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而已2》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生活而已2》观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1 12:27: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活而已2》观后感精选10篇

  《生活而已2》是一部由魏晓波执导,魏晓波 / 谢芳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而已2》观后感(一):这个就是独立电影?

  那天晚上,在北辰看完后,原本有一个难得的能和导演交流的机会。原本话都提到嗓子眼了,心跳也蹦蹦加速,但想着想着,问与不问,又有什么关系,顶多是思想得到了交流,了解了“导演”。

  进场之前,我就在想着这个“生活而已”会是怎样的一部“纪录片”,依据豆瓣给的简短介绍,说是魏和谢的感情生活,以及随之而来必须面对的婚姻问题。就如宣传海报上的大红被套,那不就象征着婚姻的殿堂?

  原来在看的过程中,以及看完之后还保留了一段时间的问题是这个:“魏老师”,什么是所谓的独立电影?看完您的作品之后,我觉得这和我在来之前所期待的差不多,这不就是家庭录像、生活录像?从而也引出第二个问题,怎么区分家庭/生活录像和独立电影/纪录片?

  甚至在片后交流的过程中,也不禁让我对魏产生了质疑?

  ……

  我就不是带着欣赏的心去的,因为对“这四个字很好看”的标题“生活而已”而去的,因为自己也在生活,或许是想透过魏的生活来给自己一点启示或启发性的东西。可其实不然,不是欣赏,而是期待。期待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片中大量“下三滥”的语言博得了在座数位观众/影迷的君子红颜一笑,或煽情或矫情的感情运用也可谓极致。我不否认,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跟着屏幕背后主角的感情而感情流露,有感动,也有痛心。可是感情是一回事,认识又是另外一回事。不愿意被感情牵着鼻子走,我还是要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判断。春天不会责备每一个人,但是他必须责备那些没有思想的人。

  基于这些 或幼稚或天真可笑不成熟讨嫌的认识,以至于到现在我觉得那个带有“独立电影”头衔的电影无非就是在大屏幕上跳动的生活影像。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称之为电影,就算苟且要叫电影,那么电影里的人物可以叫做演员,演员的表演。

  我到底还是接受不了,更愿意像是电影开始后不久那种睡意来袭,酩酊大睡,一觉不醒,可是没有睡到电影结束。

  抱歉,那晚上没有快乐,反而徒添了批判。

  《生活而已2》观后感(二):更自然和深刻的表达

  电影在女主角摆地摊中戛然而止,给我留下了很多疑问。回来看了题解,可是依然有不明白地方。姑且存疑于此。

  题解中说到导演要更自然和深刻的表达人性,如何自然?如何深刻?要表达的人性又是什么?

  导演说,最难面对的是自己。真实的自己。有些小清新商场提醒你注意仪表洁身自爱的时候,一般都打个标语说:正在录像中……摄像真是如同英文中的shoot一样,一个摆在你面前的摄像头威力不亚于一只枪,默默地改变你本真的想法,所以镜头能否记录真实?基本上我对这个问题是持否定看法,从哲学根源来说,主体一旦开始注视自己,主体就必然会沦为客体,此刻也就无法成为本真的主体了。举个例子,蚂蚁看到蜈蚣有一百条腿,就问它,你那么多脚,你走路的时候是先抬哪只脚,再抬哪只?蜈蚣本来走得好好的,给这么一问,开始琢磨自己如何走路之后,发现自己根本就走不动了。

  但是导演的确作出了尝试,其假设就是在长时间的镜头存在下,人物就能忘记镜头的存在,于是就能到达本真。庄子云,忘腰,带之适也;如果腰带不符合身材,勒得你很辛苦,这时才察觉到腰的存在。如果你的生活永远都有摄像机对着,那么恐怕到时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那么虚伪的也成为了真实。

