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姨多鹤》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小姨多鹤》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2 03: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姨多鹤》观后感精选10篇

  《小姨多鹤》是一部由安建执导,孙俪 / 姜武 / 闫学晶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小姨多鹤》观后感(一):多鹤想告诉我们什么? 电视剧《小姨多鹤》观感

  最近一个热播电视剧《小姨多鹤》,据说看过的人很少有不被多鹤的精神感动。从第一集开始多鹤这个人感动了我,故事强烈吸引力让我欲罢不能,边感动的流泪边看,一直到将最后一集看完。看过之后,极力向还没有看过的朋友推荐,希望他们也能够和我一样看完。

  故事是这样的,二战进入尾声,日本战败投降,大批当年被移民中国东北企图对中国实施长期殖民统治普通日本国民被抛弃。十六岁的少女多鹤即为其一,在死难多艰的逃亡中,她依靠机智和对生的本能渴望逃过了死亡,却被装进麻袋卖给了东北一个叫做张俭的人。张俭的媳妇朱小环曾经因日本鬼子的追赶惊吓跳崖导致流产不能生育,从此多鹤便被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国仇家恨的大背景下,日本少女多鹤的介入,使得老张一家整个家庭的关系变得暧昧怪异

  日本女人多鹤的身份不仅在张家成为重大情感伦理问题,也成了巨大政治问题。因为多鹤是张俭欲拒还休、欲罢不能的另一个女人,是生活在朱小环身边的情敌,也是张家三个孩子的生身之母,她的身份和地位成了纠缠张家几十年的头疼事。同时,如何掩盖多鹤的日本人身份也成了张家挥之不去梦魇。张俭的解决之道是,让多鹤成为朱小环的“妹妹”,孩子们的“小姨”;然后再通过不断的搬迁来遮掩多鹤的日本身份以及畸形的家庭关系。这个奇特的家庭组合在动荡的政治环境和困窘的经济生活中飘摇度日。

  几十年下来,日本人多鹤默默而固执地以“整洁较真”等品质影响着这个家庭,而朱小环等张家人则以 “随遇而安”、“凑合活着”等生活理念改变着多鹤。残酷的生活,加上他们身上也都着善良一面,使他们成了不能分开的一家人。 

  严歌苓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体贴,以对中国当代史的深入、精到的把握,以一个跨国作家的宽阔视野,以及对人物命运深入、合理的推演,将一个身份暧昧难名、生命曲折跌宕的日本女人的在华故事形象生动展现给了我们,显现了人性与生活的复杂魅力

  看过之后,无不对多鹤的命运同情惋惜,对张家的处世态度认可。如果说张家开始救多鹤是出于善良,后来让多鹤生孩子是处于私心作怪。将多鹤丢弃则是处于对妻子的爱和自私表现,因为多鹤作为一个代孕者,或者说作为一个身份不明的妾,没有利价值。再将多鹤找回,是处于善良还是仍然想让多鹤作为工具,很难说。对于多鹤而言,一个战败国弱女子,她没有选择余地,只能听任命运的安排,不论是她要感恩,还是要为她的国家谢罪,她作为代孕工具也是理所当然的了。而后来,多鹤的绝望自杀,则可以看做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人都有追求自我幸福自由。而小环将多鹤救下的话说的太过了“死不起,你死了张俭就得死。”这句话意味着,人死家散,孩子没有人管。多鹤只能再一次和张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继续做一个无名无分的“小姨”,帮着张家人顽强地活下去。

  不知道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特地安排了一位关键好人中医,另一个日本女人的中国丈夫。剧情交待,老中医给受刺激得了精神病女儿义务治病是因为自己的妻子同样是是日本人,并且是北九州的,多鹤的同乡。这给我一种印象,流落中国的日本人都是无辜的,是善良的。你看片子的日本女人多么善良啊!深受日本人影响和感化的中国人也都变成了善良的人,如老中医。

  也许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可是我最近常常想,假如当时日本人没有战败情况会怎么样呢?日本人还是如多鹤这样表现他们的善良?比如,日本全面占领满洲后,日本开拓团在满洲的殖民统治,开拓团的土地都是合法购买的吗?有没有满洲人因此流离失所?我觉得严歌苓应该再接着向上写一下开拓团是怎样开拓的比较好,以便给人一个全面的认识

  《小姨多鹤》观后感(二):眼泪哗哗的

  看到很多人说电视剧严重不符合严女士原著精神

  原著没有看过

  但是严女士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都非常喜欢,女性特有的细腻触觉让严女士笔下的女主角栩栩如生

  我觉得就单电视剧来说,不错,二孩的母亲和多鹤,在一开始的几集中的表现让人感动到落泪。。。这是第一次看电视剧我在看到第2集的时候就流泪了,而且是在网吧,一个27岁的男人眼泪流的呀。。。。

