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镜子》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镜子》经典影评10篇

2018-03-21 20: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镜子》经典影评10篇

  《镜子》是一部由范永东 / 卢钊凯执导,纪录片 / 家庭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镜子》影评(一):央视酝酿10年的纪录片,揭露了「中国式父母」的悲哀

  首发于[流量君]微信公众号dotammm

  Copyright ? 流量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君君就给大家推荐一部片子,讲述的就是「中国式家庭教育」背后的问题——

  《镜子》I 2017

  《镜子》影评(二):央视酝酿十年纪录片,首度揭露「中国式父母」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今天,派爷被一部纪录片深深震撼

  它是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类纪录片。

  不同于以往我们经常听到的「中国式教育」。

  这次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是认真的。

  经过十年酝酿与策划,两年拍摄和制作

  真正将「中国式父母」搬出——《镜子》

  这部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

  而央视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制作,用心至极。

  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无奈地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

  刚开始,派爷以为是类似于「杨永信式迫害」的纪录片。

  借此剖析父母愚昧支持

  但显然,我把央视看低了。

  被带去「改造」的三个孩子分别是——

  家明,16岁,高一学生

  整天上网,辍学在家一个多月。

  理想是做一名背包客和流浪歌手

  张钊,18岁,高三学生。

  因为早恋和网瘾辍学在家四个月。

  把父母赶出家门自己女朋友住在家里。

  泽清,14岁,初二学生。

  上网下军旗,辍学在家两个月。

  有暴力倾向,多次打妈妈,甚至管她叫「贱人」。

  除了泽清听闻有央视跟拍,认为有「存在感」而甘愿接受改造。

  其余两人,都是被强迫押往学校的。

  可以预想孩子的打闹叫骂,父母的痛哭流泪充斥整个押送过程

  看过《变形记》的婊婊一定懂。

  然而这部纪录片给人的感受是非真实的。

  央视没有将重点放于孩子的叛逆上。

  更多的心思落实于对孩子心理变化的探讨。

  不只是三个主人公,还有更多被送往特殊学校的孩子。

  他们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寻找问题的根源

  让爷最惊喜的是,它以双线展开。

  一边聆听孩子的心声,一边与其父母对话

  道出一个个赤裸裸的「中国式父母」的现象

  无论如何我觉得该片值得中国家长们看一看。

  它对于孩子教育的启示深刻——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影片中,学校给家长们设置了家长课堂

  心理讲师的第一番话就震惊到我了。

律师需要拿证的,心理师也要拿证,做父母是不用拿证的,我们就这么做了。 问题是,就这么做了。 这是我们一生做得最长的一个角色,反而我们没有去学习。 包括做老公老婆,也不学习就这么做了。

  一针见血,不能再赞同。

  很多人还是像孩子一样

  根本不配妻子丈夫,甚至是父母。

  就像泽清说的——

家长课堂比我们学生课堂更重要,要待81天的是他们,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

  泽清的爸妈都是大学毕业,社会的骨干人员

  按说泽清的家庭状况不错

  但是他的父母关系并不算和睦

  丈夫抱怨妻子下班后不尽贤妻良母之职。

  妻子抱怨丈夫找来的不是村姑,没必要顺从。

人无完人,大家都是互相的。

  然而,这句话却彻底暴露了夫妻关系的僵持。

  他们不是互相地包容理解,改善现状

  而是你争我斗,互相赌气让现状越发糟糕

  爸爸使用暴力,妈妈扯着刺耳的嗓门。

  紧揪着鸡毛蒜皮事儿吵,谁也不放过。

  讲到最后,她一定都说自己对。

  最可笑的是,作为妈妈把脾气发泄于家庭。

  泽清希望妈妈煮饭给自己吃。

  妈妈以心情不好推托,无心照顾变得理所应当。

  就是这样不良的父母关系导致孩子失去「存在感」。

  虽然孩子偶尔也能感觉到母爱部分

  但更多时候是在不停呼唤,找办法吸引注意

  而这种办法可能是暴力、上网、辍学等等。

  好比打父母两拳,他们会有点感觉

  但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当孩子捅上一刀时,他们才感觉到疼。

  但可悲的是,绝大多数父母会喊冤:

  孩子为什么要捅自己一刀?!

  派爷总结四个字:自作自受。

  然而,更多的家长在这种状况下。

  无意沟通,甚至无赖要求孩子学会独立

  张钊,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下。

  父母终日忙于工作,对孩子缺乏照顾,甚少交流

  在孩子的世界里——

  父母在一起除了吵架还是吵架。

  父母和自己在一起,除了看电视还是看电视。

  他只好把心思寄托女友,寻求情感满足

  但他的父母却以早恋一棍打死。

  不少家长肯定也有遇到孩子叛逆的时候。

  打骂着要他们自己学会长大,照顾自己。

父母也是人,大家都要讲公平道理)。

  潜台词是:我养你很累,你TM还不长大?

  我相信一定有父母说过这样的话。

  滚TM的懂事孝顺,滚TM的公平!

  你情绪不好不做饭,那是公平?

  你和妻子、丈夫各不相让,那是公平?

  你有想过自己是在和一个小孩谈公平吗?

