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常对自己说不的人,注定会过上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常对自己说不的人,注定会过上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2018-05-02 21:03:32 作者:实用菌 来源:实用心理学 阅读:载入中…

经常对自己说不的人,注定会过上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实用心理学每天晚上21点,用专业温暖伴你一起成长【 蘑菇心理  第537天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钰辰朗读音频

   ◆ ◆

  文 | 实用菌

  01

  有时候,当我们要去做一件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时,脑海总会有一个声音蹦出来,对自己说:这事我做不了,我肯定不好。虽然事情还没有去做,但是我们在心理上已经给自己划了一条“禁止翻越”的红线,自己给自己设限。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种想法看起来像《指环王》里的咕噜姆一样胆小猥琐,但客观的说却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通常来说,我们对自己好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对自己说你可以的,激励自己变成期望中的样子

  就像电影《夜店》里的何三水,一直坚信通过自己的惊世骇俗数学能力,一定可以算出彩票的头奖号码。最后虽然与中奖失之交臂,但幸运的是把卖彩票的老板娘娶回了家,也算实现了更大的人生抱负

  另一种是对自己说不可以,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什么伤害

  比如面对一桌子美食,你很想大块朵颐,但是内心有个声音对自己说:夏天就要来了,不可以。通过这样的警告约束自己,我们就可以避免在夏日的街角边,受到来自瘦子们的一万点伤害。

  自己对自己说不,给自己设限,确实可以保护我们远离危险,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当我们在面对一些从未体验过的事情,总是习惯性的回避和远离,对风险过度的敏感,这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这种防御性的心理,虽然可以避免因自身能力不足而带来的挫败感、暂时维护自我的价值感,但是无形中也阻碍了我们去实现新成就失去了拓展和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因此,真正让大多数人在成功路上止步的,有时候不是能力的问题,也不是环境的问题,而是那种隐藏在我们脑海中的自我设限的信念

  后台回复 “笑” 可获取原图

  02

  当然,要想避免自我设限这种心理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我们就需要深入了解它。

  简单来说,这种自我设限的背后,隐藏了两种不合理思维

  否定性思维

  什么是否定性思维呢?就是遇到一件事情,在没有对它进行了解和分析情况下,单凭感觉就直接否定的一种思维方式。持有否定性思维的人,经常说的话是:不可能、没办法、没想过、不知道等等。

  否定性思维对我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我实现的预言上,所谓自我实现预言也叫自证预言,意思是当你对一件事进行预言或者解释之后,你往往就会把事情的发展按照自己预言和解释的方向推进,结果预言就这样自己兑现了自己。

  自我实现预言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么成就一个人,要么毁掉一个人,比如越是自信的人,越是容易取得更高的成就,从而印证自己的自信是正确的。相反,总是用否定思维来考虑问题的人,因为提前对自己说不,从而失去了进行尝试探索的机会,结果自然发现自己“果然不行”。 

  不敢承担责任,怕犯错

  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自我设限是一种防御性的心理。我们之所以不敢尝试新的事情,是因为尝试是要冒一定风险的,需要承担失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挫败感,对自我的否定等等。

  “只有脆弱人才不敢展示自己的脆弱。”对于很多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来说,这是他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他们不敢将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因为这样可能会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情绪感受,哪怕这样可以为他们积累经验,将来获得更大的成就。

  过于看重眼前对错的人,担心出错让自己蒙羞的人,注定是没有明天的。因为,只有什么都不做的,才可能暂时的不犯任何错误。这就是一个悖论:为了避免犯错,反而犯了一个更大的错。

  03

  那么,怎么做才能打破这种自我设限的思维方式呢?

  首先,要识别它。

  当你发现自己总是不敢尝试新事物,总是对自己说不的时候,要从这种思维中跳出来,告诉自己事实并非如此,并不是那件事真的有多危险,而是我们自身设限的思维在扭曲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识别出自己身上的自我设限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的去分析问题,迈出去尝试的积极一步。

  其次,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给自己设限,是因为觉得自己有充足理由,比如以前做过类似的事情,但是失败了,或者你看到了事情本身存在的一些风险等等。

  这些风险可能确实存在,但并非总是如此。生活本来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创造过程。一个人的价值高低也就体现在,他能够把多少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所以,要做到这点就需要一种全面看待问题的思维。所谓全面的看待问题,就是在综合了事情的优点缺点之后,然后得出的判断。当你觉得自己不行的时候,列出支持它的理由,同时找到自己优秀的一面,然后列出支持它的理由。这样的一种综合分析,可以有效的减少偏见,提升自我的认可度。

  最后一点,积极行动

  我们常说,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其实,这个懂只是我们头脑上对逻辑认同,在我们内心深处并非真正认同。

  认同一定是和体验相联系的,只有在做事的过程中体验过一件事的好,我们才能在感受的层面上真正的认同。所以,最关键的还是积极行动,通过实际行动带来的正反馈,让我们真实的体验到,原来这样确实是可以的。

  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的放弃原来消极的想法,愿意用更积极的想法来看待自己,以及所面对的事情。

  留言互动

  今天在拿件事上

  你对自己说了不?

  你又怎样看待这种否定?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背景音乐-

  杨波(3) - 夜的吉他

  -片尾歌曲-

  冯提莫 - 哼

  【好课推荐

  ▲点击图片,马上听好书

  成熟的人

情商低的人

  不喜欢

  别太善良

男人喜欢

  气场女人

  读懂他人

你伤害了我

  男人出轨

  提升沟通

  爱要怎么做

  如何自信

  内心强大

五种话不说

  值得爱吗

  ▼点击阅读原文提高你的情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