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艳嬉春》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三艳嬉春》经典影评10篇

2018-09-11 02:2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艳嬉春》经典影评10篇

  《三艳嬉春》是一部由维托里奥·德·西卡 / 费德里科·费里尼 / 马里奥·莫尼切利 执导,索菲娅·罗兰 / Marisa Solinas / Germano Gilioli主演的一部喜剧 / 奇幻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三艳嬉春》影评(一):@

  片儿蛮长的,四个故事。觉得都很好看,每个故事的女主也都超好看,四位不同大师来呈现出不一样但同样有趣情节

  第一个算是美好的,贫贱夫妻并不是一定就衰。

  第二个禁欲博士那个最奇幻,也能引起更多思考,大家对自己诱惑事物容易显示出排斥和纠结。配乐很有趣。

  第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不对等的爱情中,女生男生承受痛苦更多,很多自以为的复仇只会伤害自己更多。

  第四个故事趣味性最强,色彩配乐都很跳,意大利人都这么有趣嘛。哈哈哈。

  《三艳嬉春》影评(二):大师+美人

  看这部片子时既没有搞清楚片名Boccaccio的含义,也不明白四部电影,四位美女为什么译为三艳嬉春。查了一下才知道,Boccaccio是从《十日谈》的作者卜伽丘来,在美国发行了其中三部所以译为三艳嬉春。四位导演都是大师级人物,随便在那里一搜都可以列出好几业关于他们的介绍,当然,大师终究是大师,几个简单的故事可以拍的如此引人入胜回味无穷。四位美女是真正的美女,现在似乎很难见到那样的美了,为什么呢?四部中最喜欢的是费里尼的《安东尼博士的诱惑》,表演最出彩的是《工作》中希茜公主Romy Schneider。索非亚.罗兰Sophia Loren也印象深刻,不禁联想到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意大利怎么就能出这样的美人。说实话,意大利语实在难听。  

  《三艳嬉春》影评(三):棱镜,多角度看喜剧。

  《十日谈》中有很多故事,无法一一采撷,至于感悟冷暖自知。如我们每个人能读出不一样的《西游记》。如果这是命题作文,四位导演要给出的答案之一是喜剧。

  首先是我不甚了解的莫尼切利,他的《圣母街上的大人物》一直在我待看名录里。而在本片中展露出的是市井人物为生活努力辛劳满足小人物的捕捉采用小细节配合积极的转折,给出一个非常合理现实,希望的归宿。这种轻喜剧极似同时期日本电影风格,即喜剧服从剧情自然,不喧宾夺主。

  然后出场的是费里尼,我最崇拜的导演之一。他的开篇就带着个人烙印广场上几位艳丽女士,然而一个长镜头转辗到主人公身上。也就是说开篇只是引子,和后面剧情没啥关系又略有暗示主人公安东尼博士定位于默守陈规,见不得一点伤风败俗社会风气,并与之斗争。为了重塑社会道德秩序他竭力抵制露天广告。这里有费里尼惯用的梦幻与现实交织,此手法轻车熟路,用以描述人物内心焦灼与无力再好不过。喜感体现于螳臂挡车的荒诞

  第三位维斯康蒂出场色调就如同他的《豹》鲜艳而冷。富豪之女与花花公子婚姻,当然不会快乐,家丑又不能外扬,女主表示出了冷静,算计。但是负亦是负,胜亦是负,生活中没有赢家,女主在场面占上风独自后躺在床上,两行泪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客厅里有大尺幅的中国彩绘,不会是文物吧。不能算是喜剧,不是简单的悲喜交集,如果算,只能算黑色喜剧。

  第四位德西卡,诸多人迷于他的《偷自行车的人》,我不知道这位现实主义,左派导演怎么导出一部喜剧,果然,哇靠,完全没有他以往的风格,好像只是一个小品。这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镇子乐观居民乐子来狂欢。一个懦弱胆小的人赢得一次约会就变成英雄过程并不让人在意。德西卡是参考传统法式喜剧,红酒浪漫好玩,有意思温暖

  三位女主角都非常出色

  1962年出品 2017年观影记。

  《三艳嬉春》影评(四):艺术下流的,我喜欢粗俗

  费德里科·费里尼指导《三艳嬉春》中第三部分《安东尼博士的诱惑》,影片略带超现实主义色彩,全知的婴儿画外音,跳脱出海报的忽大忽小的艳星,以及博士意识错乱出现幻影等都是在以往费里尼影片中未出现过的电影形式。影片主人公安东尼博士无所不用其极的用行动阻止城市各地出现的恶俗现象,无论是男女私密空间幽会,还是报摊前略带“情感”的女星海报,都无法逃脱博士的指责,脱离世俗搅扰的博士最终因意识错乱而被送往医院戏剧似的表演、天马行空想象轻快音乐配合以及婴儿的童音解说等元素奠定了影片喜剧基调

