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书迷》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书迷》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5-16 20: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书迷》经典观后感10篇

  《书迷》是一部由范濡羽 / 曾欣 / 罗颖鸾 / 杨骊珠 / 王悦阳 / 刘若涵执导,朱赢椿 / 饶平如 / 马力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迷》观后感(一):“书迷”这种生物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央视的《书迷》刚刚播完,23号世界读书日开播,昨晚结束,一共四集,国内最大的文青聚集网站豆瓣网上的评价依旧是“暂无评分”。

  不知道是看的人太少,还是文青们都觉得自己高级到不再需要看这么浅的片子,我自问算是资深文青,依旧能从这套片子里(尽管一定要说都是熟稔的人事物了)看出一些灵光感动

  片子还没开播的时候鹦鹉史航在微博上转发助力时说,上面这张剧照看起来,他像一个身残志坚者。

  坦白说,我愿意承认读书人的“身残”部分的,可能有部分读书人是厌仄仄的,有些是过分瘦削的,有些是过度臃肿的,有些会刻薄狡黠古板,有些也会马虎迷糊甚至套得上网络俏皮话“天然呆”。

  请温柔一些对这些傻瓜笨蛋吧,可能他们的脑袋肚皮里装了太多书,一时运转不灵呀。

  爱极了史航那句回应,对于太多人问询他书房这么多书是否都看过的滥问题,他不无幽默浪漫回道:

  我头顶有那么灿烂星空,但我未必认得每一颗星星

  模范书局的故事我也很喜欢,杨梅竹斜街的“文艺复兴”,凭一己之力在一条街上做点实事,从古旧书里得来的灵感,续成因缘,是真正的“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点一盏灯”。

  这家在北京,我还没去过,一定要去的了。还有一间,在昆明。其实我最怕几个城市,至今不敢去,譬如厦门,譬如大理,譬如昆明。

  怎么说呢,好像这些城市天然地卧虎藏龙,你以为你去是观光,其实可能恰恰遇到一个又一个老师,可能它们的活力创造力,丝毫不怯于北上广。

  麦田的马力,最让人觉得潇洒自在的,可能就是他一边玩乐队一边开书店悠闲感。不过其实读书人都对自己有要求,这种外松内紧的人生里,应该也有很多焦虑或者危机吧,外人看着千好万好,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

  我探书店买杂书这么些年,总觉得和人聊书是非私密的事,因为只要知识星盘对不上,很可能三句话都聊不了,这种聊不来其实蛮痛苦的,就是大家其后都会小心绕开这部分再交往,但于我,书籍可能是生命的多半,也就意味着眼前人很大可能只能做点头之交了。

  这是“夹生”,也是无奈,是屏障,也是过滤。我也自问过自己还有可能去变得宽阔吗,答案是,如果是基于书,可以,或者转向呢,那可能会走到更窄化的写作,那还不如聊书。

  所以有时候遇不到好的旅伴,我会选择自己去逛书店,有可能会和书店老板聊天,有可能不,读书人是一种外向内向结合体,有可能读到一本好书雀跃不已,抓到不明就里的人也会一直聊一直聊,或者读到一本不满意的书,心情低落,两三天都在寻思这个领域里有没有一本真正的干货宝典。

  其实我也怵逛书店,越逛越谦卑低矮,那种自信心还得花时间重建回来,另一面也是财力有限,取舍之间,可能就会有些书变成了永远念念不忘,这跟恋爱一样,很大概率连回头草都没得吃。

  书迷是难搞的,也是极易取悦的,但最好还是自己躲进小楼成一统吧,现在驳杂的声音甚至价值观太多了,与那些缠斗,远不如读书本身自在快乐

  昨天看到飞地发了我的一些话,但我觉得别人写的更好,那种“沉浸在心流中的感觉漫无目的地刷朋友圈幸福得多”,完全就是读书者写作者或专注做一事者的写照,这些时刻人成为一维的,是一条虫子或一粒芝麻都可以,但求别打断我。

