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数意见》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少数意见》观后感10篇

2022-03-21 15:39: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数意见》观后感10篇

  《少数意见》是一部由金成宰执导,尹继尚 / 金玉彬 / 柳海真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数意见》观后感(一):并不是那么触动人心,却依然精彩

  相较于《辩护人》而言,虽然电影的冲突强烈,但不及于后者在情感上对人的震撼力大,本片更倾向于理性讲述,而非情绪化强烈的感染力。

  作为尹继尚迷妹,无论怎样的表演都喜欢。

  《少数意见》观后感(二):此电影里的事件纯属虚构 人物实际并不存在

  此电影里的事件纯属虚构 人物实际并不存在。

  這是影片开始的第一句话。影片第一句话就让我感到这个故事肯定是真实事件改编的。一开始就告诉我要做好被虐的心理准备。

  1)案件的调遣资料被禁止阅览了。刑事诉讼法第266条第3回第2项那里写到,检察官有权不公开资料。

  2)差不多就行了,你我都是同道中人。(检查官说的话)

  3)检察官和审判长是朋友关系。

  4)首尔市政府曾试图诱导拆迁居民与执行公司进行诉前调解。

  5)一切都安排好了。就在一个绝好的时机上,国家公权干预进来。

  6)因而可以将问题的本质都隐藏起来。将失踪案改为公开调查的时间刚好是朴载浩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

  7)你之前有见过媒体将犯人的长相公开报道的吗?

  8)尹真源第几期的?是哪里出身?哪里来的初生牛犊敢跟检察官对着干。

  9)什么都没有,连点儿血迹都没有,全都收拾干净了。

  10)大韩辩护律师协会 收信人 尹真源律师

  对阁下的惩戒审议申请如下:

  惩戒嫌疑人:尹真源律师

  申请人:首尔东部支检 检察长

  惩戒事由:有损品行

  11)禁止提及有关朴载浩一案的任何事情;广泛传播西北部女子连环杀人案的调查内容;积极公开嫌犯的照片与追加情报,努力制造话题;发信人:青瓦台国民沟通秘书室

  12)本法庭无法判断这个录音文件的真伪,对于是否采纳这个证据我决定保留意见。

  《少数意见》观后感(三):偏离了常理和不知所谓——有剧透,慎入

  学法律的,所以对此类电影都比较有兴趣,听了介绍就下来看了。但,真的很一般般,也有几个不符常理或者说是说不通的地方。

  首先,执法现场人死了,肯定找出凶手是第一要位。在戏中的这个案件来看,肯定是要先找出杀儿子的凶手才对,不然何谈自卫。但只有父亲说是警察杀的,到底是谁杀的,法庭一直没有查出来,而老师在追究父亲的责任,就有点缘木求鱼,不问缘起,只要结果的嫌疑,不符合一般的办案程序。

  再则,父亲在打死警察的时候,另外一位警察也在的,但前面根本没有提,只是在片尾说了原有,像是点题,实际上导致整个电影的失败:原来是导演故意不让我们知道真相,把重要情节故意不说,很有被戏弄的感觉。

  三是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青瓦台为什么要掩盖,全文都看完还是没有搞清楚,不明所以。还有国家赔偿案怎么样了也是云里雾里。

  另,不晓得是翻译问题还是社会制度问题,对于警察执法中有那么多黑社会成员参与,不能理解。

  《少数意见》观后感(四):律师和记者打败了政府!

  两个律师跟一个记者还原真相,揭发政府的非法行为,最终获胜的故事。 影片是一种白描的姿态来记述故事。 年轻的律师的正义感,经验丰富的老律师,you理想的年青记者。三人合伙共同对抗记者。 对每一个行业都没有特别的对待,平铺直叙。感情相当平稳。比一般的韩国电影更加平稳。。 记者,也有傻逼的时候因为不懂法律啊。 律师,也是需要挣钱的。 证人,都是幡然醒悟才作证的,都被各种势力搅乱,没法说出真相。

  最后,赢得了官司,国家没有改变。律师没有改变。人们都忘记了。这是最揪心的。

  实事求是的态度。因为这是一部虚幻的电影。不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也因为这点,才不会有更多感情色彩吧。

