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真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真相》观后感10篇

2022-05-19 02:07: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真相》观后感10篇

  《真相》是一部由詹姆斯·范德比尔特执导,凯特·布兰切特 / 罗伯特·雷德福 / 伊丽莎白·莫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真相》观后感(一):没有真相的真相

  无疑看到这部片子,我们都会和聚焦做比较。但是在我看来,不论调查的事件谁更有价值,我觉得Mary取证不够严谨,不少细节或者因为自身过于求成和触及利益关系太庞大,而形成巨大阻力,都使得举证非常困难,最有力的文件既是复印版,其他方面也存在疑点。然而电影没有接着关注报道事件的本身,因为最后我们不知道bush是否有过作弊行为,之前合情合理的推测,是的推测,后来又被合理质疑。所以这里没有真相。

  中间一过,新闻制造本身又成了一个调查案件。这些与布什或多或少有着利益的内部调查团并不是来追寻真相,而是来找到,这个不利事件的不合理性,事件本身如何,女主角敬业与否都不重要,他们有自己需要达成的结果,这里还是没有真相。

  我不知道电影表现的主题是不是,如片中提到的,新闻人追寻真相需要勇气。但是这个题目很讽刺,一部叫真相的电影,没有给出真相。

  《真相》观后感(二):新闻专业主义的墓志铭

  Mary Mapes和Dan Rather在各种意义上都是失败者,物证收集过程过于草率,Dan也丝毫不过问证据来源,这个报道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步步皆错。漠视取证过程的可靠性,是行业大忌,他们最后也因此各自断送了自己在新闻业的前途,Dan近乎耻辱般地终结了自己二十多年的新闻主持生涯,而Mary则是家中的主要经济支柱……

  可是这仅仅是个关于失败者理应遭唾弃的故事么,至少片中的保守派调查组希望如此。Mary如同笼中困兽一般承受着挑战布什家族的代价——被质疑是否是民主党阵营的喉舌,被质疑新闻从业者的基本素质,甚至被拷问道德……小布什在越战期间究竟有无逃过兵役,与CBS是否负责任地报道两者之间是separate issues——为了制造大新闻而无视职业规范的人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这个故事中的“胜利者”们同样也应该尊重这个事实。然而谁让事出大选最关键的节骨眼上,你做了有利于对方阵营的错事,为了自保我就要在政治上毁灭你,这就是两党制选举的残酷逻辑。

  片中Mary对Dan的情感很复杂,他是上司、战友,甚至还是父亲。新闻业的职业选择很大程度上来自她不幸的童年,在这片天地里她可以和自己完全信任的人一起工作,可以自由自在地question anything,新闻从业人员的天职也不过如此。公众信任你,是因为相信你可以筑起一座抵御政治力量的堡垒,一片捍卫YanLunZY的阵地。若要细思这个故事中Mary犯错的根源,也许就在于她过于把自己对质疑一切的强烈欲望投入到工作中,还混入了同Dan的感情。但即使你犯错,也应该让你的受众来惩罚你,而不是政治拷问。

  为失败者提供舞台,让观众看到失败者往往是好人;个人的失败往往也是大环境的失败;失败者有权保留最后一片领地来存放尊严,这正是悲剧这一表现形式的目的。很欣慰地看到影片并没有把Dan和Mary以及他们的团队视为英雄,而是悲剧式的退场。在Mary挽回自己和Dan的战斗中,来自保守派的压力不仅仅让他们看不到希望,甚至让公众忘记了继续去追问小布什那充满疑点的服役记录,对真相的探究最后淹没在对细枝末节的考据中。这种不允许任何质疑的无形压迫感,化为Mary的同事Mike在CBS总部绝望的呐喊:QUESTION ANYTHING, that's what you're supposed to do!

  在今天这个大报纷纷停刊而转向朋友圈网文新媒体的年代里,这句话更像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墓志铭。

  《真相》观后感(三):维亚康姆的一石数鸟之计

  《真相 Truth (2015)》

  维亚康姆的一石数鸟之计。

  电影的情节很简单,而且是根据当事人的自传《真相与责任:媒体、总统和特权》改变,立场就不言而喻了。

  在国外,批评现任领导人的政策很正常,也没有什么风险;不过批评现任领导人的个人经历等等,就意味着只有黑、白两种立场,不存在着任何灰色的中间地带。

  就影片而言,揭露小布什在越战期间享受特殊待遇的报道,CBS《60分钟》节目组掌握的最直接证据有两个:

