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人的课堂》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一个人的课堂》经典影评集

2022-03-21 15:36: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人的课堂》经典影评集

  《一个人的课堂》是一部由李军林执导,孙海英 / 王乃训 / 韩三明主演的一部剧情 / 儿童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一):众多文艺大咖评论人力荐的新片,值得家长带孩子观影

  对于为何创作费力不讨好的现实题材电影,李军林表示:“自己曾经历过年票紧张,坐绿皮火车,没有座位,在过道里蹲了一晚上,同在一起旁边是一个干瘦的老头,坐在蛇皮袋上,里面是棉被,五十多岁起来像七十岁的人,粗糙的手指头缠着一小块纱布,渗着暗红血渍。他没有手机玩、也不抽烟,旁边是乌烟瘴气的烟草味道和来来往往的呵斥声,只是默默地沉思状态,我攀谈起来,问他是哪里人,他说他是邵东的,以前是老师,民办教师,教了三十年的书,后来没得教了,只好跟村里人出来打工,搞铁路护坡。那一刻,我肃然起敬,心里非常难受,如果我们在一个地方的话,我肯定会是他的学生,他也会是我的老师,一个威严的老师,透过他面部轮廓能看想象他拿着教鞭在教室里踱来踱去、扯着长长的声音背诵古诗词的样子……我觉得我要他把写进我的电影……电影《一个人的课堂》创作缘起”。

  孙海英在首映式上说的几句心里话:“……以前,我说话过于尖锐,伤害了很多人,实在对不起大家!以后我一定注意!电影《一个人的课堂》,是表达我们对农村教师的敬意,可是这位教师的最终命运是到城里打工。有几个对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尊敬过?有没有不尊重?说实话,你视而不见的,你瞧不起的人中,就一定有一位农村教师!”他还说:“我擦着眼泪看完,这是我吗?我不配跟这老师对等……”

  孙海英用了“敬意”这两个字,也许,这就是这个影片中最感人的地方。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用最真挚的爱,教育自己唯一的一个学生。正是这爱,令人心生敬意,也使得这部影片超越了公益片,它深入的不是一群特定的人如乡村教师,而是一个人,一个人的灵魂,这灵魂因爱而无比美丽。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二):谐剧式的教育者和他的谐剧时代 文/李光柱(浙江大学)

  许多关于“弱势群体”的故事片成为“弱势群体”这一指称本身所预设的“拯救”主题的简单操练;与之相对的是另一类对于边远乡村的诗学想象,它们可能会被冠以“苦难诗学”的名义大加鞭挞。这让类似题材的故事片越来越难拍。除非作者能够认识到问题的某种本质。我们来看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参展影片《一个人的课堂》。

  在问题戏剧的语境中,没有什么比儿童更能显示教育的本质。从戏剧角度而言,“留守儿童”问题可能是最后一个可供我们反思教育本质的“前现代”的戏剧场景了。如今人们对留守儿童已经不再陌生和惊讶。人们普遍相信,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从属于社会机制的改良(譬如横跨城乡、蓬勃开展的“新村”建设),因而只是暂时的。至于他们的教育问题则是排在第二位的事情。何况完善的、公式化的城市教育体制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可供复制的答案。在城市教育中,诸多举措的“数据有效性”舒缓了人们的神经:公式化的升学率方案如此稳定可靠,父母和老师的角色都变得模糊和被动,仿佛教育问题已经没有戏剧性的紧迫感可言。当人们开始关注留守儿童时,他们的神经可能早已麻木,这让他们的关注流于水平,并且离问题的本质越来越远。影片《一个人的课堂》在结尾打出字幕,表明这部电影是关于留守儿童的。但影片的主角显然不是儿童,留守儿童问题被作为一个教育者的遭遇来展示。不同于新闻报道和纪录片手法的镜头美学策略(失学儿童的“大眼睛”特写),儿童在本片中趋向于沉默,这显示了一种戏剧式的反思品格,也是本片的戏剧性所在。在许多戏剧行动中,儿童的功能都是类似的。戏剧行动中的儿童有一种天然的“沉默”特性,他们的在场往往指向戏剧行动的原因,而他们本身却不需要过多地参与。让儿童创造奇迹,或者让儿童特立独行,这并不适用于严肃的主题。类似的设计很容易让人想到宗教上去(如查尔斯·劳顿执导的《猎人之夜》中的小兄妹)。没有什么行动能够比儿童的沉默更能打动人心了。我们将在影片中看到:留守儿童们一个个地消失不见,最终只剩下一个。如果导演不做妥协的话,这仅剩的一个儿童也将缺席。在这一点上,影片富有谐趣的笔调中透着一股冷酷的敏锐,催人反思而不是催人泪下。它讲故事的方式让那些敏感的观众联想到的,可能不是《美丽的大脚》,不是《凤凰琴》,甚至不是《一个都不能少》,而是《童年在瑞金》(黄军,1989)。在以往,“休克体验”对于观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如今“休克”对于观影体验而言往往是灾难性的。《童年在瑞金》那部影片给观众的休克体验可能正是本片导演所要努力避免的,然而我们还是心有余悸。不必追问导演是否因此“降格以求”,总之导演将叙事的重心转向了留守儿童教育的师资问题,并以此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原生教育环境的衰败和消失。

