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四公民》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第四公民》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4-05 03:34: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四公民》经典观后感10篇

  《第四公民》是一部由劳拉·珀特阿斯执导,爱德华·斯诺登 / 朱利安·阿桑奇 / 杰里米·斯卡希尔主演的一部传记 / 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四公民》观后感(一):互联网时代哪有什么隐私

  这其实《互联网之子》&《第四公民》两部片子观后感

  一个关于知识共享,一个是否能够基于国家安全而无底线的监控每个人的任何信息。这两部片子让我想起几年前的同类型纪录片《维基解密的故事》,其实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你早就知道自己可能别监视,但是知道监视的细节时,还是会觉得很震惊。

  ------------------------------------------

  《互联网之子》

  艾伦,无疑是个互联网天才,十几岁就是美国著名的极客。他是众多互联网协议(最有名的当属RSS)的创建成员之一,也是众多网站和互联网组织的发起者,他去世时的讣告,由万维网的创始人之一的Tim Berners-Lee来念。

  艾伦由于下载和分享MIT论文被起诉,导致其抑郁症加重而自杀,他的死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信息分享和互联网开放性的思考。

  在他去世几周后,有个学生正是由于看了他分享的一些论文资料,参与研究了一种癌症的治疗方案,并取得重大进展。

  他说:关于互联网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第一,互联网让世界变得很美好,信息自由,方便快捷。第二,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更加糟糕,监控,碎片化等。但其实,这两种都对,都是真实的存在,而选择权在我们手里。

  这直接让我想起那位神秘的科学家:特斯拉,(没错,马斯克将自己的电动车取名为特斯拉就是基于他对特斯拉的崇敬,以及向tesla在交流电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致敬,如果网上关于tesla的描述是真的,那么无疑他会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最伟大的极客,没有之一。)他的理想是让全人类用上免费的电,他后期所有的科学资料都被FBI封存,包括他本人也被FBI严密监控。而艾自杀时才26岁,爱因斯坦26时发表相对论。

  --------------------------------------

  【第四公民】

  没错,这部电影讲得就是斯诺登的棱镜事件的来龙去脉。看了你会觉得当时央视关于斯诺登的那些报道都弱爆了。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再好的演员都难以演出斯诺登在香港的那一周的经历和细微的表情。

  镜头一开始,是斯诺的和记者的一些通信记录,而背景是黑暗的隧道,只有头等两排灯管显示车子在往前,那是在香港。

  斯诺登在香港的一家酒店接受了卫报的采访,有个小细节很有意思。因为房间的电话,网络等都可能被监控,所以他用技术帮记者的电脑设置根密码时盖了一个小方巾,把头和笔记本都盖住,无人能看。

  一些数据整理:

  每个装有专门系统的计算机可言同时监控10亿台电话和网络,处理的速度是每秒搜索1TB(1024GB)这速度相当于1000部高清电影,一秒就可以扫完。这还只是2011年的机器,现在2015年只会快指数倍。设置点是20个,国防部就有10台。

  记者作为文科生,在听了斯诺登的大概讲解后,尽管不是太懂那些系统的原理,但是对于实际的数据还是觉得很震撼。

  在谈到为什么愿意冒着坐牢的危险要公开这些,斯诺登给出的答复是,他见过没有被监控之前的网络,他想要那样的世界,这绝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才干得出来的事 。

  斯诺登在干这些事情时,记者问他紧不紧张,他说道其实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当事情发生时还是会紧张,比如他女朋友家门前停满各种车辆,比如如果在采访时,有人破门而入,尽管有心理准备,一样会有紧张,不过这并不会影响他做出揭露这些内幕的决定。

  在第一次新闻报到时,为了保护斯诺登,媒体用的都是匿名,而在决定是否要公开身份时,记者与斯诺登的讨论很有意思。

  一方面,记者认为将斯诺登曝光会让整个事件更有说服力,但是也担心这样是否会让美国政府更快的找到泄密者是谁。这时,美国政府可能还没有发现时谁泄密,而可能已经发现,但是不想公开。这就很有意思,斯诺登明确表态,他不打算躲躲藏藏,会很开公开自己的身份,基于两点,一是他觉得,这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较量,是选民与被选举者之间的博弈,而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他的目标是希望让大众讨论并决定政府是否有权力进行这么大规模的信息收集。二、是他觉得政府发现泄密者是他是迟早的事,自己率先站出来,可以先发制人。 这更坚定了我对于斯诺登有英雄主义情节的认知。

  德国在关于这次事件的听证会中,一位前美国监听人员William Binney的话:

  很荣幸来到这里,我觉得能够来这里作证很重要,揭露全球情报界幕后发生的一切。不仅是NSA,所有斯诺登所揭露的项目,基本都是有关信息搜集渠道的,历史上每个独裁国家都做过独裁的事,他们首要任务就是获得民众信息,这些项目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民众信息,我认为对于全世界来说,这是对民主最大的威胁。

  记者J与William Binney的对话,

  J:作为和斯诺登接触的记者,你认为他们会怎么对待我们这样的人。

  W:你们都在监视名单上,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任何一个你们在使用的设备,找到你,他们会记录获取所有的数据。

  J 他们会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只是找出我们在做什么?