  这本来就不公平吧!这是道德绑架啊!

  竟然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是哪来的脸皮要求孩子孝顺?

  不过让我爆笑的是,当张钊跟爸爸说理,不该处处忍着妻子。

  他爸爸回了一句——

家,不是讲理地方,是讲情的地方。

  哈哈哈哈!!听着好像没毛病

  可你特么让孩子要怎么破?

  我谈理,你谈情;我谈情,你谈理。

  做人很难,真的很难。

  做个小孩更难!

  摊手。。。

  派爷只有一句话——

  孩子固然要学会独立,懂得孝顺。

  但那绝对不是父母推卸责任的理由

  那好,有些孩子就讲独立。

  家明的家庭条件很好,父母关系也很好。

  但偏偏这样的家庭极易出现控制欲强的家长。

  把孩子捧成掌上明珠,一切事务均父母做主。

  孩子没有一点自主权。

  他想养宠物,父母不让;他想当背包客,父母不让。

  就连骑车跑远了一点点,也被父母催促叫回。

  不问他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一门心思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

  孩子要过得比自己好。

  其实这是残忍地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

  派爷管它叫:死不悔改的瞎操心。

  在家长课堂上,家明的爸爸振振有词——

孩子要去流浪你同意吗? 孩子不上学,我是不是就能放任自如? 如果这一步软弱,我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只要不错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哪怕一线希望,我也要百分百努力

  父母如此尽责确实不易

  但问题是,你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看吗?

  看似是给了他信任自由,然而屡次反悔。

  嘴上总说着等考完试,你想干嘛就干嘛。

  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干嘛。

  说好的让他自己出行,最后却变成父母随行。

  方方面面照顾好了,永远说他是自己眼皮底下长不大的小孩。

  父母何曾真正地放手

  多少人把满满的爱变成满满的伤害

  把爱看成控制,本就是扭曲的认知

  把孩子物化为私有品,更是父母的自私

  我觉得心理讲师的一句话真是说到心坎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偷换概念

  多少孩子「死」在这句话上?

  人生只有一条路吗?

  很多父母揪着孩子从小开始互相比较

  孩子不愿上学,觉得学校压抑痛苦

  父母不是究其原因,反而说——

  那学校好几千人都受得了,为什么你受不了?!

  狗屁,我建议他们看看纪录片《高考》。

  一定有彻头彻尾的感受。

我必成功,谁与争锋!

  简直是爆炸循环式洗脑!

  爷不是有意批判学校不对

  口号可以有,可是天天被这样灌,人会吐的。

  到底什么叫成功?

  既然身在社会,为什么还没看透?

  改造学校里,有一个女孩人心生怜惜。

  12岁,读六年级眼神空洞

大人都说,以前的生活过得苦。 那我怎么感觉,我们现在过得更苦。 不是中了病毒,是有了自己的感受,不想像机器一样被控制。

  然而有些家长真是绝了,像这个男孩说的——

上学什么都好说,不上学什么都没有。 为了让你去上学,可以让你一无所有。 做到这份上,无论任何手段。 这已经不是控制了,其实是囚禁。

  当然,不乏有些孩子真的愿意被洗脑。

  一种是家人很成功,内心深受这种社会价值观影响

  一种是家里并不富裕,父母灌输着上名校才能赚钱的想法。

  但往往对这种价值根深蒂固,就越容易出问题。

  他们希望做出一点成就感,但现实能力不够

  当达不到预期,他们就会自暴自弃

  其实,派爷觉得孩子很苦。

  哪个孩子都不愿意过一辈子别人的生活。

  或许有人觉得放任自如就是纵容。

  作为父母,你们真的能全放手?

  派爷只希望父母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

  他们是独立的人,有思想,有爱好也有自己的理想。

  对于这部纪录片,真实无疑是它最大的特点

  但我最喜欢的是结尾处给人的震撼感。

  三个家庭经历长达三个多月培训后,确实有了点改变

  张钊决定复读,家明终于被允许独自旅行,泽清的爸妈改善了家庭生活。

  然而在爷看来,他们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相互对立。

  如张钊说的:

  一个人(父母)的脾气,四十多年,说改就改啊?

  爷想到武志红先生的《巨婴国》,书中提到——

一个理想的家庭结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夫妻关系是定海神针。即夫妻关系要重于亲子关系。

  一个焦虑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不幸福的家庭。

  父母不改变,问题终究存在。

  纪录片的名字取得很好,叫《镜子》。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

  物质条件上去了,然而精神构建却滞后了。

  很现实,很赤裸。

  可以说年轻一代的孩子很多早已失去童心

  因为社会推着他们从胚胎时就开始竞争

  但他们不是永远白纸一片。

  总有意识的一天。

  那一天,正是所有「中国式父母」反思的时候。

  同时也是教育界反思的时候。

  我们中国欠缺对爱的认知的教育!

  当然,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

  作为孩子,我们无权一味地抱怨他们。

  要学会理解父母,客观认识父母。

  每个人成长最主要基于自己。

  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这样子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派爷仅此希望这部纪录片会给更多人启发

  本文由电影派原创完成,微信ID:dyp833

  微信搜索:电影派

  《镜子》影评(三):一种审视

  央视的高配版“变形计”,所有的父母都应该经过考试. 始终坚持相信没有天生的坏孩子不孝子,只有不配做父母的父母.

