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前37天》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战前37天》经典观后感集

2022-05-14 12:1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前37天》经典观后感集

  《战前37天》是一部由贾斯丁·哈迪执导,Nicholas Asbury / Simon Coury / Niall Cusack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前37天》观后感(一):总觉得与二战无法比拟的一战,只是我不知道而已

  片子离结束还有四分钟,我停了下来。

  撇开BBC以英国为主角来描述一战到来前的各种斡旋,稍显自我抬高之嫌。

  同时在感慨英国演员的表演实力之外,

  欧洲王室一家子们一步步以不同形式终结让我对一战那段历史想了解地更多。

  TW,各小段的外交抗衡与最后的内阁斗争,文案相当不错;

  至于以百年后今人接受的众多历史观价值观放进去的观点,我并不是很愿意附和,可这就是历史无法被真实展现地本质不是吗?又或者纯粹地还原历史,同时,真实表达历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本就是一个无法同存地状况。

  这个问题我还没想通,去看看一战的相关资料,研究一下这部片子被带入观点的成分比重再说。

  只能感叹历史在横向纵向中被胜利者,当权者去描述,再添加进各种臆想,哎。

  《战前37天》观后感(二):从萨拉热窝入手看看一战的爆发

  一战缘何爆发?这是个讨论过太多的问题。片子也是从所谓历史的导火索:1914年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入手。

  1914年普林西普的刺杀的成功太具有偶然性。塞尔维亚刺杀团伙首次行动误伤了斐迪南大公的座车司机,而斐迪南并没因此中止访问活动,在完成访问后决定前往医院探望受伤司机。而这次的驾车的司机又因为路线不明转错了一个弯,这才又给了已经打算离去的普林西普团伙又一次的机会。直到这时普林斯普的行动还是被附近的警察发现并阻拦,而更加巧合的是,普林斯普的同伴也在旁边,适时阻拦了警察的抓捕,这才使得斐迪南最终命丧玻利维亚。

  随后的故事我们都熟知,一战开始,欧洲大陆陷入四年的拉锯战火中。

  但仅仅是偶然的萨拉热窝事件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吗?

  所谓左右了历史进程的偶然事件,或许蕴藏着历史必然发展的趋势。

  我们表面看到的偶热事件的爆发,其实在背后已经蕴含了诸多的必然,换句话来说,有相当一部分偶然事件是历史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使得这样的偶然事件会必然发生。

  还是以萨拉热窝事件为例。

  刺杀、暗杀我们可以定义为偶然事件,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刺杀、暗杀?

  刺杀者普林西普来源于塞尔维亚黑衣社,一个激进民族主义的恐怖组织。

  而这样的恐怖组织的出现必然有其产生的土壤。

  拉到大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和瓦解,导致巴尔干地区各个民族的民族主义兴起,而各列强尤其是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地区争夺霸权的行为恰恰又打击着以塞尔维亚为代表的巴尔干各族谋求民族独立的行为。

  简而言之,萨拉热窝事件其实可以认为是民族主义情绪积聚的结果,而这样民族主义情绪的外在表现就是对奥匈帝国的对抗。

  即使暗杀不在1914年发生或者说1914的暗杀失败了,也不会阻止以黑衣社为代表的塞尔维亚青年们的反抗活动。因为暗杀的成功与否可能是偶然的,但持续的蓄谋已久的暗杀行为则是必然的。

  上面提到偶然事件蕴含着历史的必然,但并没有解释偶然事件对于历史的作用,那么可以说有一些偶然事件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吗?

  首先来讲,上文提到的偶然事件蕴含历史的必然其实就已经说明了历史的大系统结构。即历史这个复杂系统是由许许多多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产生自发的组织。

  我们看到的只是萨拉热窝事件的导火索作用,而构成导火索的成因也是决定历史走向的重要原因,导火索决定不了历史,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历史。

  那么除此之外呢?如果萨拉热窝事件不是决定一战的关键事件,那么可以说是导致大战爆发的最后一根引线吗?