  我们发现,故事从头到尾,是一名“无身份”的教育者在从事着只有他才能胜任的教育工作。而整个充满谐剧精神的故事中,并没有太多的外部因素的干扰。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架空”的故事,类似于一个家庭教育的场景。(但那些代课老师的处境甚至他们的故事确实是十分真实地存在于现实之中的。正如伊朗电影《黑板》是个纯写实的故事却给人“超现实”的感觉,这部电影也如此。)与成人不同,儿童天然地要求一种原生性的教育环境,唯有在儿童身上,人们才普遍承认:教育问题有其不能妥协之处。如果儿童有可能下降到最低,那么教育者也就必须回归到父亲(或母亲)的角色。“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最终会消失,留守乡村最终大概也会消失,而先于它们消失的,是原生的教育环境,和那些“无身份”的教育者,这首先指的是留守儿童的父母们——对他们和他们的子女而言,无论什么样的时代,家庭都是“一个人的课堂”。如果他们的身份继续如“宋文化”一样越来越模糊,这个“一个人的课堂”最终会消失。宋文化的故事只是这一过程的一个尾声、一个回声。文明的信念是可疑的,文明的进程也是不稳定的。原生教育的问题不会消失,教育者的问题也不会消失。这些问题关系到家庭教育的特性,关系到教育者的载道和传道精神,关系到教育的本质。社会的进程正把这三者分割、消灭。

  影片《一个人的课堂》抓住这一过渡性的社会进程的尾巴,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一句忠告。它是谐剧式的,我们应该听出它的弦外之音。这让我们再次想到曾在开头提到的放映于1989年的电影《童年在瑞金》,那时还没有“留守儿童”这个词,困境仅仅是经济问题,因此那是一个近乎绝望的故事。它处处显示着一种艰难的、随时可能被摧毁的教育的处境。它包含了《一个人的课堂》所讲述的故事,但又完全对立:文老师最终出嫁;平平升入初中,走出大山;但除此之外所有的孩子都滑入了未知命运的深渊。命运是不可摧毁之物的终极体现,它自然地指向悲剧:平平离村入学那天,细雨绵绵;杠杠披蓑戴笠在对面的山梁上放羊,他对平平喊一声“看我的眼力!”,用他喜爱的弹弓在平平的油纸伞上打了一个洞,以这种令人百感交集的方式向平平告别;平平远远看看杠杠,拿出一张纸垫在伞洞上。被命运摆布的人不需要教育者。毫无疑问,就戏剧性而言,《童年在瑞金》更有力量,儿童的集体沉默最后演变成可怖的梦呓,家庭成为他们的梦魇。它在当时就有苦剧的味道,如今则恐怕更超出了观众的想象力和承受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课堂》更有希望被现在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这是一个谐剧的时代:教育触手可得,支教充满欢乐,慈善关爱一切。然而教育问题的本质不在于经济问题,也无法在社会学范畴内找到答案。在这一点上,《一个人的课堂》所触及的问题虽然无法像《童年在瑞金》一样令人震惊,但却也无法用一个简单的答案敷衍过关。在这些问题面前,人们可能宁愿休克,也不愿思考。但愿本片不是枉做了牛虻。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三):平淡自然真实