  今天看到最后一集说布衣书局开始帮助大家把书籍流通起来,不让限制书成为“死书”,现在的多抓鱼等平台也是在做类似事情,而我目前还是更愿意在咱们群里无偿地散书,读书还是有可能成为社交方式的,只不过圈子小些罢了,但就像一杯水和一条江,体积小并不可怕,稍微撒点糖,就非常甜,因为浓度高呀。

  《书迷》观后感(二):“每次淘书,我都觉得是在艳遇”

  这部纪录片从四个方面诠释了与书有关的人和事,看的同时启发良多,我是一边看,一边写完了这一篇,爱书的你可以不看我写了些啥,但是一定要去看看这部纪录片。

书迷 (2018)8.42018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 范濡羽 曾欣 罗颖鸾 杨骊珠 王悦阳 刘若涵 / 朱赢椿 饶平如

  —1—

  一 本 书 的 诞 生

  一本书最终成形,是作者、编辑与书籍设计师相互合作、相互博弈的过程

  这句话是这一集想表达核心,因此选取了三位能够代表各自立场讲述人,包括知名书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老师、《平如美棠》一书的作者饶平如老先生,以及这本书的责编阴牧云老师。

  一个不为出书而产生的选题是最迷人的,它会携带一种单纯质朴味道。而具备发现这类选题能力的责编也是可遇不可求,若是再遇到一位欣赏内容为内容加持的装帧设计师,似乎看上去已经十分完美了。

  一本书的诞生真的这么顺利吗?技术层面看上去,的确是的实际做起来,当然不是这样。

  在编辑发现选题与将它变为书之间,还存在着其他可能。比如来业务部门的质疑(能卖出去吗?作者有渠道吗?没人买怎么办?)和来自领导经验担心(太小众了吧?市场调研做了吗?竞品分析结果如何?)。等到一位编辑想方设法通过了上面两道关卡,选题,早就成了别人的选题。

  一个有价值还大卖的选题,毫无疑问是编辑们的毕生追求

  纪录片显然没有想要讨论太多碍于市场和政策现实问题,仅对一些“看上去很美”的东西进行介绍篇幅更多是关于设计师如何在自我的设计理念图书自身传达信息的需要之间寻找平衡

  除了对自己的书进行大胆贴心的设计,朱老师选择在该强调内容的时候,收敛自己设计师的光环,让大家的关注点回归到内容本身,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入到选材用料、字里行间一些更见功底又不喧宾夺主的工作中。做到这样的游刃有余,他用了多少年?1993年从业至今都还在不断摸索,足足25年过去了。

  这里,纪录片的柔光又省掉了一环,设计师的想法和甲方金主的审美总是会发生无尽的冲突,责编认为好,科室主任不喜欢,科室主任这关终于过了,总编辑那还会有一些建议。一个书的封面通常面临无数次微调,有无数个版本,不信你随便找个设计师的电脑文件夹就知道了,文件名大概是这样的。

  初稿1、2、3……定版稿01、02、03……最终版001、002、003……打死也不改了的最终版0001、0002、0003……垂死病中惊坐起再改一版……

  我曾问过一个设计从业者,你会向甲方妥协吗?他说当然。

  那什么时候才可以不妥协呢?他说,大概要到拿奖无数,说什么都好像是对的的时候吧。毕竟大家总是更在意虚名一些,在那之前,我的设计在甲方眼里永远处于待修改名单。可是没办法,我必须要在这里等待机会,万一遇到一个甲方和设计师彼此成全的项目呢?