  W 恩,那只是目的之一,另外一部分,我觉得主要的目的是找出你的消息来源。

  J 那么如果我有一个秘密的消息来源,他是以告密人的身份给我信息,他在美国政府工作,他对他认为是违宪的政府行为感到担忧,于是就联系了我,他们...

  W 对,他们会盯上他,关注他的一举一动,然后开始获取数据,我觉得他们会直接在街上就把他带走,我的意思是,他们做的会和尼克松时期的深喉一样,在暗处行动。

  过程中许多人帮他,香港的人权律师帮忙寻求联合国难民庇护,维基百科创始人(我看了关于他的纪录片,所以这次见他感觉很熟悉,也是个传奇)帮助他从香港飞到莫斯科,德国一个律师团队准备为他辩护等。

  14年7月,斯诺登相恋多年的女友到莫斯科陪他,他在俄罗斯获得了为期一年的庇护。

  影片的最后,又一个告密者找到了那位记者,这次是关于无人机,提到的内容连编剧都想不到。斯诺登在做这件事时显然有自己一个完整的计划,包括他第一站选择香港,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尤其是心理准备。他比较担心最新告密者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整个观影过程,比看好莱坞大片爽一千倍。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早就提到,有个无处不在的老大哥在时刻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其实,互联网时代真的已经没有隐私可言,不是能不能监控你的问题,而是你值不值得被监控。

  《第四公民》观后感(二):你的权利很重要

  “Your rights matter, because you never know when you’re going to need them.”- Edward Snowden

  “你的权利很重要,因为说不准你什么时候就会需要到它们了”— 斯诺登

  首先,我真想对豆瓣上对该片做出如下评价“叙述结构组织的太糟糕……需要观看者耐着性子从连篇废话中挑出点有用的信息来。最后观感是除了秀出斯诺登长的挺帅以外,看了和没看基本没区别。”的人说,你真是在秀自己的智商和公民常识底线。

  通篇非常紧凑的剪辑,从开头Lara与ES的隔空对话开始就制造了巨大的悬念,完全没有纪录片的枯燥乏味,倒是更像一部精彩的真人出演的悬疑大片,虽然主要情节都是出现在几个室内,但这不是好莱坞大片秀特技,秀美景,看此片你得跟上情节和对话,同时对背景事件略有了解。(不得不说,好几次暂停,就是为了理清事情发展的脉络和主要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好了,对于影片结构、剪辑等专业电影制作角度,我没有太多想说的。真正让人有起立鼓掌冲动的是:斯诺登略带骄傲和个人英雄主义情怀的公民精神,媒体敢于挑战权威政府的独立意志,以及该片在挑战完政府后居然被政府允许公映随后在该地获得最具影响力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

  同样令我有些惊讶的是该片事后主角斯诺登在ted的演讲居然在官方视频新浪上有高清版本,大概有关当局是想借此事件揭露美帝国民主自由的虚伪一面吧,可是但凡有点思考的人,就不难跨过“揭露”的表象,不自觉的对比当下的言论和个人隐私处境。斯诺登所痛斥的公权力对于言论自由和个人隐私的侵犯,在我们身边是什么样的现状。我们早已经麻木了,或者说从来就没有真正醒来过,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我们绝大多数都是“臣民”,少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完整人格的“公民”。整个中国近代史,从清末开始,历经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五四、民国新政……直到1949年,我们从来没有过一次彻底的现代化思想启蒙,要么是学学器具层面,要么就是一小撮热血知识分子和个别地域的觉醒,从来没有过全民的开化和公民意识。而1949年之后,众所周知……。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舍小家为大家,国家主权高于个人利益,要勇于牺牲无私奉献……。而斯诺登却说“public interest is not always the same as the national interest.公众的利益有时候不等于国家的利益。”

  斯诺登是个理想主义者,还有点文艺青年的理想救世情怀,否则你解释不了他这一个“舍己为人,舍小我为大家”的行为动机,(他虽然在俄罗斯政治避难却只把信息交给他认为信任的记者,而不是以泄露机密给敌国来卖主求荣。)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是英雄,也不是叛国者,我只是一个美国公民。”(虽然美国早就吊销了他的护照,奥巴马评价斯诺登时,很隐晦而小心地说道,他不是一个爱国者。估计后槽牙都咬碎了吧)