  一个是民主党的副州长讲述他如何把小布什招进国民警卫队。不过考虑到该副州长的党派立场,以及事发之时正值总统选举的热身或者是前哨战阶段,他的证言可信度,是经不起推敲的。换句话说,他的证词,在法庭上被陪审团采纳的可能性极小。

  另一个证据,也是本片的核心,就是来自国民警卫队的文字记录,证明小布什在服役期间没有正常服役。问题来了,这么一份关键的证据,实际上是指证小布什的核心证据,证据的提供者却说不清来源。

  首先,证据的提供者不是直接的当事人,是别人转交的;何况证据不是原件,而是复印件,这里面做手脚的可能性,大的足以否认该证据的可靠性。

  其次,CBS《60分钟》节目组并没有认真核对证据的真实性,找来的文件鉴定专家,只有一个证明证据是真实的,另外两个随风倒。

  第三,在节目播出之后,核心证据被观众(不管什么立场)证明了存在伪造的可能;大家可以想想看,在法庭上,核心证据不可靠,被告会被定罪吗?

  对比同样是调查题材的《聚焦》,CBS《60分钟》节目组在认真、专业的程度上可以说是天上地下。

  《聚焦》在接到线报后(和《真相》一样),首先采访被害人,然后是被害人的辩护律师,再到法院争取公开文件,然后多方寻找资料,走访被转换地方的神父,以及更多的被害人,最后知道拿到了那些神父的辩护律师的指认,以及教会的敷衍,才进行报道。

  而报道三鹿奶粉的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一直被三鹿拒绝,到发稿的晚上,吧见报的稿件,通过传真、电邮发给三鹿,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等联系方式。

  所以这两条曝光性报道,在见报后并没有给自己惹上麻烦。

  看看《60分钟》节目组,首先是节目制作过程一再缩短,导致节目组没有充分的时间,走访更多的当事人,实际上这条报道是孤证。

  其次是节目时长一再压缩。电视台对节目有自己的安排,怕超长节目打乱整个播出计划;不过有什么节目,重要程度超过揭露小布什的报道?结果节目少了鉴定专家的鉴定过程。不过根据后面的剧情,就是增加了鉴定专家的鉴定过程,对证据的可靠性依旧然并卵。

  最关键的,节目组的核心证据就是那些文件的复印件,实际上是一个孤证。节目组为什么不走访小布什服役期间的同僚、上司,机场的调度、机械师等地勤人员?要知道飞行员有没有飞行、体检等服役情况,表现如何,是有一大堆文件的,就算小布什声称文件记录不完整,当是人的大脑中还有印象,不可能消失的一干二净,何况小布什的服役经历,以前也有各种质疑报道,不过都缺乏证据,最终不了了之。结果当那些文件的复印件被观众质疑、调查的时候,节目组拿不出更有力、更可靠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说法,剧情反转了。

  前面说的这些漏洞,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也算不了什么,毕竟调查类节目,还是调查小布什,愿意出面作证的当事人肯定寥寥无几。

  但是正因为节目是指控小布什,CBS内部对节目肯定应该慎之又慎,三堂会审是缺省设置。然而诡异的是,审片的过程中没有看到那位CBS的新闻节目负责人,这也就算了;所有参加审片的人员,除了极个别是含着金钥匙之外,剩下的应该都是从底层爬上来的,业务能力毋庸置疑;这些人更不可能是玛丽苏,他们在新闻生涯中肯定见过各种各样为了不同目的撒谎、或者误导节目组的当事人,他们应该是心机婊中的心机婊(不分男女),对节目这么多明显的漏洞,居然都视而不见,没有任何质疑,CBS的内部监督、审查制度到哪里去了??

  继续《真相 Truth (2015)》

  要知道,CBS可不是什么八卦小媒体,指控小布什也不是他们第一次对政界人士开炮,内部的各种审查机制应该很健全、很完善。

  那么,《真相 Truth (2015)》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其实1借用本片人物迈克尔·史密斯之口,已经说出来了。

  那就是“小布什否决了国会的法案,吧份额降低到39%,这样子让维亚康姆避免出售资产”

  正因为小布什帮了维亚康姆这么大的忙,所以维亚康姆肯定要投桃报李,进行利益交换。

  首先,小布什在竞选的民意测验上,和民主党的克里差不多,只有40%多;而且小布什的兵役记录一贯被诟病。CSB吧这个漏洞多多的节目抛出去,给小布什增加更多的关注,也给他增加同情分。况且,CBS的节目播出后剧情反转,给别的媒体直接画上休止符。别的媒体要报道同一事件,只能继续寻找证据;然后当CIA出生的布什家族是白痴,不知道消灭、混淆证据??然后时间一拖再拖,当事人年岁增长,自然规律就起作用了。

