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太空一号》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太空一号》影评10篇

2022-04-06 03:33: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太空一号》影评10篇

  《太空一号》是一部由詹姆斯·马瑟 / 斯蒂芬·圣·莱杰执导,盖·皮尔斯 / 玛姬·格蕾斯 / 彼得·斯特曼主演的一部动作 / 科幻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空一号》影评(一):《太空一号》:就图一乐呵

  文/杀手里昂Leon

  曾经有一个少年,在十六岁的时候便构思了一个天马行空的科幻故事。二十多年之后,他依然对这个少年时代的构想念念不忘,于是便将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这部电影是《第五元素》,那个少年叫吕克.贝松。即使今天再回头来看《第五元素》的话,影片中那充满想象的未来场景与大胆的科幻元素都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科幻片。吕克贝松这位“电影顽童”总是以其令人惊叹的想象力编织着他童年时的梦想。时隔多年之后,吕克.贝松编剧的这部《太空一号》再次回归科幻风格,为观众呈现了一个2079年的未来世界。

  吕克.贝松的商业电影,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监制,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影片风格凌厉、情节紧凑、紧张刺激、绝无尿点。简单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好看。像是《的士速递》系列、《玩命快递》系列、《暴力街区》系列等等都时时刺激着男性的肾上腺激素,令人血脉贲张。本片也不例外。影片《太空一号》的剧情有点类似于《空中监狱》和吕克.贝松之前编剧的《飓风营救》这两部片子的混合版,典型的好莱坞电影中孤胆英雄危难之中拯救万民的经典叙事模式,而这种模式在吕克贝松的手中总是屡试不爽。

  不得不佩服吕克.贝松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强大的编剧能力,将监狱设置在了遥远的外太空,不仅使得影片充满科幻色彩,更大大增加了影片主人公外太空拯救行动的难度,从而使得影片更充满戏剧性。孤胆英雄,单枪匹马,勇闯虎穴,直捣黄龙。整部影片故事情节明快紧凑,紧张刺激,可谓三分钟一小高潮,十分钟一大高潮。总之,整部影片高潮不断,险象迭生。

  在这种紧张刺激的拯救行动中,导演还加入了大量的爱情戏份来调节影片的节奏,使得观众的神经在高度的紧张状态中不时地得到放松与休息。影片中这种“英雄救美”的老套爱情模式在演员的精彩表演下却被演绎的可圈可点。盖.皮尔斯饰演的污点特工有着特工人员的冷静精明,但是行事却总是漫不经心、吊儿郎当,像是街头的小混混。而就是这种人物性格的缺陷让他负责了整部影片的幽默元素。他与特勤局人员的耍嘴皮子,与总统女儿的打情骂俏都使得影片在充满紧张刺激的氛围中散发出一种美式幽默,不禁令人莞尔一笑。而影片的女主角——总统的女儿,却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严肃表情。这两个任务身份性格的差异则构成了戏剧冲突,之后在太空营救过程中展开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一开始,两人彼此之间都存有隔阂,然而,随着剧情的慢慢铺着,在历经了一系列的生死瞬间之后,两人之间的隔阂慢慢消融,最终英雄抱得美人归。

  作为一部商业片,影片《太空一号》在创作上呈现出完全放得开的姿态,在题材和内容上没有受到太大的约束和限制。影片拿美国总统来开涮,太空监狱中的犯罪分子竟然敲起总统的竹杠,将总统女儿作为人质。并且影片还涉及到了国家内部权力的争夺与在太空做医学实验的黑幕等等。如果一部影片在创作上显得畏手畏脚,在题材和内容上受到过多的禁锢,那么这部影片无疑是缺乏想象力的。