  我都不好意思了,看到多鹤第一次醒来见到妈妈的时候像一只惊恐的小鹿,喝粥的时候猛然间跪倒在妈妈的面前,还有把妈妈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那眼神,那表情,太让人心疼和感动了,两个善良的异国女性就这样相识。

  我觉得能够把这部电视剧一口气看完得人应该都拥有坚韧神经,看到后来,多鹤的命运就是一个苦字,很苦,最疼爱自己的妈妈去世了,被当做传宗接代的工具,又被二孩这家伙抛弃了2次未遂,遇到彭科长这样的坏人,哎,有很多时候我都不忍心去看下一集,害怕多鹤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害怕善良的她被人再次伤害,。。。。

  所以我拖拖拉拉的看了好几天都没有看完,因为我真的很担心,担心命运会再次安排一出悲剧,让人无法释怀

  不过幸亏在苦涩的生活中还是有些小小的幸福甜蜜的,而这样的幸福与甜蜜就逾显得珍贵比如说多鹤在那个家庭中得到了母爱,也留下了3个孩子,可以以小姨的身份跟孩子们睡在一起,抱着自己的女儿入睡,买糖给两个儿子吃,看着孩子们对自己好,也很幸福

  说到这里要感谢一下二孩,在多鹤拉酒糟的那段日子里,给了多鹤很多恋人之间才能有的美好快乐,一起看电影,一起在芦苇丛中谈心,发自内心歉意赞美,一个女人是多需要这些啊,真的感谢你,二孩!

  我到现在都只看到19集,实在忍不住,就来这里发表感想

  还有我觉得两个这一家人里,除了姜武演得有一点瑕疵之外,其他人都很到位,二孙俪真的很符合女主角的气质,一个善良而坚强,隐忍而宽容美丽到让人心疼的女人,哎

  不说了 我是中毒不浅啊 呵呵

  《小姨多鹤》观后感(三):看到了悲情,看不到反思

  看《小姨多鹤》的观众估计没有不被片中的悲情催掉泪的,尤其是广大妇女同胞所流的泪水,又岂是电视机前捧着一盒纸巾就能擦干的,起码得是加长加厚版卫生纸才能止得住这源源不断如黄河决堤般一发不可收拾的悲情。于是,创作者成功用悲情淹没了观众,也淹没了本是悲情背后更为重要的反思。

  《小姨多鹤》是一个选材角度新颖的电视剧,从一个战后日本遗孤——竹内多鹤的命运着手,多鹤的生命是因战争而改变的,战争让她背井离乡,又让她家破人亡,但多鹤没有屈服命运,反而本着对活下去的本能渴望,对人性本善的相信,坚强忍受生命的无奈并克服种种磨难,而最终,多鹤的坚韧和忍耐得到了命运的回馈,与自己的母亲团圆,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的身份也得以被承认,全剧在多鹤惯常的沉默笑容中落幕。《小姨多鹤》通过塑造多鹤这么一位悲苦而坚强的女性形象,其现实意义在于揭露战争的罪恶和无情,也在用人性共同的真、善、美,消弭民族间政治上的恩怨,跨越仇恨和伤害,正视战争不仅让被侵略国的百姓流离失所,作为侵略国的普通平民,也一样忍受着灾难带来的苦痛。能够引起人们对战争和人性的深刻反思,是这部剧应该体现的。然而完美的角度却在一味的悲情中落入俗套,甚至背离主题,我们看到了悲情,但看不到反思。

