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狐狸猎手》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狐狸猎手》的观后感10篇

2018-07-27 02: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狐狸猎手》的观后感10篇

  《狐狸猎手》是一部由贝尼特·米勒执导,史蒂夫·卡瑞尔 / 查宁·塔图姆 / 马克·鲁弗洛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运动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狐狸猎手》观后感(一):逆反、控制毁灭——电影《狐狸猎手》观后

  逆反、控制和毁灭

  ——电影《狐狸猎手》观后

  《狐狸猎手》堪称一部神作,其“神”就神在用正常人思维很难理解剧中的大富翁约翰•杜邦的行为,而且还能让你处在怎么理解都好像都有理,但怎么思索都好像想不通的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状态

  就杜邦母子关系而言,约翰的行为称不上为了获取母亲认同,也决不是为了讨好母亲。他的行为完全就是对其母的一种逆反、作对甚至是报复。约翰母亲喜欢赛马,她认为这是一种高贵的运动;她不喜欢摔跤,认为那是一种低级运动,甚至明确告诉约翰,不想看到约翰在这种运动上“堕落”。但约翰完全没有按照母亲的意志行事。他从小就不喜欢赛马,捕猎狐狸等运动(从片首几张黑白照片可以看出),认为马是蠢物;他喜欢观察鸟类这样安静的运动,长大后又高调支持摔跤事业,一获得奖牌,就将其母的赛马类奖品替换掉,等她母亲一死就将她所有名贵的马放掉(还好不是用重机枪扫射掉,重机枪或许本来是用来干这事的)。

  约翰的行为决不是为了讨好自己母亲,想获得母亲的承认。他支助西部自由摔跤比赛,并通过收买运动员而获得的比赛第一名,被他母亲一眼就看穿了,难道他不知道这无法取悦母亲?他通过支助并训练已获得过奥运冠军的运动员来拿世界联赛冠军,难道其母会给予赞许?显然,约翰的行为分明是为了恶心其母亲。一钱不值的奖牌,他想放到罗斯蒙特(应当是他们家陈列重大比赛奖品之地),就恶心到了其母,其母仅认为它就是个纪念品;他装模作样的当教练,其母没看几分钟就离开了。约翰这种母亲不喜欢什么他就干什么的行为分明是一种儿童逆反心理体现

  除此之外,约翰的行为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变态的“猎手”心理。他根本无意于什么世界冠军,虽然他说过他的猎物是“奖牌”,其实他的猎物是摔跤选手,他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对这些强壮选手的“控制”,如果他真想支助体育事业,无论那一行,怎么可能会引诱选手去吸毒呢,吸毒对一个运动员的伤害,难道他不清楚?他之所以要选择摔跤选手来达到目的,首先当然是对其母意志的逆反;其次是他童年经历。从影片开始的几张照片可以看出,他不喜欢赛马、捕猎狐狸,应当缘于他的廋小和懦弱,而且这也应当是他母亲不喜欢他的重要原因,他无法像他先辈一样高傲地坐在马上,勇敢地捕猎狐狸,但他血液中仍有“捕猎”的基因,加上他也想证明自己,所以,他选择那些更为强壮的“猎物”——摔跤运动员,对这些强壮运动员的“控制”应当就是他“猎手心理”的变态。

  正因为如此,当他无法满足控制欲时,他就会选择毁灭,这是他最终枪杀大卫教练的主要原因。有观点指出,他枪杀大卫是因为(1)他嫉妒他的家庭,(2)他投资体育失败而迁怒于大卫,(3)他空虚无聊无所事事有钱任性结果。我想这些原因都值得商榷。难道一个同性恋会嫉妒正常两性所拥有美满幸福?投资体育失败所花费的钱对于杜邦王朝来说能算多大点子事;他是个鸟类专家,又管理着杜邦王朝,又是集邮爱好者慈善家,很难说他空虚无所事事;他杀人应当是一时兴起,肯定“有钱任性”无关,他不会不知道故意杀人在美国是通过钱摆不平的事;而且杀人也不是他目的,因为他明显花钱便可达到这一目的还无需承担风险。所以说,他杀人纯粹是一种发泄,这种“发泄”必须由他自己亲自执行,而发泄行为的诱因便是他无法容忍他的“猎物”不受控制,他感受到对“猎物”的控制力甚至赶不上大卫教练对他猎物的影响力,而且,本来已控制的“猎物”马克(马克对他不仅有毒品上的依赖,而且有心理甚至精神上的依赖,马克被赶出小屋可是带走了约翰送给他的东西的哟),也因大卫的介入而离开了他,甚至,大卫这个大猎物本身也要离开(有迹象表明,比如大卫似乎在训练场上跟运动员告别,雪地修车,妻子收拾衣物),这加剧了他发泄的步伐。发泄应当不是为了惩罚,若为了惩罚,开一枪就可达到目的,所以,彻底的控制只能是毁灭,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两枪,他不仅毁灭了大卫,也毁灭了自己。

