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84》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984》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0: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84》的读后感10篇

  《1984》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3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84》读后感(一):我爱老大哥

  在废土捡过垃圾后,在地铁刺杀过党羽后,在天空城打败过康姆斯托克后,我重新回顾了《1984》。

  读者会和温斯顿一样彷徨无措,感慨现实为何会成为《寡头集体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情形,不懂英社那自相矛盾的所作所为,也期待温斯顿临死前的灵魂一闪,全篇的疑虑都指向了一处。但最后奥布兰手里的鼠笼回答了这一切——人终归是自利的。

  作者指出,乌托邦的体系里,自由和平等被描述得过于容易实现了。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来描写与证明,人的最终本能是自利的,也确实带给了读者这样的体验。在参与者都是自利的前提下,这种脆弱的乌托邦体系很难维持下去,这是由肉体和本能决定的,对于维持平等而言,维持阶级则更加直接有效。人的自由更是无处不受制于人的本能,自由是一种无法论证的存在。

  书中的自由,被温斯顿给予了最保守的意义,就是思想上的自由,哪怕是临死前最后一刹的思想上的自由。但即使是这样一种微弱的自由,都没能在最后实现。阶级之间的力量悬殊到,权力者可以通过强大的手段,来控制肉体和本能,可以轻易的左右一个人所谓的自由。

  自由不可及,平等太渺茫,这与其说是老大哥的统治危害,倒不如说是每个人心里的人性本能所驱,老大哥只是人心暗面的集合。从某种意义上老大哥的集权行为甚至让人得到了某种解脱,温斯顿最后关于热爱老大哥的呓语,出自于完全的臣服和认可。

  对权力的质问只是出发点,作者审视的是每一个个体,恰恰是人本身融合着与自由平等相违背的那一面。

  《1984》读后感(二):关于审讯部分的思维脑洞

  本书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审讯,对思想逻辑的碾压让你不得不放弃所有的精神反抗。

  站在现代看这本书,也不会有过时的感觉,里面的时代背景都能在现实的历史中找到对应,而我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奥布兰对温斯顿碾压式的逻辑,大体上就是“唯心”与”唯物“两种世界观的差异,只不过权力掌握在控制思想的政党身上,奥布兰可以利用强制的方法让背叛党的人屈服。

  想到这里我的脑洞开了一下:如果假设他们的交流方式处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下,奥布兰还能不能用逻辑把温斯顿打垮呢?

  那就是”唯心“和”唯物“两种哲学观念的争辩了,这个话题我们知道肯定是争不出个对与错的,但是如果只把讨论的条件限制到这本小说环境本身,就会很有意思,比如:

  奥布兰的观点是控制了人类的思想,就能够控制现实,甚至改变自然规律,只要大家都认为2+2=5,那么客观上讲,就可以说这是正确的,而地球重力,天体运行也都是可以控制在思想之内的产物,这是典型的唯心观,即世界存在且只存在于思想之中,只不过在处理具体的事物时需要”双重思想“来纠偏。

  世界被“政党”统治着,绝大多数人类都被“老大哥”的思想控制着,并坚信不移。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几个“温斯顿”这样的人,对客观世界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解,但是书中的条件已经卡死了:“温斯顿”这种人迟早会被发现,被迫害,被政党从身体和思想上碾压,从而被同化和消灭。

  那么我们假设一个状况:有一波质量足够大的陨石群冲向了地球,在撞击到地球后造成了足够大的破坏,由于陨石群较为分散,在落到地面时毁掉了所有“政党”控制的核心管理层,军队以及行政机构,当然肯定也会有大量的群众伤亡,我们地球死掉了80%的人口。

  那么处于绝对权力中心的”政党“就会被消灭,而没有独立意识的,幸存的普通民众将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而群众中偏偏幸存下来了几个“温斯顿”这样的人,那么就算以“唯心”的逻辑来说,存在于人们思想中的“世界”就再也不是奥布兰说的那个样子了。