  只是没人知道,那要等五年,十年,还是一辈子。

  大家做的哪里是书?都特么是故事。

  —2—

  书 店 风 景

  书店,被看做一个城市的精神客厅,在每个“乌托邦”背后,是一群怀抱理想的持灯者。

  这一集介绍了马力的麦田书店,钱晓华的先锋书店和姜寻的模范书店。他们对书店的经营方式各有看法

  地处昆明的麦田书店诞生于2000年,每天临近12点才开始营业,其他书店少见的安迪·沃霍尔赫然摆在书架上,书店的陈列也是按照店主喜好来的,没有特别分类划分。

  他的进货模式与大书店也完全不同,不是出版社新书书目由店主筛选后发货,毕竟小店,出版社也未必愿意花这个时间配这些散货,于是他自己去图书市场淘书,每周上架10多本新书。

  我不觉得他能赚什么钱,但是他帮助和他气息相投的人节省了很多大海捞针的时间,与其说大家是为了买书,不如说大家是为了买他选的书,才来的这里。

  至于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说出来可能得罪人,但事实是它早已沦为伪文青的打卡地,不再有原来的魅力了,每每进去看会儿书都会听到相机咔咔的声音,还有那到了夏季就滞留不动的难闻空气,让我每每都觉得窝火胸闷,不如找家二手书店选书来的消停。好在,这部纪录片选了先锋2014年成立的碧山书局来讲,比起盈利书店,这里的意义更像是当地的图书馆老人孩子在这里各得其所。忙了一辈子的老人能够趁着眼睛还能用看看书,也算是一种享受了。

  网络的发达似乎自动屏蔽掉了一些不会上网但又想买书、看书的人,实体书店一直都是有存在的价值的,它的价值就是缩短书与大众距离

  但真的,不要什么都冠上“最美”二字了,最美的多了,还稀罕吗,是不是最美,还有意义吗?

  北京杨梅竹斜街的模范书局是第三站,老板藏书10万有余,乐于以书会友,店里陈列的大多是小众又稀少的好书,还有不少名家的签名本。店主做的另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是用收集来的雕版汇集字体,复刻一些宋版字体的诗歌,为作家制作雕版图书,让这一手艺文化得以延续

  模范书局地方不是很大,所以和麦田一样,每一本书都过了店主的眼,对于懂的人来说,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个真正有品味的书店主,比什么书单推荐和好书榜单都靠谱

  开书店,真的是个奢侈梦想,可梦想本来就是少数人才可以实现的东西,为了梦想去努力,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3—

  淘 书 迷 的 地 图

  每次淘书我觉得都在艳遇,或者跟自己未来的,你不知道某个年代的人生导师或心爱的物品相遇一样。

  这期里出现的第一个是文化界当之无愧的大V史航老师,他的那句“对我来说,有的书是看好几遍,每年看一遍的交情,有的书就看一遍,半遍,几行,几页的交情。也有的书,只是在书店里摸一下它的交情。”让我少了很多买书不看的负罪感

  人们为了买书,走街串巷,蹲鬼市,翻二手店,一点都不稀奇。这是文化人能有的乐趣,也是普通人可以有的乐趣。只不过有些人去二手书店是淘新,而真正的淘书人是淘旧,那上面前人留下的痕迹比簇新的书要更值得人回味和赏鉴。

  第二个出现的是淘书人徐凤文老师,某个人阶段出现的某一本书让他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走向,而多年前期待过的书有如神助一样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那种欣喜无可比拟的。

  台湾的出版人陈逸华老师是第三位淘书人,镜头移到了台湾的九份伯乐二手书店,第一个货架镜头就是金庸先生的书。老板说,昨天有人来,我好怕你今天没什么书(可以买)。他则说:没关系,有或没有都是机缘。他之所以会成为一名职业出版人,也是因为他写了很多与书有关的文章被最关注到。

  连职业都是机缘来的,自然对待书,也是充满了佛性。这三个人能从事他们目前所从事的职业,都与书有千丝万缕关系。会读书,会淘书,也是一种不可多得本事

  —4—

  贩 书 记

  上海梅菲斯特书店,店主鲁毅用去书店买书和相亲做比,谈恋爱的话只看照片不行的,一定要真的面对面才可以。

  其实这也是网络如此发达之后,爱书人还是会下意识走进一家书店的原因。虽然各大电商300-200的时候人人蜂拥购买,但过段日子,人们真正记得深刻的还是自己偶然闯入某家书店,带走的那一本。

