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这世界的角落》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在这世界的角落》经典影评集

2018-06-10 21: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这世界的角落》经典影评集

  《在这世界角落》是一部由佐藤东弥执导,北川景子 / 小出惠介 / 优香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一):让我想起了那部日本动画片

  叫什么名字来着,《再见萤火虫》。

  一样是很温润感人的电影,一样是讲二战中受苦的日本百姓

  记得那部动画片的评论,有人说,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是日本人拍了这样一部电影。

  当时不好说什么,因为这部动画的主题单纯,就是战乱普通百姓带来的伤害。没有提到什么敏感或准确的二战内容。一个小孩子,对自己父亲,一个军人崇拜,这些都没什么不对。在小孩子的眼里,太缺少是非,只知道最表面的伤害。这些都算合理

  但是这部电影不同,他的主题太明确。就是讲日本在二战中,被几个很厉害有很多武器国家联合投弹。而他们只能组建妇女队伍练习竹竿稻草人。这部电影有政治思想

  在周作父子对话时候,我以为他们在反思,反思日本不该发起并持续这场战争,给自己的国民造成了多么重大的伤害。如果是这样,那我到愿意给这部电影5星。

  可事实不是。这部电影的尾声,当收音机里一大段敏感内容放完。女主角丝丝的思想和立场是非常明确的。而且几乎是模仿了中国一贯的抗日片的风格。她说,怎么可以投降,怎么就屈服了,我还有一只手,还有2只脚,还有身体,怎么就屈服了这些有先进武器的国家。美国、苏联,都要打我们,我们应该不屈不挠,战到最后,坚持到底。只字不提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

  最后,日本人都有颗坚强的心,在支离破碎之后,努力微笑的重建家园。还真是不屈不挠的感人故事

  如此有明确政治色彩的内容。

  如此颠覆历史,简直可耻

  写这么有政治情绪的评论, 我也很意外。

  我一直喜欢日本的许多东西。但其实很多日本的文化是来自中国。骂完日本,我更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日本扭曲事实也可以做的这么好。为什么电影里女主角穿那么难看衣服也很感人。因为那些细节都非常真实啊。

  中国纪录真实的过去,就那么难啊。

  文化不是票房,不是华丽场景投资,不是夸张的效果奇怪服装造型。我们有最真实的过去,最丰富的文化。为什么中国拍了那么多电影电视,观众却还是搞不清汉服、唐装的区别在哪。还是闹不清《红楼梦》里的人该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

  我们中国真实的过去,难道就见不得人了。需要现在的设计师设计过去?

  看看韩剧,看看日剧,我都怀疑中国没有过去,连服装都要编要重新设计。谁相信国人的历史?

  日本人用真实的细节,编造大段的谎言,骗到多少人心

  中国人用脱离事实的场景,强调一段史实,却常常不得人心

  扯的我自己乱了,唉,看完电影心情复杂。又感动又气人。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二):极权盛宴技术统治时代的小资产阶级观众与 电影里旧极权主义恐怖统治下的中世纪小农

  从相对的角度来看,如果说伟大导师马克思的理论时代,所强调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与无产阶级,也就是说,世界革命自然爆发;那么,到了伟大导师列宁的理论时代,关注的就是反帝国主义人民,世界革命被主动推动,并且深刻改变与促进了人类的历史与现代化进程;那么,流落欧美的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先生、西奥多先生等学者们,则更多的强调了失望大众概念。他们亲历了法西斯在一战后的全面崛起,同时,他们也亲历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极权主义,在技术统治时代的稳定性,所以,在马克库塞的名著《单向度的人》里,如果说阿多诺的批判是隐含性的,马尔库塞则直接明确的提出了,大众失去了革命性这一尖锐的论点。

