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浮士德》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浮士德》影评精选10篇

2018-07-07 02: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浮士德》影评精选10篇

  《浮士德》是一部由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Stefan Weber / Wolfgang Bauer / Anita Groissmayer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浮士德》影评(一):《浮士德(Фауст)》:没有最闷,只有更闷【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3/07/68.html

  浮士德 Фауст (2011)

  本片获得2011年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电影是根据德国戏剧歌德的名作《浮士德》改编。通常情况下,一部电影看完我会复述一下脑中存在的主要情节,这样有助于以后回顾看过的电影时,帮助唤起记忆。但是本片,我实在想不出任何实质性的剧情让我复述,所以我只能用网上对《浮士德》的介绍来代替剧情概要了,其实也就是一句话:浮士德博士为了寻求生命意义,在魔鬼的引诱下,以自己灵魂换得它的帮助,经历了爱欲、欢乐痛苦、神游等各个阶段变化,于生命的最后时刻,在与自然斗争中,领悟人生目的为了生活自由战斗

  我为什么记不清情节呢?因为本片根本没有一个常规故事,而且我对电影中的大部分对话场景也没看懂。所以,这只能怪我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欣赏不了这么伟大名著和电影。这样博大精深的电影佳作还是留给专业影评人或电影学者看吧。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本片也是一部大烂片。因为编导太自我了,他拍出了一部只有少数人能看明白的电影,是一部根本不适普通人欣赏的孤芳自赏之作。编导大概已经忘记电影是给普罗大众看得了,虽然艺术电影可以晦涩、可以难看,但至少应该能让人理解,能让观众懂得影片表达内容吧。换句话说,如果电影都拍成这样子,那不如不看,纯属浪费时间。假若真想了解《浮士德》,不如去看书了!

  因此,本片又让我找到了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时的感觉——从片头睡到片尾。让人瞌睡的电影不少,对于这样的电影我基本上第二天会重看,可是本片竟然达到让我重看的时候继续瞌睡!真是神奇啊!所以,世界上某些导演在一次次刷新着电影的“催眠指数”,没有最闷、只有更闷,没有最困、只有更困!有趣的是,在我心中只有两部这样的电影,却都是金狮奖得主,一部是本片,一部是第26届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至于电影本身,我真的无话可说灰色画面、频频倾斜的镜头难懂对白肮脏的布景,这些都让我越看越困。影片的主题则是明显的,就像网上的介绍一样。即讲述一个男人心理变化过程,最后最终抛弃了魔鬼,选择光明。哎,这不是现代电影中的主旋律嘛?原来再晦涩难看的电影也逃不出“社会旋律”的框架

  最后来说演员。本片演员我都是不熟悉,不过扮演魔鬼的Anton Adasinsky演技精湛,他将一个怪异角色演绎得非常真实,让人难忘。片中有唯一可以一看的女人是Isolda Dychauk,那个少女的扮演者。不过她的相貌也不算美女,只是年轻而已。其他人就不多说了,不熟悉也不是主角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不是给正常人类看得电影,已经超越普通人的理解范围。我是真的很佩服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们,真有毅力啊!

  截图

  faust.2011.720p[01_57_22][20130701-182335-5]

  Isolda Dychauk

  序列:1069

  Faust.2011.720p.BluRay.x264-UNVEiL

  2013-07-01

  《浮士德》影评(二):灵魂都去哪儿了

  《浮士德》是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洛科夫“人的力量”四部曲的终结篇,前三部分别是《摩罗神》、《遗忘列宁》以及《太阳》,和它们把希特勒,列宁以及裕仁天皇这些真实人物当做主角不同,《浮士德》是根据歌德的鸿篇巨著改编而成,讲述的是一个炼金术士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故事。虽然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在浮士德身上我们看到了和那些大人物所具备的同样的东西——在欲望驱使下的奋不顾身

  从1768年开始歌德着手于《浮士德》的创作,直至1832年的彻底完结,可以说这部长篇诗剧耗费了歌德毕生的心力。在长达12111行的诗句中,既展现了当时德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又通过浮士德对精神世界的不断探索明了文艺复兴所引起的思想巨变。在原著中浮士德拥有五大追求爱情知识政治、艺术和社会理想,电影在此进行了简化突出了爱情的部分。当浮士德第一次在公共浴室邂逅玛格丽特时,后者白皙肌肤仿佛点亮了这肮脏而又粗鄙的大厅同时也照亮了浮士德的心,之前苦苦搜寻的生命意义终于在这一刻有了答案。在年轻的肉体诱惑下,浮士德用鲜血和魔鬼签下了契约,他甘愿用自己的灵魂来交换和玛格丽特共度一夜。在行完鱼水之欢后,等待浮士德的是来自死亡山谷阴暗凛冽,面对魔鬼的逼迫,索洛科夫给出了一个和原著不同的结局,浮士德最终撕毁契约搬起大石砸向魔鬼,也正是这次全力反抗,才让浮士德参透了生命的奥义。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穿越云层的俯瞰镜头,上帝一般的视角仿佛在注视着这个世界,接下来便是大胆的解剖场面,在一堆器官中浮士德寻求灵魂未果,这个气氛诡谲的开场一下子就点明了主角内心苦恼。在索洛科夫的镜头中,城市无疑是破败的,行走在其中的人群犹如末世下的孤魂野鬼。贫穷,彻头彻尾的贫穷,在饥寒交迫皮囊下哪里有灵魂的安放之处。浮士德学习过法学、医学哲学、甚至是神学,可那又怎样?他连买墨水的钱都没有。永恒的贫穷就像是一块黑布遮住了人们的眼,自此再无希望。可浮士德还有欲望,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欲望令其找到了生命的乐趣,同时也成为了魔鬼手中的砝码。在灵与肉的不断拉扯中,浮士德的善恶两面清晰可见,在地下酒馆里浮士德中了魔鬼的圈套不慎将玛格丽特的哥哥杀死,可在这之后因为良心不安,他又派魔鬼给玛格丽特的妈妈送去了金子。这种跌堕而又赎罪的行为正好体现人性复杂,而这也是浮士德需要探究的课题

