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帅》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少帅》经典影评10篇

2022-04-05 03:34: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帅》经典影评10篇

  《少帅》是一部由张黎执导,文章 / 李雪健 / 宋佳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帅》影评(一):1958年,蒋介石召见张学良,慨叹西安事变“损失太大了”

  1949年,李宗仁欲释张学良,蒋介石指示陈诚“不知何在”

  1949年初,蒋介石受桂系逼迫下野,另由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与中共开展和谈。李氏欲向外界展示其和平“诚意”,以求在和谈中获取舆论支持,故拟释放张学良、杨虎城等政治犯,但此举却未获成功。台湾国史馆编纂之陈诚档案,披露了张未能被释放的前因后果。

  25日,陈诚致电蒋介石,询问蒋的意见。除告知李宗仁电报内容外,陈诚并表达个人意见,认为张学良可以释放:“职以为汉卿之于今日,释之无关重要,久羁适足为累,但惜处置较迟耳。为此,似可听其释放。如何仍乞电示。”②

  27日,蒋介石回电,指示道:“如有命令到台省释放张学良,似可暂不置复。否则可以并不知张学良何在,以此事省府向不过问之意复之。”③

  所谓“业已在此面告思远兄”,指的是陈诚曾告诉程思远,张学良现在处于蒋介石亲信俞济时和毛人凤的控制之下,“蒋先生的事你是了解的,象囚禁张学良这类事件,他从来不要别人过问。”⑤

  1958年,蒋介石召见张学良,慨叹西安事变“损失太大了”

  此番李宗仁释放张学良失败,显示在国共鼎革之际,蒋介石对张的坚决不原谅。1958年11月23日,蒋介石召见张学良,谈话中透露了此种不原谅的根源。据张氏日记记载,蒋、张会谈内容如下:

  “下午两点,老刘通知我,五点总统在大溪召见。三点一刻,蒋经国派其座车来接,我同刘同乘,约四点三刻抵大溪。先在一空军上校家中候等,约十来分钟,总统已到,蒋经国同老刘来会,同至总统行辕。我将到客厅,老先生亲自出来,相见之下,不觉得泪从眼出。敬礼之后,老先生让我进入小书斋。我说:总统你老了!总统也说:你头秃了。老先生的眼圈也湿润了。相对小为沉默,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我恭问总统:身体安好,精神饮食如何?总统答曰:都好。总统问我:眼病好些否?余详答眼病近情。又问我:近来读些什么书?我答:两三月来因眼疾,未能看书。自从到高雄以后,我专看《论语》,我很喜欢梁任公的东西,近来看了些梁氏著述。总统说:好!好!看《论语》是好的,梁氏文学很好,希望你好好读些书……我问总统,我应该看些什么书?总统说,《大学》和《阳明传习录》很好。总统说,西安事变,对于国家损失太大了!我闻之,甚为难过,低头不能仰视。……”⑥

  黄绍竑曾回忆,蒋自西安返回南京后,“自我反省”称:此次事变是他的威德不能感化人,家庭出身不好的人是最难感化的。蒋建议张读《大学》和《阳明传习录》,实际上即怀有此种以养德之学术,感化“家庭出身不好”(土匪)的张学良的心思。张实际上很明白,晚年口述回忆中,曾明言:“蒋先生讨厌我极了”。⑦

  注释:

  ①②《电呈可否释放张学良》,1949年1月25日,收录于《陈诚先生书信集·与蒋中正先生往来函电》,(台)国史馆编纂。③《手谕释放张学良命令似可暂不置复》,1949年1月27日。收录于《陈诚先生书信集·与蒋中正先生往来函电》,(台)国史馆编纂。④《电复李宗仁监视张学良似由中央直接管理与省府无关》,1949年2月7日。收录于《陈诚先生书信集·与蒋中正先生往来函电》,(台)国史馆编纂。⑤张友坤等/编著:《张学良年谱》,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P1056。⑥《张学良日记》,1958年11月23日。⑦(台)林博文:《少帅痛贬蒋介石——张学良口述历史正式公开》。

  《少帅》影评(二):《少帅》中的张学良和他的时代

  《少帅》影评(三):结局跪舔广电降一星,给4星。

  很好的电视剧,给一星的不是幼稚脑残就是愤青式沙bi。

  文章演技有所提升,李雪健让张作霖变得不那么军阀,编剧算是大部分还原历史吧。本身该5星鼓励的,可结尾竟然跪舔土匪两次,降一星!!历史上能打仗的将军人品没几个好的,总不能因为这个人粗鲁好色就不让他带兵打仗。演员也是如此,演技好坏与人品处事行为没有直接关系。不要因演员私人行为否定一个作品。