  虽然没有什么花哨的技巧,但是关注了中国真正重要的问题,质朴中流露着真情,很感人。真实情感、平淡的叙事,源自社会底层人物,为了生存,为了孩子,为了国家,为了未来,并不觉得故事情节吸引,并不觉得影片做工有多精良甚至觉得有点粗糙,可是这部电影让我们看见我们看不见的的东西。乡村教育的没落不是一件能够轻易评说的事。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总有人随波起舞,也总有人在沙滩挣扎。 像宋文化这样的代课老师,最可贵的是对教育的坚守和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他对教书育人有种近乎宗教信仰般的敬畏和践行,宋老师说他除了教书,啥也不会。这是他们的沮丧,也是他们的桀傲,影片结尾说的对:“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以后类似电影院能酌情增加点排片。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四):《一个人的课堂》留下的思考 比冰花男孩更感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孤独坚守

  电影讲述了一位普通乡村教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在山区小学代课逾20年,艰苦的教学环境没有让他放弃,即便是没有编制的工作,他依旧“乐此不疲”地做着。可是,落后的教学环境,家长的质疑,让生源逐步流失,最后课堂里只剩下一个学生——唐明明(片中人物名)。唐明明自幼命运多舛,被亲生母亲抛弃,父亲又不慎从13楼摔下,面对着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年迈的奶奶无钱治病,父亲工资无从讨要,热爱学习的唐明明与老师宋文化(片中人物名)之间发生了感人至深的故事。 孙海英在影片里饰演一位普通乡村代课教师宋文化,面对着艰苦的教学环境,不断流失的生源,以及高薪工作的诱惑,仍坚持了这个代课教师身份。而童星王乃训饰演了一个父母外出务工,由奶奶照顾的留守儿童,他也是电影里西甲小学最后一名学生。据导演李军林介绍电影《一个人的课堂》是他的长片电影处女作,能够邀请到孙海英老师出演宋文化是他这部影片的第一个惊喜。导演介绍,他是通过微博发私信邀请孙海英老师参与演出,孙老师看罢>剧本,当即答应自降片酬出演。拍摄时,孙海英对影片倾注了极大热情,片中背着几十斤的黑板在山路上行走,连续几天的拍摄,没有用替身,都是孙海英老师自己背着黑板,尽其所能将执拗但又可敬的乡村代课老师形象展现得感人至深。主演韩三明凭借电影《三峡好人》荣获十四届智利电影节影帝,他的加盟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此次电影发布会上,片方将发起的“免费请百万师生看电影活动”,中国现有6000多万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受教育问题仍面临诸多困难,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导演李军林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留守儿童现状,关注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在发布会上,李军林导演说:“我们社会应该多多关注留守孩子、留守老人、代课老师,他们不是社会的阴暗面,如果遗忘和抛弃他们,我们的内心才是社会的阴暗面,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社会问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个影片经过了4年的筹备,3个多月的拍摄,6个月的后期制作,李军林导演试图用几个卑微人物、一个宁静的山村去讲述一些社会宏大的问题留守儿童与最后的代课老师他们生存现况,在这个虚假浮华的大片时代《一个人的课堂》堪称诚意之作。值得一提的是,为增强剧情本土元素,剧组在江西南昌、赣州及宁都三百多名本土群众演员中挑选了十多名江西本地演员,分别扮演留守儿童、留守村民、留守老师等角色,他们原汁原味的本色出演给剧情增添一份具有江西地方特色的乡土味儿,这股纯朴浓郁的乡情,将会带给江西观众一种别样的亲切感。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五):从留守儿童的教学困境到中国农村的失落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

  最近影视佳片不少,无论是《无问东西》的情怀,还是《奇迹男孩》的温情,抑或《神秘巨星》的励志,都给消费者带来了良好的观影体验。在这些佳片中,有一部制作成本很低却具有重要社会现实意义的电影,在影院拍片竞争中只占到很少的席位,有些城市甚至于没有排片,以至于很多消费者只能通过包场的方式观影,这部电影就是《一个人的课堂》。