  剧中将所有苦难悲情集中在一个女人身上演绎,让《小姨多鹤》的上演,招来争论不断,骂声最集中的,莫过于对中国人的过于丑化。孤苦无依的多鹤被土匪抓去称斤买,遇到张俭一家,捡回了一条性命,却开始了一生悲苦坎坷的生活。张家父母救了多鹤,其主要目的竟然是在打还未苏醒过来的多鹤肚子主意,盘算着救活了就为张家传宗接代。张父甚至强迫被日本人害得流产不能生育的儿媳妇朱小环接受这一事实不然就把她休了,而朱小环的正常情感反应则成为无理取闹行为,是对夫家和长辈的无视。张母虽在照顾多鹤的过程中,与多鹤产生了近乎母女之情的感情,主要目的还是要她生孩子。 在将近三分之一的剧集里,把张俭一家描述愚昧不堪,固执守抱着生养的重要性信念,为了传宗接代争吵不休,剧中甚至做到每顿饭必吵的地步!在重复的吵闹中一步步强迫一个日本女人生孩子,纵然传宗接代是一个中国农村家庭最为重要的大事,也不会是用这种粗暴方式,在明明可以取二房的情况下,为什么非要这个日本女人呢?找中国女人当二房就是“囔囔嘴”、罗圈腿,要不就是送上门都没人要的赔钱货,媒婆还要带着女方家干仗,这是一种多么畸形的丑化!纵然此处努力让多鹤披上感恩的外衣成为“自愿”的生产,也掩盖不了张俭一家私欲丑陋,为了让多鹤再“合情合理”的生下男丁,于是用张母的死亡让其行为顺利成章。看似是张家不断施恩,多鹤努力报恩,实则更像是张家在以恩人身份自居,来掩饰其本质是伪善的行为。生下孩子后的多鹤,还被张俭企图抛弃,被朱小环各种使唤,要照顾孩子,要收拾房屋,还要出外挣钱,三个孩子不能认自己做母亲,在外面要装哑巴,朱小环的猜疑打压让她处于妻不妻、妾不妾的尴尬地位,几次险被强暴,还有小彭的无故刁难,小石的意外惨死等等数不尽的悲惨可怜事件,多鹤都毫无抱怨的忍受着,永远都是逆来顺受的态度。我们对于多鹤这个人物是充满无限同情的,这种无限同情源于剧中无下限的悲情和无上限的矫情的成功。扁平化的人物性格,成功将多鹤塑造成一个圣母般的人物形象。 问题在于,这个圣母形象的塑造是践踏在无数丑恶行径和自私欲望之下的。真、善、美需要假、恶、丑凸显,多鹤是完美的圣母,身处的环境和中国人就成为了她苦难的制造者,让人不禁唏嘘,她到底是战争的受难者还是中国的受难者?多鹤这么一个悲情女人,到底是在控诉战争,还是在控诉那些曾经在战后收养过日本遗孤的中国家庭?

  而电视剧中的另一个灵魂人物——朱小环,明明也是战争的受难者,却成为蛮横嫉妒代言人。同样作为女性的她,为了传宗接代,要把自己的丈夫拱手让出,她强取豪夺多鹤作为一个母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权利,孩子还在吃奶的阶段就要多鹤出外干活,还要趁着休息时间赶回家喂奶,就因为担心还在襁褓中的婴孩会跟她不亲!还因为忍受不了张俭与多鹤偷偷摸摸的爱恋而服毒自杀,被救后仍然嚣张跋扈。没玩没了的怀疑逼迫多鹤离开她的家,选择放弃对张俭的爱嫁给别人。她对三个孩子的爱也是一种抢占式的疼爱,粗暴蛮狠,一旦发现他们有背离她的苗头,马上如临大敌。朱小环的撒泼发横和猜忌防备,让她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泼妇。剧中将朱小环的悲苦轻描淡写完全忽略她作为一个受难者应得的怜悯。在战争中,她为躲避日本兵的侵犯,怀有身孕不惜跳下山崖,从此不能生育,为了张家香火,不能对公公婆婆有所苛求,还要督促自己的丈夫与别的女人同房,与为张家生下孩子的功臣多鹤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要防止多鹤日本人的身份泄露,还要防止她抢走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家庭,要处理邻里关系,守护随时会成为别人攻击对象的家庭,维系与自己没有血缘的几个孩子的亲情,这样一个患得患失胆战心惊的她,也是可悲可怜的,而创作者为了突出多鹤这唯一的主角,将所有苦情戏加诸其身上,粗暴丑化了朱小环这样一个重要角色

  与一般言情剧、偶像不同,《小姨多鹤》是一部表现抗战后史实的影视剧,选择了一个严肃话题,就该有一种严肃的态度进行创作。可以说,悲情与反思是《小姨多鹤》很重要的两个版块,从悲情中看到反思,才是本剧的重点,电视剧的改编誓死将悲情进行到底的干劲终于成功把反思清除出去了。战争的残酷、侵略者的伤害,这些是民族永远的痛,视国人之痛如无物,一味塑造自己想当然的人物,对作品真实性可有可无般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要知道,天上飞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以是鸟人。衡量好史实与虚构之间的平衡点,在吸引眼球和引起反思选择适当的契合点,是我们创作者所要加强的,也是对此类影视剧很重要的启示

  《小姨多鹤》观后感(四):看完后的一点感受

  刚看完。前年看小说的时候,觉得画面好强,很适合拍成影视作品。剧改编了不少,但是还是觉得改的不错,人物的冲突戏剧化,虽然把多鹤改的有点过于美好,但是这好像是影视作品的通病吧?女主往往有点过于白莲,当然这是相对原著而言。虽然几年前的影视作品但很感人,孙俪闫学晶的表演非常好,孙俪第一集的出场震撼到了我:苏醒过来后惊恐万状高度戒备的眼神还有明白张母是真心救了她以后戒备解除后夺眶而出的泪太棒了!闫学晶把一个地道东北女人的善良豪爽粗中有细,在复杂家庭关系中的微妙心理表现的很好。现在很难得看到这么扎实的剧作了,道具服装生活方式真实地还原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东北人民的生活状态。

  《小姨多鹤》观后感(五):不管是否偏离原著,就电视剧论这是一个好剧!