  末了,推荐大家看过纪录片之后一定要再看一下他在TED的演讲,那里有他更冷静客观的观点。

  斯诺登这小伙子挺cute幽默,长的有点像哈利波特,有点邻居家大男孩的意思,祝他再俄罗斯一切安好。

  《第四公民》观后感(三):隐私权的吊诡

  纪录片的最后,“棱镜门”事件已经过去一年。

  和所有的新闻事件一样,棱镜门的风波终究逃不出高潮,或者说吸引公众关注时间的短暂。

  格林沃德来到莫斯科和斯诺登再会。在一个敞亮的房间里,气氛似乎没有一年前那样紧张。他们穿着同样的浅蓝色衬衫,脸上挂着同样的因为疲劳引起的皱纹。新的告密者俨然已经出现,他们的勇气又要经历再一次的考验。

  为了躲避窃听,格林沃德用纸条写下对话的关键字句,斯诺登心照不宣地看着,不时露出嘲讽或者难以置信的表情。对比一开始在斯诺登面前紧张和过分严肃的格林沃德,这时候的他与其说是斯诺登的合作者,倒不如说更像一个代言人。镜头对准他撕毁的字条,游离的焦点里,“POTUS”五个字母若隐若现,清晰的指涉在这一刻却引不起观众的心领神会,感情的投靠显得无所适从,因为一切都太过复杂。斯诺登看着字条,目光游离,扶在脸上的手终于放下,黑眼圈更加清晰。不多时,电吉他隆隆地震颤,配合着一把一把被清理干净的纸屑,仿佛要和这深不见底的潭水做个了断,又好像在漩涡里快速沉沦、难以抽身。

  文艺片的美,来源于留白,纪录片的美,来源于真实。《第四公民》的美,在真实之外,还来源于选材。

  斯诺登的无畏,格林沃德的协助,导演劳拉的推广,这些元素围绕的,是捍卫隐私权这个不变的主线,面对庞大而缜密的NSA,一个小小的外包商信息管理员,为了这个简单的诉求自发地站到舆论的前线,无论如何都显得那样正义,那样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可是,如果我们随着影片最后的澎湃电音细细回想,一切故事中,斯诺登个人的隐私权并没有得到保护。如果说斯诺登的行为是主动通过牺牲自己的隐私权来呼唤大众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那么今天显而易见,在他因为牺牲隐私权而带来的光辉形象背后,行动的本来目标还远没有成功。

  社交网路上的身份分享、经验分享、位置分享无时不刻地发生,和两年前相比,正在以完全另一个数量级地增长。电信公司的霸权并没有削弱,人们在保护隐私权的问题上并没有夺回斯诺登所希望的主动权。全球各地,很多组织官方民间组织,会议也在不断的召开,但回到个人,回到斯诺登本来意指的“公民”,权利的争取还是那样乏力,这还仅仅是对于信息建设的发达的国家而言。相较之下,其他地区的状况是:隐私权根本不是权力,没有人想到就更不会有人要去争取,而那些地方,恰恰会受到最肆无忌惮的监听和信息控制。

  格林沃德在2013年芝加哥召开的一次人权会议上曾经表示,斯诺登在香港和他共事的十一天里并没有显露出丝毫的紧张和焦虑。画面里的斯诺登面对提问的时候,也这样回答,但是焦虑并不需要说明,他经常性地沉默似乎已经出卖了他自己。格林沃德没有对斯诺登的计划过分质疑,甚至当斯诺登认定要透露身份的时候,他也没有异议,新闻工作者对“爆炸性”的界定在对话的那个瞬间占了上风,而事实上,斯诺登不要做一个简单的匿名线人的决定固然是高明的自我保护,却也是极大的意志力考验。从一开始,他就决定要用自己的经验和官方下一场大棋,而那个官方,并没有在他的过去和他处在对立的状况下,它的来势到底会有多么凶猛?它会不会大动干戈?这些未知放到任何人身上都是重担。

  事实上,假设我们来做一个不带感情的换位思考,政府也有隐私,这种隐私就被称作机密。说到隐私权,我们会迫不及待地攀上道德的制高点,然后宣称主权的不可侵犯。可是,换做政府的机密,我们虽然一般不会有过度的反应,但在一种特定情况下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任何的仁慈,那就是隐私侵犯隐私的情况:政府的窃听、侦查项目侵犯了我们的隐私,斯诺登带领着一群愤怒的维权者,却没有意识到政府的被侵犯,这或许听上去有点奇怪,但事实就是如此。政府没有道德制高点可以站,于是就只能倚仗法律,而法律却从来不能给“叛国者”道德上的制高点,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律师团在柏林计划无偿为斯诺登辩护时意识到这个终极的难点。一个人如果觉得陌生人侵犯他的隐私,自然可以声讨甚至起诉,但是那个陌生人如果换成一个组织缜密的团体(就比如美国政府),控诉的难度就会成倍增加。这时候只有另外一种力量的介入才有可能推动事态的发展,这个力量叫做媒体。媒体,这个理论上和人民站在一起的机构,在报道时,实际充当了集中话语的角色,修饰民众话语的同时也影响着本来不准备说话的一群人,但是它并不占有事件的主动权,简言之,媒体更像是一个要后发制人的角色,它没有从司法行事原则操控事件的哪怕一丁点的可能。斯诺登在开始时就是要做一个自杀式的泄露,这里的自杀,不仅仅是职位自杀,也是政治自杀,他以为公众权利可以通过他最开始的朋友——媒体人放大到可以与政府抗衡的地步。很显然,他高估了媒体,也低估了政府。因为无论在世界上什么地方,大部分时间媒体会因为政府而紧张,政府却不会因为媒体而低头。司法也大多如此,在敏感事件发生的时候,95% politics and 5% law,就像美国公民自由协会的Ben Wizner律师所说的那样,绝望而真实。