  为了表现浮士德所处世界的荒诞,索洛科夫采用了大量的变形镜头,所呈现出来的扭曲的人形正好与内心相对应。同时倾斜的构图也使这座城市整体失衡,就如同邪恶已经压倒性地战胜了善良一样。但当镜头对准玛格丽特时瞬间又是一种风格高调摄影下玛格丽特的脸庞渲染异常柔美精致,而这也是浮士德心中爱情的模样。在色调上,影片利用滤镜制造了多种效果,昏黄的街道白色教堂、蓝绿色森林,这一切的景象就像是一幅巨大油画,而索洛科夫则是一个画家,他试图用色彩建立起世界的多重维度进而让观者产生深远的哲思。在片中魔鬼的形象也不同于我们想象的那样慑人,佝偻身躯加上稀松的头发让其看上去就像是个面目可憎老人,但当镜头逼近时,魔鬼的邪恶还是满溢了出来。

  影史上有多次对《浮士德》的改编, F•W•茂瑙的版本颇具德国表现主义精髓,无论是摄影还是构图都令人震撼。捷克导演杨•史云梅耶则利用了人偶,剪纸以及粘土来表现这个超现实的故事,在视觉效果上的华丽堪称最具个性版的《浮士德》。而对于俄罗斯导演索洛科夫来说,他继承了前辈塔可夫斯基的精神,在表现艰涩主题上毫不畏惧,其娴熟的运镜也尽显光影流动之美。所以当我们看到索洛科夫的《浮士德》时,就像是体验了一次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片中浮士德对爱情的憧憬以及对魔鬼的诘问充分阐释了自由对于生命的意义,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位导演对艺术创作的坚守。这部《浮士德》最终在2011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摘得金狮奖,无疑对导演索洛科夫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肯定,但也不意味着他在艺术片创作的道路上会更加平坦,毕竟现在商业大行其道,能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为艺术电影付出本就是件难得的事

  《浮士德》影评(三):浮士德之魂

  电影改编自长篇诗剧《浮士德》,它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称欧洲四大文学名著,是天才歌德的沉郁之思与精神自传

  ■永恒的歌

  电影从云端俯瞰的镜头拉开。一束光直破苍窘,接着雷声大作,辽远大地之上,山峦沉寂,大海苍茫。一面镜子,发出刺眼夺目的光,犹如一次赌局的开端。一个重口味解剖人体的惊悚段落揭开序幕,医学教授浮士德在尸体上开膛破肚之时也在追问灵魂:“灵魂是什么?灵魂在哪里......只有上帝才知道,还有全体人类敌人恶魔)”。令人作呕的五脏六腑倾泻而出,灵魂却依旧寻觅无处。

  故事在似水汽氤氲又略带颓废的昏黄影像中展开。饥饿的人群,腐败城池,人们在物质与精神的荒漠上被流放,这是一个“善良不复存在,但邪恶仍在”的社会,“没有钱,也没有生命的意义”。在一片嘈杂、肮脏与迷惘之中,迷失的浮士德离家,踏上寻找灵魂的征途

  “如果灵魂是空的,那对我有什么好处?我感受不到快乐,感受不到愤怒同情”,浮士德的故事,关乎灵魂的终极探索。然而何处是灵魂之家园?是屈原的上下求索,是堂吉诃德的风车之战,是西西弗斯的周而复始,是纳西索斯的纵身投入,还是斯芬克斯永远的难解之谜?是亚当的失乐园,还是俄狄浦斯的流放地?是海伦还是雅典娜的美?是撒旦,还是魔鬼梅菲斯特的诱惑?面对死神一样的黑暗,浮士德犹豫动摇了:“在我胸口驻留的上帝,深深地震撼着我的灵魂,在我的力量之上,他坐着为王,而在我身外,他没有任何力量。”

  “这稍纵即逝的一切都是恶臭”,现实景象中,到处是处于饥饿、拥挤的人群,人与动物共生,活人死人抢道,周遭一切都喧闹、肮脏、拥挤,浮士德默默想:“必须离开,这是一支永恒的歌。”然而,何处又是灵魂之故土?是柏拉图的乌托邦,是拉康的镜像之城,还是尼采已死的上帝?是艾略特的荒原,还是梵高的星空?是泰戈尔无家的潮水,还是海德格尔诗意的栖息?

  何为永恒之歌?浮士德要寻找的灵魂又是什么?在《21克》里,灵魂是人死去时身体流失的21克;在《冰冻灵魂》里,灵魂是可以随意存储的货物;在《可爱骨头》里,灵魂是对于生活依依不舍温暖;在《康斯坦丁》里,灵魂是决定归属天堂或者地狱标准。浮士德到了魔鬼的当铺,却发现普通人的灵魂还不及一枚硬币重。“但你的灵魂不一样,”魔鬼诱惑着浮士德,排上我的名单上来吧。

  ■欲望钟摆

  魔鬼的当铺里典当一切,包括衣物家具、良心、道德、知识与灵魂。浮士德想要出卖一个有能解释万物规律哲学家宝石戒指,却被告知不值一钱,因为“生命已经没有价值更何况是死亡”。离开前,魔鬼跟浮士德要其著作的签名,浮士德却连墨水都快买不起。他内心充满了对自己的质疑,甚至试图自杀:“法律、医学、哲学……悲哀的是,甚至神学,我都怀着极大热情决心学习过。现在站在这里,显然我很愚蠢,并不比以前聪明。”

  好在,他还有欲望。只要有欲望,魔鬼就有机可乘。魔鬼喝下浮士德用于自杀的毒草药,打断了他的自杀计划,还带领他去了古罗马式的公共浴室。这里宛如另一个极乐世界,嬉玩打闹的洗衣女工躯体在水中发出诱人光泽。人群们忙着及时行乐,无人在意魔鬼身上散发出的腐坏死亡气息,洗衣女工玛格丽特的年轻肉体与单纯心灵却唤起了浮士德生之欲望。

  魔鬼继续安排自己设下的局。他带浮士德去充满了酒神狂欢的地下小酒吧,挑起他和另一个军人矛盾,并变法术般变出汩汩的红酒,在群众的畅饮之中,魔鬼借浮士德之手,杀死了军人——而他正是玛格丽特的哥哥