  越年少敏感,盛气又轻狂. 教育是一个时代与下一个时代的碰撞,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而不是打着“我们小时候怎么怎么样”或“我认为是什么你就要听从我的”的旗号对孩子进行强制输入或控制.

  “虎妈豹爸”从来只是中国式教育的产物,而非所谓的“正确”,它从未被任何教育官方认可;“清华北大”也从不是任何一个孩子唯一的目标. 有人可以以此为目标,而有人可以热爱艺术体育,甚至热爱自由、热爱生命,热爱任何一样存在且积极事物生活态度.

  我没有看完纪录片,因为节目套路无非都那样. 真正能醒来的人们早有意识觉醒,而混沌中沉浸在自己的意识里的人只会永久性地毫无觉察. 中国特有的文化与思考方式 并不能成为任何一位家长教育失败借口,更不是说出那句“我怎么生了你这样孩子”的理由. 愚昧者才会以为孩子品性恶劣与生俱来.

  《镜子》影评(四):观《镜子》有感

  “我是一面镜子,

  我的面孔能够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

  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

  《镜子》——三集关于家庭亲子关系的纪录片,可以说是央视的高配版“变形记”。三个典型家庭因为孩子的辍学而手足无措,无奈之下把孩子送到了一个专门改良“问题少年”的纽特训练营。这段台词是孩子们在结营时的朗诵表演中的一部分。昏暗舞台灯光,孩子们轻缓的声音,纪录片一开始就带来一种沉重之感。

  纪录片主要围绕三个典型孩子展开:家明、张钊与泽清。

  第一个孩子,家明,16岁,沉迷网络黑白颠倒,想当背包客,想去流浪。从家明的家庭来看,最大的问题在于父母对家明的不够信任,以及较为专制的家庭教育方式,什么都怕孩子做不好。据家明所述,爸妈曾经在考前答应他考试结束后,自己想干嘛就可以干嘛。但是考后,爸妈却并未信守承诺。这让我想起了曾子杀彘的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为了不让儿子跟着前去,就跟儿子说,如果他乖乖回去的话,到时候给他杀猪吃。曾子等妻子回来后,就要动手去杀猪,却被妻子阻止了。曾子的妻子说,那只不过是和儿子开开玩笑而已。但最后,曾子仍将猪杀了。父母既然已经答应孩子,就应当信守承诺,而不是上演什么“狼来了”的故事哄哄孩子。

  此外,家明的父母过于保护自己的孩子,生怕他受到一丝伤害,这也是不信任孩子的另一种表现。爱,不是控制,不是过度保护。在父母庇护下的孩子是永远都不会真正长大成人的。卢梭在自然主义教育的儿童期的实施中,提到一种“自然后果法”,即通过儿童自身的不良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使他们受到教训,从而十分公正地自行改正过失。这种方法不失为良策,当然在此过程中,父母一定要避免导致严重后果。也突然想到之前微博上一个很热的段子: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记得在我小学那会,我妈妈真的恨不得把所有衣服都给我套上,少则5.6件,多则7.8件,裹得跟个熊似的,每天早上的穿衣简直是噩梦。其实有时候,家长真的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多一点移情性理解。

  第二个孩子,张钊,18岁,就读于衡水二中,父亲认为儿子辍学是因早恋所致。张钊家庭,主要还是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不理解孩子,并且张钊的父亲也总是觉得张钊辍学,是因为早恋;张钊觉得学校压抑,是因为承受能力差;张钊说要跳楼,是因为找到了父母的弱点,是一种吓唬的方式。归根结底,又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第三个孩子,泽清,14岁,沉迷网络与下军棋。他的家族都是社会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外公外婆都是湖北大学的退休教授,父母也都是高知。泽清的问题主要是觉得自己在家里没有存在感,他的内在是自卑的,内心深处也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可惜力量尚弱。他是自愿参加这个训练营的,原因是这是央视跟拍的。其实这个孩子,给我一种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说话的方式像个小大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既视感。他说,他参加这个的还因为这有家长课堂,实际上应该呆81天的是父母不是自己,而他们却只要呆6天。我们现在很多孩子越来越老成,像个小小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丧失了本该有的天真浪漫,这实在是很悲伤。卢梭早就说过,要把孩子当做孩子。

  并且,在泽清的家庭里,夫妻关系并不是很和睦,总会在泽清面前吵架,也可以看出来,妈妈属于较强势的一方。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中提到父母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但是,这一点说说容易,做到很难。特别喜欢《怦然心动》中朱莉家的氛围,他们虽然物质上没有那么富足,但是精神上却很快乐。还记得其中一个场景,朱莉的父母因为朱莉的傻舅舅的事而在餐桌上吵起来,朱莉当场哭着制止。朱莉爸妈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当晚各自进到朱莉房间,跟朱莉很真诚地道歉。我们中国绝大多数的父母大概都会觉得夫妻之间吵架是夫妻的事,根本不会想到要和孩子说对不起。

  另外,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汉卿和彤彤说的话。

  13岁的汉卿说:“聪明的家长想的是怎么让自己孩子一生快乐,拥有自己喜欢的职业,但是有多少家长真的能够做到呢?”

