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要学听,女人要学说
▲
总有女朋友会找我来吐槽,这恋爱和他谈不下去了,他怎么就那么直男,那么大男人主义,一点都不知道为我考虑呢?
还有结婚的女朋友会说,他就只知道做甩手掌柜,回家鞋子一脱、衣服一换,就躺沙发上看电视,他怎么就那么不体贴呢!
女生把情绪憋在自己这里,感觉很委屈,而男方也感觉女方莫名其妙,愈发不想理。
造成这样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男女双方沟通存在了问题。好好沟通可不是简单地把话说利索了就好。
01
男女之间的沟通问题,可说是贯穻于交往的整个过程,在一开始“爱”的蒙蔽下,问题不会显山露水,而经年累月,男女两性本身的差异就将此隐患上升到“障碍”的高度。
女:“你怎么老是不给我打电话?”
男:“我怎么没有打?前天不是还打了?”
女:“你就是没有打!”
“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我。”
“你根本就不爱我!”
男:…………..
虽说男女两性的差异真的数都数不完,不过在这篇文章里的观点基于这一点:男人怕被批评,女人怕被忽略。
这是男女之间的天然差异,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而在两性沟通中却由于这一点可以引发摩擦、冲突甚至分手。
对照上面的这个对话,
如果作为男人,可以在对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认真的去倾听她话里的真正需要,可能就没有之后的唇舌之争;
而作为女人,如果一开始就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用绝对词来声讨她的男人,那男人也不会有本能的反抗反应。
所以说男女之间出了什么问题,真的是互相抬轿子,每个人都需要对“问题”承担自己该有的责任。
基于以上的差异,要学好两性沟通,避免火星撞地球的暴力冲突,男女要学习的着重点会有所不同。
02
男人不懂倾听,女人不懂表达。
不知各位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如果你是一位女下属,你在跟你的男上司抱怨工作时,如果他特别认真的倾听你的讲话,并且每次都不断的鼓励你继续表达,从不打断,甚至有时能把你想说但说不出来的话都能表达出来时,你会不会觉得跟着这样“懂”你的老板太值了?
如果这位男上司工作投入的忘了时间,收到了他妻子的来电说:“老公,我把饭烧好了,在家里等你回家,现在离你平时回家的时间已经超出了一小时,我感觉有点着急,你能告诉我你的具体的回家吃饭时间好吗?”那能想像,这个男上司收拾了东西,马上秒速离开办公室。
男人是目标和问题解决型的,如果他的女人能在沟通中不带有任何批评的把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表达出来,她的男人就会迅速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这份需要,那女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女人是状态和感受型的,如果能真实的找到自己的感受,并想明白自己的需要是什么,只要将其表达出来,那问题就都能解决。
我们现在的问题往往是,男人不懂倾听,女人不懂表达。
我们每天每时都在对别人进行评判:
老公不按时回家,那他就是个不顾家的人!
老板又按排给我一个我不愿意做的事,那他就是个不懂体恤下属的人!
我们还天天对自己评判:我如果达不到自己的期待,那我就是个Loser!
我们在经年累月中学会了评判,所以才没有耐心去倾听别人的声音。
男人在女人还未开口但她脸上已有愠色时,就内心升起了一个评判:“她又开始给我使脸色,太不体谅我了。”
这个评判发生在倾听之前,那女人什么声音男人也听不到。但如果能耐着性子放下评判先去倾听到女人的内在声音,那个声音只是在说:“我很想你,想得到你更多的关注。”
我们会发现,之前的那个评判就不成立了。
03
请你告诉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要
那是什么阻止了我们能自如的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在心理咨询或者授课中,我会无数次的问对方“请你告诉我当时的感受是什么”,而大多数人都觉得去寻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异乎寻常的难。
之前与一位业内的老师一起筹备给大龄青年脱单的课程,我们决定在第一课时,就要求大家开始练习学习寻找感受和需要,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惨,十个人里能准确的回馈出自己感受的少之又少,而能表达出自己需要的几乎为零。
我们在成长的几十年里,一直在学习如何有“想法”,演绎到极致就是学习如何去“评判”,没有人告诉我们需要把我们本有的“感受”保存住,甚至我们会以“表达感受”为耻,因为我们从小未被父母允许表达。
长大后,我们学会了用想法甚至评判代替感受:我觉得你不爱我,我觉得你不在乎我,你是个混蛋,我是个没用的人。
如果耐着性子,在想法和感受前先去触摸并且客观的描述感受:我没有收到你的电话,我很担心;如果再继续的探求下还能进一步发现自己的需要就更好:我的这份担心让我需要你能经常与我保持各种形式的沟通,你能每天给我打个电话好吗?
女人能这样表达出来,男人自然能听得到;而男人如果能准确的把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反馈出来,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懂她”就可以排除一切的生活难题。
最要命的是,女人自以为是的去贤惠体贴,压抑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一切以男人为中心,而男人天性只关注与目标相关的事物,又忽视了女人内在的感受和需要。
平时的不沟通,在男人看来眼前的一切是理所当然,在女人看来是受尽了委屈。
女人天然的发散式认知模式让她更关注别人的感受和需要,而男人却没有这个功能。
经年累月,就能看到一个女人在恋爱和婚姻中一边牺牲,一边埋怨男人。一直被压抑的感受和需要,还被女人错误的理解为坚强和独立。
于是,随着女人付出越多得到越少时,她便强化了要坚强和独立的模式,甚至会丧失掉最初吸引男人的女性特质。
而可怜的男人,从未关注到女人的这些变化,在他眼里,自己的女人从最初的温柔乖巧变成了今日开口即指责的女汉子。
到底是谁成就了谁?谁又应该为这样的结果来买单?
历史好文荐读
7月分手季?爱,为什么总是过不了最初的三个月?
孩子,只不过是你婚姻问题的替罪羊
为什么你宁愿看A片,也不愿意交个男友去啪啪?
想看更多文章?
解惑
婚恋心理咨询
&
心理占星咨询
点击直接跳转
我不煲鸡汤
我只提供灵魂的解药
关注本号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周丽瑗老师的婚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