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疯狂二十年华》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疯狂二十年华》经典影评10篇

2018-10-05 02:0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疯狂二十年华》经典影评10篇

  《疯狂二十年华》是一部由诺亚·鲍姆巴赫执导,约什·汉密尔顿 / Samuel Gould / Catherine Kellner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二十年华》影评(一):今天自慰了吗

  第二次把碟片放进机器的之后,终于看完了这个电影,也打发了一段绵绵细雨的北方周日的午后无聊时光

  今天你自慰了吗,能想起来的只有这句见面的问候语,想说点什么,却什么也抓不住。

  《疯狂二十年华》影评(二):《疯狂二十年华》

  在《疯狂二十年华》中,导演诺厄·鲍巴赫用一种“蒙着欢腾面纱冷清讲述了一群即将进入“真实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生活影片中的某个人物很可能就是未来的美国总统,然而他们却被困在这个疯狂的年华中不可自拔。影片集中在四个人物身上,Grover、Max、Otis和 Skippy,其中Grover——这个人物有导演自画像意味——是这个小团体核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影片用了很大篇幅叙述Grover和他的女友简的关系,简敏锐聪慧,他们彼此相爱,然而,在毕业酒会上,简告诉他自己要到布拉格去进修。Grover惊呆了:“真的吗?那我们还怎么在布鲁克林同居?!”还好,这个消息并没有让Grover更绝望——他早就已经绝望透顶了,事实是,所有的人都绝望,年轻不能带给他们好处,他们一心想退休。大多数时间,Max呆在公寓里玩填字游戏,而Otis每次想离开学校打算都以失败告终。

  影片中的所有人都喋喋不休唠叨叨,但是看上去,他们只是借此来逃避现实存在问题。影片闪回到Grover和简第一次见面的场景,简批评Grover写的小说:里面角色力量被一些琐碎细节给削弱了。这简直成了某种规则:影片中的女性角色永远男性角色更加成熟、更加稳重、看问题也更加清晰明确。影片中的男性身材高大,却胆小懦弱,就像Otic所言:“我太小,做不了那些大孩子们做的事情。”

  什么是“后大学生活”?这部冰冷的喜剧并没有给我们一个多么炫的答案,但是,影片的导演诺厄·鲍巴赫,拍摄这部低成本处女作时只有25岁,却表现出了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错综复杂的关系,影片轻快节奏中透出一种懒散随意调子,虽然剧情俗套,但依然相当吸引人。这是一部现代剧,讲述当今社会所年轻人都会经历焦虑,但在风格上则类似于侯麦和特吕弗。影片敏锐、微妙台词聪明,略带些轻浮俏皮,再加上影片中所有人都是话唠,也难怪有人称诺厄是“没有动作场景的昆汀·塔伦蒂诺”。

  这是一部R级电影,不过还是忘了里面的性、毒品摇滚乐吧,他们如此这般只是为了逃避,“你能说出8部关于黑色星期五的影片吗?”堕落、放荡、创伤空荡荡的大笑……所有这些都无法抹煞锐利清晰的现实。结局是恶俗的光明尾巴,此时看来却颇有些反讽的意味——但是一点也不好笑。

  细细看来倒也不觉惊恐,不就是那么回事吗?虽说青春残酷,可我们不都是那样过来的吗?

  《疯狂二十年华》影评(三):就在另一个夏天变成糟糕一生时候,我怎么才能躲开它。”

  如果只看片名,会轻易判断这是一部美国式的青春性喜剧,但只看片名往往不能了解影片的好处,其实这片子才是名副其实的“Not Another Teen Movie”。虽然也包含了性、粗口、搞笑噱头等青春性喜剧的元素,但它脱离了那种无休无止的低级恶搞的堆砌,用笑声讨论着一个由半熟少年通往成年世界必然面临的感伤话题:毕业后,我们去哪儿。

  毕业意味着什么,用影片里的话说,是“几个小时之后我就是个没有身份的人了。8小时之前,我是麦克斯,英语专业学生,大学四年级。现在我是无所事事的麦克斯”。从片子一开始的毕业舞会上,这种焦虑颓废气氛在每一个人心中蔓延。其实毕业并不可怕,那只是一个仪式标志着一段生活的结束,真正可怕的正是这种身份的丧失。正常情况下,只要顺利完成这种身份的交接,就可以获得自己和他人的认同,而这一群废柴党在毕业后的一年里,抱成一团,拒绝工作,一同躲开从由下一个夏天开始的“糟糕一生”。

