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伊丽》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关于伊丽》观后感10篇

2018-03-13 20: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伊丽》观后感10篇

  《关于伊丽》是一部由阿斯哈·法哈蒂执导,格什菲·法拉哈尼 / 塔拉内·阿里多斯蒂 / Marila Zare'i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于伊丽》观后感(一):“一個痛苦的結局,好過沒有結局的痛苦。”

  向來對伊朗背景的電影懷有充足信心:《我在伊朗長大》、《小鞋子》、《烏龜也會飛》、《一次別離》、《白氣球》、《醉馬時刻》…

  但儘管如此,這部《關於伊麗》還是讓我驚豔了。

  畫面簡潔、乾淨,敘事毫不拖沓,對人物心理刻畫絲絲入扣。

  作為一部深植于伊斯蘭教文化中的電影,涉及女性情感中的道德抉擇與宗教禮法間的衝突,導演以一個略帶懸念的故事為載體,把實際想要表達的東西,若隱若現的小心埋藏於影片中,留待觀眾自己去揣摩探索,含義本身已經比故事要深遠及複雜得多。

  “一個痛苦的結局,好過沒有結局的痛苦。”

  命運就是你越想逃離,它卻將你越裹越緊。

  《关于伊丽》观后感(二):关于伊丽

  首先就最为人所接受的来说吧。伊丽,一个美丽安静追求自由爱情女孩。她有未婚夫,但她想要离开他。在与这群年轻人相处过程中,她对阿莫德也有所心动。但是迫于世俗压力,她无法自由地追求爱情。她知道她这次出来,犯了一个大错。但她还是很快乐享受着假日,猜谜的时候也是开心地玩乐。虽然第二天留下来或许是因为热情的挽留,但她在沙滩风筝的时候仍然是满脸的快乐。所以我不认为她是自杀的,可能是救人溺死。

  但是,为什么放风筝的时候,她说了句:现在我得走了。然后就消失了。风筝飞过窗外,咚的一声又是什么?

  伊丽计划了消失?但是从她跟她妈妈电话说的来看,不像是计划消失。当然不排除临时计划。

  还有就是,未婚夫这个角色,虽然伊丽有说过,但谁知道就是电影出现的这个人呢?感觉没人能确定他的身份啊——假如他是在演戏的话。当然未婚夫的角色有疑点,从电影来看,身份还是基本可以确定的。

  电影反映的呢,主要还是伊朗社会对于女性忠贞的严厉,即便是这些上流社会的夫妇也不得不屈服于这种世俗的压力。虽然我们看到几对夫妇也算是有良知,心怀忏悔,但也不敢破坏社会对女性忠贞的要求,不得不编织谎言

  《关于伊丽》观后感(三):真相与隐情,谎言与人心

  从《烟花星期三》到《关于伊利》、从《一次别离》到《过往》、再到《推销员》,这个两度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在国际影坛获奖无数的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Asghar Farhadi,每次都能毫无意外地将悬疑和紧张气氛玩转地风生水起。纵观他的影片,我们不难发现,故事并不复杂但悬念迭起,情节丝丝入扣引人入胜,不到最后一刻观众是不会松一口气的,但即便到了结尾,全程揪心在稍作平缓之后又在脑海中不断闪回,思考,这就是这位导演的功力,总能把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意外引发的一连串拷问道德、人心和人性嵌套在复杂的家庭关系婚姻生活中。

