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人不遇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寻人不遇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22 21: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人不遇读后感精选10篇

  《寻人不遇》是一本由[美]比尔·波特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人不遇》读后感(一):[张一书评]寻人不遇,德泽永存

  《寻人不遇》是一部游记,是追寻中国古代诗人德泽遗风的寻梦之旅。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老人比尔·波特,展开了寻访古代诗人的人生足迹为此,他沿黄河西行,从孔孟之乡曲阜出发,经过齐鲁济南临淄,古都洛阳西安,又从长江东下,从天府之国到两湖胜地,从山水皖赣最终到了苏浙天堂。他探寻古迹,吟唱诗文,并敬献威士忌以缅怀古人,用他的方式完成了这段长途跋涉

  今天在西西弗书店发现这本书摆在了外国名人散文书架,其实不管作为散文,游记或者随笔,都不重要了。因为这本书已经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有了心灵深处感动,又何必纠结于他的外在表现形式呢?连续两天二十多个小时阅读,让我难有暂时的停留,一气读完之后,趁热打铁,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吧。

  (1)《寻人不遇》之“寻”

  《寻人不遇》首先是“寻”,这是一个艰难的旅程,不说比尔波特的广州之行的临时中断,湖州之行的断腿坎坷单纯30天36位诗人追梦的旅程安排就很头疼了。比尔波特的行程,如匆匆流水一般紧紧张张,虽然走马观花感觉让我不爽,但老人身上每每闪现出的惊鸿一瞥的触动,都会给我们心灵以不一样的感动。他的脚步串起了我脑海中关于诗词记忆,并且不断充实圆满,也算对古典诗词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回顾。

  说到“寻”,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这种过程。首先我是一个坚定传统文化爱好者支持者,并曾想以己之力来感动身边的人并进行传承。比尔波特的旅程中,很多地方其实我也去过,比如曲阜,济南,洛阳,西安,成都,宣城,南京,苏州……可以说无逊于这个美国老头曾经疯狂爱好古典诗词,济南拜谒辛稼轩李易安,马鞍山缅怀李太白,成都朝拜杜工部,沈园祭奠过陆放翁……也曾经触动于民国大师遗风,追寻过广州陈寅恪,无锡钱宾四,绩溪胡适之,杭州马一浮……通过这些旅程,增加自己见识,更重要的是净化了自己浮躁的心!也曾作诗缅怀太白,比如“千年采石花寥落,万里长江水自流。遥拜古今豪杰迹,无言独醉李白楼。”(16年国庆于李白墓前《秋日登采石矶感怀》)每一次的旅程,都有不一样的体会,而相同的就是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然而对比尔波特的寻梦之旅,还是略有微辞,感觉他选取的这些诗人还有很大局限,因为很多我喜欢的诗人并未包含在内,同时,这本书受《空谷幽兰》中国隐士的影响应该说相当之大,比如陶渊明,孟浩然谢灵运,贾岛,林逋,寒山……这就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同时,对于宋代之后的诗人一个未选,这也算一个小小的遗憾吧。不过对于一位美国老人来说,这已经难能可贵了,毕竟很多国人可能连本书介绍的这些诗人都认不全。

  (2)《寻人不遇》之“人”

  《寻人不遇》其次是“人”,他们是古代的诗人,更是古代诗人的德泽和遗风。古典诗词,为心之声,为心之画!诗词可以涵养身心,敦励品行。所以不读诗词,无以为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灵魂之锁,语言是这把锁的钥匙。我们读过的诗词,造就我们说话、思考样子

  楚辞汉赋,唐风宋韵,道不尽的中国古典诗词!王氏渔洋先生有“神韵”一说,王氏静安先生更独创“境界”说。而经典的诗词贵在真,贵在由衷之言!经典诗词,心力深入文字之微,神致复超出言辞之表,故境界、神韵自出!无论看花饮酒,临水登山,无论慷慨悲歌,委婉细腻,均情动于中发而为文!诗词千秋之业,江河万古之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更是中国传统精神的传承!吾必将爱护之,维护之,发扬之!