  这是一部比较冷门的电视剧,由于没有大面积上星播出,还有广电的审查后对结尾的删改,让这部电视剧人为的变的复杂起来。

  国产电视剧敢碰触这个题材的很少,没有好的剧本,没有好的演员,担心审查过不去,所以我们一直以来电视剧题材非常单调,并不是观众没有需求,是导演不敢拍,电视台不敢放!作为一个三观正确的普通观众,我实在看不出这剧是否宣扬了中国人的愚昧,还是拔高了日本女人的善良,这样一部从头到尾宣扬母爱,与对战争反思,人性救赎的电视剧,竟然只是因为结尾这个“多鹤”是日本人,上星的时候给改了结尾,我们的广电是有多缺乏自信啊,难道怕被这样一部电视剧带偏了?

  就电视剧制作来讲,有很多还不太成熟的地方,包括剪辑和配乐,但剧中出彩的是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孙俪。很多喜欢孙俪的观众都认为这部戏是她演技上一个转折点,比《甄嬛传》还要有质的飞越。在一次访谈中孙俪谈到小姨多鹤,她自己承认在拍摄这部戏的时候投入的感情太多,以至于导演都建议她别入戏这么深。剧中几个主要演员都发挥非常出色,所以这部剧很值得大家看。

  一直以来观众觉得我国电视剧题材类型不够丰富,从现在看并不是导演不努力,而是我们的审查制度,这部剧幸亏在地面频道已经上映,并且是比较知名的演员出演,所以保证了电视剧的投资。假若这类电视剧拍摄后无法上映,以后也不会有投资方和导演去碰这类敏感题材电视剧,那我们的电视剧制作水平,从哪儿提高?满屏幕的正能量,社会主旋律?

  《小姨多鹤》观后感(六):小姨多鹤

  《小姨多鹤》是改编自严歌苓同名小说,电视剧讲述了抗战结束后滞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女子竹内多鹤与一个中国普通家庭之间长达三四十年的情感纠葛。原著中,多鹤是善良的日本女人,但她所做的一切也只是一个普通女人的行为,她救人是因为对生命的热爱,她工作是因为对孩子和这个家庭的热爱。而剧中的多鹤却被演绎成了一个集吃苦耐劳、心地善良、坚韧、知恩图报等良好美德于一身的完美女人,与中国媳妇朱小环的“尖酸刻薄”形成反差,显得趋于完美。对于这样的人物设计,编剧林和平表示:多鹤的隐忍、委屈等形象,更能获得观众的同情,但小环体现的善良和宽容绝不在多鹤之下,我们可以在两个人身上看到温暖的人性。小环的出发点是维系她作为‘母亲’的家庭地位,她的很多行为是一种贴近生活、本能而自然的表现,而在那个年代,维持那样一个复杂的家庭,是很不容易的事。电视剧比原著更向往人性中真善美的东西,更贴近生活。

  《小姨多鹤》观后感(七):看到第一集19分28秒决定弃剧

  看过《小姨多鹤》原著,作者笔头工夫相当厉害,几句几笔就可以勾出人脑海里清晰的画面感。

  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透着对话,肢体动作,一点点跑到你眼皮底下的鲜活。

  无论是主角多鹤、小环,二孩,还是配角小石小彭,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变化,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不断浮浮沉沉。

  整本书中,最爱的是小环,不高雅,不沉静,哭起来能在地上拍大腿,笑起来嘴里的金牙闪过一道光,但是这样的女人活得特别真实,把苦日子活得有声有色,眼泪藏在心里,笑容堆一脸。她或许没什么文化,可是有一种尘世女子的精明和智慧。她的凑合哲学,是动荡年代生出来的生存智慧。

  这样的女配角只要一出场,一说话,我整个人都是嘴角笑着,心里累着。为她疼着。

  现在说说为什么定在19分28秒弃剧。

  我对小环最初的印象是在书里面,二孩和母亲去朱家屯接她回家,

  小环嘴巴扔着飞镖,暗地却听母亲的话收拾好了行装。她没有把张家买个日本婆回来生孩子的事情说给父母听,只是把一肚子可能引发家庭战争的委屈化成了普通的夫妻怄气。

  她闹归闹,可是用书里二孩的话说就是:深明大义,很懂事。

  而电视剧中,19分29秒的位置里,小环搂着她妈哭天抢地。她爹一句,“张石匠个老瘪犊子,弄个日本娘们回来,那就够气人的了。还让二孩跟那女的生孩子。”

  我就不看电视剧塑造的主角多鹤是怎样了,光这一句就把好好的小环的特点给整没了。

  还有什么值得看的?

  我只想问一下编剧,您改编的时候,是不是光走了肾,忘记走心了?