  旧书可以传达以前工匠的一些审美。

  有阵子网上疯转过鲁迅先生设计的图书封面,他所用的字体和颜色颇有美感。旧书美就美在那股旧又独具一格的味道上。为了陈列方便,现在的出版界有很多潜规则,比如有些出版社会避免异形开本,避免白色的封面或书脊,为了节约成本而选用某一种固定纸张,更不要说那些为了畅销跟风而做的装帧设计,看上去像是技艺成熟了,但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书却越发相似了。

  这位店主的想法与前面几位不同,他并不希望以书会友,而是希望客人以书为友,顺其自然结交朋友

  所谓的垃圾,只是放错地方了。

  这句话出自居住在衢州的王汉龙,也就是第二位贩书人之口,比起上一位奋斗在二手书大市场,他是真的战斗在旧书一线的人,因为他是去垃圾站回收那些即将化为纸浆的书。

  从没文化的捡破烂的,到摆摊卖书谋生,再到有选择地将书卖给真正需要的人,书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一个人的心性

  就连女儿刚出生那天遇到了好书,也想着买回来给女儿做礼物,因为有缘。这种心情不爱书的人会觉得莫名其妙,孩子才出生,你买繁体竖排的书她需要吗?但是爱书的人十足可以理解,她可以不看这书,但是她早晚会知道,这上面是为人父母美好情感寄托,不可辜负。

  这是我的梦想,把旧书卖的有尊严

  第三位贩书人名叫胡同,人在北京,据说是二手书界的第一批“网红”。他有一家布衣书局,是自立门户的二手书电商网站。因为书多带来了不少困扰,渐渐也想开了一些事,他说自己将来要去做劝人卖书的工作。

  “卖书不是你的错,是对的。你应该选择,在你有能力控制的时候,至少用不到,与你生命没有那么密切相关的书,处理掉。”后来胡同遇到了一个想要卖掉父亲藏书的儿子,原以为可以卖万把块,结果卖了26万,为了让这些书更有意义,胡同为这些书的原主人写了个简单的小传,这件事比单纯的卖书有意义的多。

  对于大多数贩书人来说,贩卖旧书只是赖以生存的一门生意,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却逐渐诞生出了一种使命感,他们希望为书迷找到好的旧书,为旧书找到好的归宿,并且让卖旧书成为一件更有尊严的事。

  四集纪录片到这里就结束了,有些意犹未尽,爱书这件事无形中可以让人对自己的社交圈做出筛选,人们会更倾向于和那些一样爱书的人结交往来,毕竟物欲横流,毕竟电子和网络无孔不入,毕竟人们愿意去寻觅美食胜过寻觅好书,网红餐饮店永远人流不息,书店虽不至于如此热闹,但真也不该门可罗雀。

  答应我,如果你未来某天恰好遇见一家书店,别犹豫,进去转转吧。

  《书迷》观后感(三):书的守护人

  偶然在豆瓣看到这部纪录片,一口气就把四集全部看完了。这是一个关于书的故事,从做书人到读书人再到卖书人,说到底其实也是关于人的故事。

  我是一个读书人,虽然这个读书人称之有愧,但是总算是一个看过一些书,也算是比较喜欢看书的人。所以,首先,从读书人这个身份来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

  现在人读书,都有两个困惑。一是读电子书还是读纸质书,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忠实拥趸。两种方式各自的好处和坏处也都显而易见,所以选择哪一种方式都不过是取舍与妥协的结果。相比较之下,我自己两种方式都可以接受,条件限制时会选择电子书,但是我会更加喜欢纸质书的质感和仪式感。我对这两种读书方式的看法是:大多数的书看电子书即可,少数觉得真正好的值得收藏的书可以买纸质书。这样一种折中的方式应该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另一个困惑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部纪录片中的一句话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有些书是一年看一次的交情,有些书是只看一遍、半遍的交情,有些书是只看几页、几行的交情,有些书只是摸它一下的交情。”确实,就像人一样,我们不断地结识新的朋友,但是我们不必每一个人都去深交。这也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对待买书的态度:先看看电子书或者去书店看看,如果确实对自己的胃口,再买回家不迟。但是,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永远要多花些时间来结交这些书。每一次读书,都是探索和冒险,多读书,会不断发现新的世界,获得新的人生体验,这才是读书真正的意义所在。