  这部电影很讽刺个人之所以会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去年的票房,被一些日本评论家成为“御宅的胜利”,其中有一部动画电影,跟这部电影是同名剧本。然而,实际上,御宅文化在萌文化崛起之前,实际上滞后的继承了一些欧美60年代的马尔库塞思想,在那个技术统治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文化工业产品也没有彻底市场化、商品标准化,于是,一些60年代欧美的反资本主义自由叛逆思想也几经流转传到了喜欢时髦的日本,御宅文化,很滞后的最后表达了这些上个世纪欧美的60年代命题。而到了今天,御宅逐渐被日本皇国的新统制手法所整合,现代极权主义的技术统治逐渐完善,所以,2016年的日本票房不能说是御宅的胜利。先看新海诚的作品,新海诚大师的作品从秒速五厘米开始转向,2011年追逐繁星孩子在日益发达的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市场上失败了,新海诚大师从言之叶之庭开始,开始彻底现世化了,这距离他充满早期御宅气息的《星之声》传说,十年了……御宅那滞后的叛逆,也终结了。

  至于另一部动画电影,この世界の片隅に……只要看看这部2011拍摄的日本社会主流电影,就能明白,那根本就不是御宅的胜利,而是日本旧极权主义恐怖统治下的中世纪小农,与日本现代发达工业社会极权主义技术统治下的小资产阶级小市民的 大胜利。他们才是主流,他们这些主动的奴隶们与他们的统治者一起,作为资本与权力的主流 大胜利。

  2011年的この世界の片隅に电影版甚至比漫画原作更像原作,很简单,画漫画的不是御宅系的亚文化,他是个很聪明的依附者,就是这样的漫画家懂事的漫画家,慢慢的把御宅文化里滞后的叛逆与自由全部置换为小资产阶级小市民与封建小农的道德观。很悲伤啊,御宅的世界,冈田斗司夫错了,不是萌的崛起导致了御宅亚文化的崩溃,而是日本社会资本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介入,才导致了御宅文化的崩溃,萌的崛起,很可能只是一种消极的抵抗罢了。很快,萌异端也被技术统治时代反应迅速的资本主义文化市场,变成了标准化的商品:可明码标价的、民族主义的、体现日本国家主义价值观的……

  所以,只要看到这部2011年的,比原作还像原作的この世界の片隅に电影版,就很容易明白,去年的この世界の片隅に动画电影版,其实不是御宅的胜利,而是资本主义现代发达工业社会极权主义的胜利,是旧极权主义恐怖统治下的封建小农与现代极权主义技术统治下的小资产阶级小市民的伪道德胜利。很遗憾啊,黑锅还得由逐渐走向消失的御宅文化来背。

  从法兰克福学派核心人物,所经历过的欧洲二战历史看,那些德国当时的小资产阶级小市民,与那些容克帝国统治下的旧时代小农残余们,当他们听说,他们能得到3000万外族平民土地时,他们只听见了生存空间、土地这些被属格修饰的名词,但他们没有注意到属格名词:3000万外族平民,这就是屈折语的狡猾么?因为属格与原型不同。这与儒家君子远庖厨一样,起到了一种伪道德的掩盖作用,把所得财富的不义性就抹消了。那被德国资本家与容克贵族地主残忍计划消灭的3000万他国平民,他们经历的死亡恐怖、折磨、殴打、性暴力饥饿、超体力限度的奴役等等恐怖遭遇,那些战胜国的小资产阶级小市民与封建小农难道就真的不知道么?但是,上面那种属格与原型的相隔,就像儒家君子远庖厨的虚伪一样,那些小资产阶级小市民与封建小农,就绕过了他们虚伪的道德观。于是,那些列强之国的小资产阶级小市民与小农,就那样冷漠的看着与他们有着相同阶级生活情感的平民、穷人们,遭受痛苦与折磨,然后走向死亡。

  现在把视线转到二战的东方战场上,试问,日本视角的226兵变里,那些被描述得“民不聊生”的日本穷人,当他们占据了中国东北等他国土地时,他们作为穷人、中世纪小农与小市民,他们是否关心过跟他们有着相似贫穷生活经历的那些他国受苦之人?没有,甚至,当他们看到二战时我国东北平民被日本兵赶到荒原挨冻挨饿时,当他们看到盟军俘虏在路上被日本兵折磨的时候,他们也在积极的表达他们的胜利感,在小资产阶级与小农阶级的虚伪道德观里,被鼓吹得感人至深的,所谓小市民小农的良知呢?毫无疑问,这些日本开拓团的封建小农与小市民,他们有良知么?