  毕竟相比其他动不动就投资过亿的好莱坞大片,这部投资仅为3000万美金的科幻片显得有点寒酸。这或许也是影片中出现许多硬伤的原因之一。影片开头盖.皮尔斯饰演的特工人员与特情局的特工们追逐的戏,紧张刺激,动感十足。但是影片的特效部分的拙劣却显示出与紧张剧情的不符,那场街头追逐的戏犹如动漫游戏。而影片结尾最令观众诟病的是男女主角太空逃生的那场戏,男女主角穿着太空衣从太空箭冲下来,中间太空衣却自由脱落,直接裸身穿过大气层落入地球。这剧情也未免太狗血了。而影片最后那个看似最不应该是“内鬼”的人却成为“内鬼”,也有点为了戏剧的意外而显示出的刻意为之。

  或许,如果本片的字幕上不显示吕克.贝松的话,本片也不会得到那么多的关注。况且对于本片的两位导演来说,《太空一号》也是他们在大银幕上的处女作。所以,对于这样一部商业影片,观众也没有必要太过于苛刻。观众只要是能在劳累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在影片中得到了愉悦与快感,就不必追究影片的逻辑是否缜密,剧情是否合理了。劳累了一天,观众进影院,不就是图一乐呵吗?

  (影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太空一号》影评(二):除了暴力还有什么

  那天和女朋友一起去电影院。刚好错过上一场的冰河世纪4。20分钟后是这个《太空一号》。

  女朋友只看外文片,于是在毫无了解的情况下选择了这部太空一号(电影院没有任何的宣传海报)。

  电影很暴力。非常之暴力。印象中除了暴力,好像就没有别的东西了。特工对男猪脚的暴力殴打,太空一号上的重犯对人质的残酷虐杀,男猪脚对重刑犯的偷袭。不停的追逐,逃跑,追逐……

  最终的结果是,男猪脚和女主角没能救出因女主角的白痴保镖带了枪而被犯人越狱劫持了的监狱看守医生;也没有按女猪脚的理想,带给犯人更人道的对待。他们全部可怜滴死掉鸟。最后剩下男女猪脚,卿卿我我的走掉了。

  我草。这什么电影啊。明显的美国总统黑啊。为了救总统的女儿,把其他人全都牺牲掉都可以。一群2B的傻傻分不清杀人凶手的特工。一群因为总统女儿热心人道莫名死掉的可怜的狱警医生和工程师。

  干你妹。

  《太空一号》影评(三):仙女下凡脸着地,糙评四不像《太空一号》

  2012年的大片,有幸现在才欣赏到,作为一个业余的电影迷,准确的说是动作科幻类的电影迷,因为《2012》的上映可以说一整年一直在等着世界末日的降临,好在是虚惊,接下来继续我的业余粉丝。

  看到该电影类型里有惊悚的定义,有点牵强,唯一的认同的痕迹就是文森特·里根的弟弟,面目狰狞,满口槽牙,做事的毫无章法,典型的失控精神病重度患者带来的吧(演的真好,最佳犯人奖)。

  首先影片的故事新颖,吕克贝松的天才创意,想我等不敢想,绝对烧大钱的工程,对钱没概念,一个字“造”,“可劲儿地造”。为了数百名名名重型犯,操,也就是米国没死刑,这些主儿要搁在咱中国都投胎好几代了。

  其次是台词,吕克贝松绝对的大腕,捕捉对话凸显人物质感。盖皮尔斯的大贫嘴儿是影片的亮点,完全是打死我,我也要贫的节奏, 肥而不腻,贫而不厌,因为贫也换得了总统女儿的别样好感,那可是总统的闺女,绝对高大上的塔尖尖儿,所以为我们也提供了追马子的案例。

  再次是音乐,绝对的紧跟着的亮点,乐队交响曲一路狂飙,节奏急促催赶,因为音乐的选择补了不少影片的漏儿。第一次看,感觉是谁在催我,快点快点。第二次观影时才完完全全捕到了symphony。

  影片至少应该得一个最佳配乐奖吧。

  再就是特效了,场面宏大,2079年嘛,科幻感十足。

  接下来该吐了。

  2.两个特工也是主要演员,白人明星彼得·斯特曼和黑人明星约瑟夫·吉尔的正反转换,明显不适应,两人的暗斗明显,黑人约瑟夫·吉尔睿智和大度,救出了两人到最后打开密码箱怎么就成反派了?而白人彼得·斯特曼武断蛮横,没有道义,就是骗你有无回的,告诉你返回仓坐2人去吧,实际上只能坐1个人。就看你不顺眼,对总统那样,怎么到最后根红苗正了?