  《狐狸猎手》观后感(二):《狐狸猎手》

  《狐狸猎手》~导演:贝尼特·米勒~是一部讲述职业摔跤手的故事帅气的主演查宁·塔图姆,第一次认识他时,演的是一位拳击手,一路过来,看了他好多片子了吧,非常不幸,被我列为二等演员,有良好气质条件,可是离那个优秀差距就是还有那么一点点,虽然也在进步,也开始接手到大片,可是啊,那个一点点啊暂时是很难逾越的,大块头的小木纳,这个剧情中基本从头到尾的愤怒怨恨眼神,就是他致命缺点,少变换、缺少灵气啊~另一主演 马克·鲁弗,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我看过的、他的每一部片子,都演得非常的棒,各种角色平淡沉稳、也多才多艺,难得的一位容易疏忽的演员呢~导演贝尼特·米勒,拍过的影片不多,用镜头展示情节却是很到位,剧情中很多完全没有配乐的段落,故意的背景静默,只展现摔跤运动肢体碰撞脚步频繁移动时发出的细小声音,似乎把声音这一环节单独拉到了镜头的前面,这种反衬很有特色

  《狐狸猎手》观后感(三):《狐狸猎手》:闷出来的能量

  导演: 贝尼特·米勒

  主演: 史蒂夫·卡瑞尔 / 查宁·塔图姆 / 马克·鲁弗洛 /

  看不惯卡瑞尔的那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也只能忍着了,好在塔图姆的好身材还称得上是养眼,片子就像是一盘精致佳肴需要细嚼慢咽的品出滋味整体来说偏慢的风格观影造成了最初的障碍,尤其是前半段几乎没有高潮的叙事甚至有点儿令观众拿不准电影的类型,无法把握影片的走向,甚至看不出故事的重点的前半段其实是导演的厚积薄发人物传记片很难拍,尤其是这种大众并不熟悉的人物就更难拍,没有认知就没有噱头,又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所以本片其实是很考验导演的功力,其实看看导演的履历,人物传记片正是导演的拿手好戏从《卡波特》到《点球成金》,这些作品已经得到了认可

  看本片能获得好评与那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或许令不喜欢本片的观众有些费解,整部电影似乎都沉浸在一种压抑沉闷气氛之中,但在一种波澜不惊中似乎总蕴含这一种难以名状的暗流,似乎人物之间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关系之间确实最为复杂的心理关系,这种内心冲突在影片最后形成了一个爆发,这一切都蕴含着令人难以摸透的细节。甚至导演在有意无意之间的的简化令本片的人物关系有些交代不清,而且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的交代,观众有时候找不到情感转折点,网上有不少的文章介绍真实事件与人物的背景,其实对于理解本片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看过影片之后,心中许多的疑问能从中得到解答。杜邦先生与母亲的关系,舒尔茨兄弟的关系,甚至杜邦先生与兄弟俩之间的三角关系都有很多值得玩味之处。《狐狸猎手》正是在人物关系上大作文章才使得本片能在看完之后令观众陷入了一种很郁闷的状态之中,当然这也离不开结尾的突发事件。

  可以说结尾的最后一枪很恰到好处结束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简单粗暴突如其来令观众措手不及,而悲剧性的结尾似乎有一种粉粹性的效果,观众几乎无法预计到那一声枪响,似乎整部电影不应该是这样一个悲剧的结尾,至少在一种毫无预兆的状态下不该如此,至少不该因戴维没说一句话而酿成如此的悲剧,但其实回想剧情似乎杜邦先生的一切付出其实都只是为了一份虚无缥缈尊重,那就不难理解在他无法得到这样的认可之后那份屈辱愤恨,就像整部电影导演营造的氛围一样,影片人物的内心似乎都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导演抽离的色彩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电影的年代感,更是为了匹配影片的基调,那种重压之下蓄势待发的能量显而易见

  《狐狸猎手》观后感(四):Foxcatcher:有钱就任性的代价(8.5/10)

  对摔跤这个奥运会项目基本一无所知,偶尔在奥运会上看到也是立马换台。没想到这部关于摔跤运动的电影拍得如此精致,伤感深刻。《狐狸猎手》完全不像一般的体育电影一样简单和励志,而是借摔跤这个体育项目讲述了三个男人孤独苦闷,那是一种任何金钱荣誉地位都无法弥补的苦闷。

  电影最后一幕,哥哥倒在血泊之中,亿万富豪被带上了警车,曾经是奥运摔跤金牌得主弟弟最后只能参加低级的打斗联赛。漫天大雪中,喧嚣灯光下,三个人的眼神都让人不忍直视。曾经在一起奋斗,为了美国奥运代表团的荣誉而拼尽全力,但在最后只能接受这样的结局。每个人的眼神或有不同,或惊诧,或傲慢,或绝望,但共同的是,三个人的眼神中都有着无比荒凉孤寂

