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作死排行榜
◆ ◆ ◆
文 | 江湖姐姐
01
昨天,看了一篇关于刘禹锡职场作死的帖子。
对,就是以爆文《陋室铭》闻名于天下,成为“超级网红”的刘禹锡。
刘禹锡文笔了得,因站错队,他手里的这支笔常常被人当枪使,故而被发配到偏远地区。
多年以后,皇帝想起此人,让他回京,一到长安,他兴奋过头,当场咏诗一首《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被皇帝看到后大发雷霆:我好心让你回来,你却讽刺朝廷专制不会用人?既然你说物是人非,那你还是滚吧。
于是刘禹锡被发配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又熬过了十年,老皇帝死了,新皇帝改革新政,让他回京了。
这位“网红”到了长安后又咏诗一首《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传到新皇帝那,龙颜大怒:这人就是死性不改? 我请你回来是让你嘟囔来啦?还是让他走吧。
不但古代的职场人热衷于作死,当下职场人中作死的现象也不少。
02
一级作死
进来就拜大神,混圈子
入职没多久,尚未摸清公司的水深水浅,就开始站队。这个行为很危险:
你站林黛玉队,混林黛玉圈,自会遭遇薛宝钗圈的冷落;
你站薛宝钗队,混薛宝钗圈,就会有林黛玉队友攻击你。
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别着急拜大咖,尤其是对着大神低眉顺眼或者吹溜拍马。这种事的后果往往只有一个,路上遇到大咖,大咖并不认得你,你谁啊?
哎呀,我是XX部的XXXX呀,我们昨天还说过话的啊。
哎呀,我们同在一个社群里呀。
……
哦,哦,哦,可你到底是谁呢?
慢慢地,你会发现,大咖看不上你,圈子混得再多,大家还是不认识你这张脸。
怎么办?
药方:不要以混圈子,混群为荣,而是以死磕为荣。
二级作死
为老板工作,磨洋工
有一部分职场人一直有这样的心态:给多少钱,做多少事。
为老板工作的人,只想对薪水负责,不想做额外的工作。他们只关心工资多少,并认为自己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分内工作就是合格员工。至于成果打60分与打80分,对于他们来说差别不大。这类人常常:
磨洋工,一项工作拖拖拉拉做;
准时关机,等待下班;
紧急任务一来,怨声载道;
上班时是病西施,下班秒变孙二娘。
在他们心中,混一天日子,敲一天钟。只是,作为一颗小螺丝钉,敲出来的钟音实在是太低,听到的人没几个。十几年过去,小螺丝钉还是那颗小螺丝钉,只不过有点生锈的趋势了。
你看,本来想坑公司,到头来发现还是坑了自己。
三级作死
喜欢意淫,职场玻璃心
有个女生最近常来吐槽——
有个关系较好的同事最近不理我了,是不是对我有偏见?
我同事中好多奇葩,总给我穿小鞋。
我上司是个疯子,常常当众呵斥我,啥自尊都没有了,姑奶奶我不打算伺候他了。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挨骂、被人穿小鞋、被呵斥,这些都太正常了。有人做到高层,也还得看客户脸色呢。
有人说肯定是我运气不好,换家公司,换个老板,换个上司,换个环境就好了。可事实却不是如此。网络上的一个段子很好地说明了“职场风水哪儿都一样”的道理:
你第一份工作是事业单位,看不惯同事们勾心斗角,辞职去了外企。可你发现那里一样充满阶级斗争,大家为了生存都在卖力演出。你不想跟他们一样伪善,辞职去了 一家国企,却发现少说话少揽事儿是最稳妥的工作方式。你后来去了私企,又发现公司管理存在太多问题。
其实只要处理得好,“职场负面情绪”和“成长”就不是一个对立的命题。负面情绪过滤越快,直接聚焦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高,成长才会更快。这就是所谓的职场委屈消化力。
总之,想要在职场上经得起多大赞美,就需经得起多大诋毁。
四级作死
不为挣钱,只为情怀
从来没有哪一家公司是只依靠情怀而伟大的,伟大的公司还是靠挣钱而持久存在,比如苹果,微软,迪斯尼等。
马云也说过,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一个企业应该为自己不赚钱而感到羞耻。
同样,职场人也是如此。
对挣钱没欲望的,对自己的KPI也没要求。
对挣钱欲望越大,对自己的KPI要求才高。
除了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初入职场的职场人,如果说不想挣钱,只为情怀而工作,那多半不会持续很久。物物交换才是最公平的交换原则,也才是情怀持续生产线。
一个想要过爱马仕人生的姑娘,才会努力去扩大过爱马仕人生的能量,才会为公司盛产爱马仕情怀。
药方:时刻谨记,光有情怀,在还没抵达梦想之前,你就饿死了。
五级作死
只顾低头干活,从不抬头看路
有些职场人认为,自己只要低头做事就好了,苦劳功劳自会有人看到。
其实这样的行为并不聪明。
职场路就是一条从0到10的跃迁路,踏实工作是基础,但也要时不时将个人能力通过孔雀开屏的方式展现出来。
千万别像待嫁新娘一样,羞答答低着头等待别人来掀盖头。
职场里有许多默默干活,默默帮助同事的“雷锋”。但雷锋最终还是通过300多张照片“曝光”自己的事迹才广为人知的。
职场“邀功精”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要合乎时宜的刷存在感。
别在递交升职加薪申请时,上司还不知道你是谁。
企业需要品牌曝光,个人同样需要品牌曝光。
利用一切可曝光自己的渠道,有效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赢得更大的机遇。
我记得我采访PPT大咖刘哲涛时,他提到他从个人工作汇报PPT上下功夫,提高自我曝光度的经历,正是由于这样的曝光助他实现了第一次职场跃迁!
