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形杀》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无形杀》的影评10篇

2018-07-06 03: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形杀》的影评10篇

  《无形杀》是一部由王竞执导,印小天 / 汤嬿 / 冯波主演的一部犯罪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无形杀》影评(一):《无形杀》:“艳照门”再度酿血案

  有些片子尽管有诚意票房影响力依旧受限,最终知晓者甚微,如同从没存在过,《无形杀》恰好属于此类。当然汇聚了印小天、汤嬿、李易祥等明星的本片,不是经典杰作选择09年内地暑期档公映,势必前逢《哈利.波特6》《窃听风云》,后遇《追影》《灵灵狗》,相信寥寥的放映厅,注定尴尬收场。仅能指望音像、各大电影台版权,勉强赚回成本

  《无形杀》从正片前无数的网络聊天记录起,便试图在字幕缔造新颖。接着,夜幕下刑警队员出击,凝重黑暗悬疑氛,完全符合警匪商业需求。本来使用身份证的男主角阴错阳差警方捕获,道出自己躲避“偷情门”苦衷戏剧性开头,刚似有点眉目码头发现的无头女尸,立即将剧情逼进极端。这具无头女尸是谁?又是谁杀死了她?编导们挖空心思,大搞凶杀血案,为得就是抓住观众眼球

  纵观《无》片中跟“偷情门”有关的众位人物,除了警察张瑶这一线索人物,丈夫妻子情人,甚至网站记者,皆有严重欠缺。印小天扮演的高飞,喜欢勾搭网络美女追求虚拟刺激遗憾东窗事发后,懦弱胆怯逃避不敢面对现实。而李易祥扮演的丈夫,他偶然偷窥到妻子聊天记录,恼羞成怒事情传播到网络,恶毒报复心理,恕难令人恭维。还有某网站为增加点击率,起哄架秧子,拼命炒作起“人肉搜索”,不断在火上焦油,他们派出两名记者跟踪报道,早已超出谴责偷情男女合法范畴。惟有汤嬿扮演的青年少妇,尽管违背伦理道德,可她结果最具悲剧色彩,也最值得世人反省

  分析起事情起因经过,不外乎林燕嫁给大款后,由于丈夫常年晚归,小女子虽吃好住好,终日独守空房,耐不住寂寞,逐渐红杏出墙。奈何东窗事发,“丑事”传遍天下,一个“淫妇”的下场,令她丧失了幸福,丧失了家庭,遭受万人唾骂。谁能想到私人隐私暴光,会带来如此严重后果。《无形杀》影射的网络案例,使人轻而易举联想起前阵子“艳照门”。只不过阿娇与陈冠希,如今虽身败名裂,却毅然复出去赚钱,仍有“机会”。反观本片女主角林燕,她则糊里糊涂丢掉了亲家小命,落得个身首异处,又岂是理所应当?

  据悉好莱坞《综艺杂志首席影评人德莱克·艾里,曾称《无形杀》是09年上海电影节最优秀的一部,遗憾在它并收获任何奖项笔者再此不想妄自评论电影节结果,如果真要从《无》片找败笔,自己亦认为该片摄影、美工受资金困惑,颇有粗糙的视效,并没有精益求精影片联系当前热门话题整体仍更像小制作商业片,甚至可说是电视剧《重案六组》的剧场版,不适于买票进电影院。但笔者观《无形杀》,从并无期待,再到随剧情发展,又略带那么点忧伤,至少该小小赞美

  本片里“偷情门”酿造的血案结局,居然又属于意外,没有真正谋杀者,可回想事影片种种缘由,又围绕起一个严肃话题---个人隐私被暴光后果!从网络恋情,导致的男欢女爱,不管外人如何看待,皆属隐私。可当漫天舆论知晓其所以然,在论其错在道德,错在淫乱,错在乱性,当谁都置疑他们大错而特错,当谁都可以唾弃奸夫淫妇,当谁都漠视当事人的个人感想,等于直接抹杀了他们的生存权利。无形的杀戮,潜伏在每句流言蜚语背后,而痛斥别人道德败坏很容易破坏别人的正常生活很容易,而害死一个无辜生命,其实更容易。悲哀

  《无形杀》影评(二):无形杀首映礼

  昨天下午观看了《无形杀》的首映礼。

  马青皮穿淡紫色真丝小礼服头发盘上去,非常漂亮光彩照人

  还款款拉了一段小提琴,是《沉思》,气质不凡。

  更证明了影片中完全是毁容演出,毁容演出!

  电影里她演一个泼辣干练的女警官

  动不动就是用脚踹门,一脚踹翻一个罪犯

  用高八度的嗓门嚷:“不许动!”“赶紧交代说实话!”

