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富养孩子的最高境界:共情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富养孩子的最高境界:共情

2018-10-17 08:45:10 作者:点击蓝字关注? 阅读:载入中…

富养孩子的最高境界:共情

  点击上方“有书”,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

  带你读完52本好书

  2000万阅读爱好者关注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文 | 特豆· 主播 | 依米

  一部一经上映便收获好评无数的日剧青春励志电影《垫底辣妹》,让很多人对片中一位平凡却又通情达理女性圈了粉。

  她便是影片叛逆乖张少年沙耶加的母亲妈妈

  在电影里沙耶加是一个学习成绩非常糟糕学生,在去了补习班很长一段时间后,成绩依然没有太大进步。

  面对老师同学包括自己亲和弟弟冷嘲热讽,想到自己考大学的无望,沙耶加彻底崩溃。

  她发了疯般地跑出课堂,在大雨中肆意而绝望地痛哭,看着如此狼狈痛苦女儿,明妈妈没有一句责骂,而是把女儿拥入怀中

  温柔地对她说:如果觉得太累了放弃没关系哦,你已经很努力了嘛。

  学业上的落后,让沙耶加曾一度想放弃,对此老师也表示无可奈何

  而明妈妈却从未想过去放弃和苛责,面对老师的质疑时依然坚定无比地回应

  我想让孩子们能做他们喜欢的事,不管周围的人怎么说,就算与全世界为敌,我也一定会在她身边。

  就是明妈妈这种无限尊重理解包容教育,让沙耶加能毫无阻力负担地奋力向前逆袭。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共情,简言之就是一方对另一方内心世界的理解和体验

  这种共情心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尤为重要要求父母首先做到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情绪行为,然后才能更好地去疏导和帮助孩子建立正确良好心理认知

  而明妈妈们就是如此从来都不会因为孩子的某些负面情绪或行为而粗暴干涉或制止,而是一直站在理解孩子为什么会痛苦?如何才能让孩子更快乐角度进行安抚、交流和正向引导

  不得不说,明妈妈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上是一个共情力极高的母亲。

  共情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第一步。

  这世界多的是爱孩子的父母,少的是理解孩子的父母。 

  身心治疗大师许添盛曾为一个23岁的男生做过心理辅导

  这位男生从名校毕业,有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本可以过得非常体面

  但是,他却选择了终日酗酒,他不肯上班,结婚后不理太太,有了孩子后也不管孩子,除了喝酒,什么都不做。

  每次治疗都要喝了几瓶酒才去,他在治疗时向医生倾诉一生都在被母亲包办,高考志愿,上哪所大学,报什么科全是由他母亲决定,他母亲从未问过他意见,也不在乎他是否喜欢或愿意,从来不尊重他,信任他。

  所以他很恨自己的母亲,企图用摧毁自己的方式报复她,让她后悔决定自己的人生

  而她的母亲也很痛苦,她甚至无法理解:她觉得她这么爱孩子,给他很多的钱,给他最好的东西,让他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为什么他要浪费生命,为什么他会恨她?

  蒙台梭利认为,让孩子服从成人意志,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耻错误

  这位母亲包办了孩子的一生,也毁了他的一生。在教育孩子上,从一开始就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步骤: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愿

  长此以往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给的不是我想要的,让我做的是我不喜欢的。

  而对于母亲的痛苦来说: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前你不问,以后自然也不会懂。

  罗杰斯认为,做自己很重要。如果我们的生命体验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美好,我们都会感觉不舒服

  而从小被压抑天性,不被尊重理解的孩子完全没有自我,即便再优秀也会在心里住着一颗受伤的心灵

  罗静说:懂得共情的父母,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

  而不懂共情的父母缺乏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和接纳,却不知尊重和接纳才是真正教育的开始。

  父母的共情能力决定家庭关系是否和谐

  北京曾有一位记者采访一位高中生记录下了这样的肺腑之言

  从我记事起,我的爸爸妈妈就不断地拿别人和我比,尤其在每次开完家长会后,比完了还要对我来一场批评教育。

  他们既然认为别人家的孩子好,就去找他们来当儿子好了。

  再说,我不是不想变得优秀些,我也在努力,可我的改变他们为什么都看不到呢?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能理解我呢?

  他们自己在升职遇挫、工作不顺时都会进行自我安慰,我也希望他们能明白我心里的想法:不要拿我跟别人的孩子比来比去。

  一席话赤裸地道尽了父母与子女在教育问题上的鸿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自己都深恶痛绝攀比,孩子却被逼着去坦然接受。

  威廉·哥德法勃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

  所谓的平等便是要求父母学会和孩子共情,与孩子同步,因为理解才是关爱的前提

  从心理角度上来看,父母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也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如此一来,孩子可能产生很多负面情绪,久而久之,亲子关系在越来越缺乏理解的天平上失衡。

  父母对孩子投之以怨,孩子对父母则抱之以恨。

  家长懂得共情,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更轻松完美成长。 

  著名纽约华裔设计师吴季刚从小就喜欢玩漂亮女生玩具,尤其是芭比娃娃

  作为一个男生他的这种在常人看来非常怪异的行为招致了老师和同学的不理解甚至嘲笑,让他一度狂躁和痛苦不已。

  然而他的母亲陈美云并没有武断地去否定和责骂他,而是通过细心观察了解沟通后,认识到孩子对芭比娃娃这么钟爱的理由是因为喜欢它身上穿的那些漂亮的衣服

  在认识到孩子对衣饰方面的这种独特审美兴趣后,还特意送他去美国学时装设计,并且鼓励他不要畏惧别人的眼光

  后来吴季刚成了世界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在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上,连奥巴马夫人穿的衣服都由他亲自设计。

  对于他今天的成就,他坦然要全得益于母亲的“纵容”和理解。

  他说:母亲比我都还了解我,她陪我度过苦苦挣扎、寻找认同的少年时代,她一早洞悉:儿子是个不同小孩

  如今这位智慧的母亲亦被受邀于各地传授和分享她的育儿之道。

  陈美云在谈及自己的育儿经验时,说最让她感动的是儿子吴季刚对她的一句感恩告白谢谢你,妈妈,可以让我做自己。

  一语道破成功的教育真谛:陈美云在吴季刚人生成长的道路上一直在尊重接纳他的独特性,让他做自己喜爱并擅长的事。

  池田大作说每一个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绝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构成社会组成部分之一,这一个人格必须用充沛的爱来培养

  所以父母要做的便是用共情心去接纳和发掘孩子那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因为,有共情的爱,才能帮助孩子更完美自在地成长!

  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却不是每一对父母都能懂孩子。

  孰不知只有先懂得孩子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爱孩子;而要懂得孩子,首先要学会共情。

  所以唯有共情,才是打开正确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

  背景音乐 | 《放心去飞》-小虎队

  记 得 拉 至 文 末 为 有 书 君 点 赞 哦 !

有书君说 

  太累了,就给孩子适当放松放松。

  比如,周末带孩子去郊外野餐;

  孩子学习累了给他一杯温热牛奶

  每天睡前给孩子听听有趣故事......

  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有书少年为孩子们开通了免费听睡前故事通道——

  ?

  长按识别下方*关注“有书少年学苑”

  立即*儿童故事

  作者:特豆,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

  主播:依米,有书签约主播。电台主持人声音工作者。新浪微博@听依米 ,微信公众号:听依米(),每晚用一段声音跟你道晚安。晚安前,依起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