  无力承担毕业分手的结局、躲避就业、眷恋学校、处理父母的关系,这些所有毕业生不得不去烦恼的事情,他们都在经历。而废柴有废柴的人生原则,玩着别人看来无聊透顶的猜谜游戏,打发无趣的时光。从电影到哲学,他们在猜谜之中谈论着这些学生时代着迷的一切,可是还是无力地发现,他们已经毕业了,即使才22岁,也已经是很老了。他们嘲笑大学新生愚蠢,却也无力与父亲真正像个成年人一般交谈,因为他们正介于一种未知的身份之中,年龄已经成熟,但心理依然是少年。

  说起这类影片不得不让人提及迈克·尼克尔斯的经典之作《毕业生》。与整个60年代气质相符,《毕业生》中充满了对以美国中产阶级生活为代表的旧秩序抵触厌恶情绪,从而表达了整个时代的共鸣。但在《疯狂二十年华》中,导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adults-to-be”这个本体问题上,如何从学生这种介于成年人与少年之间的身份中转向不可知的未来,是一次必然的痛苦蜕变。其实“废”从来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态度,它意味着按照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正如影片最后,在大学读了十年都不肯毕业的切特说的那样“有些人需要真正的事业,我在替自己解释,我是个学生,这是我的选择,你不能选择其他的事情。”这种选择在别人看来是彻底的“废”掉了,但对于真正的“废柴”来说,只有这种生活才是唯一合理的,因为它遵从了自己的内心。

  导演诺亚·鲍姆巴赫可能并不为国人熟知,但在这部由他自编自导并参与演出的低成本独立电影中,表现出了极好的控制力。影片色彩饱满,影调温暖,整个影片呈现出一种怀旧的风格,非常符合片子中那种青春期最后日子迷茫气质。

  《疯狂二十年华》影评(四):我又有心事,自从看了太宰治

  没法想象在95年看这部电影的感觉。第一次看到是在中文大学的影视图书馆,被分到一台极小极小的古董显示屏,旁边一个小男孩在看搏击俱乐部图书陈旧但是一尘不染,外面是新加坡的太阳

  影片讲的是怀旧。一群刚毕业三个月的小男孩,依然出现在学校酒吧宿舍大道咖啡馆里,说一些非常有趣一针见血直戳内心的话。主角大概就是导演/编剧noah baumbach自己的投射。英文系男学生,(男学生),在创意写作课上认识美得炸裂的女主角,长得就像法国新浪潮电影女主的英国演员olivia d'abo;课上还有人说出the prose is like the bastard son of raymond carver。于是大概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导演,怎样一部影片。这个英文系男学生有个纠结又总是很怒的朋友,演员是whit stillman多部影片里的那个聪明的话痨;一个总是没有衬衫睡衣穿在西装里的二逼脆弱小男孩,一个纯粹喜剧的存在;另一个眼睛圆亮,有点傻不够文艺长发男,(但是其实是全片里最帅气的),他的女友是迈阿密,最销魂的独立影片皇后parker posey;还有一个总是像parent一样绕在所有人身边、在学校反反复复读了近十年的“成年人”,他跟他的第三个美国历史教授(他号称修完了全校所有课程,不止一遍)育有一子,在学校酒吧做酒保偶尔卖点论文

  色系也很怀旧。可能就是这样的,像八九十年代任何一部现代片;但是他们一说话,你就会觉得,哎呀妈呀,这不是一般的电影。CC后来收录了它,无数人在下面评论说他可以完完全全relate to所有角色跟对话,roger ebert也是这样说的。他只打了三颗星,但是他说观看那部电影是一个巨大喜悦。因为人都是愿意(或者只愿意)沉浸在自己认同与喜欢东西里的。但是这部电影做得更多的地方是,它不仅真实且抓住了某个观众群的人,(也许并没有刻意地去抓,因为导演一生都是这样的人),而且它做得非常非常好。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年轻导演(拍的时候只有25岁)的第二部影片;非常成熟老练,致敬的地方很明显但也一点不假,不突兀。可能演员挑得好也是一大因素

  如果在95年,一个大学毕业生,或者即将毕业的学生,去看这部电影,个人觉得效果不会那么好。或者说,这电影应该在过了很多很多年以后再看。就像我所理解的frances ha是一部关于回忆的电影,以及我理解的这个导演总是在deal with and learn to deal with回忆, 一样,这部电影,主调应该也是回忆。影片中一个狗血故事主线美丽的女主抛弃男主去布拉格修读一个研究生项目,男主就一直从这个点上往回看,间中听女主留下的电话录音,还不敢全部听完。影片结尾是他俩刚认识刚有火花的一个下午(可能是),在街上,女主望着男主笑,可以看到眼里的希望。然后就结束了。不愿意给更多希望,虽然是已经过去的、完结的、始终未知的希望。