  《少数意见》观后感(五):《少数意见》:韩国拆迁户打死协警只判三年有期

  《少数意见》:韩国拆迁户打死协警只判三年有期

  文/马庆云

  金成宰导演的电影《少数意见》,今年6月份在韩国本土上映之后,引起韩国民众的讨论热情。目前该片也已经流入中国,喜欢并关注韩国电影的影迷,估计都已经注意到了。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引起巨大讨论,实在是因为剧情中,被拆迁的老汉在儿子被打死的情况下,怒打协警,至其死亡。此案被韩国政府公诉,对老汉极其不利。老汉的代理律师青年有为,以正当防卫合理辩护,历经政府方面的多种巨大压力,最终获得辩护胜利。

  从电影《少数意见》来看,韩国也有拆迁案问题。但电影结尾部分对韩国青瓦台方面无度的拆迁,给与了极大的否定。这正是韩国电影的气魄。而在这部电影中,怒而抡打协警头部的老汉,之所以能够被律师合法辩护,也实在是因为韩国律师的相对独立与自由,收到司法及其相关部门的明确保护。

  该案在公诉阶段,因为辩护律师的据理力争,公诉方一度无法快速结案交差。因此,公诉方不得不利用“律师协会”来“谴责”这位有良知的青年律师,企图进行震慑。然而,谴责大会上,主持会议的老者,却眼明心亮,不为检察官服务,原原本本按着司法行事。这也给辩护律师以极大的信心。

  同时,该戏还设定了一位女性记者角色。在重大的刑事案件面前,记者与新闻报道,起到了合理的监督作用。也因为媒体的推进,此案不能草草了事,必须在司法范畴内合理解决。《少数意见》再次说明,新闻独立,在韩国司法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影片最后,真相被层层揭开,最终指向政府。然而,最终的结局,却只是负责公诉的一人退出公诉机构,成了一个律师,其他政府参与人员,依旧逍遥法外,得不到惩处。《少数意见》的点睛之笔,就在于这位伸张正义的辩护律师,最后与这个被清退出公诉机关的人之间展开的对手戏。此人高呼自己是为国家服务,辩护律师太年轻态幼稚。辩护律师最后扔掉了此人的名片,一切释然:所谓的国家,难道只是几个当权者的利益?

  青瓦台当然不代表国家。这是韩国电影的声音,也是韩国体制先进性的一种体现,这一体制,容得下这样的电影。我在电影《玩物》的评论中,也提到过,很多韩国电影中,涉及到司法审判的,最终的幕后黑手,往往是政府高层,因此,最后也只拉出了替罪羊。电影之所以这些涉及,一方面是现实便是如此,另一方面,也是用电影的方式时刻提醒民众警惕身边的公权力。

  无论是《辩护人》、《熔炉》,还是《玩物》、《少数意见》,韩国电影拥有真实再现司法黑幕的气魄。甚至于在《恐怖直播》中,更是让韩国总统出来道歉。这些电影,无一例外地推进了韩国社会的进步,艺术真正为现实服务。也因为这种气魄,而为韩国电影赢得基本尊重。我们分明看到一个积极争取光明的前进民族。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韩国青年导演,在自己的首部和起初的几部电影中,喜欢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拍摄赤裸裸的现实。韩国青年导演的崛起,正是依靠现实主义。他们当然有通过此路径拿奖,得到社会认可,从而拍摄更大制作电影的意图。但韩国社会,为这些青年导演的现实主义手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与保障,让这些电影能够顺利与影迷见面。这些,正是韩国电影崛起的首要因素。

  电影应该有话要说,而非无话找话。有话要说,实在是心中有些块垒,不吐不快。块垒之形成,正是现实如是的不满。不满若通过艺术发泄出来,可以引起时代进步的思考。若无处发泄,会形成社会戾气,最终形成一种积蓄的社会暴力,早晚要出事儿的。

  更多观点交流,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马庆云【xuezhemaqingyun】

  《少数意见》观后感(六):正义不只有一种

  当警察的父亲坐在证人席上,拆迁户父亲坐在被告席上,同样苍老而疲惫的面容,让人一下子模糊了他们各自的立场,只记得他们无助而伤心的眼神。在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中,他们无从寻找出路与慰藉,只有梗咽着,被动地接受了他们都是受害者的残酷事实。

  这是一个由暴力拆迁与反拆迁引起的犯罪案件,有着韩国类型片惯有的设定:政府与警方刻意隐瞒真相,司法系统内默认人情交易,有着正义感的平民律师迎难而上,希望揭开事件的真相,得到公平的法律判决。然而,谎言和困难一个一个接踵而至,来自各界的压力集中到了律师身上,让他举步维艰。