  我举这样的例子不是存心较真,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我只是觉得它的核心逻辑在我看来似乎不是无懈可击:所谓“思维中的世界”就是世界本身,这个逻辑在一个人思考“我”的存在的时候是没问题的,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思考者只是我自己的话,我认为地球是方的,地球在我的“世界”中就是方的。客观世界的真实状况对于“当下”的我的思想并没有作用。

  但世界不是我一个人组成,而是千千万万的人类组成,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独立的思想,极端的强权可以做到用各种手段来控制我们的思想,但是依然会有“温斯顿”这样善于观察客观世界的人出现。就算没有,人类的生物特性导致人认识世界是基于经验的思考,而不是“强行灌输的观念”。

  而控制思想这种方式无法做到控制客观世界,而客观世界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人类,以及人类的思维。在这个层面上,利用“唯心”观念控制世界的方式被“唯物”的客观世界所打败,就有了理论上的可能(比如我举的例子,这个例子尽管极端,但它是客观世界中可以存在的。)。

  所以,如果我是一个“温斯顿”,在足够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也许依然会在心底留下一丝希望的光芒吧。

  《1984》读后感(三):惊语

  克服起初的震惊之后,生活依旧会继续。

  人只是数字并失去了个性。变成物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一个附件。 人是否可以变得忘记自由的渴望、尊严、完整性、爱——是否可以忘记他是一个人?答案恐怕是肯定的。“表情罪”

  “性欲就是敌人”扼杀性本能或者扭曲它丑化它。欲望是思想罪。禁欲和政治正统性之间有直接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没有一种情感是纯粹的,一切都混合了恐惧和仇恨……拥抱就是战斗,高潮就是胜利……是向党的一击,是政治行为。性压抑会导致歇斯底里,转化为对战争的狂热和对领袖的崇拜。

  “动态真理”。。人工具化,根据自己的利益和位置来改变事实。双重思想。党要求其党员的智力分裂。 人制造的机器越来越像人,而人发展的越来越像机器。 党的统治依赖于完全听话 忠心耿耿 乏味无趣的人。。他们需要的只是初级的爱国主义感情。。他们只专注于细节的不如意之事,从来看不到还有更大的罪恶。。看不到相关的事实,就像蚂蚁,只看到小的,看不到大的…… 正统就是不去想,无意识。

  他之所以感到自由,是因为他再也不会意识到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矛盾。奴役即自由。

  常识成了邪说,可怕得不是他们会因为你有另外的想法而杀了你,而是他们有可能是对的。。

  除了头颅之内的几立方厘米,一切都不属于你自己。。甚至可能这几立方厘米也。。

  用语言窄化思想,让思想罪不能再犯。

  需要一些年代久远的记忆,让人记着以前并非如此,才会觉得这些不可忍受。

  如果有希望,它就在群众身上。除非他们觉醒,否则永远不会反抗,但除非他们反抗,否则不会觉醒。惰性力量。群众仍保持有人性,内心没有硬化,一直怀着朴素的感情。

  自由就是说二加二的自由。。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对艰苦生活和克己奉公的极力鼓吹只是为了掩盖罪恶的假象而已。

  “我要做个女人,而不是党员同志”

  炸弹可能是政府自己放的,只为了让人们继续生活在恐惧中。。

  党强加于人的世界观在无法理解它的人们那里最容易被接受,因为他们从未全面理解对他们犯下的是何等滔天大罪。也因为对天下大事关心不够,没注意到正在发生什么事。靠着缺乏理解力,他们仍然保持清醒,只是轻信一切。

  个人之间的忠诚。。一个完全徒劳的动作、一个拥抱、一滴眼泪。。都具有自身的价值。

  如果你能觉得保持人性是值得的,即使那也不能带来任何结果,你就已经打败了他们。

  “战争即和平”:处理剩余消费品成了工业社会潜在问题。。等级社会只有建立在贫穷和无知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物品让广大人民保持贫穷状态。不去分配。。只能通过不断的战争。。当战争变成连绵不断时也不再是危险的了,是由统治集团向自己的国民发动的。。。否则人们会过于聪明。。让即使享有特权的团体也在困苦的边缘徘徊,增加小小特权的重要性。。不同集团之间差别更为明显。。