  《关于伊丽》观后感(四):闲谈点

  其实这片子要怎么说呢?本来因为是孩子溺水救援后发现跟来以相亲为名来的伊丽失踪了,大家开始是猜测伊丽可能是救孩子溺水了,那种不安焦头烂额,然后慢慢一点点放出关于伊丽的信息,这种渐进的信息量是选择性的把握非常好,然后大家心态开始变化,每个人都是尽量的逃避责任寻求内心解脱,最后这个信息量全部出来后,大家那种状态完全是推卸责任,高高挂起的感觉,其实每个人知道内心惧怕的是宗教,宗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畏惧作用这是必然的,离谱的是人人几乎都是为了寻求躲在宗教的庇护下,而把伊丽的下落干脆就淡化了,这是荒唐可笑的。导演这片子有指宗教对人的束缚,不过《古兰经》的这种强大肯定不能动摇的,这是保护更多的是从族群出发的,以现代的西方价值观相较肯定那就没自由没民主可言了,可一旦古兰经崩溃,国家政体无论什么样,就像今天的中国一样,没信仰可怕的,政体都在其次,中国历朝历代虽没国教上升到全民信仰的地步,可普世的价值观里是有伦理道德存在的,与法律形成互补再加以一些宗教的敬畏精神保障人民这种精神世界的信仰,今天的中国最大的问题正是把这个破坏掉了,各种人格底线被打破,才是现今问题的渊源。

  伊朗有些法律尤其是对女性的法律看上去没有人权,不过宗教在至少还能还原真相,像这部,最后还是大家把知道的都摆开了说出来了,像《一次别离》也是最后怕惩罚在孩子身上,不敢接受赔偿,是愚昧也好,良心也好,说出真相还于清白这也是宗教的一些积极因素,至少我看来总比碰瓷那种无底线的要懂得廉耻吧。

  从本片来看,我更相信导演要探讨的是人本性自私一面,伊丽那个我不希望知道是自杀,虽然那个可能性更大。

  《关于伊丽》观后感(五):关于伊丽

  “我要回去了,我只能呆一个晚上。”她在咬她手指上的小指甲,她用她这个小动作(有点隐晦实际看似很明显)来警告他们,她真的有那么一个目的要去达成,非达成不可,她真的,可难受了。不,她不想看看海,她不想听歌什菲拍着手掌,她不想看到这些人在这么一个破烂的房屋里面,还自鸣得意地认为他们多么的庆幸能够租到一间房子。他们眼中的一所大房子,是到处都有一些碎玻璃渣滓的,海风轻易地能穿透一个围成正方形的木框。它把一些湿冷的风给送进来了,他们居然都假装视而不见。哦!歌什菲,你没有错,你只是想要让大家快乐罢了!这样你也会快乐的。但你要仔细看一看,那些打碎了玻璃的木框洞口,真的不是一道铁信箱的口子,是眯成一道缝那样,一些太阳光只能够洒进来的一点点。你还指望着,它们都是黏得好好的信笺吗?

  你当然是要那样,把这里当成一个信箱。大家很高兴地聚在了一起,有孩子们丈夫朋友,一起在玩猜字游戏,铺好了地毯,放上了盘子,顺便盛上一点食物,千万还要记得,把那个经久不用的火炉给点着了。你看到了,她在给你做暗示呢!但那有什么。在这,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欢聚时刻。它有一万种解释行得通。而促使你这么做的,她也有责任。因为,她也认同了这里是一个信箱,人人有权利保守住自己的秘密不外泄,人人都应该在意对方感受。那样子,她还可以用这么个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在她的未婚夫面前,在歌什菲你介绍的那个从德国回来的男朋友面前。她不应该对她未婚夫坦言:“我们在一起,我真的不快乐,我真的想分手了。”同时,她还考虑了她的妈妈,她会说她想清楚了没有,他条件那么好,为什么就不快乐了呢?他太胖了,样子太丑了,太矮了,性格不好,太严肃了。总得说一说。不要的,她想要继续写一封信笺,那里面的内容,只有自己可以看得到,就算你拆开了它,在只字片语中,也只有她自己能够完全地领略个中思想挣扎

  她坐在沙发上,蜷在一处,咬手指咬得太厉害了。她在想怎么写信好呢!怎么写一封大家看了合情合理的信,要藏得深,解释得通,最重要的是要能达到她的目的。你还在认为她在想着猜字游戏的答案呢!她的肠子都搅在了一起。终于是有那么一句话,给了她勇气。“痛苦的结局好过于没有结局的痛苦。”这实在是一句经不住推敲的言语,它只不过用来回应一些问题。实际上,它却造成了一连串的画面诞生,它是导火索。“我在这里纠结什么呢!我干嘛要这么苦思冥想,干嘛非得给大家一个解释。我要去死了,还写什么遗言。”海浪一波一波地发出声响,带起了海风。“这里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吗?不要找了,所有的生命最初,都是起源于大海的。就让他们继续吧!跳他们的舞蹈有说有笑。我可要做自己的事情了。之后吗?之后我真的不知道,也用不着我来操心。”她这么想。