  “我喜欢粗俗。我对坏品位浓厚兴趣——它比那种假想中的好品位令人激动得多,后者不过是人们看待事物的一种标准化了的方式而已。”赫尔穆特·牛顿作为一名摄影师竭力主张以鼓动性和危险性的示众,赤裸裸的呈现情欲公开化,六十年代后期正是性解放妇女解放运动盛行之时,这个口号年青一代所宣扬的观念与过去背道而驰,将温文尔雅和扭捏羞涩一并抛掉。回到影片,导演费里尼的影片中对上层社会的肉欲的展现(《甜蜜的生活》)、丰乳肥臀的女色的吸引(《卡比利亚之夜》)都是作者标签化的元素,在影片中市民对艳星展板的公开发强烈的呼吁,大篇幅多景别展现出普通人真实心境黑人萨克斯的纯情演奏,工人舞蹈等欢庆行为也使得博士的积怨加深,随着博士为公众精神健康创造一个洁净氛围的同时,其自身精神也在不断的受到女星的深层影响,刻意地摆脱某种意念的同时更容易被其控制,当博士的日常都在焦虑如何使展板的艳星在大众面前消失的时候,其自身也变为了欲望的“傀儡”,博士虚伪面目也不断的暴露在镜头之下,或许在导演看来人会随着受教育程度增高拥有的虚伪的面目越牢靠

  影片女星跳脱出展板的一段拍得尤为精美,诡秘的音乐衬托出博士焦虑的心理状态,博士念念有词的讲着悄悄话为自己壮胆,艳星不断展示优美曲线女性光辉,而博士却一直保持着自己刚正不阿正义形象,道德伦理信仰荣誉此刻发生坚实碰撞,主客观的镜头配合深化了女星迷离的形象,当女星抱起博士到自己怀中的时候,博士犹如婴儿彻底被控制,此刻的女星也具有强烈的母性光辉,镜头对准博士时,大面积的是女星乳房的镜头,这一女性标志性部位不但强化了其诱惑的外延也有着母性的内涵,在女星的温柔歌声中,博士也沉浸在女星的怀抱中,表述着自己强烈的心里愿望,一瞬间后的博士意识到自己的角色错位,又回归原本刻薄的形象中,同样的状态出现过两次,博士强烈的反差也证实其自身受到的精神影响程度严重,这一切似真似幻的情感表达使人沉醉不已,配乐的运用也加重了这种情感的堆积,心里的意识流动已经超越画面的空间范围影像不再是聚集到特定空间的运动-影像,最终随着钟声的敲响,救护车笛声也暗示了主角的走向,影片并没有给人沉重心理压力,随着博士被抬上救护车,轻快的儿歌响起,天真的婴儿犹如天使般向摄像机吐着舌头,黑场后还不忘嘱咐观众“多喝牛奶哟”,实则是导演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

  《三艳嬉春》影评(五):各有其味

  这部电影虽说是四位大导演对薄伽丘故事根据自己理解演绎《十日谈》的现代版的一部电影。但说真的,四位导演有点各说各的,所以这实际上是平行的四个电影。

  先来说第一个Mario Monicelli的"Renzo e luciana"。这部电影描述了当时意大利战后那段社会经济发展,但整个社会拥挤混乱,还有许多不合理现象的社会现实(上司下属性骚扰女人结婚了便不能工作)。虽然电影反映了许多当时意大利并不让人愉快的社会现实,但贯穿整部电影的令人愉悦的音乐和一对在任何困难现状始终保持恩恩爱爱的小夫妻(两人亲热前要带上结婚戒指高挑男主角抱起矮小的女主角的一吻的小细节,尤其令人感动),加上导演幽默的镜头语言是它成为了一部出色的小品电影。

  Federico Fellini的可贵在于,在他天才般的奇思妙想电影背后,藏着一颗天真的心。在整部电影中,Federico Fellini就像电影中出现的那个“魔鬼小孩”一样,嘲弄着一个虚伪的卫道士。整个电影仍是Fellini常用的超现实的电影风格, 在那位卫道士的心目中,被描绘成魔鬼的广告牌上的性感女人,虽然时不时的摆出魔鬼造型(如作出代表魔鬼的手势,在卫道士的幻觉中变成巨人)却恐怖不足可爱却有余。反观代表了男主角教授的那群卫道士,在Federico Fellini夸张,超现实的镜头语言下,却显得怪异丑陋。(倒更像魔鬼)

