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教会》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教会》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03 21: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教会》经典观后感10篇

  《教会》是一部由罗兰·约菲执导,杰瑞米·艾恩斯 / 罗伯特·德尼罗 / 连姆·尼森主演的一部冒险 / 剧情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会》观后感(一):爱与信仰在强权面前是如此无力

  作为一个有信仰者,观看这部电影比一般人感触更深。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就已经开始与真哥和萧哥不停发生争论,在他们看来这无非是白人基督徒再次成为印第安人救世主的故事,是打着反侵略幌子的后殖民文化侵略。然而在我看来,尤其是以一个宗教信仰者的心态看来,再也没有(起码对我来说)一部电影比它更彻底地反思基督教文明了。

  是德尼罗开始是作为基督教文明传统意义上的“浪子回头”而存在的。他原本是个唯利是图奴隶贩子,一个性格暴躁,贪得无厌的人。他的妻子因此而离开了他,和他的亲弟弟好上了,而他在暴怒下失手杀死了自己弟弟,简直是一个现实版的该隐。而艾恩斯则用基督教的爱感化了他,他背着自己过去的盔甲和武器,如同背负着自己的罪恶,如同耶稣基督肩负着人类罪恶和苦难的十字架,一路跋山涉水,再艰难的环境都没有丢掉这些罪的包袱,直到来到印第安人的领地,被一个印第安孩子用刀割断绳子,他才得以解脱,从此成为虔诚的传教士。

  然而荒诞的是,恰恰是他为了保护自己的信仰,而必须背弃自己的信仰,让自己双手再次沾满鲜血。面对白人的入侵,印第安小孩再次帮他捡回了利剑。艾恩斯劝告他,你不能前功尽弃啊。然而他却别无选择。出征前,德尼罗来找艾恩斯,说请你为我祈祷,艾恩斯拒绝了。他说:“我不为你祈祷。如果你是对的,上帝自会保佑你;如果你是错的,我祈祷了也毫无意义。如果说强权就是公理,那么我也没有毅力在这枪的世界里活下去。”

  艾恩斯最后的确是选择了近乎自杀的方式,他举着耶稣的十字,念叨着祈祷文,在枪炮中前进。他坚持了信仰与爱,但上帝依然没有保守他,他还是被子弹所贯穿。强权即是公理,所以他无法在这枪的世界里活下去。而德尼罗选择了反抗,却在最后因为要救人而被杀,错失了唯一的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艾恩斯和印第安人被屠杀。德尼罗舍身救人难道不是对的吗?然而上帝的保佑又在哪里呢?

  从这部电影中,看不到说基督教文明是拯救这群印第安人的神奇稻草,恰恰相反,电影中的宗教和其所宣传的爱,都不过成了强权暴力的一块遮羞布,甚至当暴力肆虐时,连这块遮羞布都可以轻易舍弃。当欧洲局势越发紧张时,红衣主教被派遣到这里来,他亲眼看见了那群印第安孩子的灵性,他也参观了圣公会,被那里的气氛感动,当当地贵族问他最终决定如何处理时,他说:“我会凭我良心处理。”

  而他的良心最后让他依然选择了放弃这群印第安人,从而保留教会的实力,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全身而退。当他让那群印第安人回到丛林时,印第安人问,我们不明白,当初是上帝说让我们出来,为什么上帝现在又让我们回去?当红衣主教哑口无言的时候,他只能说,我并不能代表上帝,我只能代表教会。然后他补充,教会是上帝在人世工具

  印第安人究竟有多了解基督教文明,有多信仰基督教文明?在电影中,他们似乎只是因为,只有来到这里,才能免于被奴役迫害,才加入了艾恩斯和德尼罗的教会。因为宗教,是西方殖民者最后一块遮羞布。但当利益受到直接损害的时候,这群白人信教者,他们也终于带着枪炮,面对着唱着对上帝的赞美诗的艾恩斯神父和印第安人,毫不犹豫地展开一场大屠杀。

