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49,等你》经典影评10篇
《我在1949,等你》是一部由陈铭章执导,戴君竹 / 林佑威 / 黄鸿升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爱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1949,等你》影评(一):我在1949等你
《我在1949等你》,两岸、三代、半世纪的爱情,娓娓叙来,淡淡流淌,很让人动心,也很让人痛心。
跨越三代的情感,明明很独立,却又联系的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是当年的冲动,何以造成今日的抱憾终生?三代的感情,每个人都很执着,却又同时被执着所累,不得解脱。
1949年的上海,乔雁清遇见了林乡,却忽略了十五岁就把她当新娘的唐浩仪。逃到台湾后,雁清又遇见了韩祖光,悲伤之下她决定下嫁,却再一次绝望了唐浩仪。
林乡,最痴情的人。当年上海的惊鸿一瞥,让他记住了那个叫雁清的温婉女子,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己喜欢的人也同时喜欢着自己,林乡就是那个幸福的人。可是在混乱的时局下,他的正义和一根筋导致了他不可能安安稳稳渡过,于是有了和雁清的分离。可以说,他本该和雁清同赴台湾、双宿双栖的,不能上船,完全是活该。可是对于那个时局的冷漠,谁又能忍心说出伤害他的话?他独自留在了上海,也始终记着对雁清的诺言,“如果你不见了,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他等了,守着新月照相馆,一等就是半个世纪。也许正是他的一根筋,造就了这样传奇的一生。
唐浩仪,最悲情的人。十五岁时,他就告诉自己,这辈子唯一的新娘叫雁清。出国回来,他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可他始终差了一步,雁清只拿他当哥哥。他有个冷血的爸爸,有不得不维护的家族,所以他的起点就落下林乡一大步。他嫉妒林乡,尤其是听闻林乡娶了雁清,盛怒下他做出了最不理智的事,然后撒了谎,带走了雁清。他以为分开了两人,自己就有机会。可造化弄人,雁清在台湾嫁了人,却不是他。他终于绝望,不甘心的做了雁清的表哥,照顾了雁清一辈子。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要求很简单,只是想雁清不要那么讨厌他,给他多一点笑容。可这点卑微的愿望,却是在弥留的最后一刻,才得以实现。“我有时在想,如果没有林乡,你会不会对我多一点笑容?”这就是他卑微却又绵长的感情。
韩祖光,最温情的人。他虽然是雁清错的人,却是在对的时间遇上了,不偏不倚,碰对了时机,于是,他成了最幸福的那个,和雁清携手度过了几十年的时光。也许,他的幸福皆来自他的善良,这是唐浩仪比不上的,所以唐浩仪败给了他。2005年的真相大白,他同意雁清回到林乡身边弥补遗憾,这样的伟大和包容令人无限唏嘘。或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带给雁清几十年的幸福吧。
乔雁清,最有情的人。她遇见林乡的时候,很单纯,爱了就是爱了,不管其他。他以为林乡死的时候,很绝望,即便是死,也要共赴黄泉。她被祖光感动的时候,很感激,有恩便要报答,以身相许的报答。她的存在,影响了三个男人的一生,让一个陷入痴痴等待中,让另一个醉于懵懂不知中,还有一个却沦入绝望期盼中。只是,这样温婉的女子,谁又能不爱呢?
2005年的台湾,唐轩成功吸引了韩玮的眼光,却始终不能战胜自己的心魔走近她,逼着她走向了李文雄,而他的心魔,罪魁祸首恰恰正是韩玮的奶奶乔雁清。
唐轩,最不幸的人。如果不曾遇见韩玮,他的生活会简单很多。他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成长,霸道,冷漠,占有欲重,功利心强,却唯爷爷命是从。“我从没有爱过我的家人,我心里只有你一个,乔雁清。”因为爷爷这句话,他知道了自己心里的那道缺口在哪里,所以他拼命报复爷爷。爷爷希望他和韩玮在一起,他去追,却不知不觉间失掉了自己的心。他清楚自己不是好人,唯一的温暖只有韩玮的笑容,可他从没温暖过,他患得患失,他心里的缺口已经大到连韩玮的爱都填不满,他逼着自己伤害韩玮,却同时也伤害了自己。那封一年前的信,毕竟还是晚了,如果韩玮能早一点看到,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韩玮,最无辜的人。仅仅因为是乔雁清的孙女,便无辜的成为猎物,傻傻的掉进去还无怨无悔。她的爱像她奶奶一样纯粹,也一样执着。甚至于,在唐轩不断伤害她后,她仍放不下,她能看清唐轩表象下的样子,她相信唐轩对她的爱,她不忍心丢下他独自离开。在一次凶过一次的大哭后,她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对唐轩的执着到底是因为什么,直到Edward终结了一切,直到雁清弥留,她好像才真正看清自己,这时的她,才真正能走出唐轩带来的阴霾。泰国小岛上,飒飒吹起的海风,翩翩飘起的裙摆,阳光灿烂的微笑,那个开心的韩玮真正回来了。
李文雄和云姬,两个云泥之别的人。相同的是,他们都知道自己要什么,都在为自己的方向努力。不同的是,他们爱上的人不同,结局不同。李文雄爱上的,是那个开朗的笑容,虽然一直在默默看她掉泪,却仍无怨无悔的充当开心果;云姬爱上的,却是深深皱起的眉头,她为了帮助他而默默努力,她想念时却只能在家里等待着他的驾临。可惜,如果韩玮是公主,李文雄就是保护她的骑士,可以随时出现带给公主快乐;如果唐轩是王子,云姬只能变身恶毒的后母,眼睁睁看着王子为了公主不惜伤害自己。可能,她纵深一跳的时刻,是遇见唐轩以来最轻松的时刻了吧!
