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喋血长平》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喋血长平》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22-04-20 03:03: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喋血长平》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喋血长平》是一部由刘元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喋血长平》影评(一):很欣喜地看到了我们自己的Dokudrama(纪录故事片)

  刚来德国的时候听不懂德语,也不看电视。当我决定看电视练听力的时候,电视上已经是铺天盖地的Dokudrama(纪录故事片:纪录片中夹杂着由演员扮演的故事片的片段,既有纪录片的史料、学者访谈等给人的真实感,又对一些戏剧性的事件和对人物形象的表现上使用故事片的手法)《德国人》。

  第一次看到这么新颖详实的半纪录片、半演员还原历史现场的纪录故事片,又是气势磅礴的精品之作《德国人》,喜欢极了。

  《喋血长平》影评(二):分析尚可补充三事

  窃谓诸君解说尚不深入,秦赵长平之战,赵军终败,尚有三因:一,秦军系有备而来,赵军系被动卷入,战争本非单纯之军事行动,尚涉及经济、政治、国民意志、国家动员能力等诸多方面(朝鲜,今之上党也。长平之战,本可为明清国朝援朝三大役之龟鉴,惜哉~),知此则明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一再忍让之必要;二、临战换将之时机。秦军统帅初为王龁,后期乃易以名将白起,无疑对本已衰竭之秦军之士气产生激励作用。反之,赵军初期统帅本为名将廉颇,后期乃易以名声远不如廉颇之赵括(若初以赵括为将,后以廉颇为将,则得之矣),无疑对赵军之士气是种打击。三,两军统帅之意志力。相持后期,赵军虽渐感不支,秦恐也难为继(否则秦军亦何必寻求尽快决战),若赵君有秦君背水一战之决心,亲临前线,赐民爵一级,发国内十五以上青年尽诣军,则胜负恐仍难料 !

  《喋血长平》影评(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我是刘元,是《喋血长平》的导演与总撰稿。

  《喋血长平》是“历史激变”系列的第二季。首播结束后,我对自己说:“如果《喋血长平》的豆瓣评分能超过《激变玄武门》,我就要在豆瓣上写篇导演手记。”《喋血长平》的豆瓣词条已经上榜9天,目前来看,我是可以上豆瓣自说自话一番了。:)

  首先需要特别声明的是:《喋血长平》是在去年秋天交片的,最后在今年与《大秦帝国3》的长平之战段落几乎同时首播,这一切纯属巧合。我曾经还一度因此而非常担心收视率,好在最终的结果足以令我感到惊喜。谢谢大家对这部片子的喜爱与鼓励,谢谢。

  《喋血长平》这部片子的创作初衷,既不是要给长平之战盖棺定论,也不是要发掘出什么历史研究新观点。作为一部在大众平台上播放的剧情式历史纪录片,在史实基础上讲好历史故事才是该片真正的主旨。我们并不是要写一篇史学论文,而是要跟普通观众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长平之战。我个人一直认为历史就是最好的编剧,需要的只是如何将历史变成“故事”的方法而已。只要讲故事的人用心去讲,相信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真实历史的魅力。

  作为一个纪录片剧组,我们的预算很低廉。群演最多的一天也只有40人,其余时间只有不到二十人。由于预算有限,我们全部外景都是压缩在三天内拍摄完毕的,多一天预算都不支持。讲到这里,相信大家能明白,片中为何设计了那么多的特写镜头?为何镜头视野总是那么狭窄?为何要让白起一边吃鸡一边杀战俘?——因为预算太少了,真的太少了。其实,像《喋血长平》这样的纪录片,是完全可以避开战场的具体描述与展示的。但我还是在预算范围内尽量对战场的残酷与冰冷进行了直接表现,因为我想告诉观众,战争在任何时代都是无比残酷与血腥的。在我看来,战场上只有两种人:幸存者与牺牲者。

  《喋血长平》总时长200分钟,对于一部历史战役的专述纪录片而言,这个时长已然不算太短。但对于一场时隔两千余年,仍然血腥味不散的惨烈战役而言,这200分钟根本不足以容下所有的故事。意犹未尽之处,权且在此摘选二三,以飨观众。

