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在吗?

2018-07-03 06:31:23 作者:李思圆 阅读:载入中…

在吗?

  听说关注这个号,会成为温暖的人◆ ◆ ◆  「多点真诚,少点套路」      from温暖-第710篇原创文    每早六点   遇见每一个     向阳而生的你 

  如今很多人,都在利用社交工具方便快捷的进行办公,聊天,谈事情。据调查,大多数人最讨厌收到的消息,就是这两个字,在吗?

  因为在吗,看似简单,字少,话不多,其实它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许多,显而不易见的烦恼

  1

  浪费别人时间

  我有一个朋友,她说最厌恶,别人在微信上,问她,在吗?

  因为她不是,时时刻刻都在玩手机,要等到忙过后,有空了,休息时,才会掏出手机看一看。

  每次当她看到了消息以后,会立即回复,在的,请问有什么事?

  然后对方,等了很久也不吱声。过了一会儿,她又会看到对方的消息,对不起,刚才有事,请问你现在有空吗?

  又过了一会儿,她又回到,在的,你问吧。

  然后对方非要等到她在线了,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能对的上话了,才说,麻烦我朋友圈,点个赞。

  朋友说,每次遇到这样的人,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因为平时她的工作相当忙,

  有时看到别人问在吗,她以为会有什么重要紧急的事,

  结果彼此问来问去,等来等去,不仅严重浪费了时间,还把精力耗在了无效的对话上。

  因为我平时爱写文章,所以很多公号编辑,会找到我授权转载。每次我也最不喜欢,那种问了,在吗?

  然后一堆寒暄,一堆问候,再一堆示好以后,她们再来跟你说事儿的人,也许她们觉得这样是出于礼貌

  可是于我而言,跟她们聊废话的时间,又可以读三十页书了,对于我这种每天的时间,根本不够用的人来说,实在是太不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

  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也许你给别人打电话时,问一句“方便吗”,是一种尊重。但是给别人发微信时,来一句“在吗”是一种骚扰。

  有事儿,你就说事儿。不要只是问别人在不在,这样别人看到了消息以后,自然会回复你。你也不用在盯着手机,傻傻等待

  可是你若总是磨磨唧唧,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去跟别人对话相处时,就会遭人反感

  因为人人都很忙,几乎很少有人有闲工夫,陪你打肚皮官司,猜你有什么事,或者时刻待命奉陪。

  2

  套路别人

  有一次我收到了一个前同事的消息, 他发的信息,也是只有两个字,在吗?

  老实说,我很害怕,看到这两个字。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通常许久未联系的人,问你在吗?

  你说在,万一他找你借钱,找你办事,找你做一些你不愿意帮的忙,你怎么接招?

  可如果你不回,又不太好。于是我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回他,在呢。

  然后他跟我说了一大堆废话,最后的落脚点就在,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借我一点。

  我当时心里想,果不其然,你找我没什么好事。其实如果是信得过的好朋友,借钱是个小事

  可是对于非亲非故,况且平时往来很少的人,在这个时代,借钱的意思就是送钱,你不要想轻松的要回来,

  再说了救急不救穷,他也没什么必须要急用钱的大事

  后来我还是找了一个理由拒绝了他。

  他当时很不开心的回了我一句,你是怕我还不起吧? 我就再也没回他了。

  通常不熟悉的人问别人,“在吗”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给别人设局,挖坑,抛难题

  你不首先说,找别人什么事?别人根本不知道你想要干什么?说直白一点,就是敌在明我在暗,人家心里没底啊。

  其次,你找别人说事,几乎是到了刀枪口,就像强盗一样霸道的问别人,你同意还是不同意,根本没给人家思考回答你的余地

  最后,如果你先说了有什么事,即便别人想要拒绝你,也好有个台阶下,彼此也不尴尬

  而对于这一点,就一定要学学孔子。孔子有天外出,天要下雨,可是他没有雨伞

  有人建议说:子夏有,跟子夏借。孔子一听就说:不可以,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

  我借的话,他不给我,别人会觉得他不尊重师长;给我,他肯定心疼

  请记住,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不会为难别人。他们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3

  耽误别人的事

  前不久,表妹在上班,突然手机铃响,收到人事部同事小王,发来的信息,只有两个字,在吗?

  表妹当时正忙着重要的事,于是就想着,反正小王经常也问自己在吗,结果都是说一些生活上的琐事,所以就暂时没理,

  等到她忙完手里的活儿,再来问小王有什么事儿?

  小王居然告诉她,我一个小时前,就联系了你,公司要开一个短会,结果你没回我,我以为你抽不出空。

  当时表妹真是火冒三丈,她生气的说,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不直接在微信上说清楚,而是很悠闲的问我,在吗?

  还有一次,小王接到了一个总公司下发的培训通知要求在下午4点前,必须上报参加人员

  当天表妹在外办事,不在办公室,但是小王没有电话通知她,只是又在微信上问了一句,在吗?

  表妹当时正在跟客户业务,心想着待会儿回复也不迟,因为如果有急事,小王肯定要说清楚的啊。

  结果就是,小王并没有报上表妹的名字,让她错失了一次很重要的学习机会

  这之后,表妹就直言不讳的告诉小王,以后有什么事儿,请直接告诉我,而不是问我,在吗?

  当时小王还很委屈解释说,总要礼貌性的问问你,是否有空,才能说事儿呀。

  在职场上,其实对别人最大的尊重,就是不耽误正事。有话直说,有事直报,有疑直问,是很多人,都缺乏的情商智慧

  记得在《直率沟通》中曾说,组织中废话比比皆是,会使交流拐弯抹角甚至误会丛生,从而降低组织效率

  通常情况下,我们跟别人的交流,除了闲聊,几乎都有目的性方向性,结果性。

  如果说话做事,不提重点,废话太多,拖泥带水,不仅影响工作的效率,耽误重要事,也会让人严重怀疑你的工作能力

  4

  其实很多人,在跟别人的沟通与交流中,喜欢绕弯子,喜欢客套,喜欢铺垫

  也许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礼仪,一部分原因出于套路别人,一部分原因在于本身说话习惯就那样,

  但是在如今,每个人都越来越忙,时间越来越紧,事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如果你不是谈恋爱,不是聊八卦,不是说私房话,请记得直接说出你想要说明的事情,表达的意思,等待的答案

  毕竟沟通的最大意义, 在于解决问题

  而不是为了浪费了一大堆时间,也不是为了掉入陷阱,更不是为了,耽误正事。

  请在跟别人相处时,多点真诚,少点套路,多点理解,少点扭捏。多点爽快,少点含蓄

  写于2018.6.28

  - END -

  作者:李思圆,微信公众号:温暖的女子(ID:wennuan-312),新浪微博:@饮水-思圆,新书《生活需要仪式感》正在热销中。专栏作者,写安静从容,有温度,有力量的原创暖文。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在当当网购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在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