  电影并没有具体解释造成三个男人最后悲剧命运的原因,也许本身就没有任何原因,世界就是这样的,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和性格本身决定了悲剧的发生不可避免。电影不紧不慢地交待环境,铺陈背景,自始至终营造着压抑的气氛。摄影基本使用蓝灰格调没有浪漫的气氛,只有现实粗粝),音乐压制着情感的迸发(就算拿了世界锦标赛金牌也只是用了现场声,没有任何激昂音乐背景)。很多镜头就如纪录片一般地不动声色,不加修饰(比如开场哥哥和弟弟摔跤训练的长镜头,又如哥哥在摄像机镜头前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演戏声称亿万富豪是自己的导师),但又有些镜头在用光和取角度上精心雕琢(比如亿万富豪很多个侧面特写雕像般的精致),这些都显示了导演对电影气氛和表达情绪丰富变化和良好控制。在舒缓的节奏中,却处处隐藏着爆发的危机

  导演Bennett Miller在之前的体育电影《Moneyball》中就已经显示出了出色的叙事能力和气氛营造功力。Moneyball中Brad Pitt饰演的棒球经理坚持己见用心良苦却不为人理解,而《狐狸猎手》中光亮的奥运台下面也尽是酸楚挣扎。史蒂夫·卡瑞尔,查宁·塔图姆和马克·鲁弗洛的表演可圈可点敬业非凡(据说他们练了很长时间的摔跤),特别是Carell,几乎是举手投足间,每一句台词中,都显示出一个亿万富豪的傲慢和空虚。他每时每刻都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他的巨大家族财富既可以让他随心所欲,却又让他背负了巨大负担。他说, I only have one friend in my childhood, and later I know my mother pays him to be my friend.

  我体验不到有钱人的这种悲伤,但我想,还是比穷人开心多了吧。影片开始,弟弟只能天天方便面度日,偶然去中小学讲讲自己的昔日奥运辉煌拿个20块劳务费什么的,哥哥也是在日渐衰败的学校摔跤队混日子。直到两人被亿万富豪雇佣,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但在影片最后,哥哥和弟弟坚持了自尊,结果又如何呢?哥哥命丧黄泉,弟弟虎落平阳。可惜,穷人除了自尊之外,几乎什么也没了,如果坚持了自尊,可能失去的是一切。。。

  《狐狸猎手》用不动声色的笔调讲述了一个特殊的悲剧,但这种悲剧的构成元素又可能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这正是电影的深刻之处。

  《狐狸猎手》观后感(五):主谈《狐狸猎手》中四组人物关系

  贝尼特米勒尤其擅长在小格局塑造人物,《狐狸猎手》也如此,可以说,错综复杂的四组角色关系成为片子最大亮点

  Dave和Mark

  影片最早揭示的一组人物关系。Dave具有天生的领袖才能,一副稳重大哥派头,是弟弟Mark摔跤和生活中的教练。Dave对Mark是纯粹的爱,这种爱坦率热情,一心付出,想用自己的成功为弟弟导航,却没想过自己的成功给弟弟带来了多大的阴影父母的过早离异使兄弟二人比更依赖彼此,童年时弟弟或许需要哥哥无微不至照顾,但当踏上各自的道路,更需要为彼此留下发展空间,而Dave未及时意识到这点。因此,阴影下的Mark对Dave的情感更为复杂:一方面是言不尽的依赖,一方面却不时浮起某种逃离权威的苗头。

  影片开头,银行工作人员将Mark误认为Dave,前者无奈回答:“他是我哥哥,”又强调“我们都获得过金牌”。Mark前半生都生活在哥哥的阴影下,奋斗、成就完全被哥哥掩盖。当时的他没有意识到,没有哥哥的指导激励,他或许很难取得今天的成就,他只是急切想证明自己,因此当John发出邀请,Mark毫不犹豫地接受了。

  John和母亲

  John和母亲的关系展示的并不多,但却是John古怪行为的最佳铺垫。

  一个人在孩提时期先要得到外界的认可,成长后转化为对自己的认可,再去思考自己真正想做什么。通常外界的认可最先来自于父母,而母亲的冷淡使John一直得不到这份认可,人至暮年都停留在孩童渴望父母认同的时期。从观鸟、集邮、甚至毒品…..而这些并没有给他带来自信,因为所有的成就、奖杯,他都可以用钱买来,毫无意义。终于,他将希望寄托于摔跤。他迷恋的不是这项运动,而是其中与队员建立的亲密关系。在成为队员的“人生导师”“朋友”、被队员“需要”中,他可以不再孤独,不再可有可无,终于得到了外界的认同。

  至于母亲对儿子为何如此疏远,影片没有详细交代,留给观众自行脑补。

  生命的最后母亲面对John的病态,也无力改变什么了。当John拿出奖杯给她看时,她沉默了一阵,说:“你为这个付过钱吗?”