  后来,她真的死了。

  完美的假期已经被破坏了。活着的,是他们。他们还要继续写信。只是这次的主题变了。。。“我们该怎么向她的家人解释。。。该怎么让别人能够站在我们的角度替我们想一想。”。。。在这,事情还没有最终被证实,她也有可能不辞而别。都要怪歌什菲了,她邀请了她。

  “天啊!我们都被你整惨了。”她的丈夫在那里抱怨。但这让她更坚定了,不要把她知道的她的事实完全地说出来,至少得缓一缓,你可不能想象,他最后会怎么对付她。。。

  《关于伊丽》观后感(六):《关于伊丽》: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关于伊朗电影和阿斯哈·法哈蒂

  近二十多年来,伊朗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电影和电影人,诸如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樱桃滋味》、《特写》、《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马基德·马基迪的《小鞋子》、《巴伦》以及阿斯哈·法哈蒂的《关于伊丽》和《一次别离》等。在这些电影大师的合力推动下,伊朗电影获得了世界影坛越来越多的关注尊重和赞赏。

  随着文明时代的进步,很多人觉得伊朗已经西方化了,但本片的导演阿斯哈·法哈蒂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伊朗距离西方真正的“自由、民主和平等”还很遥远,这个国家并没有“西方化”而只是“现代化”了。

  这就像影片中的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享受着优渥生活的伊朗中产阶级穿着牛仔裤、开着汽车、热衷旅行的他们看起来和西方的年轻人并没什么明显区别,然而他们的骨子里却打着伊斯兰传统文化留下的深刻烙印

  需要说明的是,伊朗是一个电影审查制度非常严苛的国家,宗教和政治都是极为敏感创作禁区。一方面,这给有话要说的电影人带来了很多的限制和阻碍,但另一方面,高压的创作环境也逼迫着电影人不得不采用更为高明和隐蔽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意图。“哪怕是戴着镣铐,也要跳出动人心魄的舞步!”在这一方面,伊朗电影人值得我们华语电影人尊敬和学习

  作为伊朗电影的一个杰出代表,阿斯哈·法哈蒂的影片既散发着浓郁的伊斯兰本土气息,同时也蕴含着汹涌的情感、深沉的思考和共通的人性,他真正做到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阿斯哈·法哈蒂不但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更是一个擅长使用以小见大”手法的隐喻大师——他讲述的故事往往很小,如《关于伊丽》中的一次郊游和《一次别离》中的一次离婚,但影片暗藏的格局却很大,可以上升到宗教、政治、社会、国家和民族等层面。他的作品就像一则通俗易懂而又意蕴深远的寓言,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和思考,不同的观众得出的答案可能截然不同

  “观众有没有去思考电影的主题,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们思考过。”在阿斯哈·法哈蒂看来,给观众带去思考就是电影人的终极使命。对于他的电影,你思考得越多、越深入乐趣收获也就越大。

  电影最终完成于受众,于我,《关于伊丽》带给我的思考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关注人的自私本性,另一个则是关于这个国家的未来

  2、故事

  《关于伊丽》的第一个镜头就让人惊艳。漆黑的画面中有一条狭长而耀眼的光带,一封又一封的信间歇地从光带中被人投进来——原来我们身处在一个邮筒之中。随后影片使用了一个叠画蒙太奇来转场,漆黑的邮筒变成了隧道,而狭长的光带则化成了隧道出口处的标识线。通过这个走出黑暗、迎接光明的镜头,阿斯哈·法哈蒂表达了他的忧虑:无论是对这群年轻人还是对自己的祖国而言,黑暗真的过去了吗?前途真的是光明的吗?