  现在换另一个问题,那些日本开拓团的小农小市民真的以为他们能依靠占据他国无辜平民的财富,而变得生活美好?恰如2016年微弱话题电影赴汤蹈火里的台词牛仔用枪炮抢走了印第安人的土地,而银行不用枪炮,就抢走了牛仔的土地。再多的新土地与新财富都无法满足权力与资本的胃口,最后那些紧紧贴着日本军国主义屁股的日本开拓团小农小市民得到了什么?被屠杀,被他们自己人屠杀。其实,226兵变的下层军官其实部分的提出了,那些穷人不过就是财阀与贵族的道具棋子。小农小市民阶级的可悲性就在日本开拓团的历史里充分表现出来了。如果226兵变的下层知识分子军官真是为了惩治贪官权贵而暗杀了那么多高级军官、贵族(被击杀者中也包括东条英机的好友),那么他们反财阀权门的理想武士道比大正时代更符合日本的工业化时期浪漫主义标准,然而,在古东方专制特征显著的日本,下层知识分子并没有多少能力。后来成为开拓团的日本小农小市民,在观望(之后被他们的天皇与皇国军队屠杀);上层权门财阀全力镇压(最后,上层权门中的大多数人,在战后脱去皇国军装,改成西装革履,变成了民主人士,依然是居于日本社会的统治地位,最显著的、大众比较熟悉例子,就是今天的安倍晋三)。

  其实,在历史上,社会主义运动之外的欧洲社会变动里,主导变动者在社会变动之前,一般都会猛力批判小农小市民阶级,为什么呢?西欧小资产阶级小市民有着一定的少量财产,而西欧封建小农则完全充斥着被恐怖统治的基因,即便旧时代再怎么人神共愤,他们宁可观望,也不愿意主动参与,这种小市民小农的道德观决定了他们稳定社会的主要价值,于是,在欧洲的社会变动之前,那些主导社会变动的西欧权术者与知识分子,都会分别从权术与理想主义的角度,批判这些中世纪小农,与小资产者小市民。当社会变动发生后,西欧知识分子的理想就该退却了,只有与新的或旧的资本与权力形成联盟的,权术者才能控制局面,于是,西欧的权术者在社会变动后的早期困境里,不可避免的需要内部积累,于是,有了社会变动前的批判,那些曾致力于稳定旧时代社会的小农小市民,就成了被收割的财富绵羊。这个时候,西欧的知识分子再次站出来表示,这样是不人道的,是不对的,然而,西欧社会变动之后,权力掌握在西欧权术者手上,所以,西欧知识分子被排斥,那些西欧权术者深知西欧小农小市民阶级的劣性:虚荣,他们利用这一点,很快就做到了借刀杀人,直接利用小农小市民把西欧的知识分子排斥开了。然后,社会变动后的新时代,开始稳定了,于是,小农小市民再次因为其稳定社会的作用,被放置,等待被批判与被收割,而他们,也积极参与了这些社会变动的准备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运动之前的知识分子,就一直处于殉道者的奇怪状态,不断反复走向牺牲。当然,这种不良的局面,在伟大的社会主义运动诞生之后,就结束了。

  实际上,马尔库塞先生等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现象,早在后马克思时代与列宁时代之前就开始逐渐出现了,英法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使用初期技术统治的手段雏形了。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里提到过,在一战之前,法国的平民,因为城市化早与经济拮据,也开始学上流社会做节育,而一战爆发在即,封建属性浓厚的德国容克帝国,人口开始超越法国,于是法国为了战争的兵源,为平民提供了早期的社会福利,稍晚于受社会主义刺激而出现俾斯麦福利,于是法国城市平民开始生孩子。到了这里,还有第二次机会,在一战爆发在即时,恩格斯导师极力呼吁,各国平民不要参与帝国主义的狗咬狗战争。很遗憾,一战结束后,那一排排的平民士兵、那些在法国福利鼓励下生出的年轻生命们,他们的墓碑,至今,是否如一战刚结束不久时那样……

  所以,这些可悲的日本开拓团小农小市民,他们的道德观,也是他们自身的死亡预言。战后,强烈现实冲击,使得日本的穷人与平民在望着社会高层摇身一变时,变得愤慨与叛逆,但很遗憾,他们不是知识分子,无恒心,这种叛逆很快就结束了,于是,就有了今天这部象征着封建小农与小资产阶级小市民价值观的电影,この世界の片隅に电影版。

  这部电影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画这部漫画的作者,有良心么?