1949年,一条海峡隔开了许多人,也造就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传奇。半个世纪后,也许没有长久的等待,或者也没有执着的寻觅,但心里的影子,怕是这辈子也抹不去,擦不掉了。很喜欢林乡和雁清那种简简单单的爱情,很怜惜唐浩仪那种卑微若尘的感情,也很羡慕韩祖光那种平平淡淡的亲情。如果1949年的爱情是红酒,需要慢慢品,那么,2005年的爱情,就是一杯烈酒,辛辣浓烈,却让人生瘾,很欣赏李文雄的默默守候,却更加心疼唐轩两个人的孤单,也许从骨子里透出的矛盾和挣扎才是最足以摧残意志力的。
主题配乐很好听,不论是《新月》还是《荷花妆》,明明都是很欢快的音乐,却有着淡淡的忧伤,和主题很契合。
我想,我已经很久没如此欣赏一部台剧了。其实,国产的并不一定就不是优质的,凡事讲求一个诚心而已……
《我在1949,等你》影评(二):我在1949等你
近几年已经几乎不看台湾的偶像剧,不过冲着刘恺威,我还是看了《我在1949等你》。没想到,这部只有12集的电视剧却让我哭了不少于10次。
这部戏里面,我关注的只是老一辈的爱情故事,诚如一位网友所说,除去这个,这部电视剧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偶像剧。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爱情甜蜜了很多人,但却也因为爱情让很多人心里痛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一个是在战乱时期来到大陆的台湾热血青年记者林乡,一个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子乔雁清。彼此在风情的上海相遇,相识,相恋,最后结为连理。相处的时光很美好,却极其短暂。分开,却来得十分突然。这一分开,让原本相恋的一对恋人整整分开了50年之后才得以重逢。
孤身到台湾的乔雁清寻夫无果,还被告知林乡魂断上海。心灰意冷本想回上海,却因两岸来往封锁,无奈只好留在台湾,后与一直照顾她的在台大陆青年韩祖光结婚。她与林乡的过去一直藏于内心深处。
而,林乡,其实尚在人世。在乔雁清前往台湾之后他一直在上海履行他于新婚夜对乔雁清许下的诺言,在他们认识的新月照相馆等待乔雁清的归来,终身未娶,孤独一生。
一个摄影展,让乔雁清得知林乡其实尚在人间,于是决定前往上海寻他。可是,林乡却在乔雁清到上海的那一天离开上海,等到林乡回到之时已是乔雁清回台之日。林乡到酒店寻乔未果,还好,他看到乔上车,于是赶紧追。本以为只能眼睁睁看着车子开远,还好,乔的孙女韩玮看到车后奔跑的林乡,让车子停了下来。
五十年后的相遇,那一场是林乡在奔跑过程中摔倒在地,怀中装满这几十年来写给乔雁清信件的盒子摔到地上,风吹走了部分信件。乔雁清慢慢走向那个她日思夜想的恋人,蹲下身子,拿起信件,看着信封上“乔雁清”三个字泣不成声。林乡深情凝望他日思夜想的爱人,老泪纵横。终于,他们又见到了这五十年来不曾忘却的恋人。
两个人回到酒店,彼此交谈,告诉对方这些年的生活。林乡对乔雁清说,这辈子再怎么样都来不及了,见到你过得好,这辈子还能见上一面,我就没有遗憾了…
因为爱,所以大度。尽管林乡孤独等待了乔雁清50年却得知对方在台已成立家室仍然不悔自己的这50年的等待与牵挂,只要她过得好,只要此生仍然能够再见上一面,而非抱憾终身,这,已足够。
后来,林乡因为妹妹智子患病回台探亲,顺道前往台北探望乔雁清一家,看到乔雁清在台的丈夫韩祖光之后,发自内心对乔雁清说:“祖光是个好人,有他照顾你,这么多年你一定过得好,我就真的放心和安心了。”
的确,韩祖光是一个好人,从乔雁清到台之后一直照顾她。在得知林乡与乔雁清的真正关系之后,尽管痛苦难过,但更因韩祖光深爱乔雁清,不想让她的人生不够圆满,不想让林乡白等半个世纪,决定把乔雁清还给林乡。成全了林乡与乔雁清。
乔雁清回到上海,与林乡在新月照相馆渡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时光。与他们初识那般,甜蜜、美好,但亦短暂。因为,只过了短短的几个月,乔雁清因为急性肝炎离开了人世。
林乡,真的是孤独终生。乔雁清去世后,骨灰被韩祖光带回台湾安葬于家族墓园。上海,他生活了半个世纪,大半辈子都在等待乔雁清,垂暮之年能够与此生挚爱相处一段时间。但是到了最后,上海还是没有了乔雁清,回归到了50年前,唯有的,是与之的回忆。
某天,林乡收到韩玮寄来由乔雁清头发做成的钻石,这是乔雁清最后能够陪伴在林乡身边的东西了。他写信给在天上的乔雁清,一如当年乔雁清写给在“天上”的林乡那般——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替你而活,亦如当年的你一样,我爱你,即刻即永远!
