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迹寻踪》观后感精选10篇
《觅迹寻踪》是一部由Reema Kagti执导,阿米尔·汗 / 卡琳娜·卡普尔 / 拉妮·玛克赫吉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悬疑 / 惊悚 / 恐怖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觅迹寻踪》观后感(一):悬疑与温情
因为事先看到别人的短评,说最后十分钟会颠覆一开始我们对整个故事的判断……所以,到了最后半个小时,我已经基本猜到故事的真相。在最惊悚的时候也只是被声效吓了一跳,但没有感觉意外。
这是我所看的第三部由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前两部是: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是第三部让我深深沉浸其中,并且过后感叹的电影。
印度片,在很多人印象里只是歌舞分段和狗血剧情,3个小时的爱情故事、中间每半个小时一段歌舞,几乎成了套路。故事或者活泼诙谐或者悲情伤感,同时不乏各种小白……从宝莱坞之恋(Devdas )开始喜欢印度片的我,也曾遇到过几乎看不下去的烂俗片,以至于觉得印度电影水平跟天朝公映国产片的水平,不相仲伯。
但是,也正是看了一些包括此片在内称得上是佳作的电影,才让我一直觉得印度电影的希望大过天朝。因为你总能时不时看到一些佳作,而不会像在电影院里看咱们的国产片,一部失望过一部。
这部电影,讲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但编剧和导演却是会讲故事的人。
(以下微剧透)
不管大家对结局是什么看法,但是相信大多数人在看到五分之四的时候,依然觉得这故事有点意思,也很想知道真相是什么。
如果觉得结局太坑,也是因为导演和编剧确实有意误导。
换个角度看,这部电影只是没有想要做成100%惊悚片的意图,而是努力往温情路上靠,否则,它也可以做成经典惊悚片(例如1999年那部全球风靡的好莱坞悬疑惊悚片。这两部电影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巧在,我记得那部电影是印度裔导演),而不是现在所呈现的这样:一部带了点惊悚的悬疑故事。
相对于悬疑的部分,我更欣赏这个故事里最现实的那部分。有时候会惊讶于它的尺度,惊讶于它所展现的真实。当镜头在大街小巷里跟着人物推进的时候,觉得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表演,都自然无华,毫不做作。
整个故事看下来,我认为没有任何细节问题(如果有人觉得结局不可思议,那也只是表示对于整个故事的定位跟导演的想法不一样,却并不代表这个故事本身的叙事逻辑存在问题),最开始一条主线三条辅线的展开,不同身份的人物迅速登场,但叙述手法流畅,虽然繁杂但并不混乱。所有人物的出现都不是多余的,任何镜头到后来都会有个合理的交代。
于是这样的电影,结构紧凑,毫不拖沓,观赏起来非常舒服。
在我眼里,此片的剪辑、画面、音乐都很棒,在制作水准上相当不错。情绪的渲染层层递进,恰到好处。这也是让我觉得此片为佳作的原因。
这电影打动我的,在于它想要表达的残酷和痛苦,以及残酷和痛苦背后的温情。
当妓女跟警察讲述她朋友的故事时
当警察跟妓女展示他钱包里的照片时
当夫妻俩在屋里望着彼此,内心希望走近,最后只是默默擦肩而过
当夫妻俩在楼下争吵时
当他望着她渐渐远去时
还有最后的最后,真相大白,尘埃落定,两人的背影……
很多场景都让我内心里触动。
于是,悬疑什么的,到最后感觉一点都不重要了。
我最喜欢的是夜里警察与妓女见面的各种片段。
似乎充斥着欲望,克制而隐忍的,又带着某种想要倾述或是挖掘的意图,彼此试探。两人对话,暗地里交锋,又相互倾慕,信任,彼此慰藉。
某一瞬间,觉得这或许是场爱情,柏拉图似的,深情却克制,优美且惆怅。但在另一刻,觉得这两个人之间仅仅是因为案件而带来的际遇,不过是彼此的述求刚好得以互补而形成默契而已。
阿米尔汗的表演依旧很赞。跟三傻大闹宝莱坞比起来,完全是另一个人。他把那种内心里饱受煎熬、但又正直的警察,表演的入木三分。
而且穿警服留着浓密八字胡的他,虽然是个有些发福的中年男子模样,但总觉得十分帅气,且有股不怒自威的霸气。
另外,听说他为了拍这部电影,学了3个月的游泳,旱鸭子的蜕变,勇气可嘉,在水底拍摄的效果也相当不错。
关于最后某细节的感想(下面涉及关键情节剧透)
于是,想起女人在岸边跟警察说的那番话……
“世间从未有过她们的痕迹又何来人间蒸发”这句话,在她第一遍说时我是感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命运悲凉,在第二遍回放时则表示这其实是一种暗示。但当尸骨焚烧之时,我又想起这句话,不由深深叹息她,以及很多如她一样的人的命运。
又及:此片到底还算是惊悚片,在知道真相之后,回头再看某些本来感觉正常甚至可以说是优美的画面,现在则在音乐伴奏下感觉背后有点发凉。
最后感谢深影的翻译与制作!