  故事最后,当地贵族平心静气地对红衣主教说,这场屠杀是必要的。红衣主教对教廷的信上说,您的传教士全部殉教了,只有活着;但也许是我死了,而他们永远活着。

  谁知道呢?我希望真有一个彼岸的世界,真有一位天父在那里。或许这些无辜者的灵魂在那里得以安息,永远的活着。但在这此岸的世界中,在这枪炮的世界中,爱与信仰都是如此无力,没有谁有毅力坚守下去。

  故事最后的无力感,与片头的力量震撼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开头,一位传教士被绑在十字架上,随着激流被冲下了瀑布,他是一位殉道者。而艾恩斯没有被吓倒,他一人徒手攀登在瀑布边的悬崖峭壁上,把美丽音乐带进了印第安的世界。而德尼罗,更是背负着沉重的盔甲,历尽千辛万苦,才登上了悬崖。爱与信仰的力量曾经那么大,它帮助人类战胜了自然的险阻,帮助人类化解了仇恨,一切都是那么的振奋人心。而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它却在利益与强权面前,如此轻易地就土崩瓦解丢盔弃甲。故事的前后对比,如此的鲜明,如此的悲哀。基督教没有救下任何一个印第安人,爱没有救下任何一个印第安人。

  《教会》观后感(二):黑暗浮云飞翔

  “在幻想中我看到一个公义的世界,那里所有人以诚实生活和平中,我是永远自由的灵魂如同浮云飞翔,在灵魂的深处里充满着人性。”《加布里埃尔的双簧管》(Gabriel's Oboe)是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尼作曲的经典电影《教会》中的主题音乐。旋律轻柔安静肃然,具有教堂音乐的风格。后被改编成其他体裁音乐作品,名称也改为《奇幻梦境》(Nella Fantasia)。原作中的双簧管漂浮空灵完全是饱含深情倾诉

  在前不久结束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小李子获得奥斯卡小金人的消息差不多已经被人们传遍世界每个角落事实上在奥斯卡历史上,值得为之喟叹的遗珠另有人在。奥斯卡奖历史上有五大遗憾:库布里克、希区柯克和卓别林的最佳导演、公民凯恩的最佳影片以及莫里康内的最佳配乐。更有人说过,忽视了埃尼奥•莫里康内,是奥斯卡的耻辱。终于,在今年的第8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埃尼奥•莫里康内凭借昆丁•塔伦蒂诺导演的《八恶人》获得最佳原创配乐奖。

  如果你喜欢电影,你一定接触过他;如果你喜欢音乐,你一定会喜欢他。这个87岁的意大利老头,欧洲电影音乐领航者,把胶片变成五线谱的魔术师。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莫里康内为多少电影配乐,似乎已经无人能说清。一般说法是超过400部,很多人认为至少达到500部,尤其重要的是几乎每部电影配乐都会成为影迷和乐迷的最爱。很多电影的内容已经被人淡忘,但其中的音乐却流传下来。莫里康内配乐的影片几乎涉及到所有类型,文艺片、生活片、惊险片、西部片、喜剧片……无所不包

  这个小金人无疑来得太迟,这位多产而高龄的电影配乐大师,从70年代就开始得到奥斯卡提名。然而获得提名的《教会》、《铁面无私》、《西西里美丽传说》等提名作品均未为他赢得殊荣。早年的经典西部片“镖客三部曲”——《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和《黄金三镖客》以及后来的《美国往事》、《西部往事》、《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获得金球奖最佳配乐)等佳作在奥斯卡甚至连提名都没有。即使在2007年莫里康内就获得了奥斯卡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实际上,在这个一直是美国大片当道的行业协会评奖中,莫里康内一直处于陪跑的角色。对此,他这样解释:“音乐需要呼吸空间。对音乐而言,重要的是此刻的空间和长度,基于导演在电影中给音乐留下了多少可呼吸的空间,把音乐分置于各种元素之间,比如噪音、对白等。你应该这样去看待(电影中的)音乐,但是往往并非如此。音乐是常被批评的对象,但是这并不是音乐的错。”