  党有两个目标,一是征服全世界,二是一劳永逸地消灭独立思考的可能性。

  64%

  《1984》读后感(四):极权主义与人性

  这是一本很适合阅读但很不适合评论的书。“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奥威尔在1949年就为我们夸张地描绘了一个可笑的极权社会。统治阶级和基层爪牙象机器,用双重思想控制自己的理智,普罗大众象动物,被允许保留动物的本能但是不需要思维只需要盲从。历史被随意篡改,真理随需要被决定,以至于连语言中也不再需要过去时态,因为关于过去的记录和记忆只由此刻的需要决定。觉得可笑是因为这荒缪到无法理解,所以让人感觉这闹剧永远不会出现。 但是当读到《寡头极权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时,深刻的剖析让人的感受从可笑变成了可怕,可怕是因为感到这闹剧真的有可能发生。奥威尔是暗夜里一个孤独的敲钟人。 不管是机器还是动物,这个社会中不允许留存人性。人性是脆弱不完美的,但是正因为此人性真实美好。极端的手段可以侮辱践踏扭曲人性,过去可以被忽视篡改抹去,但是改变不了在过去某个时刻美好的人性曾经自由的存在过。

  《1984》读后感(五):《1984》读后感

  看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时刻不感到压抑,每每想到思想控制都觉得寒冷彻骨,当你明知道要反抗的时候却不能找到一个适合的词语去表达自我的愤怒,其实和一个哑巴无异,愤怒能引起生理反应却没有语言发泄的途径,不能以语言去反抗,说了也等于没说,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带有反抗色彩的词语供你表述,肢体语言最终也都成为一种徒劳,没人知道你为何愤怒,也无法引起共鸣,真正的绝望真正的寒冷彻骨。

  在1984中看到了过去甚至现在中国的影子,但我相信1984写的不仅仅是某些国家的影子,而是对全世界发出的一个警醒,大概1984里面有数不清的国家的影子,例如美国过去被揭露的“菱镜计划”不正是那个无处不在的“电屏”和“思想警察”吗?但区别在于如果不是斯诺登的揭露,身处监控下的人们根本不能得知原来自己正身处一个“裸身”的境况,身上的衣服已经被人一件又一件的剥下。

  其中说到的,不平等是文明的代价,阶级具有流动性,甚是认同。“平等”只能是一句又一句的口号,响彻及贯穿多个世纪,然而并不会有成为现实的一天,但如果就阶级具有流动性而言,或许还可以说阶级之间是平等的,就像一个三个人的团体,今天甲掌握话语权,明天乙掌握话语权,后天丙掌握话语权,如此的循环,话语权是一个中性的存在,不特别垂青于谁。当然,要话语权以甲乙丙甲乙丙的顺序不断循环,还要甲乙丙自觉遵守规则。在现实生活中,阶级的循环,市场调节、资源分配等综合因素就是推动循环的动力,只要各阶级的人自觉服从综合因素的推动,阶级的平等就是可能的,但就个体而言,当然不会是平等的。

  最后,其实即使是在1984描写的那种极端情况下,我认为至少有一点还是值得庆幸的,即,就算自身的思想已经完全被控制以及异化,我们身体的本能反应还是诚实的,被打时会痛,没有食物会饿,痛就是痛,饿就是饿,本能反应不能被欺骗,所以即使是在那么压抑的情况之下,我仍然看到了一点人性之光,那就是,真理的存在是不能被抹杀的,即使它被人为扭曲成另外一个样,即使它被人们称之为“真理”,然而假冒的就是假冒的,永远不能成之为真,真理仍然存在着,只等被蒙骗的人们重新发现。