  伴随着这群年轻人的欢声和笑语,影片正式拉开了序幕。汽车驶出了黑暗而狭长的隧道,映入眼帘的是耀眼的阳光和如画的风景。在赛碧德热心组织下,这群年轻人准备到海边去度假。除了三对夫妇和他们的小孩之外,人群中还有两个孤单身影。男的叫阿默德,不久前他刚从德国归来,女的叫伊丽,是赛碧德孩子的老师

  在旅行的过程中,大家都不失时机地对阿默德和伊丽这两个单身的年轻人极尽揶揄和撮合之能事并以此为乐。甚至在与别墅房东交谈的过程中,赛碧德都谎称阿默德和伊丽是一对新婚的夫妇。对这些夸张而过火的玩笑,阿默德欣然接受并乐在其中,相反,伊丽却显得心事重重

  大家都知道伊丽是赛碧德孩子的老师,但他们对她的了解也仅限于此。伊丽是在赛碧德的一再坚持下才答应参加这次旅行的。伊丽是一个美丽而神秘女人。除了赛碧德之外,没人知道在伊丽那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背后隐藏着多少痛苦和秘密。

  伊丽是一个有婚约在身的女人,虽然她和未婚夫已经谈了两年多的恋爱,但两人却相处得并不愉快。她试图和男方分手,却遭到了男方和自己母亲的双重拒绝。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却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伊丽为此痛苦不已。

  这次参加朋友们的旅行,伊丽是瞒着未婚夫的。也许放在我们国家或者是在欧美,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在伊朗,这却是一件足以让整个家族都抬不起头来见人的事情。伊丽让赛碧德保证不向大家透露她已经订婚的事实,赛碧德答应了。

  也许是女人更容易同情和理解女人,又或者是从伊丽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赛碧德对伊丽的痛苦感同身受。赛碧德的婚姻是失败的,她的丈夫在愤怒的时候常常会情绪失控地殴打她,她不愿看到伊丽再次重蹈她的覆辙。她衷心希望能在伊丽的身上看到幸福。

  在阿默德和伊丽独处的时间里,两人聊得非常投缘。阿默德向伊丽坦白了自己已经离婚的事实。伊丽问他为什么会离婚,阿默德用一句德国谚语作为回答,“一个痛苦的结局要好过没有结局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伊丽叹息道,“这是真的。”

  在海边别墅住下后,大家相处得非常愉快。夜幕降临时,房东还特地赶来为这对“新人”送上崭新的床被并唱起祝福的歌谣。临睡前,赛碧德询问朋友们对伊丽的印象,大家都认为伊丽是一个好姑娘。陷入爱河的阿默德更表示要在次日向伊丽袒露心扉。

  以挂念刚动完心脏手术不久的母亲为借口,第二天一早伊丽就坚持要走。真实的原因是,在她正式和未婚夫分手前,她不愿让自己更不愿让对方丢脸。无奈,这个可怜的姑娘再次遭遇了身不由己——朋友们都劝说她留下来再多玩两天,为了不让她走,赛碧德甚至将她的包包和电话都藏了起来。

  最终伊丽还是没有走成。无论是出于对阿默德的好感还是出于对赛碧德的感激,反正伊丽留了下来。

  第二天中午,男人们在别墅旁玩沙滩排球,女人们外出采购食物,伊丽则受托照看三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一个孩子独自在海水里嘻戏,另外两个则在沙滩上放风筝。看到那两个孩子放风筝总是失败,伊丽决定帮助他们。她走过去从孩子们的手中接过风筝和线轴,然后开始不停地奔跑。

  慢慢的,风筝飞了起来。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笑容像花朵一样开始在这个女人的脸上热烈绽放。伊丽放飞的是风筝,更是她对自由、快乐和幸福的畅想。在这个段落里,影片的镜头始终紧盯着伊丽的笑脸,可是作为观众,我们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小孩独自在海边玩耍。这真是让人心急如焚、如坐针毡的一幕。

  终于,镜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伊丽的脸庞,并停留在那个迎风飞扬着的风筝上。在下一个镜头里,两个惊慌失措的孩子先后跑到正在玩排球的大人面前,哭泣着说有一个孩子落水了。大人们火速赶到海边并跳进水里去寻找那个落水的孩子……谢天谢地,他们成功地把孩子救上了岸。