《觅迹寻踪》观后感(二):细微之处的感动
片子有几个打动我的情节:1女主说的那句:“一个女孩失踪了,却无人问津”。 “世间从未有过她们的存在,又怎么会人间蒸发呢?"一个妓女受伤在地,却无人救援,所有人都冷漠的离开,甚至企图掩盖罪恶。这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冷漠与自私。在上帝面前,生命都是平等,然而现实却不是如此,总有人喜欢用某些标准来衡量生命的重量,这不禁让人心寒。
2虽然塔姆尔在剧中是个反面人物,但是我却挺喜欢他的。在他身上看到社会底层人物的悲哀,也看到他为追求自己幸福的努力。
3其中男主人公与他妻子的对话,值得我们反思。”你能跟我交心吗?哪怕就是陪我一个晚上?我们能像夫妻一样亲密无间而不是比陌生人还要陌生?“任何一段感情都需要沟通,理解,否则感情就只能变成关系,夫妻就成了共同运营一个家庭的同事。
刚看这部电影时,就有一种悬疑片的感觉,看到最后被它所阐述的意义所感动。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社会底层人民如妓女,混混的生活,他们的生命不被人重视,尊严被人践踏,揭露出人性的丑恶与冷漠(虽然不是很明显)。能用悬疑片的角度拍出这样的视角,不错。
但还是有些缺点,就是男主的形象不行,那堆胡子太难看了。不过女主还挺好看的,够风情万种。虽然片子有点长,但已习惯印度电影的幅度,不像某些国产片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添加无限的情节,破坏了剧情的完整性。
《觅迹寻踪》观后感(三):阿米尔汗用他的温情关心着世人的悲痛
看到一个采访,问阿米尔汗接这部电影时是不是喝大了?阿米尔说,他是真的很喜欢这个故事才接拍的。看过之后我明白了,阿米尔喜欢的是什么。
这部电影对各种情感的描写,真实、细腻、丰富、动人。父亲对儿子死去的愧疚,与妻子之间复杂的情感,继而与妓女更加无法说清是暧昧、慰藉、还是同情。这些错综复杂的感情关系,又都包裹在一段离奇的案情之下。情感与案情都被寄托在了一个似乎虚幻的通灵故事架构下,然而它们其实无比真实。
对往事的愧疚、夫妻之间的不理解、社会对于最底层人的残酷,这些都那么赤裸裸的存在于我们周围生活中。借由通灵的故事,这样一种浪漫的表现手法,阿米尔温情地关心着世人的悲痛,并时刻保持着对美好的期待。小瘪三对老妓女的爱情,男主对女主真诚的帮助,解救她的朋友,这些都是残酷现实中依然闪烁着光亮的美好。哪怕世界再无情,我们都该热情并勇敢地拥抱它,终有一天会度过悲痛回归真情。
《觅迹寻踪》观后感(四):觅迹寻踪-其实最应该得到救赎和解脱的是阿米尔汗
这部《觅迹寻踪》是由阿米尔汗主演,在2012年上映的一部悬疑、惊悚题材的电影,你没有看错,可能很多人还停留在当年印度歌舞片的时代,但是现在的印度电影已经不是当年的印度电影了,阅片量高的人可能知道,阿米尔汗是印度的国宝级人物,他导演或者主演的电影在国际上口碑都不错,比如影迷们比较熟悉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地球上的星星》、《我滴个神啊》、《未知死亡》,还有今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等等,平均每年一部电影的样子,非常勤劳认真的电影人。一般看到一部印度电影是阿米尔汗主演的,那这部片子大可以放心看,因为不会太差的。