  《1984》读后感(六):细思极恐的预言

  一部大名鼎鼎的曾经的“禁书”,如今“轰轰烈烈”的成了20世纪的经典英文小说。我觉得算是人文力量的终极体现了。

  奥威尔本人,是个被资产阶级社会厌恶的共产主义阵营的叛徒。他的作品语言被称为“奥威尔式”,本身就很有政治煽动性。比如这句经典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在《1984》的世界里,描绘了不久将来的一个令人窒息的阴森恐怖的极权社会。人民不享有任何人权,被洗脑,被思想警察和电屏时刻监视,不被允许拥有任何隐私,必须对党和领袖绝对的忠诚。性是原罪,这种原始欲望会催生出爱和责任,会滋生出勇气和更多的渴望,也是被禁止的。婚姻与性交存在的唯一目的是给党繁衍出忠诚的下一代。人民时刻在“老大哥”的监视下,党绝对正确,党对于过去的时间里曾经讲错或者认错的任何人和事,都由真理部负责“蒸发”掉,回收、替换、篡改文件资料,换句话说,历史由党创造。根本不存在的战争时刻“发生”着,因为这是消耗人民积极性和革命热情的最好途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品分了三部。一直对党不够“忠诚”的温斯顿的真理部生涯,温斯顿与茱莉亚相识相爱到被抓,俩个人被关到仁爱部分别受刑并被洗脑成功最终出卖了对方。

  故事情节可以说是荒诞不经的,这样一个极权社会存在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至少说,这样一个极权社会的组建过程就是很不科学的。我们可以对此放心,人权在很多地方可以被亵渎,被压制,但是整个人类的人权是不可能被完全克制的。

  据说这本小说最初是被认为用来讽刺和抨击前苏联的共产主义,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于这个作品的后挫力吓到了。“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读过这篇小说的普通民众,纷纷开始反思自己身处的社会与政府,人人似乎都擦亮了双眼,有意识的审视起这个世界来。一度的,这样的“恐怖”导致了作品被禁。

  禁书解禁便可视为人类全体意识的觉醒,人文力量的体现。然而叫人细思极恐的是,人们读这样一部讽喻意识极为强烈的政治小说,是极其容易被带入到故事中去的,然后就会开始思考自己的世界。对,没错,我就是指的当下我所处的这个世界。

  首先,无论作为党员或是普通民众,我是无法认同“老大哥”和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做映射的。纯粹拿小说中的“英社”和我党,拿“新话”和“普及简体字”做对比也是无聊而且幼稚的。小说起到的更多的是警醒的作用,让读者意识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怎样恐怖的一件事情。但也不是说这部小说对我们国家与社会的当下就毫无关系,小说中提到的“中彩票大奖”的梗,“老大哥血统继承”的梗。我们得知道,这是一部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书,言多必失,只能说细思极恐。

  有些东西我们是可以预见的,有些我们并不能。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对自己的政府保有信心,并对人类的良知保有警觉。

  《1984》读后感(七):谁对我们的记忆负责?

  记忆是个可怕的东西,因为它始终携带一大堆形影跟随着你。拥有它,你会感觉到生命很阔气,有了根本的厚实,但有时你也会为之感到累赘,因为记忆也是命运的羁绊,作弄着你的喜乐,有时还使你做噩梦。可是没有它,你则每天张大嘴巴惊愕地看着你周围的一切,感觉自己老朽了。

  为把记忆下载和使用的人的初衷是那么美好啊。他们发明创造各种记忆工具,如言语文字使我们的历史有了交流互动的可能;然后是各种载体如纸张、绘画工具、相机、摄像机和电脑等,使得记忆有了延续和它的实体得到完整体现与贮存的可能。但正如硬币的两面性,这些载体工具也会成为我们生存的羁绊,沦为少数人统治多数的施暴工具,因为它们更方便暴君进行思想统治,吞噬个人私权。