  3.故事交待不清楚,稀里糊涂的曲折阴谋,到最后才发现弗兰克打火机里的重要证据,但又没有用,怎么就给盖皮尔斯昭雪了呢?还能上统的闺女?难道在续集里接着讲U盘里的内容?

  4.牛逼飞机追摩托怎么看怎么不真实,制作的感觉像游戏?

  6.对犯人的刻画不到位,集体的恶,没有。除去兄弟俩和嘴上画画的哥们外。

  唉,心疼啊,天女下凡脸着地,被弄成这个样子,四不像了。可惜啊,吕叔。

  有关广告植入?

  1.打火机?开始到节尾打火机不离手,就是没看出来是什么牌子,是zippo芝宝吧,植入成功。

  2.苹果和牛奶补充液?

  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看似不似植入的植入是广告的最高境界,如果是植入的话,效果处理的一点不显多余,高度融合,堪称经典。

  《太空一号》影评(四):一剂阿司匹林,此片药效十足

  吕克·贝松对商业电影有一句颇为精到的总结:电影不能拯救任何人的生命,它不是什么济世良药,只是一片阿司匹林。纵观吕克·贝松制造的“阿司匹林”,它们给与观众的药效总是双重的,既有艺术化的审美享受,又常常具有简单直接的活力场景。一辈子只做电影这件事情的吕克·贝松用《太空一号》再次给观众带来一剂足料的阿司匹林。

  《太空一号》并不算是什么大投资,但是低预算却没有削弱影片动作、人物所带来的魅力。从本质上来看,它更像是一部动作电影,科幻元素只是为英雄的诞生提供了一个更有难度的空间。对于科幻+动作的创作模式,吕克·贝松显然轻车熟路。所以,他手中的《太空一号》在幽默、粗粝的气质更加直接且有力度。

  将主人公置于困境之中是好莱坞电影最为常用的叙事模式,这从侧面反映了观众对于此种创作模式的认可度,纵横于艺术和商业电影的吕克·贝松显然深谙此道。一个痞气十足的男主角被送往太空监狱,完成拯救总统女儿的任务。禁闭的太空监狱为故事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就像影片中那个神经质的“独眼龙”。吕克·贝松从来都不是走好莱坞那种美轮美奂范儿的导演,这一点直接反映在影片的造型上。虽然太空监狱的外部造型具有科幻感,但是影片对其内部的处理走的却是粗粝风格,这使得影片透露出一股B级片的气质。这种风格化的处理方式显然更加符合影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影片一开始,男主角便以其满嘴机锋、愈挫越贱的表现给影片定下了基调。痞气十足便是人物的魅力,就像观众无法抗拒贱贱的黑衣人和钢铁侠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他没有黑衣铁衫。其实纵观好莱坞大片,这类贱人总是能够让观众亲近,按照观众心理学的解释,因为他们的嘴上功夫以及某些动作更加平民化,他们是反英雄的英雄。盖·皮尔斯的表演为人物塑造增彩不少,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与影片中神经质的“独眼龙”有得一拼,只不过,“独眼龙”是极端的痞子,而盖·皮尔斯则是有情感的痞子,失去朋友后的痛苦和自责使得这一人物性格更加丰富立体。其实温情元素永远是吕克·贝松电影里不可缺少的精髓,无论是杀手、黑社会还是痞子,温情元素总是让这些人物变得可爱甚至伟大。所以,当影片中最初的痞子逐渐走向完成拯救总统女儿以及解开迷局的终极任务时,最终的反转才更加符合人物创作的规律和观众的预期。

  能够给人深刻印象的不单只有男主角,总统女儿以及邪恶的“独眼龙”同样精彩。在这样一个热血激情的电影里,女性角色使得影片在硬碰硬的质感之外裹上了一层柔和色彩,使影片除了血,还有了泪,当然还有最终英雄美女的爱情。不按常理出牌的“独眼龙”绝对抢戏成功,他的思维和行事风格令人想到了《越狱》里的Tbag以及《蝙蝠侠》里的小丑,他们所带来的绝对罪恶和疯狂能够让影片在动作科幻之外提供更多关于人性的思考。