  Mark和John

  两人的第一次会面中,John对Mark说:“你一直活在别人的阴影中。你可以做得更好。”这句话也是John想对自己说的。John的阴影来自庞大的家族(影片着重表现了来自母亲的影响),他和Mark一样缺乏认同感,他找上Mark,因为他在Mark身上看到了自己,希望可以通过成就后者来成就自己,完成对自我的肯定。

  一开始Mark对John是感激不尽,并且将对方看作伯乐。但日久天长Mark感到,这位“伯乐”只是把自己看作钱买回来的宠物,满足主人虚荣心的宠物。又或许John是真心把Mark当朋友看,只是隔离太久,已经不会通过非金钱的方式表达感情了。

  John和Dave

  John的语调永远是轻飘飘、带着不确定的上扬,常常整个人深陷在座椅里,表情冷漠,完全没有一个教练的魄力,更像一个疲惫的老人。而Dave拥有他可望不可即的人格魅力,是他希望成为的人,他看Dave指导队员的神情有敬佩,也有一丝妒忌。他通过摔跤难得建立的信心在Dave面前不堪一击,和Dave相比他不过是一个自命不凡的外行,Dave的魄力他一辈子也赶不上。

  母亲的去世也是一根导火索,如果说之前John需要Dave维持队里的成绩,那唯一的观众走了,戏也无谓再演下去。于是当Mark在奥运会失利,看着虚伪的宣传视频,John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做不了一个好教练,他没有能力成就他人,没有能力成就自己。最令人绝望的不是意识到失败,而是意识到永远无法成功,足以使任何人不顾一切,为之疯狂。

  其他:

  影片开头播放了几段平淡无奇的家庭录像,配乐尖锐却显诡异,由此奠基下悬疑基调。而John在母亲死后将圈养的马都放走一段,手持摄影+去场景音营造的,却是与之截然不同的孤独、游离、冷峻之感,John的情绪全消散在这肃穆而凝重的空气中。

  John射杀Dave后,跌跌撞撞地从门中(亦或地道?)走出,层层叠叠、看不见尽头的通道,歪斜的门(地道)是其走投无路的境地,随后镜头以“上帝视角”拍摄警方的抓捕,为John的结局平添一份悲剧色彩,让人暂时忘却他的谋杀;一位孤独冷漠的猎手就在观众的旁观中离去。

  片末Mark走上拳击台,台下的人疯狂地喊着:USA!USA!,以及John之前反复向队员强调的“为美国而战”,似乎也在暗示,这个发生在狐狸猎手、金钱帝国下的悲剧,不过是众多破碎的“美国梦”中微不足道的一笔。

  《狐狸猎手》观后感(六):一个有钱人和他包养的两个男人的故事

  看《Foxcatcher》前最好先看看米国最悠久、最显赫的杜邦家族历史,这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说不知道这个家族的,科普小能手师奶问你用过不粘锅吗?穿过丝袜吗?买过莱卡面料的泳衣吗?都是他们家的发明,可以说整个米国的发展史与这个家族都密不可分。Iron Man的作者敢不敢说Tony Stark的人设不是照着人家这家族史来的~

  整个片子色调都带有复古的胶片味道,对白非常少,用了很多镜头表现人物独处、沉默或内心自我煎熬的状态,所以很多场景都非常安静,几乎花落有声。

  虽然以体育为题,却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导演也刻意没把它拍成竞技类电影,而更像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用非常慢的语速讲述三个男人的故事。

  正因为留白多、情节推进慢,再加上这片中的人物离我们都甚远,不是特别关注体育的人可能听都没听说过,所以这部电影不容易让人往下看。导演对情节陈述的隐晦收敛也让片中的人物情感纠葛与变化不易被明了察觉。比如杜邦的妈妈这条线~

  至于结局很多人看不懂为何John du Pont要杀David Schultz,这个原委在当年John被审问时也不过一句“那天我心情不好”。但从电影看来其实很简单,他对Mark是识英雄重英雄,也希望Mark对他能产生像对其哥哥一样的情感依赖,以满足他长期缺乏认同感的内心需求(为什么他缺乏认同感?你想辣么显赫的家族你就是挣了半个世界的钱家里人都觉得你是应当则分的);但David对弟弟的真切爱护让Mark不服从于他的控制,他恨David让Mark离去,就像恨骗子把他的孩子拐走了还让这孩子从此断了与他的情分一样。

  《狐狸猎手》观后感(七):名门望族的人生消遣——评《狐狸猎手》

  发表于《戏剧与影视评论》第六期

  学生时代有那么一种很不好受的经验:阴天,星期二的下午,同学们都走了,你独自一人在教室里补作业,白炽灯让人昏昏欲睡,作业很难而且枯燥,时间长了,偶尔你会分神如何命名这种经验。这也许是很多人关于「无力感」、「孤独感」的启蒙。人生好笑的地方在于,岁月流逝,教室变得越来越大,大得走不出去,作业堆积如山,多得再也做不完,同学们走远了,不再回来,阴天盘踞着,成为唯一的天气,而唯独没有成长的人,是你。你奋斗在原地,挣扎在一个日渐扩大的海的中心。影片开头,马克·舒尔茨便出现在一个上述的场景中——那教人印象深刻的白炽灯,像太平间里一样。

