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常对话》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日常对话》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28 21: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常对话》经典观后感10篇

  《日常对话》是一部由黄惠侦执导,黄惠侦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同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常对话》观后感(一):《日常對話》─ 私人絮語下的溫柔印記

  《日常對話》─ 私人絮語下的溫柔印記

  甫於今年榮獲柏林泰迪熊獎紀錄片的《日常對話》,繼去年帶著短片版《我和我的T媽媽》,成為各大台灣影展的常客後,也入圍第53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日常對話》雖實為「日常」,也實為「私影像」的紀錄,但從中卻帶著導演黃惠偵私人情感的寄託,她不懼接受鏡頭下的凝視,反而勇於與媽媽提起過往,進而轉為自我反思的辯證詰問。同身為導演的她,不再只是鏡頭背後的人,而是願意走進鏡頭內,溫柔地剝開潛藏在傷痕下的心結。

  「這麼多年了,我們卻都不認識彼此。」

  在說起長片《日常對話》前,勢必要回溯它的短片版《我和我的T媽媽》。讓人驚嘆的是,同樣素材下卻能剪出不同意涵和敘事手法。即使利用相同問句開頭,進行關於「我是誰」的哲學思辨,但在《我和我的T媽媽》裡,透過李念修的剪輯下,反是從一個對媽媽陌生角度開始出發。

  與《日常對話》極為不同的是,《我和我的T媽媽》所產生的個人主體性較為確切,也就是「我」字的核心延伸,以「女兒」黃惠偵的作者角度去認識「母親」的家庭謎樣/同志生活。至此你很少在短片中發現導演出現於鏡頭內,她多數為影像背後「凝視」的人,也就是女兒觀看母親的視角。而影片做為敘述的主軸,則以母親職業「牽亡人」的牽亡程序,進行「招魂」、「超渡」、「入土」三個步驟,從喚起母親的同性情感、揭開母女對於父親的情結,直至將瘡疤解開,讓你我重新開始認識彼此。《我和我的T媽媽》相反像是女兒給予母親的一封情書,透過女兒中心立場的闡述,探究母親的過往,也連結自身難以跨過的心崁,隨之結合成一場牽亡儀式。

  如對比起《我和我的T媽媽》,此片或許更像是近年華語反省式紀錄片的趨勢,不論從李念修的《河北臺北》、吳文光的《調查父親》到廖克發的《不即不離》,作為對上輩親人的謎樣,至此挖掘出一個未知的時空背景,回過頭串連起對自身所帶來的影響。當然,上述幾部也都是從「我」的主體性出發,因為有一個「疑惑」的破口,它可以是戰爭的打壓、故鄉的思念、或是缺乏愛意的思緒,而匯聚成一部帶有自我情感的論文式「私」電影。

  不過來到長片版《日常對話》,在林婉玉剪接下,似乎就打破了短片的「我」的主體性,而回歸到「對話」。所謂「對話」的涵義,如拿取該場餐桌之戲,它就能讓母女不再是《我和我的T媽媽》的主與客問答,而換做是平等間的對話家常。儼然媽媽也不再只是一個論文式的指向對象,而是將女兒與媽媽都化為需要被解惑的對等角色

  所以與《我和我的T媽媽》對壘下,黃惠偵於《日常對話》的角色不再是個「觀察者」,反倒成了「中介者」。私人思緒與疑惑雖然仍在,但更多的是她走入了鏡頭,帶著女兒與母親並肩而行,更連接起一份教育及家庭的傳承。不單僅是自我性的尋找答案,相反她把這段私人絮語,化作回歸家庭的溫柔印記。我們更多從《日常對話》聽到的是黃惠偵對於自身記憶的闡述,在實地走訪探視和日常生活的推進下,也更多是她對於「母親」這角色的理解,不論是「T媽媽」到「女兒」,或是自己身為母親後,該如何撫育下一代,甚至讓女兒理解外婆的同志身分。從《我和我的T媽媽》到《日常對話》,所延展的不只是影片的長度、核心的轉換,反是將兩人間的密話,延伸為家族的整體性。

  《日常對話》之所以「難」,絕對是相對於「日常」的難,如何脫口心中塵封的陰影,又如何在鏡頭下赤裸地佈公,雖名為「日常」,但也就是因為「日常」,更無法想像下一句所帶來的衝擊。如母親所言「我知道你不愛我」的先聲奪人,抑或當女兒拋出童年的創傷過往,它不再像是《沉默一瞬》一種加害者與被害者間陌生人的攻防之戰,《日常對話》所面臨是餐桌兩端更直接的「互相」傷害,欲想化解多年的瘡疤,卻又害怕聽到真實的答案,最終不會有一方得意的倖存者,而是讓彼此思索親緣間的對等關係,凝視著對方,形而成另一種和解與救贖。

