣,不然就会被强制变成动物。嗯还以为变成动物是magic方面的,后面就会欢快而温馨,但是完全误会了类型,这是标准反乌托邦电影。变动物的过程不奇幻,而是血腥的,虽然没有被表现出来。简介只有全片一半的介绍,后半部分完全是前半的反向,极端的单身主义,任何人有暧昧的迹象都会被惩罚。前后一对比真的超有趣!旅馆内的表现的各种细节嘲讽好棒!!那些在讲台上表演单身的男人会被噎死,单身女人会遇到坏人,我觉得我到现在才真正的理解黑色幽默,以前一直以为就算是黑色的讽刺的,但是带着幽默俩字怎么着也得是让人发笑的,哪怕是怒极反笑呢。结果现在反应过来根本不是搞笑,是让人笑不出来的可笑?Anyway,着实有意思的很,尤其是看完全片回头去想的时候。

  嗯还有那个loner的女首领,最后想她应该也不太坏,大概是受伤的人不信任一切,但是又留着点怜悯,怜悯别人又或者自己,希望世界还不是太糟糕,还是真正有爱存在的。对于最后的悬念,男主有没有自戳双目我其实没有那么想知道,相比之下,我更想知道女主到底有没有被弄瞎。因为想到女首领残留的那点人性和最后女主对服务生说的话,真的很纠结啊。如果没瞎的话她就是真的打算不惜让对方弄瞎双眼来测验爱情么?因为完全不能阻止了啊。还有戳瞎眼睛到底是女主提出来测验爱情的,还是双方认可的找一个那个社会规则下默认的相同点?最后回到字幕结尾的海声,是两个盲人到海边听海浪享受爱情,还是男主被抓回了旅馆,变成了他曾经偏好的选择——龙虾?

  片尾突然出现那么多悬念,简直不可解。但是这才有趣啊:D

  【情人节看前半部的我是拒绝的,后半部的我笑了。这哪是虐杀单身狗啊,这就是两个极端主义大混战,叫你们催催催,都去狗带!

  【嗯不过讲真,这个主题配着缓慢的节奏,看完的确有一点点压抑感。

  【涨知识:龙虾,拥有高贵的蓝色血液;对伴侣忠诚,坚持一夫一妻;能活一百多年,并且一直有生宝宝的能力。

  ( 2016.2.14 13:00 )

  《龙虾》观后感(十):虐心之作

  个体对建制的反抗,好像是个永恒的电影主题。这类电影最终的魅力,已经不在What, 而在How。在金棕榈得奖电影《龙虾》里“建制”被设定为一个反孤独者的社会---孤独不仅是可耻的,更是有罪的。任何形单影只的人,都会送到疗养院限期找到伴侣,否则将会变为动物。

  有趣的是,很多人宁愿变成动物也不愿假冒一段感情,凑合找个伴侣。

  于是就有了要抗争的男主。他逃了出去,参加了林子里的抵抗组织。

  电影到这时才真正有趣起来---林子里同样是有建制的,只是正好相反:任何与他人产生感情的人都会被诛杀。

  最后男女主还是走上他们的亡命之途。

  不能不说这部反乌托邦的电影构思极其个色,关于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冲突,这部电影是发人深省的。同时电影制作精良,摄影极其出色,人物表演也很到位。但这部片还是不是我的菜,无他,太压抑太虐心。

  后来我就决定不看戛纳那些艺术电影,转去看金球奖和奥斯卡的提名电影去了。God! 让我回归主流吧。

  (三星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