  这位女警官的皮色糙黑,满布雀斑,还剪了一个丑头。

  马青皮说:“每次化妆都要一个小时

  用给男演员化妆的最黑的粉底,先厚厚的糊上两层,

  然后是用钢丝球擦厚粉底块,让黑点均匀付着在脸上,像是天生的雀斑。

  以前在剧组吧,老还有人献个小殷勤,这次可好,半点也没有。

  最后一天,我的戏杀青了,我去现场看热闹,穿得像平时一样

  剧照师问我:哎?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

  我说,大哥,你拍了我一个月了,天天都拍。”

  没错,就连我这个像家人一样熟悉的人,

  看着电影里那个大口大口扒饭,腮帮子鼓鼓的女人

  那个深夜骑着摩托车,和嫌疑犯周旋的女人,

  那个随意的吸烟,粗鲁的吸烟,像个常年靠烟活着的女人……

  都觉得认不出来:这也差太多了吧,哇咔咔!

  《无形杀》主要是讲人肉搜索。

  导演王竞也许是因为身为纪录片导演,对现实特别敏感

  当下中国电影,参与现实,与观众互相讨论能力特别差,

  所以这部电影显得很可贵

  为求好看,为求电影张力速度,电影做了一个悬疑侦破的外形

  但是在我看来,可以做得更加极致

  索性就像《电车男》,电影的主角除了三个当事人,其他都是网友

  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长什么面孔,出于什么心态,过着什么生活?

  参与这件事,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既然是《无形杀》,主语是无形的人,是网友和他们的力量

  那么就写这些主语,写这些人,怎么用网络杀人的。

  此外水木丁的意见也很对,电影中的是非立场太明确。

  还是柔化,美化,同情受害者的立场,而事实中,无论是铜须门还是3377,

  如果不是当事人的态度十分恶劣强硬,也不会激起公愤。

  但是,即便是当事人非常可恨,难道就可以人肉他们,攻击他们吗?

  当事人再可恨,旁观者也没有执法权力

  应该是这样的两条线索

  当事人的可恨,到后来的可怜

  网友们的正义,到后来的偏执

  中间的一个度崩毁了,一切不可控制

  扯远了,就电影本身来讲,是满不错滴,

  强烈推荐大家去电影院看《无形杀》。

  《无形杀》影评(三):中国第一部有关人肉搜索的的剧情片《无形杀》

  上周有幸成为电影《无形杀》观影成员之一,提前看到了国内8月份即将上映的中国第一部有关人肉搜索的的剧情片《无形杀》。在此之前偶然看到 Variety资深电影评论员Derek Elley 的专业评论,很是兴奋。与其我来评论,不如看看Derek的专业评论。 特将链接转载过来大家共同分享

  http://www.variety.com/review/VE1117940515.html?categoryid=31&cs=1&query=invisible+killer

  不懂英文的朋友们也不要着急,我斗胆替大家把英文翻译成了中文。 请大家歪批雅正。

  大致翻译如下

  《无形杀》由北京众道电影发行公司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出品

  国际发行: 北京众道电影发行公司

  制片人:谢晓东 (音译)

  主演: 印小天,汤燕, 冯波(音译)

  《无形杀》,以一个侦探模式外衣探讨了网络对于现实生活造成潜在威胁离奇故事。 影片随着一系列闪回段落的呈现,逐渐揭示出了那条最关键神秘线索。全片几乎没有动作戏的看点,然而主人公出色表演则弥补了这一点。以上种种使这部作品成为不少电影节的有力竞争者,也成为电视台的热门候选之一。这是导演王竞导演的第三部作品,也是继上一部投注了亲身感受作品《一年到头》之后,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大陆中生代导演才俊地位

  2004年,王竞曾经带着他的电影处女作《圣殿》来到英国。《圣殿》根据一个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一个男人网吧持续上网60天后死亡的故事。《无形杀》的灵感同样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然而,在风格不同幻想式的 《圣殿》,也不同于半纪实风格的 《一年到头》。 《无形杀》用其完美精致画面描述了宁波附近的某个小岛上镇上生活的图景。

  气氛高度紧张的开场,是全片中唯一的一场动作戏。铁血女警官张瑶(冯波扮演)率领地方警队,在酒店中展开了缉拿罪犯的行动。 然后,在办案过程中,警察们却意外逮捕了一位从隔壁房间离开可疑男子。一系列侦查工作后,张瑶和她的同事证实了他的身份。他就是在当地被网友们通缉的高飞(印小天扮演)。

  而在这个故事中还有另一条副线索,副线的主角是两个网络记者徐伟和他的同事周强,他们竭尽全力地通过各种途径追查高飞踪迹。高飞的出名,源于在一场网友聚会上和有夫之父林燕的结识,两人之间的感情关系被林的丈夫程涛发现,并将妻子不忠的事实公布于网络,而致使高飞遭遇到了网友们的一致谴责了他不得不逃到北京,辗转之后,又悄然地回到了小镇