《我在1949,等你》影评(三):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离别与相遇
在时代背景下的沧桑变迁里,个人的故事只是历史沉重恢弘的乐章中闪烁着的一爿隐隐波澜的曲调。发黄照片和未收到的信,跨越几代人的过去和现在,让几十年前的故事重现,丝丝片片,都仿佛历历在目。半个多世纪的离别,承载一生的回忆,相隔海峡两岸扯不断的牵绊,祖孙三代戏剧人生的冲撞,四个老人横跨岁月的爱恨纠葛,都恍如隔世的命运交错。现代部分激进矛盾的戏剧效果强烈得跟过去部分的质朴温纯反差极大,有几个年轻演员演绎的腔调颇有架势,几位老演员更是支撑起了故事表现上的四平八稳。
参见豆列:台剧·涌动在戏梦人生里的岁月和青春 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713725/
《我在1949,等你》影评(四):我怎么能忘了你
乔雁清,这样的女子,何其不幸,又是何其之幸。
上海台湾,隔了五十年的时光,三代人间的情恨纠葛。那样的韶华分离,那样的揪心裂肺,生离死别。我想年轻时的雁清是痛的。日日夜夜的等待换来一年又一年的失望,直至绝望。但是这就是现实,如果让他们早点团圆便不是生活了,而是剧本是小说了。
人生没有那样的侥幸。
于是偏偏垂垂老矣,偏偏心已平息,不再痛,不再悲,不是忘了,而是已经把它永远只放在回忆中,放在了心里的某个角落。回忆里的白月弯弯,新月如钩。彼时的春风沉醉,花月情浓。但现实是如此的残酷以为那个已经永远不再回来了的人竟然还活着,而且在遥远的彼岸故乡等着她,一直,一直等着她。此间深情,闻者动容。何况身在其中的雁清。向来情深,奈何缘浅。五十年后的再次重逢,再怎么样也有种相见不如不见的喟叹。
可是他说,这辈子再怎么样也来不及了,看到你过得好,再能见上一面,也没什么遗憾了。风烛残年的老泪纵横,演戏的是痴子,看戏的是傻子。但这心不知怎的竟也会这么痛。雁清是何其的幸运,即使她痛苦了那么些年,即使当年也有过悲痛欲绝,可是这世间最幸运的事莫过于你爱着的那个人也爱着你,要知道这世上有很多相扶到老的终究还是白首如新,只有温情而已。雁清何其幸,拥有了这样一份痴子的长情。。。令吾等世间万千女子欣羡不已。。。
《我在1949,等你》影评(五):每个人都很用心的去爱
《我在1949等你》,两岸、三代、半世纪的爱情,娓娓叙来,淡淡流淌,很让人动心,也很让人痛心。
跨越三代的情感,明明很独立,却又联系的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是当年的冲动,何以造成今日的抱憾终生?三代的感情,每个人都很执着,却又同时被执着所累,不得解脱。
1949年的上海,乔雁清遇见了林乡,却忽略了十五岁就把她当新娘的唐浩仪。逃到台湾后,雁清又遇见了韩祖光,悲伤之下她决定下嫁,却再一次绝望了唐浩仪。
林乡,最痴情的人。当年上海的惊鸿一瞥,让他记住了那个叫雁清的温婉女子,世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己喜欢的人也同时喜欢着自己,林乡就是那个幸福的人。可是在混乱的时局下,他的正义和一根筋导致了他不可能安安稳稳渡过,于是有了和雁清的分离。可以说,他本该和雁清同赴台湾、双宿双栖的,不能上船,完全是活该。可是对于那个时局的冷漠,谁又能忍心说出伤害他的话?他独自留在了上海,也始终记着对雁清的诺言,“如果你不见了,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他等了,守着新月照相馆,一等就是半个世纪。也许正是他的一根筋,造就了这样传奇的一生。