  除了拍摄手法的自然外,导演还自觉的要表达的自然。题解中说:我一直都在质疑传统纪录片的导演和其作品中的底层、政治、人性的关系,我发现大都数的作品更像是工具。我不排斥作品的政治性和社会性,但是拍摄纪录片如果仅仅为了这个是很肤浅的,这是一个假想敌。在传统中,作品和作者的意图一直有着紧张的关系,作品的形式通常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庄子所谓得意忘言也。为了更好的表达意图,于是形式有了起承转合,铺垫发展高潮尾声。但是在这部电影里面你很难找到高潮是哪里,结局也没有什么意味深长,就是突然停止了,你很难用传统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理解作者意图,整部电影就如同题目所言,生活而已,仿佛是在导演的生活中截取一段出来。导演通过这种方法企图赋予作品以生命力,不再是普通表达理解的工具,这种做法是否成功?我也是心里存疑,无可否认,这是经过剪辑过的生活片段,貌似自然,其实是精心拼凑起来的,是经历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是更为精致的表达。只是艺术品要获得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功效,必然要通过感官,如果所有电影都采取这种毫无修饰的表达方法,感官必须随时都在仔细观察认真聆听才能获得作者的意图时,必然会导致兴趣的丧失;所以这部作品的方法只能作为特例存在,不能推广,甚至再拍多一部这种风格的电影也会导致观众的流失。

  我一直思考导演要表达的意图,他洞察到的深刻的人性。我发现,题目其实有两种解释,一种如上文所示,告诉观众这没有商业片的起承转合,只是生活而已;另一张就是,其实也就是活着,为什么去想那么多意义,只是生活而已,活着而已。

  影片开头极为压抑,我觉得导演运用金鱼、蚂蚱等活着桶里和笼中来暗喻他们的生活,房子就如同一个牢笼,里面的人像金鱼一样奄奄一息,像蚂蚱一样麻木;后来在放生蚂蚱和野猫以后影片开始变得略微明快了起来,也是暗喻着心态的变化,男主角开始由压抑的状态到慢慢与这个世界妥协,阐明了活着的意义。

  前部分就是描绘马克思笔下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的阴凉图景:两个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才能获取生活资料,而这种剥削是如此的沉重,以致于劳动的报酬仅仅能维持劳动者最低限度的体力恢复,不能有任何的消遣,如同炮灰一样为社会创造价值,可是却只能是炮灰。我觉得题解里面有一句很好的话,就是选择性来作为突破口,来对社会进行分析,但是在影片中委实没有多少表达这个话题,反而是生活资料的匮乏成为主要矛盾。

  因为剥削的严重,人格开始变得不健全,生活的兴趣缺失,“終日勞而不能越於祿位田宅、妻子之中,數米計薪,日以挫其志氣”,从而导致生活意义也缺失。这种情况似乎让人觉得特别绝望,因为置身其中你无法摆脱,一如西西弗的困境。但是就算没有王子,我也可以是一个很高贵的公主,就算社会的黑暗我们也能好好活着。影片后面开始有了积极正面的内容,那就是从女主角到男主角家中以后,两个人虽然生活上没有太多改善,但是内心已经从性伴侣的关系走向了心心相印的夫妻。

  我们经常会追问活着是为了什么?似乎如果没有后面那个什么活着就没有意义,还不如去投江自杀。可是为什么一定要为了什么而活着?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不是为了什么而去做的,这件事情本身就有意义。比如打炮,我们就是想打,我们不会说为了四个现代化而打炮,不会为了中华崛起而打炮,我们就是想,打炮本身就是目的,它不是工具,不是用来做什么的。同样,生活也是这样。我们要努力好好的活着,过得开心,而不是说为了什么意义而活着,只是生活而已,为什么要过得那么累?

  :为毛导演每次ooxx都是女上?!

  《生活而已2》观后感(三):我们的婚姻

  第二部的主线和结构与第一部相比都清晰很多了。自然、无结构表达使得第一部获得很多赞扬,但是究竟不是正路,我们还是喜欢有情节,听故事。

  第二部的标题是我的婚事,叙事主线很清晰,属于做一件事的母题,有协助者,阻挠者,主角克服各种阻挠最终结婚。

  如果有人问我婚姻是什么,我想我会告诉他婚姻是沟通(communication)+激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我以此为根据来审视他们的这段婚姻。导演说这段片可以作为一部分青年婚姻的样本,所以我们再以此来自况我们的婚姻。

  让我先梳理一下两人的背景,男女主角是大学同学,男主角来自山东一欠发达地区农村,父母务农,家庭不富裕,在长沙上大学;女主角则是在株洲长大,经济条件还不错。大学期间他们两人的感情不是特别坚定,女主角算不是特别喜欢男主角,曾经分手三次,分手期间还约会过其他男生,但是最后即使在男主对她变现出冷淡后依然选择和男主角在一起,一起在长沙工作,并且同居生活多年。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男主角是处男,女主角不是。在长沙,男主角从事自雇职业,除了作为第三方制片外还经营多种副业,甚至伪钞制作=。=;而女方则是普通的公司员工。

