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今日初伏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今日初伏

2018-07-17 08:31:16 来源:雨儿的世界 阅读:载入中…

今日初伏

  雨儿的世界  

  高雅文化深度

  和正能量的世界

  来源营养师雪姐姐

  7月17日,就进入初伏了,开启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初伏,按中国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初伏固定为10天, 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

民间习俗

  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

  头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

  杭州“头伏火腿二伏鸡”。

  头伏要吃火腿。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

  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

  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初伏,防湿热,喝一茶

  入伏后,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大,闷热潮湿的伏天,人体还容易被湿邪侵袭,导致人体湿热重,出现头发油腻皮肤暗黄粗糙大腹便便,人没有精神萎靡不振......看起来满身都是毛病

  此时,就需要祛暑、祛湿,防湿热,经常喝一杯蒲公英五方草茶,能够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很好地帮助身体改善各种不适症状

  材料:蒲公英根、赤小豆、薏苡仁、淡竹叶、五方草、槐花、芡实、绿茶

  做法

  1、野生蒲公英根洗净,切段,烘炒制成茶,备用;

  2、赤小豆、薏苡仁,炒熟,备用;

  3、淡竹叶洗净,炒制成茶,备用;

  4、五方草,洗净晒干,备用;

  5、槐花、绿茶、炒制成茶,备用;

  6、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苡仁0.7g、淡竹叶0.2g、五方草0.1g、槐花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茶包即可。

  解析:

  蒲公英,擅长祛湿热,可泻火、利尿、除湿,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等症,并且,蒲公英对于湿热引起的红肿痘痘也有不错效果,且有利尿散结之效,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更多的毒素

  五方草,归肝、心、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作用。

  赤小豆,健脾利湿、消肿解毒。薏苡仁,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

  淡竹叶以渗湿泄热见长。芡实,归脾、肾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

  槐花可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绿茶不发酵,多种成分几乎都保留下来,祛湿效果最佳!

  这几种搭配在一起,对于祛除湿热效果显著

初伏,吃二豆

  烈日炎炎吃啥好?

  当然是夏吃豆、胜吃肉!

  中国传统饮食讲究“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豆类既能健脾祛湿,又可清热解暑,还能调养内脏,是夏季养生佳品!

  初伏时节,不妨多吃2种豆——绿豆豌豆

  解暑第一豆——绿豆

  绿豆,性凉味甘,能清热解暑,喉止渴!

  绿豆的豆皮中含有大量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可预防衰老

  绿豆,还能帮助降低胆固醇控制血脂,预防血管硬化!

  推荐:绿豆百合

  材料:绿豆、鲜百合、葱花、盐

  做法:

  1、将绿豆拣去杂质,洗净;

  2、鲜百合掰开鳞瓣,弃去外面老瓣,洗净;

  3、锅置火上,加清水煮沸,放入绿豆、百合煮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煮至绿豆开花、百合瓣熟烂时,加入盐、葱花即可。

  健脾第一豆——豌豆

  夏季易脾胃失调食欲不振,豌豆可健脾胃,止泻痢、消痈肿!

  豌豆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叶黄素,能清肝明目、缓解圆圈,预防眼睛干涩

  此外,豌豆富含镁和叶绿素,有助排除体内垃圾保护肝脏

  推荐:香菇炒豌豆

  做法:

  1.干香菇洗净,温水泡发后,切成比豌豆粒稍微大点的丁,泡香菇的水待用,不要扔。

  2.炒锅置于火上,倒入适量油,用中火加热至七成。

  3.放入葱花和花椒粉炒香。

  4.倒入香菇丁和豌豆粒翻炒均匀

  5.倒入适量香菇水。盖上锅盖焖烧5分钟。

  6.加盐、鸡精。

  7.淋入水淀粉,翻炒均匀即可出锅,然后撒少许红尖椒粒点缀一下。

初伏,按三穴位,护住阳气,少生病,更健康

  《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意思是说,阳气之于人,就好比太阳之于自然自然界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人没有阳气就会减寿。

  经常按揉三大固阳要穴——补气要穴、振奋阳气、生命之根!

  补气:气海穴

  【位置】前部腹部的正中线,肚脐往下1.5寸,即两横指的位置。

  【方法】平时可以按揉气海穴或者用筷子、笔等按压住穴位来回旋转刺激穴位,每次3—5分钟,可以治疗以各种气虚为主的症状。

  振奋阳气:涌泉穴

  【位置】前脚底板左右两块肌肉交汇点,明显凹陷的位置。

  【方法】用手揉涌泉穴,每次3—5分钟。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第一个穴,肾为生命之本,是阳气的升发之处,所以涌泉是振奋阳气的一个要穴。

  生命之根:神阙穴

  【位置】肚脐正中。

  【方法】平躺,全身放松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旋转按揉,顺时针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时针方向由大圈到小圈来按摩,按摩时以感觉到胃肠的蠕动为标准

  @转载注明雨儿的世界:ID:yuer6868668

  主编微信 :yuer6687668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今日初伏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