  过了好一阵子,缓过神来的大伙才发现伊丽不见了。伊丽去哪了?她还活着吗?她是为了救那个落水的孩子而溺死的吗?还是说她默默地不辞而别了?对这个问题,影片没有给出正面的回答,它选择了保留开放性。

  有些观众认为伊丽是因为痛苦而自杀的,这显然不能成立。在上一个镜头里伊丽还笑得那么灿烂,下一个镜头就自杀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伊丽肯定知道自杀是最懦弱也是最无助于问题解决的行为。再者,她要是自杀了,她患病的母亲谁来赡养?

  伊丽也没有不辞而别。那时的她还肩负着照看孩子们的责任,作为一个教师的她怎么可能把三个孩子扔在大海边就这样一走了之?即使执意要走,她也会在离开前将孩子们交还给他们的家长。所以,唯一的真相就是,伊丽为拯救落水的孩子而牺牲了自己。

  我推测,伊丽早在放风筝时就已经在心里做了决定,那就是等这次旅行结束后无论如何她都要和未婚夫提出分手。一个痛苦的结局要好过没有结局的痛苦。正因为想通了这一点,她才能勇敢地去面对过去,才能快乐地憧憬未来,才能在放风筝的时候笑得像个孩子一样。

  大家从白天找到黑夜也没能找到伊丽的尸体。在随后赶来的警察询问下,他们才知道自己对伊丽的一无所知,他们甚至不知道伊丽的全名是什么、家住在哪里。当大家都看着赛碧德,看着这个邀请伊丽参加这次旅行的人时,赛碧德选择了沉默。除了伤心和流泪,她还能说什么、做什么呢?

  此刻在赛碧德的心中充满了懊悔、痛苦和恐惧。她懊悔自己当初不应该阻挠伊丽离开,甚至懊悔一开始就不应该邀请伊丽参加这次旅行。她为对大家隐瞒伊丽已经订婚的真相更为伊丽的死而痛苦万分。恐惧则来源于她完全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这一事件像龙卷风一样将每个人都卷入其中。当大家从赛碧德的口中最终了解了伊丽曾经订过婚的真相时,事件由此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从此再没有人去关心伊丽是否还活着,也再没有人去寻找伊丽的尸体。此刻的他们只醉心于互相指责、埋怨、推卸责任和彼此折磨。

  火上浇油的事情发生了,一个自称是伊丽哥哥实际上却是伊丽未婚夫的男人正在赶来,为此大家陷入了新一轮的恐慌。大家暂时停止了互相指责和埋怨,开始同心协力地去解决这个出现的新情况。他们不吃饭不睡觉地商讨应对之策,甚至教小孩为他们说谎。

  赛碧德请求大家对伊丽订过婚的事情装作不知道,以此“给伊丽留点脸面”。他的朋友Peymen却毫不留情地回应道,“我尊重死者,可是一个订了婚的人找对象就意味着,一,她撒谎骗了我们所有人,二,她骗了她的未婚夫!”说出这些义正言辞的话的人大概忘记了,牺牲自己去救他儿子的正是伊丽这个他口口声称的“骗子”。他不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接着嚷嚷道,“死了的人还要什么脸面?”

  3、人性的自私

  《关于伊丽》深刻地揭示了人性自私的一面,注意,是揭示而不是鞭笞。自私是人的本性之一,可以抑制却无法消除,因为每一个人最在乎的始终都是自己。人性本没有善恶之分,影片所做的只是理解、尊重和揭示它。

  赛碧德知道伊丽是独生子女,所以她知道伊丽的未婚夫撒了谎,她只是想不通伊丽的未婚夫为什么要撒谎说自己是伊丽的哥哥呢?这其实已经触及到了人性中自私的阴暗面。

  伊丽的未婚夫一开始不敢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而谎称自己是伊丽的哥哥,核心原因就是自私。他是关心伊丽的生死,但他更在乎自己的颜面——如果发生了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情,作为未婚夫的自己将颜面尽失、难以做人。在和伊丽的相处过程中,他已经觉察到伊丽对他的若即若离。在他内心的最深处已经预感到伊丽最终是会离开他的,他对伊丽已经失去了信心。