  实际上,在二战时,电影里的广岛及吴市的军港,不是用来运输屠杀侵略他国用的陆军兵力的集结输出点,就是海上侵略舰队的补给集结点。后世历史资料显示,美方在进行子弹轰炸之前,就被受各界知情人士(比如爱因斯坦)的劝告,于是,美国向日本皇国提出了警告。所以,日本皇国与他们挚爱至今的皇国军队,明明有着充分的时间来疏散平民,然而,拥有财富与权力的贵族财阀军阀,当然也有垄断信息的权力,他们并没有疏散平民。

  当广岛、长崎遭到核爆轰炸的时候,日本皇国的财阀、贵族们,他们那些权门豪族依然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封锁了消息,日本其他地方的平民与穷人,根本就不知道,广岛与长崎遭到了核爆轰炸。

  但在这部电影,所谓漫画原作的作者(没有自由与叛逆的精神,都不配叫漫画家),还有去年的动画版电影,都把皇国民族主义的象征大和号描绘成了他们的守护者。真是一群,权门走狗啊。

  要是那些逐步接触了真相后的日本战争世代平民穿越时空看到了这部电影,他们会有何感想?他们亲眼见过,那些不用上前线,成天在后方叫嚣着“玉碎”的军国主义军官们,在战后摇身一变:西装革履,民主人士。而平民的家里,死的死,伤的伤,贫穷饥饿,他们那时还有小农小市民的日本皇国民族主义情怀么?很显然,只有饿肚子的难受感觉,如果是逐渐接触了真相后饥肠辘辘、倍感不公的他们,看了这部日本皇国主义电影,我能猜到电影院里会是一副什么景象。

  然而,时代改变了。现在的日本小农小市民阶级,正处于等待被权术者批判与收割的状态,右翼知识分子一边掩盖着书生气,一边欺骗着他们,而他们,一方面因为虚荣心憎恶着左派知识分子,一方面自愿接受着欺骗,这就是这个可悲的世界,其实这部电影的标题应该改为:この悲しい单向度世界の片隅に。

  看了这部电影,以及2016年动画版的各种高分与日本的高票房,我不禁感慨道,技术统治时代的发达资本主义极权主义,真的是,连人心都能用心理技术控制住。不禁想起了,历经坎坷的马尔库塞先生,在他著名的《单向度的人》里的那句话:当今的大众,失去了革命性。

  《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三):我还是不能平等的评价这部电影

  本来搜的动漫版的没想下了个真人剧情版的就看了,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能打动观众的,故事剧情娓娓道来了一个广岛女孩战争年代的人生经历,因为战争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身边的亲人好友一个个的离世,让女主感到没有归宿,最后结局男一号的一句话照应全片开头让女主打开了心结接受了男主,我打4星。但是作为公务人员,我不得不说我有民族偏见,电影一直讲自己是受害者没有丝毫的反思,最后居然认为自己国家是被暴力镇压不得不认输,没有反思自己国家发起的战争是谁的错!还有,不就是死了几个亲人好友嘛,老公还在呢,家庭还在呢,同一时期中国的南京大屠杀,各种惨案,许多家庭妻离子散甚至灭门,那是谁的错,那个更惨,减2星

  《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四):最尴尬的写错电影了

  第一次写影评。在贴吧里看到有人说这个电影,于是下载来看。之前看日本战争题材电影不多,但这次很认真的看完。说说我给五星的理由。

  先谈感觉,整部电影都透着莫名的感动,每一个画面、主角颜值、演技、一个神情。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二战的残酷,但整体的画风确实是唯美的,让人感动的。这部电影最大成功之处就是在于它不主要去讲述战争下的日本国内残酷的现状,而是去描述在这巨大残酷旁边哪一点点仅存的幸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美好和残酷现实的对比之中突出战事无情和人们在这悲痛之中坚持下去的动力。

  简单谈谈内容,一句话讲述:这是一部由二战后期残酷而真实最后以完美结局的现实部分夹着普通而唯美的二战前期回忆部分的故事,回忆讲述的是男女主角小时候相识到婚后美好同时夹杂着小插曲的普通战事下的生活。现实结局是男女主角在日本投降后过上了“残缺的完美”生活。

  写的不好,但我会坚持下去,直到写出很棒的影评。

  《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五):难道这一段真的是想表达那样的意思么?