唐浩仪,最悲情的人。十五岁时,他就告诉自己,这辈子唯一的新娘叫雁清。出国回来,他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可他始终差了一步,雁清只拿他当哥哥。他有个冷血的爸爸,有不得不维护的家族,所以他的起点就落下林乡一大步。他嫉妒林乡,尤其是听闻林乡娶了雁清,盛怒下他做出了最不理智的事,然后撒了谎,带走了雁清。他以为分开了两人,自己就有机会。可造化弄人,雁清在台湾嫁了人,却不是他。他终于绝望,不甘心的做了雁清的表哥,照顾了雁清一辈子。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要求很简单,只是想雁清不要那么讨厌他,给他多一点笑容。可这点卑微的愿望,却是在弥留的最后一刻,才得以实现。“我有时在想,如果没有林乡,你会不会对我多一点笑容?”这就是他卑微却又绵长的感情。
韩祖光,最温情的人。他虽然是雁清错的人,却是在对的时间遇上了,不偏不倚,碰对了时机,于是,他成了最幸福的那个,和雁清携手度过了几十年的时光。也许,他的幸福皆来自他的善良,这是唐浩仪比不上的,所以唐浩仪败给了他。2005年的真相大白,他同意雁清回到林乡身边弥补遗憾,这样的伟大和包容令人无限唏嘘。或者,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带给雁清几十年的幸福吧。
乔雁清,最有情的人。她遇见林乡的时候,很单纯,爱了就是爱了,不管其他。他以为林乡死的时候,很绝望,即便是死,也要共赴黄泉。她被祖光感动的时候,很感激,有恩便要报答,以身相许的报答。她的存在,影响了三个男人的一生,让一个陷入痴痴等待中,让另一个醉于懵懂不知中,还有一个却沦入绝望期盼中。只是,这样温婉的女子,谁又能不爱呢?
2005年的台湾,唐轩成功吸引了韩玮的眼光,却始终不能战胜自己的心魔走近她,逼着她走向了李文雄,而他的心魔,罪魁祸首恰恰正是韩玮的奶奶乔雁清。
唐轩,最不幸的人。如果不曾遇见韩玮,他的生活会简单很多。他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成长,霸道,冷漠,占有欲重,功利心强,却唯爷爷命是从。“我从没有爱过我的家人,我心里只有你一个,乔雁清。”因为爷爷这句话,他知道了自己心里的那道缺口在哪里,所以他拼命报复爷爷。爷爷希望他和韩玮在一起,他去追,却不知不觉间失掉了自己的心。他清楚自己不是好人,唯一的温暖只有韩玮的笑容,可他从没温暖过,他患得患失,他心里的缺口已经大到连韩玮的爱都填不满,他逼着自己伤害韩玮,却同时也伤害了自己。那封一年前的信,毕竟还是晚了,如果韩玮能早一点看到,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韩玮,最无辜的人。仅仅因为是乔雁清的孙女,便无辜的成为猎物,傻傻的掉进去还无怨无悔。她的爱像她奶奶一样纯粹,也一样执着。甚至于,在唐轩不断伤害她后,她仍放不下,她能看清唐轩表象下的样子,她相信唐轩对她的爱,她不忍心丢下他独自离开。在一次凶过一次的大哭后,她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对唐轩的执着到底是因为什么,直到Edward终结了一切,直到雁清弥留,她好像才真正看清自己,这时的她,才真正能走出唐轩带来的阴霾。泰国小岛上,飒飒吹起的海风,翩翩飘起的裙摆,阳光灿烂的微笑,那个开心的韩玮真正回来了。
李文雄和云姬,两个云泥之别的人。相同的是,他们都知道自己要什么,都在为自己的方向努力。不同的是,他们爱上的人不同,结局不同。李文雄爱上的,是那个开朗的笑容,虽然一直在默默看她掉泪,却仍无怨无悔的充当开心果;云姬爱上的,却是深深皱起的眉头,她为了帮助他而默默努力,她想念时却只能在家里等待着他的驾临。可惜,如果韩玮是公主,李文雄就是保护她的骑士,可以随时出现带给公主快乐;如果唐轩是王子,云姬只能变身恶毒的后母,眼睁睁看着王子为了公主不惜伤害自己。可能,她纵深一跳的时刻,是遇见唐轩以来最轻松的时刻了吧!