  1、关于长平地区赵军尸骨

  历代以来,长平(今高平)地区一直不断有骸骨被发现。唐代时还因此在当地建了座“骷髅庙”以示纪念。《喋血长平》开机前我去高平实地调研,当地一位老人告诉我: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杀谷地区仍有大量骸骨出土。老人记得有的尸骨坑里只有头骨,一层层的堆了很多。当时正值“特殊时期”,一座“化肥厂”由此应运而生,将这些出土骸骨磨碎,当做肥料出售,整整磨了十年才磨完——当然,这只是那位老人的一家之言,其真实性尚待考证。但总而言之,经过历朝历代的损耗,今天高平地区尚存的骸骨数量已经大为减少,但却依然足以骇人。片中之所以说永录尸骨坑只是“冰山一角”,是因为经过勘测,在这个坑附近其实还有骸骨堆积层,只不过没有进行发掘而已。秋原先生在片中提出了一种设想:丹河很有可能才是最大的尸骨坑。据当地文献记载,丹河其实之前并不叫丹河,长平之战后由于“血染河水”,因此才改名为“丹河”。如果秋原先生的设想是真实的,那么也许只有等到某一天,丹河下游河床重见天日之际,我们才能看到两千多年前那场屠杀的真面目。

  2、关于秦军杀俘杀民“以充军功”的问题

  《喋血长平》第三集的完整版中,有一段内容专门将白起的“军功”与现代战争进行了比较——“即便是在拥有核武器的今天,要想在一场战役中真正杀死数十万敌军也绝非易事。抗日战争时期规模最大的淞沪战役,中日两军的伤亡总数加在一起,约三十余万人,其中还包括了大批的伤员与俘虏。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时,当天直接死于核爆炸的总人数不到十万人。而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白起居然可以动辄屠戮数十万人,很难想象这数十万人都是在战场上战死的”——很可惜,正式播出版中,这段分析因故被删去了。

  秦国军功制中对具体“杀什么样的人”才算“军功”是有明确界定与相应监察制度的。但是,就好像官员贪腐与收受贿赂在任何时代都是违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贪官就因此绝迹了。同样,秦军军功制的初衷是鼓励将士杀敌。但这个法令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隐患——士兵获得的人头越多,他们的军官也会因此而军功越大(实战中军官其实拿不了多少人头)。这样一来,士兵与管理他们的军官其实就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人头越多,士兵和军官就越是共同得利。这样一来,用俘虏与平民充作军功的现象就很难靠前线官兵自发控制了。事实上,即便是在今天,虽然现代军队已经不再用人头当军功,但战争中对平民与战俘的杀戮也很难彻底杜绝。秦军杀俘、杀平民、杀自己伤兵冒充军功的事例,史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

  3、关于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经济实力的潜在作用

  《喋血长平》第一集结尾,与第二集前半部分,都有专门的段落对秦赵两国的国力与经济实力进行分析与比较。总的来说,就是秦赵两国都很困难,但赵国的困难更大些。经济压力导致赵国决策层的紧迫感越来越大(片中数次提到过),再加上赵孝成王的个人因素,最终导致了赵国急于求成的结果。我们认为,任何历史事件,都是诸多因素导致的共同结果。经济与国力上的客观因素固然不可忽视,但历史人物的主观因素同样非常重要。事实上,迄今为止所有史料中,都没有提到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缺粮”。关于赵国曾经向齐国借粮这一事件,虽然有少部分历史学者对该事件的发生时间有新的猜测。但目前为止,所有这些猜测都没有现实的证据。因此,史学界的主流看法中,该事件仍然是发生在长平之战后的一年,就如司马迁所记载的那样。在还没有确实证据出现前,今天的我们很难断言司马迁的记载是错误的。

  4、关于白起身边那位“牛逼的随从”