  《一个人的课堂》的主演孙海英是我很敬佩的一名演员,近年来因为某些原因而愈少的出现在公众面前。与同期上映的电影相比,这部电影属于小成本电影,也没有巨星加持,只是讲了一个简单的、窝心的故事。电影开头村长与孙海英饰演的代课教师宋文化的简单几句对话,勾勒出村子内办学的困境。接着宋文化骑着一辆旧却擦的干干净净的自行车行在山里的路上,挨个去学生家里家访,家访的落空以及一名骑着摩托车、将孩子送去城里念书的父亲向宋文化告别既交代了农村教育的困境,也预示了中国广大农村的失落。

  在农村劳动人口的外流及乡镇小学撤并的大背景下,宋文化所在的西甲村小学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只来了四名学生,而着四名学生却要分为三个年级。随着电影的推进,这四名学生也逐渐失散,只剩下了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明明。根据妇联2013年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有6100万以上的留守儿童。明明是中国千千万万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外出打工的父亲经常面对着生命危险,因为无法安于贫困而出走的母亲,年迈体弱勉强支持家庭的奶奶,只是明明比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更为不幸。童年就没有享受过母爱的明明,又失去了父亲,而父亲做为家庭经济支柱,以成为一抔土的代价换来的不带体温的八万块钱却成为明明和他奶奶未来生活的全部指靠。当明明的奶奶也去世的时候,明明的人生仿佛要彻底暗淡了。

  命运总是厚此薄彼。明明丧失的亲情如同当下中国的农村,当下的中国农村正在迅速地衰老、贫瘠、消失。Wenge时期已经摧毁了的农村原始的经济形态在改革开放中并没有获得喘息之机,经济的急剧发展中伴随的集聚效应使得大中型城市仿佛一只永不满足的黑洞,它将农村的劳动力吸进去,将自然资源吸进去,转化成供这个巨大的城市机器运作的能量。当这些劳动力被榨尽最后一点能量时,它就将它们吐出来,仿佛榨油机吐出来的渣滓。这个庞大的城市机器日夜不停地转动,不挺地吐故纳新,创造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的背后是被使用、被损耗的劳动力,然后这些劳动力变成要被驱逐的“低端人口”。他们靠劳动来养家糊口已是不易,还要治疗长期被压榨积累的疾病。城市需要他们的付出来支撑自己的发展,而被他们留在后面的农村则仿佛失去了生机和灵魂。可是农产品低廉的价格使得农民除了走出去去出卖体力之外,也别无他法。但是这种靠劳动力维系生存的家庭不具有任何抵抗风险的能力,任何的疾病、意味都可能将这个家庭拖入更深沉的黑暗。一个一个农村家庭的失落,是整个中国农村发展的困境。

  正如黑塞的《在轮下》所昭示的,时代如同巨大的轮子碾过,追赶不上进程的要么被远远落在后面,要么就被碾作尘土。而中国的农村,在时代巨轮呼啸而至之时脆弱的不堪一击,经济发展的巨大代价压在了农民身上,最终的承受者只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年农民及他们未成年的子孙,由此引来的是农村教育的困境。在阶层逐渐固化的中国,对于底层社会群众而言,教育是实现阶级流动的唯一方式。阶级的分立带来教育的等级差距,这个差距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也不为过。从农村走出去的农民要么认命一般地让自己的孩子早早辍学重复自己的命运,要么认识到学习才是改变孩子未来出路的唯一方式而拼尽全家之力供孩子去城镇读书,最终留在农村读书的孩子是那群最无奈的孩子。这群孩子的无奈在于他们没有能带他们离开农村的父母,又缺乏最基本的亲情关怀及基本的学习条件。