  很多人可能会不喜欢这部电影,文学性太浓,无聊,很装,什么的;因为情怀是非主观概念。但是承载那些情怀的那个框架,那个氛围,那是需要技巧,universal技巧,来构造的。我想任何一个看过超过10部“影史佳片”(就,,,好的艺术电影)的人,大概都能正确感知这是不是一部好电影、后会无期为什么不是一部(好)电影。(写了这么长其实只是为了来说最后这句话,啊哈哈哈。)

  《疯狂二十年华》影评(五):卡夫卡和巨猩乔阳 ——后大学时代的悲喜

  kicking and screaming原先的名字叫做the fifth year。这个标题无疑是影片主题更直接的反映相比之下,中文译名“疯狂二十年华”就显得不着边际,且有广告吹嘘之嫌了。有趣的是,kicking and screaming和richard linklater的dazed and confuzed,无论从片名还是剧情上看来都像是姐妹篇。这两部电影的主题都是九十年代美国独立电影的惯用题材,高中学生的放涎不羁和大学生空虚迷惘总会有无数故事可说。

  (八十年代应该是校园青春题材的黄金时期,九十年代早中期得把“青春”去掉,再往后则不可避免地向单纯搞笑发展。)kicking and screaming也许可以算是后校园时代电影,所讲述的也正是这一群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的后校园生活。大学生留守学校的现象据说现在在中国也不罕见了,而noah baumbach在当时对这一情况已有了深刻体验,the fifth year的剧本就写于他大学毕业的那一段时间(1991年)。他本人在影片中也有一段表演

  -"would you rather fuck a cow or lose your mother?"

  -"fuck a cow."

  -"cowfucker."

  这是他的经典对白

  kicking and screaming里的小群体,grover, max, otis都在他们大学生活的第五年,住在学校附近max和otis上学时合租的房子里,他们没有固定工作,在学校食堂吃饭,和新生约会,旁若无人地漫步在昔日的校园里。和他们来往的还有chet和skippy,chet一边在酒吧工作一边上课,已经在学校呆了十年,历经六次毕业典礼。而skippy是一不小心毕了业,在和新生的交往中得以重温校园生活。

  “我多希望现在打仗……或者,我们都已经退休了。”

  max总爱把脚跷在矮柜上做填字游戏,他对grover说的这句话也许是这一伙人共同的心声。求学-毕业-工作-婚姻,像一趟火车,此刻,他的推动力不再来源于社会或者他人。大学的毕业生们都会怀疑自己是否有此推动力,或者能否借此继续生活。这种焦虑在max身上更加明显,他处事谨慎态度苛刻,从不采取主动。(max的扮演者是小成本影片的常见面孔chris eigeman,他主演了whit stillman的三部影片,后者推荐他加入了noah baumbach的电影中。很明显max同metropolitan里面的nick smith相差甚远,而eigemen的演出应该说相当令人信服,他对着镜子自言自语,傻唱"in the heart of darkness"的场景,应该是此类影片中经典而具代表性的一幕。)其实max无法采取主动,他习惯于被某种秩序左右,高枕无忧而不用应对各种变数。如果让他打仗,他会很乐意这么做,因为他自己永远找不到事做。退休的场景如此令他着迷,不是因为可以无所事事,而是如果一个人已经退休,就意味着他没有义务再去经历什么了,一切都在曲折之中回归秩序,又回到了社会以及他人的操控之中。max在想象中力所能及的仅仅是静态的,有某种固定形式的状态,而这种种状态之间如何转换,总不在考虑之列。他对于这些过程的恐慌和厌恶永远是不变的。

  grover也有这样的恐慌,在和jane的交往中他不能按部就班。(也许是导演不愿使自己的故事更贴近大众熟知的模式,但这么做无疑是让影片的主题更加清晰)grover从不会顺水推舟地握住jane的手或是亲吻她的嘴唇:他质疑这种举动。他对jane说:

  quot;how i wish we were an old couple, dated for a long time, so i can do this to you..."