  其实也不一定。

  塞尔维亚的恐怖主义刺杀了斐迪南大公,所以奥地利就要对塞尔维亚开战吗?真正原因或许是奥地利本身就想削弱塞尔维亚。

  问题在于萨拉热窝事件爆发三十余天后,一战在正式展开,而在这三十余天中,又有无数的事件可以阻止一战的开展。基辛格也在说“一战爆发令人惊讶之处,不在于最后引发全球大灾难的是一桩与先前众多危机相比显得单纯的事件,而在于它居然拖延许久才发生”,片子生动的一面便是大国之间的背后外交博弈似乎比萨拉热窝事件更能决定一战的走向。

  拖延的奥国皇帝约瑟夫因为得到德国威廉二世的“空头支票”而迅速展开对塞尔维亚的战争动员,英国外长格雷则期望用各种渠道了解德国对大战的真正态度,德国贝斯曼反过来期望英国采取中立态度默许日后可能对比利时法国的行动,但也总是与皇帝疯狂的想法背离,法国则一直强调英法的协约作用,俄国尼古拉二世则难以容忍奥国动作的但也不急于向德国摊牌。

  可以说,在这些纷繁的外交博弈环节中,哪一环的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一战未来的变化,

  由此也可见的是,一战绝不是偶然事件所能决定的,而偶然事件也不是其被触发的最后一个环节。

  那么可以说偶然事件的作用不大吗,也不是。

  正是由于萨拉热窝事件才开启了欧洲各大国的外交博弈,而博弈最终的僵化致使大战爆发。

  不过要说的是,偶然事件不同阶段会对历史产生不同的作用。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1914年,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如果类似的暗杀事件发生在1914年之前,或者1914年之后,还会导致大战的爆发吗。

  巴尔干地区我们形象的形容为火药桶。如果我们把萨拉热窝事件形容为一战的导火索可以发现,在1914年之前,火药尚未堆满,而1914年之后,火药有可能因为堆积太久而受潮失效了,唯有在1914年,偶然事件才能真正起到导火索的作用。

  如果暗杀在1914年前,一战会发生吗?

  而暗杀如果在1914年之后,又会怎么样呢?

  比如危机发生在了1916年,这时候如果开战德国的指挥官们则要多考虑考虑俄国人的态度了。

  在19世纪90年代,俄国人需要2到3个月才能把军队集结到德国边境,这个时间足够德国在西线先把法国击败;而到了1910年,运输时间缩短为18天;而到1916年,俄国日趋完善的交通建设对德国则构成大大的威胁,使其没有能力再进行两线的作战。这一变化可能阻止不了大战的爆发,但大战的规模以及持续时间则将都受到影响。

  就像李德生领袖在解放战争期间包括建国前后是出现过几次被暗杀的危机的。如果在红军期间对李德生的刺杀成功了那对于中共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或许常凯申就会因此完成了“剿共”大业实现全国统一,而如果刺杀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则即使刺杀成功了也不会对战争的全局走向太大的影响了。

  我曾看过一个关于历史的选择性漏斗,即“历史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事件越来越迫近,选择的余地就越来越小,爆发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

  一战的爆发往前追溯,19世纪末均势结构的变化,德国的崛起,“两级”结构的出现。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对立的基本形成,在左右局势的同事,这都导致选择的漏斗变小并朝着战争发展,而后1910年德英关系的改善又使得选择漏斗变大,可能朝和平发展,不过1912年和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则又使漏斗变小,等等如此下去,直到1914的萨拉热窝事件,起到“导火索”的作用,最终大战的爆发。

  《战前37天》观后感(三):黑格尔的失败,

  战争并不是必须会发生的,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基本上算是把欧洲文明,打了个稀巴烂,欧洲文明的明灯,迄今,也就成了一个,在教科书上可以供凭吊的东西,倒是把革命这个病毒传播到了四方,教科书上的东西是是值得怀疑的,尤其是随着你生活阅历的提高,你会越来越相信休谟的怀疑主义者,梁漱溟在晚年,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明天会变得更好吗?

