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囚车驶向圣地》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囚车驶向圣地》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4-05 03:03: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囚车驶向圣地》经典观后感10篇

  《囚车驶向圣地》是一部由拉杜·米哈伊列亚努执导,利昂尔·阿贝兰斯基 / 吕菲斯 / Clément Harari主演的一部爱情 / 战争 / 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囚车驶向圣地》观后感(一):梦境里的出埃及记

  文_发不沾霓

  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即将迎来第70个年头,纳粹针对犹太民族的“大清洗”早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抹不去的污点,而电影人对这段历史的再现与反思却从未停止过,从[华沙一条街]到[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从揭示犹太人身上所具有的人类共性,到以儿童视角的纯净反衬屠杀的残酷,或沉重,或真实,而这部[囚车驶向圣地]可谓异类,它摒弃了那种严肃的讲述方式,代之以诙谐戏谑的口吻,展示了“大屠杀电影”的另一种讲法。 无乐不作的逃亡 据《圣经·旧约》记载,以色列人在埃及遭受迫害,先知摩西受到上帝的命令,带领他们逃出埃及前往“应许之地”。而拉杜·米赫罗则将这“出埃及记”的故事搬上了二战的舞台,只不过这一回,故事里的主人公施罗姆是人们眼里的“疯子”,和大圣人摩西不可同日而语。电影始于施罗姆的旁白:“那是1941年的夏天,我认为人们应当展开逃亡,我得马上告诉他们……”,于是施罗姆便张牙舞爪地朝着他要拯救的村庄“施代乐”奔去,他就像是泄露“天机”的先知,为村庄里的居民们带来了“纳粹即将袭来”的信号,即便是村庄里最德高望重的拉比,面对施罗姆的情报也坚信无疑,然后施罗姆提出了“买列火车开往以色列”的逃亡计划:筹集资金弄一列火车(实际上是一节车厢一节车厢购买),然后由一部分村民装扮成纳粹军人,其余的村民则扮成囚犯,全村人乘着这列火车一路飙到以色列。尽管这种在纳粹眼皮底下蒙混过关的把戏近乎于天方夜谭,但仍旧获得了长老们的一致同意。 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村里炸开了锅,村民们个个都跟小学生要去春游一样兴奋。而长老议会也像模像样地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回答村民们的疑问,并借机商议由谁来扮演纳粹军官——列车上的老大。有意思的是,村民们都以“扮成德国人是耻辱”为由互相推诿,在被众人以各种奇葩的理由婉言谢绝后,长老议会最终指定村里颇有威望的摩德凯作为扮演纳粹军官的人选。电影在这一部分尽情地展现村民们的热情,他们纷纷投入到了“施代乐村的大跃进”中:裁量制衣、锯木烹饪、载歌载舞,热闹得像是庙会赶集,募捐会当天的队伍更是排得跟上海世博会一样。在依次找来了德语教师(一名流亡的犹太作家)、用来滥竽充数的伪造证件和一位没有任何驾驶经验的火车司机之后,逃亡前的一切准备便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德语教师忙于训练“士兵”、村民们组装着购来的车厢并为之上色、那个菜鸟司机攥着“驾车攻略”潜心修炼。一天夜里,在拉比感人的演讲之后,“逃亡之旅”正式启动。 施罗姆站在车厢的顶端迎风张开双臂的镜头成了全片最激动人心的一幕,然而开往圣地的路途并不坦荡,火车先是经过了一个纳粹控制的车站被发现,之后又被党卫军拦下检查,甚至还上演过“勇闯龙潭救裁缝”的戏码,还在旅途的末段遭遇了另一批扮演纳粹的吉普赛人,简直荒诞到了家。 猝不及防的反转    [囚车驶向圣地]里,施罗姆的最初人选是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罗伯托·贝尼尼,但贝尼尼却以“要投身另一部电影的制作”为由婉言谢绝了此番邀约。而贝尼尼的“另一部电影”就是之后横扫全球各大电影节的[美丽人生]——同样是关于犹太人和大屠杀,同样是一则战争童话,两者的上映时间仅相差一年,因此也有人将[囚车驶向圣地]称为[美丽人生]的“姐妹篇”。