  电影用事实还原了这种乏力。高清的镜头下,无论言论者如何质疑,如何理性地揭露政府在操作中的违宪行为,得到的回应永远是no,no,no,甚至你可以在他们的眼神里读到那种谎言的犹豫。即便新闻媒体大肆开涮,脱口秀猛烈嘲讽,人权组织紧急商讨对策,政治层面上仍不会有丝毫的动摇。司法程序的缓慢让一大群专业人士在死胡同里寻找着出路,荒唐而执着。

  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政府,责怪它压倒性的优势。可是,当人民寻求集体诉求、公民意志的时候,是不是又应该回头考虑一下自己本身的力量是否足够强大?我们看身边的人和自己,对隐私泄露所表现出的无关紧要、事不关己,甚至有时候是对潜在风险不以为意甚至乐在其中,当我们在隐私权问题上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认清楚的时候,又凭什么跟着斯诺登,跟着别的权益倡导者,做自以为是的抗议,燃烧这无端而来的怒火?

  《第四公民》观后感(四):一场高智商、高情商、高颜值的良知叛变

  2016年12月29日尚在俄罗斯政治避难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在“截击”网上发布文件,指认俄罗斯政府授意实施黑客袭击,在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侵入民主党官员电子邮件账户,以实现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目的。奥巴马政府随即驱逐了35名驻美国的俄罗斯外交人员,而据传言,是川普暗自授意了这一行动,这一事件更激发了民众对于即将上台的川普的反感,反川普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一事件使得笔者又重新温习了几遍《第四公民》(第四公民是斯诺登在与该片摄影者劳拉联系时所使用的笔名。)这部纪录片还有奥利弗斯通拍摄的《斯诺登》同名影片以及跟斯诺登有关的几乎所有国内可以找得到的访谈。

  先从最俗套说起,可以说在所有纪录片中,这一部纪录片做到了本人比专业演员更有颜值,大概也就是这个原因使斯诺登本人在全球拥有了大量粉丝,随便在推特上发一句“can you hear me now?" 就立刻收获粉丝无数,而且在中国还专门有人创建了斯诺登全球保护协会。倘若没有见过斯诺登本人的访谈视频或者纪录片,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塑造的斯诺登几乎是一个萌气十足的极客形象,但看了本片,你会发现斯诺登完全不符合我们一厢情愿的关于极客的所有刻板印象——智商极高,但拖沓、不懂情爱、日常交流能力差等。《第四公民》中真实的斯诺登是一个不仅拥有140以上高智商的极客,而且遇事冷静,在决定揭发NSA的棱镜计划、XKEYSCORE之前几乎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设想到了,他的语言极具逻辑性,同时有着超高的穿衣品味,几乎每一件衣服都很干净,而且符合他斯文的气质(这对于一个仅仅只有高中学历的人来说简直是难得,这也说明了斯文与学历无关),以至于有网友甚至整合了斯诺登所有的穿衣记录起名”斯诺登教你如何时尚穿衣“,懂得用发胶来护理发型,更重要的是有超过常人的良知。这世上很难有人在拥有了一切,比如一份稳定的爱情,一份稳定的工作,年薪二十万美金的收入的情况下,会想斯诺登一样成为站出来反抗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政府的深喉,或者说whistle blower。在中国,现在”扶不扶“都已经成了问题,哪还有什么为了P民隐私和自由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这样的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才觉得这部片子极具教育意义,甚至极具哲学意蕴。古希腊有一个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美德即知识,他的本意是,人类之所以过着不合伦理的生活,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如果人类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他就一定会成为这样的人,所以苏格拉底终其一生都是希腊的广场上不停的推进人类对知识的追求,帮助人类认识到底什么是美。然而他的这一观点被他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修正了,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类意志的软弱性,他说人类不会因为知道了美德是什么就成为美德的人,因为人类的意志有时候会使得他作出相反的举动。笔者在教书育人时一直对于亚里士多德修正后的这个观点推崇不已,看了《第四公民》笔者突然顿悟,其实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论点针对的是两个人群,苏格拉底说的是有超高良知的、如他自身那样的圣贤之人,而亚里士多德说的则是诸如我等这样的俗人。还好,斯诺登的出现,让笔者再一次相信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会为了其他人的利益放弃自身,这样的人真的存在。所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尽管各国情报机构一致认为斯诺登是叛徒,但民众却大都认为斯诺登是英雄的原因吧,这个世界还是需要一些真实的人让我们相信世界在变得美好。