  至此《日常對話》其實更像是香妲‧艾克曼紀錄自己母親的《非家庭電影》,以日常生活對話碎片,組織成一段對自己、對家庭的雙向絮語。同樣都是家庭男性的缺席,《非家庭電影》則透過母女間餐桌上的閒話家常,從自身趣聞聊到過去經歷,進而直面到二戰歷史,談起家庭從波蘭到比利時的過往,猶太人與納粹間的仇視。相互呼應的是,香妲‧艾克曼也因家庭因素在童年中斷了學業。

  如《日常對話》是個和解的圓滿,《非家庭電影》則是充滿了時間的遺憾,影片縮短時間的漫長性,雖一次次探視母親,卻隨著影片結束、母親逝去後才意識到「家」的解散。因工作繁忙而疏於和母親聊起更多的自己,也許是生活,也許是那些尚未化解的心結。它們雖都赤裸地探視家庭的角落、挖掘出彼此的心傷,但也進而從影像上的拼湊上,重新解構個人過往的堆壘,再次組織一個家庭的全貌。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讓我們重新來過吧!」

  從《我和我的T媽媽》到《日常對話》,不僅讓觀者見識剪接的魔力,從個人本位延伸至家庭的全觀。儼然它已不再是一部私影像,而是一部具有宏觀的紀錄片可以反映個人,可以對應舊時代的轉變,甚至更可擺至面臨到相同情況的家庭中。

  《日常對話》最難的或許不是「拍」這件事,而是如何「說」出口,它雖聽/看似殘忍,卻無疑是一次賭下自我的勇氣之舉。

  文章:https://goo.gl/Y2k8Zz

  《日常对话》观后感(二):日常对话

  爱,真的是个永恒话题可能不被别人爱,但如果自己也不“爱”自己,那就是完全躯体

  母亲没有得到过她父亲的爱,没有得到丈夫的爱,绝迹的爱将她逼上人生边缘得过且过社会的锦衣下,她的伤口无法愈合。若是“女朋友”真的疗愈的了她的伤痛,也就不会几十年充斥着谎言,玩弄,游戏,糟践……这些都只是聊以慰藉的障眼法,欺人,也自欺。伤口仍在,打开纱布一看,可能已经变的感染化脓,不只是会痛更糟糕嘛?

  逃离?短暂的缓解,却也将她永久地困在阴影中,害怕曝光。

  爱,对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实很难说清楚明白,但人每天都在放大感官,不断去感知爱,吸取放射,就是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若是有一天孔道闭塞了,进不去,也出不来,“围城”中也只有母亲孤军无助

  没有信仰灵魂何其悲凉,“世界”随时可以“制裁”你,倒在“世界”的脚底下,也得不到怜悯与JS,灵魂没有归处,无可栖息,飘荡在母亲的个人悲伤中,那生命中剩下的一切也算不得什么了……

  难道女儿就释放解脱了吗?看起来也没有很好过。但至少她在挣扎,从幼年挣扎到中年,结果,“夜明珠放到日光之下”,并没有如其所愿,她与母亲的矛盾距离还是像高楼矗立。我也是女儿的身份,我同情她的际遇,哀叹她的不幸,却没有办法修复裂痕的心,我想她不只需要母亲的爱,更需要“他”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不计工价,不看过往,倒空她注入无条件的爱与恒久

  同一个屋檐下的日常对话,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邻居,更可以是陌生人,最不愿的就是家人般的陌生人。

  站在屋檐下看天空,只看得到一半,也许走出来,会发现另一半天空才是你的天空。

  《日常对话》观后感(三):我不想做你一辈子的陌生人

  “我知道你讨厌我。”

  “没有,其实我觉得你讨厌我。”

  这是一对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母女的一次对话,在女儿的再三要求下,母亲坐在了录像机前,开始了交谈,但每每只是巨大的沉默横亘在两人之间,无言的母亲一次次的将迫切想要同她亲密的女儿疏远。这是日常,失败且艰难的谈话。

  电影《日常对话》在赢得了2017年柏林影展的泰迪熊奖后,宣布将代表台湾地区参加第90届奥斯卡外语片奖的角逐,这让导演黄惠侦从未想到。一开始决定拍摄这部纪录片,黄惠侦只是单纯的想通过影像让自己有足够的勇气正面与母亲交谈,因为只有在录像机前才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让自己开口。一起生活的三十多年里,母亲与她就像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这种隔阂是黄惠侦想要努力打破的。