  《小姨多鹤》观后感(八):没有人。

  和严歌苓的书一样,是一部看不上劲的剧。

  无论是书,或是剧,这故事的第一看点都是一个不平常的设定,而除此之外,几乎每一个地方,都给不上劲。相比之下,书稍好一点,起码不藏不掖,就是把两个国搁在两个女人身上了。我并不欣赏这种把人压没了的写法,但起码很磊落。

  剧有点尴尬,作为一部国产剧,受限于尺度,这个不平常家庭里最激烈的那部分没法儿拍。结果前二十多集是温吞水,就那么不咸不淡。末十来集,编导自己耐不住性子,就无端端搞起了苦情戏,且是最末流的那种。

  最末流的苦情戏,并不关心人物的悲苦,就那么直愣愣的揭人伤疤,戳人心窝子。写一个人在家被灯泡掉下来砸了脑袋,出门走楼梯摔断了双腿,坐车又遇上车祸肋骨全断了,医院碰上地震被活埋了。这么做,苦是苦,但却是很下流,是在贩卖人家的苦难。

  在剧中,多鹤从来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她就是一根筋地肯牺牲,肯原谅。与之相对的,坏人也是偏执狂,但凡有一个动机,他们就被编剧绑架,没完没了的凭此作恶下去。懒蛋的创作者很爱这么来,归根结底,就是他们不关心人。在他们那里,把女性的牺牲当作一种天性,去提倡和赞美,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这些人眼里,就没有人。

  《小姨多鹤》观后感(九):略论《小姨多鹤》由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艺术

  转载的。

  《小姨多鹤》是旅美作家严歌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引起了较大反响。同名电视剧是剧作家林和平、导演安健据此改编并拍摄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播出后,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两相比较,电视剧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人物关系、时代背景等方面做了较大改动。应该说改编是成功的,是符合电视剧的艺术规律的。

  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性艺术考察,不仅可以弄清楚电视剧《小姨多鹤》的成功改编之所在,还可以从中探讨小说和电视剧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艺术特征。

  一、故事情节改编,更加突出亲情与人性

  《小姨多鹤》所讲述的大的故事框架是一个日本“满洲开拓团”的女孩子竹内多鹤,在日本战败之后,被一户张姓中国人家当做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收养。张家原本想在她生下孩子后就丢弃她,但没想到她在中国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并且为张家生了三个孩子。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不允许一个丈夫有两个妻子,于是竹内多鹤就只能以孩子小姨的名义,在这户家庭中生存了下来。直到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才得以重返日本。这是小说和电视剧共有的故事框架,但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却又有不同的具体的情节表述。

  总体说来,小说以冷艳的文字,以节制的理性,讲述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而电视剧却以热烈的画面,以饱满的亲情与鲜明的人性,演绎了一个令人神伤的故事。

  在小说中,张俭的父亲是一个小火车站的站长,他买多鹤,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代替不能生育的儿媳妇朱小环为张家留下哪怕一个子孙后代,以免人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遗憾。张俭在与多鹤的接触中,更多的是出于为小环报仇而实施的报复行为,字里行间充斥着人生的荒谬和冷酷。

  而电视剧中,张俭的父亲成了一个石匠,由于不敢违背土匪让他拉走死人的旨意,才将多鹤从死亡的边缘拽了回来。不仅救活了她,而且还医治好了她的伤痕。其后,多鹤将心比心,以情还情,在知道了小环的不幸遭遇和张家的朴素愿望之后,主动地提出要为张家生孩子。且不说多鹤抱有怎样的为日军兽行谢罪的动机,单说多鹤本人的悲惨境遇就已使她萌生了知恩图报的心理。因为多鹤是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人,知道生命的宝贵和张家的厚道。这种艺术处理,由于渗入了更多的情感因素,所以让人感觉起来并不突兀,而是合情合理。

  在小说和电视剧中,分别有一次多鹤被张俭故意丢弃的经历,但由于丢弃的背景不同、过程不同、结局不同,所以也给人留下了不同的艺术感受。

  小说中,张俭丢弃多鹤是在他们去了南方,多鹤已为张家生了三个孩子之后,张俭觉得这种畸形家庭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于是自导自演了一幕活报剧,把多鹤故意丢弃在长江边上,致使多鹤在流浪了近两个月之久,才衣衫褴褛地回到家。

  而在电视剧中,编导将其处理成张俭是在接受了舅舅的唆使之后,才将多鹤丢弃在荒山野外的古庙旁边,是张俭的母亲逼着张俭找回多鹤,才没有使多鹤命归黄泉。

  两次丢弃,一次主动一次被动,一次心甘情愿把事情做绝、以绝后患,一次背负着良心的谴责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虽然都把张俭的矛盾心理、复杂感情很好地反映了出来,但电视剧的情节处理却让人感到有更浓郁的人情味。