  战争是什么?战争就是人类最非理性的一项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准确的说是三个表兄之间的战争,当然啦,外国人的表兄表弟,堂兄,堂弟,和我们说的不是很清楚,但总体来说,英国国王,德国皇帝,还有沙皇他们是一家人,一家人玩个游戏而已,,没有想到游戏玩大了,尤其是德国皇帝,居然用了一个闷罐儿车,给自己的表兄送去了一个革命的种子,还有几百万,金玛克武装起来的一个,乱党,最后把自己的表兄,尼古拉二世,送到了一卡捷琳堡里面的坟墓里,他们的坟墓不是教堂,是一个厕所,一家被杀个精光,整整100年过去了,这种革命的病毒,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打着革命的旗号,屠杀,抢掠,强奸,干什么都行,哪里是?黑格尔,所谓的,进步,所谓的世界精神,这就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所见的,是更大规模的屠杀,更大规模的罪恶,举世无双的世界级的大屠杀和世界级的大饥荒,都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怨谁呢!

  战前37天,本来这些都可以避免,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历史也不是直线的,也不是循环的,历史?是什么?人们什么都没有忘记,什么也没有学会,这恐怕就是历史的经验,

  《战前37天》观后感(四):英劇硬實力的全力表達

  可能因为已经过去了100年,所以事情看得更清楚。良心贝贝西为我们描述了一站前37天欧洲大国间的外教上的博弈。将那种算计 官僚 伪善 全部撕裂。之所以会爆发这场人类浩劫般的战争,就是因为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自私的上层所谓的自尊!

  死了多少人,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家庭从此破裂。

  这是一个看着难受并且让人来气的电视剧。

  但却如此的客观,并没有針對任何人却批判了所有人。

  這也注定是一個小眾的電視劇,全劇圍繞了主導命運的幾強的外交斡旋,沒有過多的渲染和鋪張,濃烈的當時感容易讓人產生距離感,若沒有相關的歷史背景知識甚至會讓觀眾消化困難。全劇精髓盡是語言和演員表演的張力,英劇硬實力的最佳表達。

  此剧的意义是告诉我们,我们有多么接近不用开战!却又有那么多当年历史的必然导致了一战。

  甚至到最后,英国人都不清楚他们采取的立场与态度是否是正确的。

  然而打到山河破裂,国破家亡,屍殍遍野之後,你還講什麼高尚的大道理,站什麼立場,表示什麼態度!

  黑格爾說得最清楚:人類從歷史裡學到了一樣東西,就是人類從未改變過。

  《战前37天》观后感(五):英国人眼中的一战是怎么爆发的。

  英国人在《糟糕历史》里曾经这么吐槽一战爆发的原因:塞尔维亚人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所以奥匈帝国要揍塞尔维亚人,而塞尔维亚人的朋友俄罗斯人就要帮助塞尔维亚人,然后奥匈帝国的朋友德意志人要出头,然后俄罗斯的朋友法国人也占了出来,然后德国人就要同时揍俄罗斯、法国和比利时,然后比利时人的朋友英国就要帮助比利时人,然后一战就爆发了。

  《战前37天》好像说的就是这么一件事。然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德国人。

  很少有人去认真反思一战,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更加惨烈的二战上。其实二战不过是一战的延续而已。甚至冷战也是。而三战之所以没有爆发,其实更应该感谢核武器的发明。

  尽管这部作品只是浅尝辄止,总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只可惜,真的想去反思1914年的人太少了。

  《战前37天》观后感(六):帝国时代的公务员体制

  看过《是,大臣》及《是,首相》的都知道,英国的公务员体系分成两大类:政务官与事务官。政务官有党派之别,竞选产生,对议会负责;而事务官则无党派分别,考试选拔产生,择优录取。

