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喜欢刘嘉玲
写在前面
1960年,香港。
一个叫咪咪也叫露露的舞女,带着劣质的珍珠耳环。
穿着肩带随时要掉下来的红色连衣裙,靠在衣柜上,直勾勾的盯着面前这个心爱的男孩。
话音刚落,舞女还没来得及把黏在额头上的头发撩拨回去,那个男孩就愤怒的把她推了出去,门被合上的那一刻,她知道,自己好像要失去他了。
这一切都发生在刘嘉玲25岁的那一年,王家卫突然的一个电话,便让刘嘉玲在25岁的这个夏天钻进了这个舞女的身体里去。
然后爱上了那只叫阿飞的无脚鸟。
现在又是一个25年过去了。
每当刘嘉玲谈起当年这个名字都有些模糊的边缘舞女,依旧还是能带给她一些在心里咯咯作响的共鸣音。
“港岛的边缘女孩”
刘嘉玲也曾是活在港岛边缘的女孩。
15岁的刘嘉玲跟随父母离开故乡跑到香港谋生,离开了苏州白墙黑瓦,离开了固有的亲朋好友。
内陆香港的文化环境并不相通,让初到香港的她显得有些局促;不知该如何是好,也不知自己究竟怎样才能够好。
面试TVB的训练班,第一次因为粤语不通被刷,但是第二次老师直接让她进,因为老师还记得她,记得她浑然天成不加掩饰的灵性。
该发光发热的,就会发光发热。
但她不愿意为内陆抹黑,就硬要争这一口气。
知晓训练班的位置来之不易,别人都走了的时候,她自己留下学粤语,没有什么窍门,要大声朗读报纸,其实很吃力。
别人AA吃饭的时候,她只有买便宜的面包,但是也因此,老师更看好她,不吝帮助。
凭着一股子野蛮生长不服输的倔劲儿,每一个角色她都苦背台词,平均一天睡不到四小时,睡着的时候,也是铺天盖地的大段台词在耳畔萦绕,挥之不去。
危险性极高的动作戏,需要经常吊很高的威压,或者从直升机跳下,男生都怕的戏份她来上。
但是她从来没有觉得吃过什么苦头,也没有想要证明给谁看,既然是工作努力做好便是了。
很多东西对她来说都是很新鲜的,所以她觉得那段时间还蛮快乐的,倒也不觉辛苦。
虽然感觉受到一点不一样的眼光,但这个恰恰让她学会了看事物不能看单方面。
就这么,等到了《阿飞正传》里万种风情却又天真浪漫的舞女露露。
尽管王家卫也没给她的角色什么好境遇,可电影里的她依旧像个红尘里的精灵,风情万种却也天真烂漫,依旧跳着,笑着,视天地为舞台。
露露几乎是她的那时候的翻版。
电影里的露露爱上谁,栽在谁身上,照单全收。
电影外的刘嘉玲亦然,命运给她的苦,她吞下;
命运发的烂牌,她打的让人拍案叫绝。
“懂我的人自然懂”
也是从《阿飞正传》里那个舞女开始的,她开始更沉心钻研戏里的角色,力求浸润。
她彻彻底底地演开了,我们先来聊聊《自梳》:
《自梳》的颠覆,是一种决绝隐忍。
但凡是看过的人,无法不爱刘嘉玲。
独倚栏杆横着小曲的惊鸿一瞥,一句台词都没有,风情万种这回事,从眸中钻了出来。
隔着铁栏的紧紧相拥,纵身一跃的奋不顾身。
没有深情告白,没有天雷勾地火般的洋洋洒洒,反而克制,极其克制。
你能感觉到:
《东邪西毒》里她又是所有男人爱而不得的桃花,轻抚马的鬓毛,挑逗之意,呼之欲出。
她更注重打磨角色的耐人寻味,而非立竿见影的视觉性,在喜剧和悲剧间游刃有余,收放自由,往往有刘嘉玲坐镇的电影,都离不开经典两个字。
享受表演的本身,享受投入,而非各种奖项,对于表演这回事,她更像一个赤子,所以她演了三十多年的戏后还会说:“想等一个让她再有冲动去演的角色。”。
刘嘉玲是需要读的,是需要品味的,只有真正有耐心的人才能尝驰那种风情。
这和她的长相一样,初看无语惊觉,但一旦耐下性子去细看,那就是是多日的魂牵梦绕
懂她的人自然就懂。
外人提到刘嘉玲,便绕不开梁朝伟。
他们说,刘嘉玲是梁朝伟最不文艺的一次选择。
很多人都不解,梁朝伟爱她什么?
持这些问话的人,往往对刘嘉玲并不了解,真正了解的人,问的一定是“她这样的人,谁能不爱?”
他们很互补,梁朝伟这种老公,放在现实生活里,大部分女人是吃不消的。文艺过了头,烟火气的生活他是不愿理,活得太过出世。
但刘嘉玲想要保护的就是他身上的孩子气,让他能够安心去做虚无飘渺的梦。
包括他们婚礼,所有的琐事都是刘嘉玲负责,记者问询梁朝伟负责什么,他只丢下一句:“我去享受。”
新房装修前,他拎着小箱子出去,等家具安置妥当,再拎着小箱子回家。
除了懂得梁朝伟,她还懂得自己。
她爱爬山,爱运动,从不放弃对自己身材的控制,比起取悦别人,她更爱取悦自己。
她是个极高明的生存主义者,能够把生活中的一切处理的游刃有余。
除了演戏,她还懂投资,上一秒还在置办自己的品牌,下一秒转身投奔麻将桌,她的生活永远是她自己操盘的,有趣而鲜活。
她答道:“不止八亿,我整个人都是无价的。”
她从没放弃过自己,享受工作带给她的宽广视野和满足感,不觉疲惫。
所以她无时无刻都在鼓励女孩们应该独立,该活出自己的价值,因为终身浪漫是从学会更好爱自己开始的。
她就是那么做的,并且做的很不错。
人生这个游乐场,她贪玩,但贪玩的同时,她是最务实的那个生存主义者。
她活得有趣,在入世后,能够把生活过的热气腾腾。
最后
绕来绕去,说了这么多。
说的也只有我所能看到的刘嘉玲,但其实,谁也无法真正定义刘嘉玲。
一部电影,一场访谈,一篇我正在敲下的文章。
因为任何涟漪她都不会逗留太久,她一直向前,不给自己设限,不为自己下定义。
她的多面就像轻风化雨,落于无形,用一股韧劲,征服了一个时代,让所有人都喜欢她。
明晃晃的艳,就明晃晃的美;明晃晃的俗气,也明晃晃的素气。
不遮不掩,全盘接受。
她是艺术家,也是生活家;是有气场气质的女神,也是活泼烂漫的小女孩。
《阿飞正传》已经过去28年了,
太过偏爱她,风情万种。
音乐/you-Future of Forestry
配图/见标注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