  按照最初的设计,片中那位用“看垃圾的眼神”看王龁的白起随从,其实就是司马迁的远祖司马靳。根据记载,司马靳一生跟随白起四处征战,以副将的身份参与了长平之战,是长平之战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史学界一般认为,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有关长平之战段落时,很可能动用了部分“家史”。历史上的司马靳最终与白起一起在杜邮自刎,算得上是与白起“生死与共”了。我们其实拍摄了司马靳在白起自刎后拔剑自裁的画面,但最终由于时长所限,不得不舍弃了这个伏笔。在了解了这一层关系后,相信大家如果重读《史记》中有关长平之战与白起的段落,会有新的感触与认识。

  最后,作为主创,我对《喋血长平》的定义是一部“历史科普性故事片”,因为是“历史科普”,所以我们要尽量遵循史实;因为是“故事片”,所以我们要尽量渲染历史资料中最具有戏剧化与故事性的段落。我个人所希望的是,通过观看这部片子,对历史不了解的观众可以产生对历史的兴趣;对历史有所了解的观众可以在找到共鸣感的同时,被激发出进一步钻研的欲望。就“历史激变”系列头两季的播出效果来看,这个目的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当然,无论是《激变玄武门》还是《喋血长平》,都不是完美的作品,这一点我非常清楚。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会努力做的更好。就我个人追求而言,“像拍故事片那样拍纪录片”是我现阶段能做的,将来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像拍纪录片那样拍故事片”。

  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也感谢为《喋血长平》付出心血的所有工作人员,谢谢你们在片场和后期机房忍受我的暴躁与刻薄,谢谢。

  《喋血长平》影评(四):此地由来是战场 平沙漠漠野苍苍

  都差不多。兴趣相近的人,基本也会去相同的论坛,哈哈~~

  我是“秋原”,《喋血长平》里那个前缀为“地理研究者、历史作家”的解说人

  也是这部纪录片核心内容的策划,本片中涉及当时战国后期战略形式、社会发展、秦赵两国地缘政治、两军军事地理与战争影响因素方面的内容,来自拙作《辗转关东武开秦》。

  我本职是影视行业,也是一个有长期历史人文题材纪录片拍摄经历的影视工作者。另外,因为我对历史有极浓厚的兴趣,在考古等方面也考取了一定学历。

  祖先是满蒙胡人,老北京旗人家庭出身。

  很多看过本片人都看出来,这叫“秋原”的家伙长的巨丑,一脸匪象……看的很准确,一针见血,眼光犀利,赞一个。还有不少人也听出来了,这家伙一口浓重的儿化音,再为这些听众赞一个。

  献丑了,我这人形象不好,而且在电视上老低着头窝着肩膀,这是近视眼+长期伏案+在考古现场长时间弯腰工作导致的职业病。

  趁目前刚热播过,给大家分享一个资源:《辗转关东武开秦—秦赵争霸中的军事地理学》。拙文于2014年完成,在指文出版社《战争事典》07期刊出。

  这期杂志在豆瓣读书上也有词条: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263329/

  《喋血长平》影评(五):历史从来都是人的故事。

  我只是一个对历史很感兴趣的屌丝,有好看的书或者电影就会去看,前两天毒舌电影推荐了这部《喋血长平》,我看了前半段文章和几张图片就没敢往下看,怕剧了透,就没意思了。

  今天迫不及待的把这部纪录片看完了,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首先得说我没有看过正史,以前对白起的印象还就是他坑杀了四十万敌军,连哪国的都不知道,就是感觉这个人很屌,很帅,能打败那么多人,对人命没有什么概念。

  随着慢慢长大我开始明白了生命的独特性和它的珍贵,也知道了人性的复杂。

  我没读过史书所以并不了解白起一生的故事,但他如今在我的认知里,不再是一个杀神,也不是人屠,我看到了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应该是在第三集里,导演用不长的篇幅大概讲了一下白起的一生,在历史里出现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小官,只杀过十个人,但他为什么会变成人屠呢?他后来又为什么会杀死那么多人呢?片子给出了答案,因为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就要拿人头来换,所以他不得不杀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把人头挂在腰间去领赏升官。

