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一批生二胎的中年妇女已经成魔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第一批生二胎的中年妇女已经成魔了

2018-10-18 20:45:44 作者:十三姐 来源:听二叔说 阅读:载入中…

第一批生二胎的中年妇女已经成魔了

  每晚8点08分,不见不散

  不疯魔不成佛。

  文|十三姐

  来源|格十三(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人生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中国为人父母也正应了这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爷爷辈的那一代穷困潦倒却随便生。

  生了一茬又一茬之后,还遭遇了各种天灾人祸日子很艰难。

  可以说是「劣生劣育」养大了一代人,真可谓「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爹妈那一辈,只让生一个。

  就一个孩子肯定娇惯着养,加上条件逐渐好起来了,孩子养得肥头大耳。

  爹妈全部心血就倾注在一个娃身上,几十年如一日「为伊消得人憔悴」。

  图片来源:@新浪育儿

  第三境界就是我们这一辈了,赶上好时候开放二胎了。

  轰地一下!突然间,中年妇女肚子都挺起来了。

  通常自己不是独生子女的,往往更喜欢再多生一个。

  不过好多80后思前想后仔细一琢磨觉得还是不行,造孩子就三分钟的事,养孩子可是扒皮抽筋的事。

  一不留神就把全家中产砸到中惨,还把老大也给连累了。

  这头还没琢磨清楚,那头啪地一声惊雷,二娃说来就来,「蓦然回首那娃就在灯火阑珊处」。

  全民开放生二胎之后,最开心的人是谁,大体分为四种:

  首先是七大姑八大姨们。

  以前逢年过节每次问:

  有男朋友了吗?

  什么时候结婚

  啥时候要小孩

  三个终极问题之后,我们婚也结了,孩子也生了,她们再也没什么好问的了,只能尬聊些保健养生社会热点小区八卦之类的。

  现在好了,每次见面终于有了新话题

  什么时候生二胎?

  她们就喜欢拿这个话题当乐趣,图个乐呵,这个问题好像已经成为了社交礼仪,不问不是一家人

  第二开心的,是家里不差钱,更不差人带孩子的家庭

  家里有保姆,孩子只管生不管带,读书好不好压根无所谓,反正光继承遗产就够再生一窝的了。

  第三开心的,是苦于自己强大的优质基因无人继承的。

  尤其是第一胎就表现优秀基因遗传特质的,恨不得马上再生一个更优秀的,以传承荣耀

  希望等自己老了之后,一屋子精英孩子精英孙子绕膝而坐。

  第四是想要儿女双全的。

  第一胎是女儿的想要个儿子,第一胎是儿子的想要个女儿。

  美其名曰不多生几个将来没人养,或者老了生病多一个孩子分担负担,纷纷陷入超现实魔幻主义

  现在马路上越来越多的中年妇女一手拎着大熊孩子,一手抱着小熊孩子。

  一家四口在快餐店里,因为管不住老大又嫌老二太黏糊而乱成一团其乐融融场面经常感动中国。

  不光这些,第一批生二胎的中年妇女们还有更多「魔性」的生活方式

  1. 要生的不带,要带的不生

  我认识一个妹子,生了一个女儿,自己一天都没带过,都是婆婆老公带。

  二胎政策一出,她吵着闹着要再生一个,美其名曰要给「添个男丁」,没想到婆婆和老公坚决反对

  另一个朋友,自己一个人把儿子从出生带到上小学,婆婆天天催着她再生一个,她是宁死不从。

  虽然是鲜明对比,但可以总结共同点:要生的大多是自己不带的,会带的多是不想生的。

  可谓是「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每一个二娃的出生,几乎都是建立在有人乐意有人不乐意的基础之上的。

  这孩子,比头胎的魔性大得多,全家人也因为有了他而更加魔性了。

  家里一有啥鸡飞狗跳,就赖在主张生二娃的那个人头上。

  比如大宝生病了全家忙不过来的时候;

  大宝把二宝传染了,跑一趟医院得三个以上大人跟着的时候;