  そんなん覚悟の上じゃなかったんかねえ。最後の一人まで闘うんと違うたんかねえ。今ここにまだ何人もおるのに…。左手も両足も残っとるのに!うちはこんなん納得できん。

  正義だのいうて暴力で押さえつけとったいうことじゃ。じゃけぇ、暴力に屈するいうことじゃ。

  返して…。晴美さんを…返して…。哲さん…。哲さんを返して…。リンさん…リンさんを返して!返して!返して!返して!周作さん…。周作さん!何でここにおらんの!

  我不知道导演在这段里想表达什么思想:想表达战争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伤痛,然后虽然伤痛如此巨大,但还不要轻易认输,要战到最后一人。然后还在报怨美国、苏联等这些大国不应该加入进来合伙欺负日本?

  是这样的意思吗?

  《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六):谢谢你在这世界的角落找到了我

  影片以女主丝丝受伤后做的梦开头,分别出现了丝丝与周作幼时与成人相见的画面,接着倒叙整个故事。丝丝是一个爱绘画、善良淳朴又很迷糊的人,有着美好的心灵。面对自己倾心已久的青梅竹马水原哲,虽然等到的是迟到的告白,却依然充满感动。 虽然丝丝是一个有些木讷的人,却也察觉到了白木铃与自己丈夫间有着过往,这让她对自己的“替代”身份感到难过,但她仍旧关心着铃,甚至把她当做朋友。对于径子来说,丝丝比她幸运很多,尽管她有些不满,却也逐渐被她打动,女儿晴美的逝世让她备受打击,但她并没有一直责怪丝丝。

  影片的背景设定为二战期间美国与日本的太平洋战争,也重现了1945年广岛被投射原子弹的情景,战争的残酷使得许多日本军人与人民失去生命,猝不及防的空袭总是不断上演,尽管日本属于二战的帝国主义军队阵营,但这些生命的确是无辜的。一开始就知道会输却仍要去打战,因此战败时径子才会感到高兴,而丝丝的不肯认输,实质上是因为她不愿相信战争让那么多人白白牺牲了。不可否认的是不同国家对待同一场战争的立场是不同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反战的态度不能动摇。

  爱情与战争交织的影片其实并不少见,《在这世界的角落》却略有不同,应该说男女主的爱情是在这场战争中逐渐升温,彼此的情感经历在战争中使得两人的心变得更加紧密,而命运其实早已决定要让他们在这世界的角落再重逢。

  影片以一种缓慢的叙述展开,在女主的画外音中推进时间,战争越来越激烈,而男女主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在残酷战争开展的同时,是美好人性的呈现,虽然失去了亲人、朋友、恋人,却依旧保存有世间的温暖。

  《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七):一部不反战的反战电影

  一路走来,失去的东西可真不少

  2017-03-09 老三的日系馆

  人大概在25岁之后开始有了得失心,在这之前,热血沸腾,会觉得现在得不到的以后肯定能得到,现在得到的会一直拥有。

  等过了25岁,身边的亲人开始陆陆续续离开,人便开始意识到,原来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一段感情失去了,没了的不止是少了一个人,而是少了一份独特的记忆和纯真;一个人离开了,没了的不止是一个昵称,而是少了一份能熬过漫漫长夜和噩梦醒来的陪伴。

  于是,25岁之后,女孩成了女人,男孩也成了男人,成年人的乐趣开始向我们开启。从此,再无没心没肺的笑,也再无痛彻心扉的哭,所有的,都是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如果能回到25岁以前,我一定会告诉那时的自己,珍惜眼前的一切,哪怕是痛苦,哪怕是迷茫,因为一帆风顺滋养出的是残废的灵魂,痛苦不堪,才能长出生活的狠劲儿来。