  每日除了母亲早早起来准备饭菜,黄惠侦与母亲之间没有其他交集,那一桌饭菜是母爱唯一具体关怀。从小到大,日日夜夜,没有过青春孩子叛逆教导,没有步入社会的诸多叮咛,甚至没有嘘寒问暖关心,这种畸形的母女关系让黄惠侦曾不止一次的问自己,“为什么母亲不喜欢待在自己身边”,这个问题纠缠着她,让她不止一次的把问题的矛头指向自己,是不是因为母亲讨厌自己所以才不愿回家。本以为随着年龄成熟逐渐和解淡忘,可在自己的女儿降生后,这种情绪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强烈。黄惠侦不明白浓烈的母爱让自己如此爱护女儿,而与母亲之间却只有无言的冷漠

  面对录像机,母亲回避着镜头,搪塞着试图了解自己的女儿。“想不想回北港老家看看?”想要打开母亲的心扉,母女决定一同踏上归家的路途,回到那个曾埋藏了母亲诸多秘密开始的地方

  亲人相聚没有热泪盈眶激动,对待家人,自己的兄弟姊妹,只是淡淡的问候。他们不了解自己,自己亦没有想要了解他们的心,维系骨血亲情的唯一纽带父母已经过世,再就没有见面的必要。

  黄惠侦将录像机举向了自己的姨舅,想要通过他们进一步探索母亲当年的模样可惜的是,他们所了解的也只是寥寥,他们不知道母亲喜欢的其实是女人,不知道母亲其实不愿意嫁人,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女儿生下来注定要成为别人家的人,是要被嫁掉的,“祖宗桌上不会供奉女儿的神主牌位。”舅舅扭着眉瞪起圆目说着。在那个年代,没有结婚的女儿要被耻笑,成为一个家族的耻辱,哪怕这段婚姻在一开始就注定不幸福还是要硬着头皮走下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那个时代的铁律,不可违逆的命运

  在细枝末节的拼凑出,黄惠侦终于了解了母亲曾不愿提起的过往,那段对自己而言亦是惨痛回忆经历。母亲结婚之后经常被家暴,困在狭窄房子里遭受父亲醉酒之后的拳打脚踢,这样的情况,姨舅们不是不知道,但也只是默不作声。“嫁掉了又能怎么样呢?”这句话既是一种回答,也是一种无奈的感叹

  从小就喜欢女人,碍于时代的强威,选择了嫁人生女,从一开始,母亲的命运就注定是个悲剧。婚后无尽的家暴,穷困潦倒的生活,生活变成了一场煎熬。这也许不是那个年代每个女人都曾遭遇的,但在遥远偏僻的村族聚落,这是每个女人的共同命运,无力回天

  母亲还是勇敢的,她逃了出来,带着黄惠侦姐妹一起逃出了魔窟,“就算死,三个一起死”。她不会像自己的母亲那般想要自杀逃避,而是决定拼上一搏,这是忍耐许久的她第一次对于命运的反抗。

  自此漂泊的人生开始,母女三人相互依存,这样的经历本应会让母女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毕竟在生活的低谷里一起翻滚过,一起抵抗过,但母亲对待自己的沉默从未改变,经常在外面游荡,只是很晚才回到家。母亲的存在形同虚设,让黄惠侦的童年既缺失了父爱,也没有母爱加倍的弥补。

  黄惠侦很好奇,好奇在外面的母亲是什么样子,她采访了几个母亲女友,在与她们的交谈中听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母亲形象。“她很温柔”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母亲女友的脸上总会挂起腼腆的笑,黄惠侦很难想象到这样的母亲,这与自己见到的母亲形象构成强烈的反差,一股怨恨开始升起,比起女儿母亲好像更爱自己的女友,可比起怨恨,黄惠侦心里更多的是苦涩,因为她了解了母亲的过去,对那不愿提及的过往,母亲在用另一种方式逃避着,留恋与女友的温存,疏离着与女儿亲人的距离,只有这样才可以短暂的忘记。

  “以为不说就会忘记,其实只会记得更加清楚。”当年魔窟的生活对母亲造成了伤害同时也在黄惠侦心里埋下了一颗苦涩的种子。黄惠侦一步步探索母亲的同时,亦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

  在外人眼里母亲无所畏惧,她可以带着女儿出逃,躲避拿刀追赶的父亲,她可以不顾别人的眼光坦荡喜欢女人的性取向,在底层的边缘,独自一人摸爬滚打供养女儿,在外面的她看起来是那么的快乐,面对至亲的女儿却总是隐藏。黄惠侦开始明白母亲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理由,那是一种愧疚自责。愧疚女儿从小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可以念书上学,需要跟自己在生活里打滚,从事着低等的丧葬职业,被人看不起,愧疚自己的同性的身份会让女儿遭人耻笑,她觉得这是“丑”,会让女儿的身上贴上不好标签,受人议论。“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思想定势曾让她忍受了十年的家暴也不选择离婚,于是母亲独自吞下了所有的苦,缄默成为那个时代烙印在母亲身上的一个伤疤。