  张学良平时虽人品一般,但最终敢舍身救国的还是这个痞子,没有一个英雄一辈子都是好人干好事!东北失陷,他有判断失误之最,但归根到底是真实认识到自己军事实力太差,这是他的军事素养能力,日本能在一两年从北京打到中国首都南京足证明日本军力之强悍!我们现在骂他就是因为他没怎么抵抗,我不否认。冯玉祥抵抗了,得了个英雄称号,但冯的军队被打没了,不仅家没了,人也没了。

  好多人为蒋介石洗白,自称蒋粉,他身为一国领袖却放任日本强占东北多年不管不问,失地人民流离失所不管不问,对大众抗日请愿嗤之以鼻,这样的独裁垃圾有什么好洗白的,张学良这逃跑将军都比他好多了。

  《少帅》影评(四):追剧,说点感想。

  电视剧里面的人物都演得不错。

  文章演技比以前别的作品有进步(其私事不说,一码归一码),但他眉宇间的棱角太硬,第一印象上就有些吃亏。

  参照张以前的图片,是属俊秀型的男人,这也意味着他的性格是优柔寡断。

  一点看法:

  1.张和表嫂。

  多镜头去表现这事,这是在彰显什么?

  朋友妻都不能欺,何况还是表兄弟的老婆。国人道德不容。

  张的表嫂要是离婚,他们在一起,自然也没人多说什么。

  一个少帅,在当时的情况下多几个女人也不足为怪。

  网上有张的口述历史,说他有很多女人,那些女人还牵扯到一些有脸面的男人。

  这事他真不适宜向外细说,拉低人品。

  2.东北易帜,说明当时张很有血性。

  3.不抵抗。

  张说是判断失误,本想避免给别人抓到挑衅的借口这能理解,但后来发现豺狼目的异常,他应该有所回击。

  违抗上面命令被上面惩罚或者说是想保住自己的人马帅帽和家国存亡哪个更重要?

  让豺狼从自己地盘上进门抢杀掠夺,丢了军人的血性。

  百姓自然是要找主事的人算帐。

  也许有人想说打了会有伤亡。但不打伤亡还少吗?

  八年抗战事实胜于雄辩。

  门关着至少门还能挡一会儿豺狼,但门打开了,豺狼肯定会伤更多人。

  另说卢沟桥事件,某人的不字方针太斯文,不适合对付豺狼。

  估计他到死都没想明白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向衰败。

  人们对他的尊崇就那么一次又一次的被他的所做所为消减。

  最后以前所有的好感都消磨殆尽。

  张和那人在这一点上很像。

  4.张不该与原配离婚。

  张说赵陪他被囚禁多年。被关着就是想出门也出不了。

  赵是为张付出了很多,但于也为张付出了很多。

  张处于那个敏感的位置,他的婚姻注定不可能简单。

  他居然不明白从古到今高门大户嫡妻能随便废的道理。

  张以为自己是个平凡人,或者他真想做个平凡人。

  但老天让他出生在一个不平凡的家族中,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是必须做与他身份相符的事情,因为太多人的身价性命荣辱都系在他身上。

  所以,他不可能做普通人,他的一言一行在别人的眼里都是政治态度。

  张与于离婚,至少离的时机不对。这又让张的人品拉低了不少。

  不管这个离婚是否是真的自愿,但离了,外人就当他是自愿的决定。

  工作失职被囚禁,抛弃发妻扶妾上位,他能有让人说他好的地方吗?

  如果这个时候能成仁,也许他以前很多事情都可以翻身改写。

  性格啊!!

  5.宋称张为小朋友。

  如果张滑头一些,也不至于去当别人案板上的肉。

  ......

  不管是爱和平,还是讲义气出头被人阴了哑巴吃黄连,还是被逼无奈......

  成者为王败者寇。

  最后,想起了刘婵。

  有人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有人说,他是明君,亡国后,不为一已私利拉着百姓苦战,装憨卖傻,不计自己的面子,是为了保全百姓不再受战火摧残。

  有人说,真正大气的政治家是自己显得窝囊,而人们得到更多的实惠。

  ......

  就写到这里。我去读《东郭先生和狼》啦!