  警察们在证实了高飞的身份之后,放走了他。然而,之后不久,在海岸边发现了林燕的无头尸体,张瑶决心展开全面调查。故事逐渐由审讯中闪回片段展开。

  影片的剧本,由王竞和谢晓东共同创作,早在2004年他们就一起合作了《一年到头》的剧本。他们并不试图用一种说教方式展现网络给现实生活造成的威胁,也并不针对那些导致混乱现状因素提供一个解决方法。导演精心选择的那些演员们,无论是冯波演绎的铁血警察,印小天出演的狡猾的高飞,还是汤燕出演的美丽情妇,都很好地诠释主题,让剧中的人物都鲜活起来。

  王竞的执导使影片在表面平静的气氛中暗涌波澜,其作为固定班底的摄影师李然的摄影, 剪辑师冯文精妙的剪辑也是本电影增色不少。

  《无形杀》影评(四):其实生活中我也都在用网络暴力,因为我们是有偷窥欲的

  《无形杀》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电影,主题事件也是很新潮的,只是宣传和卡司不好,当年上映的时候是完全被忽视的,充分说明中国的最广大电影院观众的欣赏水平与欣赏角度是多么值得商榷和不可思议。导演水平和演员表演在国产电影里也算好的了。电影聚焦的是网络“人肉搜索”,也可以说是网络“冷暴力”,早前在日本那部《无人守护》中我就说过网络冷暴力的厉害程度,这部要比那部严重的多,因为这部电影女主角死于网络冷暴力。电影主题事件是这样:一男一女两个网络游戏玩家(均已婚,男方妻子怀孕,女方空虚寂寞的家庭主妇)因为网络游戏产生好感,发展为网络外的婚外情,女方丈夫发现两人亲热的不雅视频并发到网上,号召网民主公道,两人被人肉,男方四处躲藏,女方自杀。从传统道德角度来讲,两人并不值得可怜,但对于网络暴力电影还是给予了反思,通过女警察的女性身份角度及表现了对女性死者的悲剧的无奈,也通过女警察身份的角度来说明了对网络暴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无奈。ps,其实生活中我也都在用网络暴力,因为我们是有偷窥欲的,例如什么“李宗瑞”“王梦溪”“雷政富”“陈冠希老师”“闫凤娇”“兽兽”这些门或事件,我本人也或多或少参与其中,但主要是欣赏。

  《无形杀》影评(五):告诉你无形杀为什么烂掉了

  周六在新影看的表哥王的专场。

  面对如此神奇的片子与好人缘的导演,很多圈(juan,四声)内人士,估计不好意思下狠手。

  呵呵,我来恶意抨击一下无形杀。

  记得《疯狂石头》刚上映的时候,是个小制作,中影电影院的票价是10元,这估计是我花得最值得的10元钱。如果以石头作为标准,我建议《无形杀》把票价定在3元以下。

  真的,不管是从剧情、演技音乐(子曰的古筝又想起了)、画面,没有一点让人觉得惊喜的地方。

  而你——导演——你怎么苦、怎么累、怎么不容易,都和我没关系。我和你一点都不熟,我只是一个看电影的。

  我熬完了九十几分钟后,心头那个痛啊!周末跑这么远,花了近三个小时,就是来看这种比港片还垃圾山寨片,悔恨打算以后再也不看大陆片了。

  《无形杀》的故事情节,我的神!

  一群浙江警察全操着京片子,神了!

  浙江的小混混也是京片子!神了!

  男主角,角色是浙江人,印小天演的,京片子!又神了!

  如果让新影马路边的群众演员来演,该方言的地方来点方言,估计也比京腔要好

  各位看此片时请留意:

  有规律雀斑的抽中南海的警花;

  浙江京腔警队;

  子曰的音乐“大碟”;

  网络整治的先锋队;

  牛逼的英文翻译——你来的正好!it's good you come!

  林燕的父亲的一句振聋发聩的呐喊:网络不是什么好东西!

  人民警察爱人民;

  张警花被人肉,网络也许应该整治了。

  当然,本片也有一个亮点:

  整部戏演技最好的三分钟,浙江京腔张警花与浙江京腔黄毛小混混杨欣在路灯下对峙的三分钟。黄毛小混混演得真好!