  杜邦的出场则没有背负任何诅咒,在一个阳光灿烂的远景中,他走过来与马克握手,虽然看不清脸,但他的声音显得松弛、睿智、亲切温暖,这一切与我们即将建立的关于杜邦的认知是那么的截然相反。这是他与马克的会面。与马克分别时,他不再身处远景,他身处可能是全片最大的大特写中,以至于只有鼻子和一只眼睛能挤入画面,并随同一块块阴影拼成一幅令人悚然的肖像。

  贝尼特·米勒在《狐狸猎手》和《卡波特》中讲述了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可以概括为:两个本质相似的灵魂绕道相遇。绕道指的是绕开两人社会标签上的迥异。《狐狸猎手》中的「绕道」是一场值得玩味的拉锯战,《卡波特》则把浓墨重彩放在了「相遇」,在如梦似幻的音乐、慢镜和闪光灯中,卡波特与派瑞仿佛是在一场盛大的舞会上目光交汇。

  两个对摔跤运动并无本质热爱的人在第一次会谈时,严肃地宣称要在摔跤运动中「see this country soar again」,当「Patriot」杜邦发出上述豪言壮语时,马克以朴素的诚恳回应道「I want that too.」这就是喜剧,两个空虚的灵魂在发表爱国言论时终于撞响了第一次共鸣,美国无辜地成为了他们的热爱对象,而他们自己也同样无辜,基于他们对那空虚总是毫不知情。杜邦的第二场爱国表演则更要夸张得多,悠扬的音乐声和苍凉的空镜拉开帷幕,杜邦以抒情诗人的口吻徐徐念道「Three thousand men died here. These patriots……」或许真会有天真的观众受到这一番形式主义的感染,但米勒其实已经通过场与场的拼接,暗中捅破了杜邦虚构的那一腔爱国热血。在这一场戏之前,是一场仅有十二秒但符号性极强的戏:马克背对镜头,呆滞地独坐在他客居的卧室里,这卧室是阴暗的,满墙花纹,而左中右景的装饰品中是无一例外的——马。这阴森豪华的花房间,就是下一场戏中那位抒情诗人的成长环境,是他的背景色,他的起点,他的洞穴,也终于将会是他的坟墓。

  杜邦的爱国者情怀或许不能感染观众,但至少已深深打动马克(尽管我们必须公允地承认马克本质上就是个容易被「深深打动」的人)。在两处稍带跳跃性的剪辑中,我们可以纵观这一「深深打动」在马克身上产生的即时化学变化。第一处紧接在爱国者追思演讲后面,转场镜头中,马克在公厕里面对镜子握紧双拳,给自己打气。马克是一个喜欢面对镜子的人,影片中他一共直面镜子四次,这第二次应该是最愉快的一次。第二处略跳跃的剪辑,则更是依靠这「跳跃」去制造了喜剧色彩,马克把哥哥戴夫从家庭聚会上拉走,下一个镜头,导演跳跃性地剪去了兄弟对话的开头,以此表现马克的迫不及待,而他迫不及待要与哥哥分享的是——「The country has lost their morals and values」,反打镜头里,戴夫略带疑虑地尽力保持倾听,或许这也是戴夫第一次面对一个活的爱国者以及他对祖国现状的忧虑。

  随同影片进展,爱国议题很快便弱化了,因为更令人感兴趣的注定是爱国者们爱的理由。马克不难理解,他是我们走入那「脆弱」的正门,他在价值20美元的演讲中面对一群小学生僵硬地抬起胳膊展示胸前的奥林匹克金牌,这举金牌的动作是如此僵硬,以至于看起来是多余的,马克在生活中,不得不敏感地制造一系列类似的多余动作(还有诸如「We both won golds」的补充说明),以维系他的尊严。杜邦呢?他的生活中似乎惟独不缺的就是尊严,作为走入那「脆弱」的侧门,他这扇门是如何打开的?这开门的过程于是贯穿了整部影片。从这个角度说,马克在影片里仅仅是杜邦的注脚,或者说爱照镜子的他成了杜邦的镜子,因为艺术毕竟不在于正门。

  杜邦令人着迷的所在是他的不露破绽,连出场都要隐蔽在一个远景里,不似马克一上来就被罗列式的几场戏给点透了。观众不得不自行收集杜邦的破绽,并逐步在破绽的堆积中拨清他的面目,拨清他原来是个小丑,从而感到可笑,再进一步揭下小丑的面具,看到他的谜底原来如此简单——他的母亲,从而感到可悲。

  母亲的登场甚至还要在杜邦之前,不过是以「照片」这一颇值得玩味的形式:马克与杜邦握手之前一个镜头,是他凝望着杜邦母亲的照片(照片中那个骑马女孩的身份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同样具备这一前一后结构的便是影片本身:正片之前,先行登场的是一段「猎狐」的纪录片。这猎狐纪录片是整部影片的密钥,而杜邦母亲则是杜邦的密钥。作为一把钥匙,杜邦的母亲在篇幅分配中是安分守己的,有关她的信息被克制在几个并不惹人注意的角落里,连死讯都是由杜邦律师之口传播开。但是她的神秘和威严却借由她的马轻易地盘踞了整个庄园,就如同她的画像可以轻易侵入男性隐私空间一样。