言归正传,咱们说说《觅迹寻踪》,电影片头的配乐非常好听,看完电影回头一看,这首配乐完美展现了电影的主题,因为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印度孟买的红灯区,而这首音乐恰好表达出了孟买红灯区的纸醉金迷,孤独,迷失,甚至带了那么一点点不可掌控的绝望,不过大家请放心,导演还是想通过电影带给大家温情和希望的。
故事由一起离奇的车祸开始,阿米尔汗饰演的警察负责调查这起案件,这是其中一条线,另外一条线就是让阿米尔汗和妻子难以释怀的儿子的死,两条线同时进行,互为辅助。这期间有一段阿米尔汗回忆儿子的死的片段,我觉得导演处理的比较好,儿子的死让阿米尔汗一直在自责,所以他在脑海中一再的想象自己当时陪着儿子的情景,想必导演是有这样的经历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是有同感的,一个人如果做了让自己非常后悔的事的话,会在脑海中反复想象如果当初没那么做的样子,这里阿米尔汗饰演的爸爸(警察)就是这样,他想象自己如果当时跟儿子下棋或者他陪儿子一起玩儿儿子就不会死了,而导演把这些想象也拍进了电影里让我们体会爸爸的深深的自责,这个细节是可贵的。
车祸的调查陷入了泥潭,这时一个女人的出现为阿米尔汗提供了信息和灵感,貌似这个女人还能让阿米尔汗放下压力和自责。
这时妻子那边也认识了一个有通灵能力的女人,通过这个女人妻子可以和儿子进行沟通,当然阿米尔汗知道了之后必然无法理解妻子的行为,他觉得是不应该相信这些的。大家应该知道在我们国产电影中是不可以出现灵魂之类的,所以看到这里心里就在想:“啊!还可以这样!”也许是信仰吧,在印度电影中,这种情节就没有关系。
在破案过程中,随着和那个女人的交往,线索渐渐清晰,而那个女人的预言都一 一被验证,好了,情节说到这里就不能再继续了,剩下的请各位看官自己去体验吧。。。。。。
作为一部还可以的电影必须要达到的标准:
1、故事情结完整,也就是说导演得把这个故事编好了编圆了,有头有尾。
2、故事情节吸引人,也就是说导演要有能力掌控情绪,哪里紧哪里松,要能够调动观众情绪。
3、让观众看完之后有回味。
一般来说能做到前两点这个电影就能看了,如果能做到第三点那这个电影就不错了,而《觅迹寻踪》这部电影每一点都能达到70分以上,所以是一部可以推荐给大家的电影,希望大家喜欢这部电影。
《觅迹寻踪》观后感(五):还算不错的印度电影~ 只是有点太出乎意料(剧透)
一直一来对印度电影不怎么感冒,主要是印度电影又唱又跳的很接受不了。。。 看这部戏一是因为男主角的愿意,二是心想一部悬疑剧我看你怎么拍成又唱又跳的! 这部可以说是我成年后看过的第二部印度电影(第一部是《三傻》)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印度黑白的复仇电影,名字不记得只记得掉进了冰窟窿里然后不能不用身体相拥取暖,最后和老虎鳄鱼搏斗什么的。另外还也看过老妈喜欢的《大篷车》。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当侦探片来看,由于本人见过来自各国的美女,并且受来自印度的小宝贝Sunny Leone的影响,有了对印度美女的鉴赏能力。早知道美女无国界, 当然印度也是可以出美女的。 其实这片女主角长的也挺不错的,好像在印度也挺出名的,看她那小样勾搭警长也挺有意思的。还心想警长应该把这小妖精收了呢。
结果后来尼玛侦探片变鬼片啊!!!!!!