  最后,我恶意揣测,此片在8月底上映,应该是大庆前网络整治的前兆。正好可以好好的整治1个月。瞎猜的,希望不是这样。

  祝老大哥整治不成功。

  最后,发现此时豆瓣对《无形杀》的评价挺奇怪的,估计好评的大多是熟人吧。

  具体评价怎么样,公映10天后,拭目以待。

  《无形杀》影评(六):电影的魅力在哪里

  我一直要求自己在写影评的时候对电影作尽量公平的判断。但是不得不说对于一个有自我感情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像虽然已经和不同的朋友去电影院看了三次变形金刚2但是仍然不免在刚刚看完720P的高清版之后坐立不安面红耳赤。我给了变2高于大众的评价,这是我明显的偏向。而对于这部《无形杀》我也要给予明显的偏向性恶评。

  我觉得这部片对话题的浪费和思考上的不作为难以让人接受。

  我想说可以,拍电影一切都可以。你小成本独立制作,可以;你没有大牌明星,可以;你讨厌华丽和商业回归朴质,可以;你不含蓄改编而直接引用社会问题,也可以。但你不能太没有自我,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完全没有准备好的作品,一段现实故事改编题材混杂上一点点的惊悚混杂上一点点的悬疑混杂上一点点的讽喻混杂上一点点的表现主义再加上浅尝辄止的思考使得整部电影完全没有风格,彻底的不伦不类。你作为一个导演作为一部在影院上映的电影而非记录片,我觉得你还是要对自身挖掘题材的深度和观众的观影习惯负责的。

  说实话王竞导演不是没有能力的。去年的《一年到头》具有很高的水平,完全是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里的佼佼者,我相信那部片子给导演自己带来了相当的知名度和信心,以及很多的潜在投资者。

  很多拍现实题材的独立导演走红以后开始商业化。我们王竞导演在发布会上表达了自己不会走商业化的理念这让人很欣慰。但是实际情况是我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太多想走商业路线想装酷却装不好的片段。这让我感觉很尴尬。

  最明显的恐怕就是开头莫名其妙的一起追捕。模仿港片的痕迹重的让人啼笑皆非。防爆特警,重武器,监视器,连续剪辑,景深镜头,跟拍,动则一群警察按倒一名罪犯,大声的吼“哪个动我就打死哪个”(设计台词)。我承认一部电影当然要开一个好头,但是这样脱节夸张却与主线无关的情节只要稍加思索必然让人感觉不协调。前5分钟剪切与节奏雷霆万钧之势让人瞠目结舌,结果后面立刻阳痿慢的一塌糊涂。光是印小天被提审这么一个简单的画面,硬是令人发指地给了开门的警察5秒钟左右的小动作和侧脸时间。再按说记者与网民的线索只是带动发展的支线剧情,但是镜头却仍然可以稳定在两张囧脸上一停就是十来秒钟,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接着就是无头尸和为时不短的床戏。这两东西完全就是为了显得片子商业一点儿存在的,忒不地道了。床戏部分我认为根本就应该删去,单不说那个配乐多么让人毛骨悚然,后面播放手机里的短片时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女主角裸身陶醉的神情,相同的东西在很短的时间接连出现是很忌讳的一件事,让观众明显感觉到重复。而无头尸的出现更是让我感觉特别别扭,你已然一个准备在CCTV6播放的现实主义题材,又轻又缓的节奏又不准备走悬疑路线,突然冷不丁丢一个滤镜然后来具无头尸,这是多么无厘头的一件事情。

  最让我崩溃的事情是无厘头完立刻又搞出喜剧效果,这边尸骨未寒呢,两个貌似摄影师的男人一段非常2B的对话又出现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毛了。导演不愧是老老实实拍小成本的,稍微多两条线索就在剪辑和衔接上弄的扭曲严重了。

  当然尝试商业化并不是大错,不能够成为我给恶评的原因。而片子真正让我觉得不能忍受的地方是其对人性与事件背后所能引起的思考想当然的忽略,和对电影本身艺术魅力性的无视。

  人肉搜索,婚外恋,公民隐私的保护,网络监督的“度”。这其中每一个都可以成为一个足够深刻的话题让导演好好的来讲娓娓的道来。而再直白一点来说,女主角的死因,男主角的过错,网民愤怒的来源也都是可以尝试表述与探讨的内容。现实主义不代表就是一直的描述事实全身心的投入到怎么把一个故事说圆说明白。你至少要给出一个可以摸索向前的方向引领起观众思考的开端,而不是让别人在看完全片之后只会伸个懒腰觉得乏味然后迅速投入到别的事情中,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就叫失败。

  我在这里看到的就是一个失败的现实主义作品。它毫无婉转的动情的调皮的有深意的艺术魅力可言,它没有《一年到头》的朴质和代入感,没有一般反映社会现象片的发人深思,没有戏剧和讽刺意味的处理冲突和对持,没有让剧中的任何角色进行过再思考。