  动作、科幻、阴谋、痞子英雄……,欧陆电影的细腻和精巧加上跌宕起伏的故事,《太空一号》无疑是一片药效有保证的阿司匹林。

  《太空一号》影评(五):动作外壳,搞笑本质,高潮太短

  秘密部门行动用武装直升机对着民宅窗户直接射击。男主从高楼跳下,垃圾桶上三个床垫整齐排列接住他,虽然在看到他跳到临栋窗户上时摆出的姿势就可以确定他在搞笑,但还是感觉有点扯。

  在一场特效相当假的追逐戏后,男主骑着摩托车直接飞入地铁,列车把摩托撞飞后,继续行驶走了。

  女主出场一副会出事的样子。监狱要求不带武器,可居然连个金属探测门都没有,完全靠自觉。和囚犯隔着玻璃对话,女主的保镖居然在囚室里,这个工作不是应该有狱警担任吗?再说女主作为慈善机构的代表,并不是公职人员,他的保镖不是警察,怎么会有资格进入囚室。而当囚犯偷走手枪,在女主一侧的保镖居然先对着玻璃开枪,又一个藏枪的。而玻璃在承受了几枪的冲击之后,居然整面爆炸,豆腐渣工程连太空都有。

  男主登上太空一号,随便就能开门,一开始看到狱长用指纹探测器开门还觉得挺安全,后来发现,是个手就能开开,太敷衍了吧。

  太空一号需要时时监控,如果没有监控8小时后会撞上美国东海岸,可只有一个人能监控,还是在太空一号上。那要你们航天总局干什么用呢。可别看航天总局对于太空一号上的所有设备都无法控制,但偏偏能控制一个不知道有什么作用的扭力系统。

  总统因为女儿在不肯轰炸空军一号,可又没有方法救她。所以估计他可能觉得把女儿留给500个性饥渴的老爷们8小时,然后再让他们一起撞上美国东海岸,是更好的结果。

  军队开始轰炸,然后小弟精虫上脑杀了大哥和跟班,男主出现打了小弟,带着女主在爆炸之前跳到了太空,然后最扯的一幕出现了,两人直接从太空自由落地到了地球,平平稳稳的落到了高速公路上。是的,当时就是这样的,你还没反应过来,女主就躺在自家床上睡觉了。

  后面女主凭借疯子的只言片语就柯南般找到皮箱,而且只用密码就打开了储物柜,让Mace之前因为叉卡没拔产生的一系列事故显得无厘头。而Shaw看见箱子顺手打开,更是瞬间让人知道狗熊是怎么死的。而从Frank死时就已经知道秘密在打火机上的你,如果看到最后产生了智力上的优越感,也切莫高兴。其实一切都只是逗你玩,重看我的第一段,从一开始这部电影就是想来搞笑的。

  《太空一号》影评(六):又是美国英雄片

  在土豆看到吕克贝松的标记时吓了一跳,心想什么时候他跑来拍外太空,结果来豆瓣一看原来老头是编剧,土豆这个坑人的货。

  给四星的原因是镜头处理的很好,交叉剪辑以及跳切都做的不错。而画面中有些地方特效痕迹太明显。

  这种片值得吐槽的地方永远是它的故事。

  故事永远都发生在美国,只是这次与全人类无关,与企图毁灭世界的反派无关,也没有长相诡异的外星人,只是一群被扔到太空监狱的犯人的暴动罢了,令我感到惊奇的是,直到最后都没有见到他们提出要求。只从那个龙套谈判专家的嘴中听到:他们打算放你走,也许还有其他5,6个人。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呢。