  在中国乃至世界漫长的历史中,自由恋爱的婚姻获得当今如此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时间很短,在中国可能不会早于20世纪,也就是顶多只有100多年的时间;而在此之前绝大多数婚姻都是通过父母包办。其实自由恋爱而结婚的未必将来就不会离婚,甚至有数据证明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婚率其实都差不多,婚姻的满意度也没有显著差别,如果你能举出一个自由恋爱获得幸福的婚姻,我可以举出一百个父母包办的婚姻也同样幸福,但是为何我们会选择这种制度来结婚呢?我以为这种制度最大的优点在这种制度下沟通与激情最配对到最好的对象。以片中男女主角的经历大概可以证明这一点,这部纪录片能放映也可以侧面证明了这点:如果连隐私公开都可以达到共识,其他生活各种细节更不在话下了。

  但是这种制度对婚姻中的承诺是有一定的消解性的。结婚虽说是两个人的事,但是背后还有着各种的财产交换,家庭成员流动……我们从后面双方在礼金上的矛盾,结婚风俗上的对立可以看到,仅仅是在两个人沟通和激情建立起来的婚姻真让人着急,似乎时刻都会土崩瓦解。而承诺的缺失,使得本来只有婚姻才拥有的激情能被婚姻外的人享有,更加对承诺构成威胁,虽然这部片中没有反映到,但是在生活中必然有这样的例子:如果你是处,你能承受对方是非处吗?就算你是处,你能承受对方是非处吗?尤其是男人这一方,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传统的包办婚姻已经瓦解,但是依然保留着自己的印记:男方需要给女方聘礼,男方还需要承担结婚的费用以及婚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畸形的结构,过去下聘礼已经承担结婚费用是因为这种财产的转移弥补了女方家庭的劳动力损失,而这个仪式之后,女方就脱离了对其自身家庭的义务成为了男方家庭的一员。但是当今社会这种结构已经被破坏,以电影中男女为例,男主角已经脱离了本身的家庭,自己在长沙组建核心家庭,而在这个家庭中似乎双方的经济是独立的,而且居住的地方离女方家更近,女方也没有脱离家庭的约束。这种畸形必然会导致对婚姻的承诺的破坏。

  这就是我们的婚姻。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你都得接受。

  《生活而已2》观后感(四):求死心切

  雕塑家不满足于像泥巴、木头、树脂、玻璃钢这些通常材质,选择在自己身上做雕塑。人是神的创造,是生命体,他不可能将自己和成泥任意塑形,破坏神的意志。最终他脱下了衣衫,将自己作为艺术品陈列。这件艺术品有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展示,有他的房间、女人和宠物,他的嬉笑和眼泪。这仍是精致的,700个日子浓缩不到两小时。我们到艺术馆看一些人形,向京的男女全是光头,眼睛脑袋超大,某人塑造的村支书,放大十倍于原型,还有的变成猪身,身型硕大,四肢张开。观看这些,我们是安全的,尽管雕塑是"我们"的变形,不适的是观看我们自己。操,我们怎么这样丑陋,生活一团糟。

  以自身为样本纪录时代是说服不了人的,也可以写小说啊,整剧情片啊。一部通篇纪实的小说等同流水账,而纪录片是能成立的。它结合文艺的创作企图和理科的试验心理。同时,作者是一个绝不悲观的人。他把摄像机放在家里的某个角落,拍自己的日常生活,就要表明,不但被生活搞,还要搞一搞生活。我能同时扮演上帝和我自己。

  我们都求死心切,注定了长路漫漫。

  《生活而已2》观后感(五):“私影像”可能是个伪命题——《生活而已1&2》拍摄手记

  “私影像”可能是个伪命题

  ——《生活而已1&2》拍摄手记

  文:魏晓波

  记得有一年在某地放映完《生活而已1》,一位也拍摄过一两部纪录片的女性用很严厉的口吻问我,你拍这个纪录片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我之前当然思考过这些问题,一般来说,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是这么“敷衍”:我拍摄其他“活儿”的时候剩下了很多带子,这些带子浪费了可惜,又没什么题材拍,所以就拍自己了。这样的回答虽然是事实,但肯定不能被她认可。她说,你别嬉皮笑脸,我很严肃的问你。我说,我这就是在很严肃的回答。