  我甚至怀疑导演有没有对自己想要表达什么进行过再思考。末尾处的那条信息不要说画龙点睛的作用了,简直就是一大败笔。我真的想请问你要表达什么?表达人肉搜索的危害?表达隐私权被侵害的严重后果?唤起观众对女主角的同情?这些东西一定要放在女人死前给第三者的爱的遗言中表达吗?而片中拼命塑造的,这个女人和第三者之间,那是爱情吗?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种抓耳挠腮却不知道哪里痒的痛苦。导演对人性挖掘的含蓄甚至不作为让我对自己的急不可耐感觉羞愧。我知道女主角的空虚却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爱男主角。我知道男主角的隐忍却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窝囊的接受一切。我知道人肉搜索表达的是网友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却不知道周强杀父一般的仇恨源自何处。我知道拍个电影不容易但导演知不知道看个电影也不简单呢。王竞导演说,这部电影真正探讨的是隐私。哦,我才明白,你不是说婚外情啊。

  《无形杀》影评(七):《无形杀》PK三聚氰胺

  评论:《无形杀》PK三聚氰胺

  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数量之多,炒作攻势之猛,票房之高,皆令人感觉三五年内,中国电影灭掉好莱坞电影没有什么不可能似的。可是一部影片看过之后,眼前留下的都是一块块白色的幕布,白白的,什么也没有。但你如非要抬杠说:你不是眼前还有白白的东西吗?我仔细辨认了一下,发现这白白的很有奶粉的模样。

  曾经的国产奶粉圣经上说:会吃草的牛,永远都斗不过会炒作的牛。这种说法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除非你自废武功,成为聋子瞎子,否则你绝不可能逃过各种花样翻新的奶粉广告的狂轰乱炸,而且它使你坚信,一天不喝一斤奶粉,你绝无可能成为强壮的中国人。但问题是,上帝并没有给人类一个可以消化三聚氰胺的胃,所以人们在选择用仅有的一双手去护住自己的胃,还是扶助民族品牌大旗的时候,出于本能,大家都选择了前者。这是众多国内奶粉厂家所始料未及的。 

  一个被常常问道的问题是:国人如此会炒作,为什么不把脑子用在产品的开发上去。炒作也要花钱,为什么不花在产品的制作上去。这些问题,和奥数不同,因为没有逻辑,所以至今无解。 

  一片废砖乱瓦中,一棵小树倔强地葱绿着,带给你常常是极度的惊喜。这就是我看了《无形杀》之后的感觉。

  故事发生在一个景色美丽的海岛上。一场紧张的抓捕引出一个身份不明的男人,由这个男人带出一个更加曲折的背景。一具突然出现的无头女尸彻底颠覆了原本已渐渐清晰的真相,随着警察的逐步深入,一起由偷情引发的悬案终于浮出水面。

  影片采用了一种近似于拼图的结构,将故事重新打散构成。在影片中,真相就像一块块碎片经由不同的视点渐渐拼贴成形。真到影片的最后一分钟,“无形杀”这一主题才得以完整呈现。影片以不同人物的叙述将观众带进一个个不同视点的闪回。故事的面貌像剥洋葱皮一样一点一点地呈现。越来越令人震惊的真相渐渐完成一个大的拼图,并最终呈现一个你绝对无法预料的结局。这一叙事方式保证了持续的悬疑感,并将观众最大程度地带入到扑朔迷离的迷局之中。

  影片的风格可以用冷静、简约、真实来概括。节制的摄影机运动、配合演员真实生动的表演,出色地音乐设计都为本片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观影感受。

  《无形杀》涉及到当今中国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人肉搜索及人肉搜索所带有的私刑性质。中国电影最大的弊端是对现实的回避。动辄数千万、上亿的制作尽管让影片越来越华丽,但在华丽的外表之下却是一个近乎空虚的灵魂。这部小制作的影片没有奢华的场景,但是它绝对不含三聚氰胺。吃什么是你的选择,看什么也是你的选择。

  《无形杀》影评(八):《无形杀》:血淋淋的“网络正义”

  这是一部没有经过多少炒作的电影,虽然它的名字有些貌似古装武侠片的意味,实际上这仅仅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片子,而且,它比起那种经过激烈炒作的《追影》之流的电影好了不少。

  电影是以近几年在中国特别流行的一个词语为蓝本写成的,这个词语几乎在我们的互联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一次,而且每一次的出现都几乎会带来整个互联网的狂热和轰动效应。这个词就是:人肉搜索。相信每一个经常在网上飘的高手对这个词都非常熟悉,最近几年在网上引起轰动的“铜须门”“天价烟”以及“周老虎”“白领博客自杀事件”等等都与这个词密不可分。时至今日,这个词在舆论里的评价仍是众口不一、毁誉参半。