  影片的最后,斯诺登相恋多年的女友林赛米尔斯有出镜,两个人在俄罗斯田间的小屋里面点着一盏昏黄的灯光做饭,林赛的决定当时也令很多世人惊讶,甚至二人的恋情被称为是”世上最浪漫的一次流放“,大概只有真正的爱,才会不管你身处怎样的险境,我都愿意与你一生一世吧。

  现在事件过去了三年多了,美国对斯诺登的起诉依旧在进行,按照斯诺登的话,只要体制不变,这就不会是一场公正的判决(因为按照美国《反间谍法》的规定,凡是涉及国家机密,就不可以公开审判,不可以有陪审团,甚至不可以由被告自辩),目前美国政府跟斯诺登达成的初步协议仅仅是保证在他回国后不会”折磨“他。如斯诺登自己所言,他可以被投入监狱,甚至被投进关塔那摩监狱过一辈子,但他希望这件事本身可以激励更多的揭发者来捍卫在技术时代下的公民的隐私和自由。

  笔者再一次呼吁,比起各种高投入、奢华场景的商业影片来说,笔者更加推荐这样的撼动人心、更加启智的纪录片,让我们至少对这个世界还充满真实的感动。

  《第四公民》观后感(五):心疼

  刚看时感觉有些枯燥,因为对于纪录片的额兴趣真的不大,越到最后越入迷。全程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心疼。

  虽说是政治言论自由的年代,但是“枪打出头鸟”“如果一个人说你不对,可能是他错了;但是一堆人都说你不对,那一定是你错了”的谚语也一直告诫我们的言行举止。斯诺登好勇敢,看到他一直存在的很黑很黑的黑眼圈,我猜想他一定从决定揭露这件事情直至现在,晚上都没有入睡过吧。他是出生在一个军人的家庭,那应该有着偏执且正直的性格。在安全局工作的所有人都对这情况视而不见,毕竟与国家权利为敌,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可是只有他在受着道德的拷问,揭露了“棱镜门”,感觉傻的让人心疼。通常说:一件事情如果你看不惯,那你就避开它,或者试着接受他。但他就是这么固执,与国家势力对抗,估计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想好了自己最坏的结果了吧,无非就是一死而已。距离2013年已经三年了,斯诺登在俄罗斯的生活也过的偏好,女友陪他,父亲可以去看他,连一所高中的学校都任命他为校长,果然战斗民族就是不一样。可是如果普京把他再送给美国怎么办呢,特普朗对他它行为的反对,奥巴马没有赦免的打算。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让一个濒临死亡的人再次面对活着的美好,那么,当死亡到来的的时候,他会不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由生的渴望。

  世界上无对错和绝对正确的政治,美国的做法秦侵害了欧盟的利益,但是在美国领导者的角度来想,想让自己国家变得更强大也没有什么错。每个国家都有这方面的黑暗,所有的光明都是由于背后的黑暗支撑的。如果让斯诺登现在对同样的事情做个决定,他是回旋什么呢,刚刚百度了他的资料,他说:他不后悔自己的所做所为,他没有叛国,他只是在做依据自己道德的事情,他愿意回美国坐牢。可能他是漂泊累了吧,毕竟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相应的代价。当然后面的评论是我自己的想法,真是一如既往的固执,固执的让人心疼。

  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对与错,那在我的位置呢,我想让他不受到处罚,嘿嘿,希望渺茫。

  不用管别人,你做了你认为对的就行,前提是你有承担后果的心。

  《第四公民》观后感(六):一部另类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纪录片《第四公民》以真实的镜头还原了前中情局雇员斯诺登引爆“棱镜门”事件的过程。这部电影在以一种冰冷刺骨的真实感重现这起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让观者不得不认真思考,公权与私权的界限在何处?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该如何选择?爱国与叛国究竟该如何定义?