  12岁的彤彤说:“大人都说,他们那个时候过得苦,那我怎么感觉我们现在过得更苦。我们小孩子也是人,不是机器人。其实不是中了病毒,是有了自己的感受。不想被受控制了。”

  这些孩子是可怜的,但也是幸运的,因为至少他们的父母在努力做出一些改变,他们去参加家长课堂,或多或少确实改变了一些家长原先的想法。虽然我觉得这样的训练营所带来的影响只是一种短暂效应。但,只要愿意改变,都为时不晚,哪怕只有一点点。

  “问题孩子”为什么究竟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呢?孩子的身心发展是受诸多方面的影响的,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其中一个因素,学校教育。影响它发挥主导作用的因素又与社会、与家庭相关。正如片中所说,“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又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高知家庭也好,农民工家庭也罢,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大抵如此。而孩子的自我意识一旦形成,父母若依旧固执地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结果必将适得其反。纪录片中的这些孩子的父母几乎都是大学本科,他们欠缺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对爱的认知。一方面,他们可能认为,爱就是控制,我爱你,所以我要控制你,这是一种认知的扭曲;另一方面,爱就是占有,是一种物化的爱。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是我的,所以我应该控制你,这也是一种认知的扭曲。高级心理咨询师李品宽说:“爱的能力始终在那里,但因为爱的认知的扭曲,爱的能力被封闭了,满满的爱变成了满满的伤害。”

  家庭教育很难,可它在孩子最初阶段的成长过程中又尤为重要。陈鹤琴先生曾说,“我们晓得栽花有了栽花的学识技能,花才能栽得好。养蜂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得好。育蚕有了育蚕的学识技能,蚕才能育得好。甚至养牛、养猪、养羊、养马、养鱼、养鸟莫不都要有专门的学识技能。而一般人对于他自己的儿女反不若养鸡、养蜂、养牛、养猪来看得重要。我们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有资格可以教养儿童的。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毫无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说来也可笑,我们社会上的许多职业都需要有上岗证,但是做父母,做老公老婆却从来不需要证,但这些角色,却要用一辈子去经营,不出问题才不正常。

  说到这里,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的爸爸妈妈都不是什么高知,一切都是白手起家。我在农村的整个童年,过得很丰富很自由,我可以去捉螃蟹,我可以去爬树,我可以养小狗。不过说实话,完完全全的“放养式”教育并非真的好,厚着脸皮说,一定也是我本性纯良。初中的时候,也曾有过烦躁与自我封闭,当时会觉得爸爸妈妈对学习上什么都不管,觉得很缺乏安全感。长大后开始慢慢理解,爸爸妈妈是不知道如何与我沟通,不知道如何指导我的学习。

  所以啊,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要把成长的动力回归到自己身上,要对自己负责。

  那么,也希望以后我的孩子,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然后能够开开心心地过一辈子。

  《镜子》影评(五):关于“镜子”

  3个孩子,3对父母,3个家庭,6天家长学堂,81天基地教育,第139期学营,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鸡汤满满的不良少年浪子回头,改造训练后家庭和好如初的故事,实际上是以孩子们在集中营机构改造父母在家长学堂学习来体现当下很多家庭亲自关系不和谐的状况。

  家明,16岁的高一学生,梦想做背包客和流浪歌手,去营地当天叫喊得撕心裂肺母亲在屋外闻声啜泣;张钊,18岁高三学生,早恋辍学,把父母赶出家门,去营地当天几次被按到床上“押送“至营地;泽清,14岁初二学生,辱骂殴打母亲,存在暴力倾向,听闻有央视跟拍才自愿接受改造。三人都有两个共同点:网瘾和辍学。

  坦白来讲并不喜欢这部纪录片。从角度到光线看不出什么拍摄手法,不论在主人公家中,在路上,还是在营地,镜头总在剧烈抖动;声音和画面看不出任何处理,人物拍摄即使在室内也没有什么光线,有一段拍泽清父母时整个画面只能看到一个脸的轮廓,很疑惑就算纪实,就算没有自带打光工具,反正也在家里您开个灯也好啊……全程除了字幕和旁白,感觉自己就在看一段段不加修饰的原始录像带。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我觉得这些都不足以对这个片子产生致命的影响。更加令人不舒服的一点是让人怀疑对孩子的81天训练营是如何来发挥作用的。完全在简单粗暴地处理孩子问题,暴力把孩子按在床上像警方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强行押送上去营地的车,在营地也一直在暴力地解决问题,比家明大不了几岁的教官吼着让家明把被子叠好,家明完全怄气地把被子扔到了上铺,教官直接动手,两人就打了起来。完全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完全没有疏导孩子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没有从根本上了解与父母矛盾的症结。至少在观众看来,只有军训式的教育,断绝通信,整天站军姿,举着被子罚站,只有束缚与强迫,看不到对孩子的教育何在。就好像经历了一场加长版的军训,每个中学生都经历过军训,但从未听闻有人因为经历过一场军训而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就像小学生犯了错老师通过暴力或体罚来达到“长记性“的目的,但也不会有人因此有180度的变化,即使是好转也是暂时的,孩子受到的野蛮变多了,自己也就麻木了,所谓的教育方式再也达不到目的了,反而让孩子自己也成为了野蛮的人。