  这部电影就取材于这些曾经在现实中真实存在过的事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铜须门”事件,然后夹杂了其他事件的一些细节经过,当然还有编剧的刻意的戏剧性的安排。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元素在编剧的安排下,也算是顺理成章的成就了一篇比较流畅的故事。尤其是这些当年几乎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的事件,在观众的亲和力上无形中得到加强,易于接受,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一点成功之处¬¬——立足于现实,却不在高于现实的部分胡编乱造。

  电影以真实的影像还原了一件因网络游戏引发的婚外情而最终引发悲剧的案例,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见到的是故事的发展和悲剧的延伸。影片以男主角被人肉搜索后的逃避为开始,加入而女主角离奇死亡的这一虚拟的情节,目的很明显,就是增强故事的悬念和震撼性。虽然与现实有些脱节,却是电影的一处亮点,也增强了整部电影的惊悚风格和悲剧意味。

  作为大多数对于这些人肉搜索事件比较熟悉的观众来讲,整部电影的大多数内容应该比较熟悉,也只有在最终的“寻找真凶”的环节上寻找一份观影的满足感。最终的结果揭晓,也算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答案,一场没有真凶的谋杀,更凸显了这件事情的伤害和男女主人公的悲剧意味。

  虽然这部电影的编导在刻意的回避着自己的观点,尽量用故事来推进,可是在细节之处,编导的倾向性还是可见一斑。影片中两位时刻在跟踪男女主角的“网民”一直标榜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声称“要给全国的网友一个交代”,最终却在揭露一个是为了网站利益,一个是在貌似传销的集团里难以出头,想博取名声而已。而且在细节上,电影也在暗示着什么。一处细节上两位网民在街头大骂宝马车的镜头,将一种“仇富”心理表露无遗;另一处在几位网民在商议声讨男主角时,在浏览的那些所谓的“低俗网站”也在暗示着这些网民的素质。

  电影的暗示或者倾向性代表了这个社会一部分人对于“人肉搜索”这种行为的一个评价,可是在现实中,这种行为却是极为火爆。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这种行为的对象,就像电影最后,破获了案件的女警官一样,瞠目结舌的发现自己在一夜之间,连小时候的照片也被搜索出来,传播整个互联网。这种行为在“白领博客自杀”事件后曾经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之后双方对簿公堂,更加引起社会的更多的关注,甚至连CCTV等大型媒体也曾经加入战团,进行论战。虽然最终的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和我们这部电影的编导的观点高度一致,可是在互联网上,网民们仍然乐此不疲,连今年年初无心成为流行的“贾君鹏”也要搜出来,亮个底朝天方才罢休。这种精神,确实让人敬佩。而且,手段也是“与时俱进”,比如这部电影里出现的“间谍式”跟踪,DV应用的近乎网络直播,还有那费劲心血的“亲戚朋友关系网络图”等等,让你心惊胆寒、根本就无处可逃……

  对于“人肉搜索”的评价,本来不属于我们探讨的范围,不过既然到这里了,就多说几句。客观来说,人肉搜索在中国的流行,更多的是一个畸形。对于“天价烟”“周老虎”的搜索,反应的只是一个民意表达不畅背后的一种诉求,这里面,更多的是一种悲哀;而对于“铜须门”等等时间的搜索,则反映的是一个思想道德混乱的社会里出现的怪异现象:每一个人在践踏道德标准的同时,却在想在隐藏的身份之后成为道貌岸然的“道德维护者”,在这一方面,可能每一个参与者距离那种所谓的“网络暴民”只有一步之遥……

  当然,就像这部电影里的这位网民说的好:“那还有脸谈权利?”这几句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参与者的想法。其实,这种想法,已经无可批驳,只有悲哀。几百年以前的启蒙思想家就有“我不同意你的意见,可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说法,相比之下,只能说我们这个社会,有待提高的东西太多了。

  回到电影上来。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一个是关注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又糅合了适当的艺术虚构,增强了可看性,另一个就是在故事的设置上还过得去,最终的悬念的揭晓,也算是有说服力。虽然在很多方面比如演员的表演和部分情节的设置上还存在问题(比如男女主人公线索的衔接上有些突兀),不过,比起那些胡编乱造的电影来说已经强了许多。整部电影虽然难言精彩,却也属于今年不可忽视的一部作品。

  《无形杀》影评(九):《无形杀》:人肉搜索,杀人于无形

  文/赤叶青枫

  初闻《无形杀》的片名,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部武侠电影。稍了解下剧情后则会发现,这是一部反映现实问题的社会影片,而题材首度涉及了时下热门话题之一“人肉搜索”。