  在《一个人的课堂》里,我们能够有最直观的感受到农村教育环境的窘迫。西甲村小学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性条件上,都简陋到令人心酸。破旧的小学里只能靠村长砍的竹子来做旗杆,破旧的桌椅是学生端坐学习的地方,年久失修的瓦房顶抵挡不住夏天的暴雨、更低挡不住冬日的寒风。四个学生、三个年级、一间教室、一名老师,粗略算下来宋文化要备十几门课,因为在一间教室上课,只能在一个年级上课的时候另外的学生预习其他功课。可是即使这样的情况下,宋文化还是尽自己的能力去给学生保证体育课和音乐课。也许你可以嘲笑宋文化在升旗仪式上唱的国歌跑调又滑稽,也许你可以对宋文化在教学生乒乓球和跑步训练时的不懂装懂嗤之以鼻,也许你可以因为宋文化居然没有碰过电脑而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你不能否认宋文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和尊重。宋文化的自重、自持、自守一定会给观影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宋文化上课时一定穿着自己略显破旧却干净的中山装,这是他最体面的衣服。他每天拿着小铁棍敲响一块吊挂的钢板宣称上课的时候,他拿出录音机举行升旗仪式、高唱国歌时,他要求仅有四名学生的班级上课下课打报告时,当他微笑着说“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学……”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名充满工作热情的老师,我们看到了宋文化对仪式感的坚守。如果说农村学生的减少和离开是宋文化的失落,这个失落也是整个农村教育的失落。但是宋文化的坚守,是中国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坚守,是对中国教育最后方的坚持。这种坚守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大的幸运,宋文化是以饱满的热情和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份神圣的工作,他身上有一种使命感,让人为之动容。

  国家并没有忘记中国农村教育事业,中国政府颁布很多规定来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但是面对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的巨大差距,政策规定即使得到很好地落实却恐怕无法得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要求代课老师参加考试,通过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否则不能从事教学工作。这样的规定是好的,只是落实到电影背景所在地时,清除掉的可能是热爱教学工作却没条件学习最新的电脑知识的宋文化。政府指派给西甲村小学的年轻教师虽然是正规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可是这样的年轻人又怎么能安心于如此贫困的地方呢?这就形成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这样的困境套在以明明为代表的留守儿童身上,就关乎其命运走向。明明们当然渴望更高的教学质量,但是在现有环境无法吸引更高学历的年轻人来此任教的时候,如何留住现有的人才就成为当地的难题。

  中国农村在留住人才方面的无力显示出农村劳动力流失的严峻性。那些留守农村的老年人身体老迈尚需人照顾,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又将孩子托付给他们,必然出现精力不济、对孩子放养的状态。被迫留守的儿童们敏感的内心渴望父母的关爱却无力改变现实,甚至早早地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当农村教育的困境成为现实,就如同剪掉了留守儿童们飞出所在阶层的翅膀,等他们长大也会被困在底层难以挣脱。如今老迈的农村将会更加失落。驱使农村城镇化运动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城市化扩张带来的巨大的土地需求,在此过程中拿走农民的土地换给农民一个楼房和一个身份,同时消解掉了农村的失落,因为农村彻底消失,转换成的是这批新的城镇人口的生计焦虑。这究竟是不是一个解决办法呢?笔者没有答案。唯一肯定的是,中国农村的失落仍将继续,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仍要持续很长时间。

  《一个人的课堂》的最后,宋文化在城市里谋到一份清理下水道的工作,他怀里揣着的是明明给他的回信。不幸的明明幸运地遇到了宋文化,这个信仰教育的农村代课老师,于是明明走进了初中课堂,道长且阻,未来的明明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是,在电影之外,又有多少留守儿童因为学校太远、教学质量太差而永久丧失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的同时,还要忍受饥寒交迫的童年?不禁想到了毕节县自杀身亡的四兄妹,又不禁想到略显幸运的“冰花男孩”。

  这是一个物质空前丰富的世界,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巨大的生产力。这也是一个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界,因为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迅速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但是最好的时代也会有暗影,当我们还能发出声音的时候,让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去为被命运地暗影解蔽的人们呐喊几声吧,也许声音微弱,可是声音多了就总会有人听见。当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的时候,让我们为他们做点什么吧,仿佛伸出一只拉他们一把的手,也许力量微弱,可是人多了总能防止他们继续坠落。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六):田野里的坚守,让我失了矜持

