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碰撞》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碰撞》经典观后感集

2022-04-05 03:31: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碰撞》经典观后感集

  碰撞》观后感(一):群体之势下人性的泯灭

  在一个半小时手持跟焦的小场景里,那些摇晃又不安的镜头下,这辆装载着25人的囚车在24个小时内所发生的一切,几乎映射了整个埃及社会。

  2013年7月,埃及总统穆尔西被反对派及军方推翻下台,因此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民众抗议活动(又称埃及二次革命)。活动中最主要的两大对峙阵营便是穆尔西所属的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和支持军队执政的拥军派(世俗自由派)。一个月后,这场处于伊斯兰世界中的抗议活动演变成了暴动,局势混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埃及军方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进行了清场,军人们扛起长枪开出囚车,强行逮捕了街上抗议的民众,而影片中的故事便发生在其中的一辆囚车上。

  囚车中的25个人被分为五次关进车内,而每次均各有所指:对记者的关押,体现了埃及军方对新闻自由的钳制,成为埃及当局(伊斯兰世界)与外界(西方文明)的隔离的隐喻,后来美国记者被拷上手铐这一细节更是体现了埃及(伊斯兰)民众和军方的仇美情绪;关押拥军派群众(当中还有一个未成年男孩)和执意要释放孩子与妇女的军人,包括后面军人拒绝为囚车内即将闷热到窒息的群众买水这一细节,则直指和讽刺了军队在执政方面的盲目与专横,同时也揭示了埃及内部政治的荒谬,以及普通人的意愿在群体(军队)中难以起到有效作用的无奈;未成年男孩的母亲实际上是“主动”进入囚车的,为了接近和保护自己的孩子,她只能通过施加暴力让军方把自己也关押进去,在此不但有对暴力行为的潜在性、成因和目的描述,也体现了暴力在特定情形下会成为一种无力而绝望的控诉方法和保护手段;囚车经过穆兄会聚集地,在关押穆兄会成员及其拥护者时,电影通过表现一对父子的分离和军人对待老人的粗暴行为,揭露了埃及军方的残暴和无情。

  囚车内的冲突随着被关押者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多:政教合一与世俗自由的冲突、宗教与教育的冲突、家庭内部价值观的冲突、自我(友情、爱情)和传统文化的冲突、以及群体身份与个人的冲突等等。吊诡的是,当原本对立的两个阵营被同时置于一个窄小的封闭空间且面临着同样的生死存亡的威胁时,这些原本看似不可调和的冲突在囚车内逐渐变得无足轻重,那些非理性的暴力也因最基本的人性和人类共有的求生欲望而得以被隐藏,并相继唤醒了人们理性和良善的一面。

  导演用伪纪录片的形式为观众真实再现了触目惊心的暴力现场。晃动的镜头由始至终都没有脱离“在囚车内”这一层影像关系,这一点无论是在视觉抑或心理层面上都加深了观众的在场感和对囚禁的体验感。更重要的是,导演在电影中不但提出了问题,更体现出了对这个问题思辨的过程,让这部电影所承载的意义突破了电影里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电影在此时戛然而止,我在荧幕前却思如潮涌。

  这些群体暴力的画面,对于身隔千里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历史上,这种暴力从未停止。在人类“文明史”的残酷进程中,尽管可能起因、目的和性质都有所差别,但群体暴力的残暴程度及其恶劣后果却大都相差无几。无论一开始的诉求和性质为何,最后都难免演变成一场对人身心造成极大伤害的大规模暴力事件,人性在此中被扭曲、模糊、隐匿,最后无迹可寻。手拿长枪的穆兄会成员与手持铁棍的红卫兵在施暴的那一刻,都长着一张同样的脸。而一旦有诸如电影中“囚车”这样对人们具有更大威胁性的封闭空间将部分人群隔离开后,他们似乎获得了一个对斗争和暴力冷静思考的机会(试想一下在文革中也出现这样一辆作为第三方间接起到干预作用、关着同等数量红卫兵和批斗对象的囚车),最初的那些冲突在最后往往又会呈现出另外一种相对理性的状态,或者说被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所取代。所以,导演在描述仇恨的同时也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我们真的彼此憎恨吗?

  我们真的彼此憎恨吗?