当时反映就是 Holy shit!!!!!!!!
这小妞尼玛真不是人啊!!!!!!!
哥有被吓到啊!!!!!!
阴茎都萎缩了啊!!!!!!!
警长当初要是把持不住还不得阳痿啊!!!!!!
好吧,除美女外呢,说下剧情。这电影的剧情还算挺老套的。 有点像以前的香港鬼片的印度版。 如果看过《三傻》觉得还不错的话可以再看看这部印度电影。
《觅迹寻踪》观后感(六):觅迹寻踪。
评分:7分 先来感叹一下,话说这电影的类型还真是丰富啊!整部电影看下来总体不错,悬念还算可以,可惜有些拖沓,不够紧凑,看着有点累。然后这电影到结尾实在是太扯淡了,当然这么说也不够靠谱,毕竟前面提示还是比较多的,可是一下子从现实到灵异,实在略感蛋疼。本片是我比较喜欢的印度演员阿米尔汗主演,他的演技不必多说,确实好,确实到位,而后震惊的是,女主角竟然和《三傻》是同一人,两人再度携手,看头颇有。只是呢,相对而言,我觉得《未知死亡》中的女主要更为漂亮,更为迷人。我觉得影片要表达的东西还是挺好的,呼吁人们要负责任,宣扬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种理念。
《觅迹寻踪》观后感(七):觅迹寻踪
很棒的电影,有谁不爱印度电影呢!一个突发的死亡事件,引发一场关于这个事件的调查,电影一步一步揭晓谜底,一名妓女对话一名警察,在关联的故事中提示着一些必要的信息,故事讲得很清楚、明白,略显复杂的人物关系但却都显得很必要,破案的部分就已经还算不错了。
故事中夹杂男主角警察的私生活,对意外死去儿子的怀念,这里引出悲痛的妻子坚信和死去儿子对话的桥段,但他始终不相信这些灵异的事。
好的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来了,看到最后,这个悬疑的犯罪片变成了通灵片,通灵的男主角正是这名警察,让人震惊,并且通灵的部分让人觉得很合适。原来死去的妓女一直存在在这个警察身边,等待他的到来,电影最为巧妙的是,当妓女和警察聊天的那些话题,一些感人的辛酸和经历,最后都解答了通灵的谜底,并且当警察回忆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都在给他投入这样的信息,这样的一段对白在电影中起到了两次重要的作用,这种编导手法实在高明!
电影是犯罪加通灵题材,很有意思,其实想想,在和儿子通灵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埋伏着真正的灵魂不散。最后由于妓女的灵魂显现,也就解释了意外车祸的原因!