  其次是趁机赶走丹·拉瑟和玛丽·梅普斯团队。

  拉瑟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合约将于11月到期,但最近数月,拉瑟一直对公司的工作安排表示不满。他批评说:“他们给我的未来除了一间办公室以外什么都没有。”拉瑟还表示,离开后希望能继续进行“平常但有意义的新闻报道”,“不管身在何处,我都将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可见CBS要赶走丹·拉瑟不是空穴来风。

  另外,丹·拉瑟与老布什,乃至整个共和党的恩怨,也是众所周知的。

  而此次小布什帮了维亚康姆的忙,维亚康姆必须对共和党有所表示。而让主持人下岗,在美国,就只有抓住主持人的专业素质了。

  至于玛丽·梅普斯团队等他人,CBS肯定知道玛丽·梅普斯和丹·拉瑟的感情、关系,也是要一并赶走的。

  《真相》观后感(四):新聞人之間理解與信任

  著名主播與製片人之間情同父女,建立在共同新聞理想理解追求層面,彼此的信任以至於主播不曾懷疑過新聞線索的真實性。

  從小愛質疑一切遭父親痛打,作為有幼年心理陰影的M在工作中與D多年合作,有共同的新聞道德價值標準。工作中M幫D過濾真相,D絕對信任,M覺得不能問的問題D同樣也會拒絕,在為Cbs撇清責任的訪談中,遞紙條就是佐證。

  一個新聞團隊無私心,有共同價值觀非常不容易。時間緊任務重,提前播出導致沒時間做實新聞來源的可信度。不管骯髒的政界施加的壓力,反正是證明妳細枝末節的技術問題就掛上妳政治傾向炮製陰謀論,結果沒人關心妳所表達的主題。

  M一直照律師所說克制情緒保持冷靜問啥答啥,當父親般的D告知要勇敢面對時,主動在聞訊時爆發,所謂意氣用事。她知道後果,也能低調,但她say no。面對被歪曲的本意她抗辯了,雖然無濟於事,爆發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話說這年頭在資本國家有良心的又有多少?最後靠譜的還是家裡人。

  凱特布蘭奇特從外形上把握了人們心中記者的形象,據理力爭的氣勢。她爭的是事實,為團隊為自己。她大小角色都接,只要有興趣檔期合適,出名的不嬌氣愛耍寶,愛她。

  《真相》观后感(五):真相:还是假象?!

  真相,truth!多么令人热血沸腾的一个词。所有的新闻工作者不就是为了真相而工作吗。我想所有从事新闻的人在接受职业教育的第一堂课应该就是要无论如何找到真相吧。但是大千世界,利益驱使的社会,真相就算是找到了,你确定你看到听到的就是真相吗,too young,too simple! 现在的社会机制里面,所有的真相大部分被掩埋,你看到的不过吃处理过的真相,也有可能是你认为的真相。

  我们要的是事实!真是别再瞎扯淡了,真相已如西风飘,对于所有的社会问题,所有的过去和历史,我们要的是事实和经过,而不是某些人口中真相,谁要是再更我说真相是这样的或那样的,我是真想一口浓痰啐到他的脸上。

  Mary Mapes一个人无力抵抗那么多男人的群攻,这更是来自于她无力抵抗她父亲的虐待。和Rather的深厚情谊无法言表,对于事实的挖掘不遗余力,但是面对布什总统的强大后盾团,弱女子怎能经受得起轮番的质问呢。Rather虽有对于职业精神的高度守护,但是面对那么多的忠实观众,以及对于Mary Mapes的信任,他就像一个已无力再战的老将,缓缓落下大幕。

  当所有人都在追寻真相的时候,一个完整的事实,又是何其的珍贵啊!

  《真相》观后感(六):「Quotes」

  「I know what it's like to be bullied. To feel like they're too strong, and you're small and powerless. But you're not. And doing this will show them that.」

  「Asking questions, that's important. Some people are gonna say it doesn't matter. One side or the other's always gonna say you're being partisan. But you stop asking questions, that's when the people lose. Now, that may sound hokey, but I believe it.」

  「Thirty minutes from now, someone somewhere is gonna be doing a story about this guy, doing a story about us.」

  「We seek the truth. that's what we do. You're supposed to put yourself out, seek the truth and take what comes from it.」

  「You're supposed to question everything. That's your job. We're supposed to question everything, and, what, you won't even question this?」

  「Daddy? Daddy, please stop.」

  「Why didn't you ask me? Because God knows everybody else did when the shit hit the fan. Why didn't you?