  在最后质问赛碧德时,他最想知道的只是“你知道伊丽已有婚约在身,你邀请伊丽来参加这次旅行之前她拒绝了没有?”即使是在最紧要的关头,这个男人想到的始终都是他自己。要知道,在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伊丽的死还没有最终被证实。他最应该做的难道不是去寻找伊丽吗?哪怕寻找的是尸首。但是他没有这样去做,他最在乎的只是自己,他仍然魂不守舍地嘟囔着,“我在她身上倾注了三年的时间……”

  在停尸房里,伊丽的未婚夫看着伊丽的尸体泣不成声。他是心痛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吗?我想是的,但更让他心痛的可能更是他“耗费”在伊丽身上的三年时间、精力和金钱吧。怎能不让人心寒!

  赛碧德也是自私的,哪怕这个自私是打着“都是为了他人好”的旗号。从德国回来的阿默德拜托她为他找个对象,赛碧德想到了单身的伊丽。伊丽有婚约在身,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拒绝了赛碧德的邀请。但赛碧德为了帮助阿默德找对象,为了让伊丽摆脱痛苦,也为了证明自己是重要的、被需要的、可以被信赖的,所以她坚持让伊丽参加这次旅行。

  在最后伊丽的未婚夫问她那个问题的时候,她权衡再三后选择了说谎,选择了推卸责任。她告诉他,“没有,伊丽并没有拒绝我的邀请。”回答完这个问题后,赛碧德一个人留在房间里哭泣,痛苦如影随形。在伊斯兰的教义里,说谎是一项大罪。可以想象,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痛苦将会如蛆附骨般不断啃噬她的灵魂。

  在我看来,塞碧德的痛苦比伊丽遭受的还要多。伊丽的结局很痛苦,但已经结束,而塞碧德的痛苦也许要一直延续到她死去。这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谚语,“一个痛苦的结局要好过没有结局的痛苦。”

  在得知伊丽的未婚夫要来的消息后,每一个人做的事情都与如何应对这一局面有关,都与如何推卸自己的责任有关,都与如何摆平这件事情有关。而伊丽是否还活着、伊丽是怎么死的、伊丽的母亲怎么办……反而不重要了。大家都为伊丽的死痛心,但他们最关心最在乎的始终都是自己。

  当然,他们不应该被单纯地指责为自私、冷漠和无情,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观众也会为伊丽之死而痛心,但这种痛苦还只是停留在感性层面的,一旦上升到理性层面,就会理解那种深入骨髓的人性之殇。这就是影片之所以让人细思极恐的原因。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寓意非凡。伊丽死了,她的未婚夫也走了,冲突过去了,事件也平息了,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此刻,在夕阳下,这群年轻人正齐心协力地推着一辆深陷在沙滩中的汽车。

  不管经历过怎样的迷茫、挣扎和痛苦,只要齐心协力,只要勇往直前,无论是这群年轻人还是这个国家,都必定会重新上路,再次出发。这是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这条路我们还要走很远很远,但只要不放弃希望,不停下脚步,那么终有一天,也许我们就能到达。

  也许。

  影片在揭示了人性阴暗面的同时显示出的更是一种对人性深深的理解和脉脉的温情。就像影片最后众人合力推汽车的场景,过去再坏毕竟已经过去,人性再恶终究会迎来光明。

  4、写在最后

  看完电影已经好多天了,我却始终忘不了那个名叫伊丽的女人,忘不了那个徘徊悱恻的身影,忘不了那张笑得像孩子一样的纯真脸庞。

  忘不了的,就记在心里吧。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自网络,首发自微信公众号 2j的花果山,欢迎留言及转发。谢绝不注明作者和出处的转载。