  问题是记忆属于生命的私权吗?个人可自由地增减删改容器里内容吗?我总感觉有东西左右我们的私权使用。首先,我会想到时间。是的,时间是一个双面魔手,它在没收旧的记忆(也许帮你贮存起来)同时又发给你新的内容。但我还觉得事情远不止如此简单,因为还有人利用公权主宰或剥夺或过滤你的记忆私权。

  奥威尔在《一九八四》所描写的欧亚国,统治者通过使用强力的国家机器掌管国人记忆的过去,控制他们记忆的未来,以延续党的统治生命。真理部便是负责管理记忆部分的机构,他们所做的是删掉或篡改欧亚国之前的历史记录,以及不停修改老大国的错误言论,又通过制造各种运动来灌输老大哥的记忆,利用思想警察和电幕监视国人的记忆状态,把他们设计的记忆内容复制给国民,并强制使它们生存在脑海里。造成一个对过去失忆,对现在自我遗忘和自我麻醉,在假象中集体狂欢的畸形社会。如核心党所倡的口号“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他们以为操控人记忆,就可以控制人的思想和行动了,这恐怖的阴谋似乎很难得逞,因为记忆是人最内心的私权,仅凭这一点,人便会对一切记忆的背叛和洗盘。

  书中的温斯顿有意识地对他所复制的记忆去怀疑和反叛,并试图拼凑自己的记忆版图,但他先把死神拼凑出来了,因为他已触破核心党的幻想。在事情暴露后,他遭到严刑拷打,为了避免痛苦折磨,他再次背叛自己的思想,接受奥勃良所代表核心党的“二加二等于五”式洗脑。反正难逃一死,背叛自己减少些痛苦,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奥勃良所说,要死没那么容易,必须先洗脑。老大哥代表着绝对权威,谁也不能战胜他,即使是个人阴暗的内心。“思想犯”只有绝对地复制老大哥的记忆,不许有其它半点自己的,接受“绝对合理”的死去,才能走出恐怖的101室。可悲哀的是温斯顿背叛的不只是自己,还有他的情人和他认为谁也夺不走的爱情。老大哥未战胜他之前,他先输给了自私,滑稽的是这种自私又是击破核心党幻想的最致命武器。

  好在,那只是小说,可联想到生活中,发现那又不只是小说了。因为我们的记忆私权不断被破坏被挤兑;因为没有人认真对待我们的记忆,相反的是我们的记忆被恶劣地蹂躏。

  沧海桑田固然难免,但总有其变化的脉络。而记忆体系被任意扭曲,制造出种种记忆禁区和断层,一个集体失忆时代便出现了。三十年来,我们许多美好的记忆都被这样的推土机推掉,挖土机掏空了。一个栋栋建筑物,被瞬间毁灭又迅速构建出另一个怪物来,我们再也难以复原了。一个城市的历史被摧毁,又迅速组合出一个新怪胎来,这个怪胎的记忆又被好多个城市复制去了。一个公园用水泥复制了木凳、大理石、小山的外形。记忆的实用主义大行其道,而其它的只有蹲博物馆或者干脆就被遗弃了。

  谁对我们的记忆负责?公民注定要被主宰,并按照被设计的蓝图去记忆,去思考,去作为!于是有人像温斯顿式的去反抗,但在沉默大多数的状况下,一个人是那么的单薄啊。于是这种反抗力打半折,一方面不得默认被设计的记忆,另一方面又不停排挤这种记忆的植入,于是人格被分裂了,双重思想出现了。我们表面对所有规则保持沉默,内心又本能去藐视它,挑战它。全因没有人对我们的记忆负责,而自己得学会像蚕一样一点点吞噬别人塞给你的和吐出自己的。

  《1984》读后感(八):极权极刑下的意识流

  在极权世界里,说出真相的人便成了公敌。人们的思想,被迫被人为地清洗和复制,直到被所灌输的不产生一点怀疑。就作品本身来说,不考量其历史背景,是一部极恐怖的小说。主人公温斯顿看似始终处于模糊的意识中,从来没有一种清醒的认识,他不清楚自己的身世,不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脑子里是碎片化的对母亲、妹妹、妻子的残缺的印象,甚至不能说印象。

