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不被爱?
情商夜读 情感 | 情商 | 励志 | 职场 来源:情商夜读,ID:ieq365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你越是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越是拼命想获得身边的亲人、爱人、朋友甚至是老板同事他们的好感和认可,反而会觉得越活越累,越活越悲观。
前段时间,作家蒋方舟在做客某谈话类节目时,谈到自己因为受“讨好型人格”的困扰,直到28岁才第一次有勇气骂人的经历,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像这种放弃真实的自我感受,不懂拒绝,无条件、无底线的迎合他人感受,总是以他人为中心,不自觉讨好别人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讨好型人格”。
曾经,有位女读者向我倾诉,她说第一次在亲密关系中意识到自己的“讨好型人格”,是发现前男友第一次出轨的时候。
那时候两个人交往已经差不多2年时间,双方都已经见过彼此的家长,可以算得上是彼此的结婚对象了。女方家庭富裕,女孩父母全款为他们在市区购置了一套婚房,男方自己买了一辆代步车,小两口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有天星期五下班,女孩心血来潮来到男孩公司楼下,准备一起去隔壁的商场吃顿烛光晚餐,顺便看场电影。说来也巧,刚拿起手机准备给男朋友打电话,抬头就看见男朋友的车从车库停车场出来,副驾驶坐着一个女生。
后来很长的时间里面,她发现男朋友总是很忙,经常加班到夜里一两点回来,以前那些没有注意到细节,如今想来才觉得格外讽刺。
于是,在后来每一个男朋友晚归的日子里,她会偷偷用苹果定位系统查看男朋友的定位;晚上他睡着之后,会偷偷检查他的手机通讯录和微信聊天记录;胡思乱想的时候,甚至想过买个窃听器或者录音笔放在他的车里。
她说:“老师,你知道我在他衬衫胸口发现粉底液、口红印的时候有多绝望吗?我真的觉得我的世界都要塌了,我们本来打算明年结婚的,现在怎么办?我爸妈怎么办?万一这婚结不了,亲戚朋友该怎么看我?是不是我哪里不够好?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我劝她应该和男朋友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一谈,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
可是,直到最后这位女读者都没有勇气和男朋友当面对质。
在她的思想里,她将男朋友的不忠归因于自己不够好,甚至为了“照顾”朋友、父母的眼光,选择一再隐忍,这就是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低自尊”特征。
其实,很多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甚至无法认识到自己因为怕起冲突、无底线包容对方的病态讨好行为的背后,可能严重受损的是自己的自尊。
换句话来说就是,即使她们意识到自己的焦虑和抑郁是不正常的,也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这种无法表达的愤怒和难过,最后甚至会演变成更强烈的自责和自我批判。
我以前上大学的时候,隔壁宿舍有个姑娘就有着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不愿意与别人发生矛盾,所以很多时候都逼着自己选择妥协。
她总会顺手帮室友取个快递、打个水;顺手帮小组成员写个开题报告、做个PPT;顺手帮同学抢个座位、点个名……
很多时候,我特别讨厌她没有主见,任人宰割的样子,我觉得她特别懦弱,但是更多的时候,我是很心疼她、替她不值:“你们宿舍的人为什么自己不下来吃饭,每次都让你打包带上去,你又不是她们的佣人?”
她都是笑着摆摆手,说:“没事,没事,顺手的事情。”
后来在一次交谈中,她提到了自己高中住校的时候曾经被室友孤立的经历。
“那时候我每天都很抗拒上学,因为虽然大家都住在一起,但是她们却把我当做空气一样。”
“我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别人只要稍微流露出一丁点对我不满意的情绪,我都会自动自觉退回到我原来的位置。虽然我整天脸上笑嘻嘻的,看上去很容易相处,但是戒心特别重,很难真正意义上的相信别人。”
“现在的这几个室友,可以说得上是我为数不多的朋友,我能帮的当然要帮啊。”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身处不同的环境之时,都曾或多或少看过脸色、也曾经妥协过、屈服过,而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合群而已。
从小很多书籍都告诉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分享,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们要做一个善良、乐于分享、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小孩才会被别人喜欢,这些都是高情商的表现。
但是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虽然这些美好的品质会让我们拥有更和谐的社会关系和亲密关系,极端的是,很多人渐渐就忘记了自己的诉求和感受,甚至是对自我的认同和赞同。
有时候这种“讨好”甚至会上瘾。
因为知道别人不会无条件爱我,所以总会安慰自己:有舍才有得 。
因为一直想做一个老好人,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害怕与别人起冲突,害怕别人给自己差评甚至讨厌自己,所以渐渐我们就选择性的忽略自己的感受。
正如视频中蒋方舟在最后所说:“被人喜欢的自己”经常会覆盖“真实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而刻意隐藏“真实的自己”,这本身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而依靠“虚假人设”所吸引的,所谓的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不是真正欣赏你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无需刻意、无需讨好;真正的朋友就是,当你屏蔽了所有人的眼睛,也能看穿你真实的样子和心底的痛楚。
小时候做阅读理解,讲的是这应一个故事:橘子剥好了皮,放在桌子上。一个人尝了一瓣,觉得太酸;又一个人尝了一瓣,觉得太甜;又来了一个人,尝了一瓣,顿时觉得橘子酸甜可口,十分美味。
有时候我们就像这个橘子一样,哪怕再可口,也会有人不喜欢,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一套评判标准,正所谓“1000个人的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人人都喜欢你,所以你不必做一个人人都喜欢的橘子。
这个世界上喜欢我的人千千万,讨厌我的人万万千,你算老几?
作者简介:Bazinga,情商夜读作者。本文由情商夜读(ID:ieq365)首发,转载请联系情商夜读。
延伸阅读(点击可阅读):
☞别让“想太多”毁了你
☞全国哭泣!机场还原!飞机挡风玻璃掉落,机长咬牙拼死救回全机乘客!
☞你已经被移出了“隐形穷人群”。
你点的每一个,我都当做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