  浮士德恳求魔鬼给玛格丽特的母亲金钱补偿,并在葬礼上如愿与她相爱。好景却不长,真相很快被女子得知。为了挽回她,浮士德在迷惘之中屈服于魔鬼,他以血代墨,签下出卖灵魂的契约:“我只要一晚,仅此而已。”在魔鬼的指引下,他穿越阴暗的地道,涉水而过,来到女子身后,从背后抱住她。在两人双双坠入水中的那一刻,水面的巨大涟漪漾起沉寂的惊艳,仿若某种生命与激情的重拾。水中两人静默地对视,宛如屏息之美,纵使万般求索,也比不上沉沦的一瞬。

  但当他醒来,看到昏睡的女子和她被魔鬼杀死的母亲,体会到的却是空洞后悔,他喃喃自语:“我要走了。我不想……我不想……”魔鬼却微笑了,他拉扯着浮士德来到死亡山谷,这里阴冷潮湿,被欲望征服的死尸们相互蜷缩在一起彼此取暖。浮士德跌跌撞撞,行走在死亡山谷,却想不到自己是如何被魔鬼牵引至此处。

  “这是去天堂的阶梯,但也有可能把我们引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在对灵魂的终极探索之中,浮士德分裂的人格相互拉扯,善恶、明暗、好坏、是非、权利与欲望、美好与邪恶、地狱与天堂、救赎与沉沦……“两个灵魂,寓于我的心中。一个要执拗地守着尘世,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另一个要猛烈地离开凡尘,向一个崇高的境界飞驰”(《浮士德》原著),一切都在二律悖反的矛盾之中向前推进,却无奈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浮士德最终只能沦为魔鬼的奴隶。

  浮士德的精神困境,也正是近代西方的时代困境。就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说,浮士德代表着一种现代文化,即将冲突看作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电影《浮士德》,也不仅仅只是一个灵与肉冲突的故事,更是叔本华笔下那左右晃动的欲望钟摆。

  ■太初有为

  然而,与原著的悲剧结局不同,导演赋予电影以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精神,他让浮士德在沉迷与堕落之后,最终从魔鬼的把控中奋力解脱。在死亡山谷,浮士德并非孱弱忍受,他开始质问与反思:“你给了我什么?甚至我的戒指的钱都没给!力量、影响力,这些好东西只能靠自己争取!自然和精神,人们只需要这些。”他最终并非屈服于与魔鬼的一纸合同,而是搬起石块,砸向试图控制自己灵魂的魔鬼,并在魔鬼的呻吟和女子的呼唤中,狂笑着奔向了雪山之巅,那无尽自由的精神开阔之地:“在那边!更远的地方!”生命绝境处的迸发,也恰似原著作者歌德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快把百叶窗打开,让更多的阳光进来!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原著)也许,迷惘之后永恒的行动,才是真正的浮士德之意。就像最初对困顿生活万念俱灰的浮士德在决意自杀之前,默念《新约·约翰福音·第一章》的“太初有道”。何为“太初”?何为“道”?他疑惑,莫非“太初”是我,“道”则指涉思想?但到了最后,他却认识到,“太初有道”其实应改为“太初有为”,“太初”指的是意义,而意义,都来自行动。就如福柯在《疯癫和文明》之中说,“灵魂如同一叶小舟,被遗弃在浩瀚无际的欲望之海上,忧虑和无知的不毛之地,知识的海市蜃楼中或无理性的世界中。这叶小舟完全听凭疯癫的大海支配,除非它能抛下一只坚实的锚——信仰,或者扬起它的精神风帆,让上帝的呼吸把它吹到港口”。更如但丁《神曲·地狱篇·第34首》所言:“站起来吧,路程还长呢,而且路难行。”《浮士德》的点睛之笔,也正是自由与生存之意:“只有每天争取自由和生存者,才配享受自由和生存。”(《浮士德》原著)

  【已载刊】

  《浮士德》影评(四):I'm worth more.

  根据歌德的巨著《浮士德》的第一部分改编。不过省去了上帝与魔鬼的打赌,使主线剧情更为连贯紧凑;另外浮士德是先对玛格丽特着迷再出卖灵魂的,这使得其签订契约的动机发生了根本变化。

  洋洋洒洒的《浮士德》,其文学和艺术成就毋庸置疑,而对其思想精髓,我却始终不能领悟。有人说这是部资产阶级奋斗史,还有人说这是在歌颂不断追求永不满足的精神,总之对浮士德的评价都是正面的(所以最后上帝会救他);可是我就不明白了,为啥不能说这一切反映了人性的贪婪呢?为啥没人觉得他没心没肺呢(给人家玛格丽特一家带来那么大的悲剧,很快却心安理得了)?为啥没人觉得上帝说话不算数呢(浮士德最后表达了满足,所以应是魔鬼赢了)?本片也一样。一开头饿着肚皮也要追求真理的形象很高大,后来被魔鬼暗算过失杀人开始显示阴暗面,然后在哥哥尸骨未寒的葬礼上非要泡人家妹妹明显不成体统,直到最后为了***出卖灵魂彻底堕落。他固然在最后悬崖勒马恍然大悟了,他固然(自以为)挣脱了魔鬼跑向更广阔的天地去了,可是大错已经铸成,把契约一撕就一了百了了么?这个充满希望的结局与原著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靠耍赖皮战胜了魔鬼墨菲斯托。如果作者和导演的初衷是劝人向善,勿从恶,这样的剧情安排至少不能令我信服。

  本片是俄罗斯影坛大师亚历山大·索科洛夫(Aleksandr Sokurov)“权力四部曲”的末篇。与前三部采用20世纪的真实人物做主人公不同(希特勒、列宁、裕仁天皇),本片选取了德国中世纪传说中的著名人物浮士德(全片坚持用德语对白,也是对原著的尊重)。索科洛夫的电影素以深邃的哲理性和充满寓意的影像著称,本片也不例外,除了极不寻常的用了近乎正方形的银幕比例外,不时出现的扭曲镜头和光影变化也令人印象深刻。本片获得了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的青睐,一举拿下金狮,算是对这位从前苏联一路走来的年逾花甲的导演的最佳肯定。