  他身边的这些亲人去哪了,至故事结尾,也未曾有圆满的答复。笔者不妨妄加揣测,也许是作家为了衬托极权主义的可怖,让他的家人像所有蒸发掉的人那样蒸发掉,也或许是作家的仁慈,笔下留情,未展现出他家人受的苦难。

  家人、亲人,在小说中不是一个温暖的词汇,那是一个随时可以揭发你,陷你于比死亡更可怕的境地的可怕人物。帕森斯就是被小女儿揭发而进到“监狱”(被小说模糊地指定为仁爱部)的,直到这种境地却仍然奴性不改,在恐惧中认为女儿是对的。然而在内心深处的那种反抗意识使他在睡梦中说出了反抗老大哥的话,这是怎样一种感情,或许用感情一词并不确切,是忠实还是背叛,或者说又怕又很,其实是一种愚昧和悲哀。

  温斯顿对老大哥和极权也是又怕又恨,但有区别于帕森斯,他怕的是极刑和肉体的那种折磨。戈斯坦因的书让他思想上受到了启蒙。然而和茱莉娅的爱情让他了解到了性爱绝非是一种义务。在遇到茱莉娅之前,温斯顿仿佛活在自己的日记里,看着似懂非懂的文字,猜测着电频里发出的声音。当那种偷吃禁果的感觉袭来,他仿佛明白了那不是他以前的妻子所能带给他的,这相似而又完全不同的感觉,或者说感觉这个词也不确切。

  奥布兰的身份仿佛是一个间谍,他诱导温斯顿和茱莉娅信奉伊曼纽尔·戈斯坦因,并且加入兄弟会,反对老大哥。显然温斯顿不是因和茱莉娅私通而进入极刑之地的,这只不过是个由头,有时候甚至怀疑茱莉娅本身就是一个陷阱,老大哥的追从者诱导假想敌的一个陷阱,但这个陷阱本身的爱却又是那样炽烈,也许极权主义不存在敌人,而自身却存在深度恐惧,它诱导人们读“反书”,并消灭他们头脑中的那些意识萌芽。

  他们篡改历史,改写文字,试图让一切以他们的意识为转移。但是人类本能的反抗正如温斯顿的抗争也是有一定的坚持力的,但极权意识并没有丝毫的害怕,因为他们谙熟人性的弱点,老鼠,最终打到了温斯顿——他的最终底线:背叛了茱莉娅。然而茱莉娅也早就背叛了他,而其中的细节,书中并未有详细的解释,我的解释是从她勾搭那刻开始。

  让温斯顿最终屈服的是老鼠——这种肮脏污秽之物,甚至是偷窃的贼辈,在常人看来比起那深入骨髓的极刑,确实毫无杀伤力,这或许是一种隐喻——隐喻人内心难以捕捉的懦弱、自私和畏惧。

  温斯顿最终死于他思想上的彻底屈服——思想没了,人才真的是亡了,果真是一种可怕的极权手段,果真是一种深刻的暗喻。

  《1984》读后感(九):愿这种世界永不到来

  末日是什么样子?人类的毁灭吗,像好莱坞大片那样洪水蔓延,灾难频发?还是外星人袭击,变种的崛起?所能想象的场景如此之多,但1984里"党权"统治下的世界,是别开生面的禁锢。

  比起死亡来,更让人心惊。比起失败来,更让人无奈。

  黑白颠倒,混乱不堪,我这样的概括。可是在我们作者的笔下,它又不是这样的简单。秩序,它很完全。类似于红卫兵一样的游击队,仁爱部的尽忠职守,对老大哥的极端崇拜信奉……我们眼里的自由是束缚奴役,我们的知识是罪恶,我们要求的和平是可笑的。翻天覆地的规则,要想生存,就是沉默,不然就是迎合最大声的暴动。