  很多年前,我最初的纪录片大多关注公共话题。有的涉及农村污染,有的是关于县城书贩,那些纪录片似乎都是拍几个边缘人,然后告诉观众,看,他们多么边缘,多么孤立,而我是多么有责任感,观众看了,也就变成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了。这样的独立纪录片道德或者审美,似乎有点太狭隘。用现在的眼光看,我的那些作品是有问题的。

  但事实上,很多人对纪录片的认识就是这样的。我在湖南某学校教纪录片,把纪录片分成了十几个门类来讲,但多数同学拍出的纪录片还是很狭隘。2015年参与某影展纪录片单元的初选,不少纪录片作者同样认为拍摄一个题材、一个话题就是纪录片本身,根本没有深入,也缺乏感情、体验、审美,缺乏感性的冲动。

  在一些政治生态正常和影视文化成熟的地区,如果纪录片能够在大众媒体上播出,这种符合传统纪录片美学,有着社会职能的纪录片是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能够促进民众对政治、社会、文化、生态、自我的思考,纪录片也没有“独立”和“非独立”的区别,有的只是制作成本的区别。

  问题是,在一个刚刚解决温饱、崇尚物质、“无知即力量”的政治集权国家,这些纪录片根本没有和大众沟通的可能,没有大众的参与,“社会责任感”仅仅是一种诗人般的“社会责任感”,几乎没有促进法律、文化、政治、社会变革的可能。公共话题的纪录片,最终仍旧沦为个人表达。而独立纪录片的“独立”的意义则更多的是拍摄者个人的审美、政治的独立。

  尤其是到了互联网、手机互联网的时代,纪录片遇到了新的问题。比如说时效性。如果要关注一个事件、一个群体或者个人,想以一种相对客观、及时、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关注或者影响,纪录片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微博”倒是帮助了不少人,也让不少事件得到关注。还有学术性。当下“导演”似乎已经失去了某种学术上的地位,失去了某种“权威”,大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彻底的相信一种观点。

  一些纪录片中如果涉及具体的学科,比如自然科学、政治、历史,如果在小圈子放映,大家可能会敬佩作者的某种“勇气”,但是把作品放在学术领域,作品中往往充满着谬误,比如某部耗时耗钱充满着社会责任感的反转基因调查纪录片在专业人士看来就是一部笑话集锦。还有来自伦理的压力。各种网站会把影片信息和放映信息公布,观众也会就影片发表评论,虽然这都是小范围的,但还是经常会让被拍摄者感觉到难堪。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我觉得迷茫,无力,我想拍摄纪录片,但不知道拍什么,也不知道怎么拍。生活的压力也不允许我花太多时间外出寻找题材或者拍摄,到后来,只能拍自己。我很清楚,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我是一个相对典型的“标本”,在这个国家有亿万像我这样读完书后离开故乡,孤身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轻人,而这些人在影视作品中是被忽略的,即使略有涉及,也会被戴上“奋斗”、“创业”这样的“正能量”高帽,这种“正能量”几乎回避掉了所有困惑、迷茫和矛盾。

  我希望能够记录下看似正常发展的社会下的个体的矛盾。其实最初没什么奢求,仅仅是记录下来,别人能看懂就看,看不明白算了,反正也没多少人能看得到。所以在拍摄、剪辑的时候我尽量的以一种完全主观的视角,不去考虑什么客观、真实、流派、纪录片的定义,真正的纪录片问题只有一个,人的问题。

  如果说常规的涉及公共话题的纪录片像是公开的演讲,而私人影像更像是人与人之间私下的言语,它希望能够和观众达到某种沟通。公开演讲和私下的言语同样重要,但有时候私下的言语可能更能表达说话者的立场。比如在央视文艺节目上的毕福剑和饭桌上唱“老逼养的”的毕福剑,后者更倾向于真实的他。

  事实上自己拍自己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在我看来,不管什么纪录片,都应该遵守传统的电影的规律。哪怕在局部有创新和颠覆,也应该以传统的模式为基础。虽然也有的人称之为影像日记,但它和日记也不一样,纪录片是一个整体,如果作为长片,它首先应当是一个完整的电影,应该有宏观、系统、多元的思考,还应该有一般意义和普遍意义。