  ↓

  Ask you what?

  ↓

  Why didn't you ask me if the documents were real?

  ↓

  ecause I knew I didn't need to.」

  「F.E.A Fuck 'em all.」

  「Do you know what it would take to fake these memos?

  ↓

  Mary...

  ↓

  o, this is important. It would require the forger to have an in-depth knowledge of the 1971 Air Force manual, includ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abbreviations. He would have to know Bush's official record front to back to make sure none of the memos conflicted with it. He would have to know all the players in the Texas Air National Guard at the time. Not just their names, but their attitudes, their opinions, including how they related to one another. He would have to know Colonel Killian kept personal memos like this for himself in the first place. He would have to know how Killian felt at the time particularly about his superiors and then First Lieutenant Bush. He would have to know or learn all of this in order to fool us as you assume he did. Now, do you really think that a man who takes this kind of time and precision then goes and types these up on the Microsoft Word? Our story was about whether Bush fulfilled his service. Nobody wants to talk about that. They wanna talk about fonts and forgeries and conspiracy theories. Because that's what people do these days if they don't like a story. They point and scream. They question your politics, your objectivity. Hell, your basic humanity. And they hope to God the truth gets lost in the scrum. And when it is finally over and they have kicked and shouted so loud. We can't even remember what the point was.

  ↓

  ut you didn't prove it. You didn't prove Ben Barnes got the president into the Guard. You didn't prove the memos are real. The burden of proof is on you.

  ↓

  y that standard, the Times would never have run the Pentagon Papers. The Post wouldn't have listened to Deep Throat.

  ↓

  en Barnes is hardly Deep Throat.

  ↓

  en Barnes has confessed to abusing his power to keep some of the richest, and most privileged sons of Texas from getting their asses blown off in Vietnam.

  ↓

  Mrs. Mapes. Don't you think it's possible, just possible that some of those fine, young privileged men, as you call them got into the National Guard on their own merit?

  ↓

  o, sir. No, I do not.」

  「Hey, Mary. I believe you.」

  「To my fellow journalists in place where reporting the turth means risking all. And to each of you... courage.」

  《真相》观后感(七):《真相》: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是要严肃的

  导演: 詹姆斯·范德比尔特

  主演: 凯特·布兰切特 / 罗伯特·雷德福 / 伊丽莎白·莫斯 / 托弗·戈瑞斯 / 丹尼斯·奎德 /

  每次看这种新闻人题材的影视都能让人觉得肃然起敬,毕竟这种对抗并非是迫不得已的局面,反而往往是出于职业、责任、个人追求的主观的选择,甚至随时可以终止,在面对阻力时选择不再坚持要比继续下去简单太多,而这些人的努力在我看来甚至比真相本身更值得尊重。

  当媒体人和政治牵扯到一起的时候,往往记者都是弱势的群体,那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害怕媒体的力量,可当一个记者站在总统面前的时候所要鼓起的勇气是超乎想象的,就像本片的主角一样,赌上了职业生涯却最终换来了失败的结局。其实影片最后布兰切特的爆发还是很有点睛之笔的效果的,那种看似一直以来的屈服并非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忏悔,只是在现实面前权衡的结果,而且当人们对其调查的过程中早已将她是新闻人的身份忘记,而好像只是面对一个罪犯。

  其实做新闻的人对于事件和真相的追求是职业要求使然,至于对象其实并非是绝对的,只不过名人往往更具有新闻效应而已,但也并非绝对。而且客观的新闻报道并非要做出价值判断,就像影片中的这些媒体人并非要用这个的一个故事达到什么效果,也只有这样的新闻和媒体人做出的新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不是什么人的工具,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 但我总觉得每个媒体人无论能否做到这点,至少还是应当有这样的理想的,否则做媒体做新闻的意义将变得无比的下作。

  影片在急转直下的剧情下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了一种好像针对总统的局面上,似乎观众也觉得这个节目就是要针对布什的选举,其实并非如此,他们只是在报道一个新闻事件,但正如调查最后律师的质问,梅普斯似乎从头就带有某种偏见所以才会被轻而易举的误导,这样的质问的确是有分量的,那怕不至于令梅普斯哑口无言,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让其缴械,其实最后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或许这背后还有多少的政治因素也就未可知了,真相总是这么难求,而在追求真相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是严肃的。