不过,也有人对此十分不屑,世界社会主义者网站(WSWS)的斯特凡·斯坦伯格就撰文盛赞:“[囚车驶向圣地]要(比[美丽人生])好得多。”其实比较一下这两部电影就会发现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收尾。[囚车驶向圣地]的最后,画面先是施罗姆的面部特写,他正向我们讲述着众人“逃亡”后的美丽人生,紧接着,整部电影最令人震惊的部分出现了——镜头拉远,施罗姆穿着条纹囚服正站在纳粹集中营的铁网之后!最后镜头定格在了施罗姆的微笑上,传来施罗姆的清唱:“施代乐、施代乐、施代乐,别忘了我,有一天我会坐上火车,去那遥远的地方……” 反观[美丽人生],其极力赞颂的,是生命的希望,纵使有所牺牲,但喜剧的外衣包裹着的是令人感动的温情,是卓别林式的笑中含泪,而[囚车驶向圣地]描绘的则是希望的泯灭,嬉笑的表象下蕴含的却是刺痛人心的冷酷,当电影最后一个镜头出现之时,没有人不被这晴天霹雳般的转折所震慑。这一反转的结局令之前所营造的一切轻松愉悦全都烟消云散,它起到的不仅是诸如悬疑片里“啊!凶手竟然是他!”这种制造高潮的功效,还扭转了我们看待这部电影的态度,由观赏一出闹腾的笑话合集,转变为对大屠杀的反思。因为无论我们如何琢磨施罗姆所讲述的这个故事,最后总逃不出这一结论:即倘若施罗姆幻想了这一切,那就意味着他或者他的同伴一直都是集中营的囚徒,又或者他的同伴根本就不存在。 电影用了几乎全部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施代乐村民们的喜怒哀乐,却在最后一刻让这些成为美丽的虚幻,这么一来,成为泡影的那些人物也因为在电影里有血有肉的形象间接强化了反转结局的力度。那些被关押在集中营的人们,唯有像施罗姆这般靠幻象来接近幸福,纳粹所剥夺的不单单是代表犹太人生命的数字,更是如施罗姆幻想中的情形那样美妙的生命之旅。 荒诞不经的合理 导演拉杜·米赫罗是罗马尼亚人,22岁时便离开家乡前往法国发展。他在看过了[辛德勒的名单]后萌生了拍这部电影的想法,他还说:“欧洲的极右势力试图控制有关大屠杀的言论,我并不想改写任何现有的论调,只是试图将这种讨论保持下去。用一种喜剧语言描绘大屠杀的悲剧,用喜剧扩大悲剧的力度,笑声最终会转化为另一种哭泣。” 对于这样一个异想天开的逃亡之旅,如何以喜写悲是考验导演功力的地方。拉杜选择用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将这个本该充满恐慌的逃亡装点得像是郊游踏青一般自在,既削弱了战争的残酷性,也让看尽苦大仇深情节的观众不至于对其厌烦,而在结尾之处又及时地将电影拉回严肃的范畴,留给观众充足的思考空间,此片也让他在第55届威尼斯电影节上斩获了“最佳处女作奖”。拉杜本身就是个犹太人,他一方面用嘲讽的口吻在片中展现了犹太人的精明能干,比如极尽所能节约开销的会计师扬科勒(他在“能省则省”的方面已然成精),而另一方面,拉杜也毫无顾忌地拿犹太村民们的自私和无知开涮:不让女儿出嫁的老头、为了对其他村的人隐瞒自己的计划而撒谎的拉比、将假扮的纳粹误以为真的村民、极易被煽动的热血青年等等,像一出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小品。电影里一位原本信封犹太教的青年受到共产主义的感染,于是在旅途中以他为首的“无产阶级阵线”同摩德凯所统领的“伪纳粹党羽”之间爆发了许多冲突,制造了不少笑料。 这种荒诞的风格也从侧面印证了“一切都是施罗姆的幻想”这一论断,从电影开头施罗姆的“启示”就已经现出端倪,施罗姆向拉比传达信息的方式不是说话而是手舞足蹈,加上没有人反对便得到所有人支持的“逃亡计划”。此外,列车行进时所发出的女人抽泣声(不是车轮与铁轨摩擦的声音)也可看作是幻想的证明,加上最后驶离边境的火车边上那颗落在铁轨上弹了几下的“超现实炮弹”,更是“幻想论”的有力证据。 其实,导演也在细微处埋下了伏笔,与结尾字幕时相同的那个悲伤主题音乐一共在电影里出现过三次:一次是村民出发那晚拉比的演讲、一次出现在草地上的祈祷时、还有一次是临近片尾时几个主要人物手牵手正视前方,比起占去影片大段时间的欢快旋律,这三幕显得“正常”得多,离乡前的无奈伤感、祷告时的虔诚肃穆和赴死前的视死如归是影片少有的凝重时刻。片中教摩德凯德语的那位犹太作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德语是死板的、精确的和伤感的,犹太语是德语的模仿,有着幽默的东西在其中。要学说纯正的德语、不带犹太口音,你只需要去掉幽默的部分即可。”这本是一句笑话,但用来形容[囚车驶向圣地]却相当合适,它是喜剧的模仿,是带着大量幽默段落的悲剧,它的结尾所做的就是将它之前的一切幽默给剔除掉。 刊载于《看电影·午夜场》2014年五月号