  比尔波特用30天的旅程,展开36个诗人的追寻,并带领读者品读了上百首诗词。对于中国诗人的生平和旧居,以及趣闻的考察和推理,颇为有趣。书中还选取了不少我没怎么读过的诗词,补充了我对古典诗词的认识。同时读书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遇见没读过又很喜欢的,我还是抄下了其中的三十多首,对一些熟悉名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比如稼轩的“我见青山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杜工部的“自去自来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李太白的“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黄庭坚的“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不一一列举,但是通过读本书,让自己散发思维,探求更多未知的诗词,则是更大的收获

  (3)《寻人不遇》之“不遇”

  《寻人不遇》最终是“不遇”,不遇的是什么?古人当然是看不到了,甚至古人遗迹,墓地也有些荡然无存。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古人不会知道你的寻求,然而他的精神却永远感染后人!就像仓央嘉措写的“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 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 不去。”不遇的是实物,而要追寻的是德泽,是遗风!

  不说今人之寻人不遇,古人本身也是喜欢追寻更古的人呢,比如我最喜欢的杜工部的咏怀古迹之“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稼轩有云“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我们绝大部分人做不到如稼轩之狂,但是诗风,精神的传承还是显而易见。比如屈原家乡的“骚坛诗社”,比如和比尔波特一同吟唱古诗的出租车司机,诗人家乡的后人给他带路的和尚……

  比尔波特的《寻人不遇》,让我想起刚看过的顾前《嗨,好久不见》。顾前以平淡如水的文字,刻画城市芸芸众生,展现城市里的迷乱生活,而在在无数次的掩卷长叹中,我看到“人到中年精神的贫乏缺失的本心”!当然比尔波特没遇到的很多,德泽遗风的传承很多是不尽人意的,连一个外国老头都知道的比我们国人还多,难道我们不惭愧吗?但是有句话叫做“知耻后勇,知不足而前行”!真心希望我们的国人能从心底产生对古典诗词文化的温情敬意,从自身做起,学习并传承中国经典文化,也许这才是从本书得到的最深刻启迪

  [结束语]

  如果对中国古诗有一定基础了解这些诗人,那这是一本美妙的书,看似行色匆匆,但每一章,每一个地点,每一首诗,都足以让你掩卷遐想思绪跨越时空地域,和这些伟大的诗人,美妙的诗交汇干杯!如果古诗基础很差,那就该反思了,为什么会如此?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读完整本书,可以了解中国古代诗人对精神世界的不懈探索,增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向往。而这才是我们读本书最终的归路与目标