  《关于伊丽》观后感(七):人性的考验

  三个家庭,分别带着子女和两个单身男女去度假,同时也是为了通过此次休假促成这一对单身男女能够走到一起。一群高高兴兴的去了。到了目的地,意外出现了,原来订的别墅主人要回来了,推荐了一幢海边无人聚住的别墅,孩子们喜欢玩水,然后落水,故事一环紧扣一环,从而走向必然的结局。其实分析我们平时的生活都是由一些看似偶然的事件,造成了最终的必然。我们老是存活在,假如我不如此,就不会如此的境地,每个人心里都有个祥林嫂。于是埋怨、责怪、后悔等等,有些后果比原先的事更大,得不偿失。如何走出这样的怪圈?是对每个人修为的考验。听过这样感人的故事,年轻的妻子看顾不小心,造成孩子的死亡,闻讯而来的丈夫,没有一句责备,只是抱着失神的妻子说了三个字,我爱你。当然故事没有再讲下去,以后这对夫妻会不会还生活在丧子的阴影里,不得而知。但当时丈夫的这三个字,肯定是起安抚作用的,如果还是去大发雷霆、指责,可能就会雪上加霜把妻子逼上绝路,又或者反目为仇。

  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迪,是反映家庭问题的高手,《一次别离》也是他的大作。以前伊朗擅长拍儿童片,也不是擅长,原因其它题材没有办法拍,一般电影里都有女主角,一旦女人裹得严严实实,就没什么好看的了,所以选择拍儿童,像《小鞋子》、《白气球》等,这也给我们的电影工作者一些启发,环境都差不多,关键我们能否拍出拿得出手的作品。

  《关于伊丽》观后感(八):不是女权,不是宗教,是人性

  本片的诸多影评中,有很多总是把这部片和伊朗的女权问题扯上边,并且过分强调伊朗的宗教属性。其实就算在据说没有信仰的我大天朝和那些所谓男女平权的国家,这样的问题就不会发生了吗?难道一切都是怪伊朗的宗教和女权问题吗?不是的。这部片子讲述的是人性,人性不局限在某个阶层,而是普遍存在的人的本能。趋利避害,逃避责任,本就是人的天性。而死者无言,伊丽的死或失踪对其他人来说都比不上自身的安危来的重要。至于伊丽的名誉,更是虚无缥缈,犯不着为此把自己搭进去。而伊丽的死,则是一种最为惨烈的结果,与此相比,我更愿意接受她的失踪。因为她的生死对其他人来说本就不是头等大事。而她的枉死,才是本片最大的悲剧。

  《关于伊丽》观后感(九):关于伊丽关于伊朗的男人们女人们

  影片里的主人公和观众一起,在线索的发展中,发现伊丽,以及伊丽的世界的切片,这似乎也是生活在伊朗的的,伊朗人对待婚姻,人际,这个人生中最复杂的切片,像影片众人一样,在无奈的事事面前,看每个剧中人对待事情的态度,每个人都自觉将自己套上了角色,随剧情,暗中决定。

  开篇的青年夫妇,,在隧道里,呐喊,摇曳。女主角sop,为撮合离婚的am(男)和为婚事纠缠,想摆脱未婚夫的yili成为一对,自做主张邀请带来了yili到2对大学结婚成对的老同学郊游上,老同学和丈夫都不知yili已订婚的事情,而这个决定也是yili答应前往度上一夜的条件,郊游刚开始便遇上不利,原本3天的计划,因为约好的别墅老板1天后回来,不得已,sop以欺骗老板,sop从德国回来和新娘yili来这度蜜月的谎言求情老板,老板娘为她们安排了海边的破旧别墅,令人纠结的悲剧就从海边开始,答应了母亲第二天就回德黑兰的yili,在第二天早上要求sop为其买票回去,出于有意撮合am和yili的sop当然不会让yili得逞,在出去采购时还藏起了yili的行李,无奈yili只能默默坐在海边,jou烧饭时顺带告知yili帮忙看护在海边游玩的三个孩子,男人们在海边开始玩起排球,突然两个孩子前来告知父亲们,a男孩落入水中,这是,外出采购的sop和a的母亲也回来了,大人们纷纷下水营救,等到救起a时大家发现却不见yili的踪迹,大家害怕起来,或许yili下水救援a时也溺于水中,在经过1天的捕捞救援后,大家开始猜测,是否yili只是没有和大家打招呼自己一人离开了,事情变得迷离起来,sop的老公发现老婆藏起来的yili的手机,sop交代她是想要yili不受未婚夫的干扰,开心地度过周末而自作主张,am和dan因为害怕惊扰到有心脏病的yili的母亲,无意便打电话给了他的哥哥,告诉yili出车祸,并未说出实情,此时,一通电话也让大家才知道原来yili是已经定过婚的人,而另一边得到消息赶来假冒哥哥的未婚夫在老板娘那得知am和yili是来度新婚蜜月的消息,深知自己被骗,此时警察局传来死讯,未婚夫辨认出死者就是他的yili。在海边的房子里sop在为自己所做的事情伤心和为yili日后名声担忧时,海边是大家伙一起将深陷沙地的汽车一同推出。