  反派boss气场强大,醒来后秒杀了2个警察后连霸气都没有放就收服了一群小弟(尼玛boss就是boss,这模板),警告神经病弟弟的同时救下了女主(尼玛坑爹啊,这个计划运行了364天尼玛你居然不知道自己国家的总统是谁,最后还得靠宣传页才明白那个女人是总统的女儿,这智商设定的),然后开始谈判(开始的时候说”一切都在美国掌握下“是反讽吗,还50万)。

  故事中神经病弟弟是个强大的人物。暴动的起因便是缘自他,偷来保镖的手枪一通乱射,在所有人都在爆炸中跌倒时从烟雾中冷笑着走出,威逼技术员放出了所有囚犯(这些囚犯是脑残吗,被放出来了就没想过之后会发生什么吗,只会自相残杀和傻笑着往自己脸上抹血,而且,什么时候出来的暗号啊尼玛这不是也有正常人吗)后来是他杀掉了监狱长,没让他突出”女儿“这两个字,也是他把女主的位置逼露了出来(原本英雄片中属于大英雄的博爱转移到了女人身上啊!),又是他把boss秒杀了,boss死前可怜兮兮地说,以后谁来照顾你。遗憾没有看到一场歼灭boss的大戏。

  成也精神病,败也精神病,最后情况如何,请各位看官自己评鉴。

  一群傻兮兮的犯人无组织无纪律,最后被灭了也活该,正好让利己主义思想的男主装一把英雄。没有什么特质,除了保留着抽烟这个古董一样的习惯(非要抽烟才有男人气概啊!)。去救朋友与其说是为了友情倒不如说是为了那个箱子,我看到最后也没明白他对箱子的执拗来自于哪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吗?最后可怜的被冻出了痴呆症的友人吐露出秘密后挂掉,男主还被女主训斥了一通。

  说白了此片中的英雄非是传统中的英雄,看完全片没找出一个力挽狂澜的家伙,男女最后的逃脱与其说是能力不如说是运气,恰巧逃到了那个房价,恰巧在炸弹爆炸前逃了出去(我特意数了秒数,等男主说完那些废话炸弹早炸了),然后就是最坑爹的一幕了!!!!!

  感叹号表明了我的心情。

  尼玛跳出来还能自由落体啊,尼玛被碎片击中了只是晕过去,尼玛外壳脱落你裸身当一次人体流星居然还能慢悠悠地降落在地球,尼玛怎么就是美国,尼玛这警察来的太快了吧!

  而且,女主一下变成超人,代入他人的情感破译了开头的悬案(你真是柯南在世啊!抖包袱也没这么做作的吧!)

  最后被坑了的隐藏boss现出了踪迹,还神经兮兮地威胁男主,原本的情报头子就默默地看着,男主果断把打火机塞进boss的眼睛里,注意,火机拿开后没有明显伤口啊尼玛。

  我觉得最后男主和女主约炮更多的是为了顺应观众需要,男主和女主经历了这么些不发生些什么对不起观众啊,怎么才是对得起观众,上床吧,天黑以后,我们对上暗号搞它三天三夜。

  最后还是黑了开头的老间谍,原来他也不是什么好鸟,男主默默地把芯片收起尼玛是想拍第二部吗!

  总之,影片中没一个好鸟。除了傻乎乎的总统一家,这是在美化第一家庭。

  《太空一号》影评(七):刮起太空中的飓风营救

  打着吕克•贝松的旗号挺进电影院的导演处女作《太空一号》,被观众善意地调侃为一只保险箱引发的血案。其中各种争议都有,无非是对剧情与演员的评价各持不同观点,无论观点好坏,有一件事情值得肯定,就是这部很有可能会被掩盖的影片在暑期档里确实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并且还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兴趣。

  影片一开始就上演了一段火爆的打斗、追逐戏,与之相对的是盖•皮尔斯被抓后遭受严刑拷问的情节。两段情节交错开展,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很容易就能吸引观众的注意。然而,在这段戏码的过程中,大概没有观众会把它当做是一部科幻电影的开端。显而易见,《太空一号》是披着科幻的马甲,讲着人文道德的故事,于此同时还兼顾了娱乐型观众的恶趣味的功能综合型影片。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并没有把眼光过分专注在视觉效果的营造方面,反而将科幻元素融入到影片的剧情当中,让它看上去没再表现出电光冷雾的扑朔迷离和专业性造成的距离感,反而使“科幻”一词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亲切感,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