  前天晚上熬夜看完了旬报第一《在这世界的角落》的电影版,看完后感觉灵魂被虐出去了一半。当天晚上就做了一个梦,梦到身边重要的人都离开了,只剩下我,醒来时,好像又回到孤独的中心。兜兜圈圈,总没办法一直保持一种心情,也是蛮累的。

  电影的背景是二战结束前的三年,女主有个青梅竹马的童鞋阿哲,阿哲的哥哥因为船难死亡,于是他便从小立志要成为海军,征服大海,后来正好赶上二战,便必须得赶赴战场。

  女主和他一直心里有彼此,但因为害羞,都没敢捅破这层窗户纸。男主反而说出了要是觉得对方不错就答应了的话,而有所不知的是,女主在没回到家以前,都以为来提亲的是阿哲。有缘无分就是这个样子吧。

  之后,女主便和只有一面之缘的男主结婚了,而阿哲则踏向了战场。

  女主那时非常单纯,属于谁对她好,就跟谁的那种,男主周作说了句“我感觉很早就认识你了”这种糟糕的搭讪话,女主就沦陷了。

  于是开始主动习惯作为家庭主妇一样的存在,每天洗衣做饭,喂马劈柴。

  而男主周作作为文官,则继续在本土工作,男欢女爱,还算和谐。

  后来女主因缘巧合,知道了周作其实和一个烟花女子在一起,并且因为求而不得,才找女主做备胎。知道真相的女主眼泪就掉下来了,也一下子就长大了。

  不过难得的是,女主和烟花巷的小三其实认识,俩人有很多共同之处,都单纯,也认真,后来空袭中,小三死了,女主也放下了。而此时,男主周作却又将被派去战场。

  同时,曾经的青梅竹马阿哲也要赶赴最激烈的战场,基本是有去无回了。

  这里有个插曲,就是男主周作竟然主动把自己的老婆拱手让给阿哲(这点我很无法接受,日本人有时世界观真是无法理解),因为他觉得阿哲快死了,你可真伟大!

  但还好,阿哲和女主都稳住了,虽然还是相爱,但都知道回不去了。这之后阿哲死了,周作去了战场,女主被炸了一只手,在广岛的女主家人也被全炸死了,孤立无援的女主没了任何依靠。

  在打算放弃时,周作回来了,她失去了家人,又得到了家人。

  从此一家人便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什么鬼,我反正是看蒙了)

  剧情很难理出来一条线。

  如果要说反战,其实全片看不出来反战,只是在讲生活的苦难并没有让普通人放弃,甚至因为战争,女主更坚强了;

  如果要说爱情的残酷,那么女主和阿哲的爱情无厘头,女主和男主周作的爱情更是毫无头绪,仅仅是因为很小的时候见过一面便爱到极致,太不走心了,而男主周作把自己的老婆贡献出去给阿哲,更是侮辱女主和侮辱她俩的爱情,渣男渣成这样,竟然最后成为了全剧唯一活下来的军人,excuse me?女主还因为周作的回归喜极而泣,这个糖真的咽不下去啊!

  如果要说普通人的无奈,那么女主的生活轨迹其实和大多数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因为战争让生活的残酷来得更猛烈了一点。但从无奈中生出的乐观才是英雄的勇气,与生俱来的傻,很难称之为乐观。

  女主的成长太牵强了,犹如人偶,是被其他的人操控着成长,而没有她自己的选择。

  她的结婚对象,相亲相来的;

  她的青梅竹马,本来可以在一起,却被不知什么洪流给冲走了,她没去追没去抢;

  她姐姐的女儿死了,她放弃治疗,空袭了也不动,等着被炸死,这啥也说明不了;

  她的全家死了,她崩溃了,还是坐在凳子上不懂,这又能说明啥。

  全片看不到一个两难的选择,导致女主没有留下任何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也不知编剧怎么想的,难怪豆瓣只给了7.2分,这7.2分应该是全部给了前30分钟吧。

  不知同名的动漫版如何,毕竟在豆瓣得到了9分+。

  《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八):有了爱,再小的角落也能活下去

  在一个公众号里看到好多人因为它的故事背景而愤怒,愤怒的点在于,你一个侵略国怎么好意思喊痛,你一个侵略国的人,虽然家里也有人因为战争而死,但怎么能比得上我们被侵略国家的痛?那让他们怎么拍,全程忏悔,说自己该死,说自己失去亲人这点痛真可耻?

