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暑期作业》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暑期作业》影评10篇

2022-03-21 09:34: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暑期作业》影评10篇

  《暑期作业》是一部由彭浩翔执导,谢迪峰 / 邹凯光主演的一部短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暑期作业》影评(一):莫扎特比肖邦有趣多了

  偷笑~我是标题党.(^_^)b

  处女作哦虽然很短

  不是有个词么,短小精悍...

  很有喜感的片子同时令人深思.

  说的太客套了我也.

  好吧,说点别的

  小时候我们都有这种时候吧

  到了快到开学才开始补作业...

  我只能说那个台湾小盆友真的很逊哦.

  小时候我可爱的同学们都能在2天或者1天之内补齐作业的.

  另外,我只是指他一个人绝对没有以偏概全

  也没有对台湾不友好的意思,

  不要因为这个把我封杀了,那我才冤咧.

  豆瓣最近不太平,

  大家都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吧...

  结局真的很有趣,虽然那个女尸让我惊悚了一下.那pose摆的.

  细节也都处理得很到位,

  选择小夜曲也选得很到位,

  我很少夸短篇,能想起来的除了秒速就这部了.

  很短就10分钟,闲着没事干的就看看吧对得起你的10分钟.

  《暑期作业》影评(二):要暑假不要作业

  程小姐 本片运用了插叙、倒叙、补叙等描写手法,展现了一个小盆友突破天际的脑洞和其老师血腥残暴的犯罪行为。短片首先从炫目(但其实应该已经很老旧)的游戏画面展开,为之后小朋友没有完成暑假作业进行了铺垫,表现了假期生活的美好和颓废,与即将开学的沉重气氛形成鲜明对比,非常强烈地突出了小朋友对开学这件事的深刻拒绝和没有写完作业的恐慌。同时运用插叙的手法表现其家人相互推诿、教育失职的行为,从侧面描绘了小盆友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为其巨大脑洞的展开埋下伏笔。此外又运用补叙的手法对小盆友的班主任老师做了注释和说明,有利于观众了解小盆友内心的阴影部分面积,并且烘托出老师表面光鲜但其实教学能力十分咸鱼的人物形象,为故事的最终结局提供了巧妙的展开背景以及小姐姐和这个咸鱼分手的充分理由。在进行一系列解释和铺垫之后,短片开始进入高潮部分。小盆友为了逃避家人的唠叨和老师的训斥,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冥思苦想煞费苦心地计划可以让自己脱罪的方法。在这一点上他展现了未雨绸缪深谋远虑严阵以待的精神,为了规避风险他自己设计了两套方案!作为方案一的跳楼自杀由于某种(其实是程小姐忘记了的)原因被排除之后,他又想出了谋杀老师这一办法,可见其脑洞之大、入戏之深、暑假作业对祖国的花朵之摧残!在他的设计中,他将戴上虽然是最小号但是好像还是比自己的手大了好些的橡胶手套、手持式样陈旧无法吹毛断发但是依然锋利无比可以一刀割喉的美工刀、蹲在老师上班的必经之路旁边的草丛里,等待老师经过的时候跳起来达到老师胸口的高度然后杀他个措手不及始料未及猝不及防防不胜防!看着老师惊愕的眼神和脖子上汩汩流出的鲜血,听着学校广播里对老师的追悼,他的内心充满了复仇的快感和不用交暑假作业的解脱。然而一切都还是幻想。当他真的窝在路边伺机而动的时候老师并没有经过。当镜头切到老师家里的时候,为观众展现出一个肤白貌美腿长的小姐姐和老师的爱恨情仇,老师手持锯刀颓废地蹲在马桶边默默念叨:暴力解决不了问题的啊…真可谓是一针见血一语惊醒梦中人,巧妙地与前文的各路伏笔遥相呼应,看似草蛇灰线实则伏延千里。说到底,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看似应该无忧无虑的小盆友其实要担心暑假作业没写完,看似一表人才的老师其实女朋友在和他闹分手,看似事业有成的爸妈其实家里有个天天打游戏不好好学习的熊孩子。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该干啥干啥不就啥事儿都没有了吗!(敲黑板)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啊同志们!

  李先生 暑假作业还是蛮可怕的 它充斥着整个暑假 来恶心你 让你玩不好 睡不香 总是要担心假期结束的时候 (窝记得程小姐写暑假作业好像还蛮快的呢)小时候总羡慕大人没有暑假作业 可他们怎么是暑假作业这么简单 ’三年了 你一直没有改变 我忍耐不下去了’ 这可不是写一个习题册这么简单 这得改一个人 这玩意可是个大工程

  人人都被due赶着走 这个时代,人人都有点变态

  老师对着女朋友忏悔的时候 戴着胶皮手套 拿着大锯子 说“为什么不坐下来好好谈” 感情已经到了除了结束生命就不能挽留的地步了么?浴室杀人 在希区柯克里可是为了夺取财产干的事 要的就是稳准狠 王老师要拿走的是女朋友的什么呢 在孩子的脑洞里 王老师似乎还是一个‘正派’的人 说的话都是如何对得起家人这样的大道理 这种道理 哪一个人能不累 累了 就要挣扎 反抗的结果就是血的结果