  《浮士德》影评(五):福德士

  灵魂存在与否,电影与哲学的无望讨论 灵魂究竟存不存在?脱离肉身后它长什么样?它究竟能有什么用处? 近年来,有两部美国电影试图以略微严肃却依然在流行文化框架类的格局对它进行探索。《21克》告诉我们关于灵魂的重量,《冰冻灵魂》把灵魂表现成果壶大小的东西并且可以储存租借。 知识分子或许会觉得实在不该由浅薄的美国佬来回答这些问题。究竟谁能成为关于灵魂的解答者,自古至今的历史结合上民族性观察后能给出的答案,一是善于思辨的德国人,谁让他们出那么多哲学家;二是行为极端的俄国人,看那些倒于冰天雪地里的家伙,一个个手握着伏特加痛苦的追问灵魂。在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有本事把灵魂抽离出来以前,最透彻的观察者当属歌德,他历时64年完成的绝世诗剧《浮士德》,通过优美的文字传达出一副古典神话公路片般的画面,让求知上进又总在自我否定中犹豫的中世纪学者浮士德,邂逅了周身散发诱惑之气的魔鬼墨菲斯托,谈起了一宗盛大的关于灵魂交换的可怕生意。 对于这部古典神话公路片剧本,从电影这新媒介出现的19世纪末,这个工业的祖师爷卢米艾尔就尝试改编了,接着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大师茂瑙、捷克超现实动画巨匠杨•史云梅耶,甚至于好莱坞明星理查德.伯顿都进一步在愈发发达的影像技术里,传达着自己对世界第一灵魂信使——浮士德——的理解。 对于灵魂,任何试图以影像故事进行的解释都注定肤浅。 其实,两百年前,以迪卡尔数理逻辑为支撑,哲学家康德把后来的思想者拉入一个用数理逻辑求证“灵魂是否存在”的死胡同。很多聪明人在胡同深处穷其一生不得其解。杨绛在忧伤中,沉浸到翻译柏拉图对话录《斐多》中;德里达、拉康、福柯们则在死胡同深处又凿出一些更深更死的叫做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超现实主义、新结构主义、超新后存在主义等死胡同;尼采烦不得了,不和那些哲学家玩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想不通了,也干脆放弃。 试图用思辩甚至量化的方法追问灵魂,注定不得其解,甚至危及性命,以上那些人在胡同底或许可以看到一面墙,墙上投影着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天,苏格拉底最终也为此追问丢了名。 —————————————————— 电影故事,极简的提纯《浮士德》灵魂 我们常听创作者说某部电影的灵魂在哪,演员的灵魂如何,可真正让电影媒介揭示灵魂的形状,显然是一件颇为艰巨又不讨好的事情。 幸亏,从来都有各种艺术基金资助,以至能坚持做不讨好市场事情的亚历山大.索科诺夫出来了,并巧妙地绕开康德框定的死胡同,将歌德的巨作《浮士德》以最形式化也最极简主义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追问灵魂的俄国人,早就该邂逅定义灵魂的德国人了,这是一桩同样类似于浮士德与墨菲斯托灵魂交易的好买卖。 一个简单直接粗暴的开头,总是夺人眼球的好办法。省去了原著里上帝与魔鬼墨菲斯托关于人类理性能否战胜诱惑的赌注,将困扰浮士德的书斋直接幻化为开膛破肚的人体试验室。一颗跳动的心脏血淋淋的被掏出,一堆肠子恶心的倒吊在肉体上,而这一切竟然被赋予了寻找灵魂的学术理由。 魔鬼来到世间,既像伯格曼《第七封印》里的死神那样,为每个时间差不多的人预约排号,也以机器猫般的百宝箱来诱惑(或曰施救)在学术无形价值中被困扰的浮士德博士。与原著中两人结识后就迅速签订“先排忧再付灵魂以作回报”的条约不同,电影里的墨菲斯托以一个絮叨又通灵的糟老头子形象,出现于破败城池中的浮士德面前,神经质的释放着自己的热情和能量。浮士德跟着他走街串巷,直至碰上在死亡面前排号的其他人时(包括饰演贵妇的德国永恒影后汉娜.许古拉),才将信将疑的得知这个热情的同行好友身份。不过,即便知道墨菲斯托就是魔鬼,在这个弥漫着没心没肺的酒神狂欢气息之城池,也是无所谓的。 局部源自原著的部分,在接下来的两个盛大场景出现。一是莱比锡的地下小酒馆,墨菲斯托将科学宅男浮士德拖入世俗生活进行体验,让他明白自己坚持的高贵人格是无法抵御整个人类向下跌落的惰性,喧嚣、争持甚至结束生命的殴斗密布于这个肮脏的空间,受到挑衅的魔鬼,伸出变成刀锋的长指甲往墙上一划,鲜血般的美味红酒涌出,继续寻欢作乐吧。 接着他们又来到古罗马式的公共浴室。这里只有女性的躯体,老的、年轻的,透着腐朽气息的味道同时也中和着青春曼妙的气息。魔鬼干脆褪去衣服,露出腰前可怕的一坨肉,浸入水中,女人们惊讶恐惧了一会后,又各自欢乐着,一番无视死亡的及时行乐。散发出最具诱惑胴体光泽的美少女玛甘泪,在浴室里吸引了目瞪口呆的浮士德。 这是一个缺钱缺爱缺放松但也坚守善之力量的浮士德。于是在电影几乎推进了2小时后,再也抗拒不住爱情征服力的浮士德,终于在心急火燎中,义无反顾的求墨菲斯托帮忙。这才揭示出歌德巨著《浮士德》的主题,一桩与欲望和克制紧密相关的灵魂交易。接着和原著一样,少女失去了母亲和哥哥,浮士德失去了少女,并上天入地的与魔鬼同行。 —————————————————— 电影风格,正方形画幅下的滤镜世界 在原著《浮士德》传达的五大追求(知识、爱情、政治、艺术和社会理想)中,索科诺夫只选择刻画了与魔鬼上路远行前的知识与爱情追求,而放弃了更富神话传奇色彩的政治、艺术和社会理想追求。于是,2小时以后那些本该属于“奥德赛历险记”般的传奇故事,变为了影像风格极其凌冽的视觉艺术,地狱阶梯般的山峦、时刻喷发的滚烫热泉,纷纷以具象的形传达着抽象的意。在观众刚来得及去思考去读解在抽象之中,这究竟该是终结诱惑的热度,还是焕发青春的不老泉时,浮士德压根没等原著中的天使帮忙,就私自霸道的毁去关于灵魂交易的合同,那是付出一番牺牲爱情惨重代价后的狠心。像个努力进取的保险推销员一样,魔鬼竟然极不甘心的被内心力量强大的客户挫败了。 提及影像风格,历来坚持加深灰度滤镜的索科诺夫(只有《母与子》和《父与子》两部选择耀眼的明亮色系滤镜),近些年迷恋于数码影像进一步颠覆的视觉效果。有的时候我或许也觉得画面灰得也太过,但也可以被装逼的内心分析为某种意义上隔着玻璃看荒诞世界的意图。尚不知是否刻意而为,影片首映时的播放画幅竟是前所未见的近乎1:1之比例,这下可好了,索科诺夫的另一心头大好——大面积倾斜的物件、建筑和色块——在这块“正方形”银幕上集中(或曰束缚)得更为彻底。每次浮士德走过街角时,一栋倾斜扭曲的建筑就压了过来;结尾片段滤成绿色的山峦也像翻开有着立体插页的书籍。 声音方面,和索科诺夫所有的影片继续完全的保持一致,只不过这次的对白换为了全程德语。除了与挚爱的少女对话外,浮士德与墨菲斯托和其他角色说话的语速都是飞快的,像我们耳边那些永远不停歇的信息流。同时,又有另一个深沉而舒服的磁性男声,诵读着好听的散文诗,每每出现在人物稍作休憩的间隙。 虽无直接关联灵魂,但关于死亡和坚韧的探寻早就是索科诺夫电影的第一主题,从个体到国家再到人类艺术,《第二圈》是个人生命告终时的忧伤与尊严,《坚韧的航程》是对北极舰队水兵生命的礼赞,最著名的《俄罗斯方舟》则是对冬宫里那些永恒艺术杰作小心翼翼的抚摸。它们或迟或早都在历史中死去,但也均被以影像的方式提炼出灵魂并得到永恒。 此部《浮士德》,被称为是其“权力的力量”四部曲之终结篇。前述三部,分别是关于希特勒的《莫洛赫》(Molokh,1999),关于列宁的《遗忘列宁》(Taurus,2001)和关于日本裕仁天皇的《太阳》(Solntse,2005)。在导演阐述中,索科诺夫表示“这个系列讲述了那些历史上最为出名的赌徒,是如何输掉人生中最大一比赌注的”,对于有信仰的个人来说,浮士德所下的灵魂赌注,可谓是最最巨大的。索科诺夫认为以浮士德作为系列终结,非常具有象征意义,“他和那些历史上真实的掌权者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观众很容易发现,他们对话语权有着共同的热爱,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都陷入了一种病态的不幸。” 歌德阐释过,“不快乐的人是危险的。” 在索科诺夫《浮士德》近乎通篇的时间里,这个不快乐的浮士德确实是危险的,他带来的毁灭已经历历在目。可当他在地狱之旅中不留情面的撕毁灵魂交易合约那一瞬,我们看到了索科诺夫坚信的人类自救能力——不等天使,不靠上帝,和魔鬼没啥生意可谈,大不了撕了合约毁了棋局。