  痛苦经历的怨恨,自我身份的顾虑,底层生活的艰辛,闭塞了母爱的流淌,在最后的谈话中,母亲已经放下了戒备,她坦言自己向往自由,不想结婚,但是对于黄惠侦姐妹的出生她从未后悔过。这样的回答已是母亲表达爱意最直接的方法,她说不出暖意绵绵的“我爱你”,而用自己笨拙的方式爱护着自己的女儿,弥补过往对女儿的创伤。这种母爱一直被黄惠侦难以理解,在一次次谈话的坦诚中,母女终于遇见了更加真实的彼此,她们不再畏惧过往的噩梦,更有信心的生活下去。

  《日常对话》观后感(四):Bridging Gaps

  人性的脆弱,复杂会让情感不堪一击,因为所有的情感都不是板上钉钉的,都需要运气和努力,哪怕是看似理所当然的血脉亲情”。

  ---陈鲁豫【偶遇】

  这让我又想到了这部【日常对话】,英文片名叫做【Small Talk】,翻译过来叫做小对话。这部纪录片讲述一位40岁的女性,通过十年的日常对话,一点点地和自己的同志母亲沟通。去了解母亲的性取向和她的生活。女儿将这些珍贵的对话,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我们知道LGBTQ+人群的压力,往往来自于父母。而最令人窒息和害怕的“出柜”对象,就是爸妈。而这部片则将视角反转---女儿身为异性恋,来和自己的同性恋母亲沟通。

  纪录片中的母亲,非常不愿意谈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性取向。而女儿则是非常有耐心;是她,一次次的开启并引导了那些“日常对话”。

  影片后半段,两人相对而坐,女儿将自己对于母亲的困惑和不解,倾盆而出,仿佛是过去十年所做的铺垫,在那一刻遇到了最好的时机。这也是两个关系靠近的一个转折点。

  就像鲁豫所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脆弱了,即便是血缘之亲,也一定需要运气和努力。日常的一点点的沟通,往往是建立信任的关键。

  我以为,不管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处理好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不断地bridging gaps,也就是了解我们的不同并为彼此建立沟通的桥梁。Bridging gaps并不需要让你和别人一样,而是学会去尊重,接纳和宽容。这,才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拉近我们与所爱的人之间的距离。

  《日常对话》观后感(五):日常对话,浓缩人生

  这部纪录电影,拍得其实不算特别好,主题也不明朗。但是导演花费那么长的时间,记录下了那么多零碎的影片,丰富的内容打开了新视界的一个窗口,让你窥视了一对母女浓缩的前半人生。足以让我的评价从3星增加到4星。

  原生家庭,对个人的成长影响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导演的一生在我看来,应该是艰辛的。自小被亲生父亲性侵,也时常目睹母亲被家暴,而后又随离家外逃的母亲奔波,还时常见到母亲和她多个女朋友亲昵,畸形的家庭环境,给导演本人会带来很多不幸感,这种影响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性格,注定不会是一个特别健康健全的人格。而导演而后与丈夫离婚,从某些程度上,也能作为一种证明。导演和母亲的对话,或许是想找一些慰藉,慰藉她这曲折的成长,曲折的人生。

  再来单独谈谈母亲。母亲讨厌家暴,所以选择了离家逃生。但我本人很难理解,母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丈夫性侵女儿。或许是出于害怕,选择了沉默。但母亲对女儿也不是完全没有爱,因为她离家逃生时把女儿也带上了,如果不爱的话女儿只是累赘,自私的人是不会管女儿的。而女儿长大之后,母亲和女儿的距离感依旧很强,为什么不选择分开生活?或者,母亲年纪大了,也需要一些亲情的温暖吧。毕竟,对于这位风流倜傥的母亲,是不会在众多女朋友当中找到亲情的感觉的。说到这位母亲的风流,也是强于一般人的。或许,有些人性情就是这样,喜新厌旧,本性就如此,改也改不了。但这位母亲虽风流,又不像张国荣演的阿飞,拈来之后便本性毕露。她却有着无微不至的细心,体贴与温柔。这位母亲的人生,可以说是悲惨的,但她悲惨归悲惨,该浪荡她还是浪荡的。只不过,母亲在这种环境下敢于活得自我,我也是很佩服的。

  另外,其实90分钟的影片不足以完全真实的展示的两个人的小半生,我们也不能管中窥豹,我们并不能具体的了解到导演以及母亲的真实日常,但是了解到导演展示的这一部分,就足够我们开阔视野了。还有电影里面体现出来的台湾传统家庭的一些人情世故,也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和我们也没什么不一样,很多东西,都是真实的现实罢了。