  有人曾经说过:“生命就是他的追寻过程和创造过程,生命的意义并不在那个最终的结局上面而在生命的过程中,当生命把它所追寻所创造的全部内容都展现出来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实现了。”

  农村代课宋文化老师一直执着于讲台,哪怕只有一个学生都坚守在教学岗位上。

  质朴的农村在镜头下是唯美、清新的,画面时时展现着诗歌一样的美感,无论是中国的诗歌还是国画都在追寻意境美。在《一个人的课堂》里,越是经济贫困的山村,或许它的景色却是出人意料得美,电影中并没有炫酷的特效镜头,但每一场画面都是精雕细琢,简洁而洗练的。一个自然美丽的山村,雨中显得特别空灵,故事就是在这里缓缓展开的。

  没有过多的戏剧冲突,只是慢慢道来的一个故事。一个教室里,两个角色,说尽了多少农村的现状与处境。宋文化,一个典型的中国乡村代课教师的形象,半生来站一直在简陋讲台上教书育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山区老师背后的人生追求。但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增多,村里孩子陆续跟着父母转学到城市上学,学校变得落寞,教师队伍也逐渐仅剩宋文化一人仍坚守教师岗位。

  新学期将至,宋文化挨家挨户的召集学生上课,结果只来了四个学生,四个学生,还是三个不同的年级,宋文化只能在一个教室给学生们轮流上课。后来学生陆续转学,学校学生仅剩唐明明这一个学生,宋文化依然坚持每天到学校去上课,每天按时打上课铃,按时升国旗,维护着学校的尊严。

  在教委下达教师统一转正的考试,宋文化考试没有通过,被教育部门辞退。教育部门派了一个刚从师范毕业的大学生过来接替宋文化,然后这个大学生教了两个星期就辞职不干了。面对学生没有老师来教的囧境,唐明明奶奶、村干部、教育局的领导都轮番上门来做宋文化的工作,希望他能重返岗位,宋文化心里很冒火,他本计划要去广东打工了,面对唐明明可能被失学,宋文化经过思想斗争,还是从去广东路上的火车站又折返回来,重新给唐明明当老师教学。

  人物故事虽然简单,却透过平凡的故事和电影的细节呈现出生活中的真谛。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做作和煽情的痕迹,导演只是在很真诚地向观众讲述一个故事。或许很多观众的童年都有留守儿童留下的影子,导演也是。通过这部电影算是对他自己的一个成长的交代,其中很多元素和环节都是他过去生活的一些影子。

  做为一部公益电影或许它的社会意义是远远超越商业意义的,其筹拍的艰辛也是可以想象的,导演为了拍这部影片等待了十年。《一个人的课堂》关注现代人的真实状态,不仅纪实性地再现了乡村代课教师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更带着观众去探寻了他们精神层面的现状与需求,用以一种温情的方式去讲述他们内心的真实向往。显然这不是一部仅仅停留在视觉观感上的电影,而是会让观众思考的影片。留守儿童和乡村教师都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当我们静静地看着这个故事时,看到的也不会只是这个故事,而是对这些生活窘迫的群体关注。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七):感恩与回念 直击心灵深处的触动

  前段时间,我从自读课本《倾听鸟语》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人生一课》,它给了我很大启示,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以“为>培训中心代课,只来了四个学生”这件事,回忆了在上大学二年级时,使他刻骨铭心的一堂课:一个有堂选修辅导课的周末下午,学校组织活动,同学们都不愿意去上课,“我”也不例外,正准备去参加一场年纪足球赛,但一着急,忘了拿球鞋,只好又回到教室。教室里只有一位白发老者,他看我走到座位上去,以为我是来上课的,便一字一句地对“我”说:“一个人,这课我也要上,不能辜负你。”我被他这话钉在了板凳上。这位教师一丝不苟地讲着课、声音洪亮,每一言、每一语都是那样恳切、虔诚。讲完课,望着他那苍苍的背影,“我”被他的诚恳,对别人的尊重所深深地感动了„„