  我有学生拍过这样的纪录片,片名好像叫《上学之路》,他从出宿舍门开始拍,拿着DV一直往前走,最后走到了教室,整个短片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拍摄。这应该算是纪录片,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还有同学拍过泡方便面然后吃掉的过程,一个十多分钟的短片,这好像也是纪录片。但这应该不是好的纪录片,安迪·沃霍尔也做过一些这样的作品,但这些都不太符合常规的纪录片的做法,可能有人觉得很好,这样的作品单纯、无功利,最早期的电影《火车进站》好像也是这种风格,但我个人更喜欢弗拉哈迪式的常规的做法,也就是说尽量的让作品看起来像是常规的电影,不去追求所谓的“窥私”或者形式感。

  这两个纪录片的具体拍摄方式是这样的。大多数的场景用的是固定机位,将摄像机架在三脚架上或者放在任何可以放置摄像机的桌椅物件上,然后选择可能会拍到有效画面的时间进行拍摄,实际上很多更有意义的素材都没拍到。还有一些是我拿着摄像机拍摄的,这些往往是在拍摄环境或者空间中的第二个人。

  为了使摄像机对对方的干涉降低到最小,机器往往夹在我的胳膊下,画面可能会有抖动,明暗、对焦等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瑕疵。还有的画面是我让别人拿着摄像机拍我,我会和对方交流,当然我拍对方的时候也会有交流,这样的画面打破了屏幕上的“第四堵墙”,不过后期剪辑的时候这些画面会让我非常尴尬。

  后期制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每个画面都需要经过我的选择,我需要考虑每个画面的伦理问题,场景之间的衔接问题,时间、空间的衔接,甚至还要想到所谓的“面子”。虽然现在的成片已经不符合“北京精神”(据说我的片在某次放映被领导审查的时候,审查的领导这么说的)了,但我其实还是做了很多妥协,考虑到作品可能会被公开放映,照顾大多数人的宽容度。现在《生活而已》到处放映,实际上说明它并没有过多的挑战当下的道德。之前我有一个叫做《业余》的纪录片,那个是敞开了做的,几乎没什么人看过。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补充一下。那就是纪录片的真实性的问题。人的前面有摄像机和没有摄像机时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不管是谁拍谁,都会有所顾忌。就算是以“客观”的“上帝视角”去拍一个人,只要他知道摄像机和导演的存在,肯定会适当的“表演”。第一人称纪录片有时候看上去特别像摆拍,虽然不是摆拍,至于最终的作品是不是“真实”的,其实只有导演知道,作品是表达“真相”的素材。

  但是有一种“摆拍”在我看来是不合适的,很早我在电视台的时候曾经看到记者会安排好当事人的路线,让当事人去找另外一个当事人,碰撞出矛盾。这样的纪录片似的新闻其实更像是真人秀。国外也有一些节目会这样安排,比如把一个男人和一个AV女忧放在一个房间里,让他们生活几天,拍下来,这更是设置好的真人秀。很明显我的作品不是真人秀,是纪录片。

  《生活而已》系列的两个纪录片在近几年在各地做了很多场放映,也参加过一些影展。有的场次我在,现场经常有观众问我想表达什么。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上学的时候经常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上瘾了。“中心”、“思想”这都是集权词汇,是用来统一思想,排除异端想法的。电影由成百上千个镜头组成,每个镜头又有着丰富的细节,每一个细节都有作者要表达的信息,每一个领域、专业的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对作品做出阐释。大家特别希望从文本中发现真理,以此获得愉悦。我们能不能也试图从文本中发现真理不是真理呢?这应该也是对作品的理解方式。

  我当然可以一本正经的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去阐释、分析、读解自己的作品的意义,但作品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比“意义”重要。就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人们在热议上海一个女孩子去了江西农村男友的家的事(虽然是个假新闻,但很多讨论的人都很有共鸣,也有相似的经历),我的《生活而已1》和《生活而已2》里就有好几场是关于这个的,这样的事情几乎没有别的影像记录,不管是电影还是纪录片。在中国,每一件热门事件都会被大范围的讨论,讨论甚至大于事件本身,很多年后,人们的思维更缜密一些,看待问题更透彻一些,“讨论”可能会变得无意义,而事件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要把生活记录下来,什么“私影像”、“第一人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纪录片本身。

  原载《电影作者》11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