1949年,一条海峡隔开了许多人,也造就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传奇。半个世纪后,也许没有长久的等待,或者也没有执着的寻觅,但心里的影子,怕是这辈子也抹不去,擦不掉了。很喜欢林乡和雁清那种简简单单的爱情,很怜惜唐浩仪那种卑微若尘的感情,也很羡慕韩祖光那种平平淡淡的亲情。如果1949年的爱情是红酒,需要慢慢品,那么,2005年的爱情,就是一杯烈酒,辛辣浓烈,却让人生瘾,很欣赏李文雄的默默守候,却更加心疼唐轩两个人的孤单,也许从骨子里透出的矛盾和挣扎才是最足以摧残意志力的。
主题配乐很好听,不论是《新月》还是《荷花妆》,明明都是很欢快的音乐,却有着淡淡的忧伤,和主题很契合。
我想,我已经很久没如此欣赏一部台剧了。其实,国产的并不一定就不是优质的,凡事讲求一个诚心而已……
《我在1949,等你》影评(六):执着的爱
很久没有熬夜看电视剧,但看这部很值
新月 作词 何以奇
阁楼里炊烟 缥缈了屋檐
在窗口等你的时间
是谁的相片 还在橱窗前
痴痴守着那一年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细雨的诗篇 浸透了江南
你笑脸融化了春天
任世间纷乱 任万水千山 只把相爱辗转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望一弯新月 隔一世体贴 盼身影重叠
你说迟一些 命运会了解
散落半生缘 去完美残缺
重逢岁月 两鬓飘雪 爱恨已忽略
何时赴约 家书几叠 梦不曾诀别
——《我在1949等你》的主题曲
这是一部令人感动的电视剧,温馨、浪漫的旋律让人很舒服;纠结、挣扎的调子使人很痛苦。这是一个历史的缩影,当年有多少人逃到台湾,多少家庭破碎,几十年后,又有多少家庭能够重逢,多少人落叶未能归根。“新月照相馆”有众人的回忆,也提醒我们对古建筑的保护,有些东西,没了就真的没了,城市不断变迁,日新月异,改造无可厚非,但对历史,总应该留下点什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不矛盾。
“我叫林乡,森林的林,故乡的乡。”等待雁清,等了几十年,那是一个对爱人的承诺,是他坚持着,毫不动摇,最后能与雁清重逢,哪怕短短几个月,足矣。
雁清,得知林乡死了,悲痛欲绝,内心承受了多大的悲痛,自杀未遂,嫁给了祖光,过着平凡幸福的日子,但从未忘记林乡,与林乡在新月照相馆度过余生,“对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放下恨,才会幸福”一生无憾,足矣。
唐浩仪,一生过得太痛苦了,把全部心思花在雁清身上,导致唐轩的童年阴影和杯具,雁清恨了他一辈子,最后,在临死时,雁清原谅了他,含笑而终,足矣。
祖光,憨憨傻傻,但对雁清,付出了真心和无限关爱,虽然被瞒了几十年,但最后还是豁达的让雁清回上海,弥补遗憾,雁清死后,快乐的活着,足矣。
他们的孙子一代,也受尽折磨。
唐轩,因为爷爷要求的任务,追求韩玮,不过却真的爱上她,精神的人格分裂使他受尽折磨,也做了洗黑钱等的违法行为,最后的死,算是解脱吧,从阴影中走出来,看到自己的内心,足矣。
韩玮,阳光开朗,爱上轩,让她受尽爱情的折磨,深深爱着轩,却不了解轩,轩时而很爱她,时而狠狠推开她,但玮玮感觉到轩的真心,轩临死前给了她真正的答案。后来,带着相机,四处捕捉镜头,放宽心,受轩的那幅画启发,开了个展《不远永远》。在泰国,与文雄开始新的人生。
文雄,世界之子,有着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有个人的世界观和信念,默默爱着玮,当玮不开心时,马上出现,总会带给别人快乐和欢笑。环游世界为目标的人生是多么洒脱。
唐轩、韩玮、文雄,韩玮深爱轩,爱得很痛苦,轩无法面对自己内心,也很痛苦,但他们确实相爱着;文雄爱玮,拼了命保护她,玮知道,只是之前不敢面对。这样的选择,在电视剧里夸张了,现实中不也有吗?一个人,让你很悲伤,很痛苦;另一个人,让你很开心,很快乐。往往女孩会爱着那个让她悲伤的,但又不舍得放开令自己开心的,或许爱情的世界,漂浮很多自私的离子。祖光愿意放走雁清,很佩服他。现实中,找一个合适的伴侣真的很难,更何况找一个浪子、才子与凡夫俗子结合的伴侣。
爱情,还是随缘吧~
《我在1949,等你》影评(七):相守,留在1949
沒有看完全部的故事。
因為這貫穿了兩代人的故事,
太多的複雜,反而會破壞了它原有的美感。
其實故事的基地很簡單卻很動人。
他來自海峽那邊的台灣,
她來自海峽這邊的上海,
他們在1949年相遇,
他們在1949年相識,
他們在1949年相愛,
他們在1949年分離。
她為了他來到了台灣,他卻被迫留在了上海。
她說過不會忘記他的,
但是她以為他死了,所以她結婚,生子,在他的故鄉。
他說會等她一輩子的,
所以他在那個相識的新月照相館裏守了一輩了,在她的故鄉。
半個世紀後,他們終於重逢了,
沒有問幾十年的大家是怎麼過的,
只是值得,幾十年的等待,仍能同桌而坐,
對他而言,一切都值得了。
但是,幾十年的相隔,
思念留著,相守卻留在了1949,
太多人和事擱在其中,
執手相看,無語凝咽,
說不出口的話只能喚作無奈,
有些記憶揮不去,有些事情回不來。
“如果有一天,你不見了,我會一直在這裡等著你。”
他等了她一輩子,
“你會忘了我嗎?”