  《囚车驶向圣地》观后感(二):如果这是一群中国人

  这部片是在季风书园的电影沙龙看的, 内容可以诠释的东西实在太多, 大历史背景,犹太人的颠沛流离,讽刺权贵的愚蠢, 各种主义, 信仰。。。鉴于我才疏学浅, 无法一一罗列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所以, 关于本部影片, 我想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果这是抗日战争时期, 一群被日本关押的中国人逃亡的故事, 怎样的结果才是符合逻辑的, 为什么?

  首先明确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也不是传教士, 但是本片观后听到沙龙组织者的解析后, 对信仰和一些主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如果是一群中国人, 我想,符合常理和逻辑的结局不会是最后的胜利逃亡, 一定是在目的地抵达之前已经开始内部斗争,然后整个逃亡队伍一点一点自我瓦解。

  其实, 中国人和犹太人一样, 同样是人。中国人算计, 犹太人也算计, 中国人各有各的想法, 犹太人也一样, 各有各的现实想法。但是关键的一点不同在于, 犹太人有源于祖先留传下来的坚定信仰,纵使他们也意识到上帝不能拯救人类, 但是整个过程中, 他们的分工配合,冲突的协调, 靠的就是信仰的引领。

  观影后, 电影沙龙老师的讲解突然让我豁然开朗了。其实电影周中有一个细节, 就是他们在安息日做礼拜的时候, 对是否需要脱下纳粹军帽有着激烈的冲突时, 疯子跳了出来, 大意就是说, 上帝并不是救世主, 并不能拯救我们, 我们每一个人都并不关心上帝到底在不在,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我们自己在不在。这是多么直白,现实的观察和自我的承认。 当看到旁边的大妈说了声“这是最好的祷告”之后,所有人的欢呼, 我突然意识到有宗教信仰的犹太人并不是纯意志决定了自己的认知, 他们依然能在合适的时候清晰的,理性的思考,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真实状态。而对于无法预知的是否会遇到的德国人, 是否能逃亡成功的问题上,相信信仰的指引,因而他们能很好的完成分工配合。