  史书里没有关于白起早年的记载,可以想象他并有出生于名门望族,他一定是出生在普通的百姓之家,他不像赵括有一个名扬四海的父亲,所以他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来一步步走出清贫的百姓之家。

  我们可以想象白起在杀第一个人的时候心里的恐惧如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他,可战场智商来不及他反应,下一个敌人又攻了上来,上天赋予了他无与伦比的军事天赋,在他踏上战场的那一刻起,他就用的得心应手。

  他也曾是一个孩子吧,就和片子里那个小孩一样,他也曾对这个时代产生过幻想,看着那些手持枪戟的战士,他也曾想过要像他们一样,去征战四方。

  所以在长平最后一夜他放走了那些尚还年幼的孩子,他冰冷的目光下面依然还有一个热烈的少年。

  所以他杀戮,为了不再遭受苦难,为了国家,为了年少时的理想。

  片子的演员表演的很好,在他穿着一袭黑袍出场的那一刻我就被震撼到了,这就应该是我心中的白起,他藏身于黑暗之中,把所有的感情都禁锢在身体里,只留着他的天赋和狠辣去杀死敌人。

  所以他并不是天生的人屠,他是应着这个时代而生,又被这个时代裹挟着成长起来的将领,他一生从未战败过,他虽杀人百万,但他还是那个少年,他的理想从未改变,纵然时间和战争把他打磨成了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恶魔,那也是被这个时代,被本来就对人命毫不在乎的战争所迫的。

  这些都是我的猜想,因为我实在不想承认一个人生来就是这样的,他一定是年少时候经过什么事,随着成长认识到了社会和战争的险恶才变成这样的,在那样一个以战争为主的时代里,他不得不这样做。

  白起也是一个人,他在一场场战争中改变,逐渐变得冷漠,逐渐的漠视生命,这不是他的错,是战争的错。

  人屠之名,非起之罪,乃战之最也。

  所以我愿意相信白起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人屠。

  《喋血长平》影评(六):百万鏖战 杀戮时刻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冰冷的刀枪、沉重的盔甲、战火硝烟中飞驰的骏马,伴随着厚重的音乐,纪录片《喋血长平》,将我们带进了那个黑暗又辉煌的战国时代。

  长平之战一直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因为有太多的谜团笼罩着这场世纪大战,六十万秦军竟然能包围45万赵军?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何被选为统帅?白起为何要屠杀40万赵军?牵动着历史研究者和军事爱好者的神经,如果要选中国古代10大著名战役,肯定少不了它。

  影片开门见山的交代战争背景,并将出场人物一一进行了介绍,即便是不熟悉历史的观众也可以快速进入角色。开始,赵孝成王听从平原君的建议,接受了冯亭投降,将上党郡纳入赵国的版图,然而秦军果然为了争夺上党,攻打赵国,一开始赵国接受上党郡时已经做好了秦赵战争的准备,派出老将廉颇与秦军相持。然而,年轻统治者好大喜功、意志力不坚定的通病也体现在了赵孝成王身上,制定好的坚守战略,很快就变质了。刚刚登上君位不久的赵孝成王,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渴望前线传来胜利的消息,希望赵国在自己的统治下击败秦国一次,大大提高自己的威望。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战场的场景拍的刀刀见血,(其实还有更血腥的镜头,被央视删掉了,比如挖眼、肠流等)。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廉颇,最终被替换,而且赵孝成王举贤不避亲,一心提拔亲族和年轻人,妄图用一场胜利在老臣面前树立威信。于是赵括出征了,赵孝成王孤注一掷,又压上了最后的20万军队。一个300万人的国家,竟然征招了45万军队到前线作战,这还不包括北方防守匈奴和其他各地的少量部队,估计总数在5万以上。说穷兵黩武一点也不为过。然而,面对穷兵黩武的秦国,不这样也没办法,所以历史就这样注定,百万级别的大战就此展开。影片使用电影的手法,不断切换场景,复杂的人事更替介绍的非常清楚,并将观众不知不觉带入到期待秦赵大战的后续中。

  长平之战,结合地图展示,运用数字影片,完整清晰的解答了人们对车长平之战的疑惑,几位出场的专家也是讲述的切入的恰到好处,专家讲解非常投入,带动了观众的情绪。

  最后坑杀降卒,更是让人不寒而栗。整个片子透过小孩子的眼睛看着一幕幕的场景,小孩子看着秦军渡河的场景、小孩看着廉颇,小孩又递给赵括甲胄,最后小孩子看着被坑杀的赵国士兵,最残酷的战争,通过最天真的眼睛来表现,这个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呢?