  以上只是故事刚刚开始部分讲述的两个大的情节,经过对比,不难发现其中的变化。其实,在他们后来三十多年的漫漫生涯中,无论世道如何变迁,世事如何难料,他们一家如何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有过怎样的矛盾与猜忌、困惑与摩擦,电视剧总能够以人性与亲情为纽带,将家庭、人生、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们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在电视剧中,始终荡漾着一股热气腾腾的情感力量,而在小说中,却到处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

  小说讲述的是历史,电视剧讲述的是故事。小说注重的是如何将历史讲述得更加明白透彻,电视剧注重的是如何将故事演绎得更加荡气回肠。文体不一样,落脚点不一样,所以对故事情节的处理自然也不一样。

  小说的结尾和电视剧的结尾也有很大的出入。小说的结尾是一种交代性的写实性的结尾,虽然清楚但难免冷酷。电视剧的结尾则是一种写意性的、想象性的结尾,充满着温情,让人浮想联翩。

  二、人物形象改编,更加符合人物的文化与心理特征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在展现多鹤多舛悲哀的命运时,都紧紧地把握住了张俭畸形家庭这条主线,尽情描写这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以及每个家庭成员的心路历程,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是在具体地塑造每一个人物形象时,却因为小说和电视剧的侧重点不一样,塑造出来的同一个人物形象还是有所出入。电视剧中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一些。

  先说多鹤。小说中的多鹤是战争与苦难的象征,她代表的是日本战争遗孤这一类人在战后的遭遇,从一个侧面控诉了日军侵华战争的罪恶。由于多鹤是这一类人的代表,所以严歌苓更多的是从面上来描写她,写她的不凡经历,写她的多灾多难。尽管有个别情节也写到了她作为一个人的七情六欲,但是这类描写少之又少,稍不注意就会被其他情节所遮蔽。读完小说,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伴随着中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形势而命运起伏不定的日本女人形象。 

  但是在电视剧中,编导却将多鹤定位为一个自小受到日本文化熏陶的女人形象,是可恶的战争把她推到了人生的边缘上,从此开始了畸形家庭中的畸形人生。面对着三个亲生的孩子,却不能被叫做“妈妈”;面对着与之生孩子的张俭,却不能流露丝毫的感情;面对着霸占了她叫妈妈权利的朱小环,却不能不以笑脸相迎。总之她以孩子小姨的身份融入了这个奇特的家庭,与他们一起经受风吹雨打。多鹤作为一个人的形象出现在剧中,更多的是她以独有的日本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个家庭,影响着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张俭起初是把她当做一个纯粹的生育工具来看待的,但是她的勤劳、坚韧、爱整洁的品性最终赢得了张俭的爱情;朱小环有一段时间是把她当做情敌来看待的,为此还不时地为难她,但她终于以自己的大度、隐忍获得了小环的谅解;三个孩子也各有苦衷,对她产生了不少误会,但她最终还是以自己无私的关爱博得了孩子的同情。总之,在电视剧中,多鹤被塑造成了一个感性的人,一个有着丰富的情感欲望和鲜明的文化特征的人。因此,她的一举一动,格外引人注目,牵动人心。

  再说朱小环。无论在小说还是在电视剧中,朱小环都是一个爽快泼辣、敢说敢作的女人,有着典型的东北女人的性格。但相比起小说中的朱小环,电视剧中的朱小环感情更加细腻丰富一些,有着更多的女人味。朱小环是因为自己失去了生育能力才接受多鹤的,但是这件事,放在哪一个女人身上,都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然而在小说中,朱小环只是象征性地做了一下抵抗,然后就顺水推舟地承认了这个事实,而在电视剧中,朱小环却做了最大的努力,最后在实在没有办法的前提下,不得不阴差阳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面对张俭和多鹤萌发的情愫,小说中的朱小环虽有微词,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电视剧中的朱小环却以死相威胁。等到孩子长大后,小说中的朱小环变得越来越泼辣,简直成了多鹤的保护神,而电视剧中的朱小环却整天担心失去孩子,开始变得疑神疑鬼。总之,电视剧中的朱小环一方面要保护家庭,不让人们过多地猜测多鹤,以免多鹤有危险;另一方面,她又不愿意看到张俭和多鹤之间产生真正的爱情,危及到自己的家庭地位,所以,不得不想方设法地维护现状,八面玲珑地应对四方。于是,朱小环这样一个有着鲜明的女人心理特征的立体真实人物形象就被塑造出来了。