  诚然,电影配乐不同于其他的音乐类型,电影配乐既要保持音乐上的完整独立,更重要的是配乐要作为电影语言的重要部分,为了情节场景人物情绪等电影审美的全方位整体服务

  莫里康内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世界电影音乐创作,比如日本电影音乐大师久石让就深受其造诣传达;而现在我们国产影视配乐中,也常常能听见他的音符。莫里康内的作品旋律悠扬婉转,极富歌唱性和戏剧性。他的配器构思独特,尤其擅长管乐,例如小号。他喜欢运用人声尤其是女声独唱和混声合唱。他的作品雄浑壮丽、磅礴大气,具有史诗气质,情绪和色彩强烈,极富感染力,深达内心。不少作品甚至达到登峰造极程度,令人百听不厌,成为永恒的经典。

  《教会》中的主题曲,作为电影原声配乐专辑的主打曲目,可以说更令人神经紧张。小提琴演奏着尖锐的单音,低沉有力的巴松管缓缓响起,奠定着序章的基调。大银幕上,一辆四轮马车奔驰在皑皑白雪覆盖的平原,此时背景音乐恰当表达着这一场景令人不寒而栗的冰冷残酷。“这段配乐继续着,一段男声合唱呼哧呼哧发出“嚯哈,嚯哈”的声音,好像骑师在控制拉车的骏马,紧随其后的是一段湍流般的小号声,继而铜管乐迅猛地倾泻而出。这实际上是由莫里康内给莱昂内的那些配乐纵贯而来——想一想《黄金三镖客》的主题曲,在其标志性的吼声之下,男人劳动号子似的声声呼号。

  “在过去,我们会运用所谓的‘实况杂音’,因为在人们观念中,这些声音对于向观众们传达真实信息是非常非常有用的,”莫里康内说。“这对于向居住在乡下的人们表达城市的噪杂声,或者反过来运用,都十分行之有效比如说,我曾经用过的口哨声,因为通过这样的简单声响来表达电影真实的意义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所有人都可以理解。”

  对于莫里康内而言,保持进步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近些年来,他屡次与各大交响乐团合作,亲自指挥他音乐生涯多年间所创作的乐曲。在与《八恶人》合作的时候,他也十分注意不仅要表现他之前的作品风格,更多的是要表现他如今更为成熟的音乐理念所发生的变化。“在选择将要被呈现和表演的乐曲时,我多年来一直非常非常谨慎,”他说。“极具重要性的就是,在向观众们展示最知名的,当然可能也是很早年间的乐曲的同时,要把它们和一些最难懂,最具挑战性的音乐结合起来。这关乎着我作为一名作曲家的尊严。”

  《八恶人》中莫里康内的配乐冷峻而不失热情激烈近乎于狂暴。他从塔伦蒂诺那里感受到了这种对其尊严的尊重,而这也是《八恶人》的电影配乐最终得以完成的原因。“当我与塔伦蒂诺先生见面的时候,我感受到他真是完全相信我,”这位音乐大师说。“我能够有这样的感觉,也因为他之前曾选择过一些我的音乐来为他的电影配乐。他愿意给我所有我作曲时想要的自由。”

  “在幻想中存在着一阵和风,向着城市吹去如同一位好友。”这位87岁高龄、硕果累累的电影配乐大师,已是第六次提名奥斯卡了,今次终于得偿所愿。虽然几十年的等待好像太长,但我们至少目睹了莫里康内因与其最密切相伴的电影类型而获奖,这再合适不过。

  《教会》观后感(三):我求的不是死后的公义,而是现世的心安

  这是一部信仰和世俗强权在现实中地征战的故事,影片出奇冷静地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的坚守中暴力和爱的抉择,毫无疑问,信仰对于世俗之恶是一种洗涤作用,因为,人的确太容易趋恶离善了。所以,耶稣才要我们从窄门而入。

  如果没有天国的公义,那些为了信仰的家园而死去的人是没有价值的,从这点来说我不接受无神论,我求得不是死后的公义,而是现世的心安。

  后来,教廷迫于世俗政权放弃了耶稣会在印第安人中已经扎根地教会,以及后来迫于压力取缔耶稣会如出一辙,教会每一时期地选择真的耐人寻味。教会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传递信仰,用信仰来完全地改变个人,一个种族,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种表面的妥协是有价值的。