  看了这个片子,花痴起了英德两个贴身秘书,德国的资料找不到,这里大约翻译一篇关于英国事务官制度的文章,对小哥们的背景大致有个了解。

  英国完全以选拔考试为基础的公务员制度是在1890之后建立起来了。1855年之前,英国的事务官由举荐产生,因为任人唯亲,效率低下,为人所病诟。当年英国人看中了清朝的科举制度,于是从1855年开始逐渐建立起了半考试、半举荐的选拔体系,因此到今天,英国的官僚仍俗称Mandarin。到1890年,雷德利委员会报告之后,举荐制度完全废除,代之以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议会同时采纳了委员会的文官分层体系,将事务官们分成两大类:第一类的书记官(officers in the first division),及第二类的秘书员(Clerks in the second division),秘书员任职8年后,有机会可以晋升为书记官。该两大类全部由考试选拔产生,法定强制退休年龄为65岁。

  书记官报名年龄为22到24岁之间,可同时报考印度、东方殖民地、或国内职位,考试内容包括英国语言与文学、法国语言及文学、德国语言及文学、意大利语言及文学、古希腊与罗马、梵文与阿拉伯文、应用与纯数学、理学(化学、物理、动物学)、历史(英国、希腊、罗马及一般当代史)、政治与经济、经济史、道德哲学、罗马及英国法与政治制度。考试难度相当于大学考试,为防止填鸭式的突击准备,选拔要求应试者每一大类都必须证明能达到标准的知识水平,才能给分。

  书记官的薪俸按照级别分别如下:三级书记官每年200镑起,每年涨薪20镑,封顶500镑;二级书记官年薪600镑,每年涨薪25镑,封顶800镑;一级书记官年薪850镑起,涨薪50镑,封顶1000镑。书记官们服务满10年后,可领取目前薪水的10/60作为养老金;满11后,养老金调整为可领薪水的11/60,此后以此类推,每满1年,上升1/60,直到满40年,可领取薪水的40/60作为养老金,此后不再调整。

  第二类的秘书员报考年龄17到20岁之间,考试内容包括书法与拼字、会议纪要誊抄、算数、英语作文、摘要与归档、簿记与速写、地理与英国历史、拉丁语、法语、德语、初等数学、无机化学、初等物理。考试竞争极为激烈,平均每10人方录取1人,录取后可以选取一个服务部门。

  秘书员的薪资从每年70镑开始,每年涨5镑,直到100镑,之后每年涨7镑,直到190镑,再然后每年涨10镑直到250镑,最高300镑到500镑封顶。秘书员的晋升不以年资而以能力为准。

  除了秘书员以外,还有一类打字员男孩,报考年龄在15到18岁之间,20岁以后不再留聘。打字员基本以伦敦为主,爱丁堡与都柏林有少量,而外省市镇则基本没有。考试的内容有必修科目,包括书法与拼字、算数、作文,以及二门选修科目,包括会议纪要誊抄、地理、英国历史、选择拉丁语、法语、或德语之一进行翻译、基础几何知识,化学及物理的自然知识。

  与本剧无关的印度、东方殖民地选拔考试就不再赘译,参考以下给出的英文原文链接。

  从剧里已经点出,Sir Edward Grey作为外交大臣,内阁阁员之一,是典型的政务官,对议会负责。Sir Erye Crowe,Permanent Under Secretary,常务次官,高分考入的书记官。

  本剧里的秘书小哥之一,Alec则是高中毕业后考入的秘书员,应该是Sir Erye Crowe的贴身秘书,King's中学毕业后,从苏格兰南下打拼的聪明男孩。至于德国小哥Jens,缺乏相应资料,实在很难判断是哪一类,从他和首相的互动看,应该是首相的贴身秘书,可看着实在是年轻啊。难道说普鲁士容克地主集团因陋就简,直接从优秀的秘书员里挑选合格的给首相做贴身秘书?

  两个小哥都有着美好的心灵,俊美的相貌,他们站在伟人的身边,见证历史的进程,直到战争到来。可同时他们也代表了同时代的所有年轻人,无论自愿与否,他们弃笔从戎,for King and Country, 他们是那么的可爱,可命运是如此的多劫,为自私的老人们打一场他们不懂或者不愿的战争,却终将湮没在历史的车轮之下,化作无数无名烈士的鲜血,染红比利时弗兰德斯上那片殷红的罂粟花。