  《少帅》影评(五):国家至上 民族至上的大义

  从小就听说了张学良将军的各种传奇故事,包括这位将军的丰富的外国经历、和原配夫人的相敬如宾、不离不弃的赵四小姐、以及历史教科书上那一段话仅数行,对于他历史踪迹的概括——1936年双十二、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所以内心,其实一直是充满对这位“风流”将军的敬仰和幻想。

  《少帅》确实是一个很帅的片名,刚开始由于是文章演的,心里还有点疙瘩,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好演员,《雪豹》便是最好的例子,《少帅》看下来也确实证实了他把少帅演活了。(只愿他不要再犯让女性同胞痛恨的错误就好)

  首先,说一说剧情。从少帅童年到西安事变顺利结束,48集的故事真真切切的在围绕张学良将军在人生顶峰前的经历铺展开来,且不论真实性有多少,仅仅从“话人”“人物传记”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是很成功的。人物成长环境,情感经历,周围环境和人、事件的描述让你也感觉到很用心,这个人物是丰满和真实的,可以说这部剧带给了观众一个完整版的“张学良”。

  再者,就是这部剧时刻牵动着我的那种“情感”。其实,一开始本来只想着凑热闹看看,后来又闲来无事点开继续看,可是每次点开一集以后,总也是不自觉的入戏,跟着张学良将军一起生气(尤其是老帅走后,他担任少帅),一起为难,一起纠结痛苦。所以很多次都生气的关掉,强行跳过。。。每次看都是太多的历史上的国仇家恨揣在心尖,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我想少帅一定比我更痛,更难。所以他服安眠药,借助毒品释放压力……虽然这是一部结局既定且烂熟于心的电视剧——西安事变,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在那个时代,那种历史环境,那样一场兵变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情……看了电视剧似乎明白了一些。最后,看着张坚定的听从自己的内心、勇敢的冒着险、对于祖国民族故乡的大爱,爱国之心一次次被唤醒,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历史潮流中,仁人志士的一次次决定和选择,才将历史推到了现如今的富强盛世,虽说我只是一个还在读书的学生,一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中国人,但是还是要努力去爱,去爱我的祖国,去爱我的生活,去爱现在的每一天。

  谢谢这部剧,让我历史书上的知识鲜活、生动起来,希望它能带给更多人这样的体验,这样我们这个民族就充满希望。

  可能剧评调子高了些,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肺腑之言。我只想,致敬少帅,致敬历史!

  《少帅》影评(六):少帅张学良

  最初看少帅,是因为剧荒了,但是看了一两集之后,却被吸引了,一直从第一集看到最后。我个人认为少帅这部剧还是很好看的。

  年少时的张学良,也就是六子,很有意思,调皮,灵动,天不怕地不怕,他的姐姐张首芳也很有特点,开剧就跟吸引人。长大后的张学良是由文章扮演的,看到很多人说文章演的并不好,我觉得还可以。一个人的成长,演技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给予一些宽容。这部剧名为少帅,也就是张学良的传记,从小时候到成长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成长有血有泪,是非功过不能一一评说。

  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是老戏骨李雪健表演的,真的很棒!我并不了解历史上的张作霖,只是在历史书上知道他是军阀,仅此而已。李雪健先生的张作霖,让我看到了一个父亲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一个将帅如何在官场战场运筹帷幄,我看到了他的勇敢也看到了他的迂腐,我看到了他的爱国也看到了他的私欲,我也了解了他的江湖就是人情世故。在他被刺身死的一集里,我也由衷得感受到了一种难过。

  于凤至一直被张学良叫做大姐,是张学良的妻子。在这部剧中。我看到的于凤至是美丽,善良,贤惠,能干,并且传统的。她是有才华的,会作诗会辨画,也可以处理好家庭内部事情,帮助张汉卿。在张汉卿外面有女人时,她选择的是隐忍,接受,希望用这些挽回张汉卿,但这个花花公子哥,却总会有很多女人。我想张学良一直是将于凤至视为亲人的,并无很多爱情却也难以割舍。

  还有赵四小姐,寿夫人,郭松龄,杨宇霆等人,不想再多说了,他们都将角色演绎得很好,让我们看到了历史。

  少帅这部剧对于我的意义,就是将历史书上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在我看这部剧时,每当遇到一个新的人物,新的事件,我会百度再加以了解,许多电视剧里不曾展示的细节,都能前因后果的再度了解,我想,这也是历史的一种传承吧。