  片名叫做《真相》,可其实直到影片最后我们也不知道真相,甚至就连片中所报道的事件的真相也无法说清,那些证据是否的伪造也没有结论,就更别提这些人落得这样的下场是否是受到政治的压力,其实真相总是这样,追求真相的态度相比真相本身而言其实更为值得尊重。

  《真相》观后感(八):无题

  很难不和“聚焦”比较

  两个故事本身就有很大差别

  最主要一点,“聚焦”的背景是定论,“真相”的背景是一个错误以及怀疑

  影片分为三个部分:报道,善后,调查

  影片中提到的政治信仰,而我认为指的是女主的倾向性,这点很重要

  新闻工作者能不能有倾向性,这点很难说

  新闻工作者毕竟不是律师&检查官,而且人做事情,本身就会有倾向性

  故事起于玛丽的倾向性,其实包括我们在内,都不会相信那些特权阶级是凭自己本事进的警卫队,从而逃避越战

  但结局于证据不足,人证不能作为主要证据,唯一的备忘录还被证实谎报了来源

  影片本身也有倾向性,而我认为影响了影片的成色

  它表现了玛丽团队的专业性,这条新闻不是伪造和未经调查

  但可惜事实就是证据不足,不够说服力

  说到底,还是准备不足

  新闻工作者的难处,特别是政治新闻

  就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对抗整个世界,往往无法继续

  而且当前信息量太大,人们越来越不关注某一条新闻了

  随便一些其他信息就可以冲掉人们的注意力

  真假越来越难辨了

  这就是现状,无解

  :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娱乐新闻的话题性剧增,和X大有关么?

  《真相》观后感(九):妥协之痛

  在看到Mary气冲冲结果电话后,却万般无奈地和父亲说了一句dad,please stop之后,我仿佛听见一声巨响,那是Mary膝盖跪地的声音,那是她打破自己信条的声音,那是人生妥协的痛苦之音。到这里,我想的是,人生真是悲哀,充满了尴尬的妥协,无论你怎样想高昂头颅,都会有更强大的力量来驱使你卑微,千万别对命运趾高气昂。

  但是后来,当丹决定辞职之后,Mary觉得自己不用再有所顾忌了,之前除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除了家里的经济来源,她最在乎的恐怕还是辜负连累了丹对自己的一腔信任和无条件支持。在丹退下之后,Mary可以不用再妥协了,她也许不得不为了保全自己在乎的人儿妥协,但她无需仅仅是为了一份自己的名声和收入而不断退让,不断动摇自己的信仰。于是,她反击了,反击得非常漂亮,最后在审查过程中她说的那一大段台词真是精彩,kate在这部电影后半程的发力我甚至认为比卡罗尔更加精彩。

  然而,从故事本身来说,没有在奖项上有太大斩获也是可以理解的。有人评论了,因为这是一个没有盖棺定论的事件,所以现在不能有一个鲜明的立场,即使有,也不是准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这部作品的掣肘因素。因为这是从Mary原型小说改编而来的,当然还是倾向于主人公立场。但是,电影本身无法对所追溯的事件本身作评判,你再怎么说布什有重大嫌疑逃脱兵役,但没有证据,在一个崇尚法律和事实的国家,从政治正确的角度看,不管是不是前总统,对一个人的指控必须有证据支撑,不能靠猜测行事。这个事情没有定论,对Mary的处理也许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是有原因也能够在更广大的程度上对公众有交代和让大家接受的。即使是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也只能说调查组的态度咄咄逼人,或者他们的心里也是有预设的,但是他们提出的问题却不是凭空捏造,对证据的核实不够、过于草率下结论确实是当时新闻60分需要承担的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没有聚焦那么“聚焦”也就不算什么遗憾了。但是从这部电影,却的确可以窥见更多人性,电影里和电影外,展现了更多人的复杂性,这引发的思考倒是超出电影本身的意义了。

  《真相》观后感(十):用力过猛

  演技、剧情没的说。但对没有定论的事情,该片用力太猛了,总有种三观不正的感觉。

  推荐阅读:

  1、How the Dan Rather Movie ‘Truth’ Lies About Good Journalism

  2、当时review panel给出的调查报告

  3、timestalks conversation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真相》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