  2018.2.5

  《日常对话》观后感(六):觀影心得:時間並不具有療傷的能力

  一張餐桌的距離,其實很遙遠。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

  在此之前,對於紀錄片我總是敬謝不敏;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漸漸成熟的緣故,此次觀影竟然很輕易地就接受了這樣不疾不徐的步調,或者也可能只是我特別喜歡這部電影散發出的微光吧,微弱卻堅毅的暖色系光芒。

  全片的主旨,其實就是如片名一樣的日常對話,零碎而生活化。

  人們透過對話而溝通、拉近彼此的距離,卻也透過話語隱藏自己不願面對的過去、並藉此築起一座高牆將自己隔絕。

  在電影的前半段,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的「牆」。

  不只是導演與媽媽之間厚重的牆、兩人最近的距離就是一張餐桌的距離,片中的人物與觀者也是很有距離的。

  前半段多是以側拍的方式敘事,觀者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看著這個故事、了解角色的日常,以第三人稱的視角、甚至是一個像極了路人甲或過客的方式,看著導演與媽媽。

  可以發現到前半段著重在媽媽的日常生活,大多是與三五好友女朋友打牌聊天抽煙,以圓圈圍繞的方式坐在廟口嘻笑的生活;此時,觀者會有一種被隔絕在此生活圈之外的疏離感,即「牆」。

  所以,我在觀看前半段時,其實是沒有什麼情緒的,完全就像是在看一部紀錄片,看著導演的生活、媽媽的生活,24小時幾乎零交集的兩人在同一個屋簷下過著各自的人生。

  其中的轉折點,對我來說也是全片記憶最最深刻的部分,是導演為了更瞭解自己的母親,前去訪問媽媽的歷任女友的片段。

  這個部分很有趣,而且也是片中唯一一段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去述說關於母親的過往,相較於觀影過程中的第三人稱視角-觀者,那些女朋友們用著更細膩的情感及話語去描述媽媽生活的輪廓,與此同時,便也帶給觀者一種親近感。

  接下來的情緒鋪陳、情感的堆積、拍攝的步調,都是讓我非常喜歡這部紀錄片的地方。

  「我們都以為只要不去談論過往,那個傷口就會自己好起來。」

  以「女朋友視角」作為轉折點之後,導演前往自己與母親的黑洞的發源地—幼時與父親共同生活的住處。這個部分雖然只是以幾個鏡頭帶過,但卻為了最後一段”日常對話”埋下了非常深刻的情緒炸彈。

  影片結束前,是一個非常長的長鏡頭,也就是文宣、及預告中最深刻的餐桌談話。

  兩人一開始都因為不習慣這樣的談話方式而低頭不語,觀者也能從這樣的長鏡頭之下,感受到非常沈重而沒有出口的情緒。

  不久後,導演開始娓娓道來,從小時候的記憶慢慢的說明埋藏在心裡的想法。而因為那樣的記憶與剛才在父親住處的回憶是重疊的,此時觀者便也能將導演的自白套上不久前看似倏忽而過的鏡頭,而有個具體的想像空間。

  兩人斷斷續續的談話,加上抽噎的講話方式,使觀者更能感同身受;加上全片的步調、以及情緒的堆疊,全在最後一顆長鏡頭的對話中湧出,對我而言雖然不是眼淚,但思緒及心中看似雲層並不厚重的烏雲都開始下起雨來。

  對我而言,「同性戀」只是這部電影的一個標籤,你當然可以因為這樣的主題而前往觀看,但其實本片想要表達的是更廣泛的問題。

  「我們都以為只要不去談論過往,那個傷口就會自己好起來。」

  我們啊……大概都有不想面對的過去吧。

  覺得一切都可以讓時間來淡化所有的情緒,可是我們或許都太小看自己的記憶力了呢!

  那些恨啊、悲啊、痛啊,是不會那麼輕易的離開我們的,如果無法坦然的面對這些情緒,他是離不開你、你也離不開他的。

  另外,想稍微討論一下在這部片中關於同性議題的探討。

  我最喜歡、卻也最難過的是,當導演訪問起母親的兄弟姐妹,關於「她喜歡女生」這件事的看法。

  除了他們全部都不知道之外,另一個共通點是:「他們全都下意識的閃躲了這個問題。」

  在尷尬地接受完訪問後,是一陣沈默,接著以簡單的”生活對話”掩蓋那些尷尬的情緒。

  似乎也應證了我心底的想法”夠開明,卻也不夠開明的時代”。

  不知道這部紀錄片拍攝結束後,黃惠偵導演和媽媽又是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是開始過著像家人一般的生活了嗎?