  《寻人不遇》读后感(二):一个老外的中国梦

  最近连续看完比尔的几本书,感觉很有意思。空谷幽兰写终南山隐士,相当于西安周边宗教胜迹导游,看到熟悉的地方,就想起和屁索去年的寺庙之行。黄河之旅写黄河沿岸周边城市风物人情,还写到延安榆林,最后能坚持走到黄河源头令人佩服。还有江南之旅和寻人不遇,旅途中尽是故居和墓地,但凭借一腔虔诚诗意想象力,这段路程远远超出了所见的呆板与乏味。 一,也许身为一个中国人,你很难体会中华文明有多么值得玩味,只缘身在此山中,习以为常让我们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的敏感自信。如比尔所言,一百年前的事情,在美国已是古代史,而在中国只能算是近代。源远流长和积淀深厚的中国文化让这个老外沉醉赞叹,在中华大地访古探幽,缅怀先贤,于他来讲,是生命中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他像个孩童似的满怀期待,舟车劳顿之苦从不在话下,虽然一路囊中羞涩,行色匆匆,但所见所思的满足感始终充盈全身。 二,不同于何伟的江城和寻路中国,关注周围人事,于日常生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风向,比尔受中国诗歌影响,有浪漫主义风范。在他看来,中国是充满魅力的东方古国,古代诗歌和历史建构的古典文化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沿着华夏文明的脉络和诗意世界,他按图索骥深度发掘,考究印证,游目骋怀,跋涉劳碌不以为苦,路人瞠目不以为然,见废墟如获至宝,处偏远却心自在一草一木,一诗一路,虽然引经据典尽皆浅显,泛泛而谈,有掉书袋注水的嫌疑,但文风平实,线路明了,一路启承转折巨细无遗,还是很能激发读者步其后尘的兴趣。 三,一本游记的有趣之处,目的地景致的美妙是一方面,有时旅途的琐碎际遇更加引人入胜。住的哪家店,吃的什么菜,坐的什么车,走的哪条路,遇到一个有趣的司机,邂逅一个健谈的和尚,得到热心人的帮助,也少不了坑蒙拐骗口袋羞涩窘迫时间有限的遗憾,有和朋友通宵达旦痛饮冰啤的悠长,也有最后时刻才赶上火车的紧张,有时踏破铁鞋却总找不到心中的胜迹,再一转身柳暗花明却有意外的惊喜。身为一个大胡子老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行走在中国的田野乡间,这本身就是一道风景,除了来自人群好奇围观,还要承受地方政府的戒备盘查,这种特殊身份带来的境遇,有异域和冒险的元素,一路故事多多。 四,比尔喜欢喝酒,向往古典词章中的饮酒意境。他随身携带威士忌,为的是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向他仰慕已久的大才高士们,献上来自遥远西方的玉液琼浆。看过他们的诗词歌赋,比尔有了一个梦想,就是能有朝一日和他们对饮。终于在墓碑前有了这个机会,虽然来的晚了一些,但好在还在同一个地方。对饮之际,他喜欢颂诗一首烘托氛围,或者是墓碑主人作品,或者是自己的,他也不怕关鲁门前玩刀斧,这种充满诗意和仪式感的祭奠,在他的旅途心愿清单中排第一位,每到一处墓地,他勘察地形,拔塞取杯,倒一杯喝一杯,纵声吟诵,不亦乐乎。有一次时间紧迫,着急赶路,忍痛错过了与刘禹锡的相会。在出租车路过墓地附近的时候,这种痛楚得到了宣泄,比尔摇下车窗,把头探出窗外,对着山林田野大声吟诵了一首秋风引,此刻风声呼啸,顺带着把诗歌的音符传送过去。还有先后三次来庐山意欲和陶渊明对饮的经历。陶公墓地处军事禁区,第一次为士官阻拦,二十年后再来还是一样,士官毫不通融,只能悻悻而返。最后一次来,实在不甘心,就斟满一杯威士忌交给官兵,请求洒在墓碑上代为祭奠。当然也有走运的时候,石屋茅蓬也在军事重地,但在听了比尔的解释后,当值军官不但大开方便之门许可进入,而且主动为其开路,在茂密的箭竹林中砍出一条道路直达茅屋,深山密林有知音,还有什么能比这种事情更美妙呢。

  《寻人不遇》读后感(三):宿|以游客平常心,拜谒以平常心写诗的古代诗人

  一、诗人也是俗人,就和我们一样

  读完《寻人不遇》,我忍不住感慨谢天谢地,他们生对了年代!

  在这全民都贴着“成长”、“管理”、“自律”等标签以示自立自强的“自时代”里,诗人们生活状态看起来是那么不思进取:有守着一官半职安稳生活的,也有不愿再在官场勾心斗角告老还乡的;有出身名门望族只想逍遥快活而不求功成名就的,也有出身平民想考个小官然后混日子的,除了少数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要出人头地追求,只想静静地过小日子,做自己。

  他们中的公务员们,生活闲适众所周知的,这要是在今天会被骂死:太闲了,你们可是人民的公仆啊,整天只顾写诗不问政事怎么行?!

