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瞬间》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瞬间》的观后感10篇

2018-09-18 02:0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瞬间》的观后感10篇

  《瞬间》是一部由伯努瓦·雅克执导,伊希尔·勒·贝斯柯 / Ouassini Embarek / 尼古拉斯·迪佛休尔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爱情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瞬间》观后感(一):一样是爱情

  又是个爱情电影,不管是不是真的有一见钟情,也不管是否存在为爱付出,更不说私守等待。权且因为法国爱情的浪漫坚贞执着,也可看看

  。

  如果相爱的人是个劫匪你会如何?如果他杀了人后向你求助你会怎样?

  女孩的爱情在瞬间发生

  人生与爱情之间,女孩坚决选择情感的寄慰,但是真的如此毫无困惑吗?

  逃亡时的不安心思爱恋中的迷离,还不曾细细琢磨却又与爱人失散于茫茫人海之中。

  异国他乡孤苦的女孩私守着那份渐已逝去的爱情。

  等待的折磨未因时间而稍减,女孩舍弃生命安危,回到故乡

  原本面临牢狱之灾的她却因总统大赦而被保释,家中的电视里传来爱人死亡的悲讯。

  女孩带着那份爱情来到了爱人曾经给予理想海岛,独自守侯着永不消失的爱恋。

  《瞬间》观后感(二):女主角有种难以解释吸引力

  看之前完全不知道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只是在看的过程感觉到这个青年画家经历太过坎坷辛酸导演并非在抨击一见钟情危害,反而像是在用最亲密宽容笔触来书写一个女孩成长史,既是身体也是思想上的日渐成熟。黑白粗糙影像质感影片的怀旧氛围以及主人公追忆口吻丝丝紧扣。贯穿始终主题音乐妙不可言,弥漫出浓烈气氛暗示情节转变。每次响起之时,我整个思绪都被触动至极。而偶尔插入的新闻片段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六七十年代浪潮电影的种种美好。这自然跟导演的身份密切联系,Benoit Jacquot曾担任过杜拉斯的助手。而跟导演合作多次的缪斯Isild le Besco更让我深深着迷,她的神态举止一颦一笑,念对白方式都有种难以解释的吸引力,很容易引领观众进入到这个女性内心世界

  《瞬间》观后感(三):瞬间决定命运

  是在法国文化中心看的这部法国电影《瞬间》。巴黎19岁的艺术系女孩在酒吧一瞬间与男孩一见钟情,得知男孩为警方通缉的银行劫匪且要亡命天涯时,也毅然决定追随他一同远走。同行的四人在逃至希腊时,在机场不得已被其他三人遗留,在失魂落泊、身无分文挣扎等待中寻找爱人无果后,最终决定由父母接回巴黎,但仍不放弃等待他。电影最后以男孩被警方击毙,女孩飞往他们曾经逃亡过的海岛去工作结束。 每个人都是在爱情中寻找灵魂的连接与合一感,爱情的化学反应发生在灵魂与灵魂相遇的那一瞬间,无需头脑计算衡量超越种族道德。只是跟着自己的心与命运。当两人分离后,断了连接的灵魂仿佛不再完整,终日在寻找中。女孩恍若梦境般的这段爱的旅程(过程),从无忧无虑的女孩蜕变成一个心里眼中充满故事女人,当她最后笃定地选择去海岛工作时,就已走上一条寻找整合自己的必经之路。

  《瞬间》观后感(四):其实一切就这么发生

  其实我觉得这个电影都还不错。A tout de suite 很简单的故事,在没有任何暗示的情况下展开。故事情比较老套,让我似曾相识。一个女孩对一个男人一见钟情并义无反顾和他逃亡却被抛弃的故事。当然最后回到父母怀抱然后男的不得好死。痴情女人大多如此,绝情男人各不相同

  开头有些莫名,还以为是拉拉片。女主角,也就是姐姐,长得像我们的法语外教Emelie,也很像教父三里面阿尔帕西诺的女儿可能法国女人就有一类长成这样,丰腴型,虽不是很漂亮但比较有感觉。黑白色使得电影视觉冲击不是那么尖锐,但也更显得紧张扣人心弦一些,毕竟是一个逃亡片。其实人们总是很难相信只在咖啡馆见了一面就能有这么深的感情,以至于被抛弃还要继续等下去,听到他死去的消息还会那么悲伤。而男人只是在回避和沉默