  《战前37天》观后感(七):一战的欧洲与战国

  在看这部剧之前我对一战战前形势仅限于起因于萨拉热窝事件,在看到这部剧的第三集才对整体局势有了大概反应。总共只有三集的剧,前两集都用来适应英式英语口音和理清人物关系了。看完之后不免感叹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但又不简单重复”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道理。

  一、局势的相似性

  《战前37天》观后感(八):评评结尾的那些人及背景

  英国

  德国

  在两大列强集团的不断干预下,巴尔干成了欧洲火药桶。

  有道是:玩火者必自焚。当时光进入20世纪初的时候,火药桶的引线再也捂不住了,最终萨拉热窝枪声响起,引爆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范围的战争!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世间的仇怨多由贪欲而起。

  最容易勾起帝王贪欲的就是土地。1908年,奥匈帝国向南扩张,正式吞并巴尔干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帝国对这两块地盘的吞并,是号称巴尔干保护者的俄国出卖的结果。在19世纪中期的俄土战争中,俄国为了换取奥匈帝国的中立,许诺奥匈帝国兼并上述两地。不过,当时奥匈帝国只是代管,名义上两地仍属于土耳其。为免夜长梦多,奥匈帝国终于先下手为强。

  世间很多事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破就不好收拾。巴尔干最好斗的塞尔维亚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好斗的塞尔维亚人是不容易妥协的,对任何人都不迁就。塞尔维亚的国王和王后曾示好于哈布斯堡王朝,结果在1903年,一群军官发动政变,将国王夫妇射杀,还把尸体的衣服剥光,从贝尔格莱德王宫的窗户扔了出去!然后扶植了一个对俄亲善的新国王。对自己的国王尚且如此,塞尔维亚人的野性可以想见。

  塞尔维亚一直把与其接壤的波斯尼亚当成自己的兄弟,兄弟的土地也应该是自己的,塞尔维亚人的梦想就是把波斯尼亚纳入信奉东正教、属于斯拉夫人的大塞尔维亚王国之中。

  奥匈帝国的公然吞并,使塞尔维亚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民众的反奥情绪高涨,大有无法抑制之势!

  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

  正在这个当口,奥匈帝国在临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安排了一场军事演习。

  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带着媳妇儿索菲到波斯尼亚检阅演习,并访问萨拉热窝。斐迪南大公一方面想炫耀一下武力,想让波黑人认识到奥匈帝国的强大,另一方面是想显摆显摆他的媳妇儿。

  斐迪南大公是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的大侄子,弗兰茨的皇后就是著名的茜茜公主,皇帝跟皇后有一个独生儿子鲁道夫大公。但这位太子爷是个情种,开枪打死了17岁的小情人,然后自杀殉情了。你说外国的皇太子多有意思,你当了太子,将来就是皇帝,想找谁谈恋爱不行啊,偏偏要因为失恋而自杀?这对于中国的皇家来讲是不可想象的事儿。皇太子一死,斐迪南大公就成了奥匈帝国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斐迪南大公把媳妇儿带来是因为只有在这儿,他的媳妇儿才能得到大公夫人应有的尊重。在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维也纳,没有任何人尊重索菲这位未来的皇后。当初大公要娶索菲为妻的时候,皇帝曾强烈反对,因为她没有皇家血统。

  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有一个著名的体征——他们的下嘴唇和下颚能奇异般地突出,被称为“哈布斯堡嘴唇”。其实,这种突出有点像猩猩。但是,就为了保持这个高贵地位的特征,哈布斯堡家族对结婚对象有严格的限制。

  不仅是哈布斯堡家族这么做,当时的欧洲皇室成员绝对不能跟没有皇家血统的人通婚,只能是各国皇室之间通婚。索菲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捷克贵族家庭,虽然不是平头百姓,是个伯爵,但因为家里穷,贵族的场子已经撑不下去了,索菲就在一位奥地利大公夫人家做侍女。而这个大公夫人特别想把自己的闺女嫁给斐迪南做皇太子妃,将来当皇后。但是,斐迪南偏偏没看中大公的女儿,反而跟她的侍女一见钟情。斐迪南经常去拜访大公夫人,但不是去追求大公夫人的女儿,而是追求已经30岁的侍女。这样一来,大公夫人怒火中烧,把索菲给辞退了。可是,斐迪南依然追求索菲。这可以说是一场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