  首先,像任何纪录片一样,《第四公民》的拍摄风格极为写实。因为主角是一个向外界透露政府机密并因此被政府通缉的人,所以很多拍摄活动一直在暗地里进行。本片最震撼人之处也正在于此,无论是镜头前面的“whistleblower”斯诺登或者与他并肩作战的《卫报》记者Glenn Greenwald,还是镜头后面的导演Laura Poitras,都时刻面临被美国政府监控甚至限制人身自由的危险,电影中有多个片段都真实地表现出这种既紧张又刺激的氛围。当时,斯诺登藏身香港The Mira酒店,Greenwald和《卫报》专门派来的另一名记者对他进行采访。当他准备用笔记本电脑向两位记者介绍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监控体系时,他竟然用一张毯子把自己和笔记本电脑罩起来,以免暴露自己输入的密码。他介绍说,NSA的无人机盘旋在世界各地,其工作人员可以随意查看任何跟踪目标的视频监控,而就在此时,镜头突然切换成了从室外高空中观察斯诺登房间的玻璃窗,一种时刻被监视的感觉顿时袭来,令观者感到后背发凉。电影结尾的一个片段也很有意思。Greenwald在莫斯科向已成功申请避难的斯诺登介绍最新情况时,他竟然没有把关键词说出来,而是写在纸上给斯诺登看,二人谈完之后再把纸撕碎。其实,在Poitras的镜头面前,在得到俄罗斯官方保护的情况下,他们不必这么紧张,但他们依然这么做了,为的就是以防万一,因为他们比观众更清楚NSA的监控能力有多强。可以说,这种贯穿电影始末的紧张气氛最好地阐述了本片的主题:在政府强大的监控网络之下,公民几乎毫无隐私可言。不仅如此,正如片中一位角色所说,失去隐私也就意味着失去自由,因为失去隐私的人会有顾虑,也就无法自由地表达和行动。这不禁让人回想起2006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窃听风暴》,在隐私荡然无存的情况下,自由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全片都透着一种类似《谍影重重》的紧张气氛,但斯诺登本人相当冷静,他自始至终表情凝重,谈话中偶有微笑,也是一带而过,脸上立刻重现出镇定的神态。他的沉着和冷静,既是一个29岁的年轻人在应对巨大压力和迎接巨大挑战时成熟的表现,也促使观众去体会当事人在做出两难选择时的痛苦和无奈。公事方面,他虽然坚定地选择站在人民一边,揭发政府的不正当行为,但他也必须着手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他是否需要暴露自己的身份,暴露之后如何应对可能面临的危险,甚至如何应对舆论对他的形象塑造,等等。私人方面,他的女朋友还在美国,且受到了政府的调查,人身自由可能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限制,他本人下一步何处容身也是问题。从电影中我们知道,他一切不违自己初衷,不做任何妥协和退让,立场站得很稳。所幸在众人的帮助下,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最后也与女朋友在异国团聚(好在美国政府肯放人)。

  斯诺登的故事可以告一段落,但《第四公民》抛给我们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例如,片中一位律师说,按照美国的法律,泄露安全机构的秘密就是叛国罪,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果不是泄露给敌国,而是为了公众利益而泄露该如何判处。按照法律的字面规定,恐怕仍然构成叛国罪。很多美国人视斯诺登为真正的爱国者,而政府视其为叛国者,爱国与叛国究竟如何定义?关键可能在于“国”字的含义。对于中国人来说,从小就要千百遍地高喊“爱党爱国”,我们被灌输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那么,斯诺登的做法究竟从更高的道义上是否正确?或许,美国人和中国人有不同的答案。当然,不同的中国人也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

  电影还对时下流行的大数据概念进行了抨击。影片中,NSA正是利用对公民各种信息集合而成的大数据来调查任何他们想要调查的目标。你的一举一动、你的各种偏好、你的社交网络等等全部在政府的掌控之中。在电影之外,近年来关于大数据与公民隐私之间的矛盾始终是舆论的关注焦点。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各大企业纷纷成立大数据部门,试图精准地定位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然而,政府以保护国家安全之名侵蚀公民隐私尚且到如此地步,我们还指望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有所克制吗?《第四公民》的警示意义正在于此,如果没有民间的监督,没有媒体的制衡,这些侵害公民隐私的行为肯定会变本加厉。

  “棱镜门”曝光后,很多国家都举行了听证会,调查美国是否对他国公民也进行了非法监控。我们看到,这样的听证会基本不会有什么影响大局的结果。美国的强大决定了其他国家最多只能有限度地抗议一下,美国政府的大规模监控是否因此而收敛就是另一回事了。《第四公民》能做的只是把这段历史真实地记录下来,让更多的公民知道,他们的隐私在受到侵害,他们在失去自由。另外,如果你足够细心,还会发现两处有意思的情节。一处在片头,导演的旁白告诉我们,是斯诺登主动联系她和Greenwald,而非他们找到斯诺登。斯诺登在给导演的邮件中说:“You asked why I picked you. I didn’t. You did.”(你问我为什么选择你。我没有,是你做的选择。)导演明确告诉观众,她正是因为本人被监视才和斯诺登取得联系的。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讽刺之举,导演牺牲了自己的隐私才换来了这样一部作品!另一处在片尾,斯诺登和女友在莫斯科团聚,导演选择在远处像狗仔队一样拍摄二人在厨房煮饭的镜头,这同样是对监控公民隐私的讽刺,但更是一种善意的警告,你以为你真的安全了?