  影片里我们看到了信仰给印第安土著人带来的好的变化,那是一种脱离人类本身的犯罪野蛮暴力的倾向变成淳朴有爱的变化,但对于那些尽管有信仰但在世俗和现实的选择中,选择了世俗利益地殖民者相比,他们反倒成了纯正信仰的捍卫者了。

  影片镜头语言尽管严守中立,但是实则是让你内心作出选择:你是站在双手沾满鲜血的殖民者的那一边,还是手无寸铁的印第安的小孩子那一边。无论是通过以卵击石般的暴力反抗,还是平静的唱着圣歌高举十字架的殉道。我们无疑都用自己的良心做出了公正判断,只不过,每个人感触的深浅不同而已。

  影片的最后的画面无疑有象征意味,那个父母被屠杀,一丝不挂地站在了被焚烧之后的教堂的门口的印第安小女孩,她幼小的心灵或许不太能理解她的族人所接受的那个信仰,但是她拾起了那把在水里摇曳的断了弦的小提琴,作为这场浩劫的纪念,她回到了幸存孤儿的舟上。他们都没有一个人为了失去亲人而哭泣,男孩坚强地撑篙一拨,把这个瀑布上方印第安人的幸存孤儿划向了林荫深处。这个男孩比其他小孩都大,他作为这场浩劫的见证者,他目睹了耶稣会进驻之后带来的变化,也见证了信仰的强大,也见证了信仰的不堪一击,他未来会坚守住自己的内心吗?

  从这个意义上讲,信仰看似消极隐遁,实则如他们那儿的河一样,涓涓细流,潜滋暗长,终会有如瀑布般迸发的那一天……

  《教会》观后感(四):武力与宗教

  在我们人类看来,动物是比我们低等的生物。说到维护某某物种免于灭绝,也不过是进一步地显示出我们的强大。然而这种强大和优越的感觉并不仅仅是在人类对待其它生物物种时才会表现出来的,在我们人类的内部,一群人在对待另一群人的时候,也会表现出这样的感觉。持强凌弱,弱肉强食的事情,在人类的历史中是早有记载,并一直流传至今的。所不同的是,这种事情的形式变得越来越“文明”了。

  片中教会的代表在考虑了对自身势力发展的影响后,对代表武力的殖民势力的妥协,着实让我看到了人性的恶的一面,也看到了“教会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的另一面。

  不由得,我思考着人性中的这份“恶”,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呢,还是人类的劣根性。而从循环发展的观点看,无论是上述的哪一种,最终似乎还是逃脱不了在不断积累、极度发展之后的骤然毁灭,如烟花升空绚丽绽放之后,消失无踪。

  《教会》观后感(五):阿凡达不过是科幻版的《教会》

  有人说阿凡达像《与狼共舞》,我说更像1986年的《教会》(The Mission)。

  1986年康城影展的大奖得主,导演羅蘭.約菲,演员也是当年的大明星罗伯特·德尼罗,还有Jeremy Irons,Liam Neeson(其中有个是后来辛德勒名单的主角)。

  我爱看老片子,就在大约两周前,我很偶然地在家里看了《教会》(The Mission)这部史诗宗教传奇片,一上来就被这片子的气势震住了,辉煌蛮荒的南美洲雨林,还有难以逾越的大瀑布(阿凡达里有一段镜头酷似这个片子)。18世纪中叶,耶稣会传教士甘冒生命危险前来向土著传教,然而也有西班牙人前来猎取奴隶,罗伯特·德尼罗演的就是一个奴隶贩子,后来因为杀死自己的弟弟,而忏悔要为教会服务,便与两名耶稣会传教士一同进入瓜拉尼人的雨林深处。他们用勇气和真诚感化了土著人,使千千万万人信仰了天主教,并建立了一个井然有序,却没有奴隶制度的土著教区。然而,因为欧洲王室之间的利益争夺,西班牙把这片殖民地让给了葡萄牙,而葡萄牙人决定摧毁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包括耶稣会传教士,因为这些教士的行为使得葡萄牙殖民者无法公开掠夺奴隶,他们不需要真正的文明的土著,他们认为土著就是低等生物,就活该被白人奴役,而不配共同享有圣经赋予的权利。