  或者一切都沒有改變,如往常以樣過著沒有交集的生活?

  不知道。

  但透過剪接,這是一個有著Happy Ending個故事。

  現實生活呢?

  當我們願意去整理那些過往,我們是不是真的也可以期待一個好的結局?

  或許吧,儘管要面對的都是問號,但生活還是要過、人還是得往前走呢。

  《日常对话》观后感(七):“被他人知道被家暴远比被知道自己是同性恋更令我丢脸”

  在空闲的周四晚 看了《日常对话》。

  尽管看了微博上的介绍,但这部纪录片远比我想象的要沉重,但沉重中又带有一丝丝的温暖。

  如果不说不谈论起来,你永远看不出母亲平淡面容下的沉重或者是悲惨的过去。也看不出母亲在女朋友们面前完全变了一个人。

  在她们面前她是温柔体贴,从追求到相处到深入生活都是能让阿姨们提起时都展现了对过往美好的幸福笑容,也可以说是甜甜的笑了,母亲也是,从前面跟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变的平淡脸,而提前女朋友是都是咧开嘴的笑,有种偷笑的感觉哈哈。

  “妈,你好厉害追到那么多女生”

  “没有啦,都是因为互相喜欢~”

  而片中我最印象深刻片段之一的就是

  “妈,你为什么怕别人知道你结婚后被人家暴,但不是不怕人家知道你喜欢女生? ”

  “被知道被人家暴丢脸 而很多人都是喜欢女生”

  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对家暴那么充耳不闻,说什么那是人家家事你管那么多干嘛。而对同性恋指手画脚,嗤之以鼻,人家喜欢谁,就反而变了一种态度呢。