  《浮士德》影评(六):酒鬼

  我在马厩里发现一个醉倒的男人,真见鬼。

  “我原本是要路过一个街的,拐角”,这个酒鬼在我鄙夷的眼皮下开始胡编起来了,试图熄灭将要驱逐他这副惨架子的怒火,“那个地方,我去过一两次,也可能有三次了吧,在那里,我碰到了一个不错的女人…”

  他没有把话说完,而是微微挑了挑眼皮揣测我的反应,哼,该死的老鬼,老狐狸!

  “真是不错的女人”,说着,他咂了咂,“舞跳得真美,那对晃不停的乳房,那扭着的腰,还有屁股…”

  “滚出去!”我冲他吼一句,“去你的街角,去你的扭屁股,滚!”

  他意外的安静下来,马厩也跟着安静了,像是突然切换了一个场景般的宁静,没有了他的呼噜声、四溢的酒气,我的怒气仿佛也稀释在带着寒气的空气里。

  “我知道你们的脑袋里都在想什么”,说话的时候,我没有完全整理好内容,不过我得教训教训这妄为的家伙,别什么都用这眼神来看,“你在想,这个干粗活的女人,看她,扎着整齐的头巾,头发一丝不苟的藏在耳鬓后面,哼哼,难道她只在这块地上赚点活命的口粮吗?只要价钱合适,她一手探进你的裤兜,另一只就会掀开她的裙底让你随便光顾。”

  话音落下,四周好像更安静了。那个酒鬼像堆枯草,或者像张快掉下的老旧墙纸,管他像什么,只等一阵风过,他很快飞出去不知所终,而我仍实实在在的待在这个马厩里。

  我理出一桶马粪,哼,这个乱烘烘的小镇真像极了这桶马粪,一团一团的紧挨在一起,它们那么相似,真的是从同匹马的屁眼里拉出来的,却彼此嫌弃又不得不粘在一块。

  马粪熏得我眼睛有些睁不开,我情不自禁俯下身,双手虔诚的扒开粪便,探入这污秽气息最浓的地方,手指的指尖一点点深入,以期探入那最敏感的地方,以期导出那电一般的快感,通过那个地方引入我的全身,啊,那感觉真似贴着神的最薄的那层衣裳,哪怕这瞬间比一眨眼还短,却是最靠近灵魂的。