  耶稣会传教士们竭尽全力要保护这片教区,还感动了新上任的红衣主教前来视察,当主教也被土著人虔诚的信仰所感动的时候,却仍然向强权低头——信仰在此时让位于利益,在贪婪的欲望面前,什么宗教都无法阻挡。

  于是,罗伯特·德尼罗们决定抵抗白人政权,他们站到了土著人这边,拿起了火枪和剑,为了土著人而战斗,在他们的心中,自己和善良的土著们才是上帝的战士,而那些为葡萄牙国王服务的白人士兵们,则是邪恶的魔鬼。

  最后的战斗到来,凶残的殖民者们对虔诚的土著们进行了大屠杀,传教士们誓死抵抗全都英勇战死,这篇美丽的土地化作废墟,土著要么死亡要么成为奴隶——这是一个大杯具。

  《教会》(The Mission)拥有阿凡达所不具备的许多精神元素——

  强烈的宗教性,当信仰与现实发生矛盾,是服从上级还是服从自己的内心?耶稣会的最高信条就是“服从”,但教士们却选择了良心。

  还有,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主人公的赎罪心理过程,他是对自己的流放,也是对自己的否定,从一个奴隶贩子,到发现自己与土著的平等。

  《教会》(The Mission)没有落入俗套的英雄救美,几乎看不到什么情感线索(当然,天主教士也不可能有情感,但也非绝对,许多文学作品都描写天主教士的爱情,比如荆棘鸟)。

  《教会》(The Mission)的音乐极棒,主题音乐<在地如在天>(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优美极了,是电影音乐中的经典。

  《教会》(The Mission)中有一段台词,是教士念的圣经的话,我将其用在《人间》大结局的结尾,这也是他们所有行为的动力源泉——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当然,我似乎对阿凡达太苛刻了,从商业片的角度,从视觉效果的角度而言,阿凡达都是第一流的。商业片就应该商业到底,不必要求太高的精神境界,这不是阿凡达的问题,而是我自己的问题。

  《教会》观后感(六):战火浮生----

  战火浮生----

  背景:

  1、这是一部根据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制作的电影。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期的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国交界处,此地风光旖旎,秀色怡人,瀑布、丛林、河流---美得让人窒息。

  2、瓜南尼部落生活区是西葡两国殖民地争议区,此地在南美有着很重要的经济地位。

  3、耶稣会教士来传道,并帮助当地人建设家园,有很高的威望,教士们经常违背两国朝廷的旨意,两国逼迫耶稣会撤出南美。18世纪末正是欧洲各国进行全世界殖民扩张的高峰期,同时也是耶稣会最为艰难的时期,他们受到欧洲各国的排挤。

  缘起:

  西葡两国朝廷和罗马教廷派遣红衣主教前往南美,解决耶稣会和朝廷的冲突,两国官员游说主教撤离耶稣会,主教在南美看到当地人的生活不由感叹:“我至今仍纳闷,假如我们没来,这里的印第安人是否会过得更好。”

  沉重的盔甲

  罗德利哥是一个雇佣兵,在南美从事奴工贩卖。因一时愤怒杀死了自己的弟弟,痛不欲生,把自己关在教堂的小屋子里,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盖神父鼓励他勇敢面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罗德利哥开始了残酷的忏悔折磨,把一幅沉重的盔甲用绳子绑起来套在肩膀上攀越瀑布岩石,他以这种方式向上帝忏悔,在他的心中盔甲再重也没有十字架重,无论以何种方式的折磨都不足以使罪孽得恕。

  他这样的忏悔折磨,教士们看了都觉得已经够了,一位教士砍断了绳子,他又一声不吭地跑下去接上绳子重新拉上来---圣经上说,忧伤痛悔的心,主必不轻看。在教士们的陪同下,罗德利哥拉着沉重的盔甲爬到了瀑布上游瓜南尼人的生活区,显然,瓜南尼人接受了他,尽管他抓走过许多他们的亲人,一个孩子还是割断了绳子,把盔甲推到了河里,得到众人谅解的罗德利哥感动得涕泪横流,泪水、泥水交织在一张脸上的时候,也得到了新的生命。