  但凡是经常上网的人,想必对于“人肉搜索”不会感到陌生。有的时候,它是正义之剑,惩恶扬善,让引起民愤者无所遁形,并将之送上道德的绞刑架;有的时候,它是伤人之刀,矫枉过正,审判者成了施暴方,不仅让事态逐渐变得无法控制,更有可能连累无辜,甚至酿成不必要的悲剧……不过,无论你怎样看待或定义它,你都不能否认,一方面,它极大地满足了众多网民的窥私欲以及八卦猎奇的心理,而另一方面,因为它的功能实在太过强大,将严重侵犯被搜索对象的个人隐私,故而一旦成为它的下一个目标,则相信无论是谁,都会谈虎色变,不寒而栗。

  因此,如果以此题材拍摄一部比较写实的正剧影片,则无疑是件敏感的事,稍有不慎,轻则影片无法公映,重则可能会被有关部门封杀。故而制片人兼编剧谢晓东和导演王竞愿做国内影视圈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那份勇气着实可嘉,而影片最终能得以公映,亦可算是一件幸事——这不仅让相关主创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同时也能引发我们的思考:“人肉搜索”本身以及它所引发话题不仅仅是我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它所反映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关注。

  《无形杀》的故事由一具无头女尸案正式展开。随着警方的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两个已婚男女因网游而结缘,随着在虚拟世界中感情的升温,二人的关系从网上发展到网下,因难敌诱惑,不禁一夕缠绵……这原本不过是次普通的***,即便事败,所引发的也仅该是两个家庭各自内部的纠纷与矛盾,但因为事情被传到网上之后,由于“人肉搜索”的推波助澜以及媒体的介入,事态逐渐失去控制,并迅速恶化升级,最终酿成悲剧。

  片中的网游、婚外恋等情节与之前一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的“铜须门”事件颇是相似,但这毕竟是部电影,为增强其可看性,影片所呈现的元素更加丰富。不过虽然片方以“悬疑”作为影片的主打噱头之一,但在节奏和故事进展上,并无让人有悬念丛生、紧张刺激之感,对于案件本身,也不会觉得有多么的匪夷所思,倒是片中那两个自以为能够代表全国网民、代表正义审判男主角的编辑与推销员所作所为,癫狂搞笑,喜感十足,而说到令人真正令人唏嘘感叹并倍感沉重的,则是女主人公林燕的命运以及影片所反映出的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

  有夫之妇,红杏出墙,此行为固然为人所不齿,但罪不至死,而片中林燕之死表面上虽是自杀,实则是死在“人言可畏”这四个字上,而罪魁祸首正是“网络双刃剑”人肉搜索。网友从网上义愤填膺地指责到网下步步紧逼的攻击,使得当事人自身隐私被公开、流传以至无限放大,这如同在闹市之中被人强行脱去衣衫,一丝不挂地曝露于人前,并成为旁人围观及肆意品头论足的对象……试问若易位而处,谁又忍受这一切?虽说法不责众,但事态演变至后来,早已与真正的公德背道而驰,舆论如利器,兵不血刃,杀人于无形。

  除此之外,男主人公高飞的怯懦与薄幸亦令人齿寒。身为男人,无半点担当,情浓之时,蜜语甜言,出事之后,反成了缩头乌龟。虽然在此事上,他也是受害者,也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但当林燕众叛亲离,急需他帮助之时,他却选择了逃避和推卸责任。如果把林燕之死看成一场谋杀案,那么他就是重要的帮凶之一,其残忍程度,他或许尚不自觉,但对于林燕而言,不亚于凌迟之刑。

  不是每段恋曲都有美好回忆,也不是每次人肉搜索都能助人解决问题。《无形杀》固然算不上经典之作,但它所展现的复杂人性和社会问题,却不禁令人为之深思。仅凭这一点,此片就值得一看。

  《无形杀》影评(十):无形杀,被低估的和被遗忘的

  每一天我们都在忽略历史。

  《无形杀》恐怕会是本年度暑期档最“默默无闻”的电影,曾有人说影评人的职责就在于发现大众忽视的佳作,我也曾无数次期待自己能发现一部中国的《邦尼和克莱尔》,但现实是如果我把目光放在当下中国能够上映的影片里,这种概率几乎为零。

  《无形杀》这个名字起得不好,没有“偷情门”通俗易懂流传度高,但这样至少不会因为三俗而被封杀。本片的“默默无名”与他不知所云的片名俨然没有直接联系,因为只要有恰当的卖点和足够的经费,即便你叫“三枪拍案惊奇”也不会影响大众的认知。经费方面不用讲也都清楚,要是有大佬投资,各种宣传早恶心得你不看都觉得亏得荒了。