  你相信我看到了吗?!我看到了灵魂,它长着跟我一样的面容,丰腴的额头,可爱的面颊鼓着两团泛着粉色的肉,我们的眼睛都细得像马的眼睫毛,不过,我们都看得很清楚。

  它像我一样喜悦,它像我一样兴奋,它像我一样为看到彼此而雀跃不已,似乎整个世界只有我和它。

  《浮士德》影评(七):观影随记

  电影场景内容——自己的解剖和父亲的医馆是对灵魂的追寻,洗衣厂女人和欲望,小酒馆是酒精冲动杀人,博士要求魔鬼送金钱,葬礼少女玛格丽特,葬礼后分别散步、玛格丽特春心萌动,创造的婴孩,教堂玛格丽特忏悔,浮士德引诱玛格丽特弑母,玛格丽特获知哥哥意外身亡的真相,为得到玛格丽特的身体选择签署卖灵魂的契约,穿铠甲的浮士德。

  好人、能否逃出、被遗忘之人,杀掉自身的恶、人们从未停止追寻真善美的脚步、永不止步。

  钱、酒以及名存实亡的婚姻。

  不完全曝光、青绿色,贫血色,但时又有光润、慢镜头、影像变形,展示了这个在西方文明、文学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形象,浮士德。我们在寻找灵魂的道路,是否会迷失自我,我们是否会被欲望、饥饿迷惑,当我们卖掉灵魂时,我们还可以得到救赎吗?

  《浮士德》影评(八):灵魂的电影模样

  灵魂存在与否,电影与哲学的无望讨论

  灵魂究竟存不存在?脱离肉身后它长什么样?它究竟能有什么用处?

  近年来,有两部美国电影试图以略微严肃却依然在流行文化框架类的格局对它进行探索。《21克》告诉我们关于灵魂的重量,《冰冻灵魂》把灵魂表现成果壶大小的东西并且可以储存租借。

  知识分子或许会觉得实在不该由浅薄的美国佬来回答这些问题。究竟谁能成为关于灵魂的解答者,自古至今的历史结合上民族性观察后能给出的答案,一是善于思辨的德国人,谁让他们出那么多哲学家;二是行为极端的俄国人,看那些倒于冰天雪地里的家伙,一个个手握着伏特加痛苦的追问灵魂。在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有本事把灵魂抽离出来以前,最透彻的观察者当属歌德,他历时64年完成的绝世诗剧《浮士德》,通过优美的文字传达出一副古典神话公路片般的画面,让求知上进又总在自我否定中犹豫的中世纪学者浮士德,邂逅了周身散发诱惑之气的魔鬼墨菲斯托,谈起了一宗盛大的关于灵魂交换的可怕生意。

  对于这部古典神话公路片剧本,从电影这新媒介出现的19世纪末,这个工业的祖师爷卢米艾尔就尝试改编了,接着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大师茂瑙、捷克超现实动画巨匠杨•史云梅耶,甚至于好莱坞明星理查德.伯顿都进一步在愈发发达的影像技术里,传达着自己对世界第一灵魂信使——浮士德——的理解。

  对于灵魂,任何试图以影像故事进行的解释都注定肤浅。

  其实,两百年前,以迪卡尔数理逻辑为支撑,哲学家康德把后来的思想者拉入一个用数理逻辑求证“灵魂是否存在”的死胡同。很多聪明人在胡同深处穷其一生不得其解。杨绛在忧伤中,沉浸到翻译柏拉图对话录《斐多》中;德里达、拉康、福柯们则在死胡同深处又凿出一些更深更死的叫做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超现实主义、新结构主义、超新后存在主义等死胡同;尼采烦不得了,不和那些哲学家玩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想不通了,也干脆放弃。

  试图用思辩甚至量化的方法追问灵魂,注定不得其解,甚至危及性命,以上那些人在胡同底或许可以看到一面墙,墙上投影着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天,苏格拉底最终也为此追问丢了名。

  ——————————————————

  电影故事,极简的提纯《浮士德》灵魂

  我们常听创作者说某部电影的灵魂在哪,演员的灵魂如何,可真正让电影媒介揭示灵魂的形状,显然是一件颇为艰巨又不讨好的事情。

  幸亏,从来都有各种艺术基金资助,以至能坚持做不讨好市场事情的亚历山大.索科诺夫出来了,并巧妙地绕开康德框定的死胡同,将歌德的巨作《浮士德》以最形式化也最极简主义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追问灵魂的俄国人,早就该邂逅定义灵魂的德国人了,这是一桩同样类似于浮士德与墨菲斯托灵魂交易的好买卖。

  一个简单直接粗暴的开头,总是夺人眼球的好办法。省去了原著里上帝与魔鬼墨菲斯托关于人类理性能否战胜诱惑的赌注,将困扰浮士德的书斋直接幻化为开膛破肚的人体试验室。一颗跳动的心脏血淋淋的被掏出,一堆肠子恶心的倒吊在肉体上,而这一切竟然被赋予了寻找灵魂的学术理由。

  魔鬼来到世间,既像伯格曼《第七封印》里的死神那样,为每个时间差不多的人预约排号,也以机器猫般的百宝箱来诱惑(或曰施救)在学术无形价值中被困扰的浮士德博士。与原著中两人结识后就迅速签订“先排忧再付灵魂以作回报”的条约不同,电影里的墨菲斯托以一个絮叨又通灵的糟老头子形象,出现于破败城池中的浮士德面前,神经质的释放着自己的热情和能量。浮士德跟着他走街串巷,直至碰上在死亡面前排号的其他人时(包括饰演贵妇的德国永恒影后汉娜.许古拉),才将信将疑的得知这个热情的同行好友身份。不过,即便知道墨菲斯托就是魔鬼,在这个弥漫着没心没肺的酒神狂欢气息之城池,也是无所谓的。

  局部源自原著的部分,在接下来的两个盛大场景出现。一是莱比锡的地下小酒馆,墨菲斯托将科学宅男浮士德拖入世俗生活进行体验,让他明白自己坚持的高贵人格是无法抵御整个人类向下跌落的惰性,喧嚣、争持甚至结束生命的殴斗密布于这个肮脏的空间,受到挑衅的魔鬼,伸出变成刀锋的长指甲往墙上一划,鲜血般的美味红酒涌出,继续寻欢作乐吧。