  我们常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罗德利哥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行恶容易,赎罪难。

  那恶者的旨意

  红衣主教让土著人离开教会,并说这是上帝的旨意。

  土著首领:上帝的旨意是要我们离开树林建立教会,我们不明白白上帝为什么改变心意。

  红衣主教:我没办法了解上帝的理由。

  土著首领:我又怎么知道你了解上帝的旨意,我认为你在替葡萄牙人发言。

  红衣主教:我个人并不代表上帝发言,但我代表教会发言,教会是上帝在地上的使者。

  土著首领:为什么不和葡萄牙国王说?

  红衣主教说,我说过,但他不听。

  土著首领:我也是国王,我也不听你的话,我信任你们是错了,我们将尽力奋战----

  主教命令耶稣会教士和他一起回去,并且不准支持土著人,否则将被开除会籍。

  红衣主教:为什么他们必须作战,为什么他们不回到树林里去?

  盖神父:因为这是他们的家。

  一个瓜南尼小女孩抱着盖神父说:我不要回森林,教会是我们的家。

  盖神父:我会陪着你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听,多么动人的理由:“我不代表上帝说话,我是代表教会说话,而教会是上帝在地上的使者。”今天的基督徒还有多少人守着这样的信条,或者是和这个信条同样诡辩的教条?这世上还有多少人,还在不知不觉中,以“上帝的名义”行僭越的事?

  基督教在中国还很“新鲜”,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切身感受到“宗教诡辩”的危害,我们没有过那些“上帝的旨意”所导的致烽火连天的记忆。愿主教导我们从历史中发现、感知、明了、分辨什么是上帝的旨意,什么“出于那恶者”?

  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

  谈判破裂,意味着硝烟将起。。。。。。

  教堂被烧毁,信奉上帝的人被另一群信奉上帝的人驱逐,在教堂被脱下白衣,妇女、孩子、婴儿被迫回到森林,男人们被炮火吞噬,教士们也相继倒下,他们在战火中得到了永生----红衣主教给国王的信中说:“圣上,你的教士们都死了,只有我活着。其实,是我死了,他们永远地活着----”

  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一件事:经济和政治的需求与上帝无关。

  社会自身的变革也是人类--在远离上帝的混沌中--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这固然是圣灵的作为,然而,圣灵的作用是对于整体的人类来讲的,在这一个过程中仍然会有局部的倒退,而且还是以“上帝的名义”和“圣灵的感动”要求人们所作所为都要符合某一个集团(团体)的利益,因为他们已经提前教导众人--本集团(团体)合乎上帝的旨意。所以服从本集团就是服从上帝,就像红衣主教那样,以诡辩迷惑众人。

  在受造物中,人是一个看似强大实则软弱的动物,和那位红衣主教一样,我们都身处在时代观念、政治理想、经济利益、社会习惯的大漩涡之中,常常身不由己地忘记上帝的教导!

  耶稣说:凯撒的当归给凯撒,上帝的当归给上帝。或许我们很难到底什么属于上帝,什么属于凯撒。但是,只要我们把自己放在爱中,站在光明里,一切都会明了--因为神就是光,光能驱散黑暗,主会用最奇妙的方式告诉我们。

  愿主怜悯我们,阿门。

  《教会》观后感(七):罗德利哥的复活

  1,凶恶的奴隶贩子罗得利哥

  捕猎瓜拉尼族人,和西班牙人做奴隶交易。罗得利哥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2,凯旋回镇的罗得利哥

  当带着他的猎物回到他所在的镇上时,在他的那具社区,他是个凶神恶煞的人,小孩和妇人都像躲避瘟神一个避他,他的情人从窗户处看到他,不是喜悦,而是心事重重。她喜欢上的他的弟弟菲利普。我们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罗得利哥只有在面对自己的弟弟和他的情人时,他的眼中才有些许善良,才有那种人性,才有温情,才有爱。然而,正是这两位让他最珍惜的人背叛了他,让他唯有的那份人性也给泯灭掉了。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他的情人和他的弟弟眼中,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情人怕他,他的弟弟也怕他,他们都很清楚罗得利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我们都不喜欢这样的人。所以他的情人选择更有人情味,更温驯的弟弟。当罗得利哥从他的情人嘴里知道他们相爱时,他眼里的那份温情消逝了。