  这事儿终于被老皇帝知道了。斐迪南很坚决,跟自己的叔叔进行了一场意志上的较量,一直斗了两年,最后老皇帝对这件事感到厌倦,同意斐迪南跟索菲结婚。但他们之间有一个约定,索菲的后代不能做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被迫出席哈布斯堡王朝的秘密内阁会议,当着皇帝、奥地利大主教、匈牙利大主教、政府各部大臣、哈布斯堡王朝所有大公的面,郑重宣誓:他与索菲的后代及后代的后代都不继承皇位。

  在他们俩的结婚典礼上,哈布斯堡家族出席结婚典礼的只有斐迪南大公的母亲和姐妹,连他的弟弟们都没来参加。虽然这个婚姻非常幸福,他们生了一女二子,但是索菲在皇宫里没有任何地位,不能跟丈夫一起骑马参加皇室游行,不能一起参加国宴,甚至不能跟丈夫在同一个包厢看歌剧。斐迪南作为皇储参加宫廷舞会时,索菲被安排在最低等级的皇族女士后边。他们只有到外地来,到帝国的殖民地,才可以抛掉维也纳宫廷的束缚。斐迪南大公觉得,这里可以给妻子应有的尊重。

  于是,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带着妻子兴致勃勃地坐着敞篷汽车来萨拉热窝巡游。

  史上最二的军事演习

  对于奥匈帝国来讲,挑选6月28日在萨拉热窝搞军事演习是最二的。

  这一天,是塞尔维亚500多年前在科索沃战役中失败、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你以征服者的形象来访问,就是蔑视人家的痛苦。于是,塞尔维亚“黑手会”和波斯尼亚青年会密切联络,制定了行刺计划。

  但斐迪南大公夫妇对此一无所知,完全沉浸在小夫妻度假的快乐气氛中。

  当天上午,萨拉热窝阳光明媚,夏意正浓。街上挤满了人,有的人在欢呼,有的人在沉默中观望。检阅了军事演习之后,斐迪南大公夫妇坐着敞篷轿车驶向市政厅,汽车行驶当中,突然听到了爆炸声。警察断定说,爆炸的声音是塞尔维亚人制造的袖珍雷管发出的。有人看到一个黑色的小物体在空中飞过,那就是塞维利亚人扔的炸弹。这个炸弹是朝着大公夫妇的坐车飞过去的,但是司机反应敏捷,立刻踩油门加速行驶。斐迪南大公也看到了炸弹,还下意识地回手做了一个阻挡的动作,炸弹又向后飞了一段距离,在大公夫妇身后不远处落地爆炸,炸坏了跟在后面的一辆汽车,炸伤了几个人。但大公夫妇没什么事儿,只是夫人的脖子被弹片擦了点儿皮。

  但刺杀还没结束,实施刺杀计划的共有6名年轻刺客,他们除了炸弹还带着手枪。从有人扔炸弹算起,到车队抵达市政厅,斐迪南夫妇的轿车,沿途驶过了三个刺客的伏击地点,但这三个刺客都没有采取行动。然后,斐迪南大公来到市政厅,接受市长的欢迎。市长知道刚刚发的事儿,却在欢迎词中宣称:萨拉热窝全体人民都非常尊敬斐迪南大公,并对他的来访感到高兴。这让人感觉十分荒谬可笑。

  如果此时斐迪南大公结束一天的行程,也可能“一战”就不会这么快爆发了。结果大公为了耍酷,说刚才受伤的人里有自己的随从,坚持要去医院看望他们,显示一下君主对臣民的关怀。大公要求夫人留下避免危险,但是夫人拒绝了,表示无论如何也要跟自己的丈夫在一起。把大公夫妇送上鬼门关的是波斯尼亚的地方长官,这人信誓旦旦地向大公表示,萨拉热窝不会再有什么危险了,他说自己很了解塞族狂热分子,说这帮人能力有限,每天只能组织一次刺杀行动。

