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际关系不好,可能就源于自己习惯性的说话方式
到一家公司做培训,中午在餐厅碰到一个人,很真诚,很直率,自知人际关系不太理想,知道我是讲沟通课程的老师,就对我说:
“你现在就给我讲讲怎么跟别人说话好。”
他接着对我说道。
“下午还要讲课,中午让房老师休息一会,以后再找时间和老师交流吧。”
陪同我的小李对他说。
“好吧。”
“他只要说话,语气总是特别硬,只要不顺着他说话,就和人辩论,大家都不愿意和他说话。”
小李对我说。
小李说的情况,我真领教到了。他对我这样一个陌生人说话都一直用命令的语气,何况熟悉的人呢?
其实,在日常沟通中,要多用商量的口吻,不要用命令的语气。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商量非常重要。商量能够让人感觉到受尊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指出,受尊重的需要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无法获得满足,人就会产生沮丧、失落等负面情绪。
你与别人沟通总是用商量的语气,别人也会愿意与你交流。如果你用命令的语气,沟通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比如你让别人帮你拿快递,把“帮我把快递拿了”换成“你能帮我拿下快递吗?”。
商量也是征求对方意见的过程,谁都不喜欢被命令,被安排,可以多用“好吗”“可以吗”。
(声明:文中广告由腾讯配发,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但您如果点击浏览,会带给本公众号一毛多钱的收益)
记得之前有人给我留言说,自己特别喜欢和别人争辩,每次跟别人聊天都不愉快。人与人的沟通不是辩论赛,我特别建议去看一本书《请理解我》。
书中提到,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根本没有理由去改变任何人,因为人与人存在差异的这一事实也许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好处。有时候,我们试图重塑他人的做法也许真的能让他们发生改变,可是这种改变是恶性的扭曲,不是良性的转变。
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真的不是高明的做法,当然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你不认同别人的看法时,切记先肯定对方,说白了就是把所有的“不对”改为“对”。你可以这样说,“对,您的想法很好,我个人认为……”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想法不同再正常不过,毕竟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不同。意见不同时,没必要争辩,你赢了道理,却输了感情,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