  这是一位如此优秀的教师呀!就算是一个人在上课,他的课讲得仍然那么认真。他的虔诚同样使我感动不已。是呀,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不满,我们都不应该辜负别人的信任,真诚地对待生活,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就拿我来说吧,我一直是班上的好学生,老师经常让我去帮助那些学习不好的同学,一开始,我很不乐意,觉得那样做误了我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我心不在焉,他们有不会的题,我只管把我的作业拿去让他抄抄,为什么这样做,我也不讲。后来,我看了这个>故事,才明白要真诚地对待一切,这不但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呀。想到这里,我的心里总是有抹不掉的愧疚。

  直到今天,那位老师的话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时时刻刻提醒我:做事不能辜负别人的信任,诚恳地对待一切,真心为别人做好每一件事!尊重他人也就等于尊重自己,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八):推荐给每个人,这不是一个人的课堂

  文/安琪

  今晚资溪妇联组织大人带孩子免费看电影,在去影院的路上,妹妹问我:“阿姐,今晚看的电影有《唐人街探案2》好看吗?” “你猜猜呗,影片叫《一个人的课堂》,讲的是留守儿童和代课老师的故事。” “一听就是说教,感觉会很无聊,要不我们自己去看点别的吧。” 其实我内心和妹妹的想法是差不多的,我自认为有看过不少关于农村教育的好作品:《童年在瑞金》、《放牛班的春天》、《黑板》、《一个都不能少》等等,这个题材的电影个人觉得很难出彩,我对此片不抱太多期望。但既已应邀前来,不如看看再说。 果不其然,开场就很尴尬,宋老师和村长的对话就像在背台词,其他配角的表演也十分的僵硬,特别是穷苦山村的女学生白净的脸一直傲娇的昂着、刚分配的年轻男老师说话翘兰花指、宋老师爱人作为江西农民却操着一口地道北京话等细节我表示看不透,各种声音和表演分分钟让人出戏。我甚至担心唱国歌跑调又滑稽,教学生乒乓球和跑步训练不懂装懂,甚至笑起来有点像汉奸的宋文化老师真的能诠释好这个角色吗?叙事节奏慢、太过写实、戏剧冲突少,没有明星阵容搞得已有几个小孩闹着要走,还有一些人呢在找角度自拍,估计待会朋友圈的配文大概是:好无聊的电影哦,等下去吃宵夜的举手云云。 不过说来奇怪,这种状况竟然只持续了一会儿,渐渐大家都静下来 我的心也静了下来—— 影片中,西甲村即将成为一个死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家庭主妇维持着这个村子日渐凋敝的生活。村里的小学只剩下4个学生,到最后只剩下1个。他们陆陆续续的离开让村小学所剩的唯一的代课老师宋文化的处境显得有些尴尬,让宋文化的坚守显得十分荒谬。他做了36年的代课老师,工资少得可怜,却以孔夫子自比。原谅我在宋老师身上看到的是模模糊糊孔乙己和范进的影子。他的愿望是尽快转正,但转正考试均在电脑上作答,他连打字都不会,基本是交了白卷,作为代课教师的宋老师,没有编制,教育局以一场电脑考试的方式周到而羞辱地终结了宋老师36年的教学生涯。于是他被一位大学生取代,做了农民。没过多久大学生老师就跑了,上级领导又来求他继续代课,他和妻子已下决心去广州投奔女儿。但在车站他让老婆一个人先去,他一个人把最后一个学生教到小学毕业,送入初中后才去广州做了一名城市地下管道维修工。 真的,起初真的觉得蛮无聊,全片没有刻意煽情,却是“于无声处有惊雷”,看到最后我竟忍不住流泪、叹息。同样讲理想主义,相比某假大空的校庆宣传片,宋老师在长长的崎岖的山路里扛着黑板去学生家的身影真的让我几度落泪。宋老师不完美,不高大,知识水平有限,教学水平陈旧可笑。他每天拿着旧穿铤敲响一截吊挂的铁轨宣称上课的时候,他拿出录音机庄严的举行升旗仪式、高唱国歌时,当他微笑着说“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学……”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名充满工作热情的老师,我们看到了宋文化对仪式感的坚守。宋文化的坚守,是中国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的坚守,是对中国教育最后方的坚持。这种坚守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大的幸运,宋文化是以饱满的热情和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份神圣的工作,让人心生敬意,为之动容。