  可是在细节上,此片又运用很多小元素来不断强调“科幻情节”的存在。例如,曾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屡次露头的具有视频效果的报刊,当然,它也随着时代与时俱进的升级成了彩色版,还有超级酷的摩托,像极了飞碟的飞机。难得一些太空的镜头、太空监狱的画面也表现得并不是太抢眼。在今天,早已习惯了3D电影雄霸市场,各种恢弘震撼视觉的观众看来,《空军一号》怎么都会觉得有些寒碜。

  可是,换个角度来看,难道科幻片就一定是大场面、高特效、各种诡异的合成体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月球》、《第九区》等一批低成本的科幻电影成功登陆市场,赢得票房和口碑的同时,会让一些电影人思考,拍电影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捞金还是为了通过画面传达导演的思想。《太空一号》当然选择了做一个思考者,科幻对于它来说只是一个吸引观众看片的外衣。

  在这部小成本的科幻电影中,导演试图通过一场阴谋来探讨关于人性的话题,而探讨的方式便是大量的暴力。这类似于以暴制暴,为不暴而暴的概念曾被广泛运用在许多动作片中,通过对暴力的残酷性的真实演绎,激发观众内心对于暴力的排斥性。但是由于导演的功力和演员的表现力不同,其表现也参差不齐。《太空一号》不能说是其中最好的影片,但是在表现力方面做得相对完整,也算是给观众交了合格的答卷。

  不仅如此,影片为了给观众创造意外的惊喜,在阴谋的铺设上暗藏了一个相当大的伏笔。这一笔不敢说是神来之笔,却真正会让观众大感意外。作为对类型片感兴趣的观众而言,《太空一号》更像是动作片,只不过背景被换在了外太空,而打斗的双方力量悬殊,能造成各种意想不到的冲击力,这能让他们很受用。至于痴迷于科幻的虚拟世界的观众来说,这部影片便太真实,真实得有些残酷。

  剧情和视效的表现稍显保守,并不影响影片的整体品质,演员却还是相当给力。盖•皮尔斯很容易让人想起杰森•斯坦森,肌肉壮男,不是十分帅气的脸蛋,却有着熟男的持稳以及格斗男人的痞气。鲜明的性格下,他还表现出孤胆英雄的过人战斗力和睿智的头脑。

  盖•皮尔斯并非为所有观众所熟悉,但是翻翻他的阅历会发现,这位打星的业绩可谓硕果累累,挑剔剧本的他出演的几乎每部影片都是有口皆碑的好作品。本次算然是与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合作拍摄这样一部反暴力的影片,但是却承继了吕克•贝松对人类劣根性的反思,尽管不会太深刻,却已给类型影片加入了足够的内涵,使它与其他同类影片相较,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

  《太空一号》影评(八):帅哥美女爆米花很欢乐啊

  本来想给四星的,不过,看到这么低的评分,不免有点忿忿不平。

  吕克贝松的电影,其实都挺好看。用句公平点的话说,就是努力讲好一个故事。剧情紧凑,男主角铁汉柔情,女主角艳光照人(或者小萝莉就清新动人),反派凶残彪悍。如果说有干什么不满,大概就是女主角露得太少了。

  我是不明白为啥要执着在剧情上面?如果是悬疑片,惊悚片,推理片也就算了。明明就是一动作警匪片嘛。全看演员和导演的功力。

  这方面,本片绝对可以拿80分了。

  剧情方面破绽确实多了点。别的不说,之前中情局特勤组都搞不掂的,女主一个人就全搞掂了?那个mace在哪里被捕?直接询问一下抓他的警察就可以找到那个箱子啦。还用费那么大劲?算了,不说了,破绽太多。

  至于特技,我到是觉得还不错啊。可能在电脑上看看不出来吧。

  吕克对反派的选角真是眼光独到。印象最深的是《leon》里的oldman。这次这个兄弟档也非常出彩。

  如果有什么不满的,就是女主角你也穿得太多啦!