  而他们中的贫民们,更是连独善其身成问题,靠着朋友亲戚的接济度日。如果写诗歌不能卖钱但仍要坚持写,恐怕也要招来一片骂声。

  幸好他们生活的年代里,没有人对他们这种生活追求进行道德批判朝廷也无暇强推反腐倡廉。对死去多年的诗人们,当代人的态度出奇宽容,什么坚持理想实现自我、崇高的追求、出淤泥而不染,一谈起来态度是非常景仰的、钦佩的,但如果周围人也想考公务员然后过清闲小日子,从文艺青年做到文艺老年,多半会被鄙视。

  但这就是被后人仰慕的文人墨客们的理想生活方式,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当官是为了更好和更闲的生活,其次才是为祖国为人民。写下不俗诗篇的诗人们也是俗人,在他们的时代里,大家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过着看天吃饭的生活,追求安稳舒适合理的,平常心而已,并不可耻

  二、读书作诗不清高,本来就是功利的。

  我很不愿意这样想,但还是接受了这一点。

  传统观念里,读书作诗本身就是功利性的,无论报效国家还是实现个人理想,是为了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还是所有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当官都是最好的选择。想要进入朝廷,就得通过科举考试,想考上,就得读书,在某些朝代,作诗甚至成了一种执业资格,还得必须是即兴作诗。“一个无法作诗的人是无法在朝廷做官的。”

  可读书有时又是非常无欲无求的。对此我的理解是,就像音乐一样,许多人还没上学就被父母逼着学乐器,是为了能在十几年后的高考加分,用他们的话来说叫“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等到音乐特长不再作为一种竞争优势时,就没有人再去关注它有什么用了——它终于不再肩负着带来好处的期望了!不喜欢的人如释重负,喜欢的人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演奏,去感受,甚至主动精进。他有了别的期望,只要满足自己就好。

  读书同理, 你可以带着功利心入门,把它当作出人头地的垫脚石,也可以仅仅作为一种打发时间的余兴节目,读得高兴就好;有所求的时候事无巨细刨根究底,若只想当作消遣,“享受语言的快感就行了,过于质实的追问似乎没有必要。”

  作诗(写作)就更自我了——如果有什么无法与外人道、或是自觉不能被理解的思想,为什么不写下来呢?给你的想法一个具体的形式,有人与你共鸣那当然好,要是没有,写出来也是一种宣泄,总比堵在心头念念不忘要好。

  承认吧,为了更好的生活也好,更好的自己也好,变聪明或是寻开心,你才不是一无所求。

  三、该汗颜的不是老外比国人更热衷于古诗,而是国人的纪念观

  有人说一个老外的古诗文造诣超过了太多中国人,实在是令人汗颜。这有什么可汗颜的,我天朝古人的文采不但打动了千年以后的后代,也征服了另一个文化领域的人,这难道不应该是高兴吗?

  相比之下,如何正确对待古人的“墓”、“故居”、“纪念馆”甚至故乡才叫人头疼。

  比如李白有四个故乡,“李白就像一个大蛋糕,每个人都想分一块。即使李白现在没死,我想他自己也会笑死的”……大写的尴尬。

  其他文人的纪念遗址有简陋的,有宏伟的,有的已经变成农人的耕地,而有的则成了乡村垃圾场,不是过度开发,就是任凭它荒废下去,无论哪种结果都让人无奈。

  而那些已经消失了的,比如辛弃疾故居已经没有了,只能瞻仰原址旁边的泉。“……每年也就来三四个游客,所以没有什么改造计划。另外一些与辛弃疾相关的地方,比如斩马桥和期思渡口,也什么都没有了,不过是一种记忆罢了。”其实这样也好,比只是去纪念馆拍照留念要真诚得多了。

  也许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不设纪念址,他们留下的诗就是一座丰碑。

  四、这只是一份工作,其初心就是为了完成任务

  和《空谷幽兰》相比,比尔的文风(翻译问题?)变潮了,用词新颖、妙句频发,刚看到目录就觉得这简直是在为做任务刷地图啊!一翻开,读到他用这样的口吻讲述“朝圣之旅”,有种莫名的违和感——这是那个寻访隐士的修行人?