  杜邦朝向他母亲所发动的反抗战争可以用「悲壮」来形容,这战争组曲由四个重场戏组成:马克斩获世锦赛冠军后的狂欢派对、杜邦与母亲关于能否将奖杯放入the Rosemont case的谈判、母亲巡视摔跤馆时杜邦的教学表演、母亲死后杜邦对她的马所做的放逐。这四场戏中,前三场全部是喜剧化的处理,导演残酷的喜剧性如一根黑线一针针地缝在杜邦身上,他再也逃不出这「悲伤的小丑」的宿命,即便是他坐在直升机上一遍遍重复的「Ornithologist, philatelist, philanthropist」的绕口令,听起来也都像是一个职业小丑的看门歌曲。

  世锦赛之后的狂欢派对第一次大面积地揭晓了那乌云一般捉摸不定的母子冲突,这对出身名门望族的母子,经年累月,终于找到了一片两人都满意的战场去落实他们的矛盾,他们受礼仪和名位所缚,无法像普通人家的母子那样撒开来大吵,只能暗度陈仓地选定一块分寸恰当的擂台:两项运动之间的角逐,马术和摔跤。于是,杜邦的即兴演讲便以「Horses are stupid」这样大逆不道的一句话开篇,他在奖杯室中的演讲,最终和马克在小学的演讲一样遭遇了令人尴尬的冷场,他的冷场是更加刻骨铭心的孤独,因为这世界上实在难以找出第二个人能与他分享这「摔跤战胜了马术」的荒谬的快乐。这快乐不仅荒谬在外人的无法索解,也荒谬在杜邦内心的自我欺骗,因为这终究还不是他想要捕捉的那只狐狸,于是他只能指鹿为马地举起那两枚摔跤金牌,大声反问着「We caught the fox, didn’t we?」

  杜邦与母亲的谈判戏是全片的点睛之戏,每一秒钟都令人忍俊不禁,两位老年人坐在沙发上慢条斯理地讨论了两个本质上都是「能否将某物放入某空间」的问题,其一是能否将杜邦新近赢得的摔跤奖杯放入the Rosemont case,其二是能否将杜邦的火车模型放入儿童博物馆。这就是暮年的母亲和暮年的儿子之间所能发生的全部交流,在这样的家族中,衰老似乎是一件很早就会被提上日程的事,于是儿子的衰老得以赶上母亲衰老的步伐,而老去之后的两人,又双双回归儿童的逻辑,他们之间的对话,也就简单、固执得像孩子一样,事实上,导演米勒在这一场戏和前一场杜邦赢得老年摔跤赛的戏里,都刻意安排了「老人」和「孩子」的二元元素,老年摔跤赛的隔壁场地是儿童摔跤赛,其比喻意味不言自明。这场戏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杜邦的母亲竟然也是有执着的,「如何处理火车模型」在她看来是一件需要慎重沟通的事,也许记忆中这曾是母子间一次剧烈争吵的导火议题,而杜邦的「I don’t care」则将她推回到了她自己那理所当然的孤独中。

  杜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扮演摔跤教练,扮演队员的导师、父亲和领袖,这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爱慕虚荣,因为他心中在乎的观众只有一个,他的目光是那么敏感,时刻注意着台下有无动静,说明那个人来了。影片结尾,这个人已死去很久了,没了观众的杜邦只能在雪天里坐在电视机前,独自欣赏那部描写他作为一个摔跤教练的纪录片,这部大戏在自编自导自演之后,终于连观众也不得不由自己担任,杜邦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又何尝不是映照着我们每个人自身。面对轮椅上母亲的参观,杜邦依靠后天练就的大言不惭的能力在一群专业摔跤队员面前伪装出教练的派头,虽然他的训话还是遭遇着一如既往的冷场。导演在这里剥开的是权势人物的悲凉,杜邦的权力和财富在关键时刻为他赢得的不是他人的尊重,而只是他人陪他玩这场「教练游戏」的有限耐心,穿新衣的皇帝固然是皇帝,却也是全场唯一一个全身赤裸的人,而无人会与他分担这赤裸背后的羞耻和脆弱。杜邦的这场演出被处理得相当漫长,到最后,他干脆黔驴技穷地趴在地上,他想不到的是,多半正是这青蛙般的「趴」的动作让他的母亲终于忍无可忍,因为这实在验证了她印象中这门运动的「low」。米勒在此处挖掘出了摔跤运动在视觉上的「low」的色彩,异曲同工的是,之前那场深夜画廊戏里,摔跤在视觉上先天蕴含的另一种暧昧意味——性暗示色彩——也得到了同样程度的发挥。