  人民有人民的立场,艺术有艺术的立足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形式,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呀。

  在我看来,它没那么复杂。

  周作对铃的认可和呵护,还有她自己傻里傻气的坚持,到婆家和每一个人的慢慢相处和融合……让人觉得温暖,感受到一个看似愚钝的人在生活里的寻找、探索、失去、获得。

  那几句话,在战争结束时说不要放弃的那几句话,她为什么那么喊呢?因为前面牺牲太多了,父亲母亲,姐姐的女儿,老公,还有朋友,更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去世了。

  为什么战争让我们为付出了这么多?

  为什么好好的生活如今面目全非?

  不流泪坚持着以为战争结束还能过上好的生活,如今说要放弃?

  请把自己当成这世界上的一个生灵吧,而不是一个政治意义上的国家的公民,我觉得这一声呐喊不难理解,她一个小小的主妇,会说“战争不要停止,要侵略”这种话吗?

  我看完并未觉得要同情日本人或他们在洗白,而是作为一个渺小人类,看到了在战争中需要有活下去的动力,在困境中需要有坚持下去的理由,希望我们身边也有这么一个人,能提供一个温暖的角落。

  感谢周作和周作为她提供了世界上的这个小角落,有了爱,再小的角落也能活下去。

  就是如此,暖人心。

  《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九):變了普通的純愛故事

  1. 編劇淺野妙子,未看也可以預想到濃濃的狗血味…結果果然如此…

  2. 女主角是近年正式上一線的北川景子,為了營造鈴與周作(小出惠介)是命中注定,劇中集中呈現兩人有點不對等的愛情關係,還加強了鈴周旋在周作及小學同學哲(速水直道)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少女漫畫的王道設定,但餘味的確一般。

  3. 亦省略了鈴愛畫畫、奶奶教她初夜時應該怎樣做、白木蓮是兒時在奶奶家遇到座敷童子等設定,劇情變成單純的「大時代下純愛故事」了…

  4. 當時的北川很呆(不是能年玲奈那種可愛天然呆),除了那粒痣,真的不太能理解周作為何如此痴迷…

  5. 實景拍攝比動畫限制大,很多場景(如整個吳市、廣島、花街等等)未能完整呈現,更遑論像動畫那種虛實交替的

  6. 最後讓鈴(電視劇版改編)遇到失去雙親的小女孩是蘆田愛菜!好奢侈的casting!

  7. 北川曾經拍過的SP接連被翻拍(另一部是5月的NHK劇《澪之料理帖》),而且總有新版必勝過她的氣息,何解?[喂]

  《在这世界的角落》影评(十):看的时候一度怀疑立场被带跑偏了

  最近动画好像争议挺大 下错了下成电影版 看在女主很漂亮的份儿上就看了

  觉得想表达反战的立意没毛病 是有淡化二战罪行的嫌疑 因为看完只觉得他们也挺惨的 国仇家恨什么的就先忽略不计了 可是描写二战的剧情也确实与本剧没什么关系吧 这是通过普通人写惨 打仗内种血不呼啦的惨又是另一种题材了 争议完全就是因为我们双方立场不同才存在的 当然要不是看到蘑菇云居然习惯性觉得暗爽 还以为自己真叛变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战争中最倒霉的还是屁民 尤其是那么全民皆兵的小日本儿 就更显得可悲 我认为这才是本剧主旨 站在他们的角度 XX神社的存在也并没有错 以前只知道内里头有甲级战犯 所以他们那儿一拜我们这儿就抗议。。。这才知道战死的军人都往里头送 那不就是他们的八宝山么 人在自己国 祭拜自己家人朋友。。。怎么了?

  看到最后只由衷感觉到能活着真好啊 他们一家还能团聚真是太好了 至于二战中他国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完全没必要考虑 并没有与反战主题相冲突 反正他们教科书不也改了么 还指着他们反思什么呢 那我们手撕鬼子B里有炸又高明到哪儿去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