  俩孩子打起来一轻伤一重伤的时候……

  恨不得把二娃塞回肚子去,怀念当时的大宝还是那么天真无邪可爱纯真,当时的全家人还是那么从容淡定有条不紊、其乐融融……

  2. 什么都得换

  首先是房子太小了。

  生个二胎不只是多了一个孩子,为了照顾两个孩子大多得请来父母或者请个保姆。

  家里一下子拥挤了,房子到底是换还是不换,一考虑就一两年过去了,看中的地段房价又涨了。

  其次得换车。

  带两个孩子出行得全家上阵,各种东西塞得满满的,要是再带上父母或者保姆,真恨不得家里的车一夜之间裂变出7个座位,因为实在不够坐啊。

  比换房换车更辣手的是换生活习惯

  要知道好多妈妈生二胎之前都对老大签过保证书:「生了老二之后,也永远第一喜欢你」,并按了手印。

  现在对一个孩子说话之前,先要考虑到另一个孩子的感受

  调节纠纷之前,先要开展全面调查、探寻蛛丝马迹、挖掘前因后果、不能误伤也不能偏袒。

  买两块蛋糕不能一大一小,买两件衣服不能一个贵一个便宜

  抱着二宝的时候要对大宝甜言蜜语,陪大宝做功课的时候歇斯底里的声音,要尽量压低,免得对二宝造成心理阴影将来厌学……

  就这样,大宝一旦有个不开心,妈妈就开始担忧了:这孩子是不是有心理问题了?

  公平对待是相当有技术难度的,大多数二胎妈妈同时带俩娃的时候都特别魔性。

  一人分饰两角,小甜甜和牛夫人轮流替换。

  刚拍着桌子对老大喊,「这题讲了多少遍了还是不会做,你上课有没有在认真听啊!」

  回头面对二宝,脸唰地一变:「哎呦宝宝这么乖呀,自己会喝水水了呀!」

  再一转头,「你把这几个写错的词每个抄十遍,我不给你签字找你爸签去!」

  又一个回眸,「乖宝宝不要吃手手哟~」

  3. 幼儿园父母「年龄差」

  二胎妈妈带着小的去幼儿园报到,妈妈们的「容颜」几乎能差半代人。

  年轻的才20出头年纪大的已经40多了,都不知道该叫姐姐还是阿姨

  班里要搞个演出什么的,年轻妈妈教孩子唱的都是什么易洋千玺的《离骚》,大龄妈妈们教的还是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

  同一个班里,三岁小孩之间都有代沟了!

  但老有老的优势,幼儿园要做手工,做家庭作业准备个花花草草小鱼小鸟,二胎妈妈都特别有经验完全不慌,兵来将挡,胸有成竹

  过不了多久,只见幼儿园的「中年」妈妈们开始扎堆探讨人生了。

  当年轻的妈妈还在担心宝宝吃东西不洗手、冬天不肯穿秋裤怎么办的时候,「中年」妈妈们却在讨论奥数技术哪家强,小升初策略谁更高,美高学校好不好了。

  「幼儿园的小娃娃算个啥,就是顺带着养养的。」估计年轻妈妈听到这话的心情就是:

  4. 死要面子相亲相爱

  但凡俩娃岁数相差2岁以上5岁以内的,都是在家水火不容,出门相亲相爱。

  别人不明真相地一看说,哎呀你真幸福啊,两个孩子这么好,你一定很省心吧?

  天晓得后台是多么凌乱

  大宝是姐姐的,男二宝整天被打扮成小公主

  大宝是哥哥的,女二宝成天拿着奥特曼和宝剑到处厮杀

  妈妈给二宝穿大宝的衣服,大宝会生气,二宝会不服。

  一个会借口另一个想吃什么,想要什么,从而讨来自己想吃想要的东西。

  俩宝打起来天天有,但万一友好相处起来说不定可怕

  他俩会一起鬼鬼祟祟地玩「藏宝」游戏,把爹妈的钥匙钱包啊什么的藏到自己一定能忘记地方,然后都说不知道。

  为了照顾小的,大的学习没空管了,自生自灭

  为了去给大的开家长会,小的交给爸爸带,自生自灭。

  带个娃带得接近疯魔,出门时还要努力做出一幅一家人特别温馨和谐画面

  京剧行当里有句老话:不疯魔,不成活。

  这是一种痴迷的境界,深陷其中如痴如醉忘却自我。

  而我们这些生二胎的家长们,

  没有一个不是深受其苦,却又乐在其中的,

  这可能就是疯魔的典范吧。

  不过作为已婚妇女,我就羡慕织女,整天在天上当仙女儿,关键俩孩子还是牛郎带大的。

  关于作者十三姐(公众号:格十三 ),魔都80后宅腐文艺斜杠女青年代表,集前卫心理学者/沪上名媛指南先锋城市画像探索者于一体自媒体达人。本文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微信公众号即将全新改版

  如果你还想找到二叔

  请尽快将【听二叔说】设置为“星标(置顶)”哦

  操作如下

  ▽

  微信公众号:听二叔说

  想要用文字治愈每一个孤独患者

  希望每一个点赞的你,都能把爱的人揽入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