  《喋血长平》影评(七):这部中国的历史片,比美剧还好看。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前不久,《大秦帝国之崛起》在央视播出。

  演员们爆表的演技,设计考究的服装以及大部分遵循史实的情节;

  让这部片子收到了很多好评。

  《喋血长平》影评(八):这部只用四十人群演的纪录片几乎碾压当今国内所有的战争影视剧

  作为一个历史小说的作者,自己也曾写过长平之战这段历史。所以当我看到这部《喋血长平》的纪录片时,甚是亲切。当我看到第四集赵括领军突围的情节后,真是被深深震撼了。因为曾今自己笔下的赵括几乎就在眼前。主创团队和我一样都对他报以了善意的同情。

  关于长平之战前赵括的身份,以我看来肯定不只是熟读兵书的军外之人,而是在军中任职的将官。古时,没有军校一说,对军务的了解只有通过在军中服役。如果赵括只是一名熟读兵书的平民就相当于现在一个民间的军事爱好者一下子担任方面军统帅一样,那是不可想象的。赵括一到长平前线便全盘更改廉颇之前的法令,调动将官。这也可以看出,赵括不但熟识军务,而且在军中还有一定的人脉根基,手头还有人可用。很有可能是跟随其父在军中积累下的资本。传说,赵奢早年为将领赵军进攻齐地麦丘,久攻不下。还是赵括献策才顺利攻下了麦丘。由此推断,赵括可能是担任赵奢军中幕僚一类的虚职。这就相当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麾下的马谡,在担任幕僚的时候十分称职,可一旦为将帅领军独撑一面时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显然赵奢比诸葛亮更有识人之明。他看到了赵奢或有长处,但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对战争轻率的态度,完全没有战场乃生死之地的敬畏之心。

  就这部纪录片而言,其中一些故事性的情节部分,简直可以看作电影短片欣赏。再说片中的赵括塑造一开始还只是脸谱化的,但至深陷重围后,人物演绎可以说是渐入佳境。赵括从极度自信甚至自负一下子信心崩塌,再加上他的对手换成白起,让他陷入绝望之中。赵奢曾质疑赵括对战争的轻视的态度。然而在这四十多天内,赵括每日都在看到因自己的过错而战死、饿死的士卒。四十多万人的性命压在他身上,他从未这样真切得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沉重。在我看来,赵括的心性是有成长的。赵军陷入重围四十多天,直至人相食,但军中依然不乱,没有发生叛逃。战斗力意志依然惊人。除了赵人刚烈的族群性格,一定还有赵括个人的名望,无论是实名还是虚名,将士们依然相信这个有着马服子美誉的赵括能带着他们脱离险境。赵括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可将士们的信任又让他不能不垂死一搏。君王的期许,父亲对自己必定误国误军的断言,家族的荣耀,身后的毁誉对他而言都已不值一提。唯有将士们生的希望才是他战斗下去唯一的理由。即便战死也是一种救赎和解脱。片中赵括率军突围的那一段几乎传神地演绎了赵括内心的纠结以及将士们对主帅的信任。历史的记载往往都是冰冷的,但通过影视的演绎,从中挖掘出人性的光辉,便会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这是国内很多所谓古装大片空有华丽的躯壳却无法打动观众的重要原因。但这部纪录片只用短短的片段就达到了这个效果。尤其是看到导演自己介绍拍摄时动用群演仅有四十人,不得不折服。愿主创团队能带给我们更好的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