  再来说一说卖书这个事。每一个爱书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开书店的梦想,而且很多爱书人也付诸了实践。就像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样,开书店是梦想和现实的博弈。但是这个时代需要情怀,贩卖情怀也不是一件什么丢人的事情。片子里说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客厅,我们需要书店来给我们疲惫的躯壳一个修养精神的地方。书籍是一种很好的精神寄托,而书店就是这种精神寄托的培养皿。如果一个书店能够给人提供这样一种寄托,那它就离成功不远了。

  最后是做书,我在逛书店的时候,时常会想,现在的很多书会不会过度包装了,就像如今的月饼礼盒一样。但是在看了这部片子以后,我觉得,包装的设计也是一种可以阅读的东西,它倾注了设计者的精力与情趣。读有设计感的书籍,本身也是一种审美体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书,但是我们每个人在读书的时候,事实上都是在和做书的人交流,这也算是纸质书可以提供的一种特殊体验吧。当所有人都只注重内容的思想深度的时候,一些浅显而有趣的设计也是一种别样的情趣。在绘本之外,《设计诗》这样的书正好可以填补这样一种有趣的缺失。

  每一个人跟书都有或多或少的故事。我希望这世上能够又越来越多的读者, 我们的精神世界能够住进来越来越多的人。在后现代的社会,读书还能给我们提供一种根本意义上的精神生活。在越来越空虚的社会,我们越来越需要读书。

  《书迷》观后感(四):诗意地栖居

  最近在B站看一部叫《书迷》的纪录片,不长,4集,每集20多分钟,实在是经常被里面的一些小故事和小细节所击中。

  这是一群会终生与书相伴的爱书之人的故事,他们也如此幸运地从事着自己真正喜欢的与书相关的工作。有书籍装帧设计师,有小众书店的主人,他们有充实诗意的生活,有独立坚定的态度,更有一个一个有趣美好的故事。

  作为书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的工作室随园书坊坐落在有100多年历史的南京师范大学的一角。这里原本是所废弃的印刷厂,在朱赢椿的改造下, 建成的书坊里虫栖鸟鸣,有篱笆,竹门,石墙,乌檐和天井,遗世独立一般地安静存在着。他在这里研究虫子,观察他们的生活,纪录他们的生活,写成有趣的小册子《虫子旁》,用尽自己的小心思去设计这本书的装帧。比如虽说叫《虫子旁》,但封面粗粗一看没有任何与虫子有关的设计,凑近细看,会发现书封下隐藏着一些虫子的触角,掀开书封,才会发现原来虫子都躲在里面:)

  作为装帧设计师,一个会一直碰撞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该花尽心思,用奇巧的设计让整本书漫趣横生,小心机小惊喜们旁逸斜出;但什么时候又该不动声色,让所有设计隐藏在文字之后。在朱赢椿的世界里,前者如文字画稿设计皆出自他自己之手的《虫子旁》,后者如朴实自然又熠熠生辉的《我们的故事》。

  他数度与出版社编辑一道去拜访饶平如老人,听听背后的故事,翻翻老人最近的手稿,听听老人自己对设计的要求。平如老人终其一生的真情与思念,在旧日他与美棠的回忆里拾取吉光片羽的朱玉点滴,用文字与画稿倾心再现。他的写作和画画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纪录下这所有时也从未想过笔下所有会被出版,却因此别为真实自然,朴实动人。面对这样的手稿,朱赢椿用心給出了简约却能最舒服地安排老人画稿和文字的设计,只求读者们在阅读时能忘怀一切外在形式,只单纯沉浸在老人至情至性的世界里。