  结合沙龙老师的解析, 我重新刷新了唯心主义这个在高中政治课老师用马克思那套东西灌输已久但过于生硬和抽象的解释。以前的印象是宗教信仰=>唯心主义=>意志决定一切, 有神的存在。看到这里, 我理解为宗教信仰同样是认可现实和物质的, 只是,理性唯物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 局限性之外的东西不能否认其存在也无法揣测其存在形态, 只能根据有限的认知塑造形象(其实就相当于西方宗教中的上帝)。

  个人认为承认人的理性认知的局限性, 幻想出局限之外的存在更符合逻辑和事实, 而且, 西方的原罪论和人性本恶让人对未知(即理性认知局限之外的世界充满敬畏, 或者必要的时候能有精神激励作用,比如这次逃亡)。

  因为从生理上来说, 人都是趋利的,趋向保全自己, 争取利益, 所以, 纯粹的唯物主义由于只看重人类能认知到的世界,没有对未知的敬畏, 也没有无助时的精神寄托, 以至于很容易产生只要看不到对自己不利的东西,都可以无底线, 无节操;绝望时彻底看不到希望这样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人没有信仰, 没有底线的一个算是比较清晰的逻辑解释。

  其实我说的已经不是电影本身了。哈哈哈,但是关键的是对一些现象有了比较清晰理解, 我也欣慰了。

  《囚车驶向圣地》观后感(三):囚车驶往圣地

  个人认为,好电影和好的短篇小说一样,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不看到最后不能品味到深层的内涵。。。

  这个片子,情节很荒谬,内容也很荒谬,很法式喜剧,而且不厌其烦地不忘表现一下犹太人的民族性,有些可能是自豪,有些可能是自嘲。无休无止的唠唠叨叨,这样那样难以理解的小事,常人智商所不能分析的意外。很温馨,很和谐,一点都不像战争时期的逃亡,而且很需要耐性,因为看着看着,大概都知道后面会发生啥事。。。

  可惜不是,片子最后的两三桢镜头,让我头顶一阵轰乱,很交集,。。短短的几秒钟,让这个片子升华了,从一个浅薄的类似法国凯撒系列的喜剧片,变成了一个对我来说能评四星值得推荐和码字的片子。。。而且,虽然出人意料,但是合情合理,。。。而且通篇都在告诉着我们后面是什么,只不过我们是正常人,没想到那方面而已。。。再说多了就没意思了。。

  真的,保持耐性,看到最后,看电影不就是看那么一个多小时,就为了一步一步期待着那么个高潮么?。。值得的。。

  顺便说说。。电驴的字幕烂得可以。。不过自己分析一下还是可以明白的。。

  《囚车驶向圣地》观后感(四):更悲催的是中国人

  非常惊醒的二战灭犹反思片。

  故事用喜剧的方式的讲述着悲剧,欢笑后的眼泪,更能点醒人的痛触。

  火车一路奔向圣地以色列渴望着自由安全的生活,但一路经过的最主要的国家:德国、波兰、俄罗斯,都是二战灭绝犹太人战绩卓越的国家,灭犹排名可占前三甲。

  犹太人在战后,运用集体智慧,在全球营造了一种极度的犹太悲情,唤起了世人对犹太的怜悯,对犹太人的灾后重建及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起到的极大的正能量作用。

  反观中国人,在类似悲剧发生后是多么愚蠢和麻木。整个二战,犹太人被灭种约600万,而中国可统计的死亡就有1800万,因战争期间自然灾害、疾病瘟疫等造成的非正常死亡最保守估算也在4500万至5200万,那不是一次日本人在南京的大狂欢,是1500次。

  时至今日,对此,中国的影视传媒与犹太人相比又做了什么??