药方:有料、有术、高转化率的曝光,才是王道。
六级作死
见不得别人好,背后诋毁同事
同事花了一个通宵做的PPT获得满堂赞,结果你说:这有什么好?还不是模板拼凑。
领导表扬了同事主动留加班,你说:加班是工作效率低吧。
说实话,这些话伤不了别人,倒是暴露了自己的嫉妒心和小人之心。
而且,言多必失,小心有人拿你的“雷语”当枪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闪光点,就算你真欣赏不来这种闪光点,也别那样直言不讳把别人贬得一文不值。
人家比自己牛,那就学习可取之处。鸡会生蛋,你吃蛋就好啦。干嘛老盯着鸡屎。苍蝇才爱盯屎!千万不要做苍蝇啊。
诋毁别人,哪怕是用流言淹没别人,你也不会跑得更快。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不努力,那就只能死在沙滩上了。
只有将精力用在刀刃上,才有可能使自己变成一匹崩腾而出的黑马。
药方:说胡话不如多检讨!经常真诚夸人的人,往往职场幸福指数更高。
七级作死
口嗨——肚里没有货,大话却张嘴就来
星辰大海,辉煌广厦……擅长口嗨的人,能将什么都说得熠熠生辉。这类人身在职场最爱将战略、战术、行动方针等等挂嘴边。纸上谈起兵来,更是滔滔不绝。
以前公司招聘过一个营销总监。此人口才了得,思路清晰,那些战略性大词张嘴就来,所有企业成功失败案例都深谙于心。
凭着这张嘴,此人很快就过了董事长关,来公司入职了。但不到两月,牛皮就吹破了。原来此人是外表诸葛亮,内里草莽诸葛暗。看此人做的事,再听此人说的话,才发现此人就是满嘴跑火车的大忽悠。
董事长怕冤枉了这个“嘴炮”战略大师,决定再观察两月,在高层会议上大肆表扬这位大师。大师洋洋得意,膨胀度越高,越吹越玄乎,但让拿具体落地的举措时,却啥也拿不出。或者拿出来一看,还是老生常谈,或是照本宣科。
听起来仿佛充满了智慧,却压根解决不了问题。嘴上说说谁不会呢?
后来,这位大师当然出局了。出局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和人事争执哪一天入职的,别少算了一天工资。
后来,有跳槽的同事说,看到这位“大师”来她所在公司求职,仍是营销总监岗位。
药方:落实到实处的行动、知识以及技能比“口嗨”有用太多!
03
以上这些职场“作死”行为,其实都是职场里会遇到的“坎”。
这些行为,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需要把这些“作死行为”妖魔化。毕竟,没有人能在职场生涯里做到十全十美,有的只是不断精进。
记住:认错不认错无所谓,知错、改错方能持续精进。
祝你职场越来越游刃有余,熠熠生辉。
-作者-
江湖姐姐,剽悍江湖主编。85后侠女一枚。侠义心肠,爱打探,爱听书,乐于交朋友。行走江湖,快意恩仇,文字里煮酒,故事里论英雄。文章首发剽悍江湖(piaohanjianghu)。
剽悍一只猫和他的朋友们
在一起就是剽悍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