“不會,一定不會”
她念了他一輩子,
他們誰都沒有違背大家的承諾,
只是時代將他們分割了兩地,
只是時間將他們分割了半個世紀,
他們將相愛的記憶永遠留在了1949,
那個回不去,忘不了的年代。
《新月》
阁楼里炊烟 缥缈了屋檐 在窗口等你的时间
是谁的相片 还在橱窗前 痴痴守著那一年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细雨的诗篇 浸透了江南 你笑脸融化了春天
任世间纷乱 任万水千山 只把相爱辗转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望一弯新月 隔一世体贴 盼身影重叠
你说迟一些 命运会了解 散落半生缘 去完美残缺
重逢岁月 两鬓飘雪 爱恨已忽略
何时赴约 家书几叠 梦不曾诀别
《我在1949,等你》影评(八):爱恨两茫茫——原来这才是爱情最后的归宿
细细绵绵的雨季,我知道这场秋雨之后,秋天就要离开了。很久,或许永远不再会有秋天的惆怅了。夏与冬之间或许不在会有界限,不再有古人对着空澈明月惆然若失,也不再有生命蹉跎人世离别之感。而爱情,这两个字,在现在的我看来,似乎对了一抹讽刺的意味,总是极力去否认那些真心诚意的付出,只不过是一场金钱以及肉欲的结合体。
但是,在这个下午的雨季,我却看到了1949年这场生死离别。是不是任何时代的人都和现在的我一样,怀念的是过去的人情世故,感触的是失去的年华,而最终遗憾的,总是那些来不及再坚持的情感。因为我们都太容易就放弃了。当我只有15岁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将来我会有很多种可能,何必拘谨于眼前的一点点恩惠呢?当我22岁的时候,我对自己说,他离开了,但是我还会遇到更好的,我也值得更好的。当我听到张悬唱的那句:我所得到都是侥幸,我失去的是人生啊。渐渐才会知道,所有应该失去的,我已经永远的失去了。包括你以及爱情。
他们在1949年分离,他说,我会等你一辈子。而她也以为自己会等他一辈子。事实上,他们也等了一辈子。他在上海照顾她的父亲,她在台北陪着他的母亲。但是,这是一个大时代。这是一个生离死别的年代。他们都结婚生子。或许,我会觉得这个应该就此结束。这是一份遗憾的情感,这是一份命中注定分别的情感。因为这是中国的一个时代。可是,就是因为这个时代,他们才能够爱得更加深刻。那份情感,因为生活、时代、历史而变得弥足珍贵。但他们70年后再次相见,只有哽咽,言语是多余的。
当然,他们的爱情还仅仅是爱情,没有超越生死,也没有任何真的人生价值。毕竟这只是一部偶像剧。但是,在这个季节,这个所谓的新时代,这个2012前的恐慌,如一抹渗透入现代物资爱情的雨水,慢慢洗刷那些物欲,至少我感受到感动,在爱情的信仰被真实的生活取代之后,还能够记得自己最初珍惜的美好。那个时候,懵懂多情,只要是一个小小的眼神,就能够在心田轻舞飞扬的心情。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人生应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戏剧。在历经磨难之后,他依然能够牵起我的手,细细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或者,任世间纷乱,任万水千山,只把相爱辗转。很多年后, 雁清再次遇见林乡,他们依旧不顾一切地相爱,只是这份爱恨已经成为了遗憾。最后,雁清最愿意见到的还是相伴半个世纪的祖光。
爱恨两茫茫——原来这才是爱情最后的归宿。
附《新月》
阁楼裏炊烟 缥缈了屋檐 在窗口等你的时间
是谁的相片 还在橱窗前 痴痴守著那一年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细雨的诗篇 浸透了江南 你笑脸融化了春天
任世间纷乱 任万水千山 只把相爱辗转
回不到回忆 难免会走散 在异乡望天边 月色依然
借一弯新月 寻你的无邪 还未道离别
纸上的思念 寄不出岁月 雁飞的悲切 遗忘了季节
天涯两端 故人何处 爱从未停歇
望一弯新月 隔一世体贴 盼身影重叠
你说迟一些 命运会了解 散落半生缘 去完美残缺
重逢岁月 两鬓飘雪 爱恨已忽略
何时赴约 家书几叠 梦不曾诀别
《我在1949,等你》影评(九):我在1949等你——一曲隔绝海峡之间的悲歌