  席间我看到多位老师抹泪,因为他们知道影片中所展现的教育窘境在农村真实存在;我还看到领导默言哽咽,他们或许在想精准扶贫的落实,我无从得知,能确定的是他们对农村教育的再一次重视;去年某教师体罚学生曝光,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受万人唾弃,一例体罚,虽德失在先,却终以抵命结束,岂不寒心?!据不完全统计,像唐明明这样的留守儿童在我们中国有6103万,我期待每一个像唐明明一样的留守儿童都能遇到他的宋文化老师,而每一位坚守本职爱生如子的宋老师都能被尊重。 十分感谢妇联组织的这次观影活动,同时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们对现实的社会有所思。但有些悲伤,我听闻很多城市的影院并没有给《一个人的课堂》排片,我知道影院确实是要看市场需求的,得估摸有多少人喜不喜欢这东西?我无法向你保证这部电影有多精彩,但我可以确定它是一部值得观看的良心片。最后,向朴实善良的宋文化老师致敬,向兢兢业业坚守本职的所有工作者致敬!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九):突然发现短评太短,没写完,所以写了这个……

  感觉电影拍得一般……4星是给山区留守儿童的,因为我去过那里,确实很苦。

  这个电影算是拍得比较现实了吧。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分来了几个大专毕业的年轻男老师。在我们村呆了一年吧,还没等我上3年级,人都全部找找门路,调城里去了。

  我小学毕业后没两年,我们村连小学都没有了。都得上中心小学。

  于是,我妹,从5岁上幼儿园起,到8岁上一年级,都是在学校住宿生活的。

  据我妈说,学校里的孩子每周回家一次。回家最重要的事也不是写作业,是先抓虱子。

  每个小朋友的毛巾都是硬邦邦的。

  学校没有热水,也不能给小朋友用热水,怕把孩子烫着。(现在我妹在初中了,学校仍然没有热水。)

  一个星期之后,孩子回来了,亲妈可能得费一番劲才能认出自己的孩子。

  13年我去过云南昭通大关县。就是冰花男孩所在的昭通。但是我去的不是大关县城,是大关县下面的几个坝。

  我去的是时候,那里才通了电没多久。孩子们很早就结婚,然后生孩子。

  家里的条件都很差,有的家庭甚至没有一件家具。

  有一个村子的教室甚至和羊圈在一起。

  过多的也不想回忆了。很多东西不是不存在,是我们看不见。

  或者,我们已经失去了看见的能力了。

  《一个人的课堂》影评(十):去故乡的缅怀以及基层老师兢兢业业的讴歌

  11月30日,第9届未来影像·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在福州举行颁奖典礼,中国青年新锐导演李军林凭借其处女作、江西电影《一个人的课堂》中对留守儿童和代课教师这些弱势群体的温情关注和精彩演绎,毫无悬念地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荣获年度亚洲最具影响力最佳新人导演奖。 这部长片电影由青年导演李军林执导,孙海英、韩三明、王乃训等演员联合主演,是中国首部关注留守儿童和乡村代课教师的公益电影,由共青团江西省委、北京时光动力国际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江西聚星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发行。电影《一个人的课堂》2013年3月在江西宁都开机拍摄,电影取材于江西本土。它关注现代人的真实命运,再现乡村生活的原初状态,带领观众找寻人物精神层面的追求。李军林导演表示,自己试图以温情脉脉的方式来叙述一个简单极致的故事,可能有些落寞但也不乏亮色,希望直指观众思考的内心深处。 一位名叫吴盈秋的观影人这样评价说,留守儿童和乡村教师都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当人们静静地看着这个故事时,看到的也不会只是这个故事,而是对这些生活窘迫的群体的关注。据了解,《一个人的课堂》近来捷报频传,陆续应邀参加了第2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第18届“北京放映”活动和第2届浙江青年电影节,并成功入围第10届中美国际电影节,斩获了一批国内外大奖,很多学者和评委、制片人在看了《一个人的课堂》后,无论从题材上和艺术上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