  再读下去,第一章的结尾就明白了,他说他以前靠做旅游节目谋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节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被要求继续做下去。我只好走丝绸之路,访彩云之南,拜谒我所能想到的任何古迹,然后写作和录制成系列电台节目。就这样不间断地行走着、写作着……必须承认,这工作太累人了,我不向任何人推荐我的旅行路线和写作方式。幸好,这将是我的最后一本书了,还有最后二十九天,旅程即告结束,曙光在前,胜利在望。”

  这本来就是工作,30天的朝圣之旅,有时甚至一天要拜访四个诗人。只有工作才会如此仓促,工作是强调效率的,还得有正反馈。他的本意不是为了了却什么心愿才去拜访古人,虽然那些人那些诗他喜欢,可喜欢的事情一旦变成需要拿去换钱谋生的任务,初心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这就是生活,没办法的。旅途中断过两次,第一次是为自己,第二次是受伤,经历过一场手术后隔了大半年再回来,哪里跌倒哪里继续,对一个70岁的老人,还能要求什么呢?

  比尔是个坦率的萌大爷,看到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教他在沙子上写字的雕像,他会在纸上写“下辈子一定要有一个沙盘”;他喜欢吃柚子,因为吃的时候不会弄得手和胡子都是汁液,于是赶紧记下“下次坐车之前一定买个柚子”;他一直关心泡澡、洗衣服等生活问题,吐槽外国游客挨宰和旅游区见钱眼开的种种不快,这很自然,很生活,这只是一个游客的平常心,在这场朝拜里他并不以修行人自称。

  我敬佩他能找到敬业和热爱之间的平衡,作为工作上的访问,他还是最大程度保留了自己的真诚,他打从心底喜欢那些文人、那些诗,然后才把旅途当做工作去完成。因为国情他无法访问陶渊明的墓,只好倒一杯酒,委托军官替他撒到墓碑上;“谢公祠”在佛堂里,他不敬酒,默默地三鞠躬,谢过住持然后离开。他选的诗不但应景,有一些甚至可以说是在与诗人的灵魂交谈,仿佛在说“我懂你哟”。最感动的是,他对中国诗歌的热爱由读寒山诗集开始,到了告别的时候也选择寒山作为最后的致意。这就足够了。

  这绝对是真爱。

  《寻人不遇》读后感(四):他来中国旅行,和最喜欢的诗人对饮

  不知道这个年近七十的美国老人走在大街上,会不会被认为是微服私访的圣诞老人。他有着和圣诞老人一样微微发红的脸,一丛浓密雪白的络腮胡。他的肩上也有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特别的礼物:两瓶美国最好的威士忌,三个中国人祭祖用的酒杯。当然,他没有雪橇车,脚踩一双9.99美元的帆布鞋,他开始了为期30天的寻找中国诗人之旅。

  “我是他们的朋友,我去探访他们。”尽管,他的这些朋友因为太古老,都已经作别人世成百上千年。准确地说,他是去拜谒中国历史上伟大诗人的故园和寝陵。那是2012年9月,他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到西安,经成都,赴两湖,至江西……最后,来到浙江。他的最后一站是天台山,那里是唐代著名诗人寒山的隐居地。正是这个和李白杜甫同时代的诗人,开启了他的中国诗歌之门。

  这个美国人对于中国诗人的致敬之旅,被翻译成中文版面市。书名承接了中国古诗中“寻某某不遇”的传统,且十分贴切,曰《寻人不遇》。

  他就是比尔·波特。你或许已经看过他的书。2006年,他那本寻找终南山隐士的《空谷幽兰》出版。之后,在中国文化界掀起了一阵寻找隐士以及入山当隐士之风。那次旅行,发生在遥远的1989年。此后,比尔·波特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1991年,黄河之旅,从入海口一直到它的源头;1992年,古代丝绸之路以及彩云之南的旅行;2006年,禅的行囊,他追溯了禅宗历代祖师的游历和经历……比尔·波特的一次次文化之旅,都已翻译成中文出版。其中,还包括一本《心经解读》。

  寻访41位中国古代诗人,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旅行。比尔·波特似乎对每一位诗人的生平都了然于胸,出发前,他做了大量功课。第一站曲阜,他没有参观拥挤的孔庙,而是去孔子的出生地尼山看了看,找一找孔子读书、讲学的旧地。他去了洙泗书院,因为相传那里正是孔子删改《诗经》的地方。“这个地方对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在曲阜,他还专程去找李白和杜甫举杯夜话的石门山,一边观景,一边想象这两个伟大的诗人如何见面。“在这些地方,你会感受到你是真正在和古人对话。”