  除了技术上,手段方式上,第三个不足是个人认为立意挖掘得不够深刻。值得肯定得是,纪录片用九十分钟左右得时间将这期集中营得开始到结束串了下来,最大的亮点是不再像很多其他类似的节目把镜头只对准孩子,不是把叛逆的孩子塑造成不可理喻“怪物“,下乡改造后实现脱胎换骨的改变,而是创造性地设立父母学堂,更注重对父母的教育,更明白解决问题需要父母与孩子两方的理解。正如片名“镜子“,孩子的言行等很多方面都受父母的影响,照射出父母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就像片中一个孩子讲的,大致意思是,”我是看到有家长学堂才来这里的,应该我呆6天,他们学81天,其实根本不用花这么久来改变,我是做了多么大的牺牲啊“,当时觉得好笑,细细想来其实他们也是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的,他们也想让父母理解他们,只是双方缺乏沟通,缺乏理解,缺乏方法,就这样长期僵持了下去。

  好像社会长久以来的普遍认知是“熊孩子就是熊孩子,父母天然处在道德至高点一直辛苦付出把生命倾注在孩子身上却换来孩子的不理解“,所以家明被押走时在屋里大叫,母亲在屋外掩面哭泣,我们会觉得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泽清殴打妈妈,父亲也漠然无视,妈妈面对采访无助地说”谁来帮帮我啊“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泽清真是大逆不道。

  但继续往下看我们用孩子的视角看这个问题呢?集中营中12岁女孩的话一语点醒梦中人:

  “大人都说,以前的生活过得苦。

  那我怎么感觉,我们现在过得更苦。

  不是中了病毒,是有了自己的感受,不想像机器一样被控制。“

  的确,家明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流浪歌手,成为背包客行走天涯,没啥人没放火没有未被核心价值观,为什么父亲偏偏不让?为什么家明一次一次收养小动物一次一次被父母拒绝把小动物扔掉?我们看家明父亲的自白:

  “孩子要去流浪你同意吗?

  孩子不上学,我是不是就能放任自如?

  如果这一步软弱,我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只要不错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哪怕一线希望,我也要百分百努力。”

  还有片头这句话。

  “再不要上网了儿子,上网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会左右你的思想。

  有一些不良的习惯,你也要慢慢改正。

  不能自暴自弃,不能逃避现实,

  一定要勇敢地走出这个阴霾。”

  听起来没毛病,振振有词,但为什么流浪不可以?为什么上网不可以?家明父母的思想就像无数父母那样成为了定式,认为孩子成长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上学考试一条道路,辍学去当背包客就是自暴自弃,就没有未来,把自己想法强行压在孩子身上美其名曰对你好,看似给你信任给你自由,为你的成长尽职尽责,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却从未给过真正的信任与自由,在一次次许诺一次次让孩子满怀期待之后一次次反悔,自己站在爱的最高点让孩子的心慢慢冷掉。简直是传统家庭教育的写照,父母把未尽的梦想强行放到下一代,与同龄儿童相互比较,孩子反感这样的学习,父母不是尝试换位思考,尝试理解,尝试寻找原因,而是下意识说:

  “那怎么人家都受得了,偏偏你受不了?“

  再看张钊,18岁的年龄谈恋爱再正常不过,父母在一起除了吵架还是吵架,家庭温暖的缺失让张钊把注意放到女友身上,父母没有想过自己的原因偏偏要把早恋一棍打死,认为一切要以学习为中心。儿子抱着彼此理解的初衷在集中营中最后一丝希望就是家长学堂之后父母能试着理解自己,收到父母的看似语言和缓,循循善诱,却句句把错误指向儿子要儿子改正错误后,说的那句“如果他们是上完了课写的这封信,那我就彻底绝望了“,实在让人叹惜。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泽清殴打母亲的行为又多大程度是受父亲影响啊。父母关系不和,父亲对母亲冷暴力或直接暴力,对儿子也有意无意产生了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影响。儿子想吃饭母亲以没心情为由无视,儿子一次次喊妈妈,妈妈无视,理由是我很忙,我已经很累了,一次次喊你没用,最后只能打你一下求得你的关注。父亲嫌母亲回家晚,第二天的行李还没收拾,自己都能想想明天妻子责怪自己要帮忙收拾行李,然后在车站慌忙地赶路,母亲嫌父亲好吃懒做只是想找一个村姑的角色来打理家庭,结果,后面一个小细节可以看到,父母第二天果然在车站慌张赶路,父亲前一天都能预料到这个结果却因为母亲晚归再次把收拾行李放到最后一刻又不得不在第二天经历最不愿经历的匆忙场景。前面看到母亲无助地说“谁来帮帮我啊”会觉得母亲可怜,在看到后面细细想来又会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家三口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己最无辜,自己最辛苦,别人最不理解自己,却谁也不尝试去理解别人,能怪谁呢?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又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前面说片子挖掘得不够深,因为它只是把原貌不加分析地呈现出来,父母通过课堂学到了什么,孩子通过集中营感悟了什么,家庭矛盾得原因是什么……这些都没有细致地追问下去。而结尾我们只看到课堂中一些片面得句子得剪辑,父母得一些话得剪辑,而这些话细细琢磨依然是站在“以爱之名,父母最大,都为你好”的角度;结营也只是为了视频效果地让孩子唱歌,让父母说孩子辛苦了,我们爱你们,场面感动又尴尬,此外再也没有其他。就像中学时那些煽情的家长会,观影会,教育会,在当时哭得稀里哗啦,短时内冰消雪融,长久地看,依然没有给生活带来任何改变。如张钊受访时说的,“一个人四十多年的脾气秉性,如何是说改就改的?”而每一个畸形家庭的背后都有一个畸形的社会,畸形的教育模式,“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价值导向的宣传,网络毒害身心健康的偏激看法,对青少年恋爱的保守观点等等包裹着一个个家庭。正如网友所说:

  “现在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上一直处在荒蛮阶段。”

  结局并不完美,这也是纪录片比较可爱的一点吧,没有为了什么节目效果而强行创造大圆满的结局。能改的会有一点点好转了,不能改的依然没有改变。家明的父亲开始家明自由的空间,一起背包履行,张钊的父亲开始不再一味满足儿子要求而是讲方法、讲条件;而泽清的问题依然没有转变,父母又求助央视另一档节目解决家庭问题。纪录片只是把现实撕裂展现在观众面前,以两条线的全新视界呈现这个社会问题,而万事总是知易行难,理解包容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脾气秉性价值观也并非能轻易改变,这些家庭问题背后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是任重道远。

  一万个家庭有一万种解决方式,如何反思,如何解决,如何认知,如何去爱始终没有定性答案。但至少这部片子能让观众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也算是一种积极意义吧。

  《镜子》影评(六):原生家庭至关重要

  这个机构好像也并没有解决问题,父母看似改变了一些,但最根本的问题依旧存在。 但其实这些问题我们并不能完全的去改变,只能说是让孩子,让父母去意识到这个问题,认识到他们自身都需要改变。 其实孩子身上存在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由原生家庭带来的,就像这个纪录片的名字一样,孩子真的是一个家庭的镜子。父母的性格,教育模式,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孩子所成长的环境,这些统统影响着孩子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以前不懂原生家庭,现在才渐渐的明白,原生家庭真的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极其重要,我们生来不完美,都有很多不足,但若是从小受到正确的引导,也许更好一点吧!

  片子里面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说了,律师要律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需要证,教师需要教师资格证,但作为一个家长,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最长的角色,然而我们直接就做了,没有学习,甚至没有准备。 父母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父母啊,他们只是就这样做了,并且想让孩子按照他们想的那样去做,可是这也是孩子的不幸......

  再看看片中的孩子们,其实人潜意识里都是需要爱的,当从小没有被满足的话,自然就缺失了,继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但家长,孩子们都不知道啊!没有人跟他们讲过要怎么爱,所以他们以他们认为的那种爱的方式去爱,但到最后却成了伤害...

愿所有的家庭都能学会如何去爱,愿每一个孩子成长为天使

  《镜子》影评(七):我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周围的一切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3集纪录片《镜子》一经播出,引发了无数家长的关注,一些学校更是拿出上课的时间让学生家长坐到一起观看。甚至还没有结婚的青年男女们看过这部片子之后都开始为未来教育孩子的问题担忧起来。

  是怎么样的一部片子能够引起这么多人去关注,引发这么多思考呢?

  “我是一面镜子,照出周围的一切。”

  开篇一个孩子走到众人之前,掷地有声地说出了这一句话。声音清晰明亮、沉静坚定,像独白一样在表达着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而话的内容也让人了解到这会是一部深入心灵的片子。

  孩子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家庭、社会、学校、地域、民族、国家、时代等等问题,在这里,照出的是什么呢?又是什么让孩子自己说出了这句话呢?

  在武汉,有这么一所专门针对问题少年开办的教育机构,机构的负责人正在赶往家明家,家明的爸爸告诉负责人孩子整天就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去上学,小小年纪还想要当背包客去旅行。

  爸爸口中的家明出现在大家眼前,一个暴跳如雷的男孩,对着来接他的人大喊:“你知不知道控制我会有什么结果?”父母此时只能是在屋外听着这揪心的喊叫默默落泪。

  这个画面让我想起了《变形记》,《变形记》里面城里的孩子就总是以与父母大吵大闹出场。像他们一样,家明也要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去“改造”。

  看到这里,我相信家长们仍然想不到孩子这面镜子照出的究竟是什么。而有相似经历的孩子心里一定非常清楚,这面镜子照出的,正是家长他们自己......