  开书店也一直是许多爱书之人的梦想。一件小小的独立书店,把整个空间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像英国阴冷冬天里曼彻斯特庄园卧室里燃烧的壁炉,安全舒适又有私密感,每本书都由自己精心挑选而来,穿行于闹市或田野,去城市乡村里有名无名的二手书店里淘货,去邂逅清风明月和志同道合又有趣的人,去凌晨的鬼市里叼着手电筒捡漏,淘回的一大堆弥漫往日烟尘的旧书里保不齐就有原作者散漫的批注。

  在自己的书店里,每本书的内容和位置都在自己心中了若指掌,遇到可知音的买书之人时一起坐下漫谈,聊对书的见解,聊书背后的故事,感觉拂开了蒙尘的面纱,作者端坐眼前,时光历历在目,轨迹清晰可辨,历史未来尽在眼下。看《书迷》的后面几集的故事,让我又再次想起自己曾经的这个梦想。

  又想起大学时做社会实践,如果再让我回去一次,我会选择这样的一个课题,找几个也爱书的同好,用暑假的时间去拜访那些散落在各处的独立书店的店主,去听他们的故事,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去分析书店的生存状况,去思考在当今快节奏的背景下,怎样去创新地经营一家仍然符合自己梦想的书店。

  《书迷》观后感(五):央视用这部纪录片给你和书安排了场艳遇

  拿着被各种社交软件占据的手机,

  今天很多人已经很难在做到静下心来好好地阅读一本好书。

  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央视特地推出了一栏与众不同的关于书的纪录片。

  《书迷》

  节目没有像其他阅读推荐类的节目,找几本经典名著,一番解读后推荐给观众。

  而是从一本书的诞生、书店、淘书、贩书,四个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书籍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四集,每集二十多分钟,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短了,

  意犹未尽。

  一本书的诞生

  朱赢椿,国内知名的书籍装帧设计师。

  他设计的书多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

  大学学习国画的朱赢椿因为吃饭问题,在教辅书装帧设计里一干就是十几年。

  “学生不喜欢这些书,他们考完试就把这些书撕了,扔到楼下。”

  于是朱赢椿打算干点像样的设计。

  他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书衣坊”,

  成立宣言写道:“士为知己者死,书为悦己者容。”

  三年后,一本书名《不裁》的书荣获2007“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该书的设计十分创意大胆,需要读者看一页裁一页,

  毛边的质感和读者产生了极为有趣的互动。

  除此以外他设计的《虫子书》、《蚁呓》、《设计诗》也都在网络上获得过极大的关注度。

  大量讨论的情况下,也有人觉得这样的设计形式大于内容。

  对于是否过度设计的质疑,

  朱赢椿也有自己的想法。

  面对可以大胆尝试的书,他会探索新的设计语言。

  面对真正的经典作品,则把自己的想法降到最低,努力给读者呈现出作者的想法。

  实现真正把设计藏在书籍的背后。

  一个好的设计往往能够让纸质书和阅读者产生感情,

  从这一点看,纸质书永远都不会过时。

  书店风景

  马力,麦田书店的经营者,

  书店只有17平方米,却曾经被评为“全国最佳小书店”。

  相信每个爱书的人都有一个开书店的梦想。

  一次去北京的机会让他看到了一个叫方舟书店的存在,让他很喜欢,

  工作五年的马力决定辞职,开一家书店。

  每周末,他都会到当地的批发市场淘书,

  从选书、进书、卖书,全是一个人在打理。

  书店的书籍没有明确的分类,

  来到这里的很多客人有的不知道买什么,

  在马力的介绍下寻得好书。

  有的经常光顾,慢慢地大家便成了朋友。

  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书的相遇,

  这是实体店无法取代的优势。

  除了书店老板,马力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奇怪的日子”乐队创始人兼鼓手,

  平时没事的时候马力就和朋友一起玩音乐。

  他也想过扩大书店的规模,

  但最后觉得17平米是他最能把握的生活。

  很多人十分羡慕这样的生活,

  17年的书店生活,19年的音乐生活,理想和现实的结合,

  这都是马力自己坚持的结果。

  他说:“我想和这个书店一起慢慢变老。”