  《日常对话》观后感(八):一些保守的看法

  几年前很偶然地在网上胡乱点开过一个视频,发现讲的是为同性恋子女征婚的家长们的故事,看完以后莫名地感到鼓舞。后来想想,大概是因为视频里面那种包容的态度,不只是LGBT,而且是其他任何一个群体、乃至个体都需要的。大概正因如此,才会让它这么有感染力吧。 《日常对话》同样具有这样的感染力,只是代际间的予与受反了过来,记录的是一段女儿主动与同性恋母亲和解的过程。 “和解”这个词,细想之下很有意思,因为在什么也不做的前提下是绝不会发生所谓和解的,所以它本身就包涵着一层进取的色彩。而关于进取,或者说积极,“寻求对他人产生影响”是这个概念的题中之义,于是,或多或少地,它会带有一些攻击性。具体到影片中,虽然不明显,我还是可以在镜头对准母亲的时候感觉到这种攻击性,由这种攻击性溢出的,是和包容正相反的色调,因而也让影片因题材而天生具有的感染力减损了不少。不过虽然我觉得这是遗憾之一,但好在——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才够清楚,姑且就这么说,玄就玄点吧——东方文化里本身就有的温和气质还是化解掉了不少女儿的锋芒,这种气质既体现在记录片以它的优势让我们看到的真实画面中,也体现在这些画面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上。 可以拿《上帝之国》做个对比。同样是LGBT题材,不惮于表现身体和情爱的这一部就要有攻击性得多,并且在结尾表达态度的时候也是进取的:象征着陈腐风气的落后农场需要改造,而且是以年轻人的方式。 再看《日常对话》的结尾,身为女儿的导演虽然用了三十分钟记录和解的过程,最后还是选择把镜头定格在回到老房子的场景上。可能这就是我所谓的东方气质吧,为了前进而摆出的咄咄逼人最终让位给了在时间上回溯的温和。毕竟,没有这种温和,我们可能都觉得说过的话少了一个句号。 ——————————————————————— 2017年5月24日,台湾司法院大法官释宪宣布禁止同性结婚违宪。至此,台湾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区。 《日常对话》去年4月公映,恰逢这个时间点,但发行人孙宗瀚和导演黄惠侦都只是说巧合而已,并没有想借此东风。我倒是觉得,虽然释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立法行为,但由司法机构的大法官来施行,其中的强制意味难免过于浓烈,实在算不得上策。现实中释法的权利通常同时为立法与司法机关所共有,这体现了法律灵活的一面。但法官释法往往被认为要慎之又慎,因为这要求法官动用自由裁量权,而由于会导致法律的无法预测进而使社会生活陷入混乱,自由裁量权在现代司法中是被严格限制的一种权利。另外,由于司法判决所具有的强制性会压制反对的声音,所以此一路径可能激起的逆反情绪和社会族群对立也要被严肃对待。 我说这些并不是要反对平权,相反,在了解此事的过程中,我看到的很多支持释法的言论都相当的掷地有声。只是,再回到进取和温和的话题,我还是希望温和的力量能更多一点。比如,有人引用了德国法学家耶林的话,可以作为进取精神的代表了: “法律的目的是和平,而达到和平的手段则为斗争。法律受到不法的侵害之时,斗争是无法避免的。法律的生命是斗争,即民族的斗争,国家的斗争,阶级的斗争,个人的斗争。 世界上一切法律都是经过斗争而後得到的。法律的重要原则无一不是由反对者的手中夺来。法律的任务在于保护权利,不问民族的权利或个人的权利,凡想保全权利,事前须有准备。法律不是纸上的条文,而是含有生命的力量。 法律不是人民从容揖让,坐待苍天降落的。人民要取得法律,必须努力,必须斗争,必须流血。人民与法律的关系犹如母子一样,母之生子须冒生命的危险,母子之间就发生了亲爱感情。 母亲失掉婴儿,必伤心而痛哭;同样,人民流血得到的法律亦必爱护备至,不易消灭;不由人民努力而获得者,人民对之常无爱惜之情。 权利斗争是权利人受到损害,对于自己应尽的义务。生存的保全是一切动物的最高原则。但是其他动物只依本能而保全肉体的生命,人类除肉体的生命之外,尚有精神上的生命。而此精神上的生命由法律观之,则为权利。 个人拥护自己的权利,是对于社会的义务。 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而坐听。加害人的横行,不敢起来反抗,则法律将为之毁灭。故凡劝告被害人忍受侵害,无异于劝告被害人破坏法律。 国民必须在私人生活方面,能够知道如何主张他们自己的权利,才能知道如何保护政治的权利,如何于各国之间,防卫国家的独立。 自己权利受到侵害,不问来自何方,是来自个人乎,来自政治乎,来自外国乎,若对之毫无感觉,必是该国人民没有权利情感。是故反抗侵害,不是因为侵害属于那一种类,而是悬于权利感情之有无。 对国外要发扬国家的声望,对国内要建立强国的基础,莫贵于保护国民的权利感情;且应施以教育,使国民的权利感情能够生长滋蔓。” 对此,我在这里抄下美国法理学家博登海默的话作为对应: “……平等、自由、服从自然或上帝的意志、幸福、社会和谐与社会连带、公共利益、安全、促进文化的发展——所有这些和其他一些价值被不同时代的不同思想家宣称为法律的最高价值。我们是否有可能在这些似乎不一致的观点间作出理性的选择?或者,我们是否必须断言这些观点只是提出这些观点的论者们各自主观且非理性的偏爱,因而认为它们不具有客观的效力呢? 经过比较认真的思考以后,我们就会看到,整个状况并没有乍看上去那般令人沮丧。如果我们接受这样一个命题,即“真理是任何特定时间人们经验的总和”,以及根据新的、更为广泛的经验来看,过去的真理会显得既片面又不完全,那么与非理性的求全责备相比,我们就会对评价法律哲学的历史和现状问题获得一种更好的认识角度。法律是一个带有许多大厅、房间、凹角、拐角的大厦,在同一时间里想用一盏探照灯照亮每一间房间、凹角和拐角是极为困难的,尤其当技术知识和经验收到局限的情况下,照明系统不适当或至少不完备时,情形就更是如此了。” 孰是孰非,我是外行,不好评判,但从感情上,我还是倾向博登海默多一点。诚然,选择进取还是温和因人而异,可回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来,问题的关键在于,释法这种解决方案,利弊各自是什么,如果造成社会分裂,后果可不可以承受?另外,如果释法非上策,是否会有其他可能的选择?延宕多年后,大陆的民法典正在编纂之中,与此同时,社会思潮也各有起伏碰撞,政策风向更不由人,平权之路,何为上策,何为下策,是否能理出个头绪?又或者,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个头绪,事在人为,功过留待后人说?这些都是超过我能力的问题,而且身为局外人,我甚至不知道提没提到点子上。 ——————————————————————— 说了这么多,回头看看,我的话无论如何都算得上保守了。只是,即使处在观念的光谱上更靠近保守的那一端,我觉得自己在现实中仍然属于少数派。而LGBT群体处境的改善,乃至所有边缘人群体处境的改善,根本上还是需要社会的广泛认同,也就是大多数人的认同。在这样的背景下,耶林的话是有它的道理的,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所做的事情,从来不会毫无价值。这大概就是进取的意义所在吧。 最后,我想再引一段博登海默的话来做结尾,并希望它能给所有的少数派以慰藉与动力。 “对正义的探求是永无止境的,而且充满了困难。但从另一方面看,它也得到了一些在客观上可以被证明的因素的帮助,如存在着文化评价方面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人类的历史上,对生命的肯定大大超过了对生命的否定。法理学学者没有理由不对正义的法律秩序的基础进行探究,即使这个任务可能有必要从侧面涉入哲学人类学和其他非法律学科的领域。社会科学不能拒绝考虑“善社会”的问题,也不应该把这一责任推给政治家和立法者,因为他们所全神贯注的乃是那些在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果最有才智的人也因认为正义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空想的、非理性的概念而放弃探索法律中的正义与公正问题,那么人类就有退回到野蛮无知状态的危险。在这种状态中,非理性将压倒理性,黑暗的偏见势力就可能摧毁人道主义的理想并战胜善良与仁慈的力量。” 参考资料: 1.如何看待台湾通过同性婚姻有关规定,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区?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059355/answer/137780619 来源:知乎 2.台湾同性婚姻合法化,湾湾是如何成为亚洲第一「弯」的? 作者:水原瓜子 链接:https://m.huxiu.com/article/196754.html 来源:虎嗅 3.《日常对话》导演专访:一部女性「私电影」的社会意义 作者:陈凭轩 链接: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8405032/ 来源:豆瓣 4.《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美]E·博登海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日常对话》观后感(九):与自己和解