最近在看一部两岸合拍的新剧《我在1949等你》,看了几集,就已经感喟良多。大陆和台湾,隔绝的时间真是太漫长了。两片不相同的树叶叠合在一起,激起了两岸半世纪的情感纠葛和波澜。悲剧的产生,是因为国共战争所造成的分裂,两岸人民长期隔绝而不能交流、慰籍、承担…… 生命的过程本身就是残酷的,生死离别是常有的事,苏东坡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哀哉此言,生命中的无奈和悲伤,是那么的令人心碎神伤!没有什么比亲人的远离和离别更让人悲伤的事了。 林乡于1948年初秋来到上海,接受天地书局的聘请,可没想到经过千辛万苦通过上海小报贩小包找到天地书局时,由于时局混乱,天地书局迁往香港,林乡陷入两难的境地。由于没钱,林乡不能返回台湾,而经过小包的介绍,林乡得到了新月照相馆的工作。同时,在新月照相馆巧遇女大学生乔雁清,两人相识并成为好友,互生好感。新月照相馆的陆老板得知林乡又会拍照、文章也写得不错,于是将他介绍给新锋报社的主编,并请主编到照相馆和林乡见面晤谈。林乡用他的激情和才学打动了主编,并获得了主编的青眼相看,同意将他介绍到新锋报社做一名记者。当然,由于林乡是台湾人,这份工作也是临时的,由于怕其他员工有意见,报社并没有给他派发供应券。而当林乡有一天拿着金元券去买米的时候,由于上海金融秩序混乱,金元券疯狂贬值,林乡没有买到米。同时,很多人也同样没有买到米。小包在外滩上碰到林乡,得知他的境遇,便将他带到一个仓库。这仓库里囤积着大量的大米,由于商人囤积居奇,这些米都囤在这里不对外发售。林乡本着对社会和公义的责任感,举起手中的相机将这里的情况拍下来,却不幸被赶来搬米的奸商的管事发现,林乡拔腿就跑,最后躲进了新月照相馆。而此时,乔雁清也来照相馆取照片,两人又再度见面。林乡情急之下躲进柜台,让乔雁清在外面挡驾。可不幸的是,那伙人进来不分青红皂白进推搡起乔雁清,欲找出林乡,取走相机销毁罪证。林乡见事不谐,挺身而出,保护了乔雁清,并顺势将相机塞给乔雁清。他忍受着那帮人的毒打,就是不肯说出相机的所在。乔雁清也知道相机是林乡的心爱之物,同时看事情紧急,一定很重要,就暗自替他收藏好。这时,乔雁清父亲帮佣的少公子唐浩仪出现了,他在门口看见了林乡为乔雁清拍的照片,听到从照相馆出来的伙计在喊救命,就进来看看。看到这伙人在行凶,他便问了一句:“你们在干什么?”那伙人看见唐浩仪出现,就出去了。相机保住了,惊魂初定的乔雁清听从了林乡的邀请,到照相馆的阁楼上稍坐片刻。在阁楼上,林乡说出了有人囤积大米的卑鄙伎俩,同时也和乔雁清探讨文学,谈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经过这件事,乔雁清已经暗生情愫,林乡也对乔雁清加深了好感……报社主编听闻这件事,也觉得奸商可恨,在这种时局飘摇之际,还在发国难财,决定让林乡写出来,揭露奸商的丑恶面目大白于天下!林乡秉笔直书,将这一奸计公诸社会,一时间舆情哗然,学潮、抢米事件风起云涌。而这件事,正是唐家幕后主使的,奸商的走狗砸了报社,同时也痛殴了照相馆里的林乡。小包见势不妙,出门找警察来管,可是警察和奸商早就勾结在一起,反诬林乡指使人砸报社,将其无理拘捕!小包在此情形之下,告诉了乔雁清原委。乔雁清为救林乡,到唐家登门找唐浩仪,请他出面救林乡出狱。可谁知遇见了唐父,唐浩仪这时回来,得知情况,请求其父为林乡开脱。唐父在得到唐浩仪的保证不在与林乡见面的情况下,打通了警察局长的电话……最后,林乡终于从可怕的监狱中出来,而遍体麟伤的林乡却昏迷在路边。当众人将其抬到照相馆后,陆老板决定让小包和伙计阿四照顾林乡,乔雁清虽然坚持要留下照顾林乡,却被唐浩仪劝走……第二天,林乡醒来发现乔雁清在身边照顾他,感动不已……伤好后,林乡去报社上班,却得知他被解雇,原因很简单,报社被当局的压力所致。林乡再度失业,只好回到照相馆里打工…… 当林乡从小包口中得知唐家就是囤积大米的幕后黑手时,虽有怀疑,但仍无法确定。乔雁清来看望林乡时,得知此事,当即决定和林乡一起去唐府问个明白。唐浩仪见面之后,明知是其父所为,由于他的特殊地位,不愿此事为林乡、乔雁清所知,坚称并不知情,愿同乔雁清和林乡去米行去看看。当三人来到米行时,正好遇到民众抢米,同时游行队伍也到近前,三人被人流冲散,黑暗政府的警察惨无人道的开枪镇压。林乡拼命冲到乔雁清跟前,保护她免受伤害,可他自己却受伤了。