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孑然一身,可我并不孤单
每天15分钟,每周带你读完一本书,
成为更好的自己
领读人|月华
主播|牛蛙
《活着》共读第七天
每天15分钟,七天带你读完一本书,再忙也不忘记充电。亲爱的365读书的书友们,今天是我们共读的最后一天,在这一章节里,命运对福贵一如既往地残酷,而福贵的心智却愈发坚毅。
到最后,他虽然是孑然一身,但是他并不孤单。
福贵回忆起的人物都是鲜明的,每一个都是善良的,慈悲的。他们的离开让福贵身心受到伤害,但是却没有摧毁福贵;福贵对于他们的离开一时是没办法接受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反而觉得他们“死的很好”,没有让人说一句闲话。
这是一个从来没有被命运打败的人,这是一个从来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
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描述的那样: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
这就是福贵活着的意志。
于是,苦着,难着,生活继续。
01
家珍死后,就只有福贵和二喜了。孩子被抱回家时,家珍就给取好了名字:“这孩子命苦,生来就没有了娘,就叫苦根吧!”
苦根是二喜的命根子,二喜花钱请人在背后做了个背篼,苦根便整天在他爹脊梁上,二喜干活时也就更累了,二喜是感受着苦根的重量长大的。
三年过去了,福贵也到城里,和二喜住一起,两个人挣钱总比一个人好,苦根的日子也开始阔绰一点了。
生活一直都在给人希望,可是正当人们感受到一点幸福的时候,它总是毫不怜惜地带走那一丝希望,顺便让人苍老了更多。
这样的日子过到苦根四岁那年,二喜死了,是被两排水泥板夹死的。除了脑袋和脚,身上全被挤扁了,连一根完整的骨头都没有。
二喜死之前用尽全部的力气,大喊了一声“苦根!”那声音响得就像是把胸膛都喊破了。
别人来告诉福贵二喜出事了,福贵一听是往那家医院送,哭着对那人喊:“快把二喜抬出来,不能去那家医院!”
别人都觉得他疯了,只有他自己知道:凤霞和有庆都死在了那家医院里,二喜就是死,也不能死在那家医院里!
02
二喜死后,福贵就把苦根带到了乡下,苦根就和福贵一起做农活。
可是苦根想家,想他爹,他问福贵:“二喜什么时候来接我?”苦根不懂“死”是什么意思,他还盼望着二喜来接他呢!
福贵把苦根抱在怀里,给他说什么是“死”,当苦根弄明白这个意思的时候,他开始害怕,开始哭。他明白了二喜永远不会来接他了。
过了几天,福贵带着苦根到村西头的坟地,告诉他:这个是外婆的,这个是他娘的,这个是他舅舅的。还没说哪个是二喜的,苦根伸手指一指二喜的坟,说:“这是我爹的。”
福贵和苦根两个人相依为命。
福贵看到苦根一天天地长大,他这个做外公的是一天比一天轻松。
转眼苦根7岁了。某天苦根发烧了,福贵想让他吃一点好的,就摘了半锅新鲜的豆子煮着吃。下午,福贵从地里回来,叫苦根却没人应,进屋一看,苦根歪坐在床上,嘴巴半张着,里面能看到两颗没有嚼烂的豆子。
苦根死了,被豆子撑死了。不是因为他嘴馋,是因为他很少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福贵自责:是自己害死了苦根。
他周围所有的亲人都离开了他,只有他这个将死的老头还活着。往后的日子,福贵只有自己一个人了。
这一段的描写没有了之前的大段的心理细节描写,虽然福贵很伤心,很心痛,但是已经成为老头的福贵知道:即使苦根走了,即使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还得活下去。
03
孑然一身的福贵以为自己活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那么些年。他在自己的枕头下面放了10元钱,他死后,这10元钱归帮他入葬的人。村里人都知道,福贵死后是要埋在家珍旁边的。
苦根死后的第二年,福贵去牛市场买牛,路过一个村庄,看到一个青年打算宰杀一头老牛。福贵看到那头老牛很难受,就出钱把它买了回家,帮他做农活。
一个老头,一头老牛,本以为都活不长久,没想到都又活了很久。
干活的时候,福贵总是对着老牛吆喝:“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地了半亩,你嘛,耕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在羞你。”
好像这一家都在,一个也没有少。福贵虽然是孑然一身,但是在他的记忆里,那些人一直耀耀生辉,闪烁着善良和仁慈的光芒。
福贵这一生都没有少了他们的陪伴,虽然他们没有一个陪他走到生命的尽头,可是,他们一直都在。
04
福贵这样的生命旅程,值得赞叹吗?贫穷,悲惨,命运无情,亲人一个一个离去,一生没有享受过很多乐趣和幸福,这样的人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吗?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这只是一个苦命的人罢了。
可是每次我读到家珍因为某件小事,开心得流泪的时候;每当一个亲人离世,福贵还是要继续活下去的时候;当贫困来袭,一家人亲密地相互依偎、相互鼓励的时候,我总是觉得眼角有些湿润——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吧!
不管生命再苦再难,再悲伤再无奈,可是只要有了生命,日子才有希望。失去了生命,不管是想过激情的还是懒散的生活,都没有机会了。
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福贵一生艰难坎坷,亲人一个又一个离开他。到最后,他拥有的只有活着的意志。这是别人剥夺不了的意志,是他最闪亮而又最深沉的存在意义。
面对巨大的悲惨,福贵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怨过天地,他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接纳。
因为这接纳,这些伤害都打不倒他,击不垮他,让他那面对生命的主动性变得熠熠生辉。
当命运的注脚已经悄悄地写好,知道真相的我们应该主动地、有希望地活着。活着,去面对生命的风雨;活着,去体悟生命的悲欢。
我想,这是《活着》带给我们的意义,超越国界和时间,永久地回荡在人们的心头。
好!感谢您收听365读书,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分享转发出去,和更多亲朋好友一起欣赏,更多美文,欢迎关注365读书微信公众平台
预告:下周我们将共读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心理学著作:《自卑与超越》,感兴趣的书友们,可提前阅读原著哦。
END
往期共读目录
面对终会到来的死亡,愿你我都能微笑面对。
当幸福来敲门,我才知道命运也曾眷顾过我。
你走了之后,我该怎么办?
一生要受多少苦,才可以尝到一点甜?
从未忘记回家的路,因为我知道你一直在等我。
未曾经历过苦难的人生,难以言成长
《活着》共读序言:死神可以带走生命,却带不走活着的意志
主播:牛蛙:曾经的传道人,今天的媒体人,未来的全能型主持人,既有高颜值又有好声音,这就是牛蛙。牛蛙微信:liuyangfrance 微博:法国牛蛙
音频配乐:
1、 小星星
2、 人类的光
↓↓点击【阅读原文】养成良好的习惯,从签到开始。