  纪录片《日常对话》

  你要如何与自己的生活和解。

  “我的妈妈是同性恋”,那她为什么要结婚、生小孩。她讨厌我这个小孩吗?

  “妈妈,你讨厌我吗?”

  “我不讨厌你,是你一直讨厌我。”

  黄惠侦用温和的话语,提出尖锐的问题。跨时18年的记录,在黄惠侦自己成为一名母亲后,她才“惊觉自己得把故事真正做完”。

  妈妈带着她和妹妹逃离了家暴的父亲,按理说相依为命的三个人应当亲密,但母亲只把温柔的一面展现给女朋友们,甚至对外宣称两个女孩是自己领养来的。这是母亲给自己画的一个梦境,那场梦里没有家暴的丈夫,没有好赌的男人,甚至除了初夜,再也没有性生活。

  “妈妈,被家暴不是你的错,你为什么害怕告诉别人。”

  “我都长大了,还要被人打。”

  但是真的逃离了吗?没有,所以黄惠侦想要借着影片带妈妈离开那个家暴的屋子。

  在开诚布公的餐桌对话后,妈妈对惠侦说话也温柔了起来。这对从来不提[爱]的母女,借着黄惠侦女儿的口,喊出了“阿嬷,我爱你,你爱我吗?”

  生活和解了。

  债务还在继续。

  《日常对话》观后感(十):善良是我们通向幸福的门票

  纪录片《日常对话》,完全的独立制作,断断续续拍了许多年。本以为絮絮叨叨,但不知不觉一个多点就过去了。好看,走心,深刻,多元。

  剪辑流畅,给整个叙事很加分,每个段落每一帧镜头画面都不多余,后来查阅资料,剪辑确实拿了奖。

  惊讶于导演内心的成长的质量,身在这样的困境里,生于最底层,经历了如此不堪的生活,竟然能有如此深刻的觉醒,包容大度的反思,精妙的艺术自觉,还如此谦虚善良,佩服至极!

  人与人之间,即使父母子女亲缘血脉理所应当的感情,也需要经营。剥开那些中产精英对于人伦面子的虚荣,落到生存本身,不堪也平实真澈。也看到传统人伦造成的悲剧以及中国女性身上特有的坚韧。

  平凡人生命里跌宕起伏却不动声色的沉默。真实摊开的人生,没有责骂,没有歧视,反而会觉得羞愧,羞愧内心自视甚高的自负,你同情可怜,但人家却并不以为然。你振臂呐喊,你口诛笔伐人家却视若平常。虽然素人面对镜头的压抑,却让人觉得背后涌出巨大的生命力,在绝望和生活的鞭打中迸发出的生命热情。原生家庭是起点却不是终点。

  还有很多细细碎碎的点,十分有感触。

  其他人都说过,但我看到的另外一层是,孩子对于女人生命的塑造力。女人最美妙的体验就是为人母(不是传宗接代),因为获得这个身份,宛若重新得到了一次生命。通过这个身份,可以重新审视生命曾经得过往。我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竟然也不知不觉的和母亲达成和解。跳到母亲20岁的年纪里,瞬间原谅了我曾经不满的所有。猜想导演可能也是因为母亲的身份,最终跟她的母亲达成和解,当然她所做的这个和解,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即使这么难她竟然做到了。那一段对话真是压抑到极致,不停哭着说着那些不堪的过往,需要极大勇气,能对着镜头说出来,已经就是解脱了。善良最终会成为抵达幸福乐园的门票,结局温暖,终其一生,我们都一样,学着爱自己,爱别人,真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