  三说张俭。张俭是小说和电视剧中唯一一个改动不是很大的人物形象。无论在小说还是在电视剧中,他都以自己的沉稳、精明、厚道,应对着复杂的家庭关系和险恶的社会江湖。虽然他做过对不起多鹤的事情,但也是被环境所逼。他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活在两个女人的夹缝之中,以求生活的安宁与平静。只不过为了增加戏剧感,电视剧设计了许多他和他父亲之间的矛盾冲突,让人忍俊不禁,不过客观上也反映出了他对小环的忠诚,为小环心理上接受多鹤进行了合理的铺垫。

  四说张父与张母。小说中的张父与电视剧中的张父不仅身份有变化,性格也发生了重大转移。小说中的张父谨慎多疑,电视剧中的张父粗鲁豪爽。但恰恰是粗鲁豪放(东北人),才映衬出了他一心想抱孙子的老一代农民的纯粹质朴的心理,使得多鹤的出现有了更多的人性化的合理性解释。在小说中,张母是一个几乎没有给人留下任何印象的人物;但在电视剧中,张母却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张家尤其是小环、张俭接受多鹤和多鹤逐渐融入张家的过程中,张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她的慈悲、善良、大度,不仅融化了多鹤的敌意,而且融解了家庭的疙瘩,使多鹤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在张家生活了下来。

  五说三个孩子。孩子是张家的核心问题,如果没有对孩子的诉求,张家的故事也许就不存在了。然而,小说中的孩子的故事和电视剧中的孩子的剧情差别实在是太大了,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就故事情节和性格而言,电视剧的改编显然更符合人物的心理特征和所处的时代环境。

  张春美由进入军队院校以后出现的莫名其妙的古怪行为导致被学校除名,改为她在追求进步即将功成名就时因为父亲杀人事件的影响导致功亏一篑精神分裂,更能说明时代的荒谬;张刚(小说中的张铁)为了个人进步不惜与家庭划清界限,虽然小说与电视剧情节基本一致,但受到蛊惑的直接原因和具体表现还是电视剧表现得更为合理显著一些;至于将张铁(小说中的张刚)由整日打架斗殴、无所事事改为受到家庭复杂关系的影响主动下乡插队,更是反映出了一个懵懂少年面对复杂世事表现出的迷茫和困惑。电视剧中,总是围绕着亲情与人性处理孩子与大人之间的关系,显然比小说中只是简单地介绍孩子的现状与长大更能征服人心。

  三、人物关系与时代背景改编,更加明晰与透彻

  小说中还有两个人物与张俭一家有着不得不说的深刻关系,这就是小石和小彭。他们是张俭的老乡,刚到南方时,因为有着同乡之谊,经常到张俭家蹭饭,因此认识了多鹤。他们当时并不知道多鹤是日本人,但都被多鹤爱整洁有礼貌的性格吸引住了,于是彼此间暗里明里展开了竞争。

  尤其是小石,表现得更为活跃与主动。但天不长眼,一次在张俭上夜班的时候,一不小心,出了安全事故,他所开的吊车撞死了小石,使小石的生命戛然而止,从而也为自己的后半生埋下了祸根。小说中的小石的形象是很单薄的,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就已经结束了,留给人们的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但是到了电视剧中,编导们却将其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把他塑造了成了一个虽然木讷但确是有血有肉的男子汉形象,而且和多鹤之间产生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演绎了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爱情悲剧。虽然其结局也是被张俭误伤而亡,但在死之前他的形象已经被树立起来了。尤其是他和多鹤之间的同病相怜的爱情悲剧,不仅突出了他的美好品质,而且更加深化了多鹤的悲剧意蕴。

  小彭在小说中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物形象,相反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表现得相当理性。他也爱慕上了多鹤,但当知道了多鹤的日本人身份后,他又彷徨徘徊了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退避三舍。他曾经想帮助多鹤,但是当多鹤真正主动找到他的时候,他又表现得很被动,唯恐多鹤影响了自己的前程。“文革”开始之后,他成了造反派的头头,重翻老账把张俭打成了杀人犯。与其说他是故意的,倒不如说是那个个人根本无法扭转的混乱的年代把张俭打成了杀人犯。总之,小说中的小彭的性格并不鲜明,手段也不卑劣。但是,在电视剧中,经过改编的小彭的形象却急转直下,成了人性恶的代表。他原本在农村有婆姨,但仍旧对多鹤垂涎三尺,不断使出各种卑鄙伎俩,诱骗多鹤。当诱骗不成时,便使用暴力,逼迫多鹤就范。仍旧达不到目的,便挖空心思地劳役多鹤,打击张俭一家。动乱时,张刚被他唆使得与家庭决裂,张俭被他别有用心地打成杀人犯,就是他打击报复的结果。应该说,电视剧对小彭的改编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而且也更突出了时代特征。

  小说是把多鹤放在近四十年的时空背景上来展示其独特的命运变迁的,虽然其命运轨迹清晰可辨,但时空背景却漫长而庞杂,这多多少少地导致了小说重故事介绍而轻细节描写的现状。到了电视剧中,编导们精选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年代,通过紧张而有趣的故事情节,充分演绎了多鹤的复杂人生,不仅主线鲜明,而且时空交代也更加清楚透彻。