  时间轴上一些人不经意地消失,杜邦最终凭借敌人的自然死亡赢得了反抗战争的胜利。一个人会如何面对自己母亲的死呢?杜邦的动作是:放走母亲心爱的那些马——米勒在此处的安排可谓神来之笔。这是视听处理上最富浪漫色彩的一场戏,近乎超现实的蓝光,升格拍摄,场面调度则是杜邦瘦小的剪影淹没在舞蹈般鬼魅的马群中,而唯一那一下变焦拉近几乎可以说震颤心神。放走母亲的马,是杜邦对母亲所做的最宏伟的复仇,这复仇却仍然像挥拳痛击空气一样无法给人正中要害的满足感,杜邦的狐狸仍然逃出了猎网,而且似乎是永远地逃走了,作为一名基督山伯爵他也难以酣畅淋漓。这满溢着无名悲伤的一场戏,配乐是Arvo Pärt的《Für Alina》,片尾戴夫死后,同样的旋律再次响起,导演借这两场戏在音效处理上的暗中勾连,搭建了影片悲剧色彩最为纯粹的一个层面。

  《狐狸猎手》和《卡波特》所共同讲述的那个故事的后半部分稍显复杂:较为强势的那一个灵魂,为了一个意义终将被解构的成功,而在某个轻易的瞬间召唤了足以毁灭另一个灵魂的阴影。这一模型在《卡波特》中的呈现,是卡波特为了他那本终将奠定其美国文坛地位的《冷血》而为派瑞召唤了死刑(是间接的召唤,其方式是不再为派瑞寻找辩护律师);在《狐狸猎手》中的呈现,则是杜邦为马克召唤了他的哥哥戴夫。这么断定也许是残酷的,但实际上戴夫在马克生活里扮演的最深刻的角色恰恰就是「阴影」,他太完美了——无论是他的人格还是他的家庭——以至于这完美对他人而言几乎就是「伤害」,这伤害的逻辑,在迈克·李的《又一年》中,在那对美满夫妻和女主人公Mary的人物关系中,得到过相同的演绎。不仅是马克,连杜邦面对戴夫这自成一体的完美也显出了一种无所适从,这无所适从很快就固定为杜邦面对戴夫时的主要情绪(不难列举一堆细节去佐证这一判断,此处不再赘述),从这个角度说,戴夫在杜邦的生活里也是有象征意味的,他意味着一种杜邦不能理解的荒诞,那荒诞的名字叫做「幸福」,影片结尾杜邦开枪前后的心理状态被留白处理,但我们经由这一路径多少可以有所管窥:面对不能解决的荒诞,对其实行毁灭确实是很多人唯一擅长的策略。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里,曾扬言要为美国做些什么的马克终于被淹没在「U.S.A.」的呼声中,此时的他已经剃了光头,这是他第二次削发明志,前一次还要追溯到他被杜邦扇脸之后那段低落的时光。马克的其中一个可怜之处在于,他没有多少手段去发泄那沼泽般的「无力感」,作为一名愣头青,他的手段在剃发、拿头撞镜子、争夺奥运冠军等少数几种之后就被穷尽了,杜邦与他唯一的区别在于,杜邦的手段很多,他可以出版鸟类学著作,可以集邮,可以贩卖军火,可以包养一群摔跤队员担任他们的教练,可以赞助一项摔跤比赛再荣获冠军,甚至到最末,杀人都是可选项之一,在完成这种种壮举之后,杜邦才得以确认他那与马克殊途同归的一无所获。我们每个人自童年时代起,也都已经有一只狐狸奔跑在心的荒野上了。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捉住这只狐狸,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从未仔细想过它在哪儿。如果我们不知道它在哪儿,那么我们永远只能捕到一些状似狐狸的动物,譬如奥林匹克金牌。但是话说回来,无论如何,骑着马猎狐总归是一项高雅的消遣活动,值得用纪录片记录,再铭刻为我们人类——这一名门望族——的历史。

  《狐狸猎手》观后感(八):恶意的饲养

  细思极恐。

  回过神的时候很难想象一部电影可以如此淡定的不停使用大远景和正反打,声音和画面设计都缓慢又充满力道,一顿一顿的钢琴声后面压抑阴森的气氛倏忽而起,惊心暗涌。

  teve Carell的戏好得惊艳,一颦一笑冷冷的透着傲气和孤独;Channing模仿摔跤手的步态都像得很;绿巨人随时都在扮演定心骨。

  剧本更是牛逼得要死,所有空缺出来的冷,漫长得像是没有尽头的沉默,简短的几次对话就一路平稳推进,就像人物的处境一样,到结局的雪地爆发才如此惊人的有力。

  这就像是恋爱里的三角关系,那些生命经历里面缺乏的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然后循循善诱的沉入混沌一片,但当这关系被第三个人钳制,你就以为是他引诱坏了自己的爱情,由爱生恨,恨生杀意。控制欲和嫉妒心,自负和公平,在背后的故事里竟然如此丰满。

  TW,Steve Carell演的好成这样愣是没捞到一个前哨奖,对鸟人更期待了……剧本是改编还是原创有人知道吗为什么也一直没看到有提名?!简直就是神经病!