  接着他们又来到古罗马式的公共浴室。这里只有女性的躯体,老的、年轻的,透着腐朽气息的味道同时也中和着青春曼妙的气息。魔鬼干脆褪去衣服,露出腰前可怕的一坨肉,浸入水中,女人们惊讶恐惧了一会后,又各自欢乐着,一番无视死亡的及时行乐。散发出最具诱惑胴体光泽的美少女玛甘泪,在浴室里吸引了目瞪口呆的浮士德。

  这是一个缺钱缺爱缺放松但也坚守善之力量的浮士德。于是在电影几乎推进了2小时后,再也抗拒不住爱情征服力的浮士德,终于在心急火燎中,义无反顾的求墨菲斯托帮忙。这才揭示出歌德巨著《浮士德》的主题,一桩与欲望和克制紧密相关的灵魂交易。接着和原著一样,少女失去了母亲和哥哥,浮士德失去了少女,并上天入地的与魔鬼同行。

  ——————————————————

  电影风格,正方形画幅下的滤镜世界

  在原著《浮士德》传达的五大追求(知识、爱情、政治、艺术和社会理想)中,索科诺夫只选择刻画了与魔鬼上路远行前的知识与爱情追求,而放弃了更富神话传奇色彩的政治、艺术和社会理想追求。于是,2小时以后那些本该属于“奥德赛历险记”般的传奇故事,变为了影像风格极其凌冽的视觉艺术,地狱阶梯般的山峦、时刻喷发的滚烫热泉,纷纷以具象的形传达着抽象的意。在观众刚来得及去思考去读解在抽象之中,这究竟该是终结诱惑的热度,还是焕发青春的不老泉时,浮士德压根没等原著中的天使帮忙,就私自霸道的毁去关于灵魂交易的合同,那是付出一番牺牲爱情惨重代价后的狠心。像个努力进取的保险推销员一样,魔鬼竟然极不甘心的被内心力量强大的客户挫败了。

  提及影像风格,历来坚持加深灰度滤镜的索科诺夫(只有《母与子》和《父与子》两部选择耀眼的明亮色系滤镜),近些年迷恋于数码影像进一步颠覆的视觉效果。有的时候我或许也觉得画面灰得也太过,但也可以被装逼的内心分析为某种意义上隔着玻璃看荒诞世界的意图。尚不知是否刻意而为,影片首映时的播放画幅竟是前所未见的近乎1:1之比例,这下可好了,索科诺夫的另一心头大好——大面积倾斜的物件、建筑和色块——在这块“正方形”银幕上集中(或曰束缚)得更为彻底。每次浮士德走过街角时,一栋倾斜扭曲的建筑就压了过来;结尾片段滤成绿色的山峦也像翻开有着立体插页的书籍。

  声音方面,和索科诺夫所有的影片继续完全的保持一致,只不过这次的对白换为了全程德语。除了与挚爱的少女对话外,浮士德与墨菲斯托和其他角色说话的语速都是飞快的,像我们耳边那些永远不停歇的信息流。同时,又有另一个深沉而舒服的磁性男声,诵读着好听的散文诗,每每出现在人物稍作休憩的间隙。

  虽无直接关联灵魂,但关于死亡和坚韧的探寻早就是索科诺夫电影的第一主题,从个体到国家再到人类艺术,《第二圈》是个人生命告终时的忧伤与尊严,《坚韧的航程》是对北极舰队水兵生命的礼赞,最著名的《俄罗斯方舟》则是对冬宫里那些永恒艺术杰作小心翼翼的抚摸。它们或迟或早都在历史中死去,但也均被以影像的方式提炼出灵魂并得到永恒。

  此部《浮士德》,被称为是其“权力的力量”四部曲之终结篇。前述三部,分别是关于希特勒的《莫洛赫》(Molokh,1999),关于列宁的《遗忘列宁》(Taurus,2001)和关于日本裕仁天皇的《太阳》(Solntse,2005)。在导演阐述中,索科诺夫表示“这个系列讲述了那些历史上最为出名的赌徒,是如何输掉人生中最大一比赌注的”,对于有信仰的个人来说,浮士德所下的灵魂赌注,可谓是最最巨大的。索科诺夫认为以浮士德作为系列终结,非常具有象征意义,“他和那些历史上真实的掌权者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观众很容易发现,他们对话语权有着共同的热爱,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都陷入了一种病态的不幸。”

  歌德阐释过,“不快乐的人是危险的。”

  在索科诺夫《浮士德》近乎通篇的时间里,这个不快乐的浮士德确实是危险的,他带来的毁灭已经历历在目。可当他在地狱之旅中不留情面的撕毁灵魂交易合约那一瞬,我们看到了索科诺夫坚信的人类自救能力——不等天使,不靠上帝,和魔鬼没啥生意可谈,大不了撕了合约毁了棋局。

  《浮士德》影评(九):《浮士德》观影随笔。

  因为事先对导演索科洛夫的背景缺乏了解,暂不能结合《人的力量》系列另外三部的呈现对这部作品做出解释,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也未曾阅读,我对《浮士德》仅能产生的充满主观臆测的理解或可被称为误读。但不像画面语言表层所展露出的晦涩艰深,影片意旨在普通观众克服了别具一格的时间结构、黯淡色调与散漫对话体等造成的障碍后即清晰可辨,尽管过程是拨云见日,却委实难称隐晦。使用种种象征叠出多重意义层次,导演几乎将“形式”定义所包含的一切分类都做了个人化的处理,与此同时,这并未与《浮士德》这一命题的原始哲思产生隔阂,体现出了导演对形式纯熟的把控力。以伟大著作为基,经索科洛夫加持,《浮士德》的格调与通俗审美自然相隔远山数重,这也就意味着,它不是一部观众能在观看时放任自流,意随心生的电影,你需要紧随方框式镜头的脚步,关注细节,攀登人物对话构成的哲思之山,才有窥得影片皮毛的可能。当然,经这般设计后,观众并不能获得太多误读的余地。