《觅迹寻踪》观后感(八):生死寻觅
当人们无力解开某道难题或反复求索而不得的时候,往往便会寄望于某种虚妄之望。这抑或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我从来都不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我相信这个世间有太多不为人知的隐密生灵以及超自然的能力。他们与我们一同存在于这个宇宙中,即使是在不同次元。
男神阿米尔汗蓄起了胡须,依然帅得一塌糊涂。
在调查一桩交通事故时,他抛开一些莫名其妙的说法,渐渐梳理出一些旁枝末节,但仍然不抵真相。与此同时,被一个自诩能够通灵的邻居勾起一直深埋在心底的痛苦。那是他早逝的儿子。7岁的儿子与伙伴一起划船嬉戏却不幸落水,飞奔过去的他和妻子拼尽全力也只是救上儿子的小伙伴。从此之后,他们的家再也没有了欢笑。
他是爱他的妻子的。不然他也不会陪她去看无趣的演出。他只是自责得太深。尽管有太多不舍,他还是相信人死不能复生,生死之距,遥遥无期。所以,当听到妻子说起一些虚妄之言,他勃然大怒大发雷霆。
思念,愤怒,自责,加之无有头绪的案情,他消沉痛苦无以自拔。幸而遇见一个风尘女子,貌美如花又善解人意,与她在一起,他终于能够放下所有的重荷,如孩子般沉沉睡去。
他也终于理顺了案情的前因后果。当水落石出,他却失语。那个女子,分明已是鬼魂。
至此,他也终于相信,这个世界并非如他想象中那般非黑即白。“只有那些痛苦的人,生死才都能在一起”。他重新安葬了她,使其魂魄归位,进入轮回。而他也终于听到了来自于另一个空间的他的儿子,对他所说的话。他知道,他依然还拥有着儿子以及妻子,他们永远都会在一起。
阿米尔追寻的是线索,更是自我救赎的路径。
阿米尔汗之前并没有拍过类似的影片。但对于印度这个重宗教的国度,拍出这样的片子并不意外。细节处理得特别棒,男神的演技当然了得~~尽管没有了传统的印度歌舞,其中的片头片尾及插曲仍然引人入胜。尤其片头,魅惑撩人又饱含辛酸,真实道出印度风尘女子的生活状态。
《觅迹寻踪》观后感(九):罪与罚的选择
罪与罚的选择
作者:桂强
崇拜阿米尔汗已经很久了,一直期待他的新作诞生,今天终于能够看到他执导并主演的新片——“觅迹寻踪”。
和阿米尔汗的其他影片类似,渗透了对社会问题的揭示,人生的思考以及人性的剖析。
关注最底层人的普通命运是这部电影表达的主题之一。在贫穷的社会最底层里,妓女、拉皮条的,这些令人觉得卑微的人身上也有真情真爱,许多上层人物身上丧失了对人性的关爱,他们漠视生活底层人的尊严和生命。
就像那个妓女洛奇说的,“因为这份职业,今天叫洛奇,明天叫卡西罗,不停地变换着自己的名字,政府没有他们的记录,别说受恐吓受凌辱,就是失踪了,人间蒸发了都没有会关心。”三个男人带着妓女洛奇去公寓的路上,发生了意外,洛奇和其中一个男人都受了伤,因为拯救一个婊子的生命会耽误拯救朋友生命的时间,他们像丢垃圾一样丢掉了她。最后,洛奇死了,变成了一个幽灵,对不救她的几个人展开了报复。后来他遇到了警察苏里,她觉得苏里跟别的人不同,他是关心别人,绝不会视别人的危机于不顾,是一个值得信耐的人。当苏里带着罪犯驾车回警局的路上,同一个路段,洛奇的幽灵再次出现在马路中央,车子疾驰,方向猛地一转,警车坠入海中,苏里打不开车门,在接近丧命的瞬间,洛奇的幽灵救他浮出了水面。故事的结局简单直白,苏里终于认识到自己,应该从意外造成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回到现实中来,关爱家庭,关爱妻子。
警官苏里也是一个有心理阴影的人,多年前,一家人在湖畔的的公园玩, 5岁的儿子不幸落水溺亡,苏里的内心悲恸不已,并一直深深自责,自感儿子的死是自己的责任,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了意外的发生。儿子意外溺死之后,他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以持续的工作来减除内心的伤痛,他逃避家庭,冷淡妻子,克制自己的内心,以此来惩罚自己,向死去的儿子赎罪。其实他并不知道,他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逃避现实,逃避那场无法使自己解脱的意外。和苏里负责侦察的那场离奇车祸中的那些男人一样,面对意外产生的罪与罚,他们都选择了逃避。