  张钊,据爸爸说是因为最近交了女朋友,为了天天和女朋友在一起学也不上了,还把他们赶出了家门。

  教育机构负责人去接他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要跳楼。

  泽清是三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却是最安静的一个,少年老成。当负责人来接他的时候,他听说有中央台的跟拍居然主动来了,理由是“有存在感”。

  每一个孩子都在以言语以行动激烈地强调着父母给他们造成的问题,父母们却浑然不觉执迷不悟,仍在以错误的方式管教着自己的心头肉。

  这所教育机构的改造方式起初我是非常反感的,半军事化的管理似乎同样是在磨灭孩子们的天性,剥夺他们的自由,这与他们父母的管教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与《变形记》不同的是,在这里不仅孩子要接受81天的改造,家长们也要接受6天的教育。所以在孩子们入学没多久后,家长们也来到了这所学校。在家长课堂上心理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

  做律师要拿律师资格证,

  开车必须要有驾照,

  做老师也要考取教师资格证,

  但是,为人父母不用拿证,

  我们就这么直接做了,

  而且要做一辈子。

  第一次当爸妈,谁都没有经验,

  所以往往会出现满满倾注的爱,

  变成满满伤害的结果,

  而每一个“问题孩子”出现的背后,

  往往有一个问题爸妈,

  一个问题家庭教育的存在。

  上课第一天,所有的家长们就被当头敲了一棒。在来学校前,泽清的爸爸认为自己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变。家明的妈妈觉得校长那句“钥匙掌握在家长手里”的话非常可笑,而爸爸为了不请假不扣工资甚至打算不去听课。张钊的父母则认为孩子叛逆完全是由他女朋友引起的。与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不同,夏阳的父亲是农民工,母亲是保姆,由于父亲经常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关心教育少了很多,他却能意识到也许是这个原因造成了夏阳沉迷于网络,不愿意走入社会去找工作。

  冲突在双方完全对立的话语中终于暴露无疑了。家明一开始就说到了“控制”两个字,父母给他买好衣服、鞋子,叫他按照他们安排的时间来作息,来学习。爸爸说上学是唯一的出路,希望家明将来能实现爸爸心中的梦想。而家明的梦想恰恰相反,是当一个背包客去旅行。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过度控制家明,使他产生反叛心理。

  张钊带了一段学校的录像,希望向父母表达叛逆是因为学校的教学方式让他觉得太压抑了。填鸭式模式化的教育,完全无视个人的天性和感受,使每个学生像机器一样存在着。让人不由得想到电影《迷墙》里的画面,带着一样面具的学生坐满整个教室,老师像打开壶盖往里灌水一样给学生们滔滔不绝地灌输着知识。在家长眼里,上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孩子们来到了学校。在老师眼里中国式教育仍然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孩子们不得不像机器人一样去学习,毕竟成绩是最有力的证明。例如在纪录片《高三16班》中,16班的班主任定的口号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学生们也真的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最终班里的学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去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但是不是因此他们的人生就会是完美的成功的,谁也不能确定。张钊在开始说要跳楼,爸爸说他不信。然而正是爸爸的“不信”两个字刺激着张钊做了太多父母们想象不到的事情。很多时候,父母的质疑就是催化剂,但是一定要用在好的化学反应上。

  泽清说到的是“存在感”。我记得之前看到过一张照片,一个人死死抓着一块突出的岩石,脚下是波涛滚滚的大海,只要稍一松手,他就永远湮没在海水里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是想展示自己非常勇敢?是想来一张有创意的自拍?配文是:只是想找存在感。存在感是什么?值得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它。存在感就是生命的基础吧,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去爱去恨去感受去付出。泽清正是这样,缺失存在感,那么存在感之上的一切都拥有不了。他需要关心的时候,妈妈不愿去付出。他不愿再去乞讨爱不愿从父母那里获得存在感之后,妈妈却跑来关心他了。所以他说妈妈“贱”。再加上父母关系不和睦,整天争吵。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让泽清感受不到存在与爱,只能从军棋里去寻找那份存在。

  所以,家长们最终明白了,孩子这面镜子照出的正是他们自己。该来学校接受改造的也不是孩子,而应该是他们。

  这部纪录片很好的一点是在于告诉了观众接受改造的家庭两年后的情况,而不是让人们仅仅停留在对改造结果的美好想象上。

  有的孩子确实改变了一些,而有的问题甚至越来越严重,十几年的潜移默化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了的。如片中的心理老师所说,为人父母要一辈子,既然是一辈子的事情,父母们就应该细细想想自己做的到底是对是错,是在爱孩子还是在害孩子了。

  《镜子》影评(八):为人父母,尚需学习

  可能由于各种宣传让我对这片子期待值高了,看之前激动地准备好了笔和小本子。看之后觉得里面某位心理咨询师的观点还不错,然后就是弹幕更精彩。

  不过当父母的还是需要看一看的,这个片子也许并不能解决真正存在的亲子问题,但听听问题儿童的心声,能给父母们提个醒或指出你的问题所在,至于改变其实只能靠自己的长期努力了。毕竟亲子关系恶劣如此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改变也没那么容易。从这点来看,这部纪录片还是非常诚实客观的。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好的家庭关系、尊重理解信任接纳孩子很重要。家长应放下执念,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加强对爱的认知的学习,掌握爱的艺术。同时应帮助孩子形成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生育是一种自然的繁衍,没人能剥夺这样的权利,但人这个物种,建立了文明社会,总觉得父母持证上岗是非常有必要的,也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吧。

  《镜子》影评(九):恕我只看个开头就上来喷,实在不忍卒看,又憋不住想喷

  无语……

  就看个开头,把孩子送到集中营这种形式,请问他是犯法了,是精神病,还是强制性的义务教育?你以为你不电击就不算杨永信么?