  《少帅》影评(七):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起初看少帅觉得有意思,是因为看到了少年张学良,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摇头晃脑地读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然而当少年张学良成长为满口京腔的文章以后,瞬间有种出戏的感觉。但还是沉醉于老帅那身亦邪亦正的江湖气,终是不忍弃剧。慢慢进入剧情以后,两次直奉战争,郭松龄反奉,老帅入主京城,皇姑屯事件。家国天下都凑到了一起,少帅的形象才显得丰满起来。

  这部剧对于少帅,是明褒实贬,或者说不算贬,只是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客观的张学良。

  1 少帅的“革命思想”。

  剧里反复提到了少帅从郭鬼子那里学到的“革命思想”。甚至在东北易帜之前,少帅还号称自己“早就信仰三民主义了”。但仔细看看,剧中郭鬼子是啥思想?无非“保境安民,停止内战”,和革命八竿子打不着,最多算个“主和派”。“民族民权民生”在郭鬼子那更看不到半点影子,郭反奉时,提出的政治主张竟然是让少帅上台,简直哭笑不得。所以少帅的革命觉悟也就是郭鬼子这个层次的,最多算是新军阀,基本没有政治信仰。

  直到到了后来,少帅被我党教员成功发展,表现出亲G的倾向,才算有些政治意识。但这种“意识”也是为他心中所想服务的,那就是,保存并发展东北军,早日回到东北。

  2 不孝与不义。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老帅生前,汉卿先生阁下几乎是处处和老帅做对。在军事完全被郭鬼子耍了,养虎为患。最后郭鬼子起兵造反,老帅迫于无奈求助日本,才有了五项条约,这成为日后老帅受迫于日本的原因。某种程度上说,老帅是被少帅坑爹坑死的。

  生前不孝,身后却急于报仇。按照杨宇霆的计划,东北继续在日本和国民政府之间斡旋,则可谋求更多的发展。而少帅为了证明“我可以”,选择的做法就是谁的话也不听,仓促之间就完成了东北易帜。而正是这种做法,导致了日军提前出兵东北,致使中国东北生灵涂炭,被日寇占据长达14年之久!东北的过早沦陷,让日本获得了除本土外更多的发展空间,也让中国在1937年以后的抗战中更加被动。这种行为,无异于是让全国亿万同胞为他一时的任性买单,何谈于“义”!

  3 不仁与不忠

  杨常事件,确实可以给少帅冠以“不仁”的帽子了。主少国疑,自毁长城。从此开始一步错,步步错,后来到了“九一八”,观众会不禁感叹,杨宇霆在,东北军断不至于此!

  说少帅“不忠”有点过分,因为他对于蒋确实还是尽到了人臣之分,但绝对称不上“忠臣”,他的忠是诸侯对天子的忠。只是在他心里,东北军始终是第一。他忠于蒋是为了东北军,反蒋捉蒋也是为了东北军。他的不忠来自于他的不勇,二十万的东北军被饿得半死长征到陕北的几千红军打得屁滚尿流,东北军的重创动摇了他的“忠心”。

  4冲动的少年

  看完全剧,才发现“冲动”一词可以说是贯串了少帅的一生。从小时候偷偷杀了五夫人的狗,到主政东北之后,仓促东北易帜,怒杀杨常,中东路事件,入关援蒋,“九一八”不抵抗,直至后来的西安事变,又亲送蒋回南京。每一件事都是少帅脑袋一热就做出决定,而且是谁劝也不听。

  也正是他的冲动,让他每件事都事与愿违,本来是一心想着保存东北军,结果西安事变后,回到南京后他本人立刻遭到软禁,东北军也从此分崩离析,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相比于老帅的老成谋国,少帅差的实在太多。

  本剧的不足之处,

  1 郭松龄反奉时,没有提到冯玉祥背信弃义祥的倒戈。

  2 突兀而没有背景地演绎了老帅对李大钊的拘捕。殊不知,李本身就是苏共党员,不断鼓吹亲苏政策,鼓动政府和苏建交,不惜牺牲外蒙的独立。至于后来出现的旁白字幕,则更是狗尾续貂。

  所谓春秋笔法,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但能把这点能做到,在国产剧里也是难能可贵了。

  3 对蒋的刻画稍欠丰满,没有显出蒋作为国家元首的形象。只是显出了蒋“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但没有把这些政策的缘由完整地展现出来。

  总之来说,张黎导演的这部剧不失为一部好剧。人物拿捏准确,褒贬之论见仁见智,给我们重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和风云中走出的少帅。少帅一生,风云际会,特别是西安事变,几乎是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史书的改写者,最终命归异国也不愿回到故土,谁又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少帅》影评(八):就是因为看了这部剧,才因为文章给这么低的评分

  我只是客观得评论了这部剧,我已经看过了,所以这绝对不是随意得乱喷!