  过去再也不是过去,你的昨天不再是定格,反正篡改权在统治者的手里。老大哥所说的黑不是黑,白不是白,过去将来,他永远是权威。

  未来不在你掌控,过去不是你能铭记,你问现在?那是夹着尾巴求生存的悲剧,巧克力没有,杜松子酒也不够,永远不够的物资,只有不完的战争,虽然连盟友都搞不清。民众?最好是愚钝的,清明不是你该拥有的,自由?那是奴役。无知?那才是力量。电子屏下,被监视的生活,无所遁形。

  进化,进化,会通往这样的一个世界吗?

  作者留给我们这样的一个难缠的问题,人类是否可以这样转变,变得忘记自由的渴望,尊严,完整的性爱——也就是说,人类是否可以忘记他是一个人?反过来的质问就是,人类本性是否有一种推动力,可以对违背这些人类基本需求的事做出反应,然后通过努力去将这个野蛮无人性的社会变成一个有人性的社会?

  很显然,主人公温斯顿并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光明。唯一的人性最后葬送给了一颗子弹,他心里怀着对老大哥的热爱,也就是对这种惨无人道统治的屈服,永远的死去。温斯顿的死去,是彻底的黑暗。他和茱莉亚最后爱情的崩塌,和曾经幻想中兄弟会的救赎者奥布兰撕裂,希望没有了,人性没有了。但这就是答案吗?

  我想起鲁迅先生讲的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中国人的",我也是不愿意拿最大的悲观去概括人的。总会有人性的闪光,在那一片黑暗里崛起。为了自由,为了民主,为了和平,为了生活而不是生存,站起来!兄弟会不是假的,它应该存在于每一个人心里,质疑的声音永远不该被压迫。

  书中有一句话,世界上存在着真理和非真理,如果你坚守的是真理,即使要跟整个世界对抗,你也不会是疯的。屈服,是对真理才有价值。正片黑暗下来的时候,温斯顿是不是孤军奋战?我不知道。我只是希望,如果真的面对这样的人性丧失的世界,会有更多的人心存反抗,轻不言弃。

  最后书里还有一句警示,人类有两种选择,自由和幸福,对大多数人而言,选择幸福比较好。我在想,如果幸福是温饱存活,一步步降低标准,那么尽管我是个很懒的人,我还是愿意选择自由。哪怕可能为之会付出很多。

  但这种世界,祈愿它永不到来。

  《1984》读后感(十):从2016回望1984

  十年来这本书不断出现在我的to do list上,一直没能付诸行动。今年跨年之际捧起来,一气读完,相恨见晚。

  接触到这本书是十年前在雅礼课上,第一次看到“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这句话。当时说是在上课,其实就是和美国最优秀又对中国文化最感兴趣的同龄人交流,我们一起探讨阅读《喜福会》,调侃wormhole,分析《黄石的孩子》为什么拍得那么失败。那时候没有很强烈的主观意识,好多探讨都流于形式主义的逻辑辩论。但是,好多概念得以在当时不经意地种下来,待日后慢慢发芽。反乌托邦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讨论这种问题,已经不是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而是自己的切身感受。这也是为什么我对作者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在我看来,一个天才作家,不光能写出你的想法,还能把它写得更深更广更明晰。

  奥威尔笔下的1984,是个人性泯灭,极权主义国家三分天下的时代。热核威慑已成事实(尽管在小说发表的1949年这一格局尚未完全达成),三国边境模糊但绝不僭越。监视和思想控制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而仇恨大会更是每天必做的思想体操。奥威尔凭借他超人的洞察力,一下子识破了极权主义的本质:双重思想,权力即一切,resistance is futile。

  双重思想:

  埃里希•弗罗姆在代译序里用一个极其贴切的例子一下子就把它解释清楚了:如果你是A公司的员工,你必须宣称A公司的产品优于所有同类产品,不管它是否是真相。但如果你跳槽进入B公司,你又会马上改口说B公司的产品优于所有同类产品,完全忘掉自己所有关于A的判断,此时B公司的产品最优就是你内心的真理。