  比尔·波特和古人对话的方式还有一种,这就要动用开头提到过的威士忌和酒杯了。“用这些祭祖的杯子来向中国古代诗人献酒,最合适不过了。要说中国诗人的共同爱好,则非酒莫属。”他满上三杯酒,一杯敬李白,一杯敬杜甫,一杯给自己。公元745年,李白和杜甫在石门山痛饮达旦,最后双双醉倒,大被同眠。之后,两人都写了诗。其中,杜甫那首耳熟能详: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虞开府,俊逸鲍参军……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当时,李白在诗里写。他无法预料,1200多年,一个倾心于中国诗歌的白胡子外国人会登临此处,用一樽酒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每到一处遗迹,比尔·波特都会倒上酒与诗人共饮一杯,然后,诵起他们的诗。对于那些因为行程无法拜谒的诗人,他也会在路过时吟诵一首他的诗表达歉意。

  这并非比尔·波特第一次与诗人们相见,有些地方,他甚至已经去了七八次。而他最喜欢的陶渊明,因为墓地如今已成了部队营地,他之前去了两次都未能达成在其墓前拜谒的愿望。这次,他仍然没有死心,坐着出租车来到大门口,告诉士兵,自己想去看看陶渊明墓地。“看到我站在这里,讲着汉语,而且还要求进入军事基地,士兵很吃惊。”后来,来了几个军官模样的人。他的要求当然得不到批准。“我回到车上,拿起早上喝茶时徐先生给我的纸杯,往里面倒了一些64度黑麦威士忌,并请那位说话最多的军官代我把它洒在陶渊明的墓地上。”对于这样的请求,军官有些吃惊,但他还是接过了杯子。比尔·波特表示很满足,“只要我的敬意能通过威士忌传递给他,就已经足够了”。

  大多数时候,被寻访者和寻访者一样寂寞。很多遗迹,他是唯一的访客,偶尔还会有其他崇拜者来探访诗人,比如蝉、青蛙和燕子。也有很多遗迹已经湮没,有时候得在荒野,在玉米地里找到它们。为此,他要不停地询问,干活的农人,遛鸟的老人,甚至恨不得去问问画眉鸟。寻访的结果也很让人感慨,就如孟郊与韩愈,虽然在诗史上并称,但是,孟郊的墓被农民平了种上庄稼,而韩愈的墓则修得如皇陵一般。“我所拜访的诗人们的墓地彼此之间竟有那么大的区别。有的简陋,有的宏伟,有的已经变成农人的耕地,而有的则成了乡村垃圾场。但他们的诗歌却流传下来,在那些甚至没有什么文化的农人的明灭烟火里鲜活着。”

  奔波大半个中国的旅程并不轻松,尤其是对于一个69岁的老人来说。在湖州,为了寻找石屋清珙禅师的墓地,比尔·波特踩空掉进石坑,三处骨头断裂。他不得不中断旅程,回家休息。他的脚踝被打上两块钛板和24颗螺丝钉。7个月后,他继续回来未竟的行程。

  他的旅行非常简朴,住便宜的宾馆,能泡个热水澡都成了奖赏。最后一晚住宾馆,他决定奢侈一把,在绍兴订了100美元一晚的酒店,“这里的卧室和我家里的客厅一般大小”。

  他的家,在西雅图附近的一个小镇。如今,比尔·波特已经73岁,他说自己走不动了,“应该更多地留在家里种菜”,就像他最喜欢的诗人陶渊明一样。

  其实他早已经有过隐居的生活。1972年,本来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人类学博士的他,觉得学禅比读书更有意思,于是退学,到了台湾。他在阳明山顶的竹湖边租下农舍,住了14年,翻译诗歌,习禅。“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腿太痛了,我就读书。”被寒山引领进入中国诗歌大门的他,以“赤松”的笔名翻译了一系列诗集。比尔·波特有一个绝妙的比喻:译诗如同跳舞,译李白诗,就是和李白跳舞,而译韦应物,跳的一定是华尔兹。要是翻译释迦牟尼呢?那就是和佛陀对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