  《第四公民》观后感(七):《第四公民》:漩涡中心的斯诺登

  西方国家讲求人权,讲求隐私,讲求私人空间,这一点是神赋予的,更是民主国家法律所赐予的,尤其是美国,彰显自由国度的同时,更鼓吹人人平等与个人人权,可是恰恰如此具有法制意识的国家背后却干着违背法律,违背道德的丑恶勾当,即便是找到了以监视恐怖主义的理由,可是公然侵犯本国与他国的个人隐私,哗天下之大不韪。作为一个敢于披露美国这一丑恶真相的美国特工斯诺登,是一个身处于政治漩涡与舆论漩涡中心的人,他勇敢的站出来揭露事实真相,同时又背负起背叛国家的叛国罪行,从此难以再和家人再次团聚,也从此开始了流亡海外的漂流生涯,是英雄还是罪人这似乎都和他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了,毕竟他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普通民众最起码的幸福与生活的权利。作为一个普通民众来讲,我是很支持他这么做的,他就像一个英雄一样敢于指责所有丑恶的事情,并为所有的人争取知道真相的权利,他的那种无私与无畏是普通人所不具有的,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世界上就是有了这样的人,文明的脚步才得以发展,世界上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英雄,光明的背后才少了那么一丝丝黑暗,可是英雄往往是需要代价的,流离失所的处境,黑暗势力的打压,以及背负起被安插的各种罪名,都让他的生活与遭遇变得坎坷与艰难,也许就是因为自己做不到,所以对他这样的行为才更加钦佩。

  影片真实记录了“棱镜门”的前前后后,为我们还原出了整个事情的全部过程,虽然电影所截取的内容只有很少量的一个部分,但也能够强烈的表达出整个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物感情与事态的严重。电影最震撼人心还是斯诺登在镜头面前的那一脸轻松,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于他来说却是会彻底的改变他的一生,无论他是不是应该做那个决定,但他原本可以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就是因为心中正义感的驱使,才让他成为一个站在漩涡中心的人,他在狂风暴雨的风雨中独自飘摇,随时随地都可能成为政治利益的牺牲品。而且作为一个高度法制的国家,一味的标榜自由与平等,却不敢面对自己做下的丑恶罪行,不得不说让人感到很寒心,寻找各式各样的借口,说着违背良心的谎言,掩盖已经发生的丑恶事实,没有及时的反省自己犯下的错,而是展开恶意开脱与报复,实在是为世人所不齿,被世人所唾骂,政治已经让人性扭曲,政治已经不在明辨是非,有的只是所谓的国家利益,而不惜湮灭那些代表平民百姓的心声。从电影里面我们可以看的出,还是有很多人在积极为了改变人类社会文明所奔走与努力,他们不惧冒多大风险,抛弃原本平静自在的生活,追求事实真相,追逐人生更高的追求,这样的人们活的才有理想,这样的人们才值得让人敬畏,就是存在这样的一群人们,我们的声音才更容易被世界所听到,就是因为这么一群人的努力,我们才真正了解到事实真相,当一切事实真相大白,我们才知道,我们原来生活在一个虚幻美好又充满诸多谎言的世界里。不要去恶意的欺骗民众,因为我们都有着一颗爱国的心,正是因为我们爱我们的国家,才更关心国家发生的一切事物,可是当你们不断的去欺骗我们,总有一天会感受到人们剧烈的反击,有句话说的好,人在做,天在看。

  电影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却能够很深刻的揭示出事情的背后绝非那么简单,一旦一个社会失去了信与义,再让人们去相信已经变得不太可能,不要擅意的去欺骗普罗大众,正是因为大家的支持,一个国家才可能正常的运行,而一旦大家都不在支持这个国家,大树终会有倒下的那么一天,不要等到众叛亲离了才开始后悔,因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决定,斯诺登只是守候正义之士的其中一个,在以后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们加入到揭露黑暗事实的队伍当中来,镇压与报复是阻挡不了人们寻求正义的心,唯有明明白白的对大众负责才是挽救局面唯一的出路。

  站在漩涡中心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同时又是一个让人感到可悲的人,众多的平民百姓都保护不了一个勇于揭露事实真相的勇士,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情,我们希望以后不再有这样的人出现,因为我们希望以后不再有见不得光的事情发生,祝福敢于站出来对抗黑暗势力的斯诺登,他是一个真的勇士,他是一个真的英雄,愿以后他能够平平安安,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和他的家人团聚,从此过上幸福宁静的生活。