  于是,大公的车队再次出发了。

  改变历史的暗杀

  也许是命中注定,斐迪南大公要在萨拉热窝画上生命的句号。在经过一个路口时,大公的司机发现走错了路线,只好停车换挡,准备掉头。

  此刻,一个令人震惊的巧合出现了,司机掉头时,恰恰停在一个叫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人面前,离他只有几米远。普林西普时年19岁,是刺杀小组的最后一名成员,也是刺杀小组的组长。

  普林西普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拔出手枪,瞄准停下的轿车,连开两枪。如果轿车在行驶中,不见得能打准。但此刻,轿车停下了,历史改变了。当车子再次启动的时候,一股血流从斐迪南大公的嘴里喷射出来,大公夫人在尖叫:“我的上帝,你怎么了?”说完这句话,她自己也中枪昏倒了,头正好落在丈夫的两膝之间。同车的波斯尼亚地方长官还以为他们俩是被吓昏的呢,没当回事儿,但是大公明确意识到,自己遇刺了。大公说:“亲爱的索菲,亲爱的索菲,别死!为了我们的孩子,你要活着!”

  这时候有人跑过来,围住大公,撕开外套,想检查一下哪儿受伤了,大公硬撑着——因为他是军人——连说:“没事,没事。”

  与此同时,这名刺客举枪瞄准自己的头部,人群当中有人制止了他;在搏斗中,他吞下了一瓶氰化物想自杀,没想到毒药是从地摊贩子的手里买的,已经过期了;他还挣脱了警察,想跳到河里淹死,结果河水太浅。这哥们儿三种死法都没死成。

  由于普林西普不满20岁,按照当地法律不能判死刑,就被判了20年监禁。他还说自己没计划刺杀索菲,对她的死表示遗憾,说明这小伙子还有点儿绅士情结。1918年,他死在了监狱里。

  斐迪南大公夫妇在遇刺几分钟之后就死去了,子弹打得非常准。对于斐迪南大公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说他贪婪残酷,对到他的城堡附近捡干柴、采蘑菇的穷人都不放过;也有人说,斐迪南大公还是有开明思想的,他甚至想给予奥匈帝国内的斯拉夫人以管理帝国的话语权,包括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如今,他却被塞尔维亚人刺杀了,现实真够讽刺的。

  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的消息传到维也纳,立即引发了骚动。当时83岁高龄的奥匈帝国皇帝听到这个消息,不知是喜是悲,他不喜欢这个侄子,但是又见过了太多亲人的非正常死亡:儿子自杀;他的一个兄弟去墨西哥当皇帝被枪毙;另一个兄弟放弃公爵头衔后离奇失踪;最惨的是,老婆茜茜公主被人用锉刀暗杀,凶手是个有神经病的无政府主义者,本来是要刺杀意大利国王,因为没钱买火车票,就转而把她刺杀了。这时候,皇帝已经有点儿糊涂了,他的私人秘书记得皇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种更高层的力量,已经重新恢复了秩序。唉,这是我难以做到的。”

  老皇帝确实糊涂了,他绝对想不到,要想恢复秩序,得有一场空前惨烈的世界大战!

  (摘自袁腾飞著《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战前37天》观后感(九):战争是怎么发生的?

  非常好看!所有人都知道结局的故事,用倒计时的方式拍得惊心动魄。以英、德两国政府的两个小秘书的视角叙述,但主要是英国立场。正如豆友所说,在英国人眼里,德国人都是好战的疯子,俄国人是酒鬼,法国人是傻子,奥地利人可以忽略。只有英国人热爱和平,维护秩序——但实际上,英国人只热爱西欧的和平,如果只是在东欧打仗,那么他们根本就不在乎。电视剧的主要场景就是在开会,英国内阁会议,德皇的会议,还有外交大臣和大使们会谈。只有两个有台词的女性角色做点缀。但是一点都不闷,剧情紧凑,满眼都是金句。

  气氛营造得非常好,服装特别有范儿,演员全都演技在线——这些都是英剧的标配了。

  希望还能看到从德国视角拍的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