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散文连苑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散文连苑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017-10-13 10:00:46 作者:作者:疏影江南 阅读:载入中…

散文连苑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作者:疏影江南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有太多人在哀叹人心不古真爱难觅。殊不知世间还有这样一份情,虽称不上感天动地,却也令人唏嘘不已。一如我的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

外曾祖母十岁就来到婆家,那一年外曾祖父才七岁。两人一起玩耍,共同成长,可谓青梅竹马。外曾祖母二十一岁生下了我外公,日子虽过得清苦,但一家人相依相偎倒也过得其乐融融。 

然而外曾祖母在五十多岁时忽然患了眼疾。家庭的贫困加之科学的不发达导致老人双眼逐渐模糊,后来虽想尽办法也未能治愈,到了七十多岁就完全失明了。而此时的外公已挣下一份不菲的家业,早就搬离了他的出生地。按理说两位老人可以享享清福了。但倔强的他们坚决不与子孙同住,说住惯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换地方不习惯。几番僵持,也只得由着他们。每次孙子们抽空去看望二老,都会捎上大堆好吃好喝的。两人单独相处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

因为母亲离得最近,所以总隔三岔五去帮老人料理生活。我放假在家时,也必是跟着去的。每次去几乎都看见相同的一幕:(只要不是大热天)两人定围着火炉,橘黄的灯光下,外曾祖父眉飞色舞的讲着外面的事情,而外曾祖母则频频点头,不时发出嘿嘿的笑声。

听母亲说老祖父特大男子主义,从不屑干家务。但自从单独生活后,他可是搬煤生火,洗衣浆裳包括倒尿盆,无所不做。把老祖母照料得甚是周到。

直到二零零五年初,两人都分别是九十岁、八十七岁高龄了,在所有后辈的强烈要求下,他们终于答应离开老家,和外公同住。

换了新环境,外曾祖母十分不习惯,几次闹着要回去。每每这时,外曾祖父总会耐心的说:“这里好得很呢,到处干干净净的,洗澡又不冷,吃饭都是现成的,哪里不好?你回去说不定哪天死了,连个报信的人都没有。”这一哄一唬的倒也管用。后来便渐渐不闹了,只是睁着空洞的眼,呼吸着陌生的空气。     外曾祖父的生活明显变得丰富。早上到小饭馆吃油条喝豆浆,再和周围的老人聊聊天。但每次回来定会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用塑料袋装着的热腾腾的包子递给外曾祖母。外曾祖母也总会摸出两个说:“爷(自从有了我母亲,她便跟着叫爷),你吃。”而外曾祖父也定会大声答道:“吃你的!我早吃过了!”他向来都是大声跟她说话,在旁人听来像呵斥,其实他是怕她听不见。而外曾祖母对外曾祖父的关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每顿吃饭她必先问一句:“爷呢?”如果旁边大声传来一句:“吃你的,在这儿!”她便展开皱菊般的笑颜,安心地捧起碗。但凡听不到这句,她必差人去喊,否则,决不动筷子。

今年暑假回家,我带了几盒成都特色糕点给二老。外曾祖父撕开包装,小心取出一块,剥开外面的锡泊纸,送到外曾祖母嘴边,大声说:“吃。”却被她推开:“你吃。”“快吃,我有。”她这才张开缺牙的嘴乖乖把那块糕含在嘴里。外曾祖父只是轻轻嘬着纸上剩的糕渣。虽然床头有一大堆好吃的,但勤俭了一生的两位老人总是细细品尝,从不浪费一丁点,更不一人独享。此次回家已明显感到外曾祖母的身体越来越差,母亲说恐怕过不了今年。

果然,三个月后的一个深夜,我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说老祖母刚刚过世。第二天我便告假匆匆奔回了家中。

跪在外曾祖母灵前,想到老人生前对我的百般疼爱,不觉潸然泪下。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的我到傍晚才想起去看看外曾祖父。老人的眼神显得浑浊而迷蒙,见了我,还是微微动了动嘴角,笑了一下。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挨着他坐下。

夜里,前来吊唁的人一拨接一拨,大门外锣鼓喧天,做法事的道士在屋外不停诵经。外曾祖父忽然说:“我想出去看看。”我扶他来到外屋,倚着墙角坐下。他只是盯着眼前穿梭的人群始终一言不发。良久,我看到他的双肩微微颤动,粗糙的大手不停在脸上抹。所有的来宾都只想着祭奠死者,有谁会注意到还有一位孤独的老人在向隅而泣呢?其实他的心比任何人都痛苦,棺材里的人虽与他毫无血缘,却整整陪伴了他八十二年啊,这份蚀骨之痛又有谁能体会?

下葬那天早上,外曾祖父早早来到灵堂,双手在棺材上来回摩挲,嘴里喃喃地说着什么。我走过去扶他,听见一句:“老张啊,你眼睛看不见做事不方便怎么办哟,你莫怕,用不了多久我就来侍侯你……如诉如泣的语言听得人揪心的疼。而这个一生不曾流泪的铮铮铁汉此时早已泪流满面

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起程了,老人在一旁不停叮嘱:“你们抬慢些,她怕颠簸。”队伍渐行渐远,但门口那个佝偻的身影仍依稀可见

处理完丧事回到家中,母亲讲起了外曾祖母逝世的经过。

那一夜她不停的咳嗽,情况很不好,母亲一直守着她。吃晚饭时外曾祖父只在桌边坐了坐,什么也没吃就起身下楼了。

他来到床边来回抚摩着外曾祖母的胸口,想帮她缓解咳嗽。已昏迷了近三天的她突然说话了:“我的剪子呢?快拿来。”母亲找出那把陪伴了她整整七十年,早已摸得锃亮的剪刀递给她。从前家里穷,请不起裁缝,更买不起衣服,她就是用这把剪子给外曾祖父裁剪出一件件简朴却又窝心的衣服。这把剪刀是他们清苦却又甜蜜生活的最好见证。心满意足地摸摸剪刀,她又扭头问道:“爷呢?”出乎意料的,外曾祖父这次没有大声回答在这儿,只是缓缓伸出右手,两只干枯的颤抖着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谁都没有说话,只有老祖父的鼻翼在不停扇动。大滴大滴的浊泪从老祖母深陷的眼眶中滑落。咳嗽突然加剧,然后慢慢变弱,直至无声,但两只紧握的手一直都没有松开……

两位老人一生没有过一次花前月下的喁喁细语,更没对对方说过一个“爱”字,但他们却实实在在的拥有一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情

善待身边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每一天,相信我们每个人也定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极致之爱。 

投稿须知

本刊是综合性读物,常年面向文字爱好者征稿。

1、作品须授权独家原创,是否采用十日内将予以答复。

2、稿费按当次作品赞赏的一半发放 ,无赞赏无稿酬,5元以下则免发。

3、为了方便赞赏发放 请加

     斋主微信ju15165165708

     主编微信xyz0539720303

4、本平台概不负责版权纠纷。

5、投稿邮箱:

1625213104@qq.com。

让我们一起静静聆听文字里花开的声音。

墨海一斋微刊

2017年9月1日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新页面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