  实际上,我们知道,卫道士心目中的魔鬼其实是人的性欲,当他想违背自己的本性,却口口声声称勾起自己性欲的女人为魔鬼时,这实际上是很可笑的。

  第三个故事是Luchino Visconti的“工作中”,实际上这也是这四部电影中,唯一一部风格忧伤的一部。也是我四部中最喜欢的一部。在这部电影中,Romy Schneider魅力无与伦比。把一个优雅感性。婚姻生活却并不幸福小女人演得丝丝入扣,令人又爱又怜。Romy Schneide瘦削身形,幽雅的气质,让我想起令一位女明星Audrey Hepburn。

  Romy Schneider扮演的妻子感性,喜欢写诗。他的丈夫外表帅气,但却内心粗鄙。对妻子写的诗不屑一顾诗人和一个莽汉的结合后果可想而知。但最要命的是,这个感性的妻子深爱着这个粗鄙的丈夫。(妻子嘴里口口声声说他们的婚姻只是一个生意,是她的一种自我保护)正因为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所以她会同意为因为招妓而惹上丑闻的丈夫写证明她们婚姻完美声明。Romy Schneider最后和丈夫上床问丈夫收钱只是作为妻子的她对丈夫一种无力而可悲报复,Romy Schneider最后收到钱后嘴角痛苦抽动的镜头长久的留在了观者脑海里。

  最后一部是De Sica描写的故事,也是我四部中唯一不喜欢的一部。(据说许多海外版本中都把这个故事删去了,可能中文译名“三艳嬉春”也是因此而起,真是“四海之内皆有同感”啊!)

  这部电影本该被称为“乡村爱情小品”,但怎么说这总是一部大师失手之作。一个个性狂放的女主角Sophia Loren(我承认,我不喜欢Sophia Loren,一个帅小伙,一群色眯眯的老头,加上一个在教堂帮忙的老处男。电影除了不停嘲笑色眯眯的老头和老处男外,不知道还想说些什么。

  《三艳嬉春》影评(六):喜剧的界线

  喜剧的界线

  ——《薄伽丘70》影评

  巾城

  完整版影片包含四个平行电影,莫里切利《伦佐与露西安娜》、费里尼《安东尼博士的诱惑》、维斯康蒂《工作中》及德•西卡的《乡村情事》。

  《伦》在删节版中被删去,但它却是一部我很喜欢的片子。影片将镜头对准意大利战后一代里的小市民,他们没有资产、不得不为生活奔波,却还要忍受各种各样荒谬的社会条例(如女人婚后不能工作)。但可贵的是片里的小夫妻始终恩爱有加,即便是小吵小闹,最后也透着一股温情。影片反映了现实的残忍(这种残忍不是那种刻意营造出艺术氛围另观者产生强烈心理或官能反映的残忍,而是生活本身所造成的回响)和对生活执意的向往,它也许不如费氏的《安》那么天马行空,也不如维氏的《工》那么有艺术穿透力。但看似平白的叙事中透着坚定信念,这样的电影依然不失为好电影。

  《安》描述了在虚伪道德面具人类心理的恶魔。它要告诉观者的论点即,刻意地掩盖某些欲望或思维是没有意义的,它反而会反过来攫住你的灵魂,令你寸步难行。你以为压抑了它就能杀死它;其实,你压抑了它之后,杀死的是除它之外的一切,因为你无时不刻都在想它。这样的人,他是有缺陷的。他无法像其他人那样体会生活的乐趣,却须要依靠正常手段得到一些被扭曲的满足。那些被他视为龌龊不道德东西,往往最后另其看到的,是自己的龌龊。影片的高级之处在于它设计得很精美。巨型女人从海报里跑出来、车队开过颁奖仪式、那首自始至终贯穿的牛奶歌等等,将画面、配乐、台词及各种意象结合得八面玲珑,天马行空,令人陶醉。这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手笔,观看时能感觉一种只有看到真正的艺术时才能感受到的流畅感。在我看过的众多喜剧中,也许只有帕索里尼的《软奶酪》能有类似经验