  自古以来,一切最终发展成大规模暴力事件的革命,都无法同“群体”撇开关系,一方面是因为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让一个人直接施暴于数百人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大规模的实施暴力就必须依靠群体。

  另一方面,在心理学的角度,处于革命这样的突变情景中,群体中的个人会比其在孤立时具有更大的施暴可能:人在群体中容易陷入群体无意识,容易受到怂恿和各种暗示的支配,个人的情绪在群体中也容易被他者的情绪(如仇恨)感染,从而无意识的放大,而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则会大大降低。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无意识的群体”陷入极端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就像二战中大部分德国人对犹太人的仇恨,以及文革中的群众会在情绪被大肆煽动的状态下对他们完全不认识的人进行暴力批判。

  其次,“法不责众”心理会给群体中的个人营造出一种匿名化的氛围(朱力《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所以他们不需要像在孤立时那样因为有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而约束自己,这个时候,群体身份的匿名性成了激发人性潜在暴力的催化剂,这样又再次加大了群体中的人实施暴力的概率。

  最后,身处群体中的个体会有一种不受控的效仿行为和从众行为,所以一旦群体中的某个成员采取了暴力行为,就会出现“被学习”的现象,从而再一次的加大了发展成大规模暴力的可能性。

  “暴力并不是由孤立的个体制造的,而是在整个情绪注意力空间产生的”(兰德尔•柯林斯《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而群体正是这个制造暴力的情绪注意力空间本身,是滋生仇恨和助长暴力的温床。

  而电影中,当囚车里的“小群体”被隔离于外界更大的“群体”且面临着更严峻的生存危机后,情绪注意力空间逐渐模糊,暴力和仇恨也依次消失。导演用“囚车”在电影中做了一个假定——如果群体中的个人从群体中脱离出来,一切会不会变得不一样?或者说,他在做这个假定前就已经有了答案——如果群体中的个人从群体中脱离出来,一切肯定都会变得不一样。

  如果穆斯林可以撇开他们的宗教身份,如果红卫兵可以撇开他们的阶级身份,如果二战中的德国人可以撇开他们的种族身份,如果红色高棉、大肃反、白色恐怖中的施暴者可以撇开他们的派别身份,如果群体中的个人可以意识到自己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和所有人一样有血有肉的人,那些看似不可浇灭的仇恨其实是不是有被抛诸一边的可能?那些冲突是不是可以避免?那些人性泯灭的暴力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如果可以独立的思考和分辨真理,如果可以清晰的认识和反观自己,如果可以更冷静一些,如果可以更理性一些,也许我们会发现,我们并不真的憎恨彼此。

  《碰撞》观后感(二):这个信仰有毒

  看《碰撞》这部电影恰好赶上头昏脑涨,只知道画面里叽叽喳喳,啪啪啪啪,纪录片式的镜头晃动地厉害,用我刚满3岁小侄子的口头禅表达感受再适合不过了:我都快晕了。

  《碰撞》观后感(三):碰撞:戏剧影像与现实影像

  《碰撞》如同一幅图示,为我们描绘出戏剧影像与现实影像不同的作用机制。一方是发生在警车内的戏剧空间,另一方则是警车外的现实空间,两者有着不同的形态。对于戏剧空间来说,将众多人物封闭在狭窄的独一空间内,让矛盾在其间不断上演,以取得强烈的戏剧效果;但对现实空间来说,松散、稀疏作为日常生活的本质,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质感。

  戏剧影像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不再需要遵循日常生活的机制,它有其自身的运作方式:通过不断建构戏剧性来获得临场的真实;但对现实影像来说,不仅需要遵照日常生活是如何具体发生的事实,还需要瓦解影像自身携带的虚假性,让影像宛若记录下来的现实本身。

  《碰撞》中,摄影机镜头从车厢内投向车厢外的目光,击穿了戏剧影像与现实影像的区隔,打通了戏剧空间与现实空间。两者间如此盲目地“碰撞”,爆发出激烈的火花。对此,观众是相当矛盾的:既不能从戏剧影像产生的戏剧冲突中获得高潮体验,因为不断为车外侵入的现实所干扰;同时也无法从埃及正发生的政治现实中感受到真实性,因为他们所处身的首先是一个虚假的戏剧空间(车厢)。

  布列松对此早有断言:“真掺假时真亦假(拍照的戏剧或电影),假到纯时假亦真(戏剧)。”这也即是说,当电影只是将戏剧拍摄下来,戏剧的“假”干扰到了电影原应获得的“真”,同时当只营构一种纯粹的戏剧影像,原本的“假”现在也将被认定是“真”。此一言,可谓概括了戏剧影像与现实影像的本质区别和其不同的运作机制。

