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学思不二致良知 | 论语心解031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学思不二致良知 | 论语心解031

2018-10-28 08:00:11 作者:无生 来源:无生 阅读:载入中…

学思不二致良知 | 论语心解031

  为政篇第二

  原文 

  【一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无生心解

  图 / 无生书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思”是很有深度的正思维,用宁净的心灵去体悟。也就是《大学》里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定、静、安、虑”就是这里的“思”。它是禅思、静虑,也是佛法的“止观”,这里的“止观”是止中有观,观中有止,就会自然开启本自具足的妙智慧,也就是恢复阳明先生所体证到的良知。智慧与良知是名相不同,所指相同人人本自具足,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图 /  来自高心灵

  当有了智慧,有了良知后,迷惑自然消失了,就像太阳出来,黑暗就能消失。为什么很多人一辈子在学习,即使是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学问家,最终还会迷惘痛苦,还是死不瞑目呢?因为缺乏禅思、静虑,不能止观双运,开启本自具足的妙智慧,也就是没有恢复良知良能、本心本性。其实“学”的目的不仅是反观、反思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更重要恢复本自具足的纯净本心、良知,自然就不会迷惑。(本章可与《论语·学而·○一》合参)

  图 / 来自高心灵

  “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危险。如果一个人聪明,能禅思、静虑,但不学习,不知方向,不知道“道”是什么,也不知道“中道”是什么。仍是井底之蛙,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像这样的人,很难能见贤思齐,也不能向大自然学习,而是一再展示我是、我能、我慢,仍是一个无明的人,也不是大智慧、大格局的人,这是很危险的。所以不学也是很可怕的。

  图 /  来自高心灵

  学与思本是一体,学即思,思即学,不当作两事做,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原非两事。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皆是从每个人的本心本性流露,由良知发出。若偏于哪一端,也就是执着一边,都是不知中道,也不能体悟体证中道,都是有害的。

  《论语心解》是种茶人创始人无生的原创体悟,以497天的每日一则分享为底本。

  孔子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密码呢?就隐藏在《论语》的每一句每一章里。王阳明把《论语》读透了,非常佩服孔子。不读《论语》一生遗憾呀!

  该书于2017年7月出版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遇见

  《论语心解》纸质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