  《第四公民》观后感(八):一个关于普通人的故事

  看过的纪录片中感觉最棒的一部。

  片子给人感觉压抑,充满了未知、恐惧、挣扎,而里面的每一个人出现时不管是表情、语气还是神态、动作,都充满了坚定,也许对自由和权利的向往在这个时候才是最高光的时刻。

  几乎通篇的封闭镜头给人感觉在看“困兽之斗”,而这种方式也让观众永远都期待着发生什么,节奏感十足,甚至在看完之后还会觉得意犹未尽,这在我决定看之前是未曾想到的。

  故事方面导演从一开始就没有故意制造悬疑、神圣等常与政治题材纪录联系的氛围,只是通过各种忠于事实且高度还原的镜头记录着一切,就像一个不夹杂任何感情的记录者,恰好路过这里,顺便记录下来。导演想将斯诺登记录下来,让每一个观众知道,他并没有任何不同于你我的主角光环或者别的特质,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会因为家人的感受而面临艰难抉择,会因为看到所爱的人被伤害而痛苦,会惊慌失措,会在乎自己的形象,恰恰如此,整部电影成功的诠释了斯诺登的一句话:我并不是说我有多么高尚去牺牲自己,而是想到我能够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做点什么事情,这本身就让我很高兴。没错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导演成功的做到了。

  片子剪辑不少但没有生硬的感觉,在取景、镜头移动、空间设置等方面都看到了导演用镜头语言细声细语地诉说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比如火警警报测试时的现场气氛展现,通过封闭且摇晃的镜头给除了斯诺登外每个人表情特写,只有斯诺登在景框里进进出出,让人迫切想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开场记者和一堆狗的镜头充满了隐喻,几只黑狗朝向左边,一只白狗在镜框右上角看向镜头,真是非常棒。

  另外EMAIL内容和代码的特写给人印象也很深刻,黑色的屏幕让人紧张的喘不过来气,这种方式比快节奏的飙车和打斗场面更让人窒息。

  片尾给碎纸屑的特写大爱,BGM配合的也恰到好处,你会想这些怎么处理,会想他们之前拼出的是否是真相,会想是否有人可能为拼出这些而继续斗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完美的结尾。

  通篇好像都在好评,吐槽一句,要说尺度大还得看美利坚,这片子都敢给奥斯卡,简直太TM酷了。最后,力荐的原因是:作为天朝的子民,难道你真的不想看看正常的世界是怎样的吗?

  《第四公民》观后感(九):事件还在继续....

  虽然知道“棱镜门”,但并不知道是基于什么心情、状况下发生的,感谢LP导演找到斯诺登,并将其排成纪录片。佩服她们这种勇气,无论是拍摄还是揭发。

  其实这种情况估计每个国家都有,只是程度形式不一样而已,就算在号称“自由、民主”的美国不例外,特别是在911之后,基于恐惧也好、自我保护也罢,再顺势扮可怜博同情,站在和平的高度上,“光明正大”地侵犯公民隐私。也正因为“站得高摔得重”,在“棱镜门”被爆出后,奥巴马民望迅速下降,信誉度也大大打了折扣,随着越来越多的窃听侵权等被爆出,政府也受到了国内外的谴责声音。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在某个角度来说,这件事可以顺利爆料,陆续爆料,拍成电影并顺利上映,而且还有更高层人士继续爆料,这也算是好事吧!起码没被封杀。如果在天朝,大家都懂的,人活着就不错了。

  嗯嗯,我什么也没说。

  《第四公民》观后感(十):力量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有力量的纪录片。

  其实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自认为没有被所谓“‘政治’正确”的电影观点带走,而是试图理性分析,从公权力的角度进行同样思考。但我最终还是倾向于认可本片传递的价值观,自由神圣不可侵犯。而电影的力量则来自于作为纪录片的完全真实拍摄。

  从反恐也好、国家战略也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好,都可以以公权力即政府的需求角度阐述一大堆理由,而这些理由并不是毫无道理。我甚至也相信,棱镜计划的初衷的确是为了反恐和安全,在执行的过程中起码从最高机构白宫的观点看,不是为了某人或某个公司等谋取私利。只是,其范围太大,手法太强,确实侵犯了美国普通公民的隐私,每一个公民(其实也包括其他国家的人民),不管是不是和恐怖组织有联系,其实都在政府监视下,而这是违背自由权利甚至大于民主权利的美国宪法的。当然,其中还有一个焦点就是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因此这是滥用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违宪行为。

  我只能说,我钦佩斯诺登,他的为人和他的行为。不管他的目的除了要揭发这一事实外,是否还为了让自己成为改变历史的人——其实我本人更倾向于他主要是为了公布真相——他敢于这样做,能够这样做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当全世界的焦点都在你个人身上时,当全世界最强大的美利坚政府成为你的对立面时,其所需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即使他一直强调他从没有想藏起来,他并不害怕,他不会向政府妥协,看着他说话的微表情,他在公众面前公开身份后第二天深深的黑眼圈,你还是能够感受到他承受了多大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而且,不仅为自己,还为了自己的家人和爱人,其目的只是为了让更多素不相识的人不再受侵犯。

  对于在田朝生活的人来讲,实在有点哭笑不得。当人家在为了自己权利而战的时候,我们还处在不能谷歌的原始社会,自由权利,言论自由什么的,呵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