  小说以文字反映世界,电视剧以影像反映世界,由于作用于人的心灵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对小说进行适当的艺术改编是非常正常的。两部作品都属于叙事文艺作品,有着基本一致的故事框架。但由于电视剧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人物关系、时代背景做了新的改编处理,所以给人的艺术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如果说读小说时,始终感觉头顶犹如悬着一盆凉水,冰冷的感受时刻提醒着读者历史的荒谬、世道的艰难、环境的险恶、人性的复杂,那么在看电视剧时,则好像置身于一座温暖的包厢里,始终让人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与人性的善良。两部作品的作者都把握住了自己所使用的艺术创作形式的规律和特征,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小姨多鹤》观后感(十):多鹤

  在一个错误的年代人该怎么活? 死或者妥协都是容易的。在一切都颠倒的年代,以正义与良善的方式有尊严的活着是不易的,但却是唯一值得过的生活。要有做出正确选择的智识和勇气,在黑暗的年代活出暖,活出光。用人性点亮人性,用善良温暖善良,用辛勤的劳作对抗生活的苦难,用爱和宽恕去拯救迷途中背叛,要相信多一分光和暖,世界就少一份黑和暗,要相信错误的年代,终不能长久。当正义到来的时候,回头来看,你就能无愧的说生命赋予你的每一个日子都没有被辜负。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虽然不是基督徒,但太喜欢圣经上的这一段了,是对电视剧版的多鹤最好的概括。电视剧的主题就是爱与救赎。

  我发现文艺作品中吸引我的都是同一类女性马缨花,陈清扬,郁晓秋……错误的年代没有遮住她们的暖和光,自由与爱,但电视剧版的多鹤更多了一层近乎宗教意义的拯救色彩。我也一直不愿意将多鹤加入到这样一个名单后面,感觉她比她们又超越了一层。

  关于身份的故事

  我不知道如何往名单加名字的另一个原因是不知道该写哪个名字。这是一个关于身份的故事,而故事也发生在一个最讲究身份的年代与环境。 一个滞留在异国的人,要活下去,只能将自己嵌入其中。首先她需要的是一个身份。身份赋予了一个人占有生存空间的合法权力。身份也给了一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位置,人们根据身份确定彼此的关系。身份的不确定是危险的,也是一切矛盾的源头。 然而战败后滞留中国的日本遗孤多鹤的身份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对立中。 竹内多鹤与朱二环。同一个人的两个名字背后是中日两国,所赋予多鹤的不同民族身份与文化身份。在两个有国仇家恨的国家,带着一个民族的身份在另一个民族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多鹤的日本身份是危险的,暴露身份意味着死亡,然而她的语言包括一举一动都在讲述着她的身份。

  她的另一个身份给了她活下去的资源。那就女性身份,男女是对人群最基础的划分,它几乎是任何族群通约的划分,所以它超越了文化与族群。饮食男女,这四个字是包含着最通约的东西几乎是生物层面。就像陆文夫在《美食家》中说的,资产阶级的味觉竟然和无产阶级的一样没有高低差异。日本女人竟然和中国女人生的孩子一样看不出差别。多鹤有了第一个生物身份,女人。她为张家生了三个孩子。获得了在张家里寄居的空间。

  然而多鹤并没有变成孩子的母亲,她成了孩子的小姨,孩子母亲的妹妹,孩子父亲的小姨子。小姨是个暧昧而不稳定的身份,一个正常的家庭,不允许小姨这个角色一直存在。一个女性最稳定的身份是成为某个人的妻子。一个女性只有通过嫁给男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与资源。多鹤从来没有得到属于她的实的名分,名不正言不顺。她选择默默承受,从不说什么。

  更危险的事是那十年,那是一个最讲求出身与身份的年代,也是一个要与一切危险身份划分界限的年代。正常的身份伦理都被颠覆,何况危险的身份,于是揭发检举背叛,家庭内部分崩离析。而多鹤则用宽恕与爱拯救了处于疯狂中的人们,而她始终是默默的毫无怨言的付出。最终她胜利了,她获得了事实上的尊重与身份。建立在家庭制度所赋予的身份上基础的家庭关系是脆弱的,只有经历在爱的基础上的关系才是坚固的。

  一个人的名义身份是被赋予的和继承的,但一个人的事实身份却需要自己去争取。直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名字去叫多鹤。民族、文化、时代所赋予她的名义上身份变得模糊不清,而周围人的尊重与承认则给了她事实上的身份。就像城市里的陌生人那样,生存的空间、尊严与名义身份是通过承认获得的,但事实身份是自己争取换来的。而前者只不过是对后者事实结果的承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