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事儿】公交站“流动书架”大量丢书,又是乘客素质差?
(点击语音 即可收听)
那天看见一则报道挺有意思,说是兰州公交站点设置的“流动书架”上,书在很短时间内就快被拿光了。站台保安则表示,虽然贴着“为了方便大家阅读,请将图书放回书架”的提示语,图书还是被乘客拿走了。当地客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车站图书的确存在丢失情况,他们今后会视情况再补充图书。对此很多人批评乘客不遵守规则、缺失诚信的偷书行为;也有人提出事到如今需要从多方面寻找原因,才能在将来完善流动书架的管理。
在相关介绍里我看到,流动书架一开始在当地22个快速公交站台投入了1500余册图书。这些书以世界名著为主占到80%,其他还有一些报刊杂志。而通过媒体确认发现,那些被乘客拿走的基本都是前者,报纸杂志大家看完放回去了。因此有很多人认为,讨论防盗问题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投放图书的种类。就说流动书架涉及到的公交线路,有人计算了一下公交车跑一个全程,如果路上顺利的话用不了一个钟头。就算乘客在等车的时候就开始看书,一直看到下车,阅读速度再快阅读量也很有限。甭管是不是名著,都只能浅尝辄止。而对于那些适合快速阅读的报纸杂志来说,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大家很快就能看完放下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两种读物在流动书架上的不同命运,根源就是它们各自的特点。
当然这种比较不能为私占公共图书的行为寻找合理性,缺失公德的行为在哪里发生都应该制止并谴责。只不过作为投放图书的管理者应该从中看到,如果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单纯寄托在“书丢了再补充”,那几乎要面对一个无底洞了。如果可以换个思路,在投放图书种类上进行调整,加大报刊杂志等读物的比例,在确保它们为更多人服务的同时,客观上也方便乘客在等车的空当快速看完。同样的资金如果从买价格昂贵的名著换成相对便宜的读物,投放量上无疑会更加充实。而且没人会因为这些图书不如名著写得深刻,就否定它们存在的意义。当然在借书、还书的环节上,比起如今的粗放式管理,也有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挖掘。综合起来才能扭转目前这种丢书的局面。
关于这事儿,您怎么看?
转载请联系 :liusijia@rb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