  在节日的气氛中,他显得是那么孤寂,无聊,而他的弟弟却和他的情人在一起缠绵,当他预感到有什么事发生时,他去寻找,终于把他所爱的两个人抓奸在床。他控制不了自己内心的愤怒与失落,在街让,想找个弱者发泄,被追上来的弟弟阻拦了,他终于拔出了自己的剑不到两个回合,他就把自己至爱的弟弟给杀死了。

  3,到教会进行良心制裁的罗得利哥

  他失去了弟弟,失去了情人,失去了两个最爱的人,而这全是他一手造成的,他不想活,他绝食。自闭半年后他和嘉比尔教士的一翻对话

  教士:原来你杀了你弟弟,那是一场决斗,所以法律不能制裁你。

  罗:(沉默)

  教士:那么这是良心制裁?

  罗:走开,教士!

  教士:也许你希望我是杀手?让你快快解脱。

  罗:别烦我!你知道我是谁?

  教士:是的,你是个佣兵,是奴工贩子,又杀了你弟弟,我知道你。你很爱他,不过你表现爱的方式很奇怪,

  罗:(突然站来,凶狠地抓住教士的衣领)你在取笑我?

  教士:我是在取笑你,因为我见到可笑的事,我看见一个逃避世界的人,一个懦夫,动手啊!动手啊!

  罗:(盯着教士看,颓丧地回来墙角)

  教士:我说对了吧,你想逃避下去,

  罗:我一无所有

  教士:你有生命

  罗:我没有生命

  教士:你有一条出路

  罗:我已罪不可赦

  教士:上帝赋予我辈自由,你选择犯罪,难道没有勇气忏悔?你可有勇气?

  罗:我再怎么忏悔也难以补偿!

  教士:你敢不敢尝试?

  罗:我敢不敢?你要不要看我失败?

  4,背着包袱忏悔的罗得利哥

  罗在教士的劝说下终于尝试向上帝忏悔,背着包袱上丛林去传教。

  5,哭笑的罗得利哥

  当背着包袱,经过千辛万若到达丛林见到那些他曾经捕杀过的瓜拉尼族人时,善良、纯朴的瓜拉尼族人宽恕了他对他们的伤害,亲自把他的包袱给卸掉了。得到宽恕后的罗得利哥像个小孩子一样哭泣了,教士用他的的怀抱拥抱了这个在上帝面前的小孩子,在教士的怀抱中,罗得利哥又像个孩子一样笑了起来。

  这就是基督教的魅力,他让这个恶魔终于变成了一个顺服的人,一个谦卑的人。

  6,顺服的罗得利哥

  在丛林中,罗得利哥得到了重生,他像个顺服、乖巧的孩子,帮着扛东西,帮着建教堂。他下厨做饭,虽然做得不是那么完善。他与小孩戏水,不再那么争强好胜,而故意输给小孩子,掉入水中,与孩子一起玩水。他让女子在他身上画画,任她们摆布,那么安静,他安静的坐在树下读书,他甚至不再杀生,连动物都不忍。

  我想,如果这个时刻让他的情人或是他的弟弟再来看他,也许他们根本就不认识他了。他和以前的他根本就是两样的人,是什么东西有这样的神奇呢!

  7,归主的罗得利哥

  在众人的认同下,大家一致认为他可以做神的儿子了。教士帮他受洗。

  8,保护弱者的罗得利哥

  在西班牙奴隶贩子的武装攻击下,所有的美好都归于血腥。罗得利哥终于在为了救这些可爱的瓜拉尼族人免于掠夺而倒在枪下。

  《教会》观后感(八):宗教?世俗?