  TW2,今年的电影都怎么了,Gone Girl, Nightcrawler, Foxcatcher,一个比一个暗黑!看完还怎么生活!

  《狐狸猎手》观后感(九):富家正统教育培养出的畸形

  作为一部奥斯卡提名作品

  我觉得FOXCATCHER的导演和演员都很不错,只是个人对这种题材无爱

  这种超级富二代的生活和感想到底是怎么样的

  我觉得绝大多数人也不会有同感

  所以没办法进行过多的评价

  其实个人觉得土豪就应该要土豪来评评

  我倒是很好奇王思聪会怎么说

  兄弟两个,都是努力的穷孩子

  老大更为世故一点,可是就是这点世故害他丢了性命

  事实证明,不要为了钱什么都做

  还有一点小感想,是最近看知乎的一个问答

  问什么样的朋友不能交?

  答:对社会有敌意的人不能交。

  觉得挺适合这个片子的。

  《狐狸猎手》观后感(十):约翰•杜邦:一个活在母亲阴影下的有钱小孩

  约翰•杜邦:一个活在母亲阴影下的有钱小孩

  电影看到30分钟,我以为就是一个超级大富豪,怀着对摔跤这项运动的热爱,去资助一个普通摔跤运动员,助其夺得世界冠军,然后创造了一个世界一流的摔跤俱乐部的故事。这符合好莱坞的规律嘛,有钱人帮助没钱但有梦想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钱帮国家培养了一批摔跤人才,这些人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夺冠,为美国代言,为美国增光,多么美国梦多么主旋律啊,我相信如果这样拍的话是可以去竞争年初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可是事情并非如此……

  影片用了大概50分钟的时间,来刻画约翰•杜邦的外在,他富有,慷慨,温和,对摔跤这项运动有着极度的热情,他是一个慈善家,一个鸟类学家,一个乐于助人的有钱老头。我发现看完后“绕梁三日”的电影绝大部分都是温和的,一个一个细节的表现,刻画,故事娓娓道来。你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故事开始变了,你发现这位慈善的老头儿竟然吸食可卡因了,还劝我们的摔跤运动员马克也吸,他在去演讲之前已经给马克写好了演讲稿,似乎有些不对了,你慢慢想到了虚荣、专制这些不该有的名词,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大富豪自己上场假摔了,收买对手使自己夺得了一个比赛的冠军,他终于从旁观者的地位向参与者跃进了一步。

  而最能反映杜邦内在性格的几个片段,就是拍记录片了。杜邦在杀人之前,就是看了那段已经做好的纪录片。而那时候,杜邦母亲刚刚逝世。

  刻画杜邦母亲大概只用了六场戏,有两场是管家和杜邦本人对马克的描述,有一场只在杜邦演讲时露了个脸,第一场是马克的视角,远远地看到她在草地上和她的马儿在一起,中间一场是杜邦和她在谈话,最后一场是她观看了他们的摔跤训练。简洁有力,一个孤僻、冷漠、霸道的母亲形象跃然于屏幕上。

  由此我们想到,从小生活在一个有钱人的家庭里的小杜邦是怎样长大的呢?物质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无忧无虑,而他的精神内在,却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同。家族的财务和日常运作有专人管理,他只需要签字同意就行,于是他开始向其他方面发展,他研究鸟类,为此去了世界各地探险,写了几本鸟类学著作;他热爱集邮,是一个邮票爱好家;他乐于助人,是一个慈善家;他在人前光鲜亮丽,得到了许多的荣誉和肯定。而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想要得到母亲的认同,想亲耳听到一句母亲的赞赏:儿子,你很棒!

  实在是不幸,杜邦她母亲——一位上流社会的贵妇人——认为动物比人类高贵,认为杜邦热衷的摔跤是一项非常低端的运动,也许她以前也认为研究鸟类是非常傻逼的行为,集邮是非常娘的举动……谁知道呢?整部电影里也没看见大富豪杜邦的妻子和儿女,也许他根本就没有婚姻。

  故事到最后,她母亲死了,他亲手“培养”的马克也离自己而去。

  杜邦为母亲所做的一切,突然变得没有了意义,而终其一生,母亲也没有对自己的存在做出肯定。她就这样走了,留下了可怜的小杜邦,独自一人面对着这个空洞的世界,他打开那盒录影带,那盒描述他作为一个伟大教练的录影带,独自看完后,他开车去了大卫家,然后把他枪杀。

  也许有很多人在想为什么要杀大卫,整个电影里就数他最好了,养育弟弟,疼爱妻儿,调和弟弟和老板的矛盾,因为养家甘心把教练之名让给杜邦,他真的是一个好人,一个符合生活常规的好人。但是这种好人不长命,大卫只是一个精神崩溃的大富豪的牺牲品,也许唯一的过错,就是他不该贪图优厚的薪水,继续留在富豪身边。

  “你对我有意见吗?”一个最没有意见的人却惨遭枪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