  这个道理细思极恐。因为这说明,在工业化的社会机器下,根本不用党强加给我们什么,我们自己就能给自己配置一套双重思想。

  权力即一切:

  这个大白话的事实,我知道但一直不愿意直视。当看到书里的执政党明目张胆地说,我们的目的有且只有千秋万代掌握权力时,就像突然撞见一个路人向你裸露生殖器一样,心里还是冷不丁抽了一下。你说这是知识分子的天真也好,或者理想主义者的白日梦也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从来都是把普罗众生的福祉放在执政基础第一位的。就算官老爷蝇营狗苟之时,明着是说苍生,实际是讲私利,但说到底遮羞布还是要挂的。

  但是当一个极权主义稳稳地坐大了,就连会这一点都懒得去掩饰。他们维稳的方式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降低人民生活标准,让他们无暇顾及这种事;第二个,培养仇恨情绪,把矛盾转向假想敌。

  作为一个天朝子民,眼看着这些年来人们放弃追求精神生活,女的只关心给脸上来几针,男的只关心用APP能约几炮。第一个成功get!而仇恨教育是如此根深蒂固,每天不骂两句日本鬼子,不播几集抗日神剧,今天就好像没过踏实。第二个成功get!

  当然了,最深刻的领悟无外乎:上中下三个等级一直存在,不管何朝何代,上层都想保住自己的地位,中层都想取代上层,下层只要人人平等。(而按照我的经济实力和思想状态,明显还处在下层人民的队伍里)。

  而后现代的社会上层,不缺吃不缺穿,奢靡的生活根本无法让他们深陷其中,他们醉心的是纯粹的权力,因此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清醒的认识,对镇压反抗也更有决心。而当这个上层以党的名义团聚在一起,放弃世袭,只选择最符合集团利益的,最坚定的执政者,它就能牢牢地掌控权力。突然之间,我特别开心地觉得,“窝里斗”真是一种好品质。

  Resistance is futile:

  那么权力虽然握牢了,总有些不安分的小火苗。怎么才能一举铲除呢。那就要用到我们ST里面的Borg的生存哲学,Resistance is futile。书里品种繁多的镇压手段里,我们看到的有:伪造历史(说到底,历史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史料可以无视也可以销毁);电屏视奸和广播音奸;创造新语(newspeak),把多余的和政治不正确的词语抹杀,让你连反叛思想都“想不到”;杀死科技,杀死文学,杀死爱情,杀死性欲。当然这些只能摆平最单纯的一帮人,对于顽固的反抗者,党国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困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让你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最后再用深植于恐惧心理学的“一O一房间”彻底摧垮你的意志。至此,你的人性要是还不湮灭,你也会心灰意冷,卑微像尘埃,被整个社会抛弃,并在他人冷漠无视的中维持机体的存在,但在事实上你已经死了。

  这就是小说在结尾处得出的结论。我没有觉得恐惧或是绝望,反倒有些开心地回到现实,庆幸这样的时代并没有到来。对我而言,1984就像帝都的雾霾,风来了就吹散了,但它没有根除只是稀薄了。但AQI没有爆表,终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不是吗?

  题外话:

  在2016年跨年之际,翻开这本书,马上进入欲罢不能的状态。在千岛湖度假的期间,离开已经沦陷为商业战场的渔乐岛,返回游船,趁没开船之前登上VIP才有权享受的甲板,躺在躺椅上,带上鸭舌帽和墨镜,翻开kindle,顿时产生一种幻觉,好像这船是我家的游艇,这岛是我家的私产,这阳光这碧水、这一刻身边的一切都是我的。那种感觉真是棒极了!

  另外,在大千世界茫茫学海中,我掉了无数头发拿了两个文凭,一个是历史学,一个是语言学,嘿嘿,感觉自己就像只老鼠偷到了香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