  【教会 the mission】1986

  看似枯燥的题目,宗教,但不是简单故事。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发生在18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时期,在南美洲关于对当地土著民族是否信教以及当地教会的存亡问题。土著人的奴隶与宗教庇护;欧洲教会势力减弱和政府利益驱使,勾结;西班牙与葡萄牙土地争端;上帝的爱他在哪?相信上帝的人用生命维护的教会却被另外一个同样深信的人摧毁。如果土著人离开了教会,他们将面临奴隶。小女孩:“they wont go back to the forest, because the devil is there.”

  结局悲惨,甚至不敢看,真的也就没看,不喜欢壮阔的史诗电影命运注定悲惨的结局。

  电影镜头拍摄出了唯美的原始自然风光,前半部分电影画面除了音乐之外是安详的,音乐则在许多地方直接暗示了危险的来临。土著人赞美上帝的和声应该听听,天籁,心都融化。还可以感受他们独特的风俗民情,以及我们没有经历过的18世纪部分历史特征。

  《教会》观后感(九):《教会》

  非常喜欢的一部影片,从各方面可以说均趋于完美,特别是在那种自然环境下能拍摄出如此美而且不断给人惊喜的视觉镜头。

  政治、宗教、人性相互间的影响以及相互间的矛盾确实也是很多影片涉及过的,但是能将三者和谐的架构在一起,不是普通影片能完成的。对于西方宗教不甚了解,所以也只能是片面受到些冲击,但是影片对人性的关怀、中立的角度以及电影本身的艺术性使其不会在时间流逝中褪色。

  特别提到就是两位演员趋于完美的表演真的让人佩服,当然还有可以想象的拍摄环境的困难。

  终于在影片中感受到埃尼奥·莫里康内 Ennio Morricone的等待已久的配乐,绝对是他最完美的配乐之一。

  遗憾的是罗兰·约菲 Roland Joffé在之后的20年里都没有超越即便是达到这部影片水准的作品了。

  2007-12-10

  《教会》观后感(十):质疑信仰

  信仰是如何拯救人的,又是如何破灭的。

  在18世纪后期,罗马教廷式微的背景下,影片通过一个奴隶贩子的救赎之路反映了欧洲殖民历史上印第安人教区的一段故事。

  影片中南美印第安风情浓郁,地理风景壮阔,很好地营造了影片的史诗感。但是虽然有大牌明星的加盟,但是片子里人物确实比较脸谱化,情节之外的细节不多,个别细节场景,例如关于教区是否取消的听证会,剧情本应有非常好的冲突感,但是影片却诠释得很呆板平淡,镜头语言、台词和人物表演都缺乏冲击感和张力。较为出色的台词由影片的反角口中说出“我们(政权)把印第安人变成奴隶只是身体上的凌辱,而教会禁锢思想,才是真正的枷锁。”这本来是个很严峻的质疑,信仰如何面对来自利益博弈方的质疑,如何面对世俗强权赤裸裸的挑战,如何在人群中体现自己现实价值,寻找受苦大众和宗教本身的救赎之路,宗教是退居纯精神领域,还是在现实世界中踏入革命救世的洪流?这是一个悖论式的沉重命题,显然电影创作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或许是因为对宗教和政治的认识肤浅,或者是受到很多宗教和历史观的限制,无法深入地表现这一冲突,因此只是选择了两个脸谱化的人物,让他们在影片故事中印第安人的命运中扮演了如同木偶的角色。一个是虔诚谦逊以退让为坚守的教徒,一个是通过信仰在精神上获得救赎,又凛然在现实中突破教会禁锢,回归人类本性,选择用反抗来捍卫教义,捍卫家园的“叛逆”。影片的结局,两人皆横死,他的信仰,他的突破,他们各自选择的路线,既没有救得了他们自己,也没有救得了教区的民众,代表神权的主教早已退避三舍,罔顾教区信众的生命财产,而崇高的信仰,也被强权嘲笑践踏,委诸尘土。或许这就是结论?真正的信仰,不是把自己当成神的忠仆,甚至解放也不能依靠神的青睐,所谓解放神学,也只有失败一途(格瓦拉和古铁雷斯两个典型很说明问题了)。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自有它自身的规律——文明的教化,资源的竞争都是为了族群活下来,活的更好,也许这才是人类社会最为原生和真实的信仰力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