  最后,影片也没有给我们一个想要的“大团圆”结局。即便检察官威胁证人伪造事实的勾当败露,但“正当防卫”的主张依然没有通过,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从轻处罚”的裁定。正如死去警察的父亲所说:谁也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看到这里,我想影片并不是以“民告官”为核心诉求。它在渲染了平民与政治势力较量中的孱弱和艰难后,隐晦地传达出了这样一个主题:尽管真相只有一个,但所谓的正义,却不止有一种。

  在结局的倒叙片段中,这起案件的实情得以还原。在抵抗警察的过程中,孩子为了帮父亲,警察为了帮同僚,都采取了暴力的手段。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并没有杀心。但是,在慌乱中,意外,成为了这起悲剧的源头。拿起钝器向警察打去的时候,父亲的心中,也许也只有救孩子这样单纯的念头。

  两个无辜人的死去,偶然之中亦有着必然。我曾不止一次问自己:人的理性在什么时候会解体?是他的生存权力被侵犯,还是生命安全被胁迫,还是看到至亲身处危险之中。其实,恶魔潜伏在每个人的心中,当人被极端情感操控时,它便得到了可怕的释放。那一刻,“杀死”和“保护”这两个词失去了区别。“杀死”即“保护”,加害者即受害者。

  在拆迁户房子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除了1%的资本家,99%的国民,都是预拆迁民。”而检察官辞职成为律师后,对主角这样说:并没有人指使他这么做。国家需要牺牲和奉献,是在这个基础上维持下来的。作为被告的父亲作出的是牺牲,而作为检察官的他做出的是贡献。男主角听完他的自白,轻蔑地扔掉了他的名片,他前所未有地体会到,在坚守正义的阵地上竟有这么大的鸿沟。

  至此我越发觉得,其实正义,可能真的是一种相对论。就像两个同时失去孩子的父亲,判他们中的任何一者有过,于情于理,都很难完全站的住脚。每一种正义的持有者,往往都会认为除了自己之外,其他版本都是赝品。这是阶级无法调和的矛盾。它通过流血的方式,在两个年轻生命的身上展现得令人痛心。

  政治课本上有这样一句话:所谓国家,就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我想,阶级利益与阶级正义其实是一体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找到并建立一种不流血的途径,让它们能够相处下去。

  《少数意见》观后感(七):谁都希望有特权,如果不能,公平就是最大的特权

  小事情你冤枉我我不计较,犯不着费这个心。但是大事情你冤枉我,我一定死磕到底,谁也不过一条命。 小孩子,有父母的保护国家的爱护,不用承担很大的压力,容易自然长大成人。但是,成人有什么好的,工作的压力人际的复杂,是因为心智成熟抗压能力大所以就有那么多压力吗?足够成熟的人没有被权利压迫到卑躬屈膝被工作压榨到心慌气短被同事们攀高踩低到横眉冷对已属不易,还要我如何热爱这所谓的花花世界?

  韩国,不喜欢,韩国电影,喜欢,喜欢且嫉妒。喜欢他们都是有一样的人性自私政治黑暗也有能够被允许站出来发出声音说出真相的体制和法治。通往正义总有一条路,发出声音总有一个平台,虽然很难,人人参与制定的制度留给人人都有的发声的权利。

  当一个优秀的律师变成财迷,俗人,他爱钱吗,爱!他只爱钱吗?

  有理想,伸张正义,自然有钱不能给予的成就感和满足。但是当你深入社会,头越来越低,也许只有钱,才是最真实的安慰。

  几年前看过,细节记不清了,应该是看明白了的。今天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对各种小细节感触很多,到最后反而看不明白了,看来还待有时间再好好看看吧。

  《少数意见》观后感(八):模糊的立场,善变的人情,残酷的现实,永远的灰色

  如果把它当做韩剧《匹诺曹》中的一部分,其实也是可以的。影片由三部分组成:法律、舆论、政府。在这部《少数意见》中,舆论仅仅是修饰品,法律与政府的对攻才是主线。律师与检察官的对峙,背后实际上是公理与权柄的对峙。比起影片通过慢镜头拉起来的煽情,我印象更深刻的是影片结尾处通过两位死去儿子的父亲的独白,揭露出的正义背后的真相——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义,只有我们的正义感。