  基本是无所作为:没有对国人生命虫蚁般灭绝的反思,也没有对这段历史全面客观的描述,更没有一部类似犹太人这样有分量的电影或纪录片产生。

  中国媒体人是在任由惨况在时间中淡漠在麻木中遗忘。他们一直在象打了鸡血般传播美国普世价值,却忽略西方500年来一直是种族灭绝的操盘,更忽略人类万年进化中,种族清洗从来没停止过。

  推荐2013年影片:修女艾达 Ida,此片也属犹太反思片的上乘之作。

  《囚车驶向圣地》观后感(五):傻瓜們的快樂旅途

  昨天看了Train De Vie <快樂在途中>,這電影躺在我的抽屜裡至少一年了,這回終於覺得心情對味,於是拿出來和家裡人一起看。影碟盒子上有簡介,稱此為<一個快樂的傳說>的姊妹篇,可能因為這樣,家人對它很有期望,結果片子放完了,他們卻是失望,認為電影不好,至少不及<傳說>好看。我覺得這很大程度是影碟發行商的責任,倚賴名氣大的影片宣傳總是危險的,把兩片拉在一起,觀眾自然會期望類似的東西,一旦稍有不符,便會予人貨不對辦之感,惹來平白利用他人名聲的嫌疑。兩齣電影之間的最直接的關聯,是<途中>曾找來羅拔圖貝尼尼演出,後來他卻辭演了,並自導自演出所謂巧合地相似的<傳說>。沒錯,兩齣電影首先就有相同的背景(二次大戰),同樣以被迫害的猶太人作題材,可是如果<傳說>是笑中有淚,<途中>肯定是笑的比重多很多,至少在最後一個鏡頭出現前如是,而且<傳說>集中描寫親情,<途中>的主角群則是整個猶太村落。

  我不熟悉猶太人的文化,不過看來他們頗服從拉比和哲人的,即使不明白為什麼要離開家鄉,還是全村都順從了這個決定,他們籌劃離開的時候也能感到團結的力量,單憑這些村民竟然能把那堆只是比廢鐵稍好的東西化為火車、弄來公文、找來火車司機、還有個老師把那個「德國人」訓練得那麼神似。村民們雖然賺錢能力一流,政治知識卻十分貧乏,弄出不少笑話,竟然很多都以為他們自己人扮演的納粹黨是真正的納粹,因此敵視他們,在危急關頭還要搞對抗(我心裡嘀咕:但他們不是一起開會的嗎?真是傻得可以),其中一個還以為人家同時是共產黨和納粹黨,此外拉比很鬼馬,他對上帝的禱告就好笑得很。這片雖然題材沉重,但笑位不少,也不牽強,只是讓人嘆服於猶太人的生命力和絕處逢生的本領,基調輕鬆,不過也常常叫觀眾捏一把汗。至於結尾,導演沒有交代原因,不過可能性有很多很多吧,畢竟在那個時代,在歐洲作猶太人,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他們沒事才是奇蹟,影片在那裡就完了,可能就為了要叫觀眾玩味。我個人卻不太喜歡,覺得這樣有點矯情了。不過可能這只是因為我的口味偏淡。

  《囚车驶向圣地》观后感(六):囚车驶向圣地----耶路撒冷所在地——以色列

  囚车驶向圣地----耶路撒冷所在地——以色列

  1998年拉杜·米哈伊列亚努导演的作品

  故事背景,二战时期的1941年,德军占领了法国之后,犹太人遭殃。

  小镇小子傻兮兮地跑来向村民大叫:“纳粹军打到来!”一时人心惶惶!

  主人公玩计谋。

  假扮纳粹军,跳上火车,自称驶向集中营,实则逃亡到别国去。火车一行一惊心,德军两次拦途捡查,幸得一次瞒天过海,一次撞着同道中人,齐齐走佬齐齐上路……。可是火车驶过千里路,到最后还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和愁,都比在集中营虐杀好!

  刚写完这句,就被残酷结尾怒杀!------整个故事,只是集中营内,主人公的“想当初,要是~~~~”罢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