  “在真实与虚假的混合中,真实突出了虚假,而虚假阻止人们相信真实。”而这正是《碰撞》这部电影的问题:既无法只创造虚假(戏剧影像),也无法只记录真实(现实影像)。结果便是,假的看着更假了,原先即便是真的观众也开始怀疑其真实性。

  《碰撞》观后感(四):心灵

  整部影片的基调有点昏暗,没有炫目的繁华都市,也没有浪漫的生活情调,甚至没有贯穿故事的主角。影片叙事采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段,不同人物间切切换换,展现不同人在同一天发中的故事。虽然没有明确的故事主线,但影片主题非常聚焦—— 种族歧视引发的冲突。 从前,我很难接受这种类型的影片。零碎的情节,很难让人快速进入剧情,场面的切换更增加了错乱感,看了半天,我才略微分清了各种角色的关系。故事的题材也不是我喜欢的,这种严肃的社会话题,调调有些沉重,看起来并不轻松愉悦。说实话,如果不是老师推荐,我不会选择看这部影片。但是,在静静看完之后,有些不一样的感受,简单记录下来。

  《碰撞》观后感(五):人如蜉蝣,生无可选,死亦无可选

  在大马的出租车上,穆斯林女司机指着车箱内贴着的她引以为豪的全家福告诉我们,穆斯林的家族世代祖孙皆为穆斯林,即便娶/嫁了外族,外族也必须信仰伊斯兰,否则就不许完婚。族内如有背叛者,必下地狱。

  这意味着在穆斯林的世界里,人生无可选,唯信伊斯兰。

  在兰卡威海边的一家麦当劳,我们看到全身黑衣包裹的穆斯林女子,小心的掀起蒙面黑布的一小角,把汉堡从黑布下露出的仅有的空隙中塞进嘴里咬一小口,然后拿开,盖上黑布,咀嚼片刻,再次掀布塞食,如此循环往复。穆斯林的教义里,女人的每一寸肌肤除了同性和老公,是不能被任何异性看到的,如果露出肌肤,几乎等同于露出性器官。像这样全身黑衣紧裹只露眼睛(有时会在眼睛上架个墨镜,那简直叫滴水不漏)的一个或几个女人往往会跟随一个男人出行,那男人通常是她/她们的老公,在穆斯林的世界,男人可以多取,女人则没有地位。男人的义务是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个老婆,所以他们通常一男多女的集体出游。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通常所讲的理想,理想在信仰面前简直弱爆了,理想是在生活中逐步发现、可能成功可能失败、可能坚守可能放弃的东西,信仰则是毕生不容挑战的绝对真理。所以高喊着“为理想而奋斗”的我们会在遇见了青藏线上一步一磕的坚定意志的朝圣者后自觉渺小。

  是哦,他们的信仰好伟大,然而我们忘了问,用本可接受教育的身体和时间,去跪磕数千里路,直磕到手脚生茧、额头浮肿,那是他们的选择吗?还是父母、祖辈、环境、族群的选择?

  说穿了那是信仰的选择,在信仰层面,一步一磕的朝圣者,和穆斯林的女子没有本质区别,他们除了复制前人的路外,生无可选。

  我相信三大教的创始人在创教时出发点是好的,高尚的,不管是抵制欲望还是禁锢思想,都为了构建当时的和谐社会,团结当时可团结的力量。

  时隔千年,时代不同了,如果说千年前创教时那个宗教彼此隔绝的时代是1.0时代,那当今地球村概念下的人种大融合便是2.0时代,那还能按照1.0的玩法吗?那会有冲突的,会死人哒!

  中东乱局不正是最好的例证吗?

  然而掌权者们在宗教的掩盖下、利用教义的精神控制法,将世代虔诚的民众玩弄于股掌之间。放心,这里有的是大批的信众,生来被灌输为真主而战的理念,有了这些原始积累,穆兄会haiz联合传统的伊斯兰力量、is还在妄图建立伊斯兰国,这里派一个人肉炸弹、那里搞一个民族运动,