  《少数意见》观后感(九):没有人在意真相

  结束前几分钟,还算是蛮套路的这类韩国电影。

  公权力侵害公民权益,并企图隐瞒事件。来自底层的平民律师和热血记者,不畏强权,奔走呼告,势要还原真相,追求公平与正义。还少不了以为原本只看重个人利益的律师,后来也被正义感召,投入抗争之中。

  但影片结束前有两幕场景。1.再现凶案现场,朴老汉击杀的是前去阻止同伴殴打朴新宇的警员;2.前检察官与镇元再会,一番对话交代,政府是故意通过检察官的自露马脚来将错误推到稍稍远离自己的地方。

  这两下,把这部电影向上拉了不少。

  三人组是一直笃定地相信他们伸张的就是正义。而事实上,他们判断的依旧主要是个人感觉,电影里面也没有交代太多取证、推理这类的过程。因此,本质上,我觉得和当下中国语境,下意识地将城管作为错误的一方,是无异的。结尾还原案件现场,还引出了一个新的话题点。尽管在他们的主张里,是警察而非黑社会是凶手这一点是正确的,但行凶者其实另有其人。事件的过程也远非他们的想象一般。如果如他们的愿望一样,那在为朴老汉谋得了一份有失偏颇正义的同时,也酿就了一件冤案。

  问题就是,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是不是方向没错就可以不择手段,不管过程了。诸如与证人的金钱交易、没有认真地判断案件(当然这不是律师要做的,但是作为自诩正义化身的律师与媒体人,或许就该另当别论了)、以及无意地制造了冤屈。

  可是不以一个第三方的角度来看,不从一个足够长远的视角来看,谁也不知道方向是对或错。因而,深深坚信自己代表正义而独行其是的时候,与施暴者有时会异曲同工。

  这并不是为公权力拆迁的行为,为公权力干涉司法洗白。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了。平民会认为透明公开,公正审判是正义的。而相对的,政府也会认为维护好本届政府形象,不失民心才是正义的。

  不过,影片一直没有解释这么一桩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拆迁事件究竟和青瓦台有什么关系,而且拉上了在野党也没有很强的舆论造势或者集会什么的。而且看的途中也疑惑,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案件,检察官警察厅长会出如此多的疏漏。

  结尾处算是小小交代清楚了。检察官是为了政府安然度过危机而自露马脚,把焦点和关注尽可能转移。另谋高就的前检察官嘲讽小律师自以为是,自夸自己为国贡献,而小律师也是极其不屑地将扔掉对方的新名片。

  其实并没有什么人在追求真相,每个人都只是追求自己心里面的正义。青瓦台、检察官,不管是不是警察打死了朴新宇,情况怎么样,是哪个打死的,首先都是要维护政府的利益,保证继续执政。而律师三人组,也没有对真相过多地细究。一开始就认定真凶,一开始就有了不可动摇的主观判断。与其说,他们是在为老汉伸张正义,打抱不平,毋宁说他们借这件事向公权力开了一枪,,警告他们以后行事的时候要更加谨慎,要更加注重普通民众的利益。

  不能说呼吁平权、公正就是对的。也不能说用尽手段保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证自己的政党集团正常运转就是错的。社会的发展,除了事件的当事人,没有人会太多地关注真相。这里面只是不同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力场。不是律师就能让社会发展,也不是只要国家维持稳定就能发展。社会是在,一个个不同的群体的博弈里面向前进。而那些像拆迁一样的真相,要么被淡忘,要么被虚化成某个符号,有了迥异的意味。

  《少数意见》观后感(十):有血有肉的人生

  我一直认为或者说一直崇拜的人,应该的像斯隆女士那样,对于即将要做的事情,有着全面的认识、分析以及把握,对于做某件事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困难优势有着极致的分析,最好的结果亦能接受,最坏的境地也能冷静处理,总之,不管遇到各种境况,有条不紊地处理,宠辱不惊,坚定目标,不管为此会付出怎样的代价,或者得到怎样的荣誉! 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犹如剧中的律师,在追逐的过程中,在反抗的坚持里,会犹豫不决,会在进退两难的境地里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错的。这样的人,或许懦弱,或许不坚定,或许被看不起,或许就是一些小人物,可是这就是有血有肉的人生啊! 在不确定的人生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的试探,不断验证我们所坚信的真理是否正确。偶尔,会被困难堵住,止步不前,甚至偶尔会后退,或者改变信仰,但是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实实在在度过的人生,也许没有所谓的成功,没有所谓的赢家,或者,当自己认为赢了或者输了的时候,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好的,或者,更坏的。 不管是什么,迎面而上,就是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