  《暑期作业》影评(三):他的电影有时像一只扭曲的万花筒

  这部电影想告诉我们什么呢?难道不是结尾那句:“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想如果暴力能解决问题的话世界会变得简单许多。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可怕的阴暗面,但是没有人会承认自己是可怕的,除非藏匿在心中的阴暗爆发成形化为罪恶。人是多么复杂美丽而又可怕的动物,一旦被现实压迫,无论什么,你的人生好像就不完全是你自己的了,就像电影里短短的暑假,谁应该记恨谁,谁又该责怪谁。孩子血腥的妄想过后,他还在成长;老师残忍的杀戮过后,他悔恨无助不知所措并且葬送了自己的一生。只是一念之差造就了不同的结果,其实实质都一样。还有很多很多没有成形的罪恶在人们心中滋长膨胀,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厌恶,关于恨,造就了社会人扭曲的人生。男人或女人,大人或小孩,人人都可以变得狠毒,这就是社会带给我们的,这就是人生赐予我们的——变质的属性。

  不过也许也不能称之为狠毒,彭浩翔的电影里一直强调回归原始(比如他的分期终端机),用最原始的办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或许暴力解决反而是人生的理想状态,然而理想始终是理想,那都是人们原本的“以为”,血腥回应血腥,残酷对抗残酷,结果只会使人陷入更深的迷惘之中:what's the solution? 天呐人好像活在一个悖论一般永无止尽的黑洞。

  这就是彭浩翔的电影,像一只扭曲的万花筒,从一个细微的视角出发,呈现给我们复杂而残酷的现实,让你嘲笑这该死的世界,从嘲笑到恍然大悟最后毛骨悚然。

  《暑期作业》影评(四):不像处女的处女作

  彭浩翔的处女作一点都不像处女一样羞涩。他的咸湿本色是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的了,10分钟的短片都可以拍得很黄很暴力。10分钟留给导演的是一个苛刻的外部环境,能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简单(这是必须,也是必然)而且戏剧性(这不简单,但也是必须)简单的故事谁都可以,但10分钟想要一个戏剧性,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希区柯克。但彭浩翔做到了,原本就善于写字的他对于戏剧性的故事驾轻就熟(后来的《大丈夫》,《伊莎贝拉》直到《出埃及记》),彭说故事的能力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巧舌如簧的政客。

  回到故事本身,暑期作业么,谁没做过,每到八月底,龙飞凤舞地狂补。短片的开始倒像是惊悚片,不断推进的镜头,亦幻亦真的蒙太奇,不明就里的我们还以为一场凶杀案在某个安分守己的社区里静悄悄地发生。结果镜头一路追踪到一间民宅,一个愁眉苦脸的小孩对着一本暑假作业若有所思,桌上的电子时钟闪烁在一点五十多分,墙上的日历醒目地标识着八月三十一号,原来刚刚交错的幻影是暑假里五彩缤纷的娱乐活动。这个开头十分地黑色幽默,“小题大做”向来是彭浩翔的拿手好戏。接着,臆想开始,我们所能想到的暑期作业不写的后果都被这个叫小华的男孩统统想了一遍。想象总是比现实发生的严重,在想像到明天被罚之后的日子时,小华决定自杀,自杀很疼,万一死不了还活受罪,于是小华决定把老师干掉。

  镜头从小华想自杀时开始虚构,也就是换成小华的想象。在老师每天出没的路上埋伏,杀掉他,拖到旁边,伪装抢劫后杀人弃尸的现场。完美地谋杀,神不知鬼不觉,至少在小华的眼里是这样。故事回到现实,小华果然在那条路上埋伏着,手上套着妈妈的手套,拿着一把刀。但是老师却没有出现,小华静静等待着,他不知道,一场真正的谋杀正悄然上演,谋杀者就是他要谋杀的老师........

  故事的结局让人始料未及,却又不得不唏嘘。最后一刻地恍然大悟,所有的悬念烟消云散。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推而广之到个人,每个人都有烦恼,每个人的烦恼各有不同,小华因暑期作业未完成而烦恼,老师因为家庭裂缝而烦恼。小华天真地以为干掉老师可以解决一切,老师(突然想起来,这位老师的名字也有华,彭浩翔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不得而知)也以为杀掉妻子可以解决问题。他们为解决烦恼所采取的措施出奇地一致,像是一个循环,我要杀你,你要杀她,彼此不知。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老师真的出现在那条路上,结果会怎样?我想老师是不会死的,不仅是力量的悬殊对比,而且小华甚至会临阵退缩,毕竟一个小孩对于谋杀的认识只在电影和想象中有所涉及。但在成年人老师的身上,谋杀便成了一个残酷的话题,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消灭问题的源头,不过这个源头并不是单向的,它也许就是一个另一个问题的黑洞,是一个更大的陷阱,那个老师无疑已经钻进这个陷阱中。

  这个结局又黑色幽默了一把,把从客厅一直绵延到浴室的血腥涂抹的黑不溜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