  这句话意图十分明确。而jane忍俊不禁的同时,还不住地问grover"what do you mean?",看来她也陶醉于其中。但jane和这一伙人是不同的,她优秀有原则,坚持己见,也有着不为外界舆论左右的目标。在小说获奖之后,她接受了奖学金远赴捷克学习,这里是她和grover的交叉路口,他们对于生活图景想象的差异:grover在对种种模式的想象中望而却步了。无论是对于jane还是grover,经验都还是空中楼阁,然而jane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因为她明白自己现有经验的获取途径是值得置疑的。讽刺的是,男生在这一点上往往作为范例出现:grover,metropolitan当中的tom townsend,以及richard linklater电影slacker中那位约女友看电影的男生,都有这一通病。后面两位都被女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在metropolitan当中,tom和audrey两人很明显地,有一个趋同的过程,但是对于grover和jane,他们相互的爱慕正是建立在彼此的差异之上。grover空虚怯懦,日渐迟钝,丧失对自己生活的真切感知。jane是他的救主,把他从无所适从的困顿中解放出来。grover每次在寂寞无聊时对jane的回忆都来得更加真切,他乐于回忆这些珍贵的片断,却无力接受两人异地的现实。grover脑中也会不断有各种设想的场景,但他总会在关键时刻止步。"you can always go tomorrow."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grover这种心态的写照。而真正点破这一事实的是酒吧里chet对grover说的话:

  quot;somehow i experienced my time as a postponement of my life, but eventually i realized that this is my life."

  oah baumbach在这里设置这句话的意图也许并不那么明显,但这绝对是影片最重要的一句台词。由eric stolz饰演的学生兼酒保chet的的确确是这里唯一的成年人。按照影片主题来说,他才是校园留守族的最佳代言,电影的精神力量集中在他的身上。他在这里有意强调了"postponement"这个词,chet向本科生出卖论文,陪本科生睡觉,他觉得,自己所持有的现实不成其为现实,或者这些不被看作为正式的生活,这里正是时间差:每当chet感到此刻是在“使用”自己的时候,应该会对自己年华虚度有所感喟,但他期望的画面和场景,他们把那称作自己的生活,而在其中那些无序的,迫不得已的,永远都是对生活非正式的呈现。现在对于他们是某个时刻,而现实还在kicking and screaming的那个时刻,他们的生活仍未到来。对于他们而言,只有过去和某个期望中的未来,而现在则是不能切实把握的。jane则代表了现在,她的一切如此清晰明了,只有她才能使grover从虚无中觉醒,使其真切地感受现在的存在,明白自己的生活不会在某种期待的终点之中,而恰恰在于kicking and screaming这样一个过程中。从表面上看来自己是受迫的,是被动的,与自己通常的经验不符,但是这种反应——对各种可确知的结果的顺延,都是最直接,最不假思索的过程,这就是生活所在。当grover从机场售票处失意而归时,其实影片就已经结束了。如果有人想知道grover去找jane了吗,我可以肯定地说是没有,越多地去注意这些男生们的言行就越会发现,他们的体系在影片结构中才是真正坚不可摧的,grover试图买票并不证明他回心转意,这是他们生活中无数个突发的难以维持热度的事件之一,关键在于没带护照这一事件,看似是偶然的,但在他们的生活中这是必然,一旦事情过后,grover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去布拉格了。而影片在回忆中结束,似乎也验证了这一事实:这只能是大学阶段的一段韵事。

  相比于男性角色,影片中的女人们明显都更积极,更有主见。未成年的kate,甚至grover未露面的母亲,都是一些榜样式的形象。而最重要的两位女性人物:jane在评述grover作品时就指出他小说中的人们都在干一些无谓的事情,这正是grover内心空虚无聊的展现;miami对skippy这一伙人的行为认识相当地清楚,她的主张都成熟而大胆,相比之下,max和skippy的断交都显得孩子气,仍是他们种种无聊行径的一部分。chet作为影片灵魂人物,亦深知且乐于此道。他和grover接下来还有一段对话:

  -"how do you make the god laugh?"

  -"...how? "

  -"make a plan."

  连chet也把这当作笑话,这真的难免有些宿命论的悲观了:一个人傻乎乎地以为可以把握自己的生活。然而,总有人不这么想,上帝可以决定的也许并不是我们生命的要点所在,我们每一刻都在经历着自己的时光,拥有作出各种决定的权利的权利,一旦我们放弃了这种权利,自己才是被决定的。max和grover都奉行不积极原则,他们却不认为自己对生活缺乏主动,但是他们还不够年龄,能够认识到积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可笑的。在送走了otis之后,max和kate的感情到了新的高度,而grover终于有勇气开始追求和jane的未来生活了,影片在回忆中结束,是一种聪明而含蓄的做法。grover的生活是停滞的,只有在对jane的回忆中才鲜活起来,影片结尾那首freedy johnston的"bad raputation":

  quot;suddenly i'm on the street

  even years disappear below my feet

  ein' breaking down

  do you want me now

  uddenly i'm down on harold square

  looking in the crowd

  your face is everywhere

  ein' turning round

  do you want me now"

  仿佛句句都是grover的心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