  淘书迷的地图

  史航,

  熟悉《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观众一定不陌生,他就是该剧的编剧。

  主持人、编剧、网红......多重的身份中他最喜欢的还是读书人。

  淘书、买书、看书、藏书、分享书,

  史航的生活一半时间都离不开书。

  为了安置他从各地淘来的上万本旧书,

  不买房的史航特地租了好几间房间。

  面对别人“这些书你都看过吗?”的质疑,

  史航用诗意的回答说:

  我头顶上的星空我没有数过,我也不都看得见。

  有的书看好几遍、有的书是看一遍的交情、有的书是看几页的交情、有的书是在书店摸一次的交情。

  这可能就是一个淘书迷对书最好的认识了吧。

  早上天还没亮,

  史航便开着车到全国最大的旧书市场——潘家园淘书。

  这里每个周六凌晨的鬼市,便是书迷的天堂。

  一本老册子、一张老地图、一本旧小说,

  用最低的价格淘到最心仪的旧书便是一个书迷最大的乐趣。

  典藏本、签名本、套装书、不同版本,一入书市深似海,

  每一次淘书就是一次艳遇。

  贩书记

  同样是在北京潘家园,

  一个名叫胡同的人四处淘着书,

  他是这里的老面孔,也是互联网上最早开始买旧书的人之一。

  大学只带了两箱书的胡同慢慢地有了上万本书,

  怎么处理这些用不到的旧书成了他头痛的事情。

  从最初在天涯论坛上发帖买旧书,到现在开了自己的二手书店“布衣书局”,

  胡同正慢慢实现自己想要把旧书卖得有尊严的梦想。

  朋友形容他就像蚂蚁一样把旧书从书贩子的手里搬到布衣书局。

  对很多书迷来说,藏书就是他们的命,

  卖书无异于割肉,

  哪怕吃不饱饭,也不能把书卖了。

  但对更多的人来说,书籍不过是房间的摆设,仓库的垃圾。

  所谓的垃圾不过就是放错了地方。

  这些书贩子虽然以买卖书籍作为谋生手段,

  但如果没有他们,太多太多的书可能永远都见不到它的下一任主人,

  或被冷落在一个寂寞的角落,

  或被打成纸浆,粉身碎骨。

  一本好书只有在遇到懂它的人的时候才会变得有意义。

  人易老,书常青。

  书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的一种外延和拓展,

  只要还有人爱书,读书,书籍就永远不会消失。

  这部另类的书籍纪录片选取了我们平日里关注不到的关于书籍的故事,

  打开了书迷那不为人知的精神世界,

  值得每一个爱书,准备读书的人看一看。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爬虫」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吼~

  ಠᴗಠ

  《书迷》观后感(六):读书这件小事儿

  昨天刚看完纪录片,就在单位旁边遇到了一家旧书店,25块钱买了两本鲁迅文集和一本山西旅游手册。满心欢喜的拎着重重的书放到书架里,淘旧书最大的感觉就是捡着了。

  读书实在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它不需要老师,不需要伙伴,只需自己独自一人有个安静的空间,拿起一本书,在脑海中静静的诵读和思考,便可与形形色色的作者相遇,他们与你的思想开始发生碰撞,产生火花,最喜欢在读书时被作者打到的一瞬间,心里只有四个字,卧槽牛逼~最近读蒋勋的书就有这种感觉,读完之后对很多人生问题豁然开朗。所以啊,读书无疑是最享受也最经济的学习方式。

  书迷从一本书的诞生,书店,淘书人和贩书人四个角度来阐述读书这件事,虽然角度不同,但读书人却有着共同的特点,乐此不疲的淘书,读书,分享书,书在他们眼中不再单单是媒介,更多的是知己好友。读书讲究缘分,有的书跟你只有一面之缘,有的翻上几页就搁置了,有的却能在你的人生中产生诸多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快与更多的好书相遇吧~

  只是介绍了这么多人,竟然没有一个是女性,有点费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