  《工》。它讲得是一个女人对一个负心男人苦涩的爱情,如果它依然能被视为喜剧(“工作”确实是一个黑色幽默),那么这个喜剧就未免过于沉重。她家产万贯,但并未就此因衣食无忧而坐享其成可惜她要面对的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最终她设计了一出戏来报复他的淫乱男友,变成他的情妇需要花钱才能将她得到。事实上,这也是全片最令我感到忧伤的地方。影片最后一个镜头长时间对准了女人嘴部抽搐的特写,可以看出她心里巨大而复杂的悲伤。而倒数第二个镜头,男人举着巨额支票,屁颠屁颠地走向她的床头——他只是将它当做一场游戏,而为此付出的那一丁点金钱的代价他根本不在乎。女人设计了半天,最后加深的只是自己的痛苦。这也是爱情最大的悖论。当你爱上一个和自己根本不处在同一个平面、根本无法交流(这就好比谭盾与卞祖善不可交流一样)的人,他最令你难堪的也许不是他的恶行,而是他的无知,及这种无知所带来的可怕的无谓。那个女人是个诗人,她设计的这一切事实上也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但这一切他是不可能透解的。理想主义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能拥有痛苦,因为现实不是理想,现实中的大多数人都俗不可耐。这就是我的忧伤。

  《乡》。很难讲出它具体要讲的是什么,尽管我不觉得这是个无趣的故事。影片含沙射影地抨击了人的虚伪心理,做得很巧妙。教士(或者只是个在教堂工作的杂工)和女人作为两大主角,各有各天真却虚伪的一面。这种虚伪不招人恨,却招人隐隐约约的同情。这种情愫被夹在一个总体来说还比较轻松的故事中,其余味实难以说清。

  影片原本的目的是以现代人的眼光讲薄伽丘式的故事,事实上,我觉得成品离预想也并不远。四个电影都具有极强的时代性,透过时代审视人性的微妙,不管讲的话题是新是旧,这都应该是一个艺术家应该尝试去做的事情。

  《三艳嬉春》影评(七):1962年的薄伽丘

  高中时,最爱的睡前消遣是听同居密友亮哥读《十日谈》中的精彩故事(诚然,精彩的几乎都是王晓波提过曾被阉割的二十八故事之一),两人拍床板大笑。看《Boccaccio '70》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那些个愉快的夜晚:影片中偷偷结婚的年青男女,被广告牌上的女人诱惑的卫道士,找工作的伯爵夫人,抽中大奖可跟性感熟女上床的神职人员,似乎都是从《十日谈》书页间显身爬上屏幕的人物。

  如果说《十日谈》大部分讽刺了僧侣们所谓的“伤风败俗”和虚伪(这恐怕是人本质上的性情,反倒令我觉得趣味盎然),而《Boccaccio '70》则取消了这种略现狭隘的视角,便如一卷色彩浓郁的世俗性爱风情画,充满了戏谑与荒诞。四个短篇中,我相对更喜欢的是维斯康蒂的《工作》和费里尼的《安东尼博士的诱惑》。

  《工作》不似其他三段般热烈喧闹,“希茜公主”这回可没有那么幸运,丈夫是个陷于嫖妓丑闻的伯爵,她决心找份工作独自过活。从题材上看,这似乎是那种司空见惯的花边新闻,但导演的处理手法颇为细腻。在卧室长段的对话/接电话、吃饭、洗澡等日常琐碎展示了这位伯爵夫人光鲜的衣着、生活(当然还有姣好的酮体:P)和貌似对婚姻满不在乎的态度(“你结婚的对象是我的父亲,所以他很生气”)以后,当奢华的房间中灯光全部熄灭,丈夫拿着支票和一枝玫瑰想爬上妻子的大床之时,泪水滑过的嘴角泄露了某种空洞和悲哀,而真正精彩的是那句“我找到工作了”,何等的讽刺。

  《安东尼博士的诱惑》便是费里尼在《8 1/2》中映射的半部,却足够展现他天才的想象力,无疑是这个短篇集中最为出色的一部。安东尼博士,堂吉柯德式的护卫道德的骑士,不过在这里,他对抗的是太阳般光芒四射的豪乳的诱惑,颠覆性的“美女金刚”,又或者是源于自我内心的真实欲望。戏谑夸张的镜头,很多都可谓是神来之笔(难以描述,无语中),把辛辣的嘲弄发挥到了极致。

  整部短篇集出自四位大导手下,同时艳星云集,除了前面所提希茜公主Romy Schneider外,令博士也把持不住的就是Anita Ekberg,而Sophia Loren在德西卡所导的《抽签》中扮演一个吉普赛女子般的大众梦中情人,唯一无名的恐怕是莫里切尼的《伦佐和露茜安娜》中的Marisa Solinas(似乎就是她的处女作),最后引用一下imdb上的八卦:

  When Mario Monicelli's segment, "Renzo e Luciana", was cut, producer Carlo Ponti offered to finance the Monicelli film as a full-length feature on its own. This was never realized. This segment was apparently cut because Monicelli promised to deliver a "major American star" but failed in this endeavor, thus his film became cast with mostly unknowns. When the film premiered at Cannes, it was jeered by critics and filmmakers after they became informed of the news about Monicelli's unjustly removed segment.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