当他将乔雁清送到乔家,他终于虚脱倒地,乔雁清被林乡的英雄壮举所打动,照顾林乡躺在床上休息。正在此时,唐浩仪也出现在乔家,看到两人亲昵举动,甚是不快……然而,林乡和乔雁清经过这一次的风波,感情反而迅速升温。唐浩仪从一个翩翩公子,一下子如同跌入地狱一般,性情大变,转而为其父的所谓辉煌事业保驾护航……林乡和乔雁清却因祸得福,双双陷入爱河,私定终生,情投契合……然而,好景不长,某一日,林乡得到了远方故乡的来信,得知母亲生病,欲回台湾。在回台湾之前,他决定迎娶乔雁清,并准备带她一块回台湾看望其病重的母亲。乔父同意了林乡的大胆提亲,林乡和乔雁清得以共沐爱河…… 可是,由于战乱和逃难的人数激增,海船变得很紧张,可谓一票难求。在这种情势下,乔雁清去找唐浩仪,请求他帮忙搞两张船票,唐浩仪答应了。这时,局势吃紧,唐父也决定动迁其企业赴台湾避祸。唐浩仪便请求其父多弄两张票,唐父先是不肯答应,后听说其子另有打算便又同意了。唐浩仪便差手下的工人将弄到船票的消息告知新婚中的林乡夫妇,但要林乡去码头找管事高先生去取。当他赶到码头,发现唐家正在搬运机器物资,领到票后的林乡并没有急着走,通过工人了解到,他们正是通过军方的舰艇搭载机器物质,而工人由于机器抢运,他们即将面临失业的境地……林乡的社会责任感使他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决定和工人一起去讨个公道。可管事的非但不听,还鸣枪示威!林乡被迫逃离,并在第二天找到小报童小包,让他将船票送至乔雁清处,自己则孤身一人前往码头,偷拍唐家勾结军方运载机器物资的非法勾当。然而不幸的事,他被军士发现并用枪托击晕……乔雁清在痛别其父后,随小包一起赶往码头,在那里他们并没有找到林乡。而此时,唐浩仪却在让手下处理林乡之后,将他的相机带走,赶到码头,骗乔雁清说林乡已赶前一班船去台湾,乔雁清在不知情的境遇下随唐浩仪上了开往台湾的船。而林乡被那伙人抛进黄浦江后,却侥幸活了下来,一直坚守着新月照相馆。而乔雁清到达台湾以后,在得知林乡的死讯后,嫁给了台湾的一名老兵……两岸音信的隔绝,以及人为的军事对峙,让两岸同胞骨肉分离、亲人遥阻,造成了这个世纪的悲剧。而这悲剧不是林乡和乔雁清个人的悲剧,而是两岸同胞数十年的分离和阻隔造成的人间痛情…… 时间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经过长达半世纪之久的隔绝之后,终于在去年达成了三通。两岸民众终于建立起初步的便捷联系,然而,两岸的政治、经济的阻隔还远未结束……God bless you!
《我在1949,等你》影评(十):往事只能回味
看剧情、题材明明是很主流的一部戏,到头来看的人却成了非主流。想是因为什么呢,或许是因为荧屏上的主旋律已经不足以使人得到现实心灵的解脱,人越大越反感好似“洗脑”般的所谓主旋律大片,所以更多的人追求不同、追求个性,让原本的主流成为非主流、剑走偏锋变成主流。所以在现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看着这样一部剧、并且还是湾湾制作的,我想生不逢时注定了它的命运只能是归属于我这样的小众。
其实这剧从构思、演员到音乐甚至片名,都可以说是上佳,时空穿插了两个世纪三代人,让喜欢怀旧的人得以再重温那个年代那个城市的面貌和故事。演老年乔雁清的演员一开始哭,我就跟着哭个不停,历史、爱情、错过、回忆、悔恨……我在1949等你,就如片名一样,整部剧的基调就是这样,淡淡的、思念、离愁别绪。到了现代部分,老演员的表演更是将感伤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说我不是很喜欢现代部分的某些情节,尤其是大结局,这般虎头蛇尾据说是因为资金不足加上当时收视率不太好(湾湾一向是边拍边播,收视率决定一切,你懂的)、于是草草收尾,将原本几十集的剧情压缩改编成如今这样,没能完全展现出当初编剧想要表达的东西。尽管有遗憾,但也就是这样了,不能改变。
在这里,还要大力推荐一下这部剧的原声,无论是配乐还是主题曲《新月》、片尾曲《荷花妆》及一众插曲,都是非常用心制作、十分耐听的。
时光已逝永不回
往事只能回味
通过这部剧,我想更能令人懂得,无论现在做了什么,都会成为过去,只有珍惜当下,努力奋斗、好好对待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