苏里和幽灵洛奇的相遇相识,苏里的妻子与儿子死后灵魂的对话,人与幽灵对话的这种灵异的情节,不是宣传迷信之说,只是通过这种电影手法,揭示了人性的问题和人生思考,透视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人的生命中会有很多的意外发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我们无法躲避,意外发生了,这不是人的错误,但是如果选择了逃避,隐瞒真相,穷极一切手段规避责任是错误的,或者过于伤痛自责,不得自拔,也是错误的。意外发生了,无论对与错,罪与罚,我们都应该勇敢的面对它,勇敢担负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才能得到解脱。
《觅迹寻踪》观后感(十):上帝是不存在的,oh,不!上帝是存在的
关于阿米尔汗: 依稀的记得一零年的时候在悠悠鸟下载了三傻,看了10几分钟,感觉印度的电影口味还是不符合我,便无心往下看,过了个把月又重拾起这部电影继续欣赏,当看完了三傻之后的我彻底的颠覆了对印度电影的看法,也让我对阿米尔汗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两三年间便从三傻到未知死亡,从未知死亡到地球上的星星,从地球上的星星到为爱毁灭,从为爱毁灭到巴萨提的颜色,从巴萨提的颜色到现在的这部觅迹寻踪,每一部无不让我为之赞叹, 曾很想写一篇关于三傻的影评,对于一部自己看了8遍的电影来说写影评已不再重要,因为那个兰锲已经深深的植入我的内心。
一些其他废话:之所以只打了四颗星,是因为对于阿米的期望甚高,而这部电影并未达到我希望的高度吧。 印度电影普遍是层层递进,刚开始让人觉得电影很无趣一般,中间的时候发现电影还算不错,结尾之后不得不感叹。再此并不打算对电影的一些情节分析,对于一部犯罪类型的片来说叙述电影情节并无太多趣味,反而变成了一个电影简介来剧透,此非我本意。既然不去写电影情节,那么接下来想表达的内容的也会与电影的关系不那么紧密。
自己的感悟: 楼主生于农村的一个80尾的男孩,农村的家庭都比较迷信,特别是爷爷奶奶那辈,逢年过节的都喜欢烧香拜佛,老人家就总爱让我前去拜佛为自己求以后能考个好成绩,以后能出人头地云云,小学的教育就已经告诉我们世界上并无鬼神,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某party,每当让我去拜佛的时候我便一副不情愿的表情,总觉的老人家们都迷信的要死,不懂科学,便犟着嘴对他们说要是佛主真那么灵验,我还上学干嘛,天天去拜拜不就好了。
起初阿米饰演的suri和我小时侯的观点几乎一致,他无法从孩子死亡带来的悲痛中走出,也不相信妻子所谓能通过邻居与死去的孩子沟通,因为suri也是一个无神论者,他相信科学,觉得妻子这样做都是徒劳的。只不过自我安慰摆了,他不相信一个死去的人能够荒诞到能与活着的人进行某种方式的沟通。
上了大学之后我才慢慢开始自我反思,一直在想那么多年的教育我究竟从中学会了什么? 老师教会了你加减乘除,乃至微积分,线性代数,教会了你发现我写的影评当中出现了多少错别字,出现了多少的语病,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教会你独立思考问题,教会你人需要有一种信仰。我们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坚信科学能战胜一切,没有任何信仰的年代。直到等我们长大了,走上社会的时候发现科学无法战胜的是人心,而我们大多数人的信仰于是乎变成了金钱至上。
三傻中兰锲教别人手捂住胸口,对自己说一声all is well,少年派中pi坚信自己能与虎共存。爷爷奶奶曾经何尝不就是和兰锲一样呢?他们只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告诉自己的内心,一切都会平安的,我以后能出人头地的。原本想以此抨击下当下的社会,当下的中国,想来还是算了,只是一个影评而已,还是不去掺杂太多的东西。
uri最后读着孩子的来信哭泣了,而我也哭泣了,身为农村长大的80后各种的辛酸,大学毕业后奔波与喧嚣的城市,中国的科学教育教会了我上帝是不存在的,然后阿米尔汗却教会了我上帝是存在的,心中留一处绿地给上帝,永远的保留一个纯真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哪怕看见的几乎都是黑暗,总会有那么一处有一道亮光。
还有一个月就是我的本命年了,再此为所有有梦想的年青人祈福,愿你们都能够梦想成真。 电影并非只是一部娱乐消遣用的电影,有时它让你胜读十年书。
假如上帝确实不存在,那么就有必要创造一个来 ----------伏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