  然而,单纯善良的信徒,如片中一整车的人,如牵线木偶般,在人性的善败给脑洗的恶之后,死无可选。

  《碰撞》观后感(六):人性與信仰陣營的交織翻

  埃及導遊默罕默德迪亞布的《衝突的一天》將背景瞄準政變實事,以軍方、政府方以及普通百姓為基本角色人群,用寫實的諸多矛盾巧合製造了一個荒謬卻註定悲劇大過美好的故事。

  [1]面孔

  一旦團體力量形成,那麼就有了「忠誠於集體的戰鬥信心」。

  拋開陣營派別姑且不談,《衝突的一天》也成功塑造了不同身份背景的各色小人物,保護兒子的護士、因妹妹而吵架的好朋友、被關在不同車間的父子、口藏刀片的流浪者、胖子歌手、穆斯林少女等等,以鮮活的性格和背景設定增添了戲劇衝突的可能性,結合小物件演繹諸多在車廂中意外發生的小事,如手機、喝水、手錶錄影機,引發更多人性真實的反應和難得的柔軟溫情。當穆斯林少女羞於在車廂內解手而哭泣時,所有男人自覺背過身去,不同陣營的護士緊緊護住她,在鐵門外的警察說「妳回家吧」,所有的暴力、仇恨、衝撞攻擊都煙消雲散,只看見當下良善的光輝依存,在共同困難前培養的短暫相互理解,敘事電影感染力逐漸顯示。

  [2]手法

  極小空間要拍出連續吸引人的感覺,除了不斷製造小高潮外,出彩的場面調度不容忽略。本片以精巧的25個人物走位結合攝影機搖移,讓畫面不曾乏味,也將觀眾實現鎖定在事情發展的層層漸入裡。

  小空間調度是很需要設計的,如何合理、如何真實、如何突出不同人物性格可能的不同反應行動都需要考慮,甚至於每個人物可能會注意到不同的東西(比如最小的男孩看見牆上刻的棋盤)。

  這讓我聯想到《完美陌生人》

  要做出不枯燥的鏡頭,簡單的運動不能滿足,所以借劇情發展而移動或翻到的囚車成了很好的幫助手段,這是該片很聰明的地方,雖然這群人被困在一個無法更多展開的固定空間裡,但這個「空間」仍是運作的,那就可以有更多的延展可能性與觸發新生事件不斷豐富情節。

  全片沒有特別的大場面營造,沒有空拍也沒有大搖臂,唯一最壯烈的場景屬兩次槍戰交火和尾聲球場被打開,以一種極度突發的情況赫然分隔故事大段落。有點可惜的是一些小細節塑造過度繁雜,沒太重的必要性;幾處感覺都可以結束收場的地方;並沒有合理利用棋盤這類本改是很精彩的隱藏線索。

  [3]引伸

  被水槍噴射後滴水的頂棚、鐵欄桿縫隙彌撒的陽光、渴望的眼神、絕望的眼神、憤怒的眼神,區別於真實紀錄模式拍攝間隙穿插的特寫,唯美意象的建立在毀滅的或無法觸碰的物件上。

  牆上的OX棋暗示「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而只下了起初兩步注定是場難分勝負的死局,縱使代表不同陣營的男孩與女孩補充了兩筆也解決不了莫測的局勢。

  一天分為晝夜,激盪猛烈的白日與平靜心灰意冷的夜晚,強光下大面積的催淚瓦斯、幾乎沒有色偏修飾的黑暗裡雜亂侵略性的雷射光線,危險伴隨著突出偏激的搶眼色彩使得城市不再安寧。

  [4]其他

  表演上自然不用多說,影后的自然呈現、選角上機具特徵性的角色所帶來的一目了然的地域差異,讓影片更加有說服力。

  毀滅信念的最好方法不是殘忍,而且想像不到卻又情理之中的必然趨勢。政府派的小跟班不斷詢問領導人「我們能夠再次掌權嗎?」,得到的只是「相信你的真主」這種籠統模糊的回答,畢竟誰也無法預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誰也無法確切究竟他們的選擇是否正確。未知項勾勒出一副副茫然無措的嘴臉,他們愚昧地莽撞地在小囚車裡自相殘殺、之後建立友誼、再到共同毀滅,觀眾也無法預知他們的命運展開。

  相信政治事實提出所為這個國家帶來的負面情緒,卻也誕生出如此優秀的作品,創造力與時代契合並不是偶爾,雖是非常令人哀傷心碎的電影,觀眾無力影響影片中或現實中的既定結果、也無法挽救在那場衝突裡被犧牲死亡的生命,唯一通過影響反射冰山一角,傳播給世界一個可能的真相。

  像是片中記者對攝影師所說:「我們要把這些畫面紀錄下來,告訴外面的人我們真正看見了什麼,你一定要把它帶出去。」或許《衝突的一天》只是這片湖水中一個不起眼的漣漪,也依然能濺起波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