  有了钱以后两个女人似乎总是很开心,两个男人一直忧心忡忡。好像男人冒死抢了钱为了让女人们开心似的,虽然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男人摘下了他送给女孩的手镯,这样女孩不安,非常不安,害怕一切,对此深有体会

  黑白色掩盖了希腊和摩洛哥的美丽,虽然这本也不是影片希望让人看到的。

  外国充满了贿赂腐败,比中国严重多了。

  里面的劫匪中另一个男的就是Hell里面的男主角。

  《瞬间》观后感(五):逃避抑或反抗

  所谓粗俗危险、具有暴力倾向的无产者/第三世界族群,在七十年代欧洲对社会运动记忆中成为充满诱惑力的凝视对象日复一日生活单调中产阶级生活中的女孩,无视学院教师要求,在画纸上画下了那充满异国情调的令自己一见钟情的脸庞,这看似微小的反抗是其此后从平庸生活逃逸的预言。没有铺垫也无需来由地坠入爱情,恰如坠入革命一般宛如五月的骤雨暴风。女孩的出逃宣告了与中产阶级生活的决裂,把逃亡与叛逆行为完美结合,让那仅仅作为日常生活之消遣的大众传媒中的凶杀案,跳脱出景观政治范畴而变为自己的切肤之痛

  如果说异国血统的男孩用抢劫白人银行的方式寄托某种对平等解放渴求,那么这一渴求在他表述自己是如何恐惧凶杀时又显得如此无望。那无法向爱人说出自己名字尴尬与沉默,恰是无法发声的“属下”的表征。年轻男女充满激情的亡命天涯,最终在被国家机器围剿的焦虑与恐惧中变为无路可走的绝望,那是他们的前辈在年轻时同样经历过的叛逆之梦的死灭。被抛弃的女孩辗转在南欧与北非,在她眼前/笔下一次次出现的,有异国的文字语言、斗牛士和白色房屋,也有充满敌意的原住民,以及用善意欲求眼光看待女孩的异乡人,但这些物象在一次次逃逸过程中逐渐成为意义可疑符号,而那曾经如此真实的爱人/欲望,却终至湮灭无闻。

  当六十年代末的狂飙突进被逐步收编,当思想与话语重新归于平庸,个体依附于管理社会而女人依附于男人,作为生活在资本话语之下的女性个体,女孩的一次次行动都是逃避与反抗的矛盾体,因而当爱人的肉身死灭后,她最终的选择既不是自暴自弃也不是回归平静家庭生活,而是回忆起他们曾经的理想并转向远离中产阶级社会的小岛,这与世隔绝空间既是对介入社会的逃避,也是对追随“无产流氓”的亡命旅途的凭吊、延续,或另一种反抗的开端

  《瞬间》观后感(六):一九886 - Right Now

  六月份雪梨電影節看的五部電影﹐我寫了四部。在完全遺忘之前﹐是時候將自己對最後一部「一九886」 Right Now (À tout de suite) 的感覺記下。

  故事有點單薄﹐男女主角的感情完全不深刻。一起看的朋友說黑白片令到電影有種另類的格調﹐但我卻沒有同感。電影毫不另類﹐故事並不引人﹐裡面的愛情不感人﹐也沒有甚麼社會性﹐而且不覺得有諷刺與批判究竟電影想表達甚麼﹐我看完還是一頭霧水。迷惘的感覺﹐非常「配合」那不知何解的中譯名。886﹐我猜是「拜拜咯」的意思大概是想觀眾聯想到女主角離家出走和男主角在異地拋低女主角。至於「一九」﹐真的想不透是甚麼意思。也許是我離開香港太久﹐這是某種流行語吧﹖如果有朋友明白譯名的含義的話﹐請留言賜教﹗

  Right Now 開展於七十年代中葉的巴黎。在我的認知中﹐七十年代﹐無論怎樣算﹐也不應該是黑白的。那時電影﹑電視﹑照片都已經進入彩色時代。用黑白來表達往昔﹐應該止於六十年代中期。如果不是用黑白來表達「懷舊」﹐那麼﹐為何要將後半段摩洛哥的藍天﹑白雲﹑沙灘﹑碧海都簡化成深淺程度不一的灰色呢﹖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故事描寫藝術系女生與一個銀行劫匪邂逅。後來劫匪被通緝﹐女主角竟然自願跟他私奔出逃。他們與相同的另一對一起到了摩洛哥﹐把贓款亂花。後來贓款法郎變得難以脫手﹐又被追捕﹐便用假護照到了希臘。在雅典機場女主角被入境處懷疑問話﹐男主角竟然拋低身無分文女友﹐不等她而為了自保離去。女主角流落異鄉﹐遇到的人有好有壞﹐最後還是決定打電話回家請家人來接她。