  在百科介绍中,索科洛夫被称为“塔可夫斯基的精神继承人”,本片虽未见长镜头的突出表现,但对隐喻的运用似已比先驱更进一步,可见褒名不虚。索科洛夫是为数不多的几位曾受到我文学老师较高评价的电影导演之一,被这位阅片无数的当代大师视为杰出导演,无疑是一种无冕盛誉,在我心中也是对索科洛夫其人水准最有力的背书。那位成熟的剖析者可能被影片的哪一种特质吸引?为了趋近艺术本身,我在观看作品时亟欲猜出这一问题的答案,但在未经验证前,它大增了我的困扰,我不得不按捺此类欲求真理而不得的焦灼,直到不受控地也被某处吸引——其高下我无从判定。《浮士德》中,魔鬼与浮士德初遇时的对话中所提及的概念我以为是该片的一大突出之处:在否定了生命与死亡的价值之后,魔鬼告知困惑的浮士德(那什么是有价值的?),价值在于时间和艺术二者。索科洛夫对《浮士德》表现中的这两个领域下过奇力,其成果令我惊叹。“有一些电影能够使人重新认识电影,而这部电影就在此列。”这是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阿罗诺夫斯基评价《浮士德》获得2011年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时的辞藻,原谅我吧,关于这部电影的内涵高度,我最多只能走到这儿了。

  在我看来,形散意连的对话和情景譬喻是索科洛夫表达影片意旨的主要手法,色彩、用光、景深,镜头语言与对话语言一并构成了影片的张力。我们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尽管通篇顺叙中和了跳跃性,使理解影片表层内容的难度大大降低,但情节本身并不是这部《浮士德》的引人入胜之处,索氏电影不能也不需成为歌德或托马斯•曼哲学的忠实复制者。那么,我们能否根据导演使用德语拍摄及对中古晚期德国村镇氛围的信实营造,认为该片内容与浮士德故事的原始版本更为接近?或许的确如此,或许索科洛夫正试图通过呈现这一由德国民间传说创造后启发了整个世界的母题,铺叙《浮士德》后德国思想进程的成果(不然,又是何人的哲思指引了这部作品?),隐暗地深掘诸如他所欣赏的德国民族性一类的副题。但无论如何,观看2011年版的《浮士德》时,观众所应当着重注意的绝非《浮士德》故事,而应是索科洛夫本身。

  象征人体的曼德拉草根部、玛格丽特纯洁璀璨的耻毛、喷泉奇湖之力、魔鬼布满蜘蛛网与尘砾的库藏……从开篇起(那是一具萎靡丑恶的男性生殖器,粗暴出现),体现影片哲学的细节接踵而来,这一切最终指向某个并不明确的所在——浮士德假埋魔鬼后最终前往的“现世中的来世”(“你去哪儿?你去哪儿?”“在那边!更远的地方!”)。在封闭的叙事环境中高密度譬喻人间景象,以至产生强烈的异化色彩,影片一大特点就在于此,或者说,后者是因,前者是果? “难以辨认”是许多读过歌德诗剧的观众对影片的评价,此类异化色彩正是索科洛夫个人性的体现。除去数个惊鸿般的超现实场景,片中人物存在的背景比起歌德一版的游历四海,看似多有局限,但因此创造的别样氛围(姑且将其称之为“异化”)极大地超出了原故事的表现范围。

  体现为整体背景的超常、人物对话中时刻存在的局促游荡不停、充满干扰的隐喻,异化元素在本片中已无处不至。除此之外,部分神迹般的画面已超出“异化”而成为奇异本身,为我的记忆提供了多个美妙瞬间——玛格丽特躺在床上,金黄色的耻毛,白色胴体,玉肌通透。浮士德将头埋在她的毛发里,貌似口交的姿态,双手向上攀登。以抚触克制淫邪,玛格丽特躯体的圣洁使我吃惊,但不要忘了在二人之外,世界是个什么状态(窗外布满魑魅魍魉,另一张床上是一个死去的母亲,连蜘蛛网也摇摇欲坠)。同样毛发相接的情景也曾在浮士德父亲的医院中出现。在另一个情景中,浮士德以血为契卖身于魔鬼,尔后人鬼穿过幽长隧道,留下油灯,到达通透的水面,看到玛格丽特立于水旁岩石,尔后浮士德从背后拥抱她,二人倒入湖面,远景,水面产生圆形涟漪,救赎完成。

  暂且不提充满玄机的影片色调为美提供的助益,美的象征的确存在于《浮士德》中,以玛格丽特的形象作为载体(这位女演员美丽不可方物)。在如上神秘纯粹的场景中,格丽卿已离开德国民谣的情节,成为贝雅特丽齐、劳拉、绿蒂、莎乐美,即美的本体。我敢于肯定,在探究《浮士德》的艺术主旨时,玛格丽特的每次颦笑都值得细窥究竟。

  索科洛夫使用镜头告知观众,宇宙奥秘将永久地藏身于女性的音容中,伊人扭曲的神情意指何事?我不能妄然阐释,但观众难以从这副面孔中看出她的年龄,是老妪或恶婴。当她面带罪恶的欢喜;双颊浅浅泛红;垂目踽行;逃避情欲的目光,她已跨越了时间,而自以为是的人类开拓者仅存困惑万千。

  《浮士德》影评(十):浮士德不服

  这是一部经典电影,是经典中的经典,每一部经典电影我都看了不下三遍了,每看一次都有一次新的理解。

  听说这部电影口碑不错,于是上映的第一个周末我就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还算对得起我的电影票,比较精彩。

  前半段感觉非常平淡,后半段节奏突然紧凑起来了,进入了高潮,让观众看着直呼过瘾。

  导演的故事性特别棒,这部片子也是用了很久拍出来的,感觉特别用心。

  影片富有真情,可以看出来导演是下了功力的。故事也超级棒,跌宕起伏,我看起来感觉超级过瘾。

  这部电影让我感慨颇多,特别是结尾,总是出乎意料,但是我觉得有个大家出乎意料的结尾,恰恰能够体现出编剧的能力。

  感觉这部电影的色调看起来非常舒服,一点也不花哨,特别的平静而又舒缓。

  故事很感人,具有很强的可看性,我看电影的时候完全的投入到故事情节里面去了,邻座的女的还哭了。

  电影里的悲欢离合最让人动容,因为电影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出很好的效果,同时爱情的力量也是伟大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