  不得不承认这部剧的题材十分的新颖,剧情也是很不错的,还有对于一些配角的选取也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这部剧的主角文章的表演我实在不敢恭维,不是因为他的出轨事件,也不是因为他的外形有多么的不相似,只是单单从他的演技而言确实是不怎么样,不管演什么都可以感觉到身上那股流里流气的味道。虽然我可能不太了解这段历史,对张学良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但是从剧情来看,张作霖给他儿子张学良请过不少名师,他可以说是饱读诗书,骨子里最起码透露出一丝丝文人气息,从文章饰演的张学良出现到现在我没有观察到这点,就像是一个地痞流氓混进了上流社会的既视感!

  我在说说李雪健老师,我看豆瓣上有很多评论说李雪健老师在外形上与张作霖不相似,但是我从没有看到说他演技不好,演不了张作霖,只能说好的演员不管在外形上多么不相似,但是你只要进入了那个角色,你还是可以演的惟妙惟肖。这就更加凸显了文章的演技!

  我记得刘德华曾在一部电影中扮演张学良一角,虽然只出现了那么短短那一幕,但是我直到现在还记得,这一点更加说明了,导演对主角文章的选取方面还是不到位的,真正适合的角色,就算出现了仅仅一个镜头,也是能让观众记忆犹新的!

  说了那么多,就是想客观得喷文章,外形上不像张学良,演技上更演不了张学良!文章的戏路还是只适合为他量身定做的角色,类似于小爸爸,他只适合演他自己,他用不了别人!

  《少帅》影评(九):演员文章与“少帅”

  本着对中国近代史的不了解去看了这部《少帅》,本想弥补弥补自己的历史知识,不料竟一下子看好多集。看之前看了豆瓣的评分,并没报很大希望看,但是看了之后觉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随便也看了几个差评,大多是由于演员文章的关系。

  确实由于演员的个人生活对很多人的评价产生了影响,但我想说的是别把现实与影视混为一谈。好莱坞那么多绯闻影星影响了他们的演艺生涯了?最主要的还是看少帅,而不是文章。

  说实话,文章演少帅我觉得很合适,宋佳演的凤至也很不错,李雪健的老帅更是没话说,很多人看到老帅走了就不看了,我只能说呵呵,还把柳岩拿出来贬低这部电视剧,哎,柳岩也就是用来友情出演而已,就整部剧而言,柳岩的戏份可以被忽略了,为什么要对她大谈特谈呢,就不能对东北危局、少帅左右为难、军阀混战大谈一番吗?

  文章出演最深刻的一部就是《奋斗》,有些调皮,有些冲动,有些感性,又有些小孩子气,这些和少帅的成长很相符,在一群“绿林响马”中成长起来的他正是需要文章的那么点不成熟来修饰,这些不成熟也凸显了老帅走后在面临各种困境时候他的脆弱。年轻,有脾气,慢慢了解老辈们的“人情世故”。

  就一点觉得不是很好,就是长着小胡子的少帅谈笑风生时候的“哈哈哈哈”,笑得有点夸张了。

  《少帅》影评(十):选角真是硬伤

  文章这演技是真滴垃圾,完全看不到人物丰满的细节,背后的隐忍和苦衷,只是一个劲让大家看到他演绎的张学良的吊样子,为了吊儿郎当而吊儿郎当,相当之生硬单调!看过几眼他的电视剧,感觉无论民国现代,演的人物都是一个性格呢,除了会瞪个眼睛,大声喊叫,一副吊样儿,还有别的样子么?

  张学良再怎么纨绔子弟也是掌管全东北的帅府出来的,也该有点子沉稳大气吧,在这部剧里怎么就看不到?

  其实李雪健演的张作霖也不太符合我的印象,张作霖是农民和土匪出身,多少应该有点霸道和粗鲁,这李老师演的倒像个大学教授了。

  我个人觉得李幼斌或者胡军或者陈建斌演张作霖,朱亚文或者刘烨或者吴彦祖,哪怕佟大为都比这个文章演要好!

  我虽没太细研究过这父子俩,但毕竟也是个沈阳人,平时常耳闻,大致了解过,也去大帅府参观过。也看过张学良老年时接收采访的片子。

  那些没认真看过张家父子历史的就别乱喷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