  就是這樣了。

  老掉牙的橋段﹐戲劇性欠奉﹐喜怒哀樂都像片中的顏色一樣﹐被淡化了。女主角不明所以地對男主角一見鍾情﹐沒有足夠交待。男主角一直都表現出關心女主角﹐何以突然如此忍心﹐在異地拋棄她﹐由她身得無分文地自生自滅。中間沒有掙扎﹐沒有遲疑﹐就只像女主角生命中一顆無可避免的煞星﹐他的存在就只是為她添上一道傷痕。

  片首片尾都交待這個故事是很久前的回憶﹐也是沒有甚麼作用。要說的故事﹐是從前的還是今天的﹐有甚麼分別呢﹖正如﹐不好看的電影﹐有沒有被電影節選上﹐也都沒有分別。

  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原文來自個人網誌﹐各位如有回應﹐請到原文留言﹐謝謝﹗

  http://blog.cosine-inn.com/2005/08/184/

  《瞬间》观后感(七):一世的亡命徒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假期,以后都不会再有”

  布尔乔亚少女觉悟就是,跟随抢劫犯和杀人犯一起逃亡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假期。

  布尔乔亚少女的觉悟是拎着一包钞票,仍然觉得被男人丢在路边就是最令人窒息的一无所有。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只为了等待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的一个人影

  在这黑白的世界里,也许并没有银行被抢,没有职员被杀,这些都没被看见。被抢的是人在孤独渴望爱情、死亡、自由的心,也许根本就是一种东西。被杀的是每个人另一面的生活中那扑朔迷离的身份和记忆。

  男人叫什么名字?

  这个简单的疑问迷恋开始,但直到最后,也没听人说起过这个答案

  “每个人一生可以活好几世。生的同时死,死的同时生。男人是几世同时活,女人是依次活”

  布尔乔亚的妈妈出场没几秒钟,就说出了一句哲理

  每个人都可能在他或她自己的某一世做了亡命徒。

  只是那记忆在此之后,恍如隔世

  你不会知道眼前邂逅的这个男人面对你的时候是活在他的哪一世,也不知道旁边这个女人活到了她的第几世。

  只是明白过来后,恍如隔世。

  那些紧张刺激的亲密和逃亡之后,每个人都不再能独自承受令人窒息的孤独和绝望。

  不能停下那被劫持一空又被抛弃的梦魇

  每个人都被迫逃亡,又都被劫持,都被遗留在另一个人的另一世或上一世。

  男人丢下了亲爱的父母,再也回不去。布尔乔亚少女被丢在希腊的穷乡僻壤,等着她可能还不知道姓谁名谁的上一世的爱人。希腊女同性恋也绝想不到眼前这无助少女有着与流氓为伍的上一世,和巴黎高级公寓舒适之家的上上一世,最后还只能留给她一个空虚而冰冷的眼神

  每个人都被遗弃在另一世。

  “我需要工作”“我需要的就是为别人设想”

  布尔乔亚少女的微笑是劫后重生,或者,无尽死亡的循环的危险暗示。

  每个亡命之徒都会演变为一个黑洞,可以挥霍掉所有残存的自我,贡献有时候也是一种饥渴

  终究,如果两个人曾约定去一个小岛,那个世界上就只有那一个还尚未命名的小岛。

  而当那一世结束,地图给出的事实是,“这世界上有许多小岛,你要去的是哪一个?”

  每一个这样的布尔乔亚少女的人生都仿佛在执行梦境中无意识的行为,一遍又一遍。

  她曾经害怕坐飞机,如今大概更害怕降落,因为那里会什么都没有。

  人与人的相遇倘若走向疯狂,那透支的幸福是一生唯一一次真正的假期。需要的偿还的是剩下的岁月无处不在的空虚、恐惧和迷茫

  有时候,法国电影里透着对人世无常揪心痛楚领悟,近乎佛理。但这些一脸冷漠脆弱表情共存的男女,却远不是吃斋念经的平淡,他们的青春透着残酷,在这些无常和疯狂中执意地义无反顾,似乎作为自由的代价,他们支离破碎甘之如饴。绝望又强悍。让人唏嘘

  这部隐藏着感情又拒绝温情的电影,凶险模仿新浪潮的凌厉狡猾的用现实外观说着关于人与人之间际遇比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