  《太空一号》影评(九):盖皮尔斯怂了

  可能是刚宅完布拉德伯德的the iron giant的关系,看这个情节稍微有点老套的电影,如果不是剧情有悬念我估计在这个台风+低烧+冷气的情况下我都坚持不到看完它.

  盖皮尔斯的演技是不错,那是因为他可以用血表演.不过这部里边他用肌肉走完了全程.用脑子的程度大概还不如奥运会中国男乒团体赛夺冠的时刻张继科们动的脑筋多.大概是这样的.

  说说女一号.好吧,虽然你比你爸爸好看,黄头发也很有亮点,但是腿部中枪外加一步步拖着腿直到生命体征降低不能够是这么淡定的表情好吗.

  果然是一分钱一分货,电影总归是一般般.

  《太空一号》影评(十):隐蔽性颠覆

  弗兰兹·朗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若干黑片尝试教育后人,你完全可以在基本不用去打破好莱坞类型模式的情况下实现对其主流价值的隐蔽性颠覆。

  1、刑讯逼供搞出新意思

  美国人搞刑讯逼供不算新鲜,但本片的颠覆点,首先是画面呈现方式很“醒目”:打手反复自屏幕左方狠击皮尔斯面部,出拳之狠力道之大竟使其头部瞬间出画;其次,在于当时的主审官的身份。从大结局得知,这位放任审讯暴力的头头,最终就是个从里到外的白道——《冰血暴》里的大块头杀手。相反,从屋外进来制止打手继续下狠手的却是彻头彻尾的叛徒。换句话说,滥用暴力者反而才是“好人”!

  2、国安人员极不专业。

  首先表现在不按规矩办事自作主张。人家严禁携带枪支入内,黑人护卫却抖机灵没有交出自己袜子里的配枪,并最终导致监狱暴动。但反过来说,监狱一方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说交了就交了?你就不能机器扫一下吗?之后,还是这个黑人护卫,再次鲁莽行事把主仆二人自困于密闭缺氧的狭窄空间内……但之所以是隐蔽颠覆而不是显式痛呈,就在于这个黑人后来为了让第一小姐多省两口氧气而饮弹自绝。舍己为人的直观震撼,轻易掩盖了之前败事有余的更深罪责。此外,始终处于非皮尔斯一方的支线情节,也使得此人的负面观感(引发暴动、鲁莽害主)被有效淡化。

  3、谁才是搞砸谈判解决危机的罪魁祸首?

  4、亲情误大事

  5、救美诚可贵,脱罪价更高!

  一姐为什么要被剪发染黑?因为皮尔斯要和她乔装打扮去找替他藏了皮箱的好友。可这件事并不是他被派上太空站目的!他的目的本应只有一个,找到一姐并将其安全带回地球。当然,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责任似乎并不完全在他。皮尔斯救下一姐后的最初打算是分道扬镳各走各路,不准备“拖对方下水”。但即使如此,他的行为也有悖职业伦理。因为救人是他许诺下的第一顺位任务,更何况对方还是个受了伤的弱女子。所以无论如何,送她安全离开太空站才是皮尔斯当时的唯一选择。很显然,皮尔斯那一刻的利己冲动超过了骑士精神!但之所以揭露地相对温和,就在于导演早早铺陈了一个情有可原的点:他是被冤枉的!

  6、一姐选择留下

  朗的《月中女》也有类似的情节。但那里传递出的情绪是温馨感人的,而本片中却不仅阻断了男女主人公陷入爱河的情感俗套,甚至还迅速对这种奉献精神予以了反讽:不仅人质一个没救下,两人的位置还被暴露!应该说,本片导演是在刻意扼杀温馨浪漫。中段两人掉落后的尴尬体位,结尾处收官台词直取床上技巧。然后是女孩的爽朗笑声……

  7、眼见未必为真

  “我亲眼看见了他杀死了弗兰克”。亲眼观看到的未必是真,比如美军直升机突袭拉登藏身地点。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