  有一句话说:“外国的坏人都在电影里,中国的好人都在电影里”。在到处都是雷区的中国电影业,即便比电影里精彩许多的社会事件每天都在发生,但在他们成为历史之前是很难在出现在银幕上的。试想一下“一个普通房地产项目的前世今生”、“一个打工仔的讨薪路程”甚至“一个白领的无聊遭遇”能够被排成电影的话,都是多么骇人听闻的题材!当然,这也不只是中国电影的问题,与其说是一小撮人秉承的政治审美选择,不如讲是市场的自我调节,亦或者说是大众对于题材的自我筛择。从这个角度来看,《无形杀》的成功上映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如果说发行方把《无形杀》的卖点定位于他的题材的话,那可是打错算盘了。诚然,本片相较于其他社会热点问题电影,从剧情编排到导演的叙事技巧方面都要精致很多,效果在我看来也足够惊艳,但这个题材实在难当卖点。当你介绍给朋友这是一部关于“人肉搜索”题材的电影的时候,他们首先表现出的就是反感,“山寨”、“网络低俗”等等名词都会冲出来拉低这部影片的品质,然后你的朋友会客气的告诉你“对这个题材没什么兴趣”。这不免让人奇怪,这么流行的网络现象以及涉及个人隐私这样的敏感话题,怎么变成电影会让人如此提不起兴致?在网络民意逐渐上位的今天,大众的口味也更加多元化了,不只武侠、战争、黑帮这些最安全的题材,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计划经济时代的缅怀甚至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问题都可以成为受到大家追捧的题材,但《无形杀》却偏偏不行。试想一下,你把《盲井》拿去给煤矿工人看,把《三峡好人》拿去给奉节拆迁户看,把《盲山》拿到偏远的山村当作教育片放给当地村民看,他们会是怎样的体会?一句话,人们对他人苦难的怜悯很难转移到自己身上来。导演的倾向性从片名就能看出来,“无形杀”暗指了某种“共谋”,他不只把矛头指向了每一个参与者,还把看客也纳入到暴行中。作为一种观点,这种讲述难免陈词滥调,作为一部影片这种方式也并不高明,即便大家在看到天涯社区、看到魔兽世界、看到QQ极速传输时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但表象的背后,却没有设置好观众的情感归宿,人民的怜悯无处安放,只有抗拒。实话实说,面对这样一个题材,就算让大家呼声最高的宁浩和曹保平来拍,除了导演出位卖身的噱头之外,影片题材本身还是没有任何的卖相。(当然,就当下环境而言,真要是这俩哥们儿拍了,票房不会太臭。可怜王竞导演的名头还没炒起来。)实践证明,我们对历史是宽容的,对当下是非议的,对他人是怜悯的,对自我是保护的。

  中国电影年产300多部,能在电影院看到的只有十分之一,电影频道黄金时段播放的要么是欧美过期大片,要么独家首播下映不久的国产大片或者流金岁月,其他的电影都独自在午夜场吊儿郎当,中国的电影产业还远没有电视产业发达。也许电视剧是用来再现生活的,电影是用来造梦的,《无形杀》是绝好的电视剧题材,但作为电影还是太水土不服了。不敢比《变形金刚2》,就比起去年同期上映的《十全九美》来说,这部更像是“重案六组”某一集的影片,实在让观众觉得“性价比”太低了。从相反的角度讲,《无形杀》能够逃离电影频道午夜场闯入暑期电影档,足够给他罩上黑马的光环。

  《无形杀》作为电影市场里的异数,他不是一部合格的类型片,作为悬疑片他没有复杂的推理过程,作为警匪片他没有紧张的动作场面,甚至通篇也没什么高潮。但是我真心推荐这部影片,他有着很多难得的亲切:人物塑造都很到位不夸张,喜剧效果很扎实没有被搔痒的感觉,虽然没有悬念但抽丝剥茧的讲述也还很快慰人心,而且激情场面也拍得足够热血膨胀,特别是对于当下热点事件的表达很克制,平实而不做作。如果你觉得我讲的这些都是一部电影应该有的素质而不值得推荐的话,那你真应该多在影院看看时下的国产电影了。

  其实,就算我把嘴皮磨烂向你推荐,让你花一笔钱去影院看这样一部无梦可作的电影还是有点“儿戏”,不知道这样介绍合不合适:如果你可以早起,建议在早上半价的时候去看看;你也可以等正版DVD出来了,买个简装的回来看看;你还可以关注一下电影频道的收视指南,当看到这个片名的时候,特别留意一下播出时间。当然,你也可以下载来看,至少这部抨击网络侵犯隐私权的电影,还没有拿著作版权开刀,不至于让你那么难受。

  .三表的博客上面也写到这部片子,他提到了制作人谢晓东,他制作的几部影片《一年到头》、《业主奏鸣曲》还有《无形杀》都是反映当下社会问题的,很值得关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