  退一步说,就算你是有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坐镇的科学的集中营、所有人都可以直抒己见的民主的集中营、尊重个人选择的自由的集中营,你千辛万苦把孩子给救赎了,然后呢?然后你又要把他们送回依然存在问题的父母身边,而且希望孩子在有问题的父母身边能够做一个没有问题的孩子?我呵呵你一脸!

  真要送进集中营,也不该送孩子,而该送父母!只要把父母的问题解决了,解决孩子的问题就是个时间问题。不然治标不治本!

  而且你用这种集中营劳改所一样的、极其不尊重的、强制的手段解决问题,你在教育孩子们以后遇到问题也可以采用这种手段吗?

  所有的问题都出自于不尊重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最后为了解决这些不尊重所带来的问题,你告诉我不用共情、不用克制自己去接受孩子修复式的试探和爆发、不用先忏悔己过、不用自食其果,而是要用更不尊重的、集中营式的模式来纠正孩子、来改变这一切???

  另外,这种集中营是合法的吗?这是BUG吧,在强制义务教育时期后、18岁以前,三不管地带,就算你没犯罪,也可以不记档案式劳改啦?

  引用片里的话,爱吗?爱的,可是结果很受伤。

  评价片子的内容,想搞教育吗?想的,可是方式很无语……

  《镜子》影评(十):五行缺尊重

  前几天,我的一个大学同学跟我推荐了一部纪录片,《镜子》。这个纪录片是讨论家庭中亲子关系的。一共三集,每集30分钟,不长。我今天下午看完了。觉得很震撼,引人思考。

  震撼于什么呢?震撼于几个方面:一是孩子们那种叛逆的情绪表达之极端、他们内心深处渴望呼唤“爱”而家长们没有回应时的无助。二是震撼于家长们生活之累,以至于心里对“爱”接近于麻木,不想表达、不会表达了。三是震撼于这种情况可能并不是几个少数的个案,而是普遍存在于千千万万个家庭之中。反观自己的家庭,又哪里一点没有这些问题呢?程度没有这么极端罢了。你我都是普通人,这样“缺爱”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又有多少人重视了呢?

  通过这个片子,我感觉到爱的首要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不会有爱的产生。无论哪种爱都是如此。在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中,一般来说家长是处于强势的一方的;家长如果没有给予孩子尊重,则孩子心中即使有爱也不能正常地表达。泽清希望跟父母好好沟通。然而他的家长对他并不重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让他觉得自己心中的爱得不到回应,故而不得不用一些极端的行为来引起家长的重视,比如沉浸在电脑里下军棋、甚至殴打自己的妈妈。由于父母对佳明缺乏尊重,哪怕是自己像契约一方那样完成了自己那部分契约然而父母仍然单方面撕毁契约,让他伤透了心,然后辍学在家几个月,以此来抗争。

  当张钊面对高中的极大的压力而向父母倾诉时,换来的不是安慰而是父母的诘责:别人怎么能受得了的?接着得到的是父母的奚落:这孩子没种。然后他就做各种“有种”的事情给爸妈看。说到底种种行为还是要赢得父母的一声赞许和尊重。

  中国传统的家庭里,任何人与人的地位都是不平等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不平等,就造就了不同角色之间很难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如果没有有意识地纠正这种不平等,那么尊重就无从谈起。没有尊重,就没有爱。小孩子天生有爱,而家长如果因为对于孩子缺乏尊重,则不会有爱的表达。孩子想要表达爱,但如果看不到家长的爱的回应,他就感受不到爱,进而觉得不被尊重,进而就要用一些极端的行为去引起家长的重视,去呼唤家长的尊重。因此,纪录片开头就提到,孩子是家庭的镜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能够反映出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这也是这个纪录片叫《镜子》的寓意。

  顺着这个逻辑往下讲,那是什么造就了家长们的“不知尊重”?刚才说了,传统如此。传统是哪里来的?三纲里,除了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外,还有君为臣纲。如果说父子、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话,那么君臣关系则是社会关系。也就是说,由于社会上、文化上我们这个社会是崇拜权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关系,因而缺乏尊重,那这种缺乏尊重的状况投射到家庭里,就是家庭中成员间缺乏尊重。孩子是家庭的镜子,而家庭就是社会的镜子。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变化。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变得更加平等、相互尊重了呢,还是更加不平等,缺乏尊重了呢?依我看,这种状况是更加恶化了。传统文化在式微,形式上的人与人的不平等在减少,不存在谁见了谁要下跪、明黄色衣服只能皇帝穿等等的这种情况的不平等。但在思想深处并反映到行为上,人们屈服于权力、屈服于财富的情况是加重了。芮成钢以认识官二代富二代为荣,祁同伟可以为领导的父亲哭坟。试想,无数男人,在社会上为他人摧眉折腰,不受尊重;等他回到家,还能平心静气地尊重孩子吗?

  看起来,是孩子病了,实际上是家庭病了。看起来是家庭病了,实际上是社会病了。冰山向来只露一角,而winter,却真的快要coming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