  《关于伊丽》观后感(十):关于伊丽的故事,成了谜

  电影《关于伊丽》:我一开始以为电影要表现伊丽这次相亲发展出的浪漫爱情故事呢,因为前面的镜头里伊丽是那么美的一个姑娘。可是后来她不接电话,又和妈妈说她只呆一天就回家,然后面对大家的起哄调笑,显出为难的神色。第二天一早,她想走没走成,望着大海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心理就生出疑问了。不成想,紧接着是一段她帮孩子们在海边放风筝的镜头。镜头里不见风筝,不见小孩,只有她让我这个女性都觉得异常动人的脸庞和开心的笑容。正当我沉浸在这美妙的画面的时候,故事却急转直下,大人们听一个小孩说有人落水了,于是众人奔向大海,一片混乱中,溺水的小孩终于得救,却意外察觉,刚才还在的伊丽不见了踪影。刚刚松了一口气的人们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彻底没了主意。 这时的电影就开始有了悬疑的味道。因为面对警察的询问,大家说不出伊丽的全名。她只是其中一个小孩的幼儿园老师,被这个小孩的妈妈邀请来和大家度周末,见一位刚从德国回来的小伙子。大家并不熟识。也没有她家里的电话,对她的家庭也一无所知。

  可以想像得出,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此时众人的猜测和应对就是一出反映人性的好故事了。电影最精彩的就是群戏的场面。人的性格不同,说出的话,做的事就各不相同了,尤其是当面临意外事故的时候,越是能反映出平日里不易察觉的一面。大家要怎么和她的家人取得联系,怎么和她的家人说,大家都害怕受到她家人的质问和谴责。况且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伊丽的尸体。甚至有人怀疑她是不是不辞而别,自己回了德黑兰。更要命的是,原来伊丽是有未婚夫的人,她前一天不接电话,就是他未婚夫打来的。她瞒着家人,瞒着未婚夫,来这里相亲。

  丈夫们责怪冒失邀请伊丽来相亲的妻子,对说不清伊丽到底是不是掉到海里的孩子们发脾气。男人开始对女人拉扯动手。女人们指责伊丽为什么有未婚夫了,还答应来相亲。他们到最后也不明白,伊丽是为了救落水的孩子才掉到海里去的呢,还是心灵受到谴责,自己跳海的呢?她和未婚夫的感情到底怎样?她的内心在这故事当中有过怎样的斗争?

  一切都成了谜,电影留给观众自己去想像。真有点罗生门的意味了。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最后却演变成挺让人费解的事,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真实的答案。

  今年还看过《一次别离》,和这部《关于伊丽》出自同一个导演,同样让人惊艳。因为我以为电影难就难在,你表现的是极普通的人的寻常生活,看似平淡,却在导演的镜头里细腻入微地呈现了让人牵肠挂肚的,不忍割舍,不能回避的感情和艰难抉择。人生哪里是面对一次别离呢?恐怕要面对许多次吧。也许你可以麻木点,冷漠些,可是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是不忍一意孤行,转身离开的,所以痛苦,所以纠结。生活还在继续,你将如何面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